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通用版

合集下载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范本(2篇)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范本(2篇)

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与防雷范本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和防雷是保证建筑物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环节。

接地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其他导电元件与大地相连,以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和运行稳定。

防雷则是通过合理的建筑物避雷装置和接地系统,减少雷击引起的危害。

一、现状分析随着城市建设和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物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对于一些老旧建筑及设备,存在着接地和防雷系统不完善的情况。

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雷电频发的地区,接地和防雷问题更是受到重视。

因此,建筑电气系统的接地和防雷范本非常必要。

二、接地系统设计原则接地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接地电阻低:接地电阻是评价接地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低接地电阻能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合适的接地电阻一般应保持在5欧姆以下。

2.接地系统分布均匀:接地网的布置应符合规划,能够覆盖整个建筑物的电气设备。

对于大型建筑物,应设计合理的接地分区。

3.接地系统的连通性好:各接地体之间应采用良好的连接方式,确保接地系统的连通性。

特别是在接地电阻测试时,要保证测试电流传输顺畅。

4.接地体材质好:接地体的材质应选用导电性能好、耐腐蚀的材料,如优质铜材或镀铜材料。

5.接地体埋深合适:接地体的埋深应达到一定的标准,一般为1米以上。

在特殊情况下(如土壤电阻率较高),应适当增加接地体的埋深。

三、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原则建筑物防雷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完善的耐雷设计:根据建筑物和设备的特点,确定适当的耐雷标准和等级,进行合理的耐雷设计。

2.合理的避雷装置布置: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结构特点,布置适当的避雷装置。

重要设备应加装单体避雷装置,提高防雷能力。

3.合理的接地系统设计: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系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保证接地电阻低,并与建筑物的电气系统接地系统连接。

4.设备及线路防雷措施:建筑物内部的设备及线路也需要采取一定的防雷措施,如装设过压保护器、采用合适的线缆和绝缘材料等。

电力系统防雷及接地

电力系统防雷及接地

10、避雷器的配置
(1)MOA至主变压器间的最大电气距离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至主变压器间的最大电气距离 系统额定电 压 (kV) 进线段长度 (km) 1 1.5 2 进 1 55 90 125 125 (90) 2 85 120 170 195 (140) 线 路 3 105 145 205 235 (170) 数 ≥4 115 165 230 265 (190)
电力系统防雷及接地
一、闪电的分类
1、云地闪 正闪 负闪 (90%左右) 2、云闪(云内、云气、云云) 3、球闪(地滚雷)
二、云地闪电的主要放电过程
云层荷电 初始击穿 梯级先导 连接 第一回击 K、J过程 直窜先导 第二回击 …..
三、雷电放电过程
1、先导放电 2、主放电
3、余辉放电
图6—1 雷电放电的发展过程
(45E
效值/米)
075
14) 10
2
式中,E—绝缘子串的平均运行电压梯度(千伏,有
六、防雷的几个基本术语
8、雷电过电压(外部过电压、大气过电压): (1)直击雷过电压: 对任何电压等级(含百万伏等级)的线路和设备都可 能产生危险。 (2)感应雷过电压: 通常只对35kV及以下等级的线路和设备构成威胁。
2
1/6 1/4
平原 山区
1
六、防雷的几个基本术语
7、建弧率: 在雷冲击绝缘子串时,雷冲击电压过去后,弧道仍有 一定程度的游离,在工频电压作用下,将有短路电流 流过闪络通道,形成工频电弧。
7、建弧率
雷电压持续时间很短(100μs左右),绝缘子冲击闪 络时间也相应很短,继电保护来不及动作,所以仅有冲击 闪络并不会引起开关跳闸,只有当冲击闪络火花转变为稳 定工频电弧,才会引起线路开关跳闸,因此一条线路的雷

第八章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51页PPT资料

第八章电气安全、接地与防雷-51页PPT资料

(3)采用零序保护 只适用于变压器低压侧出现单相接地故 障,当高压侧过电流保护兼作变压器低 压侧单相接地保护灵敏度不够时采用, 在低压线路上很少采用。
(4)采用漏电保护 保护人体触电不发生心室纤维颤动的界 限值30mA·s。
26 04.04.2020
(二)TT系统的接地故障保护 1.TT系统接地故障保护应符合:
5 04.04.2020
如PEN线断线,可使接PEN的设备外露 可导电部分带电,造成人身触电危险; 可使单相设备烧坏。
在一相接壳或接地故障时过电流保护装 置动作,将切除故障线路。 在我国低压配电系统中应有普遍, 但不适于安全要求高,及抗电磁干扰要 求高的场所。 适用于工厂配电。
6 04.04.2020
8.1 电气设备接地
电流对人体作用及有关概念 (一)触电形式 分电击和电伤 高压或雷击触电 低压触电 (二)安全电压 安全电流值 30mA·s。 安全电压值 50V (三)防护形式 直接触电防护 间接触点防护
1 04.04.2020
二 工作接地与保护接地 (一)工作接地 电力系统中性点的接地 防雷接地等 (二)保护接地
11电 磁干扰要求高的场所采用TN-S系统, 而其它情况则采用TN-C系统。
广泛地应用于分散的民用建筑中, 特别适合一台变压器供好几幢建筑物用 电的系统 。
12 04.04.2020
13 04.04.2020
2.TT系统 没有公共的PE线,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
15 04.04.2020
16 04.04.2020
(3)IT系统 没有N线,不适于接相电压的单相设备。 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PE线直接
接地,互相之间无电磁干扰。 发生一相接地故障时三相用电设备仍能

防雷及接地安装

防雷及接地安装

防雷及接地安装一、防雷概述在电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若遇到雷电天气,很可能会对设备产生影响,例如损坏设备、造成人员伤亡等。

因此,在工业生产、电气设备及建筑等领域中,防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防雷是指采取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保证设备或建筑不受雷击侵害。

防雷措施包括切断弱点,采取隔离、屏蔽、接地、避雷针等方法,以确保设备或建筑物不受雷电的侵袭,在雷电天气下继续正常运行。

其中,接地是防雷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接地的作用接地指将电气设备或配电系统的金属部分(如机壳、金属管道、终端盒等)与大地形成导通通路的操作。

在电力系统中,接地主要有以下三个作用:1.保护人身和设备安全。

接地可以将电气设备的金属部分或外壳与地面相连,使得设备发生漏电或接触过电压时,大部分电流通过接地导线流回地面,而不会对人身及设备造成损害。

2.确保正常电气设备运行。

接地可以为电力系统建立一个低阻抗电路,能够减小过流电流,消除电气设备的电磁干扰,同时还可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3.便于故障检测与定位。

接地可以使得发生故障后,电路断电并能够及时检测和定位故障所在位置,便于进行维修。

三、接地的分类根据接地标准和要求的不同,接地可分为以下几种:1.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为保护人身和设备而设立的接地,其目的是建立与地面相连的导体,将电气设备内部的导体(如金属外壳、框架、导体等)与大地相连,并通过具有足够导电性能的接地体将接地电流引至地下深层流散。

2.功能接地。

功能接地主要用于对某些设备进行电气功能接地,以降低电磁干扰与噪声;同时也有利于降低系统的过电压等级、减小绝缘距离,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3.系统接地。

系统接地是指将三相交流电源的中点或零线电气接地,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电力系统的可靠和经济运行和发挥供电系统的保护性能。

四、接地的安装过程对于电气设备,需要进行接地安装。

接地安装的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几步:1.确定接地位置。

根据设备标准及要求,确定接地位置,并设计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

电气安全之防雷与接地PPT(28张)

电气安全之防雷与接地PPT(28张)
第八章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8.1过电压与防雷 8.2电气设备接地 8.3接地装置
8.1过电压与防雷接地
8.1.1雷电与过电压
雷电现象
在闷热、潮湿、无风的天气里,接近地面的湿 气受热上升,遇到冷空气凝成冰晶。冰晶受到 上升气流的冲击而破碎分裂,气流挟带一部分 带正电的小冰晶上升,形成“正雷云”,而另 一部分较大的带负电的冰 晶则下降,形成“负 雷云”。
保护接地可分为三种不同类型,即TN系统、IT系统 和TT系统。
1.TN系统
TN-C系统
整个系统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合在一起 的,电气设备不带电金属部分与之相连 。
TN系统
TN-S系统
配电线路中性线N与保护线PE分开,电气设 备的金属外壳接在保护线PE上。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电流就通过接地体向大地作半 球形散开,这一电流称为接地电流-IE。
试验表明,在距单根接地体或接地故障点20m左右的地方, 实际上散流电阻已趋近于零,电位为零的地方,称为电气上的 “地”或“大地”。电气设备的接地部分与零电位的“地” (大地)之间的电位差,就称为接地部分的对地电压,如图中 的UE。
2)避雷线
避雷线是用来保护架空电力线路和露天配电 装置免受直击雷的装置。它由悬挂在空中的
接地导线、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等组成,因 而也称“架空地线”。它的作用和避雷针一
样,将雷电引向自身,并安全导入大地,使 其保护范围内的导线或设备免遭直击雷。
3)避雷带和避雷网
避雷带和避雷网用于在建筑物的边缘及凸出部 分上加装,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很好地连接。 对建筑物进行保护。
雷电冲击波的电压幅值可高达1亿伏,其电
流幅值可高达几十万安,对电力系统的危害 远远超过内部过电压。其可能毁坏电气设备

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

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

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及设备的安全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关键因素。

我国地处一个雷电频发的地域,对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防雷保护犹为重要。

多种防雷技术与接地技术相结合,全面地对电力系统及其设备进行防护的使用必不可少。

接地技术的种类和作用繁多,应根据实际电力系统的要求采用相应的技术。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转所带来的利益远比投入防雷等所耗费的资金高的多,因此,安全维护方面应加大投入力度,这样才能保证利益最大化。

关键词:电力系统;防雷;接地1雷电对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危害1.1电效应打雷瞬间产生数百万伏高电压,雷击到电力系统中的发电机、变压器和其他电气设备上将干烧,就连电缆里面的导线和绝缘体都会在燃烧中全部损毁。

1.2热效应由雷电引起的高温很容易诱发火灾。

当强大的电流通过湿树和其他导电体时,转化成热能只需要非常短的时间。

详细来讲即为只要在雷击点热量达到0.5~2千焦,就足够使钢铁融化,造成巨大灾难。

1.3应力效应雷电通道中的木材纤维或钢铁缝隙里的空气会在上述雷击产生的热效应的影响下急剧扩张,巨大的内压会破坏木材以及钢铁。

空气中的木纤维或钢缝隙在闪电通道中会迅速膨胀,在热效应引起的雷击中,钢铁与木材会被强大的内压破坏掉。

1.4静电感应在雷电云层和地球之间有一个巨大的电场,如果这个电场里存在有金属导体,大量电荷就会出现于金属表面。

在雷云放电之后,地球的电场和雷电云层会消失不见,然后金属表面的感应电荷会与相邻的其它导电体联合作用形成感应电压。

较高的感应电压会击穿空气进行放电,这一现象给在附近区域的人类和设施带来很大的潜在危险。

1.5电磁感应在雷云和地球表面发生放电情况时,极强的电流会和非常大的电压一起形成,但引发的电荷的中和速度也会很快。

在金属内部的感应电流也会随着高强度电磁场的作用而出现。

感应电流对闭环系统的影响会受到影响,在阻值足够大的条件下,会引起足够使易燃易爆仓库发生爆炸的热量。

1.6雷电侵入波雷电还会使民用架空的线路产生感应雷与雷击,此时雷电会借由架空输电线路进入建筑里,架空输电线路击穿配电线路绝缘层,造成火灾的发生,同时会使人员触电,存在很大的潜在危险。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2篇)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2篇)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配电系统是现代工业生产和民用建筑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设施之一。

然而,频繁的雷电活动给配电系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为它们可能导致设备损坏、系统故障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在设计和安装配电系统时,必须重视防雷措施和接地系统的建设。

本文将详细介绍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

一、防雷范本1. 选择合适的设备防雷措施的第一步是选择具有良好防雷性能的设备。

对于配电系统来说,主要的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柜、电缆等。

这些设备应具有防雷等级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经过权威机构的检测和认证。

2. 合理布置设备在设计和布置配电系统时,应考虑雷电冲击的传播路径和能量分散问题。

首先,应将设备布置在有利于雷电放电扩散和分散的位置。

其次,设备之间的间距应根据设备的防雷等级和供电要求进行合理规划,避免因电气设备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发雷电事故。

3. 安装避雷装置为了有效地防范雷电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必须安装合适的避雷装置。

避雷装置不仅能够减少雷电对设备的直接冲击,还能引导雷电电流通过合适的导体通道,将雷电能量导入地下。

常见的避雷装置包括避雷针、避雷网和避雷线等。

安装避雷装置时,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周围环境的条件进行合理布置。

4. 导引和耦合装置的安装为了进一步提高配电系统的防雷性能,可以安装导引和耦合装置。

导引装置的作用是引导雷电电流尽快地传导和扩散,减少电流对设备的影响。

耦合装置则可以将雷电冲击与设备分离,减少雷电对设备的直接侵害。

导引和耦合装置的选择和安装位置应根据具体的配电系统特点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设计。

二、接地范本1. 设计合理的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是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接地系统时,应根据配电网络的规模和特点进行合理规划。

首先,应确定合适的接地电阻的目标值,以确保接地系统的正常运行。

其次,应根据配电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布置,合理确定接地线路的长度和布置形式。

最后,应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电力接地和电子设备接地等。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是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在一个配电系统中,雷电可能对设备和人员造成严重损害,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系统免受雷击和其他电力设备引起的危险。

本文将对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进行详细介绍。

一、防雷措施1. 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设备位置:应避免将设备安装在高处,尤其是高于周围建筑物的地方。

如果设备不得不安装在高处,应采取适当的绝缘措施来提高设备的耐雷能力。

(2)避免暴露的导体:所有暴露在室外的导体都应遵循规定的最小防雷距离。

这意味着导体应该离地面足够远,以减少雷电对设备的直接影响。

(3)带电设备的防雷保护:对于带电设备,应安装适当的防雷保护装置,如避雷针和避雷网等。

这些装置可以将雷电引导到地面,保护设备免受雷击。

2. 防雷保护装置(1)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由尖端导体组成的装置,它们通常位于建筑物的顶部。

当雷电靠近建筑物时,避雷针可以将其引导到地面,保护建筑物内的设备和人员。

(2)避雷网:避雷网是一种由导体组成的网状装置,通常安装在建筑物周围。

它可以将雷电引导到地面,形成一个保护屏障,防止雷电进入建筑物内部。

(3)避雷器:避雷器是一种用于保护设备的装置,可以将雷电引导到地面。

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的需要,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避雷器,包括气体避雷器、无线电避雷器和电磁避雷器等。

二、接地系统配电系统的接地系统是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电击的关键部分。

它能够将电流引导到安全的地方,减少电压梯度,并确保电流能够正确流动。

以下是一些与接地系统相关的重要事项:1. 接地电极:接地电极是连接地面和电气设备的导体,通常埋入地下。

地面接地电极的数量和布局应根据配电系统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

接地电极的长度和直径对于接地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2. 接地系统设计:接地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如国家标准GB50057-2012《建筑物电气设计规范》。

该标准规定了接地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装置的选型等。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通用版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通用版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151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通用版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通用版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雷电的危害,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然而,近几年随着电网的改造,特别是城网改造和变电所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大家可能对这些设备的防雷接地保护还是认识不足,以致造成了多起雷害事故,造成自动化系统的瘫痪和一些电网设备事故,损失是比较严重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供、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问题,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1电力线路的防雷与接地1.1输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输电线路的防雷,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荷性质和系统运行方式,并结合当地地区雷电活动的强弱、地形地貌特点及土壤电阻率高低等情况,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合理的防雷方式。

(1)35kV线路不宜全线架设避雷线,一般在变电所的进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同时在雷电活动强烈的地段架设避雷线,或者安装线路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2)110kV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山区应采用双避雷线;但在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15日或运行经验证明雷电活动轻微的地区,可不架设避雷线。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电气安全防雷与接地
电气安全防雷系统设计涉及诸多要点和技术,如系统设 计原则、避雷设备选型、接地设计要点等。在设计过程 中必须严谨细致,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方能确保 系统的安全可靠性。通过实战案例的学习,读者可以更 好地掌握设计技巧和注意事项。
●03
第3章 电气安全防雷施工
与检测
电气安全防雷施工与检测
电气安全防雷施工需要严格执行工艺和安全规 范,确保质量。施工过程中需注意工艺、材料 选用、安全防护,避免隐患。检测时需要使用 常用的方法和设备,确保系统性能符合要求。
电气安全防雷措施
绝缘检测 确保设备绝缘状况良好
加强接地 提高设备的接地效果
安装避雷设备 如避雷针和避雷器
定期检测 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电气安全防雷实践案例
项目名称
xxx工厂安全防雷升级 xxx电站雷电保护改造 xxx公司办公楼防雷工 程
实施过程
方案设计与审核 材料采购与施工 设备测试与验收
效果评估
雷电测试数据 设备损坏统计 安全事故减少情况
应急预案制定
应急处理流程 明确各项流程及步骤
设备应急措施 具体应急设备的操作细节
人员职责 指定人员的应急任务
系统运维案例分享
长期运维案例
设备故障处理经验 系统性能优化方法
常见问题分析
电气安全隐患排查 应急响应措施
解决方法探讨
故障排查与处理 系统运行优化建议
●05
第5章 电气安全防雷技术
前沿
新型避雷器介绍
雷电频率
根据雷电的频率选择合 适的避雷设备
设备类型
根据设备的类型和需求 选择合适的避雷设备
环境条件
考虑环境条件对避雷设 备性能的影响
性能优越
尽可能选择性能优越的 避雷设备产品

电气防雷与接地-电子课件

电气防雷与接地-电子课件

二、接地装置的构成
将接地线和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将接地体在大 地中通过接地线连接起来的整体称为接地网。
接地装置是由接地体和接地线两部分构成,接地线 通常采用25 mm×4 mm、40 mm×4 mm扁钢或直径为 16 mm 的圆钢。接地线又分为接地干线和接地支线。
接地网示意图 1—接地体 2—接地干线 3—接地支线 4—电气设备
变配电所防护雷电波侵入示意图 a) 3 ~10 kV 架空和电缆进线 b) 35 kV 架空和电缆进线 FV—阀型避雷器 FE—管型(排气式) 避雷器 FMO—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三、高压电动机的防雷保护
高压电动机防护雷电波侵入示意图 FV1—普通阀型避雷器 FE—管型(排气式) 避雷器 FV2—磁吹阀型避雷器
2. 掌握电气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 接地的方法。
接地是指电气设备的某部分与大地之间做良好的电 气连接。将埋入地中并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称 为接地体(或接地极)。
接地体分为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 连接接地体与设备、装置接地部分的金属导体,称 为接地线。
一、电气设备接地目的
1.防止人体触电 2.防止电气设备的机械性损坏 3.防止火灾及爆炸发生 4.保证电气设备正常工作
三、接地装置的散流效应
1.接地电流与对地电压
接地电流、对地电压及接地电流电位分布曲线
2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四、电气设备的接地
1
工作接地是为保证电力系统和设备可靠运行,达到 正常工作要求而进行的一种接地。
工作接地示意图 1—变压器 2—电动机 3—接地装置 4—中性线 N′—中性点
2
保护接地的作用示意图 a) 未装保护接地时情况 b) 装有保护接地时情况

施工用电接地与防雷措施

施工用电接地与防雷措施

施工用电接地与防雷措施1、在施工现场专用变压器的供电的TN-S接零保护系统中。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相接。

专用保护零由工作接地线,配电室的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施工现场的所有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外漏导电部分,应做保护接零。

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

(2)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框架。

(3)配电屏与金属屏的金属框架。

(4)内、外配电装置的金属框架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及金属门。

(5)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敷设的钢管(钢索)、起重机轨道、钢管外架等。

2、由于施工现场与其它用电线路共用同一供电系统,电气设各的接地、接零保护应与原系统保持一致。

不得一部分设各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各做保护接地。

采用TN系统做保护接零时,工作零线(N 线)必须通过总漏电保护器,保护线(PE线)必须由电源进线零线重复接地处或总漏电保护器电源侧零线处,引出形成局部的TN-S接零保护系统。

3、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通过总漏电保护器的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之间不得再做电气连接。

4、在TN接零保护系统中,PE零线应单独敷设。

重复接地线必须与PE线相连接,严禁与N线相连接。

5、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电力系统严禁利用大地做相线或零线。

6、PE线上严禁装设开关或熔断器,严禁通过工作电流,且严禁断线。

7、电气设备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作保护接零。

具体为: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电气设备传动装置的金属部。

8、每隔15米设置一个接地,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

9、TN系统中的保护零线除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外,还必须在配电系统的中间处和末端处做重复接地。

10、在TN系统申,严禁将单独敷设的工作零线再做重复接地。

11、不得采用铝导体做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

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

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接地措施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及接地措施
避免雷电对人身和财产的危害
雷电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可能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通 过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可以降低雷电对架空输电线路及其 周边环境的危害,从而避免因雷电灾害引发的人身和财产损 失。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的现状
防雷设施建设不足
部分地区的架空输电线路防雷设施建设不足,缺乏必要的避雷线、避雷器等防 雷设备,导致线路在遭受雷电袭击时容易发生故障。
架空输电线路分布广泛,穿越的地理环境复杂多变,包括山区、丘陵、平原等地 形。这些不同的地理环境对防雷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
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安装避雷线
避雷线是架空输电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之一,通过在导线上方安装避雷线,当雷电击中线路时,避雷线将雷电电流引入地 下,以保护线路免受雷击。
避雷器的选择应考虑其额定电压、电 流和安装位置等因素。
架设耦合地线
耦合地线是一种通过增加一条地线来提高线路防雷能力的措施,通过耦合地线与导线之间的耦合作用 ,提高线路的耐雷水平。
耦合地线的架设方式应根据线路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包括耦合地线的截面积、位置和架设方式等。
03
架空输电线路的接地措施
杆塔接地装置
培训
对架空输电线路的维护人员进行防雷知识培 训,提高其防雷技能和意识。
宣传
通过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架 空输电线路的防雷知识和应对方法,提高公 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5
结论与展望
架空输电线路防雷及接地措施的重要性
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架空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至 关重要。防雷及接地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雷击对线路稳定运行的影响,避免因雷击导致的 大规模停电事故。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2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2篇)

电力系统的安全防雷范本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然而,雷电活动可能对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电力设备损坏、停电甚至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不含分段语句的电力系统安全防雷范本。

1. 搭建可靠的接地系统为了保障电力系统与地之间的有效接地,需要搭建可靠的接地系统。

接地系统应包括合适的接地装置和适当的接地电阻。

接地装置可以选择铜排、接地网或者接地极等,以确保接地电阻能够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合理接地系统可以将感应雷电流迅速引入地下,避免对电力系统产生伤害。

2. 安装可靠的避雷装置避雷装置是电力系统安全防雷的重要组成部分。

避雷装置应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合理选择。

一般来说,避雷装置可以分为外避雷器和内避雷器两类。

外避雷器安装在电力系统进入点处,用于拦截雷电电流,防止其进一步传入系统内部。

内避雷器则安装在系统内部重要设备的前后,用于吸收和分散雷电冲击电流。

避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和参数需要根据电力系统的特点和环境来进行合理设计,以提供最佳的防雷保护。

3. 设计良好的屏蔽系统屏蔽是电力系统防雷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屏蔽,可以减少系统暴露在雷电作用下的可能性。

屏蔽系统应包括地面屏蔽和设备屏蔽两方面。

地面屏蔽应覆盖整个电力系统区域,采用金属网、金属板等材料,确保雷电电流能够迅速地引入地下。

设备屏蔽则是指在关键设备上安装金属外壳和接地导线,有效保护设备免受雷击的影响。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完善的安全防雷范本并不意味着工作已经结束,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样重要。

定期检查避雷装置的状态、接地系统的完整性以及屏蔽系统的可靠性,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更新。

此外,对于新的雷电防护技术和设备,及时了解并引入到电力系统中也是必要的。

5. 做好防护教育和培训安全防雷不仅仅依赖于硬件设备和系统设计,还需要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应对能力。

因此,在电力系统中进行防护教育和培训十分必要。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

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是保证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

防雷与接地的范本应包括配电系统的防雷设计和接地设计两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范本。

一、配电系统的防雷设计1.了解当地雷击频率和雷暴天气特点,确定适当的防雷标准和措施。

2.根据建筑物类型、高度、材料等特点,选择适当的防雷设备,如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等,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安装。

3.在配电系统的进线处设置防雷装置,包括雷电接闪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以防止雷击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坏。

4.合理规划配电系统的布线,减少电气设备之间的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的抗雷击能力。

5.在配电系统的负荷侧设置避雷装置,如超前放电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保护负荷设备不受雷电冲击。

二、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1.根据当地的规范和要求,确定适当的接地电阻值,一般要求不大于10欧姆。

2.选择合适的接地材料,如接地网、接地极等,确保接地系统的良好导电性能。

3.合理规划接地系统的布置,确保各个接地装置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接地网络。

4.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主接地网和分支接地网,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安装接地检测装置,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并及时修复损坏的接地装置。

三、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维护1.编制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管理制度,并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

2.定期维护防雷设备,如清理避雷针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3.定期检测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及时修复损坏的接地装置。

4.对新建的配电系统进行防雷与接地的检测和验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5.对老化、损坏的电气设备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以防止设备故障引发事故。

总结:配电系统的防雷与接地是保证电气设备运行安全的重要措施,防雷与接地设计的范本主要包括防雷设计和接地设计两部分,其中防雷设计应考虑当地雷击频率、防雷标准和适当的防雷设备,接地设计应根据规范确定合适的接地电阻值和材料,并合理布置接地系统。

同时,对防雷与接地系统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测,确保其正常工作。

电力系统防雷及接地

电力系统防雷及接地

的范围按单针方法确定;内侧的范围按下式确定:
h0=h-D/7P
(9.12)
bx=1.5(h0-hx)
(9.13)
3)、两支不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
保护范围确定方法为:两针外侧范围按单针计算;内侧范围先由低针2的 顶点作水平线,与高针1的范围交于点3,再设点3为一假想的与低针2等高 的针的顶点,然后作出两等高针2和3的保护范围即可
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 雷电保护接地 防静电接地 重复接地
过电压 雷电有关计算 保护装置
操作过电压 雷击次数计算 避雷针
谐振过电压 暂态过电压
避雷线 避雷器
雷电过电压
一、闪电分类
闪电发生位置:
云闪Βιβλιοθήκη 云内闪电 云际闪电 云空闪电
地闪(落地雷)
正地闪 负地闪(90%左右)
根据闪电形状: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片状闪电、联 珠状闪电和球状闪电(地滚雷);其中线状闪电最常 见。
【解】避雷针高度h=50+2.5=52.5 m,离地高度: hx=10 m,滚球半径hr=45 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所以在rx水平面上避雷针的保护半径为
rx h(2hr h) hx (2hr hx ) 16.1m 15
能保护该建筑物。
2)、两支等高避雷针的联合保护范围
比两单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和要大。确定方法为:两针外侧
在我国北方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 河南等省的大部分地区和陕西、内蒙古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 雷暴日一般为20-50天,雷暴小时为50-200 h
在戈壁、沙漠地带或盆地一般雷暴日低于20天,雷暴小时 低于50 h,有的地方甚至不到10天,雷暴小时低于25 h
在青藏高原的北缘和东缘由于地势较高,地形的起伏较大, 地形的抬升使得雷暴易于形成,因此,平均年雷暴日普遍高 于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一般可达50-80天,雷暴小时可达 50-200 h,局部地区甚至更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YTO-FS-PD834
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通用版
In The Production, The Safety And Health Of Workers, The Production And Labor Process And The Various Measures T aken And All Activities Engaged In The Management, So That The Normal Production Activitie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管理范本
编号:YTO-FS-PD834
2 / 2 电力系统防雷与接地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在生产中,对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实施管理,包含对生产、财物、环境的保护,最终使生产活动正常进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避雷线和避雷针的作用是防止直击雷,使在它们保护范围内的电气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设备)遭直击雷绕击的几率减小。

避雷器的作用是通过并联放电间隙或非线性电阻的作用,对入侵流动波进行削幅,降低被保护设备所受过电压幅值。

避雷器既可用来防护大气过电压,也可用来防护操作过电压。

接地网起着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的作用,当接地电阻过大则:
(1)发生接地故障时,使中性点电压偏移增大,可能使健全相和中性点电压过高,超过绝缘要求的水平而造成设备损坏。

(2)在雷击或雷电波袭击时,由于电流很大,会产生很高的残压,使附近的设备遭受到反击的威胁,并降低接地网本身保护设备(架空输电线路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带电导体的耐雷水平,达不到设计的要求而损坏设备。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