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 (5)

合集下载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23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23

《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在综合复习中一直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难点,这个节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在中考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大,是中考探究与实验题型的知识区域。

如果复习时面面俱到,那将是知识点的罗列与重复,既不能突出重点,又没有挑战性,起不到巩固基础、发展学生思维与水平的目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以酸和碱化学性质为中心展开复习,主要对酸碱化学性质实行重点复习突破。

二、学情分析酸碱部分的知识因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酸碱化学性质相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学生在做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同时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是一个难点。

所以要充分给学生创造发表意见的机会,让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充分表达出来,无论对错,都能给予合理的评价。

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精神,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同时在学习方法和总结知识系统性、条理性等方面构建一个共同的平台,让学生能从各自的原有水平出发,对已有的知识、技能实行补充或整理并用于实际情景之中。

三、设计思路教学过程中,以酸、碱的化学性质为中心展开复习,主要对酸碱盐化学性质实行重点复习突破。

所以酸碱化学性质复习时首先让学生通过有趣的迷宫游戏将常见的酸碱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出来,学生通过讨论,教师并没有过多的讲解,学生自己就把酸碱之间的反应规律总结很完整。

这样就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总来说之,尽一切可能保证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自主性、充分性。

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然后通过练习几种中考题常见题型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从物质的类别角度考虑,将酸碱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让学生学会将知识点和具体题目结合在一起,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题水平。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归纳总结酸碱的化学性质。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5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5

专题复习对实验原理再理解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协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提升学生基本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水平,在实验原理题中,会检查装置气密性、能用简单装置和方法研究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等物质的性质。

学生通过教学中创设的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激发起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升学生在观察、实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升科学探究水平。

(二)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第1册和第2册基础之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实验操作:会检查装置气密性。

并能用简单装置和方法研究氧气、二氧化碳、金属、酸、碱等物质的性质。

学生能通过度析实验现象,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实行归纳,得出结论,为后面科学探究单元复习做铺垫。

学生情况:在第二学期的复习内容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基础实验操作和分析技能,并能准确分析一些简单基础题型,但是对于模拟题中出现的分析压强原理和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等综合性试题,很多学生依然存有问题。

在复习中,学生能够理清思维,学会如何分析装置原理:寻找密闭容器与敞口容器;找到反应病分析压强变化;分析压强变化引发的气液流动等相关问题,进一步解决以往试题中存有的错误。

1、通过对已做模拟试题的问题分析,理解实验原理题中常错的点和问题所在2、通过对模拟试题中典型试题的分析,理清分析装置原理的思路和步骤,通过试题分析能理解实验原理装置的特点是敞口容器和密闭容器,知道化学反应是引发装置内外压强差的原因,能根据压强变化分析气、液流向等。

3、通过实验原理专题学习,有更多的机会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为后续科学探究模块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利用下图装置实行实验。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

金属

新盐和新金属
① ②
置换反应
(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两种新盐
③ ④
复分解反应 ⑤
(条件:生成物中有气体 ⑥
或者沉淀或者水生成) ⑦
一、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进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不同类别的物质在鉴别时可根据每一类别的物质 所具有的通性,进行检验时要找到物质中特性的离 子,根据其性质选择方法。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 生了化学反应。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回顾
金属氧化物

指示 或(PH)
非金属氧化物
酸 (H+)
盐和水
③ 中和反应
碱(OH -)
盐和氢气 ①
⑤ 新盐和新酸
⑥ 新盐和新碱
九年级 化学
酸碱盐化学性质的应用
(知识整理与应用)
内蒙古牙克石市乌尔其汉第二中小学 张春秀
引课: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 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
该实验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实验现象为: 。
2.检验或鉴别时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
3.选择方法时尽可能用比较简单的,现象明显的。
4.选择的物质时尽可能选择对环境无害的,危险性 小的。
二、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除杂质
1.除杂质时应先确定属于杂质的部分。
2.不要引入新的杂质,使生成的其他物质与原物质 以不同的状态存在,便于分离。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18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18

《酸与碱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所以,作为化学教师,要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重增强社会实际生活与化学教学的联系,努力使化学教学内容社会化、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新鲜感,有利于化学知识的巩固、深化和水平的培养。

基于以上思想,以真实的生活为基础,本人设计了这节以“日常的一天”为教学主线的单元复习课,涉及了常见酸和碱的性质及用途、酸碱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等基础知识,通过精心创设的生活情景,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温故知新,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同时也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策略:1、生活问题情景的设计非常重要,既不能让学生产生高不可攀,难以实现的心理反应,又不可太简单,一目了然,缺少探究的魅力。

2、要求学生课下认真预学,最好能够做到课上脱稿回答相关问题,体现“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3、充分发挥“四环节小组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使小组内每一名同学都积极参与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从而达到温故知新、共同提升的目的,体现“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4、本人采取口头表扬、小组积分竞赛等激励机制。

这样,学生会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升水平的目的。

“四环节小组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简介: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固定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按好、中、差不同学习水准搭配组员,选举成绩较好、具有较强组织水平的学生为组长,负责本小组课堂学习中分组探究活动保质保量展开和本组学生间学习互助,实现学习过程中的生生互助。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3章 化学与社会生活 整理与复习》_5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3章 化学与社会生活 整理与复习》_5

实验的微型化、环保化、生活化一、教、学情分析本实验教学安排在下学期新课刚结束时实行,因为此时学生通过近一学年的化学学习,对常用仪器的操作规范,使用方法和用途都有熟练的掌握,对常见的化学实验有所熟悉,同时刚刚学过第九章,对塑料材料的性能和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考虑到初中阶段,因为实验条件、实验仪器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少,内容枯燥。

这时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身边的资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尽可能多的提供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

此时安排这节课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水平、增强学生的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

利用现有条件下,设计操作便捷、现象明显的微型环保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水平。

通过对教学情的分析,所以,本实验的教学目标如下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巩固常用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利用自制仪器实行一些实验,增强学生的动手水平、观察水平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水平2.过程与方法:(1)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吸管、塑料瓶自制仪器(3)学生交流讨论、客观评价自制仪器(4)利用自制仪器和老师提供的药品完成一些实验操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讨论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找准了目标,沿着最初的设想和思路,本节课作了如下设计三、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提前一周让学生收集吸管和塑料瓶,提醒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材料特点和所学知识,将材料和实验室中的实验器材实行比较考虑能否实行替换,若不能,能否实行改装后使用。

【教学流程】1、展示学生带来的塑料瓶并请学生介绍自带材料的用途,有其他学生实行点评、质疑和提问,针对问题由学生讨论解决的方法。

【归纳总结】1、没有改装的塑料瓶可使用它原有的功能仍然用来装试剂,瓶口小的代替细口瓶,瓶口大的代替广口瓶,塑料瓶也可代替试管、烧杯等当作反应容器2、塑料瓶分解改装后可代替:表面皿、烧杯、漏斗、洗瓶、滴定板、药匙等2展示学生带来的各种规格、各种颜色的吸管并请学生介绍用途,学生只能想到用吸管代替部分导管,【教师提问】我们可不能够将药品装在吸管中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吸管有粗细、长短,若将两头封住,就意味着有不同的容积;有不同的颜色,意味着能够很容易将不同的药品区别开来;塑料受热易融化的特点将两头封住很容易办到。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

同学们: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完成 手中的评测练习!
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完成以下作业 试题研究 92页:1 93页:3、4 94页:5、6(选做题)
结束
制作单位:西宁市总寨中学 录制时间:2018年05月08日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实验 的实质是什么?
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例题: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完碱的化学性质后
做了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将废液 倒入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 象,于是对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表 示怀疑。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实验时应先向澄清 石灰水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 当观察到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时,就可以说明两 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课程名称:实验探究题之 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探究
年 级: 九年级 (下册)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讲课教师:王萍 工作单位:西宁市总寨中学

实验探究题在中考试卷中占分大约 分,难度较大,灵活性强牵扯的
知识点也比较全面,根据同学们模拟考 试的情况来看,此类型题失分较多今天 我们先来学习其中一个类型——反应后 物质成分的探究
1、反应后物质的成分存在两种情况: (1)只有生成物(2)生成物和其中一种过量的反应物。 步骤 :
第一步:写出化学方程式,A+B→C+D; 第二步:进行猜想:
(1)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物质的成分为C+D (2)A过量,反应后物质成分为C+D+A (3)B过量,反应后物质成分为C+D+B 2、有关不合理猜想的判断: (1)猜想的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反应 (2)猜想的物质含有反应物中未涉及的元素
设计思路:

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一、内容描述首先物质结构部分重点介绍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晶体结构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本质和构成。

其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涉及反应类型、化学方程式及平衡移动原理等核心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的发生规律和条件。

再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部分着重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的关系,介绍热能、光能、电能等能量的转换和传递过程。

此外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及应用部分结合实际生活,介绍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如酸、碱、盐等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与社会环境部分探讨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

本课程知识点总结旨在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化学知识,为高中化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1. 简述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及在九年级学习中的地位化学学科是九年级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在九年级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到这门学科的初步知识,对于培养科学素养、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培养实验技能具有关键作用。

化学不仅是理解自然现象的关键,而且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医学健康、环境保护等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

通过学习化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还能掌握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九年级学习化学,不仅是学科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未来生活技能的一种储备和提升。

2. 介绍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作为中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的化学知识,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基本原理和现象,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主要内容方面,北师大版九年级化学下册主要包括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变化的奥秘以及身边的化学物质等几大模块。

其中物质构成的奥秘部分重点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以及它们如何构成物质的知识。

物质变化的奥秘部分则主要探讨化学反应的原理和类型,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3章 化学与社会生活 整理与复习》_0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3章 化学与社会生活 整理与复习》_0

物质的化学变化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初中阶段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2、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和中和反应。

3、通过练习熟练物质的化学变化二、教学过程(一)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二)化学反应之非基本反应类型1、氧化反应2、还原反应3、中和反应(三)习题讲解1、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c点溶液中溶质为Zn(NO3) 2C.若取b~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2、某工厂以含有FeSO4和少量H2SO4的废水为原料制备FeSO4•7H2O的步骤如下:①调节废水pH;②过滤;③蒸发浓缩;④结晶池中结晶;⑤收集晶体,洗涤、干燥.(1)调节废水pH时,适宜加入___.(填序号)a.Fe b.Cu c.Ca(OH)2(2)实验室中,完成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和___,过滤和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___、___.(3)结晶池底部有一定坡度的主要目的是___.(4)用冰水洗涤FeSO4•7H2O晶体的目的是___.低温干燥的目的是___.(5)结合如图,补充完整由硫酸亚铁溶液中结晶出FeSO4•4H2O的实验方案:蒸发浓缩,___,过滤、洗涤、干燥.3、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酸、碱、盐性质后,通过实验对碱的化学性质实行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Ca(OH)2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Ca(OH)2溶液呈________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红色褪去,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酸碱指示剂除外);(3)丙同学根据反应③得出结论:实验室存放碱溶液时需________________;(4)丁同学将Na2CO3溶液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25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25

课题:酸及酸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常见的酸及酸的化学性质,学会用酸的性质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自我总结,小组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水平,学会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水平,以及培养与他人探讨、交流和表达的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使学生理解常见的酸及酸的相关性质,培养归纳物质性质的意识,理解化学服务生活的重要性。

B:学习用微粒观点来看待物质的结构、性质及规律。

C:培养学生学会互助,共同参与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常见的酸及酸的性质三、教学难点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及灵活应用,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自我总结、小组合作、团队展示、课件辅助、练习提升、联系生活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都知道知道酸碱盐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和难点,请你把你知道相关酸及酸的性质向本组同学汇报一下,行吗?要求:每位同学在本小组向成员汇报自己对酸及酸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小组选一名同学做好记录,如果以前一位同学的相同就不要重复了。

然后,小组实行归纳总结,再向全班实行展示。

(二)、自我总结、小组讨论及汇报(重点)(三)、总结与回顾:H C1H2 SO4H NO3H2 CO3等(四)酸的化学性质1、酸与指示剂:酸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 色,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这说明了酸中含有 。

2、酸 + 金属(活泼)→ 盐 + H 2↑3、酸 +金属氧化物 → 盐 + H 2 04、酸 + 碱 → 盐 + H 2 05、酸 + 盐→ 新盐 + 新酸五、课堂练习1.下列物质放入到稀硫酸中,无气体生成的是( )A 、铝B 、 碳酸钠C 、铁锈D 、石灰石2.下列物质可由金属与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的是( )A 、CuCl 2B 、Fe 2(SO 4)3C 、ZnCl 2D 、AgCl3.在实验室制备氢气能够用( )A 、炭粒与水反应B 、铁屑与盐酸反应C 、锌粒与硝酸反应D 、铁屑与浓硫酸反应4.盐酸和稀硫酸常用作金属表面的清洁剂,是利用了它们化学性质中的( )A 、能与金属反应B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 H + + 酸根离子)化合物 碱 ( 金属离子 + OH - ) NaOHKOHMg(OH)2Ca (OH)2等 盐( 金属离子 +酸根离子)Na C lCa CO 3 K Cl Ca Cl 2 Na 2CO 3氧化物: H 2O CO 2 P 2O 5 MgO Fe 3O 4C、能使指示剂变色D、能溶于水5、向放有铁锈的钉子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反应后,铁锈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写出相关反应方式:、。

京改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1.4整理和复习 课件 (共22张PPT)

京改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11.4整理和复习 课件 (共22张PPT)
(2).在两只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白 色沉淀产生的是氢氧化钙溶液.
吸收2、氢_水_填氧_分空_化_:发钠生是潮_白_解_色,固据体此,可在作干空__燥气__中_剂易。
它还能与空气中的_二__氧__化__碳__发生化学反
应,为防止其变质,应_密___封__保存。
反思三:常见酸碱有何用途
硫酸
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质 量分数浓盐酸 减少 Nhomakorabea不变
减少
减少
浓硫酸 不变
增加
增加
减少
2、食品公司通常在“**雪饼”的包装袋内放入一小
包干燥剂,上面的部分文字如下: 干燥剂 DESICCANT 请勿食用 DO NOT EAT 请注意:
(1)本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 (2)请勿食用 (3)万一误入眼睛,请先用水清洗后,求诊于医师、 (4)请慎防取玩
九年级化学
课题:酸和碱的复习
复习目标:
1、知道常见的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3、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复习提纲
1、什么是酸?什么是碱?
2、生石灰 、氯化氢的水溶液,分别用紫色石蕊试液和 无色酚酞试液来测定,各呈什么颜色?酸碱性如何? 3、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酸有哪些化学性质?不同的酸 为何有共性? 4、NaOH、Ca(OH)2的物理性质,碱有哪些化学性质? 不同的碱为何有共性? 5、盐酸、硫酸、NaOH、Ca(OH)2的用途。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Ca(OH)2 +CO2=CaCO3 ↓ + H2O
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中和反应) NaOH+HCl=NaCl +H2O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2章 盐 整理与复习》_5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2章 盐 整理与复习》_5

教学设计学科授课年级九年级授课班级155班所需课时1课时作品名称《推断题》课型复习课教学方法演示法、讲练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前期分析教材及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酸、碱、盐的相关基础知识,并熟悉了金属、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为准确解答推断题奠定了基础。

因为新课学习期间,推断题的相关练习较少,加之推断题是一类相对比较综合的题型,涉及了很多类型物质的性质、用途等特征。

考试中,学生不但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而且不能很好地将所学知识实行综合应用,从而使学生不能顺利推导出每种物质。

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一)学会找准推断题的突破口。

(二)掌握推断题的推理方法。

(三)熟悉酸、碱、盐、金属等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一)通过讲与练的结合,以练促学,使学生快速找准推断题的突破口,并结合常用的推理思维,掌握此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二)通过先“导”后“教”,能够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通过先讲实例,后总结方法,使同学们在学习中学会多分析和总结,将知识化繁为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在黑板上边讲边演示,能够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和逻辑思维水平,也能增强学生的学科自信。

教学重点:学习找准推断题的突破口。

教学难点:相关物质间的相互转化的推理。

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在中考题中,推断题是非选择题中的一道必考题,因为推断题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很多同学望而生畏。

那推断题有没有什么解题方法呢?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通过讲和练,来学会找准推断题的突破口,并且通过练习掌握此类题型的推理方法和技巧。

二、新课讲授例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存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C为紫红色固体。

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学式为,B的用途为。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6)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6)

猜想①:稀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可能有促进作用。 猜想②: 稀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可能有抑制作用。 为验证猜想①是否合理,应在铝和稀硫酸中加入 C (填字母),观
察现象。
A.Na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4
B.Na2CO3
C.NaCl
II
测定某铝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资料 1】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不与氨水反应。
②小组同学组合图一和图二装置测氢气体积,烧瓶中反应停止
即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 计算后发现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偏大,
可能的原因是 反应放热,导致瓶内气体体积膨胀,排出的水。偏多
【资料 2】AlCl3 +3NaOH=Al(OH)3↓+3NaCl;AlCl3 +3NH3·H2O = Al(OH)3↓+3NH4Cl。
(4)小组同学称取 4.62g 某金属铝样品(样品中杂质仅为氧化铝),置于图一烧 瓶中,加 入足量稀盐酸至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液体分成溶液 1 和溶液 2 两等份, 设计两种实验 方案(如图三),通过沉淀质量测定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实验二查阅资料:铝和氢氧化钠、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 NaOH + 2H。2O =2NaAlO2 + 3H2↑
(3)小组同学将实验一中的稀盐酸换成等质量、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稀
硫酸,相同时间内 发现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较少,反应较慢。
对比上述两组实验产生猜想。
方案1:溶液1 方案2:溶液2
过量NaOH溶液 过量氨水
5.46g沉淀 5.98g沉淀
图三
图一
①选择正确的一种实验方案,计算样品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

北京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一、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离子化合物的特点是高熔点、可导电性和溶于水能导电。

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包括氯化钠(NaCl)、氯化钾(KCl)、氯化钙(CaCl2)等。

二、共价化合物共价化合物是由共用电子对连接的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化合物。

共价键的形成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

常见的共价化合物有水(H2O)、二氧化碳(CO2)、甲烷(CH4)等。

三、金属元素及其特性金属元素通常具有下列特性: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塑性。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Fe)、铜(Cu)、铝(Al)等。

四、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和碱的常见示例包括硫酸(H2SO4)和氢氧化钠(NaOH)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Na2SO4)和水(H2O)。

五、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的氧化态发生变化的反应。

氧化态的变化伴随着电子的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的常见示例包括铁(Fe)和氧气(O2)之间的反应生成氧化铁(Fe2O3)。

六、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发生变化的快慢程度。

化学反应速率受到温度、浓度、催化剂和物质的物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七、化学反应的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是指反应物转化为产物的速率与产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

平衡常数、热力学因素和浓度对于化学反应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八、酸碱性物质的判断酸碱性物质可以通过pH值来判断。

pH值在1-6之间的溶液为酸性,7为中性,8-14为碱性。

九、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的转化。

放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释放出热量,吸热反应是指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于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如燃烧反应和电化学反应。

总结:以上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涵盖了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金属元素、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平衡、酸碱性物质的判断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3章 化学与社会生活 整理与复习》_1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3章 化学与社会生活 整理与复习》_1

利用仿真实验室实行制取气体的复习教学模式:电脑展示教学目标:复习掌握初中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取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主导,教师辅助,完成主要知识点的复习教学环节第一部分:迅速看完并回答一道题第二部分:1、复习实验室制取O2、CO2、H2的药品及原理2、复习常见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实物展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复习气体的净化、干燥等(实物展示多功能瓶的使用)第三部分:1、利用仿真实验室复习三种制取的操作2、利用仿真实验室组装气体的制取、除杂、干燥、性质检验等成套装置教学流程:一、学生迅速完成一道题目,进入状态(抢答)二、制取气体的装置(一)、常见的加热的发生装置有:(二)、常见的常温的发生装置有:(2)(3)(4)(5)与(1)比较,优点是:。

(3)(4)的优点是:。

(5)(6)的优点是:。

(三)、收集装置:(1)(2)(3)(4)(5)(6)(四)、实验室制取O2、CO2、H2的药品及原理(1)请写出实验室制取O2的三个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用和来制取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为:硫酸和浓盐酸、碳酸钠、碳酸钙粉末能够吗?(3)请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五)、多功能瓶1、洗气(除去气体中的杂质)或气体检验(1)除去水蒸气,瓶内应加入 。

(2)吸收CO 2等酸性气体,瓶内应加入 。

(3)检验CO 2气体,瓶内应加入 。

2、收集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 3、用水把收集好的气体排出来4、气体的制备和性质装置顺序:5、应用提升:请根据以上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用D 装置而不用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3)若要用B 装置来干燥二氧化碳,B 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若要用B 装置来检验二氧化碳,B 装置中应盛放的物质是 ,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室要制取一瓶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并通入紫色石蕊和高低蜡烛中。

装置及连接顺序是 (填写装置的字母代号)。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5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5

第十单元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掌握酸和碱的相关知识2、熟练应用酸和碱的知识解答相关问题水平目标1、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总结归纳水平2、能够使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解决问题德育目标通过度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和难点使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复习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复习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区别。

[教学准备]根据内容回忆相关知识教学过程回忆与引入:你知道哪些酸和碱,请你说出它们的名称。

那么,我们怎样用简单的方法证明这些物质是酸还是碱呢?板书:第十单元酸和碱(复习)提问:一、溶液的酸碱性——酸碱指示剂结论、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 和,其中遇酸溶液变红色的是,不变色的是;遇碱溶液变红色的是,变蓝色的是__讨论:现有一瓶水、一瓶盐酸和一瓶NaOH溶液,如何鉴别?说出实验的步骤以及现象和结论二、盐酸(HCl)1、盐酸是__________的俗称,是_________气体的水溶液。

2. 纯浓盐酸是____色液体,有________气味。

工业盐酸因含有杂质(主要是三价铁离子)而带_______色。

3.有_______性,挥发出__________气体,因而把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溶液的质量会__________。

该气体在空气中为什么会生成白雾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实验室里有半烧杯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可能是水或稀盐酸。

如果是水能够直接倒掉,如果是稀盐酸,则需回收。

试用实验的方法鉴别此溶液是水还是稀盐酸?[解析]通常情况下水与其它物质不反应,而盐酸能与很多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可利用盐酸的任意一点性质加以鉴别。

三、硫酸(H2SO4)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___色、_____的____状___体,不易______。

2、浓硫酸的特性(1) 有强的吸水性——作_______剂(不能干燥_____)长期放在空气中质量会_________,浓度会_________。

人教版(北京)化学中考复习课件【第5课时】常见的酸和碱(26页)

人教版(北京)化学中考复习课件【第5课时】常见的酸和碱(26页)

____NaOH + Ca(OH)2 + ③与酸反应 H SO ===____________ ____HCl===_________ 生成盐和水 2 4 ____ _____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5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钙 [Ca(OH)2]
____NaOH + Ca(OH)2 + ④与某些 CuSO4===___________ Na2CO3===__________ 盐反应 _____ ____ 用途 制肥皂、造纸、纺织和 常用于建筑材料 印染;生活中可除油污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5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①氢氧化钠固体不仅易吸水潮解,而且还能与空气中 的二氧化碳反应,使氢氧化钠转变为碳酸钠而变质,所以氢氧 化钠必须密封保存,氢氧化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同样要密封保存。 ②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此反应能放出大量 Ca(OH)2 。 的热。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O===__________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5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考点5
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 酸性 红 色 ______ 无 色 ______ 碱性 蓝 ______色 红 色 ______
无色酚酞溶液
考点聚焦
京考探究
第5课时┃ 常见的酸和碱
①酸碱指示剂遇到酸溶液或碱溶液时,变色 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溶液或碱溶液。 ②根据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能判断溶液的酸 碱性,但不能确定此溶液一定是酸或碱。因为有的盐 溶液也可能会显酸性或碱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考 点 聚 焦
考点1 浓盐酸、浓硫酸的性质
1.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能形成 ______ , 白雾 有腐蚀性。 吸水 脱水 2.浓硫酸易溶于水,具有 ______ 性、 ______ 性、 腐蚀性。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0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1章 酸与碱 整理与复习》_0

框图推断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的方法和技巧。

(2)能综合使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框图式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感悟到任何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只要不惧困难,勇敢面对、勇于探索就会成功。

二、教学重点、难点:框图式推断题的解题方法。

三、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1、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本节课题——框图式推断题。

2、出示框图推断题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充足重视。

3、出示学习目标:(1)掌握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的方法和技巧。

(2)能综合使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4、出示名侦探柯南,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5、学生活动一:叫出“惯犯”某某某(初中化学框图推断题中常见的物质)学生自主发言,教师同步课件展示。

单质:C、O2、Fe、Cu等氧化物:CO和CO2、H2O和H2O2、Fe2O3和Fe3O4、CuO、CaO等酸:HCl、H2SO4碱:Ca(OH)2、NaOH盐:CaCO3、Na2CO3、CuSO4、FeCl3等有机物:CH4、C2H5OH6、学生活动二:捋顺关系脉络清(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展示脉络关系图通过学生课下整理书写的化学方程式,同位同学互换评判交流达到熟知的水准。

7、学生活动三:“蛛丝马迹”善发现(推断题常用“题眼”突破口归纳)推断题常用“题眼”,教师展示以下几个方面。

(1)颜色(2)反应条件(3)物质、元素组成(4)实验现象(5)性质(6)用途(7)其它学生做导学案中的“题眼”归纳并小组讨论。

学生展示并作出评价。

8、学生活动四:初出茅庐显身手。

出示两道推断题。

学生思考、讨论、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0章 金属 整理与复习》_5

北京新课标九年级下册初中化学《第10章 金属 整理与复习》_5
图片2:铝与硫酸铜、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七、过渡:这些是我们做过的一些实验,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些化学反应方程式。
八、金属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的反应(写化学方程式)
①镁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
②铁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
③铜与氧气_________________
11.在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若反应完成后镁有剩余,则溶液中有Mg2+,无Cu2+,可能有Fe2+
B.若反应完成镁有剩余,则溶液中有Mg2+,没有Cu2+和Fe2+
C.若反应完成后镁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2+,一定有Mg2+和Fe2+
D.若反应完成后镁无剩余,溶液中若有Cu2+,一定有Mg2+和Fe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理解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
金属的一些重要化学性质。
2.水平目标
通过比较学习,协助学生形成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水平,并构建出与金属材料相关联的知识体系。
3.情感目标
激励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在探究活动中增进合作、增进友谊。并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科不是孤立的,它影响到方方面面,我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金属材料(包括和它们的)
1.金色的物理性质:
(1)绝大部分金属呈色,但铜呈色,金呈色。
(2)常温下大多为固体,但是液体。
(3)金属具有良好的性、性和性,但这些物理性质差别较大。
2.合金
(1)概念: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或,制得的具有特征的物质
(2)性质特性:其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它们的纯金属,抗腐蚀性能。

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课件公开课(5)

化学北京版九年级下册《整理与复习》课件公开课(5)

知识回顾
探究一 用pH试纸测定牙膏的酸碱度
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
在表面皿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 测液滴在pH试纸上,立刻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读出数值。 注意: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仪器用品:表面皿、 25mL烧杯 盛蒸馏水的滴 瓶、玻璃棒、 pH试纸、牙膏、餐巾纸、塑料杯。
探究一 用pH试纸测定牙膏的酸碱度
知识回顾
用途:补钙剂、建 筑材料
碳酸盐的检验:与 稀盐酸反应,气体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碳酸钠溶液与石灰水的反应
Ca(OH) 2+Na2CO3= CaCO3 +2NaOH
知识整合
1.写出与碳酸钙的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Ca(OH)2

2.碳酸盐的检验:
加入稀盐酸,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 水。
有关牙膏的探究
霸州市第八中学 杨海燕
镜头一 小红去旅游 被蚊虫叮咬
妈妈帮小红用牙膏涂抹被蚊虫叮咬处,一会
后小红觉不痒了,红肿的地方也慢慢消失了。
问题一
牙膏中含碱性物质吗?
被蚊虫叮咬后涂上牙膏后为什么症状会减轻?
人被有些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 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很快红肿 成大包而痛痒。如果涂一些含有碱性 物质的溶液,就可减轻痛痒。
思考与点拨
反应前 1.反应前后,烧杯中物 质的质量发生什么变化?
反应后
减小
2.减少的质量是什么物质的质量?
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3
探究三 牙膏中碳酸钙含量的测定
如果老师给你提供托盘天平或电子天平。
测定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选用什么装置、 测定哪些数据?
思路方法 牙膏中碳酸钙的含量测定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

北京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整理与复习

14
Thank you !!!
南海区适应性学业检测 化学试题讲评
01
2
烧杯中的液面超过了漏斗下端。
3
粗盐提纯 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
4
【变式】如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的
D 方法错误的是(

A. Na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CuO(C)
在空气灼烧
C. CaCl2溶液( HCl) 加入足量CaCO3粉末,反应后过滤
D. CO( CO2)
将气流通过NaOH溶液,洗气
5
02
6
名称用中文
写出乙醇燃烧、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注意:条件、配平、化学式、箭头
7
进气口
8
氧化物的读法:(个数)氧化(元素名称)
9
10
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实现固液分离
11
实验探究题实验方案和实验现象的描述学会仿写。
12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①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C是大理石 的主要成分,各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高温
E
A ①
C ②
F

G
④ B
CaCO3=高=温===CaO+CO2 ↑ 分解反应
例2: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和E的组 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请 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 去)。
(1)B的名称 D的用途
(2)写出D转化E的化学方程式
, (写一种)。 。
(3)重要的转化关系
(2)物质特征
一、有色固体
1.紫红色固体: Cu
2.红棕色固体: Fe2O3
3.黑色固体: 铁粉、C、CuO、Fe3O4、MnO2
二、有色溶液和有特殊颜色பைடு நூலகம்沉淀
1.蓝色溶液: Cu2+ 2.浅绿色溶液: Fe2+ 3.黄色溶液: Fe3+
4.蓝色沉淀:Cu(OH)2 5.红褐色沉淀:Fe(OH)3
三、有刺激气味性的气体: SO2、 HCl 、NH3 四、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CO
练习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为黑色固体, B为红棕色粉末,G为紫红色固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 系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A
高温 ①
B
C
+A 高温 ②
E ④ +F 加热
D

G
(1)写出化学式:A
彼此能相互转化“ →← ”
O2 ←→ H2O ←→ H2 CO ←→ CO2 NaOH ←→ Na2CO3 ←→ CO2 Cu ←→ CuO
练习2:A~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六种物质,且都含有一 种相同元素,它们相互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B、 C、D、E是不同类别的物质,C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 织、洗涤剂的生产,F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
D
A
(1)A的化学式

(2)写出B物质一种常见的用途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 。
谢谢!
“推断题”
学习目标
1.学会找准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2.掌握推断题的推理方法。
例1: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 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B是密度最小 的气体单质,D的水溶液呈蓝色,C为紫红色固体。 根据信息和图示回答问题(反应条件和部分生成物 已略去)。
B
(1)A的化学式为
B A
C D
F
E
(1)写出A物质的一种用途: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练习3: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天然气的 主要成分,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这些物质的相互转 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
A
① B (足量)
+生石灰
C
E

D
③F
(1)C的用途是
(写一种),其中C
,B的用途为

(2)写出一个符合D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朗读: (1)物质之最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3.目前世界上年年产量最高(应用最广泛) 的金属为铁 4.使用最早的金属为铜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最常用的溶剂) 是水
6.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氢气 7.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 9.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1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B
(2)写出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 。
(2)特征反应
条件为“高温”的反应:
高温 2CuO+C=====2Cu+CO2 ↑
置换反应
高温
2Fe2O3+3C=====4Fe+3CO2 ↑ 高温
氧化还原反应
2CO2+C=====2CO 高温
化合反应
Fe2O3+3CO=====2Fe+3CO2 ↑
能和D发生反应生成
(写名称)。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
俗名
大理石、石灰石
纯碱、苏打 小苏打 生石灰 熟石灰
烧碱、火碱、 苛性钠 食盐
名称
碳酸钙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氧化钙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钠
氯化钠
化学式
1.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 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 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