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初探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初探

发表时间:2011-03-10T13:59:29.077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0年12期作者:吴巧

[导读] 研究和挖掘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以便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的瑶族音乐文化。

(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06)

【摘要】本文以中华民族音乐审美标准为主线,以瑶族传统文化为背景,研究和挖掘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以便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优秀的瑶族音乐文化。

【关键词】瑶族民歌;文化内涵;美学价值

Cultural content and esthetics value preliminary study of precious jade clan folk song

Wu Qiao

【Abstract】This text with Chinese nation music appreciate beauty standard is lord line, with precious jade clan tradition culture for the background, research and scoop out precious jade clan cultural content and esthetics of the folk song value, in order to betterly expand with spread to accept excellent precious jade clan music culture.

【Key words】Precious jade clan folk song;Cultural content;Esthetics value

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唐朴林先生在他的《华乐魂----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要旨》文中说道:“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华人开发了自己的音乐智能,逐步培养、树立了中华民族的音乐审美观,并不断的完善她,创造出灿烂多姿且意境深邃的音乐文化。概括起来,大约体现在和、德、虚、线、韵、即兴等几方面。”[1]

笔者赞同唐先生这一精辟的总结并以此作为中华音乐审美之标准来审视瑶族民歌,初探瑶族民歌在和、德、虚、线、韵、即兴等几方面的体现形式与中华之审美观有何同异。也就是把瑶族民歌置于横向与纵向交叉的坐标来看:横向就是瑶族民歌在中华音乐文化背景下,自身发展的历史与中华音乐文化共同发展相互影响的历史进程;纵向就是瑶族民歌自身发展的流变过程。探究和挖掘瑶族民歌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目的是为了弘扬和传承我们瑶族优秀的音乐文化。

瑶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瑶族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特异的风格与深邃的哲理。瑶族民歌是传播瑶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丰富多彩的瑶族民歌,即符合中华音乐文化的审美标准又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正所谓:“殊方异俗,歌哭不同。”(嵇康《声无哀乐论》)。瑶族人民的不同的民俗习惯、文化背景,反映了民歌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

瑶族是我国历史上迁徙最多的民族,散居的地理环境、不同的语言和生产、生活习俗,形成了多个的分支和族称,使瑶族民歌呈现出多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形态。在瑶族早期的记载中:“东、凤两属……瑶歌于深山穷谷……有庄、有谐、有俗、有雅……”。(田曙岚:《广西旅行记》第209页)这表明仅广西的东兰县和凤山县两地就有着不同审美价值的民歌,因此,本文只能从浩瀚的瑶族民歌海洋中选择较典型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瑶族民歌来论述。

1.“和”乃思维之道[1]

“和”是中国音乐艺术立美之最高原则。“和”是人感受声音的审美现象,在中国古典文献里,有许多对和谐声音的论述。《书•舜典》:“声依永,律和声。”;《吕氏春秋》:“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史记•乐书》:“大乐与天地同和”等等。把“乐”与天地万物相和,作为华乐美学的一大要素。[1]

瑶族人民对音乐艺术的“和”也有着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这表现在那一首首的民歌里。如,流传在湖南江华尖山的双声部民歌《不合(和)我音懒操心》(留西拉咧):我试歌(咧),/我试(咧)歌,/合不(啰)合(哇啊哎哎),/(留西拉咧)试歌(啰)合音(咧啊)不合(咧)音(哎哎呀咧哎哎)。/试歌(啰)合音(咧啊)我就(啰)唱(啊啊啊哎哎),/(留西拉咧)不合(啰)我音(咧啊)懒操(咧)心(哎哎呀咧哎哎)。[2]

又如,流传在广西富川凉井的双声部民歌《声音合(和)了我俩唱》(嘞嘞嘿•上头歌):我俩兄弟唱首歌,(嘞嘞嘿)/试看声音合不合(嘞嘞嘿)。/声音合了我俩唱(嘞嘞嘿),/声音不合就收音(嘞嘞嘿)。[2]

歌中的合与和相通用,即是指声音和协否,又喻指人与人之间是否和谐。

瑶族人民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认为:“人多唱多好听”,由于这种对音乐的审美要求,他们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多声部民歌。其中在说勉语、布努语和汉语的部分瑶族支系流传着称为“双声歌”的多声部民歌。但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和谐声音感受之差异,瑶族民歌与其他西南少数民族一样,喜欢使用和声大二度。这是由于壮、瑶、侗等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心态和鉴赏情趣使得在音乐理论上“最不协和的音程”却构成了最佳的和谐。瑶族传统的多声部民歌有许多都是在中段长时间的延长大二度音程,或在终止前运用大二度音程,以求得一种独特的象征大自然某些事物的音响效果。如,平地瑶民歌《流水欢歌迎客来》(蝴蝶歌)又叫(蝴蝶蜂歌),当两位歌手唱到“依呀黄的蜂,蝴的蝶”后面的大二度时,两位歌手总是不约而同的把身体紧靠起来,力图使声音更好地拢在一起,去寻找一种像蜜蜂蝴蝶飞舞时发出的“嗡嗡”声,并认为能准确唱出这样音程的是最美的。[3]瑶族歌唱家盘继宏和何玲玲在演唱蝴蝶歌时,她把其中的衬词不断的重复:“嘞的的的的~~嘞的嘞的嘞的~~”用颤音来演唱,即表现了蝴蝶黄蜂满山飞舞的情景,又更好地表现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主题。

2.“德”乃修身之道[1]

“德”是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立美之根本。音乐自古以来一直是作为各朝各代育德的重要手段。“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充分地表现了音乐具有的教化作用。优秀的音乐不仅能够满足人的生理快感,使人身心愉悦,还能充实生命,规范和引导人们向着平和、庄重、正直、朴实等优秀品质去发展,以达到国泰民安的目的。这种审美观要求音乐艺术根本是为了“德”服务的。

瑶族是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瑶族的历史和文化是靠口传心授代代的流传下来。除了用民歌描述自己漫长的迁徙史外,还有许多的是用以引导和规范后辈子孙道德品质、为人处世、礼仪举止等这类的民歌。瑶族文化由于受具有两千多年、一脉相承正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传统的伦理道德观:人人平等,互相尊重;团结协作,克己为公;尊老爱幼,热情好客;讲信用,重言诺;“非己物莫取”等等。把儒家宣扬的人性、仁爱、至诚、民本、仁政、中庸、和为贵的道理,用民歌的方式传教于后代。

瑶族关于教育后人为人处世的民歌:如,布努瑶的《丧葬歌》。当瑶家老人去世,师公(或歌手)就绘形绘色地模仿死者的神态、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