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新人教版
2018高考语文一轮: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
2018高考语文一轮: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1单元课外题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庇.护(pì)塞.子(sāi)堵塞.(sè)B.鬓.角(bìn)鬃.毛(zōng)修葺.(qì)C.伯.父(bó)喋.血(dié)间谍.(dié)D.混沌.(dùn)啼.叫(tí)锲.而不舍(qiè)【答案】A【解析】A项,“庇”应读“bì”。
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修葺荒惚芳椒镜中衰鬓B.江皋嘉期缤纷逍遥法外C.酌酒遗赠联袂三顾频烦D.哀宛迂缓偕逝出师未捷【答案】C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与佳期.兮夕张匪我愆期.B.思公子..王孙把扇摇..兮未敢言公子C.帝子..降兮北渚临帝子..之长洲D.遗.余褋兮澧浦采之欲遗.谁【答案】D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目眇眇兮愁.予愁:使……发愁袅袅..兮秋风袅袅:微风吹拂的样子B.与佳期兮夕张.张:张设罗帐观流水兮潺.湲.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C.擗.蕙櫋兮既张擗:剖开缭.之兮杜衡缭:缠绕D.捐.余袂兮江中捐:捐献搴汀.洲兮杜若汀:水中平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捐:丢弃。
5.与“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答案】D【解析】D项,运用了夸张手法,题干中的句子和其他三项都运用了比喻。
6.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引用了鲍照《拟行路难(其二)》的诗句,请引用《拟行路难(其四)》的诗句拟写下联。
上联:“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婉转深沉,流露弃妇哀怨悲苦意。
下联:【答案】示例“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磊落诗才,尽泄寒士慷慨激愤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训练(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五)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时跟踪检测(八)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浣溪沙朱敦儒①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
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
江南春好与谁看?[注] ①朱敦儒(1081-1159),宋代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tuò):竹笋的壳皮。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
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
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
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
解析:选AC A项,“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C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对点训练: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人教版)最亲信的堂吏,负责撰拟文书。
韩败,史受黥刑,死于贫困中。
②差池:形容燕子飞时尾翼舒张的样子。
《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本词描写燕子形神俱似,活灵活现,达到了“穷妍极态”的境地,请结合“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一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本词用人格化的描写将双双燕的心理、神情写得惟妙惟肖,观察细腻,用词精当。
“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生动地写出了燕子双双飞舞、戏弄春光的情景。
“飘然”绘出燕子轻盈的体态与舞姿;“快拂”,在花梢上飞快掠过。
既有快活、无忧无虑之意,也反衬了闺中人的忧伤。
“红影”紧承“花梢”而来,又与“翠尾”相衬映,色彩十分鲜明。
“分开”的翠尾像一把张开的剪刀掠过“花梢”,有力而艺术。
上句写轻快,下句写矫健。
至此,双双燕的形象十分丰满突出。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初夏苏轼绿槐高柳咽新蝉,熏风初入弦。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试析“燃”字的妙用。
【参考答案】榴花本是静物,但用了一个“燃”字,又使它仿佛动了起来,化静为动。
从而表现了石榴花色的红艳,突出了石榴的生气。
对活跃气氛、丰富画面无疑起了有益的作用。
同时也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喜悦心情。
1.阅读下面的唐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句中哪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参考答案】(示例1)“长”字用得最好。
“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
(示例2)“畏”字用得最好。
“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钟声一响,朋友就要告别这里了。
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凄楚。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 大聚焦)2.2.2语言的赏析 新人教版
语言的赏析三年真题·大聚焦一、(2016·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11分)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
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
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
【注】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②六韬:古代兵书。
③时髦:指当代俊杰。
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
★(考查语言)1.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炼字。
首先明确是比较“健”和“弱”、“明”和“昏”,意思截然相反。
炼字讲究字词不离诗句,而且还要考虑诗人在其中寄寓的情感。
答案见仁见智,但必须结合诗歌具体分析。
答案:观点一:作“弱”“昏”好。
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
观点二:作“健”“明”好。
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
2.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属比较鉴赏。
江苏省2018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学案教师版
第一节 如何读懂诗歌诗歌鉴赏能全面而深入地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和鉴赏能力,古代诗歌阅读作为高考阅读必考题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但是考生在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率普遍较低,甚至很低,究其原因,在于考生读不懂诗歌,思路不清晰,答题不规范,而读不懂是根本的、主要的原因。
一、懂点诗歌基本常识(二)结构章法和基本特点1.结构章法 诗⎩⎪⎨⎪⎧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 句抒情(第四句最重要)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 句抒情(主)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词⎩⎪⎨⎪⎧上片(阕)⎩⎪⎨⎪⎧⎭⎪⎬⎪⎫首句渲染气氛主句写景尾句过渡写景(次)下片(阕):抒情(主)2.基本特点:情景结合(1)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对应一致的,如乐景对乐情,哀景对哀情。
(2)前后内容(即写景与抒情)是相关、相反、相衬的,形成虚实相衬的关系,如乐景衬哀情等。
二、读懂诗家语,方悟诗歌情诗歌语言受字数、句数和格律的严格限制,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现象。
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进而把握诗歌情感。
(一)词类活用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一首诗词往往因一两处词性的改变而韵味无穷。
1.名词活用作动词①“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锦帽貂裘”等于说“戴锦帽”“穿貂裘”,这是名词活用作动词。
②“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雨”,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东边的太阳出来了,西边还在下雨。
2.名词活用作形容词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名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茂盛的”。
在沉船的旁边千帆竞发,在病树的前头有众多茂盛的树木。
②“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曛”,日落时的余光。
这里是“昏暗”的意思。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题训练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专题训练人教版高三总复习【考点穿透】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是历年高考的钻石考点,高考全国课标卷和各省市卷,每年会直接或者间接考查,预测高考也会考查。
古代诗歌的语言的鉴赏,侧重于领会语言艺术的特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
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直接设置试题,2013年高考有4套试卷直接考查鉴赏语言,2012年高考有3套试卷直接考查语言鉴赏;而且诗句综合鉴赏也要涉及语言鉴赏。
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更是因为通过鉴赏语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述,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
一、诗歌常见的语言风格1.清新自然。
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句一句一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色彩绚丽,境界开阔,语言清新生动。
2.质朴无华。
如渊明旳诗,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
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真功夫。
3.华美绚丽。
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4.简洁明快。
如白居易旳诗,大多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
5.委婉含蓄。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2023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26古代诗歌阅读六古代诗歌阅读综合练
课时质量评价(二十六)古代诗歌阅读(六) 古代诗歌阅读综合练(建议用时:8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 题。
落叶送陈羽韩愈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复归。
飘飖终自异,邂逅暂相依。
悄悄深夜语,悠悠寒月辉。
谁云少年别,流泪各沾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暂”字表明了两人偶然相遇但马上又要分别的境况。
B.“悄悄深夜语”写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交谈的热烈。
C.“悠悠寒月辉”寓情于景,以月夜之寒冷衬托出情谊之深切。
D.尾联描写了两人泪眼相对、依依惜别的场景,给人以画面感。
D解析:尾联的意思是,谁说年轻人的分别都是泪眼相对、依依惜别呢,表达出的是分别时的旷达。
2.诗中“落叶”和“断蓬”的意象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①诗人以“落叶”和“断蓬”比喻自己与陈羽二人漂泊不定的境况;②形象地描写了两人同为游子漂泊无依的境遇;③传达出彼此之间惺惺相惜的友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庆清朝史达祖坠絮孳萍,狂鞭①孕竹,偷移红紫池亭。
余花未落,似供残蝶经营。
赋得送春诗了,夏帷撺断绿阴成。
桑麻外,乳鸠稚燕,别样芳情。
荀令②旧香易冷,叹俊游疏懒,枉自销凝。
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
便觉寸心尚老,故人前度③谩丁宁。
空相误,祓兰曲水,挑菜东城。
【注】①狂鞭:迅猛生长的鞭笋。
②荀令:三国时曹操的谋士荀彧。
东晋习凿齿《襄阳记》载,东汉荀彧性喜香,常将衣服薰香,若去他人家坐一下,坐处三日有香气。
③前度:前次。
3.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描写词人在暮春时节游览之景,引出了下片回忆,词人想到过去同故人一起游玩,却枉然。
B.“别样芳情”写出了词人对春去之后,绿树成荫、“乳鸦稚燕”莺歌燕舞的夏初之景也有着喜爱之情。
C.“尘侵谢屐,幽径斑驳苔生”一句渲染一种荒凉枯败之景,让词人顿生年事已高,功业无成的感喟。
D.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孤独寂寞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全词由景到情,由现在到回忆,写景抒情相得益彰。
高考语文一轮检测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精讲精析 新人教版
鉴赏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①陆游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
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
有沽酒处便为家,菱芡四时足。
明日又乘风去,任江南江北。
【注】①本词写于作者54岁时东归江行途中。
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两岸白红蓼,映一蓑新绿”:“”是一种生在浅水中的水草,“蓼”也是一种水边生长的草,味辛辣。
一“白”一“红”,色彩鲜艳,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恬美幽静、令人心醉的美景图。
“蓑”比喻为新绿,新颖别致;“映”字体物精妙,令人怡悦。
答案“蓑”字勾连“新绿”,“新绿”如蓑,引人联想,近观长短参差,远望绵延润泽,形象生动。
“映”字体物甚细,将绿草与前句之白、红蓼相映衬,构成一幅深浅对比、冷暖交融的色彩丰富的美景,足以怡悦人心。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锁”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意味无穷。
3.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严郑公宅同咏竹①[唐]杜甫绿竹半含箨②,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③晚,阴过酒樽凉。
山东省潍坊市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九)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与比较鉴赏题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古代诗歌鉴赏选择题与比较鉴赏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东湖新竹陆游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开头一句,写出种竹时的情景,接下来的诗句,都是从不同角度,对新竹进行形象化的描绘。
B.“寒碧映涟漪”这句诗,通过水来反映它的疏影.这里竹的“寒碧"和水的“涟漪”,互相呼应,都有“冷”“凉”的含义。
C.第三句“清风掠地秋先到”,通过“风"来反映竹梢的敏感和迎风摇曳的情景,“秋先到”三字,十分准确、生动,把“新竹"纤枝因风而动的特点,形象地烘托出来.D.五、六两句中“声簌簌”“叶离离”,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形象逼真地描画出新竹成长过程中的特点,读后使人如见如闻。
E.最后两句议论,写作者对竹林的爱慕和向往,希望“官闲”时经常到此“枕簟”.而这竹篾制成的“簟”,又呼应试题的“竹”字。
解析:选BC A项,“接下来的诗句,都是从……的描绘"说法错误,本诗第七八句并不是对新竹的描绘;D项,“虚实结合的手法”有误,应为“动静结合的手法”;E项,“最后两句议论”不正确,应为“最后两句抒情".(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解析:先对这首诗的尾联进行分析,再结合全诗内容归纳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答时,要紧扣诗歌的题目“东湖新竹”。
答案:诗人在尾联写到,将来辞官归乡后,将会经常到竹林来,带上枕垫竹席,仰卧其间,逍遥自在。
诗歌的尾联卒章显志,构想出诗人美好的愿望,表现出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赠柳李商隐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囊括了从京城长安到江滨江陵的各路柳色,“从”“更"二字以并列式的表达,点明了春意正闹,柳树生机勃勃。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好事近·悼春李清照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①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②。
[注] ①缸(gāng):灯。
②(jué):即鹈。
所指何物,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关注,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
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娇娆,尤其是其高贵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E.“魂梦不堪幽怨”句,写词人白日借酒浇愁,夜晚则惜花伤时。
梦中的情景已使梦魂幽怨哀愁,醒后“啼”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
解析:选BE B项,“乐观之情”错误,应是“伤感”;E项,应为“白日惜花伤时,夜晚则借酒浇愁”。
★(2)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答:答案:情感:词的下阕表现了词人由悼春、伤春而生发出的闺门独处、孤寂苦闷而无法排遣的幽怨之情。
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或直抒胸臆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①“魂梦不堪幽怨”一句,直言“幽怨”;②酒阑、歌罢、空的酒杯、忽明忽暗的油灯以及窗外凄厉的“鹈”等景物描写,营造出了幽暗、凄清、空冷的氛围,通过景物的烘托渲染,间接地抒发幽怨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①辛弃疾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还记得、梦中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笑尘劳、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汉代古诗,完成(1)-(2)题。
步出城东门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
前日风雨中,故人从此去。
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
愿为双黄鹄①,高飞还故乡。
【注】①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
(1)这首诗主要写了哪两件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的能力。
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景是“风雨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
由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
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答案:一是游子送友,二是游子欲归不能。
在风雨中送别友人归去,更加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寂寥,越发增添游子的思乡之情,表现出游子不能归乡的哀愁。
(2)这首诗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最后两句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归乡的强烈愿望,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都比较容易分析得出。
2018高考语文一轮: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课外题一含解析 精品
2018高考语文一轮: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4单元课外题(一)含解析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葭苇(jiā)赪颜(chēn)烽燧(suì)歌台舞榭(xiè)B.巉岩(chán)屏风(píng)营葺(qì)兔起鹘落(gǔ)C.山麓(lù)宗祠(chí)彭蠡(lǐ)光风霁月(jì)D.迁徙(xǐ)浔阳(xún)汲水(jí)溯流穷源(sù)【答案】D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屏风深邃镶嵌烽遂B.茸毛徒劳摒弃铁钳C.修茸峭拔讥诮徙倚D.空濛戍兵谩狂澎浪矶【答案】B【解析】A.烽遂—烽燧;C.修茸—修葺;D.谩狂—漫狂。
3.下列各选项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砉然(huā)中意(zhòng)更换(gèng)庖丁解牛(páo)B.踌躇(zhù)怵惧(chù)醴酪(lǐ)切中肯綮(qìng)C.宫绦(tāo)酬酢(zuò)脚踝(huái)不偏不倚(yǐ)D.孽障(niè)绾发(wǎn)妻孥(nú)削足适履(xiāo)【答案】C4.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砉然向然 B.技盖至此乎C.如土委地 D.善刀而藏之【答案】C【解析】A项,“向”通“响”;B项,“盖”通“盍”;D项,“5.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应和(hè)麾下(huī)乌骓马(zhuī)慷慨悲歌(kǎi)B.田父(fù)瞋目(chēn)歌数阙(què)所向披靡(mǐ)C.创伤(chuāng)叱咤(chì)壁垓下(ɡāi)审时度势(dù)D.骠骑(jì)自刎(wěn)虞美人(yú)声名狼藉(jí)【答案】A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溃败骏马漫朔壮士扼腕B.奔逝气慨刈旗泣下沾襟C.嘱托陨落戮力暗然神伤D.凭借莅临愧怍舐犊情深【答案】D【解析】A项,朔—溯;B项,慨—概;C项,暗—黯。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 稳达标)2.2.3表达技巧的鉴赏 新人教版
表达技巧的鉴赏高效演练·稳达标一、(2017·唐山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11分)金城北楼①高适②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③,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①金城:古地名,即今甘肃兰州。
②公元752年,高适经人引荐,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中,充任掌书记。
此诗即写于离开长安赴陇右途经金城时作。
③磻溪老:指姜太公吕尚。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写登高所见:雨过天晴,晴空万里,积水浩荡,山峰连绵,美胜图画。
B.颔联写景动静结合,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C.“体道”之“道”,主要指人生际遇、福祸更替的道理。
D.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议论,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有浓厚的边塞色彩。
E.“至今羌笛怨无穷”之“怨”,有对富国强兵的期盼,也有对英雄的呼唤。
【解析】选AB。
A项,“雨过天晴”没有根据。
B项,“表达了诗人急欲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牵强附会。
★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试作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表达技巧一般要从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篇章结构等方面考虑。
答案:①三、四句运用了比喻手法。
水声如箭,残月如弓,有着一种磅礴的气势,给人以急促紧迫之感。
②五、六句运用了典故,“羡磻溪老”的典故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像吕尚一样遇贤主、展才华的愿望。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2.2.2语言的赏析课件新人教版
关②。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 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 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 析。(3分) 【解题点拨】
答案:“软”字一语双关,既是写风软,也是写江水 之软。写出了微风轻柔,温软拂面,也写出了软风吹 拂江水,使江水也变得温柔绵软,微波轻漾。展现了 一幅风吹波澜、风和水暖的清晨美景,生动形象,具
容体现了“闲”,可以看出诗中的景、人都能体现出
“闲”,之所以能够发现并描写闲景、闲人,源于作
者的闲心。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 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
【例2】(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家浓淡意,斟酌在荆
题型三
语言风格类
【典题试做】 【例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宋 耿
中① 湋
日暮黄云合,年深白骨稀。 旧村乔木在,秋草远人归。
废井莓苔厚,荒田路径微。
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注】①宋中:地名,唐朝“安史之乱”时,张 巡、许远在此与叛军进行过殊死搏斗,杀敌万人,但 最后二人战败被杀。
请简要解说诗歌最后两句“唯余近山色,相对似依依” 与李白的“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在景物描写上 的相同点和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点。(6分)
类
【典题试做】 【例3】(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七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十)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2)题。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岑参其五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从“蕃军遥见汉家营”可以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形势。
从“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告捷有赖雨夜偷袭的成功。
B.“满谷连山遍哭声”是夜袭时的实况,但诗人没有完全按实况的顺序安排,而是将这遍地哭声安排在描写两军对垒句前,这就产生了一种先夺其志(斗志)的效果。
C.“万箭千刀一夜杀”展现夜袭的激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剑影;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
D.结合第二首诗来看,“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现战血和泪水相掺和,红成一片。
在前句杀声哭声震天的描写后,出现这个红色恐怖画面,又产生了死一般沉寂的效果。
E.“暮雨旌旗湿未干”写战斗结束后天明时的情景,该句与“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湿”的场面,显示出战事刚刚结束,杀气尚未全消。
解析:选BD B项,“在对垒句前”错误,应是“在描绘厮杀句前”;D项,“和泪水相掺和”错误,应是“和雨水相掺和”。
★(2)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答案: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
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
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
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
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战斗的激烈,含蓄、内敛。
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2)题。
西江月·黄陵庙①张孝祥满载一船明月,平铺千里秋江。
波神留我看斜阳,唤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②更好,今朝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③岳阳楼上。
[注] ①这首词是词人因船行洞庭湖畔黄陵庙下为风浪所阻而作。
2018高考语文(人教)一轮复习全程构想(检测)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8.2 Word版含答案
学案二活页作业题组一人物形象专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其六)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
②卢龙塞:古地名。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解析:诗歌的后三联刻画了边将的形象,其中颔联主要表现思乡之苦,颈联主要表现戍边之苦,而尾联则可以说是描写了边将的内心即对战争的抱怨及厌恶。
诗人在诗中寄寓的情感是丰富的,既有对边塞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战争的厌倦,综合起来也就是渴望和平的到来。
答案:刻画了一个饱受戍边、思乡之苦的边将形象。
颈联表现了对战争给边塞将士带来的苦难的同情,尾联表现了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2.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完成赏析。
浣溪沙苏轼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
沈郎①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
此情惟有落花知!注:①沈郎:沈约,南朝名相、诗人,多病。
这里是词人自比。
阅读全词,简要赏析“沈郎”形象。
答:答案:“沈郎”形象是词人自我形象,苏轼以多病的南朝名相沈约自比,含有深意;面对生机勃勃的盎然春意,词人叹己“多病”甚至弱不胜衣,含有身世浮沉之感;借鸿雁、鹧鸪的意象,在忧伤中表达了对故旧亲友的挂念;将落花比知己,暗示命运的沉沦,表达情怀的寂寞。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泾溪东亭寄郑少府谔李白我游东亭不见君,沙上行将白鹭群。
白鹭行时散飞去,又如雪点青山云。
欲往泾溪不辞远,龙门蹙波虎眼转。
杜鹃花开春已阑,归向陵阳钓鱼晚。
(1)诗歌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答:(2)苏轼曾言“太白诗飘逸绝尘”,请结合诗句分析本诗的“飘逸”表现在哪里。
答:答案:(1)热爱自然,喜欢游历;向往隐逸生活;与郑少府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2)从写景看,本诗描述白鹭四散飞去,散落青山,好像下到青山上的几点雪,十分轻盈飘逸;从写人看,“我”不辞路途遥远寻访友人,不想没有见到友人,就又回到陵阳钓鱼,行踪飘逸,性情洒脱;从语言风格看,以“我”入诗,率真自然,毫不隐晦自己的性情,清新飘逸。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27:鉴赏诗歌的语言
鉴赏诗歌的语言(时间:60分钟分值:92分)题组一对点练1.[炼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南定楼遇急雨陆游行遍梁州到益州,今年又作度泸游。
江山重复争供眼,风雨纵横乱入楼。
人语朱离①逢峒獠②,棹歌欸乃下吴舟。
天涯住稳归心懒,登览茫然却欲愁。
【注】①朱离:形容异地语音难辨。
②峒獠:指西南山地的少数民族。
本诗颔联哪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
答:『答案』“争”和“乱”。
“争”为“争相、竞相”之意,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写出江山重重叠叠地争相奔涌进入眼帘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山河的赞美之情;“乱”写出风劲雨急的动态场景,紧扣标题“急雨”,更充分地表现了“急雨”的特点,也表达了羁旅奔波之苦。
2.[炼字]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
答:『答案』浮云、流水两词都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出别后像浮云一样漂泊不定,十年的时光像流水一样一去不返,表达了诗人对别后多年漂泊、岁月流逝、年华易老的人生感喟(感慨)。
3.[诗眼]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重阳日再到共城①百源故居邵雍故国逢佳节,登临但可悲。
山川一梦外,风月十年期。
白发飘新鬓,黄花绕旧篱。
乡人应笑我,昼锦②是男儿。
【注】①共城:今河南辉县。
邵雍曾在共城居住,故称故居。
②昼锦:衣锦还乡。
据《汉书·项籍传》载,秦末项羽入关屠城,有人劝其留居关中。
项羽见秦宫已毁,思归江东,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后遂称富贵还乡为“衣锦昼行”,省作“昼锦”。
本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答案』诗眼是首联中的“悲”字。
“悲”字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调。
诗歌首联直言登临之悲,后三联具体写悲的内容:颔联写多年漂泊,故乡的山川风月只能在梦中相见,是身世飘零之悲;颈联写故乡风物依旧而自己华发早生,是人生短暂之悲;尾联写自己落魄还乡,徒惹嘲笑,是老大无成之悲。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六)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九)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
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解析:选BE B项,“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E项,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2)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答案:“摇”“滴”二字用得极好。
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
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
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浦途中①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九)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注]。
[注] 谢玄晖:名谢朓,南齐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朓的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而读者细细品味,则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E.这首诗,诗人笔触所及,广阔而悠远,时而写自己行迹或直抒胸臆,时而描绘客观景物或赞美古人,给人一种明快、浪漫、清新的感觉。
这就格外突出了诗中的抒情主线,使全诗浑然一体,愈见精美。
解析:选BE B项,“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E项,诗歌体现出的是苍茫、悲凉、沉郁的基调,突出诗人的寂寞和忧愁。
★(2)从炼字角度来说,颔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极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答:
答案:“摇”“滴”二字用得极好。
此二字化静为动,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
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
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浦途中①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
[注] 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一、二两句描写水陆风光,景中蕴情,再现诗人风尘仆仆的身影和暗淡凄迷的心态。
B.三、四两句直接抒发旅途的孤寂愁闷,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悲情感慨,凄婉动人。
C.“为问寒沙新到雁”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归雁来喻思归之人,表达出有家归不得的流离之苦。
D.“来时还下杜陵无”一句,轻声一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羁旅的愁思,宛转深致地表现出来。
E.这首诗透过景物的描写,蕴藉而含蓄地抒写怀抱,富有情韵,给人以深至的回味。
解析:选BC B项,“直接抒发”错,应该是间接抒发;C项,“比喻”错,应该是拟人。
★(2)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前两句诗中的“萧萧”和“淅淅”两个拟声词。
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结合诗句解释两个拟声词的含义,然后结合整首诗的思想情感,阐释其情感内涵。
答案:“萧萧”描落叶纷飞之状,暗含秋风无情、寒意萧疏;“淅淅”状秋风飒飒之态,泛起波光,掀动菖蒲,暗含行舟水上、漂泊无依之感。
表现了诗人旅途的艰辛,衬托了孤寂悲凉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①。
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
人生何处似尊③前!
[注] ①四垂天:天幕从四面下垂。
②六幺:又名绿腰,唐时琵琶曲名。
③尊:同“樽”,
古代盛酒的器具。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堤上游人逐画船”,写所见之人。
“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形。
B.“拍堤春水四垂天”,写所见之景。
“拍”字形象地描绘出春水不断拍打着堤岸的情形,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表现了春水的生命力。
C.“白发戴花君莫笑”中“白发”泛指老人。
老人头插鲜花,自己不感到可笑,也不怕别人见怪,描绘出一幅老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
D.“六幺催拍盏频传”一句,形象地写出画船上急管繁弦、乐声四起、频频举杯、觥筹交错的场面。
E.“人生何处似尊前”一句表达了词人希望借醉人的春光和春酒来排解内心的郁闷和不平。
写得凄怆沉郁,耐人品味。
解析:选BC B项,“用天幕的‘静’反衬春水的‘动’”错,应该是春水的“动”与天幕的“静”相互映衬。
C项,“‘白发’泛指老人”错,应该是词人自指;“描绘出一幅老少同乐的热闹的春游图景”错,应该是表现出词人狂放不羁、乐而忘形的狂态。
★(2)有人认为“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中“出”字用语不当,应该用“荡”字才符合实际情形。
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
答:
答案:“出”字用得好。
“出”字既符合秋千在围墙之上时隐时现的情状,又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暗中写出了秋千女的形象,使人们好像隐约听到了绿杨成阴的临水人家传出的笑语喧闹之声,仿佛看到了秋千上娇美的身影,这样就在幽美的景色中,平添出一种盎然的生意。
而“荡”则无此丰富的意蕴。
4.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题。
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注]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 张孝祥,南宋词人。
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
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故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
表达了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似乎满含深情,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创造出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
E.“此心到处悠然”是说自己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表达了词人已经习惯于这种恬淡的生活,游山玩水,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
解析:选CE C项,东风“浩荡”“强劲”错,“东风”句,表现的是春风的轻柔、友好;E项,“词人已经习惯于这种恬淡的生活”错,此句表达的是词人无力改变世事,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的无奈。
★(2)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
答:
解析:按照题干要求,首先要抓住词句中的意象,展开联想,把这两句词所描绘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然后点明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最后阐明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答案:这两句词描绘了一幅湖水一碧万顷,天水相连,沙鸥自由飞翔其间的辽阔深远而又充满蓬勃生气的画面。
词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的手法,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暗寓着词人对世路尘俗的鄙弃憎恶,对返归自然的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