第三课 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6340b8040066f5335a8121c6.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之中,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一、道德、纪律、法律之间的关系1、道德:1)含义: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2)实质:调节各种矛盾的准则。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爱人民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法律: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纪律:建立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的一种行为规范,是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规章、条文,它要求所属成员在集体生活和社会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者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们互相联系、彼此补充,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
道德规范的实施没有强制性,法律、纪律的实施具有强制性。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还应该遵循共同的道德准则。
遵守法纪,是法律、纪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公共秩序的起码道德条件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
二、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意义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有助于中职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范畴。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只有明辨“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以“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第二章知荣辱,有道德
![第二章知荣辱,有道德](https://img.taocdn.com/s3/m/ed93861d1711cc7931b716ec.png)
名言:企业要认真贯彻国家政 策,关心社会,承担必要的社
会责任。企业家不仅要懂得经
营、会管理,企业家的身上还 应流着道德的血液。
-------温家宝
(三)培养诚信、公道的品质
中职学生应该如何自觉主动地培养 诚信的品质?
1、首先要做到以诚实守信为美,以 办事公道为荣。
也有人说: 我们还没有工 作,现在进行 职业道德养成 训练为时尚早
。
对上述两种观点进行简要分析
自觉加强职业道德养成 训练,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职 业观念、职业作风和职业行 为习惯,有助于职业人以更 好的心态、更大的热情投入 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从 而实现人生价值。
2、慎独:使修养成为自觉
病房里,卫校实习生丁茹 准备给病人打点滴。刚要 注射时,一不小心,手碰 到了一次性注射针头上。 尽管患者没有看到,当时 病房里也没有别人,而且 丁茹的手也刚刚
2、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 发展,改变社会道德面貌,高尚道德有 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第二单元 知荣辱 有道德
第四课 职业道德是职业成功的必要保证
一、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
(一)职业道德的特点和作用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
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 行为准则。 1、特点 行业性 广泛性 实用性 时代性、
(一)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
(二)诚信和公道是最起码的职业操守
1、诚信和公道是个人立身之本。 2、诚信和公道是企业的立业之基。企业失去诚信也
就意味着失去市场。
举例:三鹿奶粉添加三聚氰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 食品,最终三鹿破产,董事长被判无期徒刑。
3.15晚会曝光的双汇火腿使用添加瘦肉精的猪肉作为 原料。各大超市产自河南济源的双汇产品以下架。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865862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e.png)
重
核
点
心
任
价
务
值
弘 扬 民 族 精 神 是 时 代 精 神
观
传
承 中 华 传 统 美 德
筑 牢 理 想 信 念 之
基
一、良好道德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践行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结合雷锋精 神,谈谈践 行社会公德 对社会法治 有什么作业 。
一、良好道德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2.践行社会公德,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
二、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
1.践行家庭美德,在家庭里做一个好成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道德养成的起点。
二、良好道德促进家庭幸福和人生发展
2.践行个人品德,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好品行
• 某市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尽责任”为主题、以“市民形象 提升行动、人际关系和谐行动好效果。
②结合此事,说明在公共场所和公 共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 可以从知识方面进行盘点,如: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家庭 道德的基本规范有……”
• 也可以从情感方面进行盘点,如: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父亲有了 新的认识……”,“通过今天的学习, 我对自己以前的某件事表示懊悔”,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想对妈妈 说……”。
案例1 属。谁知老太太的亲属竟然一口咬定丁丁就是肇事者。老太 太摄于家人压力,竟也说是丁丁撞的。
• 此事引起媒体广泛讨论,对丁丁表达赞扬与支持,对老太太 及亲属进行批评与谴责,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善与恶的标 尺,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 肇事逃逸的年轻人受到震撼,给报社写信承认自己的过失, 检讨自己的行为。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教案).doc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61c6643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e8.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
条件(教案).doc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什么是道德
2、了解道德在社会繁荣发展中的重要性
3、掌握职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课时
一节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1)让学生思考“道德”的定义。
(2)让学生自由讨论“个人行为应当遵守什么道德准则”,尝试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2、概述
让学生理解以及认识道德,其是指在社会风气、宗教教义和民族传统等各方面共识下,形成的一套明确的正当义务,以及人们共同参与必须树立和遵守的规则。
3、讨论
让学生承认,道德规范不仅是极关键的职业道德准则,更是行为准则,它们也是社会
存在的条件,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
4、作业
探讨职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归纳及总结。
五、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开展了自成体系的导入讨论,让学生自主发现道德,从而真正接受和理解“道德”这一概念。
同时,我也引导学生们深入认识和理解“合法”与“不合法”的概念,从而更加充分的掌握职业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说课稿
![《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a5cfb1767ec102de2bd8926.png)
《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说课稿学情分析1.专业特点:我所带的是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的学生,本专业学生基础较好,动手操作能力将强,他们的思维活跃,能积极参加并配合各种教学活动。
计算机课程对他们来说都充满了诱惑,他们觉得计算机课程很神奇。
他们的本性是活泼的、善良的,也有着美好的心灵,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知识基础: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道德的基本知识,能区分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而且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是由于年龄小,阅历少,辩证思维能力较差,看问题较比较片面,容易走极端,道德意识仍然淡漠。
加之他们对良好道德对于人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作用不大理解,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道德行为习惯随便。
3.生活体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对道德漠不关心,甚至认为道德只是个人的事情,与他人、社会无关,而且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弱,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
必须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从实际入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二)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明确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通过游戏、案例的分析,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良好道德对于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树立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的意识。
3.运用目标:通过列举道德与人生、社会的优秀案例,养成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的习惯,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的内容属于第三课的第二课时,包括“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两个大问题,是落实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懂得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良好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的内容。
第三课知荣辱有道德
![第三课知荣辱有道德](https://img.taocdn.com/s3/m/ad70f60103d8ce2f006623f9.png)
作业:
• 1、P36 第2题 • 2、高尚道德为什么能推动社会和谐?
说一说:
• 自己在尊老爱幼、邻里团结方面是 怎么做的?
•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
六、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 基本规范: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 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 其具有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保持社 会稳定的作用。
• 遵守公德,人人有责。
调查显示,当前青少年中存在着道 德滑坡现象,表现在:
八、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 某县推行道德评议工作。村村设立道德评议机构, 不断完善评议制度,建立家庭和个人评议档案。 一村民在建房过程中,地基高出了村子规定,村 评议协会及时上门评议,该村民心服口服,主动 降低地基高度,并表示以后严格遵守乡规民约。 实行道德评议之后,背地里说三道四,搬弄是非 的少了,开诚布公,公开评论的多了,极大地改 善了当地农村的生产、生活次序。
• 结合上述事例,说明人们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社会生活 行为的? • 我国公民应当遵守哪些基本的道德规范?
四、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 十二字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 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 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体现“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思想。
五、幸福生活中的家庭美德
• 基本规范: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谐、勤俭 持家、邻里团结。
丁丁现象在人车如流的街头一男青年将一位老太太撞倒后扬长而去一名叫丁丁的年轻人拨开围观的人群将老人扶起询问伤情和母亲一起把老人送进了医院并打电话通知了老太太的亲属
第二单元 知荣辱 有道德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职业与道德第三课一。良好道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职业与道德第三课一。良好道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17b92dd19e8b8f67d1cb936.png)
知识小结
知识小结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探究合作
课堂小辩论 权利和义务:辩证统一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 的,我只想要权利, 不想要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统 一的,没有义务 就没有权利。
没有无义务的权
利,也没有无权利的 义务。——马克思
名人 名言
探究讨论
• 在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做 到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 一?请举例说明。
• 谢延信照顾瘫痪的岳父、病 弱的岳母和痴呆的妻弟,33 年如一日,用一颗赤子之心 演绎了一段家庭美德佳话。
罗映珍守候在丈夫病床前, 600多个日日夜夜,用爱和信 念书写了一曲呼唤生命的动 人旋律。
①:在谢延信、罗映珍身上体现出哪些家庭美德? ②:说一说家庭美德还包含什么内容。
家庭美德内容
1
尊老爱幼
观看视频
探究问题: 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
结合调查结果和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结合调查结果和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重要性。
2.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1
文明礼貌
2
助人为乐
3
爱护公物
4
保护环境
5
遵纪守法
互动在线
• 互动在线:《校园公德 状况扫瞄》
互动在 线
探究问题①:谈一谈 我的公德表现。
①请你评论一下插队男生的行为。 ②结合此事,说明在公共场所和 公共生活中为什么要遵守社会公德。
课堂小结
• 可以从知识方面进行盘点,如:“通过今 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有……”
• 也可以从情感方面进行盘点,如:“通过 今天的学习,我对雷锋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自己以 前的某件事表示懊悔”,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三课 二 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职业道德与法律 第三课 二 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e0e26dd426fff705cc170ac0.png)
一.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郑培民,河北武安人。
郑培民
湖南省第九届人大常委 会副主任。 无论在哪里做什么书记 ,有两个雅号始终跟随 着他,一个是三不书记 ——说他不唱高调,不 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 工程;一个是三民书记 ——说他爱民、亲民、 一心为民。
一.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解决道德滑坡的对策
首先,
道德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就是教育、 规范人 的思想行为, 提高人的道德素质。 其次, 要突出重点, 全面加强各个领域的道德建设。 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抓好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教育。 再次, 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新闻媒体就像一 条纽带, 可以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 使他们在丰富多 彩的有益的活动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 最后, 要树立典型、 表彰先进, 充分发挥其示范导向 和辐射带动作用。
建立和谐的人际 关系,创造自身 和事业发展的有 力外部环境。
一.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引领人生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
王进喜
范,为祖国石油工业的 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 下了不朽的功勋,给我 们留下了宝贵的铁人精 神。 1960年4月29日,1205 钻井第二口井发生井喷 ,危急关头,王进喜不 顾腿伤,用身体搅拌泥 浆,最终制服了井喷。
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
焦裕禄,革命烈士,1962年被调
焦裕禄
到河南省兰考县。时值该县遭受 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 他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 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 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 持工作,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人民的好公仆”。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 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 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职业道德与法律8——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职业道德与法律8——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https://img.taocdn.com/s3/m/a48166d8a58da0116c1749b4.png)
32——8 职业道德与法律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新授 1知识目标:识记良好道德和高尚道德对社会的影响能力目标: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情感目标:树立加强道德修养的意识理解道德的作用,感受道德的力量理解道德的作用,感受道德的力量【板书设计】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导入新课〗在社会建设中的不同时期涌现出许多道德楷模,在各自不同的战线上他们做出了平凡而伟大的工作业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中职学生应该如何遵守道德规范,为人生的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讲授新课〗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㈠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具备多种良好品质,而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良好的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道德为人格发展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确立了努力的方向和内心的信念。
人们在良好道德的指引下选择了正确的行为,就会感到更多的满足和愉快,从而避免因不当选在而产生的不安和愧疚;就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焕发出巨大的精神力量,把自己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出来;就能始终保持自尊、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以昂扬的进取精神去克服困难,争取胜利。
3、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㈡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6岁讨饭,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到玉门油矿做苦工,直到玉门油矿解放。
1950年春,他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先后任司钻、队长等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8年9月,他带领钻井队创造了当时月钻井进尺的全国最高纪录,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
1959年9月,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出席了全国工交群英会。
职业道德与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https://img.taocdn.com/s3/m/fb059e325022aaea988f0fa6.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道德与法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在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行为的规矩,没有一定的规则和秩序,社会就会陷入无秩序的混乱之中,遵守规则是人类社会生活能够正常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一、道德、纪律、法律之间的关系1、道德:1)含义:是调节个人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
2)实质:调节各种矛盾的准则。
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劳动、爱科学、爱人民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2、法律: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3、纪律:建立在道德和法律基础上的一种行为规范,是政党、机关、部队、团体、企事业单位等为了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规章、条文,它要求所属成员在集体生活和社会中遵守秩序、执行命令和履行自己的职责。
三者都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行为规范,它们互相联系、彼此补充,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手段。
道德规范的实施没有强制性,法律、纪律的实施具有强制性。
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还应该遵循共同的道德准则。
遵守法纪,是法律、纪律规范的基本要求,也是建立公共秩序的起码道德条件和每个公民应尽的道德义务.二、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的意义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有助于中职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促进全面健康成长。
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属于道德范畴。
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只有明辨“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以“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每个公民理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学习“职业道德和法律”课程可以帮助中职学生分清荣辱、明辨善恶美丑,增强知荣明耻的意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二课时)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2a826a0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2.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二课时)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二课时)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认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对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
3.运用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良好道德的作用表现为几个方面: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人生的发展是道德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离学生的自身需求最近的作用,理解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它几个方面。
因此理解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学生由于年龄较轻、阅历较浅,无法深刻理解各种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掌握高尚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把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确定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
3.结构线索按照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的线索,从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谈起,过渡到高尚道德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先进生产力、其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的影响)的作用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弱,道德意识薄弱等。
苏人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促进社会和谐》课件公开课
![苏人版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促进社会和谐》课件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857f01e7fd5360cbb1adb63.png)
2.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P69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所谓发展不平衡,着重是从发展的空间结构而言,存在着不 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差 距等;(如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
所谓发展不充分,主要是从发展的总体水平特别是发展的质 量而言,在目前阶段上,这种不充分更多表现为公共物品、 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充分。(如经济文化发展、社会财富)
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特点是什么?
二、认识社会矛盾
1.社会矛盾的特点: 客观存在,不可避免;复杂的、多样的。 P67、68
请你列举,我国现阶段存在哪些社会矛盾、不和谐的现象?
我国存在的社会矛盾……
正确认识社会矛盾的必然性和正确处理社会矛盾的重要性
关于社会矛盾,我们一是要认识到,存在社会矛 盾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我国现阶段存在的许多社 会矛盾,是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矛盾,也只有通过 深化改革、持续发展来解决这些矛盾。二是要认识到, 社会矛盾是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只有正确认识 和对待各种社会矛盾,才能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实现 人民的幸福安康。
你知道当前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哪些社会矛盾?会产生怎 样的消极影响? P68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 持续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人类面临着粮食不足、人口膨胀、气候异常、 贫困问题、疾病流行、资源短缺、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经济危机、经济 对抗、信息安全、地区冲突、恐怖势力猖獗、战争等诸多全球性问题,对 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我们党把“和谐”确定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内 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 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强国而奋斗。”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七)及答案
![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06ceac453610661ed9f4a2.png)
练习题职业道德与法律练习题(七)整理人:柳顺荣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某中职学校开展活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把德育工作当作学生终生发展的奠基性工程。
该学校的做法表明()A.道德能促进社会和谐B.道德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良好道德有助于促进人生发展和事业成功D.道德不良的人必将一事无成2.在私有制社会中,人们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们大力倡导“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由此可见,下列关于道德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不正确的说法是()A.道德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B.道德总是促进经济基础发展的C.旧道德维护旧的经济基础D.新道德维护新的经济基础3.某地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关于道德与生产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道德也是一种生产力B.道德决定生产力C.道德促进生产力发展D.高尚道德有助于发展先进生产力二、多项选择(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1.从个人发展的层面上看,良好道德有助于()。
A.塑造正面的道德形象B.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C.激发人的工作潜能D.促进事业发展2.从社会发展的层面上看,高尚道德有助于()A.调整人际关系B.维护社会秩序C.保持社会稳定D.推进社会和谐3.电影、电视剧、戏曲、音乐、舞蹈、美术、摄影、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各类文艺作品的创作,要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开拓进取精神和良好道德风貌。
要在各种文艺评论、评价、评奖中,把是否合乎社会主义道德作为一条重要标准。
这表明()A.道德能够维护相应的经济基础B.道德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C.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D.高尚道德有利于发展先进文化三、理解说明那天,阳光灿烂,一如既往,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司机黄志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停在路边,用最后的力气提起手动车闸;——把车门打开,请乘客安全地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车辆与乘客的安全。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共五则)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7b333dc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9f.png)
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共五则)第一篇: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一、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道德的特点和分类,理解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以及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认同道德基本规范,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3.运用自觉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从理论上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从实践上看,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适用于全体公民,是大家都应当熟知和遵守的,也是理解和遵守家庭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前提,因而是本课教学重点。
把握这一重点,首先要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然后要弄清楚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与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的关系;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树立知行统一的道德观,努力践行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2)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社会公德既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行动准则,是公民个人道德水准和社会道德风气的标志;从实践上讲,社会公德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学生在某些方面也有做得不够的地方,需要加以强化,因而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把握这一重点,首先需要理解社会公德基本规范的主要内容,要弄清其具体要求,理解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要引导学生树立公德意识,认同“遵守公德,人人有责”的观念;还要知行统一,自觉把社会公德放在首位,尊重和关心他人,严格要求自己,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身体力行,并长期坚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良好公德意识和文明习惯的好公民。
(3)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从理论上讲,个人品德修养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四德”建设的基石。
从实践上讲,个人品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和挑战,在中职学生身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反映,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对中职学生具有直接的、现实的意义,因而是本框教学的重点。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生态文明社会和谐3.2民生优先造福人民第2框社会和谐人人共享教案粤教版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生态文明社会和谐3.2民生优先造福人民第2框社会和谐人人共享教案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721a04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3.png)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探讨如何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突破方法:通过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其绿色发展的观念。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4. 强化理性思维: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提高对社会和谐的认识,培养理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5. 增进民族团结:通过学习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强化民族团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6. 培养全球化视野:让学生了解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拓宽全球化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4. 总结反思:活动结束后,总结成果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例题五:论述题
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论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答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利于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2. 可持续发展:尊重自然、保护环境,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课堂互动环节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问题的设置不够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因此,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具针对性和生活化的讨论题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此外,对于如何实现社会和谐的教学内容,我感觉学生在思考和实践方面还有待提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我计划增加一些实践性的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志愿者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件》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c17de2aeaad1f346933f1b.png)
案例分析
大家是以什么标准来判断这些事例的?
道 以善恶为判断标准 德 的 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传统习俗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爱 国 守 法
明 礼 诚 信
团 结 友 善
勤 俭 自 强
敬 业 奉 献
辩一辩
辩题①:讲爱国是唱高调,与我无关,我只
想做好本职工作。 辩题②:礼仪过多太古板、不实在,现代人 要自由、随便一点。 辩题③:我靠自己能力做事,团结与否无所 谓;办事得靠关系,自强没用。 辩题④:多劳多得,凭本事吃饭,奉献观念 已过时。
①:在电影、罗映珍事迹中体现出哪些家庭美德? ②:说一说家庭美德还包含什么内容?
家庭美德内容
尊老爱幼 家庭美德内容 邻里团结
男女平等 夫妻和睦
勤俭持家
Part one :讲一讲《我的敬老故事》 Part two:交流问题——如何与老人沟通?
Part three:辩论
正方:勤俭持家应提倡; 反方:勤俭持家已过时。
探究问题:结合漫画,谈谈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的必要性。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
1 2 3 4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5
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案例:
某市深入持久地开展以“知荣辱、懂感恩、
尽责任”为主题、以“市民形象提升行动、 人际关系和谐行动、干事创业回馈行动”为 主要形式的个人品德建设活动,收到了良好 效果。 各行各业把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与加强个人品 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把“做人”与“做事” 结合起来。各级各类学校把个人品德修养引 入课堂,通过各种形式,指导学生加强品德 修养、塑造良好形象、提升精神境界。
名人名言
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 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永远填 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86a100ba1aa8114431d965.png)
微电影《父亲的笔记本》 歌曲《父亲》
案例
• 谢延信照顾瘫痪的岳父、病弱的岳母 和痴呆的妻弟,33年如一日,用一颗 赤子之心演绎了一段家庭美德佳话。
罗映珍守候在丈夫病床前, 600多个日日夜夜,用爱和信 念书写了一 “孝子抱母”看 诊的画面,感动 许多人,图中孝 子是台南市调查 站退休专员丁祖 伋。 图片来源: 台湾《联合报》
表现。
有关道德:
• 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 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 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 • 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 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 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 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 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 遵纪守法
我为人人 遇难相帮 见危相救 热心公益 从小事做起 从现在做起
结合自身实际, 说说作为一名职 校生该如何将社 会公德落实于行 动?
4.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是人生的必修课
( 1 )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利于保持 身心健康,完善自己的人格。 (2) 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助于明辨 是非善恶荣辱,避免走弯路,入歧途, 从而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 3 )加强个人品德修养,有利于树立 积极的职业态度,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 作,从而促进事业的成功。
互动在 线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评析】: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之后,足以为一家表 率,这样,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在齐家的 基础上,治国与天下平也就不是难事了。这便是古 人幻想的治国道路。同样的道理,我们培养高尚的 道德,就能以德服人,促进家庭幸福、邻里和睦、 社会和谐;创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道德,良好道德 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6aae3aa9ec3d5bbfc0a741e.png)
《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项目教学设计(XXXX~ XXXX学年第X学期)课程名称:职业道与法律所属系部:机电工程系制定人:李蓉、李桃制定时间: 2012.07四川水电高级技工学校《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及代码:职业道德与法律适用专业:各专业中专一年级学生1、前言1.1课程性质《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
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
1.2设计思路遵循中职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方式、良好的法律行为方式、良好的心态与行为调节能力为己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且可持续发展终身受益为课程归宿。
2、课程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3、课程内容与要求4、教学活动参考设计5、实施建议5.1 教材编写1. 基础性、发展性、趣味性融为一体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学习教材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为此,教材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同时教材编写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尽量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增强趣味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2. 编写科学、灵活,教材编写要注重图文并茂,多结合案例进行编写。
参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相关教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编写教材。
5.2教学方法综合采用学生主体参与的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法。
尽量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注重运用“在做中学”的实践方法。
职业与道德第三课一。良好道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职业与道德第三课一。良好道德推动社会和谐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9990a09f18583d0496459c2.png)
凉皮
肉夹馍
知识抢答
知识小结
知识小结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走进生活
探究合作
课堂小辩论
权利和义务:辩证统一
权利和义务是对立 的,我只想要权利, 不想要义务。
权利和义务是统 一的,没有义务 就没有权利。
没有无义务的权 利,也没有无权利的 义务。——马克思
社会公德十不
不随地吐痰 不乱贴乱画 不在公共场所吸烟 不损坏公物 不说脏话粗话 不破坏绿化 不乱扔废弃物 不妨害公共秩序 不乱停乱放车辆 不违反交通规则
3.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
案例2
雷锋
探究问题:结合雷锋精神,谈谈高尚道德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
知识小结 1. 道德能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促
课堂小结 • 可以从知识方面进行盘点,如:“通过今 天的学习,我知道了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有……” • 也可以从情感方面进行盘点,如:“通过 今天的学习,我对雷锋有了新的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对自己以 前的某件事表示懊悔”, • 还可以从行动方面进行盘点,如:“在学 校里,我打算……”,“在家庭里,我打 算……”,“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我打 算……”。
和谐社会里的社会公德11互动在线12社会公德十不不随地吐痰不乱贴乱画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损坏公物不说脏话粗话不破坏绿化不乱扔废弃物不妨害公共秩序不乱停乱放车辆不违反交通规则13探究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二单元
知荣辱
有道德
第三课 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 和谐的重要条件
一、良好道德推进社会 和谐发展
1.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油条哥”的油条卖得好,原因何在? 结合事例,说明人们是以什么标准来评价 社会生活行为的? 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三课道德是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二、引领人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教案作者:李少华职称:中学政治二级教师工作单位:广东省南海信息技术学校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良好道德的作用,理解良好道德在促进人生发展、推动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理解加强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认同良好道德的重要作用,以遵守道德为荣、以违背道德为耻,认同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对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
3.运用自觉进行道德修养,推动个人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教材分析1.教学重点(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良好道德的作用表现为几个方面: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能够促进人生的发展是道德最重要的作用,也是离学生的自身需求最近的作用,理解好这一点,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它几个方面。
因此理解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是本课教学重点之一。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从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但学生由于年龄较轻、阅历较浅,无法深刻理解各种意识形态对社会的不利影响,让学生掌握高尚道德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把道德能够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确定为教学难点。
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要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意识形态,各种意识形态的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中感悟道理,避免干巴巴的理论说教。
3.结构线索按照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的线索,从良好道德对人生发展的作用谈起,过渡到高尚道德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对先进生产力、其他意识形态、人际关系的影响)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中职学生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一些经历关系到道德教育的成效,如社会一些不良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的判断能力弱,道德意识薄弱等。
因此,老师不能将内容简单灌输给学生。
必须在教学中引入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事例,从实际入手,使学生从情感上接受,并变成自觉行动,才能达到德育课的学习目的。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阅读分析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导入用投影仪投影道德模范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投影:孔子、雷锋、王进喜的图片讨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他们都具有良好的道德。
这说明良好道德对他们人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那么,良好道德是怎样促进人生的发展的呢?一、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教师讲述案例:案例1:“马福元事迹”马福元,男,20岁,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学生。
家在重庆南川的马福元,出生仅3天母亲就离家出走,12岁时父亲病逝,一贫如洗的家里只剩下他和78岁的爷爷相依为命。
17岁的马福元好不容易考上了学杂费、食宿费全免的"宏志班",80多岁的爷爷却意外摔伤,从此卧病在床。
马福元背起爷爷去上学,用微薄的生活费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木棚房,一边读书一边照顾爷爷。
由于房间很潮湿,爷爷风湿病一受寒就会发作,几乎每天晚上,马福元都要为爷爷暖被窝。
一次,邻居阿姨给他几个鸡蛋,他担心爷爷不吃,就把鸡蛋蒸成鸡蛋羹悄悄地埋在爷爷饭里给爷爷吃,自己却一棵白菜吃上两三天。
读书期间,为给爷爷治病,他一直坚持在学校饭堂打工。
马福元没有因为照顾爷爷耽误学习,他成绩优异,表现突出。
2006年3月,还在读高三的马福元,获得了由团中央、全国学联评选的中国中学生正泰品学奖特别奖,在200多名候选人中得票最高。
其实马福元对这些都不那么在意,他甚至很少看报纸和网络对他的报道。
他说:"作为学生,我希望自己在一个平静的学习环境中,扎扎实实搞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过硬的本领,回报社会特别是无数给予我太多关爱的人。
这既是我最大的心愿,也是爷爷对我的期盼。
"【引思明理】探究问题①:在案例中,马福元具有哪些良好道德品质?学生讨论,学生代表发言案例分析提示:在这个案例里,马福元刻苦勤奋,勤俭节约,孝顺长辈等。
探究问题②:这些良好道德对他的人生发展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教师提问。
分析提示:正是这些良好道德促使他不断完善和推动自我的发展。
案例中他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把爷爷照顾好,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受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
他对社会的关爱和帮助念念不忘,立志将来回报社会。
对长辈的孝顺之情和对社会感恩的心将不断鞭策着他走向成功。
总结:所以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板书: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2、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学生活动:选择班里某个宿舍的10学生,要求他们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出他们宿舍最受欢迎的人的名字,然后上交给老师。
老师公布这位“最受欢迎的人”,再提问其中某个学生:“为什么他会最受欢迎?”教师总结: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懂得尊重别人,经常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所以在人群中,一般比较受欢迎。
相反,如果有一个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自私自利,那么久而久之,便会成为孤家寡人了。
所以,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良好道德可以促进人生发展:1、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2、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3、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二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阅读教材38-39页材料,思考两个问题: 1、什么是铁人精神?2、还有哪些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事迹?学生发言教师总结:铁人精神体现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道德。
教师讲述事例:“李春燕:最后的赤脚医生”事例:李春燕,24岁的时候, 成为贵州从江县大塘村一名乡村卫生员并且在自己家里开设了一间卫生室。
大塘村是一个苗族村寨,只有她一个乡村卫生员,有2500多名苗族村民,生活极其贫穷。
人们向来缺医少药,过去,村里没有医生,得病了,除了苦熬,就是请鬼师驱鬼辟邪,或是用‘土办法’自己治疗,死了,谁也不知道是啥原因。
现在,大家已经逐渐习惯了生病去李春燕那儿打针吃药。
李春燕,没有编制,不享受国家的工资和其它待遇,工作环境差、入不敷出,乡亲们来看病,没有钱付药费,只能记账赊欠。
2004年初,一直赔本经营卫生室的李春燕决定关掉卫生室,和丈夫一道去广东打工。
当他们正准备出门的时候,闻讯而来的乡亲们正好赶到。
村民们掏出皱巴巴的一元、两元钱递给李春燕:‚李医生你走了,我们可怎么办?这是我们还你的账,不够的我们明天把家里的米卖了,给补上。
‛于是李春燕没有离开。
这是李春燕留在这艰苦的地方做乡村医生以来唯一想放弃的一次。
教师总结:王进喜的铁人精神,李春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思考:良好道德对社会发展有什么作用?学生发言教师总结:王进喜的铁人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工作热情,鼓舞我们全身心投入到社会的经济建设上,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李春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导我们要敬业、乐业,以集体和国家的利益为重,将促进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良好道德,有利于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良好道德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过渡)良好道德怎样推动社会发展?每个社会都有不用的意识形态,有些意识形态有利社会发展,如: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等;有些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有不良影响,如: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教师总结: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的意识形态能引导、促进社会的发展壮大。
相反,错误的消极的意识形态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所以我们必须以高尚道德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引领、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高尚的道德不仅可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还能够推动社会和谐。
学生阅读教材第39-40页的事例思考:高尚道德为什么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学生发言教师分析: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自身道德修养提高之后,足以为一家表率,这样,家庭便自然而然地会治理好。
在家齐的基础上,国治与天下平也就不是难事了。
这便是古人幻想的治国道路。
同样的道理,我们培养高尚的道德,就能以德服人,家庭幸福,邻里和睦,社会和谐;创建和谐社会需要良好道德,良好道德能够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高尚道德有利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推进社会和谐。
三、课堂小结(1)良好道德促进人生发展良好道德有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良好道德是人生幸福和事业成功的重要支柱。
良好道德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自身和事业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2)高尚道德推进社会和谐高尚道德通过影响先进生产力发展、影响其他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调整人际关系而维护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和谐。
四、推荐作业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部分社会公德警示语,或公益广告画,并制作成宣传栏,放在校园里合适的位置上。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例子对于教学有关键性的作用。
好的例子对学生有强有力的吸引力,老师和学生都好容易进入了角色,能改变了以往老师个人讲,学生全体听的状况。
课堂活跃,气氛热烈,能充分调动了中下各层次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好的例子促进学生们对教材内容深入理解,对基本原理理解透彻,对基本知识掌握扎实。
分析问题、推理能力增强。
可以改变了学生以往死记硬背的课堂学习方法,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收到良好的效果,对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能起重要作用。
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尽可能发掘好的适合教学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