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 安江龙

合集下载

水利电力自动化系统防雷措施分析

水利电力自动化系统防雷措施分析

水利电力自动化系统防雷措施分析发表时间:2016-01-08T14:16:16.3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邓志兵[导读] 紫金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尽量减少雷云直接击打设备、线路情况的发生,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度,使水利电力自动化系统发挥更好效益,促使水利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邓志兵紫金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室摘要:水利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关系到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保证其大型设备的安全运行,尤其是在雷雨频发季节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努力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防雷等级。

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在简单介绍瞬间过电压和电磁干扰的基础上介绍几点防雷保护措施,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防雷;电气自动化;瞬间过电压;接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使其在电力系统、民用建筑、水利工程等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水利电力建立起自动化监测系统,及时为水利电力的管理提供监测信息,有效提高了水利电力的管理水平,在推动水利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上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必须构建高质量的水利水电工程电力自动化系统,保证其安全运行。

水利电力系统多建立在山区,在雷雨天气里很容易发生雷击事故,所以必须重视自动化系统的防雷保护。

1 水利电力自动化系统瞬间过电压1.1 雷电造成的瞬间过电压瞬间过电压即指:微秒乃至毫微秒之内产生的尖峰冲击电压,如图1所示。

这种尖峰冲击电压与一般的电源过电压有所不同,因为电源过电压可能维持数秒以上,且电压幅值不大,而这种尖峰冲击电压的幅值非常高可能发生在电源系统和信号系统中。

图1 瞬间过电压雷电、静电、辐射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可能导致瞬间过电压的产生,而雷电造成的瞬间过电压极有可能导致电气系统事故。

当设备或电气线路遭受直接雷击,全部雷电流都需要经过设备或线路进入大地,巨大的雷电流给设备和线路造成巨大的冲击,进而带来严重雷击事故的发生。

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与大地之间的电流,在雷电周围形成强大的电磁场,在电磁感应的作用下对保护物产生感应过电压,其电压幅值与雷电流幅值成正比。

交流特高压电网的雷电过电压防护范文

交流特高压电网的雷电过电压防护范文

交流特高压电网的雷电过电压防护范文特高压电网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的电能传输任务。

然而,雷电过电压的存在给特高压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

因此,为了有效防护特高压电网免受雷电过电压的损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合理设置避雷装置是防护特高压电网的首要任务之一。

避雷装置能够将雷电过电压引到安全的地方,从而减小对特高压电网的冲击。

在特高压电网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避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同时,避雷装置的维护和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

定期进行避雷装置的巡检,及时发现故障并予以修复,确保其正常运行和使用。

其次,避雷接地系统也是防护特高压电网雷电过电压的关键措施之一。

避雷接地系统的设计和施工需要遵循规范和标准,确保接地电阻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特高压电网的大型设备和设施通常采用混凝土接地极或大面积接地网。

在实施中,应对接地系统进行详细测试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另外,线路的设计和绝缘配合也是防护特高压电网雷电过电压的重要措施之一。

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配置必须满足特定的电气要求,以确保能够有效阻断雷电过电压的穿透。

在选用绝缘子时,应考虑其耐电压能力和防雷能力,并严格按照制造厂商的规定进行正确安装和维护。

此外,定期进行特高压电网的雷电过电压监测也是非常重要的。

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反映特高压电网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雷电过电压的情况,为运维人员提供及时的处理建议。

在监测数据异常或超过安全阈值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措施进行处理,避免雷电过电压对特高压电网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

总之,特高压电网的雷电过电压防护是确保特高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合理设置避雷装置、完善避雷接地系统、优化线路设计和绝缘配合,以及定期进行监测和处理,可以有效防护特高压电网免受雷电过电压的损害。

特高压电网的防雷工作应持续不断地加强,以确保特高压电网安全可靠地为人们输送清洁、高效的电能。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文雷电是一种强大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电压和电流较大,如果没有有效的防雷措施,极易对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导致设备损坏、停电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安全防雷非常重要。

一、电力系统的雷电威胁分析雷电主要给电力系统带来两个方面的威胁,即直接击中带来的电压和电流冲击以及雷电场效应产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

雷电击中电力系统设备,会瞬间产生巨大的电流,导致设备的电气和机械性能失效,严重的甚至引发火灾。

而雷电场效应则主要是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产生电压和电流,对电力系统带来干扰和损伤。

二、电力系统的防雷措施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雷措施,具体如下:1.引雷措施引雷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直接威胁,通过提前引导雷电电流,减小击中概率。

在电力系统工程中,一般采用避雷针、避雷带等外部设备进行引雷。

避雷针位于建筑物的顶部,通过避雷针的尖端形状和材质,可以迅速引导雷电的电流,减小建筑物因雷电击中而受到的损害。

避雷带则是安装在电力系统设备周围,通过引导雷电电流,将其导入大地。

2.屏蔽措施屏蔽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带来的干扰。

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的设备周围都会设置金属屏蔽,用来隔绝电磁场的影响。

金属屏蔽可以有效地将电力系统内的电流导入到大地中,减小雷电场效应对设备的干扰。

3.接地措施接地措施是为了减小雷电对电力系统带来的损害,通过将电力系统的金属设备接地,来导出雷电电流。

接地装置一般采用铜排或者金属棒来实现,铜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迅速将电流导入地面,减小设备的损坏。

4.绝缘措施绝缘措施是为了防止雷电击穿设备的绝缘层,造成设备短路或者漏电等故障。

电力系统中的设备都会有一定的绝缘层,用来隔离电力系统内的电压和电流。

为了保证绝缘层的完好性,需要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没有破损和老化。

5.监测预警措施为了及时了解雷电对电力系统的威胁情况,需要在电力系统中设置监测预警设备。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_6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_6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1-12-21T01:33:27.408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6期作者:孟宪杰杨光滕斯孙可佳[导读] 电网是通过人力架设、创建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电网遭遇雷击等特殊天气,电网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阻碍,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设备与人身安全。

如果变电所接地存在问题,连接不恰当等更容易让电网遭受雷击。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电网被破坏绝大部分因素都是由于雷击,但是如果接地方式正确、防雷系统良好,变电所的正常运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可以避免供电所信号中断等情况的发生。

孟宪杰杨光滕斯孙可佳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46摘要:电网是通过人力架设、创建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当电网遭遇雷击等特殊天气,电网的正常运行就会受到阻碍,为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不便,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威胁到设备与人身安全。

如果变电所接地存在问题,连接不恰当等更容易让电网遭受雷击。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电网被破坏绝大部分因素都是由于雷击,但是如果接地方式正确、防雷系统良好,变电所的正常运行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可以避免供电所信号中断等情况的发生。

关键词:电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技术分析1、配电系统中接地与防雷的具体内容配电系统在进行防雷与接地设计时需要根据电压的等级状况、线路回路情况,在综合考虑分析后选择合适的避雷器,从而提高防雷质量。

比如在裸导线线路防雷与接地设计中会使用大量避雷线,这样会增加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而且架设线路的难度也相应提高,给施工带来不便。

因此,在进行线路设计时应该注意使用避雷器代替线路部分在对外部用电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了解具体情况后严格设置杆塔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雷击可能给配电系统带来的灾害。

在现代配电网络的建设中还会出现闪络情况,直接威胁电网运行安全。

考虑先导电流的架空输电线路雷电反击研究

考虑先导电流的架空输电线路雷电反击研究

考虑先导电流的架空输电线路雷电反击研究在电力系统的大动脉中,架空输电线路如同一条条钢铁蛟龙,蜿蜒穿行于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之间。

然而,这些“蛟龙”并非总是安然无恙,它们时常面临着自然界的严峻挑战——雷电。

雷电反击,这一电力系统的“隐形杀手”,时刻威胁着输电线路的安全与稳定。

因此,对架空输电线路雷电反击的研究,就如同探索未知领域的探险家,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机理,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雷电反击。

当雷电击中输电线路时,巨大的能量瞬间释放,使得导线上产生过电压。

这种过电压可能超过线路绝缘子的耐受能力,导致绝缘子闪络,进而引发雷电反击。

这就像是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一圈圈涟漪,最终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石子投湖”的现象呢?关键在于理解和控制先导电流。

先导电流是雷电放电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决定了雷电流的路径和强度。

如果我们能够准确预测并有效引导先导电流,那么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雷电反击的风险。

这就像是我们在暴风雨来临前,提前筑起一道坚固的堤坝,以保护脆弱的村庄免受洪水侵袭。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他们通过模拟实验和现场观测,揭示了先导电流与雷电反击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系列防控措施。

例如,增加线路绝缘子的片数、改善接地电阻、安装避雷器等。

这些措施就像是给“蛟龙”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使其在雷电面前更加从容不迫。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现有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对于先导电流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我们还知之甚少。

这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虽然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些通往光明的道路,但前方仍有无数未知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此外,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

比如,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出现,使得雷电反击问题更加复杂;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也给传统的防雷措施带来了挑战。

这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不断更新我们的“武器库”。

2024年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2篇)

2024年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2篇)

2024年电气设备的有效防雷电气设备尤其微电子设备需要防雷,设备使用者都非常清楚,但是如何才能做到更有效的防雷,有些人就不太清楚了。

所以对出现过有些设备已安装了防雷器材还经常遭雷击的现象,有些困惑不解。

下面围绕如何更有效的防雷,谈谈看法供参考。

一、雷电流的种类(1)直击雷直击雷是天上的雷云中的雷电荷,经过电气设备直接入地,这时电气设备是遭到直击雷的雷击。

直击雷的电流很大,若想彻底防护直击雷是比较困难的。

(2)雷电场的感应雷当天上的雷云放电(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放电)后,地面金属上被感应的雷电压,没有雷云控制它,它将对地放电。

如果金属物体对地电阻为5(防雷地线电阻),一般这样雷电流都能防护。

(3)雷电流的感应雷天上的雷云放电,雷电流很大,放电周围的物体,尤其金属物体被感应出电压,因为雷电流是个很尖的脉冲,所以被感应的电压很大。

二、防雷的主要方法(1)堵雷法堵雷法是用一种器件阻断雷电流通路,使器件的一侧有雷电压(没有雷流),另一侧,雷电压、电流都没有或很小。

例如,防雷变压器就是这种器件,一般的电气设备都被保护了。

(2)泄放雷电流泄放雷电流,是利用雷电流最终都要入地的特点,在雷电流还未进入设备之前,用防雷器件引雷入地。

因为雷电流受到较大的入地分流,流入电气设备的雷电流就比较小了。

泄放雷电流的器件有压敏电阻、放电管等。

(3)综合防雷法综合防雷法,是对雷电流采取先泄后堵、泄堵并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一些微电子设备经常采用的方法,防雷效果好,残压很低。

其防雷电路是,第一级采用压敏电阻或放电管,先将雷电流分流入地,第二级是采用防雷变压器,将剩余的雷电流基本堵在进入电气设备之前,以达到对设备的彻底防雷。

三、有效防雷的基本要求(1)被防护设备的所有对外连接线,如输入、输出、控制、电源等回线都应加装防雷器件。

(2)防雷器件(组合)的残压,必须小于被保护设备的安全电压。

(3)一对回线的横向电压,必须小于被保护设备的安全电压。

对于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究江源

对于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究江源

对于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的探究江源发布时间:2021-09-03T12:12:08.137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16期作者:江源[导读] 电力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用电的安全与稳定。

不过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电力输电线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雷电问题,虽然我国一直在改进电力输电线路,但一旦出现雷电天气,其也会对电力输电线路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还会威胁人们的用电安全。

基于此,本文围绕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江源陕西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14摘要:电力输电线路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生活用电的安全与稳定。

不过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电力输电线路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尤其是雷电问题,虽然我国一直在改进电力输电线路,但一旦出现雷电天气,其也会对电力输电线路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严重还会威胁人们的用电安全。

基于此,本文围绕电力输电线路的防雷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电力输电线路;防雷问题;解决对策引言:目前我国很多电力输电线路都是在山上或者开阔地带进行架设的,一旦遇到雷电天气,极容易出现跳闸以及其他电力事故。

特别是多雨的夏季,雷电现象更是常见,这也为人们的用电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针对此问题,由于电力部门为高度重视,也使得雷电对输电线路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要想避免雷电电力事故出现,我国电力企业就需探索并创新防止雷电影响输电线路的方法。

一、设计输电线路防雷的重要性如今高架式供电是我国一种主要的输电方式,但由于高架式供电常年暴露在野外,也使得输电线路会受到雷击的风险,一旦遭受雷击,整个线路极易损毁且易出现瘫痪问题,进而影响人们的安全、稳定用电。

所以电力企业必须加大对防雷设施的建设力度,这样也能避免输电线路遭受雷击。

供电线路在受到雷击后会出现两种形式,一种跳闸、一种断线,而断线出现的概率极大且危害性极强。

如若出现输电线路断线的问题,其不仅会导致长时间且大面积的断电,还会为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产生不良影响。

2024年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

2024年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

2024年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2024年雨季是天气多变的季节,雷电频繁,降雨量大,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和洪涝灾害。

为了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
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了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

以下是相
关内容:
防雷击部分:1.加强雷电监测,提前发布雷电警报,引导人群躲
避高大建筑物和树木。

2.提醒市民不在室外树下躲雨,以免成为雷击
对象。

3.建筑物采取防雷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防触电部分:1.维护电器设备,注意电线绝缘是否完好。

2.雨季
禁止户外使用带电设备,特别是在雷雨天气,以免引发触电事故。

3.
提醒市民在出行时避免触摸带电设备或导线。

防汛部分:1.加强城市排水设施的清理和检修,确保排水畅通。

2.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及时疏散险情区域内的居民。

3.提前做好抢险救
援准备,调配好抢险队伍和物资。

以上是2024年雨季防雷击、防触电、防汛预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市民们能够认真遵守,共同保障城市安全。

第 1 页共 1 页。

电力系统防雷措施研究王亚龙

电力系统防雷措施研究王亚龙

电力系统防雷措施研究王亚龙发布时间:2023-07-14T04:44:50.47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9期作者:王亚龙[导读] 除了天灾和人为的损害,雷击是危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第一大原因,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此,全球范围内都在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防雷技术的研究中。

本文就如何采取有效的防雷技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进行了探讨。

身份证号码:41272219900728xxxx摘要:除了天灾和人为的损害,雷击是危害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第一大原因,而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此,全球范围内都在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到防雷技术的研究中。

本文就如何采取有效的防雷技术,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转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系统;防雷;措施引言电力局所在的电力大楼负责供电调度,主要是为了控制电源的供应,而它的主要装置及其他附属装置有很多,例如:自动控制装置、通信装置,例如载波机、调制解调器、交换机等,都会在雷暴天气时遭到破坏。

由于电脑的电子器件的抗压能力相对较弱,其他微型处理器装置的工作电压及传输讯息的电流也相对较弱。

在雷暴天气及雷击多发地区,雷击所引起的瞬时电场极易对电力设施造成影响。

由于无法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转或停止运转,其所造成的损害远远超过了机器自身所能承受的范围。

一旦引起中央控制系统的故障,就会引发全区域的断电和紧急维修,产生难以估计的消极后果。

一、防雷技术(一)雷电保护防线雷击对建筑造成的伤害,是指雷击对建筑造成的伤害,在雷击落下的一瞬间,大量的能量集中在雷击落下的位置,对建筑本体造成损伤。

比较常用的外层防雷电原理,是在建筑顶部加装一块避雷板,当有雷电劈落时,由导线将电流导入地面,以防止对建筑的雷击劈落,起到防护作用。

它同时也是防护雷电的最外围。

雷击在一瞬间会形成一种电场,这种电场会对电脑系统的供电、通讯线路造成严重的影响。

防止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防止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

罗赛洛(大安)明胶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编制:鑫审核:子龙批准:凤来2017年4月1日发布 2017年04月1日实施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适应围第三章概况第四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五章预案的表述第六章应急事件的预防第七章危急事件的应对第八章应急预案的及时启动及生产恢复第九章应急预案的修改完善防止雷电灾害应急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人员生命财产、设备的安全,防止发生突发性的雷电灾害故障,并能在危险发生后迅速有效控制处理事故,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本着“预防第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预案。

特制定防止雷电灾害应急预案。

第二章适用围第二条本应急预案适用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燕家塔项目部,由于雷电灾害可能引起的突发性事件。

第三章概况第三条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会给我国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随着信息时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雷电造成的损失日渐突出。

产生雷电灾害的主要形式:直击雷—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

雷电感应—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雷电波侵入—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雷击电磁脉冲—作为干扰源的直接雷击和附近雷击所引起的效应。

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电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磁辐射干扰。

第四章组织机构及其职责第四条指挥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凤来副组长:王健成员:春生、旭明、子龙、康建军(二)应急救援指挥组总指挥:凤来副总指挥:王健指挥组成员:王守东、于海生、鑫指挥组设在二楼会议室。

注:若总指挥、副总指挥均不在场时,按指挥部成员排序作为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处置工作。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_5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_5

电力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技术分析发布时间:2022-03-17T02:08:30.905Z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23期作者:黄启伦[导读]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随意性很大。

配电系统受雷电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黄启伦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港平南供电局广西平南 537300摘要: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随意性很大。

配电系统受雷电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

为了避免直接和间接的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许多的建设者对防雷接地保护的认识不够,在近几年的电网改造,尤其是在城网改造和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中,发生了多起因为雷击带来的事故,导致自动化系统瘫痪和一些电网设备的事故,损失较为严重。

电力系统防雷是供配电工程的重要保护措施,如果发生雷击事故,将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

供配电系统的防雷保护应从工程设计阶段就认真加以考虑,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防雷方案。

关键词:电力配电系统防雷与接地引言雷电的危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大家可能对防雷接地保护还是认识不足,以致造成了多起雷害事故,造成自动化系统的瘫痪和一些电网设备事故,损失是比较严重的。

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问题,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般来说,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的安装维护中,对于雷击问题是需要着重考虑的。

其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有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是产生的危害性大,另一个就是具有很强的随机性。

因此,只有做好配电系统的日常运行和接地线的设置,才能将雷击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因为雷击的危害性和随机性造成不可预控的安全事故发生。

1防雷接地工作原理防雷接地的设计是以雷击原理为基础,其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人为设计使雷电产生的能量可向大地泄入,对建筑物和用电设备达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由于受蒸发作用的影响,水分进入大气后遇到冷空气会凝结成冰晶,积雨云便形成了。

随着大气运动的云层在此过程中会带上电荷,使大地和云层之间出现类似于电容器的带相反电荷的电荷感应,这些电荷量聚集到一定程度就会把大气层击穿,进而产生雷击。

2024年雷电触电的人身防护(2篇)

2024年雷电触电的人身防护(2篇)

2024年雷电触电的人身防护发电厂、变电所、输电线路等电力系统的电气设备及建筑物、构筑物等,都安装了尽可能完善的防雷保护,使雷电对电气设备及工作人员的威胁大大减小。

考虑电力系统运行特点,工作人员及人们的正常生活的特殊性,根据雷电触电事故分析的经验,还必须注意雷电触电的防护问题,以保护保证人身安全。

(1)雷暴时,发电厂变电所的工作人员应尽量避免接近容易遭到雷击的户外配电装置。

在进行巡回检查时,应按规定的路线进行。

在巡视高压屋外配电装置时,应穿绝缘鞋,并不得靠近避雷针和避雷器。

(2)雷电时,禁止在室外和室内的架空引入线上进行检修和试验工作,若正在做此类工作时,应立即停止,并撤离现场。

(3)雷电时,应禁止屋外高空检修、试验工作,禁止户外高空带电作业及等电位工作。

(4)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和维护人员,雷电时,严禁进行倒闸操作和更换保险的工作。

(5)雷暴时,非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外出。

如果外出工作遇到雷暴时,应停止高压线路上的工作,并就近进入下列场所暂避:1)有防雷设备的或有宽大金属架或宽大的建筑物等内。

2)有金属顶盖和金属车身的汽车、封闭的金属容器等。

3)依靠建筑物屏蔽的街道,或有高大树木屏蔽的公路,但最好要离开墙壁和树干8m以外。

进入上述场所后,切不要紧靠墙壁、车身和树干。

(6)雷暴时,应尽量不到或离开下列场所和设施:1)小丘、小山、沿河小道。

2)河、湖、海滨和游泳池。

3)孤立突出的树木、旗杆、宝塔、烟囱和铁丝网等处。

4)输电线路铁塔,装有避雷针和避雷线的木杆等处。

5)没有保护装置的车棚,牲畜棚和帐棚等小建筑物和没有接地装置的金属顶凉享。

6)帆布蓬的吉普车,非金属顶或敞蓬的汽车和马车。

(7)在旷野中遇着雷暴时,应注意:1)铁锹、长工具、步枪等不要仰上扛在肩上,要用手提着。

2)不要将有金属的伞撑开打着,要提着。

3)人多时不要挤在一起,要尽量分散隐蔽。

4)遇球雷(滚动的火球)时,切记不要跑动,以免球雷顺着气流追赶。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是确保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尤其在电力系统中,雷电引发的故障和事故常常会导致严重的损失和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力系统的现代化,2035年电力系统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提出了新的需求和要求。

一、了解雷电特性首先要了解雷电的特性和行为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非常重要。

雷电是大气放电的一种,由于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电位差引起。

雷电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自然力量,具有较高的电流和电压,其特点是能量巨大、瞬间释放、频率难以预测。

了解雷电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设计合理的防雷措施和保护装置。

二、综合利用不同的防雷措施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中,综合利用不同的防雷措施是提高防雷能力的关键。

常见的防雷措施包括: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接地等。

避雷针是一种利用尖顶和锋利金属导体来排放电荷、减小雷电恶劣影响的装置。

避雷带是一种将建筑物或设备周围的电场导向地的导体体系。

避雷网是一种将建筑物或设备的金属结构导向地的导体网。

接地是将建筑物或设备与地之间的电位连接,以减小雷电的危害。

三、合理选择材料和设备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中,合理选择材料和设备对于提高防雷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合理选择导电材料可以提高防雷装置的导电能力,进而有效接地雷电电流和电荷。

此外,合理选择设备也是防雷工作的重要方面。

例如,合理选择雷电探测仪器和设备可以帮助我们及时监测雷电活动,从而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四、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报警系统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中,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报警系统是提高防雷能力的关键。

监测系统可以通过雷电探测仪器等设备监测雷电活动,及时掌握雷电的活动情况和趋势。

报警系统可以根据监测到的雷电情况,及时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在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中,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对于提高防雷能力非常重要。

科学研究可以深入探究雷电的特性和行为机制,为合理设计防雷装置提供科学依据。

2024年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

2024年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

2024年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____年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第一章引言1.1 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对防雷击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增加。

雷电活动是自然界的一种常见现象,但由于现代社会对电力、通信、交通等系统的依赖度越来越高,雷击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防雷击安全应急预案,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预案的目的是为了规范防雷击安全应急工作的组织管理,明确各级政府、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提高防雷击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减少雷击事故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第二章预案执行机构和责任2.1 预案执行机构本预案的执行机构为相关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具体职责由各级政府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和安排。

2.2 相关责任单位和个人(1)政府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防雷击安全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标准,提供资金支持,加强监督检查;另外,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雷意识。

(2)电力、通信、交通等相关单位:负责对各自系统中的设施和设备进行防雷击安全检查和维护,组织开展防雷技术研究和培训,提高员工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学校、企事业单位:负责对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建筑、设施和设备进行防雷击安全检查,制定相关工作计划,开展防雷培训,提高师生和员工的防雷意识。

(4)个人: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防雷知识,避免在雷电活动时进行室外活动,尤其是避免在高处、开放场地和水边等危险地点逗留。

第三章预案内容3.1 预警措施(1)建立雷雨预警系统,通过气象部门发布雷雨预警信息,提前通知各级政府和受影响的单位和个人,做好防范准备。

(2)加强对雷电活动的监测和观测,及时发现雷电的形成和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预警工作。

(3)定期进行雷电活动的分析和研究,及时更新和完善雷雨预警系统。

3.2 防护措施(1)建立和完善防雷设施和设备,对重要场所、设施和设备进行防雷改造和维护。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三篇)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三篇)

2024年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控制系统在电力生产各个方面的使用越来越广,电力职工在受益于微电子技术的极大方便的同时,也受到其一旦损坏就损失巨大的困扰。

实际上,在电力系统增加自动控制系统的时候,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安全防雷意识相对淡薄,一旦有雷电波侵入,设备损坏一般是巨大的,有的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一雷击产生的原因雷击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具有极强大的破坏能力。

一直以来,致力于电力生产和电力设备研究的人员通过对雷击破坏性的研究、探索,对雷电的危害采取了一定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降低了雷害。

当雷电放电路径不经过防雷保护装置时,放电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在附近的导体中感应到强大的电磁脉冲,称感应雷。

感应雷可通过两种不同的感应方式侵入导体。

一种是在雷云中电荷积聚时,附近导体会感应相反的电荷,当雷击放电时,雷云中电荷迅速释放,而导体中的静电荷在失去雷云电场束缚后也会沿导体流动寻找释放通道,就会在电路中形成静电感应,其次是在雷云放电时,迅速变化的雷电流在其周围产生强大的瞬变电磁场,附近的导体中就会产生很高的感生电动势,在电路中形成电磁感应,感应雷沿导体传播,损坏电路中的设备或设备中的器件。

信息系统中系统接口多,线路长,给感应雷的产生、耦合和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而信息系统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集成度越来越高,抗过电压能力越来越差,极易受感应雷的袭击,并且损害的往往是集成度较高的系统核心器件,所以更不能掉以轻心,感应雷可以来自云中放电,也可以来自对地雷击。

而信息系统与外界连接有各种长距离电缆可在更大范围内产生感应雷,并沿电缆传入信息系统。

所以防感应雷是电力系统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应用比较广泛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因而信息系统防雷是电力系统保证安全的重点。

二、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防雷技术1.原始的高压防雷技术电力装置在其发展使用初期大都是通过裸导线架空线路输电,架空导线一般在离地面6~18m的空间,通过雷电入侵波产生的雷电过电压使线路或设备绝缘击穿而损坏。

2024年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

2024年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

2024年电力系统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技术将会发展为更高效、更可靠的方向,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下面是智能助手为您提供的____字的防雷技术介绍:第一部分:防雷技术的背景与意义1.1 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高压电力装置面临着雷电灾害带来的威胁。

雷电引起的过电压会损坏设备,甚至导致设备的停运,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很大的风险。

因此,研发高效的防雷技术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2 意义- 保护设备安全:防雷技术可以减少雷电引起的过电压,降低设备损坏的风险,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防雷技术可以降低设备发生故障导致的停运时间,保障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 降低维修成本:防雷技术可以减少设备的损坏,降低维修和更换设备的成本。

第二部分:防雷技术的发展趋势2.1 高压电力装置的外部防雷技术- 风电场的防雷技术:针对风力发电场的特点,将防雷装置直接集成到风力发电装置中,包括风能叶片、塔架和发电机等部分,以减小雷击产生的影响。

- 防雷材料的研发:研发具有良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防雷材料,以有效分散雷电能量,减小过电压的影响。

- 先进的避雷针技术:使用先进的避雷针技术,以增强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能力。

- 防雷保护系统的网络化:将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保护系统与局部监测传感器和云计算等技术结合,实现对高压电力装置的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防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2 高压电力装置的内部防雷技术- 多级防雷保护:在高压电力装置内部设置多级防雷保护,包括微型避雷器、避雷针、隔离开关和过电压限制器等装置,以减小雷电引起的过电压对设备的影响。

- 防雷设备的自动监测和维护:使用智能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对防雷设备的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维护,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维修。

- 高压电力装置的防雷设计:在高压电力装置的设计中,考虑雷电对设备的影响,采用合理的布局和结构设计,防止雷电引起的过电压的传播和扩散。

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应用 田江林

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应用 田江林

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应用田江林摘要:电力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能源,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在配电线路的配置中,防雷措施的应用对配电线路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影响配电线路运行的因素较多,其中雷击是一个严重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多雷地区。

因此,重点分析配电线路运行中的防雷措施应用。

关键词:配电线路;防雷措施;避雷器引言近年来,电力能源的在能源使用中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离不开电力,且对电力能源的应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10 kV配电线路是电力能源输送的主要方式,人们对10 kV配电路线的管理越来越严格。

目前我国的配电线路管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只有保障其安全、可靠、稳定地工作,才能为人们安全稳定供电。

1防雷装置的原理防雷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方面。

外部防雷是对直击雷的保护,主要是通过金属杆、引下线、接地体系统将雷击产生的雷电流导入地底,从而将雷电均匀释放,将绝大部分雷电能量直接导入大地,从而避免对线路的运行造成影响。

内部保护是过电压保护,作用是均衡系统电位,限制过电压幅值。

防雷技术的应用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综合分析环境,保证防雷装置的效果。

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主要有疏导式和堵塞式。

疏导式是通过电流的释放方式实现防雷,堵塞式是通过提升配电线路承受雷击能力的方式实现防雷。

防雷效果较好的措施主要包括采用防雷绝缘子、安装带间隙的氧化锌避雷器、线路直连氧化锌避雷器、全线路敷设架空地线、提高绝缘水平以及增大绝缘子闪络路径等。

需要说明的是,防雷措施的应用应该保证对正常线路运行没有影响。

2配电线路的雷击原因配电线路的雷击原因有很多。

首先,配电线路绝缘水平不高,是线路雷击故障跳闸的重要原因。

线路受到雷击的过程中,通常会释放雷电流。

在雷电流释放的过程中,雷电电压值会持续升高,而部分老旧配电线路的绝缘水平不高,将造成绝缘子闪络或击穿而出现单相接地故障或相间接地跳闸故障,发生断线、停电的情况,且在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到原有水平。

农村配电系统台架式变压器雷电安全防护策略

农村配电系统台架式变压器雷电安全防护策略

农村配电系统台架式变压器雷电安全防护策略【摘要】加强对农村电力系统特别是农村配电系统台架式变压器的雷电防护力度。

配电变压器雷害事故主要是由雷电形成的正/反变换过电压引起的,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损坏时,伴有低压设备同时被击坏的现象。

台架式变压器防雷策略包含直击雷防护设计、台架式变压器高、低压侧SPD等设计。

因地制宜,合理地选择防雷保护措施,并重视和加强配电变压器的运行管理,定能收到提高配电变压器防雷保护的效果。

【关键词】台架式变压器;雷电安全防护;高、低压侧SPD设计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度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进入寻常百姓家。

与此同时出现了对电力的特别依赖。

农村对雷电防护的意识薄弱,致使电力系统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增大。

因此加强对农村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力度,农村配电系统台架式变压器的雷电防护首当其冲。

一、雷电破坏变压器途径目前大多数配电变压器采用Yyn0 接线。

这种接法的变压器是我国的一种标准接线。

它有很多优点:正常时能保持各相电压不变,同时能提供380 /220 伏两种不同的电压以满足用户要求,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可避免另外两相电压的升高,高压窜入低压的危险。

但是,必须做好它的防雷保护,尤其是雨季更应该注意其防雷措施,避免配电变压器受到雷电的袭击。

雷电破坏主要有四种基本形式: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和地电位反击。

事实上在所有的雷击事故中,破坏最严重的直击雷发生的几率并不大;配电变压器雷害事故主要是由雷电形成的正/反变换过电压引起的。

正/反变换过电压占到整个雷击事故的86.1%。

配电变压器遭受雷击损坏时,伴有低压设备(如电度表、电动机、电灯等)同时被击坏的现象。

这说明配电变压器雷击损坏和在低压线路上出现的雷电过电压有联系。

配电变压器是高压电网与用户相连的最末级变电设施。

其数量多,分布广,防雷措施相对薄弱,雷击时,由正、反变换过电压引起的雷击事故对配电变压器的绝缘仍构成威胁。

下面介绍一般台架式变压器防雷策略。

文山总电源防雷方案

文山总电源防雷方案

文山总电源防雷方案1. 引言在电网供电和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由于气象和电力设备的自身原因,很容易受到雷击等高能电磁脉冲的影响,这可能对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电源防雷方案,提供可靠的电力保护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个文山地区的总电源防雷方案,以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2. 方案设计2.1 环境分析根据文山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雷电活动频率,本方案将保证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取预防雷电影响的措施。

2.2 单体保护2.2.1 避雷针在建筑物屋顶安装避雷针能够有效地引导和释放雷电势,并将其传导到地下。

避雷针应由铜质材料制成,并通过内部引线与接地电阻器连接。

2.2.2 避雷网在建筑物周围设置避雷网以进一步防止雷击。

避雷网应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与建筑物的金属接地系统连接,以确保雷电能够安全导入地下。

2.2.3 终端保护器在电源系统的入口处安装终端保护器,主要用于限制雷电冲击,并将其传递到地线。

终端保护器应具备合适的高能电磁脉冲承受能力和快速反应的特性。

2.3 整体保护2.3.1 防雷接地系统为了确保整个电源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可靠的接地设计。

防雷接地系统应采用至少两个地埋电极,并与建筑物的导体相连,以实现电源设备的电气连接,并为其提供一个低阻抗路径。

2.3.2 防雷保护器在主电源输入处安装防雷保护器,用于过滤雷电干扰和过电压。

防雷保护器应配备过电压保护器和高能电磁脉冲吸收器,以确保电力设备免受雷击和电磁脉冲的影响。

2.3.3 UPS电源为了提供可靠的备用电源,以防电力系统瞬间宕机,需要安装UPS电源系统。

UPS电源系统能够在电网供电中断时提供稳定的电力,并为电源设备提供持续供电,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实施步骤3.1 负责人指定指定专人负责整个防雷方案的实施和维护。

3.2 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根据建筑物结构和布局,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避雷针和避雷网。

3.3 安装终端保护器在电源系统的入口处安装终端保护器,并确保连接正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的雷电防护安江龙
发表时间:2019-05-20T09:43:46.1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作者:安江龙[导读] 摘要: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多的电力需求高,这意味着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在雷雨频繁的季节,每年电力系统或多或少会闪电事故,供电系统造成损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严重事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身份证号码:13063819890528xxxx)摘要: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也越来越多的电力需求高,这意味着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但在雷雨频繁的季节,每年电力系统或多或少会闪电事故,供电系统造成损害,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严重事故将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本文对雷电防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预防或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

关键词:电力系统;雷电防护;技术运用 1 雷电危害 1.1雷击引起配电线路跳闸机理结合配电线路运行情况初步断定,纯梁油区配电线路雷害事故大部分由感应雷电过电压造成,当雷击架空裸导线产生巨大雷电过电压时,就会出现沿导线寻找电场最薄弱点的绝缘子沿面放电形成闪络,最后工频电弧向绝缘子根部的金属发展后形成金属性短路通道,引发跳闸现象。

6-10kV配电线路绝缘水平直接影响了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现有的6-10kV配电线路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无法有效地解决线路雷击建弧率问题,配电设备防雷保护措施不完善,上述问题造成了6-10kV配电线路较为严峻的防雷形势,从而造成跳闸事故的频繁发生。

1.2雷击对架空绝缘导线的危害当雷击到绝缘导线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雷电过电压引起绝缘子闪络,并完全击穿导线的绝缘部分。

而击穿点附近的绝缘物,阻碍了电弧沿着导线表面向两侧分散。

所以,电弧只能在击穿点附近燃烧。

高达数千安培的工频电弧电流集中在绝缘击穿点上,并在断路器跳闸之前很快就把导线熔断,致使更容易发生断线这样的重大事故发生。

2 电力自动化现代防雷技术的应用分析 2.1分流
避雷针和防雷措施主要是应用分路技术,将雷暴天气中产生的雷电电流向下,并使雷电电流安全的排入地面,从而有效地防止雷电对建筑物等设备的损坏。

这种分路方法在一些大型建筑物中十分常见,也是一种有效的防雷方法。

2.2屏蔽
为了有效的降低电磁干扰,就必须在通信机房与通信调度之间将柱子、圈梁里的钢筋引出,并与金属构件进行焊接,以此就形成了电位法拉第笼结构。

当对设备屏蔽有较高要求时,机房六面应敷设金属屏蔽网,将屏蔽网与机房内环行接地母线均匀多点相连。

室外的通信部分也应该使用更多的屏蔽电缆,在屏蔽层中,两段都要做好接地措施。

如若有外在的电磁波进入,就可以及时的阻挡,避免机房内部设备出现故障。

2.3浪涌防护雷电损坏电源和信号也非常明显,为了有效降低雷击的风险,有必要安装浪涌保护器的电源或信号,利用非线性效应,部分的高压脉冲电源和信号线过滤器,以保护后面的连接设备。

在正常情况下,常用的保护设备放电管、压敏电阻、箝位二极管等等,只有全面理解这些设备的特点,为了使用这些保护装置的性能相互配合,以达到有效的雷电防护的目的。

在电力系统中一般采用阀式避雷器。

选择了额定电压和灭火电压的有效值。

在易受雷击的设备上安装带过压保护装置的载电器,以及在一些常见的电源上安装氧化锌避雷器,可有效地避免雷击。

例如,配电变压器高压侧需要安装阀式避雷器,电力变压器二次侧的高低压避雷器设备三点与中性线需要实现连接接地。

此外,程控开关的户外部分装有压敏电阻式避雷器。

如果RTU的某些设备离显示屏太远,还应安装信号线过电压保护装置。

2.4接地及等电位在防雷手段中接地是一项比较常用的技术,在接地过程中电阻值越小,电压值就会越低,那么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为了让电压值处于正常范围,就需要最大限度的降低接地的电阻。

电力系统的接地按其功用可分三类:第一就是工作接地:要根据维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需要的而设置的接地,它要求的接地电阻值范围需要控制在1~10Ω内。

其次是保护接地:如果不设这种接地,电力系统也能维持正常运行,但是为了人身安全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都进行接地,它只有在故障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作用。

它所要求的接地电阻值范围也要处于1~10Ω范围内。

最后是防雷接地:其作用主要是将雷电流泄入大地,以减小其引起的过电压对设备的影响,其性质介于前两种之间。

它是防雷保护措施之一,不可或缺,它和工作接地有些相似,但它又是保障人身安全的有效措施,而且只有在发生故障时才发挥作用,它又有些像保护接地,它的阻值一般在1~30Ω的范围内。

由此得出,接地电阻取10Ω较合适。

在电力系统中一般采用共用地网。

在电力系统的通信机房中敷设好均压带与防雷的接地网进行多点等电位连接,同时在敷设过程中围绕环形的地接母线进行。

3 综合性防雷技术的应用为了降低雷击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种种伤害,所以需要运用多种有效防雷措施做好系统的防御尤为重要。

通过以上技术的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耐雷性,促进防雷电工作的新发展。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调度中,需要对每一年发生雷击事故损坏的设备进行分析,对其受损情况进行统计,排查出雷击的主要原因,并且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在没有发生雷击的设备上利用有效的技术排除被雷击的可能。

4 结语
电力自动化防雷技术可以在许多领域发挥应有的作用,对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雷电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只有建立有效的防雷系统,才能大大降低雷电的危害程度。

此外,要加强防雷人员的基本专业素质,使他们在对雷电进行全方位研究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新的防雷技术。

根据不同类型的闪电,不同的防雷技术应采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有效地避免出现的许多复杂的问题,然后防雷技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龚文静.关于一种变电站电气线路的设计[J].科学导报,2015(17):235-236
[2]沈亮,王骁.110kV变电站防雷接地改善措施[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5(z1):153-155
[3]张行.10kV架空配电线路防雷措施配置方案解析[J].低碳世界,2015(23):48-49
[4]郑志生.高压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2):101-1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