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与2000年四川省行政区划变化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成都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1978年以后成都城市化进程开始步入正轨199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达到38.78%2000年,成都市城市化率已达到53.48%2007年,成都市城市化率达到62.58%2015年之前,成都城市化率将超过70%,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改革开放30年来,成都城市化推进一直保持着快速、稳定的发展态势。

尤其是近五年来,成都实施统筹城乡、“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城市化进一步在广度和深度上拓展,探索出一条城乡一体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城市化的演进历程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综合功能增强,成都城市化进程开始步入正轨,进入持续稳步发展的时期。

1.非农人口比重稳步提高,城市化水平迅速上升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稳步上升。

1976~2007年的31年里,成都非农人口比重提高了32.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尤其是近五年来,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农村现代化进程,全市非农人口比重一举提高了16.8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4.2个百分点(见图1)。

按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成都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已经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

2000年,成都市进入城市化的中后期阶段,成为全省城市化最高的地区之一。

2000-2007年间,成都城市化进程仍然保持了较快的推进速度,城市化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见图2)。

2007年,成都市成为全省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

2.中心城区实体空间扩张迅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1980年成都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为60平方公里,1990年达到74.4平方公里,1995年达到129平方公里,1999年超过200平方公里,2005年达到285平方公里,在全国660个城市位居第八。

1990年,成都市中心城五城区非农人口仅为161万人,2000年扩大到205万人,2006年已超过300万人(见图5)。

绵阳-德阳分家那些事

绵阳-德阳分家那些事
绵阳分家那些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绵阳在建国后的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是全国最大的地区级行署(这绝对正确),所管辖的有二十几个县,现在的涪城区和游仙区两个行政区在当时统称为“绵阳县”,也是行署所在地。当时绵阳专区行署所管辖的范围东至重庆的潼南,南至成都的金堂,西至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南坪县(现称九寨沟县)的部分地区,北至广元全境。当时召开一次地区行署会议,从最远的县开车到绵阳县要走将近一天的时间。此后,绵阳经历三次较大的行政区划分调整。
第一次行政区调整好象在60年代未70年初(印象中如此),金堂县划给了成都,潼南县划给重庆,南部县划给了川北专区行署。
第二次行政区划分调整也是最大的一次划分调整,时间大概在八十年初,历时两年多(时间不准确,大概如此吧),即由绵阳专区行署升格为绵阳地区,即撤行署为地区,后由地区升为市。这里主要摆一下第二次调整,撤行署为地区的建议报经国务院同意后,绵阳专区行署在省政府的协调下召开了一次分家会议。为什么要分家,这是偶们国家行政区域级别划分所决定,从小级别往大级别升,一般来说行政区域都是要缩小的。这次分家会议在绵阳县整整开了一个星期,二十几个县的主要领导坐着北京JP全部到齐,会议的议题是这家该怎么分,如何分。当时大的调整方向已经由省政府决定了,即把绵阳专区行署一分为四,分成绵阳地区、广元地区、遂宁地区、德阳地区,各个地区领导班子的组成也有初步计划。而分家会议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家产该怎么分,也就是那个县该划给那个地区。这样的会议内容当然是应该开的了,毕竟谁都愿意要“富县”,谁都不愿意要“穷县”,愿意要对方的而对方不愿意跟着走,不愿意要对方的而对方却愿意来。呵呵,有意思吧。注意,这一次会议主要讨论内容之一的就是德阳划出单独建制。整个行政区划分调整争论的主要内容是,1,即将诞生的德阳地区不想要中江县,因为中江是“穷县”,而即将诞生的绵阳地区也不想要,想把这个包袱甩出去,中江县的态度谁爱要谁要,都不要的话就可以要求省政府把中江县划给成都。绵阳地区想要绵竹县,因为绵竹产酒产煤,是个“富县”,而德阳地区死活不给,最后讨论的结果就是德阳非要绵竹,就必须要中江。“富县搭穷县”,这也是为以后的划分调整定下了一个基本原则。后面的广元、遂宁划分也是遵循了这一原则的。2,射洪不想跟遂宁走,想留在绵阳地区内,但遂宁地区的态度是如果没有射洪,遂宁地区干脆不成立,因为成立了也什么意思。可如果遂宁地区成立不了,整个划分调整就进行不下去,绵阳专区行署也就升不了级,其实绵阳私心里还是想要射洪,毕竟射洪是“富县”嘛,但还是没办法,于是从大局考虑,大家一起做射洪县的工作,最终射洪勉强同意了划分到遂宁地。3,按照富县搭穷县的原则,本来盐亭县是划给遂宁地区的,绵阳地区遂宁地区都没意见,但是盐亭县的领导本事就是大,竟然最后说服了省和地区行署领导留在了绵阳地区内。4,剑阁县就没有盐亭县这么大的本事,这么好的运气了。剑阁县不愿意划到广元地区,也想留在绵阳地区内。即将诞生的绵阳地区在剑阁县和盐亭县上面是二择一,从两县比较愿意要剑阁县而不想要盐亭县,剑阁县毕竟比盐亭县要富一些,而且剑阁县境内还有一条国道。讨论的结果还是剑阁划给了广元地区,所以说剑阁县人的本事没有盐亭县人的本事大了。5,把南坪县划给了阿坝藏族自治州,并对平武县和南坪县的两县县域进行了调整划分。现在看来这是一次大失误啊,为什么说是失误等会再摆。至于其他的县,什邡是比较愿意划给德阳的,而安县啊、旺苍啊、蓬溪啊等这些县基本上对划分没有多大意见,态度就是上面爱划那就划那。

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

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

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建国后,四川行政区域变迁一览四川省行政区划是不断沿革发展。

1949年12月四川省解放,省行政中心成都市。

1949年的川东地区……1952年:四川省辖温江、资中、永川、眉山、乐山、宜宾、泸县、酉阳、万县、大竹、南充、遂宁、绵阳、剑阁、达县、茂县等16专区和成都、自贡2地级市。

泸县专区更名隆昌专区,后更名泸州专区,驻泸州市。

南充专区驻地由岳池县迁至南充市。

酉阳专区并入涪陵专区。

万县、泸州、南充3县级市分别划归万县、泸州、南充3专区。

剑阁专区更名广元专区;梁山县更名梁平县。

成都市辖第一至第六区;自贡市辖第一至第五区。

设县级合川市。

原川西、川南行署区的成都市、自贡市改由省直辖。

撤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区,恢复四川省。

秀山县九江乡划归贵州省松桃县。

湖北省建始县铜鼓乡划归巫山县;奉节县柏杨等3乡划归湖北省利川县。

北碚市和綦江、长寿、江北3县划归重庆市;云南省威信县水田乡飞地划归四川省古蔺县。

1953年:撤大竹专区,辖县分别划归达县、广安、涪陵、万县专区;撤眉山专区,辖县分别划归乐山温江2专区;撤广元专区,辖县分别划归南充、绵阳2专区;撤茂县专区,设藏族自治区。

绵阳专区的金堂、什邡、广汉3县划归温江专区。

成都市第一、二、五、六区分别更名东城、西城、万年和望江4区,第三、四区合设龙潭区。

自贡市第一、二、三区分别更名自流井、贡井、大坟堡3区;第四、五区合设郊区。

靖化县更名大金县,懋功县更名小金县。

重庆市巴县、綦江、江北、长寿4县划归四川省。

1955年,这一年最大的一个事情就是撤销西康省划归四川省。

四川省的名山县和丹棱县的部分划归西康省雅安县。

原西康省藏族自治区更名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区更名自治州。

四川省藏族自治区更名阿坝藏族自治州。

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划归雅安专区;西昌专区越嶲县和乐山专区雷波、马边、峨边3县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州;马边、峨边2县由乐山专区代管。

重庆市设南桐矿区,第一至第六区分别更名市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6区。

四川省被分成了4大行署区,1952年,为何又会再次合并?

四川省被分成了4大行署区,1952年,为何又会再次合并?

四川省被分成了4大行署区,1952年,为何又会再次合并?四川省是我国西部的重要省份,四川的省会成都,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四川省的面积很大,但各地的川中百姓都认同自己是四川人。

在建国的初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四川省曾经被划分成了4个行署区,而且都是省级行政单位。

但是仅仅2年之后,4个行署区被撤销,再次合并成了四川省。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划分呢?一、四川省原本就是一个大盆地构成的首先,我们聊一下四川省的地理结构。

在四川省的中部地区,是重要的成都平原,依靠肥沃的耕地养育了各地的川中百姓。

四川的地理结构如同一个大盆地,四周高、中间低,而且地势平坦。

这样的地形易守难攻,在乱世容易出现割据政权,因此出现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的说法。

元朝统一天下之后,推出了沿用至今的行省制度。

从元朝开始,就出现了西川行省,而且包括了如今四川省的大部分地区。

由此可见,四川省是一个整体,从地理地貌上也无法拆分。

随后历经的明清两朝,四川省大体上的轮廓没有改变。

四川省是西南地区的钱粮重地,而成都府则是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中心。

西北准噶尔部南侵的时候,清朝高层严令:不能放一个准噶尔兵进入四川。

在清朝灭亡之后,全国出现了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而四川则是全国的一个缩影。

四川地区的各路军阀你来我往,进行了长达20年的内耗,直到30年代才逐步稳定下来。

抗战爆发之后,日本军队相继占领了上海、徐州、武汉、广州等地,西南地区成为了抗战的大后方。

在国家存亡之际,大批的川中子弟穿上军服、开赴战场,在这些热血男儿中,有相当一部分最终埋骨他乡。

在抗战期间,四川地区总计输送壮丁250多万人,其中伤亡了60多万,占全国将士总伤亡的20%还多。

如果没有四川地区的付出,不知抗战会出现什么局面。

川军以英勇善战、吃苦耐劳著称,在各路军队的中都是不少四川籍将领。

在建国的初期,我们军队中的四川籍将军也不在少数。

二、建国的初期,四川被划分成了4个行署区在建国的初期,虽然四川地区已经解放,但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四川省的区划调整,当年16大专区,如何分为18个地级市?

四川省的区划调整,当年16大专区,如何分为18个地级市?

四川省的区划调整,当年16大专区,如何分为18个地级市?西南地区的四川省,从建国以来,四川省地区划历经了一系列的复杂变化,看得作者眼花缭乱。

当年,四川省下辖了16个专区。

目前,如何下辖了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四川省的历史。

不得不说,四川省孕育了璀璨的文明,又被称为“天府之国”“巴蜀之地。

”在古代历史上,四川地区堪称是沃野千里,物产非常丰富。

由于四川省的地质结构很复杂,几次出现地方割据政权,例如前蜀政权、后蜀政权等等。

从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后,四川省就已经出现了,而且省会城市确立在成都府。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北洋军阀上台,我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当时,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四川省内部,各路军阀反复争霸,因此,出现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

此外,四川省各地的土匪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各地群众的生活和经济建设。

1949年,四川省各地陆续解放以后,鉴于四川省当时的问题,决定暂时撤销四川省,划分了川北、川南、川西、川东4大行署区。

当时,四川省需要投入战后重建和经济建设的工作,同时又需要肃清各地的土匪。

但四川省的面积太大,交通和通讯又非常有限。

不得已,才临时划分为4大行署区。

行署区属于建国初期的一种区划方式,地位与其他省份相当。

一个行署区下辖了几个专区,在建国初期,不仅仅在四川省出现了行署区,在江苏省、安徽省和陕西省,也都出现了行署区,例如苏北行署区、陕北行署区等等。

至于专区,专区属于建国初期的一种行政区划,专区的地位类似于现在的地级市。

但管辖区大于地级市,一个专区的面积相当于现在的两三个地级市。

当时,每一个省份划为了几个到十几个专区,例如江苏省的松江专区、陕西省的汉中专区等等。

其实,川东行署区下辖:万县专区、涪陵专区、大竹专区、璧山专区,川西行署区下辖:成都市、眉山专区、温江专区、绵阳专区、茂县专区,川南行署区下辖:自贡市、泸县专区、宜宾专区、乐山专区、内江专区,川北行署区下辖:南充专区、达县专区、遂宁专区和剑阁专区。

1990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1990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75
完全一致 , 分别为上海、 北京、 天津。上海的人口城 市化水平高居全国之首, 其人均 GDP 也是最高的, 近全国水平的四倍。西藏、 贵州、 甘肃等省、 自治区 的人均 GDP 大大低于全国水平 , 其人口城市化水 平较全国平 均水平 , 也是挺 低的。 大致可观 察出 2000 年各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与人均 GDP 存在着 线性 关系 , 以下 试着 作出 两者 的回归 分 析 ( 见 图 3) 。 通过简单的回归分析, 得出 2000 年各省人口
人口研究 Population Research
1990 年代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的 区域差异模式研究
黄扬飞 徐月虎 丁金宏
内容摘要
1990 年代我国的人口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 , 本文通过对比 1990 年和
2000 年两次人口普查资料 , 分析了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平现状及其在 1990 年代的增长幅度的区域差异 模式 : 200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呈现东高西低 , 西部地区北高南低的基本格局; 1990 年代的人口城市化 增长幅度的空间格局为北方自东向西逐渐递减, 南方自东向西高低峰谷交错递减 。各地区 1990 年代 人口城市化及其增幅除与经济发展水平及城市化所处的阶段有关外 , 2000 年普查统计口径的变化也 是原因所在。 关键词: 人口城市化 ; 区域差异 ; 因素分析 作者简介 黄扬飞 , 女, 1978 年生 ,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硕士研究生 ; 徐月虎, 男 , 1978 年生 , 华 东师范大学人口所硕士研究生 ; 丁金宏 , 男, 1963 年生, 华东师范大学人口所教授 、 博导。 邮编 : 200062
1990 年代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人口城市化进程及其空间差异也表现出一些新的特 征。2000 年的人口普查为我们认识新时期我国人口城市化问题提供了最新数据, 本文拟通过对全国 及各省公布的人口普查公告反映的人口城市化数据的分析, 揭示 2000 年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空间格局 及在 1990 年代增长幅度的空间差异。 1 2000 年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模式 1990 年代中国的人口城市化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据 2000 年 11 月 1 日第五次人口普查 , 中 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已达到 36 09% , 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与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 1990 年代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上升了 9 86 个百分点 , 平均每年将近上升一个百分点; 而 1980 年代人口城市化水平上 升幅度为 7 02 个百分点 , 平均每年上升 0 7 个百分点 , 说明 1990 年代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加速增长。 我国各省人口城市化发展很不平衡, 表现出鲜明的地带性特征。人口城市化水平具有明显的梯 度变化, 基本趋势是 : 东部沿海和东北地区的人口城市化程度较高 , 一直往中部 , 直至西南部, 人口城 市化水平明显下降。由此可见 , 我国 2000 年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可分为高、 中、 低三个地块, 在空间上 表现为沿海东部、 内陆北部、 内陆南部( 见图 1) 。 1 1 以沿海一带和东北地区的 12 个东部省、 市、 自治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为最高 , 平均城市化水平达 东部边界的 11 个省、 市、 自治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均在 40% 以上, 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是内陆 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的 1 8 倍( 内陆地区的城市化整体水平仅有 29 06% ) 。尤以北京、 天津、 上海三个直辖 市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为最,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两倍多。上海高居榜首, 为 88 3% 。 内陆地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本身差异也很大 , 从内蒙古的 42 68% 到西藏的 18 93% , 跨度 24 个 到了 52 10%

行政区划变更操作说明(操作前必看)(1)(1)(1)

行政区划变更操作说明(操作前必看)(1)(1)(1)

行政区划变更操作说明注意区分地区及机构的概念、区分区划变更及机构变更的概念:1、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比如卫生院或者卫生室2、地区:是指行政区域划分的简称,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区域划分,比如村、村委会3、机构变更是指机构进行合并、迁移等操作4、区划变更是指行政区域的合并、迁移、修改名称等操作,一般会在每年的5月份和9月份定期开放此功能1、行政区划组成区划代码至少为12位,加上扩展代码应为15位,即:省(2位)+市(2位)+县(2位)+乡镇(3位)+村(3位)+组(3位)村级行政区划示例: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文艺路街道识字岭社区【430102001001】行政区划第1-2位【430102001001】表示省级区划、行政区划第3-4位【430102001001】表示市级区划、行政区划第5-6位【430102001001】表示县级级区划、行政区划第7-9位【430102001001】表示乡级级区划、行政区划第10-12位【430102001001】表示村级级区划。

2、行政区划规则(一)代码结构。

区划代码分四段,由15位阿拉伯数字构成。

其结构如下:XXXXXX XXX XXX XXX(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扩展代码段)(二)编码方法。

第一段6位数字代码表示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市(地区、自治州、盟)、县(自治县、市、市辖区、旗、自治旗)的名称。

统一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国家标准。

其中:第一、二位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43 表示湖南省第三、四位表示市、地区、自治州、盟、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县汇总码、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

具体编码方法为:01-20,51-70表示市,01、02还用于表示直辖市所辖市辖区、县汇总码;21-50 表示地区、自治州、盟;90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县级行政区划汇总码。

地形起伏度与行政区划相关性初探——以四川省为例

地形起伏度与行政区划相关性初探——以四川省为例

地形起伏度与行政区划相关性初探——以四川省为例邹宝裕;罗明良;苟娇娇【摘要】以ASTER GDEM为数据源,运用GIS空间分析法提取四川地形起伏度(RDLS),并采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定量计算了各市州地形起伏度值与行政区划面积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地形起伏度呈从西向东、从盆周向成都平原降低的空间格局;四川省各市州行政区划调整时空分布格局变化明显,调整模式多样;各市州地形起伏度与行政面积在0.01相关性水平下呈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地形起伏度的增大,行政区划面积相应增大.研究展示了四川省行政区划变更历史及现状,定量说明了其与自然要素-地形起伏度的相互关系,可为相关部门进行区域性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7)003【总页数】6页(P327-332)【关键词】GIS;地形起伏度;行政面积;四川省【作者】邹宝裕;罗明良;苟娇娇【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西华师范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四川南充637009;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942地形起伏度研究起源于1948年苏联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提出的切割深度[1]。

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将地形起伏度作为划分地貌类型和地图编制的一项指标[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ArcGIS软件加载DEM数据提取地形起伏度逐渐盛行[3,4],由于研究领域及应用方向的不同,地形起伏度提取的有效性与实用性成为其研究的关键。

从研究进展来看,地形起伏度被广泛应用于区域资源与环境的定量评价之中[5-8],人口分布研究亦成为一大热点[9],如封志明等探讨了中国地形起伏度与人口分布的相关性[10]。

关于行政区划的研究,相关学者在不同领域都提出了不同见解,指出行政区划是一项涉及面广,周期长的工作[11-16]。

刘君德认为行政区划是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 是国家权力的空间或者地域的分割和配置体系的主要方面[17,18]。

新中国城市分拆合并重组简史(五)——四川省地级市整合专版

新中国城市分拆合并重组简史(五)——四川省地级市整合专版

新中国城市分拆合并重组简史(五)——四川省地级市整合专版四川省拥有18地级市,3个自治州,和广东一起成为全国拥有地级行政区最多的省份。

在重庆没有直辖之前,四川省就拥有6地区、14地级市、3自治州,是全国地级行政区最多的省份。

随着重庆直辖,将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划归重庆直辖市,很快就补缺,增加资阳市、眉山市、巴中市,撤销宜宾地区。

接下来,我们对部分地级行政区变更的情况做一个盘点。

风光绵阳绵阳的变迁: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公元前201年汉置涪县始,历来为郡县、州府治所。

涌现了李白、欧阳修、文同、李调元、沙汀、邓稼先、冯达仕等无数杰出人物。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置广汉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广汉郡由乘乡(今广汉市境内)迁到梓潼县,。

汉安帝元初二年(公元115年),为镇压少数民族反抗,益州刺史部和广汉郡均迁至涪县,三年后州、郡皆迁出市境。

东汉末年,刘备据蜀,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分广汉郡北部地区设梓潼郡(治梓潼县),建兴三年(225)分广汉郡东部地区设东广汉郡(治雒县,今三台县境)。

自此后,市境相沿各代均有州、郡、府等县以上政区建置。

民国24年(1935)川政统一,市境内只有今市区成为四川省第十三行政督察区治地,1948年领有绵阳、安县、绵竹、德阳、梓潼、罗江、广汉、什邡、金堂、彰明10县。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设绵阳专区,属川西行署区。

1952年绵阳专区属四川省领导。

1953年将广汉、金堂、什邡3县划归温江专区;原广元专区所属广元(驻嘉陵镇)、旺苍(驻冯家坝)、剑阁、江油、北川、平武、青川、昭化(驻宝轮镇)等8县划入绵阳专区。

辖15县。

1958年原遂宁专区所属遂宁、三台、蓬溪、盐亭、潼南、射洪(驻太和镇)、中江等7县划入绵阳专区。

撤销彰明、江油2县,合并设立江彰县(驻中坝)。

绵阳专区辖21县。

1959年江彰县改名江油县。

撤销昭化、罗江2县,将昭化县并入广元县;罗江县并入绵阳、德阳、安县3县。

四川21市州的前世今生

四川21市州的前世今生

四川省现辖18个地级市和3个自治州,21个市州有着不同的名字,名字背后有着不同的故事。

你还不知道你家乡名字的来历吗?你还不知道它们的曾用名、别名、艺名吗?其中寓意吉祥的名字有哪些,和山水有关的名字又有哪些,名字中究竟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原来,它们的前世今生是酱紫的……寓意吉祥的市名古蜀国开明王朝是西南一个强大的国家,它的首都一开始并不在成都,而是在郫县。

公元前4世纪,周代末年时期,蜀国开明第九世决定迁都,并打出了“一年成邑,二年成都”的口号。

于是,以这句口号而命名的古蜀国新的中心地便诞生了,这就是成都。

从成名至今,成都已经走过2300多年的历史了,老大的地位无人可及。

后来还多了几个美名,比如锦城、蓉城。

德阳据说西晋太康初年,担任旌阳县令的道教仙人许逊有着点石成金、化符水祛除瘟疫的本领,从而救死扶伤、有德于民,朝廷为了表达对他“德政如阳”的赞赏之意,便将旌阳县改为了德阳县。

有点玄乎有木有啊……不过所寄予的期望还是很美好哒!广元广元原名利州,新名诞生在元朝,名字中的“元”便是取自元朝的意思。

公元1277年,元世祖在四川用兵,突然很想要抒发点壮志豪情,于是一腔热血下将利州改为广元,意在“广我元路”,也就是希望元朝德威广播,疆域广大,广元之名便传承至今了。

还以为广元之名与三国文化、古蜀路很有瓜葛的童鞋们,不要再误会啦!遂宁遂宁作为一个地名,开始于东晋。

东晋与十六国并存,而遂宁则属于十六国中的成汉国。

各国之间的连年混战,使得人民痛苦不堪。

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伐蜀,灭成汉国,结束了四川长达50多年的混战。

当桓温凯旋而归途经县境时,境内一派和平安宁的气氛令他感慨万端,因而在这里设郡,定郡名为“遂宁”,以表达“平息战乱,达到安宁”的意愿。

从此,川中丘陵中的这片红土地,便有了一个吉祥的名字——“遂宁”。

雅安雅安的曾用名是雅州,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升雅州为雅州府,并增加设立了新的雅安县。

几经变更,这个名字终于成为它如今的大名。

70年川渝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

70年川渝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

70年川渝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各省的行政区划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改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去看看川渝地区在这几十年里行政区划的一个变革。

第一张图是1949年12月的地图,四川解放时期的行政区划图。

1949年四川行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此时的四川总共有16个行政督察区和一个中央直辖市,第一行政督察区为温江,其中成都包围在温江内,面积显得十分的小,重庆为中央直辖市。

整个四川并不是现在一样拥有川西地区,而且各行政督察区的区划和现在的地级市区划都有不小的区别。

解放第二年,国家就对四川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1950-1951年四川行政区划图上面就是1950-1951年四川行政区划图。

整个四川被分为了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署区,治所分别为北碚,成都,泸州,南充。

每个行署区有各种专区。

1952年撤销了四个行署区,恢复了四川省建制。

1952-1953年四川行政区划图1952年恢复四川省后,可以看出酉阳专区并入涪陵专区,重庆被江津包围,成都被温江包围。

1954-1955年四川行政区划图1954年,撤销了重庆中央直辖市的称号,划归四川省。

1955年,西康省被撤销,金沙江以东区域划归四川省,四川省的面积增大。

贵州省桐梓县的17个乡划归重庆市;重庆市设南桐矿区(万盛区的曾用名),第一至第六区分别更名为市中、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6区。

1956-1961年四川行政区划图从上图可以看见在1957年,撤销了合川市,并入了合川县。

1959年,江津专区的巴县,綦江和涪陵专区的长寿划归重庆市。

1977-1983年四川行政区划图1977年,江津地区的江北县被划归重庆市;温江地区的金堂和双流划归成都市。

1981年,江津地区改为永川地区。

1983年,撤销了永川地区与温江地区,所属地区分别划分给重庆市和成都市。

绵阳地区分出德阳市。

1983-1996年四川行政区划图1992年,万县地区被撤销,设置万县市。

深度解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专访四川省发

深度解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专访四川省发

记者:历届省委、省政府针对不同阶段发展的实际,先后作出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对全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可否阐释下四川区域发展格局是如何演进的?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又有着怎样的社会背景和条件?邓长金:总体来看,四川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经过了七个发展阶段,背后也有着各自的社会背景和条件。

改革开放之初,四川区域发展战略是“两点式”,即成都、重庆“两点式”发展。

当时,成都和重庆是四川两大省域经济中心,四川十分重视这两个城市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希望通过加快这两个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它们率先发展,带动全省发展。

因而提出“两点式”发展战略。

这个战略的实施使成渝两市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1978年,成都的GDP仅为36亿元,占全省(不包括重庆)GDP的19.47%,至1997年重庆直辖,成都GDP已达到1007亿元,占全省GDP的31%。

在199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前20位中心城市排名中,成都、重庆分列12、13名,位居西部地区1、2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全省产业呈现多元化发展,县域经济迅速崛起,全省经济发展呈现均衡化、分散化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四川又提出了“一线两翼”的区域发展战略。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导下,四川从省情出发,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制定了“发展县级经济,先抓一条线”的方针,这条线即江油一成都一峨眉山一线;在发展“一条线”的同时,还提出了加快攀西、川南两翼的开发和建设,以期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新兴工业城市。

20世纪90年代中期,四川从促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全局高度,提出了“依托两市、发展两线、开发两四川省发改委副主任邓长金12四川省情翼、带动全省”的区域发展战略。

即依托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发展“江油-峨眉山”、“成都-重庆”沿线经济,开发攀西、川南两区、带动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这也标志着四川区域发展战略思路由单个考虑若干重点区域向整体谋划全局的转变,发展成渝经济带的思路也略见雏形。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民国时期行政区划一. 民国时期政区设置(一)历史背景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华名国诞生。

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中央政府。

2月12日,清宣统皇帝退位。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职,由袁世凯任临时大总统。

5月,临时政府前往北京。

民国四年12月12日,袁世凯窃果称帝,此后进入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中华民国承袭了清朝的领土疆域。

在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由孙中山签署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其中第三条规定: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此外,台湾省人处在日本占领之下。

由于时间较短,临时政府来不及对地方行政区划有所建置。

北京政府初期,沿袭的二十二省为:直隶省(治天津)、奉天省(治沈阳)、吉林省(治吉林)、黑龙江省(治龙江)、山东省(治历城)、河南省(治开封)、山西省(治阳曲)、江苏省(治江宁)、浙江省(治杭州)、安徽省(治怀宁)、江西省(治南昌)、福建省(治闽侯)、湖北省(治武昌)、湖南省(治长沙)、广东省(治番禹)、广西省(治浥宁)、云南省(治昆明)、贵州省(治贵阳)、四川省(治成都)、陕西省(治长安)、甘肃省(治翶兰)、新疆省(治迪化)。

另有顺天府仍沿清旧制;内外蒙古、青海、西藏等地方,均维持原状;台湾省仍有由占。

地方的行政区划,清末为省、道、府、州、县(厅)五级,拟改为省、县两级未实行。

民国二年(1913年)1月,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废除州、存道县、实行省、道、县三级的行政区划体制。

随后于民国三年(1914年)开始,进行一系列行政区划的调整。

(附注:此图扫描于中国历史地图册——民国时期行政图)(二)不同级别行政区划的调整1.省级区划调整民国三年(1914年)5月,顺天府属宁河、大城、新镇、文安四县划归直隶省。

其余所属廿县,皆明确归顺天府管辖,原受制于长官者,一切罢去。

同年10月,顺天府改制,原辖区域设置京兆地方。

四川概览2001年四川省行政区划

四川概览2001年四川省行政区划

四川概览2001年四川省行政区划2001年底,四川省辖18地级市、3自治州,122县、14县级市、3自治县、41市辖区,88区、3165乡、1888镇、197街道。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成都市8区、4市、7县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新都镇)崇州市邛崃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金堂县(赵镇)双流县(东升镇)温江县(柳城镇)郫县(郫简镇)大邑县(晋原镇)蒲江县(鹤山镇)新津县(五津镇)自贡市4区、2县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旭日镇)富顺县(城关镇)攀枝花市3区、2县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攀莲镇)盐边县(桐子林镇大坪地)泸州市3区、4县江阳区纳溪区龙马潭区泸县(福集镇)合江县(合江镇)古蔺县(古蔺镇)叙永县(叙永镇)德阳市1区、3市、2县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棉竹市罗江县(罗江镇)中江县(凯江镇)绵阳市2区、1市、6县涪城区游仙区江油市三台县(潼川镇)盐亭县(云溪镇)安县(花荄镇)梓潼县(文昌镇)北川县(曲山镇)平武县(龙安镇)广元市3区、4县城中区元坝区朝天区旺苍县(东河镇)青川县(乔庄镇)剑阁县(下寺镇)苍溪县(陵江镇)遂宁市1区、3县城中区蓬溪县(赤城镇)射洪县(太和镇)大英县(蓬莱镇)内江市2区、3县城中区东兴区威远县(严陵镇)资中县(重龙镇)隆昌县(金鹅镇)乐山市4区、1市、4县、2自治县城中区沙湾区五通桥区金口河区峨眉山市犍为县(玉津镇)井研县(研城镇)夹江县(漹城镇)沭川县(沭溪镇)马边彝族自治县(民建镇)峨边彝族自治县(沙坪镇)南充市3区、1市、5县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南隆镇)营山县(朗池镇)蓬安县(周口镇)仪陇县(金城镇)西充县(晋城镇)宜宾市1区、9县翠屏区宜宾县(柏溪镇)南溪县(南溪镇)江安县(江安镇)长宁县(长宁镇)高县(庆符镇)筠连县(筠连镇)珙县(巡场镇)兴文县(中城镇)屏山县(屏山镇)广安市1区、1市、4县广安区(浓洄镇)华蓥市岳池县(九龙镇)邻水县(鼎屏镇)武胜县(沿口镇)达川市1区、1市、5县通川区万源市达县(南外镇)宣汉县(东乡镇)开江县(城厢镇)大竹县(竹阳镇)渠县(渠江镇)眉山市1区、5县东坡区(东坡镇)仁寿县(文林镇)彭山县(凤鸣镇)洪雅县(洪川镇)丹棱县(丹棱镇)青神县(城厢镇)雅安市1区、7县雨城区名山县(蒙阳镇)荥经县(严道镇)汉源县(富林镇)石棉县(新棉镇)天全县(城厢镇)芦山县(芦阳镇)宝兴县(穆坪镇)巴中市1区、3县巴州区通江县(诺江镇)南江县(南江镇)平昌县(江口镇)资阳市1区、2市、2县雁江区简阳市乐至县(天池镇)安岳县(岳阳镇)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驻马尔康县13县马尔康县(马尔康镇)汶川县(威州镇)理县(杂谷脑镇)茂县(凤仪镇)松潘县(进安镇)九寨沟县(永乐镇)金川县(金川镇)小金县(美兴镇)黑水县(芦花镇)壤塘县(壤塘镇)阿坝县(阿坝镇)若尔盖县(达扎寺镇)红原县(邛溪镇)甘孜藏族自治州驻康定县18县康定县(炉城镇)泸定县(泸桥镇)丹巴县(章谷镇)九龙县(呷尔镇)雅江县(河口镇)道孚县(鲜水镇)炉霍县(新都镇)甘孜县(甘孜镇)新龙县(茹龙镇)德格县(更庆镇)白玉县(建设镇)石渠县(尼呷镇)色达县(色柯镇)理塘县(高城镇)巴塘县(夏邛镇)乡城县(桑披镇)稻城县(金珠镇)得荣县(松麦镇)凉山彝族自治州驻西昌市1市、15县、1自治县西昌市盐源县(盐井镇)德昌县(德州镇)会理县(城关镇)会东县(会东镇)宁南县(披砂镇)普格县(普基镇)布拖县(特木里镇)金阳县(天地坝镇)昭觉县(新城镇)喜德县(光明镇)冕宁县(城厢镇)越西县(越城镇)甘洛县(新市坝镇)美姑县(巴普镇)雷波县(锦城镇)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变更情况★同意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以原新都县的行政区域为新都区的行政区域。

1950年四川省被分成4大行署区,行署驻地都在哪?成都如何安置?

1950年四川省被分成4大行署区,行署驻地都在哪?成都如何安置?

1950年四川省被分成4大行署区,行署驻地都在哪?成都如何安置?1950年四川省被分成4大行署区,行署驻地都在哪?成都如何安置?文/历史正说图/网络建国初期,当时中国曾经下辖9大行署区,分别是:安徽的皖北行署区和皖南行署区,江苏的苏北行署区和苏南行署区,辽宁有旅大行署区,四川的川南、川北、川东和川西行署区。

但这些行署区都是临时性的,没过几年就被撤销了。

那么当时四川的四大行署区,他们的驻地都在哪?当时成都是什么地位?四川的地理环境十分的复杂,属于盆地结构,所以四川才被称为是天府之国,而在这个盆地的中间就是成都平原,但是在盆地的外围,有着无数的山区和丘陵地带,这使得四川在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的割据政权,而且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剑阁关是首先需要面对的,历史上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的说法。

在民国时期,当时的四川有很多的武装土匪,这些土匪靠着这里的环境优势,对当地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在建国之后,四川的土匪也是很麻烦的,很多的剿匪记都是出现在这里的。

建国初期,1950年1月,因为四川常年的战争和匪患等,所以最后国家决定把四川分成了川北、川南、川东、川西四大行署区。

行署区在政治上和省是一个级别的,所以行署驻地也就是所谓的省会。

这四大行署区当时隶属于西南局领导,川东的行署驻地在重庆,川西的行署驻地在成都,川南的行署驻地在泸州,川北的行署驻地在南充。

所以说当时的成都是川西行署区的驻地,那么后来四川是如何合并的呢?本身这四大行署区都是临时性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四川当时的复杂局面,后来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剿匪的成功等,于是在1952年的时候,这四大行署区合并成为了四川,省会就成为了成都,但是四川的变化还是没有结束,要知道当时四川跟前还有一个西康省。

1939年成立,目的是捍卫西南。

但是全国后和平了,西康的作用就逐渐的减少了,1955年西康省被撤销,西康也一分为二,金沙江以西的地方划给了西藏,金沙江以东的地区划给了四川,四川的管辖区也逐渐的确定下来了,在交通不发达的当时,想要走遍四川是很困难的,四川虽然很大,但是划分是不合理的,因为本身四川盆地就是一个整体,如今随着各种交通工具和国家的建造,两地之间的距离才逐渐的缩短。

四川省版图变动

四川省版图变动

四川省版图变动
1949年新中国成立,由于四川地域较大、人口众多,为了便于管理,撤销四川省,设立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个行署区。

川西行署区,下辖成都市及温江、绵阳、茂县、眉山四个专区。

川东行署区,下辖万县市和璧山、涪陵、万县、酉阳、大竹五个专区。

川北行署区,下辖南充市和剑阁、南充、达县、遂宁四个专区。

川南行署区,下辖泸州市、自贡市两市和泸州、内江、乐山、宜宾四个专区。

1951-1954年的西康省,当时西康不属于四川省,西康省是一级行政区,独立于四川省。

1955年撤销西康省,原西康省所属区分别并入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金沙江以东并入四川省,金沙江以西的昌都地区并入西藏。

1952-1953年四川省,1952年9月,撤销川东、川西、川南、川北行署区,恢复四川省建制,在成都成立四川省人民政府。

1954-1955年四川省,1954年9月19日,重庆市再次并入四川省建制(1939年迁出四川省)。

1954年,四川省通江县碑坝区划入陕西省。

1955年,撤销西康省,金沙江以东各县划归四川省。

1956-1961年四川省,1957年,四川省旺苍县三道乡划入陕西省。

1977-1983年四川省,1977年江北县划归重庆市,金堂、双流划归成都。

1997-1999年四川省,1997年,原四川省计划单列市重庆市与地级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从四川省整体划出组建重庆直辖市。

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撤销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合并设立万源市(县级),以原万源县和白沙工农区的行政区域为万源市的行政区域,市人民政府太平镇,原万源县的9个区同时撤销。(1993年7月14日民政部【民行批151号】批复;1993年7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5号】批复)
★撤销彭县,设立彭州市(县级),以原彭县的行政区域为彭州市的行政区域。(1993年11月18日民政部【民行批232号】批复;1993年12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32号】批复)
★撤销万县地区及万县市、万县,设立万县市(地级),辖原万县地区的开县、忠县、梁平、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城口8个县。新设立万县市3个市辖区: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龙宝区辖龙宝镇、武陵镇、19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龙宝镇;天城区辖天城乡等31个乡、3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天城乡;五桥区辖五桥镇等5个镇、43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五桥镇。万县市人民政府驻龙宝区的高笋塘。(1992年12月11日国务院【国函194号】批复)
★理塘县格则乡格木村划归巴塘县波密乡管辖。格木村划归巴塘县涉及的县界变更,按理塘、巴塘两县协议的格木村与理塘县则巴村界线勘定。(1991年7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30号】批复)
★1991年12月5日,民政部《关于四川省撤销纳溪县设立泸州市纳溪区问题的批复》(【民行批78号】):纳溪县尚不具备改设市辖区的条件,学 相关内容 添加到搜藏已解决
90年与2000年四川省行政区划变化
悬赏分:15 - 提问时间2009-2-2 17:31
尽量精确到每个县,给出修改后的地名。小弟有急用,谢谢好心的人帮忙!
提问者: 814802906 - 试用期 一级 其他回答 共 1 条
★撤销简阳县,设立简阳市(县级),以原简阳县的行政区域为简阳市的行政区域。(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53号】批复;1994年4月2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142号】批复)
★撤销南川县,设立南川市(县级),以原南川县的行政区域为南川市的行政区域。(1994年4月5日民政部【民行批54号】批复;1994年6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46号】批复)
1990:
★1990年9月4日国务院【国函84号】批复:
将成都市东城区、西城区和金牛区调整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和成华区,5个区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区人民政府驻地是:
锦江区:辖原东城区的东糠市、天涯石北街、和平街、梓幢桥正街、春熙路、盐市口、人民南路、东丁子、王家坝街、水碾河、攩扒街、芷泉街、莲花池、牛市口、东风南路、伴仙街、沙河铺17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天涯石北街。
青羊区:辖原西城区的新华西路、白家塘街、北大街、东通顺街、忠烈祠街、鼓楼南街、西御河沿街、祠堂街、上汪家拐街、斌升街、黄瓦街、青羊正街、黄田坝13个街道办事处和原金牛区的苏坡桥、文家场2个街道办事处及苏坡、文家2个乡,共辖15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新华西路。
金牛区:辖原金牛区的茶店子、土桥、洞子口、抚琴、白果林、天回镇6个街道办事处,金牛、营门口、洞子口、天回4个乡和原西城区的北巷子街、乡农市街、西南交大小区、青羊北路、西安路、四川工业学院、人民北路、肖家村、火车站、解放路、曹家巷、驷马桥12个街道办事处,共辖18个街道办事处、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茶店子。
★中江县城关镇更名为凯江镇。(1994年8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45号】批复)
★资阳县城关镇更名为雁江镇。(1993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号】批复)
★将重庆市南桐矿区更名为万盛区(1993年2月16日民政部【民行批42号】批复;1993年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9号】批复)
★苍溪县的小新乡划归广元市元坝区管辖。(1993年4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号】批复)
★1993年7月2日国务院【国函96号】批复:
1.设立广安地区。广安地区辖南充地区的华蓥市、广安县、岳池县、武胜县和达县地区的邻水县,地区行政公署驻广安县浓回镇。
2.撤销南充地区、南充市、南充县,设立南充市(地级)。
3.南充市设立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市人民政府驻顺庆区。顺庆区辖北城、中城、西城、东南4个街道办事处和李家、芦溪、搬罾、潆溪4个镇及共兴、顺和、双桥、金台、新建、舞凤、华凤7个乡,顺庆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高坪区辖高坪、龙门、长乐、东观、青居、小龙、江陵、胜观、石圭9个镇和会龙、走马、黄溪、浸水4个乡,高坪区人民政府驻高坪镇;嘉陵区辖金宝、里坝、龙蟠、双桂、西兴、大通、安羊、金凤、曲水、李渡、吉安、安福12个镇和三会、太和、礼乐、大兴、一立、龙岭、木老、世阳、盐溪、火花、文峰11个乡,嘉陵区人民政府驻火花乡。
1994:
★调整攀枝花市各区的行政区划:(1994年2月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7号】批复)
1.东区辖原所属的僳果、密地、攀枝花、炳草岗、大渡口、向阳村、枣子坪、长寿路、南山、弄弄坪10个街道办事处和仁和区的银江乡(新庄村除外)、前进乡的炳草岗村和大渡口村的渡口、酸枣树、老熊箐3个村民小组。
★攀枝花市仁和区所辖的红格、安宁、新民、新九、和爱5乡划归盐边县管辖。(1990年3月2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7号】批复)
1991:
★撤销阆中县,设立阆中市(县级),以原阆中县的行政区域为阆中市的行政区域。(1991年1月12日民政部【民行批2号】批复)
★巴塘县巴仲镇更名为夏邛镇。(1991年2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号】批复)
★1991年12月29日,民政部《关于四川省撤销广安县设立广安市问题的批复》(【民行批98号】):广安县的行政区划以维护现状为宜。
1992:
★云阳县人民政府驻地由云阳镇迁至双江镇青龙嘴。(1992年1月27日民政部【民行批8号】批复)注:由于迁建工作需要较长时间,现仍驻云阳镇。
★撤销永川县,设立永川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永川县的行政区域为永川市的行政区域。(1992年3月9日民政部【民行批25号】批复)
★巴塘县所属的茨巫、白松乡及贡波乡的贡波、自桑村划归得荣县管辖。茨巫、白松乡及贡波乡的贡波、自桑村划归得荣县管辖后的县界变更,以1992年11月3日巴塘、得荣两县协议的茨巫、白松乡与巴塘县中咱乡之间的乡界和贡波、自桑村与巴塘县热思村之间的村界勘定。(1992年11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72号】批复)
2.西区辖原所属的玉泉、清香坪、河门口、格里坪、陶家渡、大宝鼎、摩梭河7个街道办事处和仁和区的平江乡及银江乡的新庄村。
3.仁和区辖原所属的仁和镇和务本、新生、同德、新华、民政、福田、太平、永福、大田、啊喇、平地、大龙潭、鱼塘、前进、中坝、总发16个乡及东区的金江、大河中路2个街道办事处。
★绵竹县城关镇更名为剑南镇。(1994年3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994]17号】批复)
★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驻地由上新街迁至南坪万寿桥。(1992年3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号】批复)
★撤销江津县,设立江津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江津县的行政区域为江津市的行政区域。(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88号】批复)
★撤销合川县,设立合川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合川县的行政区域为合川市的行政区域,原县辖的13个区公所同时撤销。(1992年8月4日民政部【民行批89号】批复)
★梓潼县城关镇更名为文昌镇。(1992年9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53号】批复)
★眉山县人民政府驻地眉山镇更名为东坡镇。(1992年9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59号】批复)
★双流县城关镇更名为东升镇。(1992年9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24号】批复)
★岳池县城关镇更名为九龙镇。(1992年9月2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81号】批复)
4.南充市辖原南充地区的南部县、营山县、蓬安县、仪陇县、西充县和新设的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原南充地区的阆中市由省直辖。
★撤销巴中县,设立巴中市(县级),以原巴中县的行政区域为巴中市的行政区域。(1993年7月2日民政部【民行批136号】批复;1993年7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6号】批复)
武侯区:辖原东城区的望江路、致民路、小天竺、跳伞塔、玉林5个街道办事处,原西城区的浆洗街街道办事处,原金牛区的三瓦窑、石羊场、永丰场、蔟桥4个街道办事处及桂溪、石羊、永丰、蔟桥4个乡,共辖10个街道办事处、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永丰场。
成华区:辖原东城区的椒子街、双桥子、双林村、猛追湾、跳蹬河、建设路、府青路、二仙桥8个街道办事处,原金牛区的保和镇、龙潭寺、青龙场3个街道办事处和圣灯、保和、龙潭、青龙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二仙桥。
★营山县城守镇更名为朗池镇。(1992年9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95号】批复)
★夹江县城关镇更名为漹城镇。(1992年9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06号】批复)
★新津县武阳镇更名为五津镇。(1992年10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136号】批复)
1993:
★撤销资阳县,设立资阳市(县级),由省直辖,以原资阳县的行政区域为资阳市的行政区域。(1993年1月16日民政部【民行5号】批复;1993年1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23号】批复)
hezhenqiao 见习魔法师 二级(228) | | 我的知道 | 我问
我的回答
为我推荐的提问
知识掌门人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帮助 设置
★1993年7月5日国务院【国函98号】批复;1993年7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函436号】批复
1.设立巴中地区。巴中地区辖达县地区的巴中市、通江县、南江县和平昌县。巴中地区行政公署驻巴中市.。
2.将达县地区、达县市更名为达川地区、达川市。达川地区辖达川市、达县、宣汉县、开江县、万源县、大竹县、渠县和白沙工农区。达川地区行政公署驻达川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