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浮游生物学

合集下载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

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

第二部分海洋浮游生物学复习重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浮游生物和浮游生物的定义一、浮游生物(Plankton)定义:在水流的作用下,被动地营漂浮生活的水生生物。

二、浮游生物的共同特征1、缺乏发达的行动器官2、体色:浮游植物——因有叶绿体等色素体而表现颜色多样化;浮游动物——多透明Eg:水母;栉水母;海樽3、多数个体小浮游植物:10μm-100μm浮游动物:1mm~10mm Eg:北极霞水母(2~7.8m)火体虫(尾索动物海樽的群体,长度可达2m)三、浮游生物学(Planktology)研究浮游生物生命现象、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浮游生物分类(不同分类标准下不同分类名称及解释如阶段性浮游生物)一、营养方式1、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主要包括单胞藻(硅藻、甲藻)自养性浮游生物——生产者,初级生产力,真光层<这个光层的光能可以保证植物足够的光能进行光合作用> 2、浮游动物Zoopankton异养性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原生、腔肠、甲壳类>很多海洋生物幼体也属于浮游范畴——消耗者,次级生产力二、个体大小(知道中英文名)1、极微型浮游生物(Ferntoplankton):0.02~0.2µm,浮游病毒2、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plankton):0.2~2µm,浮游细菌,浮游植物3、微型浮游生物(Nanoplankton):2~20µm,浮游真菌,浮游植物,浮游原生动物4、小型浮游生物(Microplankton):20~200µm,浮游植物、浮游原生动物5、中型浮游生物(Mesoplankton):0.2~20mm,小型水母,栉水母,桡足类,枝角类,毛颚类,被囊类,鱼卵和鱼仔6、大型浮游生物(Marcoplankton ):2~20mm ,较大水母,糠虾,端足类,磷虾,海樽,鱼类幼体7、巨型浮游生物(Megaplankton ):20~200mm ,大型水母,被囊类(火体虫、纽鳃樽) 生物学意义:三、生活史中浮游阶段长短 1、永生性浮游生物(Holoplankton )2、阶段性浮游生物(Meroplankton ):水母体、幼虫、季节性/兼性浮游生物3、暂时性浮游生物(Tychoplankton ):暂时性营浮游生活,大多数为底栖生物如:四、生活环境1、淡水浮游生物(freshwater plankton ):盐度<52、海洋浮游生物(marine plankton ):盐度>163、河口浮游生物(estuarine plankton ):盐度5~16五、分布1、水平分布:①沿岸性(近海)浮游生物:盐度较低②远洋性(远海)浮游生物:盐度较高③泛栖性浮游生物:适应盐度范围较宽2、垂直分布:①上层浮游生物:0~100m :漂浮生物(neuston ):0~5cm ,受风影响大,生活在海液界面上 ②中层浮游生物:100~400m③下层浮游生物:>400m :深海浮游生物(>600m )、极深海洋浮游生物(km 级)3、地理分布:北极、北方、温带、热带、南极浮游生物4、季节分布:春夏秋冬、终年、偶现六、来源1、自生浮游生物2、外来浮游生物第四节 海洋浮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一、有益1、经济海产和养殖动物的饵料2、浮游生物渔业(人类食物)3、海流、水团指示生物4、研究海洋地质史和勘探石油(钙质、硅质壳)5、海洋污染的生物性指标(对污染物有富集作用)二、有害1、产生赤潮——甲藻、夜光虫、中缢虫2、破坏渔业资源、养殖敌害第五节浮游生物研究历史与重要研究理论二、浮游生物几个重要研究领域1)微型生物环或微生物网(microbial food web)营养物质更新快、能量转换效率高、与有机碎屑关系密切微生物环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比例很大2)能学研究浮游动物摄食率、呼吸率等研究3)桡足类的培养研究浮游动物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小鱼虾最主要的食物来源天然饵料,富含高不饱和脂肪酸,宽幅饵料目前的好饵料:卤虫、轮虫,但高不饱和脂肪酸没有桡足类高4)桡足类滞育卵的研究<桡足类、卤虫、轮虫都可产生滞育卵>环境不适时,产滞育卵沉到海底保存时间很久,环境适宜再孵化5)种群遗传分析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种群遗传、揭示种群动态变化机制6)种群动态及模型研究海洋生态系统动力学——解释变化规律、预测变化规律第一章原生动物第一节基本形态一、细胞质外质 ectoplasm :透明,均匀,少颗粒,滞性大内质 endoplasm :色泽暗,多颗粒,滞性小(易流动)二、细胞核泡状核 Vesicular nucleus :染色质少,分布不均(小核)致密核 Massive nucleus :染色质多,分布均匀(大核)如:草履虫 大核(肾形)、小核(球形)——双态核有些有多个核,一般只有一个核。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1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1海洋浮游植物:硅藻门
Marine PhytoplanktonDepartment of Oceanography Xiamen University
• 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 有着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 (Biologicalindicator) ,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 重要意义。
1 海洋浮游植物重要意义
2 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原核细胞型生物:1.细菌(Bacteria)2.蓝藻门(Cyanophyta)真核细胞型生物: 1.硅藻门(Bacillariophyta):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将重点介绍。 2.甲藻门(Pyrrophyta):是很重要的类别,大多种类是赤潮生物。3.绿藻门(Chlorophyta):是海水养殖中的重要饵料,如盐藻、扁 藻、小球藻。4.金藻门(Chrysophyta):在海水养殖中也有重要地位,有些种类 是良好的饵料。5.黄藻门(Xanthophyta):大多生活于淡水。 6.隐藻门(Cryptophyta):主要生活于淡水。 7.眼藻门(Euglenophyta):淡水中多,且个体极小,不易采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hapter 1 Bacillariophytaknown as diatom, the most important“Marine Pasture”
group of phytoplankton, regarded as
1.1 Morphological Features1.1.1 Exterior morphology of the cella .form:spherical, ellipsoid, triangular, poyangular etc.b .frustule :epitheca, hypotheca, valve, girdle band, connecting band, valve mantlec .axis :transapical axis, apical axis, pervalval axis

海洋浮游生物学 (3)

海洋浮游生物学 (3)

世界海洋中的硅藻大约一亿年前,海洋硅藻的地位显著提升,现如今它生成的大量有机物,为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

它们生活在一个生长必需物稀少且不断被回收共享的环境,它们极大地影响了全球气候、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和海洋生态系统功能。

这些至关重要的生物将如何应对如今变化迅速的海洋环境?这对环境健康十分重要,目前人们正通过对其基因的研究来解密。

地球上约1/5的光合作用都是通过名为硅藻的微观真核浮游藻类产生的。

这些光合主力在世界各地的水域都被发现,只要有充足的光照和营养盐。

硅藻这个名字源于希腊语diatomos,意为“切成两半”,指的是它们特有的由二氧化硅形成的两部分细胞壁(见图一)。

海洋硅藻每年产生的有机碳相当于陆地上所有热带雨林产生的有机碳的总和。

但与由树木产生的有机碳不同的是,由硅藻产生的有机碳作为海洋食物网的基础,被迅速消耗。

在沿海地区,硅藻有力地支撑了我们的渔业,而在开阔海区,绝大部分硅藻产生的有机物迅速下沉,成为深海生物的食物。

而下沉的一小部分有机物并没有被消耗,它们沉积在海底,为石油储备量做出了贡献。

鉴于硅藻在全球碳循环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增加铁含量来育肥大片海域从而使硅藻大量繁殖,以此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这项备受争议的计划已经制定。

通过对世界性硅藻海链藻34兆可用的包括细胞核、质体、线粒体基因的DNA 序列的研究,关于硅藻对全球的影响有了新的见解机制。

全基因组序列的第二个模型硅藻,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27Mb)也很快完成了研究,并且目前极地种圆柱拟脆杆藻(80mb)和沿海种多列拟菱形藻(300mb)也完成了初步测序。

测序项目迄今为止更有趣的结果之一是认识到将硅藻与进化上不同的植物和动物谱系区分开的基因和代谢途径的独特组合。

硅藻中封装了巨大的多样性,例如T. pseudonana 和P. tricornutum之间约相差9000万年,但它们之间的差异却和相差5500万年的动物和鱼类完全不同。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剖析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剖析

《海洋浮游生物》概述绪论1.浮游生物:是指在水流运动的作用下被动地漂浮于水层中的生物群。

2.浮游生物的特点:多数个体很小;缺乏发达的运动器官,运动能力;多数分布于水体的上层或表层。

3.海洋浮游生物学:是一门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4.海洋浮游生物学与生物科学、海洋科学及水产养殖、海洋地质等学科都有密切的关系。

5.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营养方式):浮游植物:包括单细胞藻类(也包括细菌)。

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自养方式,其中,藻类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细菌是生态系统的还原者(也可以是生产者)。

浮游植物一般分布于海洋的真光层。

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水母、轮虫、甲壳类、毛颚类、翼足类、异足类、被囊动物、浮游幼虫、仔鱼、稚鱼等。

其特点是:营养方式为异养方式,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依赖已有的有机物为营养来源,多为滤食性。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可分布于真光层,也可分布于较深的水层。

6浮游生物的生态类群(按个体大小分):海洋浮游生物浮游动物7.海洋浮游生物的经济意义:有利方面:浮游生物是海洋经济动物的饵料基础;浮游生物是鱼类洄游路线和渔场的标志;浮游生物是海水养殖的重要饵料;一些海洋浮游动物是人类的食物;浮游生物可作为海流的指示种;浮游生物有助于勘探海底石油;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海洋古地质和古环境;浮游生物有助于研究、防治海洋环境污染;不利方面:浮游生物可造成赤潮,危害海洋捕捞业和海水养殖业;浮游生物可破坏鱼网,捕食幼鱼;浮游生物会暴露军舰的夜间航行路线;浮游生物可聚集而形成声散射层--假海底;硅藻1.海洋浮游植物的经济意义:浮游植物是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是海洋动物直接或间接的饵料,在海洋渔业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浮游植物是海流和水团的指示生物,在生物海洋学研究中意义重大。

浮游植物能富集污染物质,在海洋环境保护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2.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别原核细胞型生物:细菌;蓝藻门;真核细胞型生物:硅藻门: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将重点介绍。

海洋浮游生物学

海洋浮游生物学

知识创造
海洋浮游生物学
海洋浮游生物学(marine planktology)是研究海洋中的
浮游生物的科学,主要涉及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两个方面。

浮游生物是指生活在水体中,不能自主移动的微小生物。

浮游植物主要包括藻类和蓝细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也是海洋食物链的起点。

浮游动物包括浮游动物和浮游动物的幼虫,包括浮游
甲壳类、浮游动物、浮游虾、浮游鱼等,它们在海洋中起
着捕食浮游植物和其他浮游动物、调节海洋生态系统平衡
等重要作用。

海洋浮游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包括浮游生物的分类、生态学、生理学、生物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等方面。

通过对浮
游生物的研究,可以了解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监
测海洋环境的变化,评估海洋生物资源的状况,预测海洋
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为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
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海洋浮游生物学 (2)

海洋浮游生物学 (2)

摘要:微型原甲藻有一系列的生态生理适应机制,使得它能应对不同环境条件,光照和温度是决定其生长率的两个重要因素。

微型原甲藻能依靠NO3-, NH4+或尿素这几种氮形式生存,不同形式氮的相对比例和生长温度表现为决定微型原甲藻吸收特定形式氮含量的重要因素,细胞内的氮库对增加潜在竞争优势有一定作用,与氮有关的酶也有相关研究。

微型原甲藻不仅能吸收无机磷也能利用有机磷。

微型原甲藻在低光条件下仍能维持充足的氮和碳吸收量的能力与它对光质光强的适应和混合营养倾向有关。

混合营养被认为是微型原甲藻在无机营养物或光照不够满足其碳、氮需求时的一种补充氮、碳、磷的机制,现在有证据证明有机质,包括腐殖质,能刺激微型原甲藻的生长。

5 生态生理学5.1 生长速率与硅藻相比,甲藻具有若干生态生理学方面的显著差异。

这些差异包括甲藻对营养素的低亲和力、相当高的营养多样性(混合营养)以及运动性。

这些生态生理学特征在其繁殖规律和动态方面很重要,而且可能直接影响生长率和竞争力。

微型原甲藻的一个独特特征是它的生长率的大幅度变化范围。

最低的生长率是在一次培养实验中实现的,在这个实验中微型原甲藻在中低等的光线下生长。

有趣的是,最高的生长速率在高光的培养条件和自然光线高温的条件下都能实现。

Antia et al. (1990) 发现生长速率测试方法也影响到测量的生长率;在3/4的微型原甲藻实验中,细胞周期分析比直接计数能测得更高的生长率。

在表4中3个高生长率的研究都使用直接计数方法,高生长率和高光条件的关系似乎很明确了。

再者,中低光条件下培养实验可能严重地低估了微型原甲藻的生长潜能。

尽管培养实验表明,微型原甲藻的光合作用对不同光强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弹性(Faust et al.,1982; Harding et al., 1983, 1989; Coats and Harding, 1988; Fan and Glibert, 2005)。

高生长率和高光的关联表明微型原甲藻喜爱相对长时间的较高光强。

海洋浮游生物学试题与答案

海洋浮游生物学试题与答案

1、浮游生物:指生活在水层区,个体小,不能作主动远距离移动,没有或只有弱的游泳能力的生物。

2、异形胞:是丝状蓝藻类(除了颤藻目以外)产生的一种与繁殖有关的特别类型的细胞,它是由营养细胞特化而成的。

圆形色淡,成熟时是透明的,其细胞壁在与相邻细胞相接处有钮状增厚部(极节球)。

3、壳缝:是羽纹硅藻细胞壁上的一个重要结构,壳面中部或偏于一侧具有一条纵向的无纹平滑区称为中轴区,在壳面沿纵轴有一条裂缝即为壳缝又称纵沟。

菱形藻等壳缝呈管状,称为管壳缝。

4、甲片式:表示甲藻门细胞壁上下甲甲片数目和排列的式子,如多甲藻的甲片式为4-3-7/5-2。

5、咀嚼器:位于咀嚼囊内,是轮虫消化系统中的特殊构造,起咀嚼食物的作用。

6、非混交雌体:轮虫生殖主要以孤雌生殖为主,在环境条件适宜时,雌体能不停地产出非需精卵又叫夏卵,这种雌体称为孤雌生殖的雌体又叫非混交雌体。

7、疣足: 位于多毛类的体节上,由体壁向体侧伸出的肉质扁平状突起物,具有运动、呼吸、排泄、生殖、和保护等功能,但主要是运动功能。

浮游生物:是指栖息于水域中,行动能力微弱,全受水流支配,过着随波逐流的漂浮生活方式的水生生物。

浮游植物:是营植物性营养方式的浮游生物。

浮游动物:是营动物性营养方式的浮游生物。

浮游幼虫:营浮游生活的幼虫,形态上千姿百态,与成虫迥然不同,有的种类还包括许多个幼虫阶段或时期,变态后营底栖性的爬行生活或附着生活或底埋生活,也有少许种类营钻孔生活和寄生生活等。

永久(终生)性浮游生物:是指终生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浮游生物。

阶段(季节)性浮游生物:是指只在其个体发育中的幼虫阶段营浮游生活,经过变态以后,成体便改营底栖生活或游泳生活的浮游生物。

暂时(偶然)性浮游生物:是指原非浮游种类,仅因海况变化、生殖季节等原因有时会短时期的营浮游生活的种类。

浮游生物学:是研究浮游生物及其在水域中所发生的生物学过程的科学。

赤潮:在海洋浮游生物中,有许多单细胞微小生物,由于异常地急剧繁殖,并高度密集在一起,从而引起海水变色地现象,称为“赤潮”。

海洋浮游生物学 (6)

海洋浮游生物学 (6)

海洋浮游生物学作业31 根据“海洋浮游生物学”教材第4章,总结单细胞类型(即单细胞及其群体类型)的绿藻所包含的门类(主要的目)及其形态特点;并编制相应的分目检索表。

1.1单细胞类型的绿藻单细胞类型的绿藻所包含的主要的目有团藻目、管藻目、四孢藻目和绿球藻目。

团藻目Volvocales本物种为单细胞、群体或由不动细胞构成的不定群体。

细胞形状不规则。

有球形、卵形、心形到纺锤形等。

除少数物种外均有鞭毛。

能游动,细胞前端多具有2~4根等长鞭毛。

叶绿体1个或多个。

轴生或侧生,有杯状、片状、星状等。

淀粉核1到多个。

有眼点和伸缩泡。

[1]管藻目Siphonnales藻体为管状多核体,藁体结构简单,有的藻体由许多管状丝体交织而成,它们的藻体只有生殖时方产生横壁将生殖细胞隔开。

细胞壁薄,无纤维素,内层为肼胝质,外层为果胶质,叶绿体多个,小盘状或凸透镜形,位于细胞质的外层,内层为许多小形细胞核,细胞中央为大液泡,蛋白核有或无。

在本目中还含有两种特殊的叶黄素:管藻素和管藻黄素。

[2]四孢藻目Tetrasporales藻体为单细胞(罕见)或胶质群体,群体内细胞无规则地分散在胶质被内,或仅排列在胶质被的四周。

营养细胞不能运动。

细胞多为球形、卵形,少数为纺锤形,大多数种类无鞭毛,少数种类具两条长的线状假鞭毛。

色素体单个,周生、杯状,少数轴生、星状,具1个淀粉核。

[1]绿球藻目Chlorococcales藻体非丝状,细胞具有复杂、独特的形态,由一定数目的细胞组成群体。

群体内细胞之间彼此分离或紧密连结。

细胞球形、纺锤形、多角形等。

色素体单个或多个,杯状、片状、盘状或网状,淀粉核单个或多个或无。

细胞单核,也有具多核的。

营养期细胞无鞭毛,不能运动。

[1]鼓藻目Desmidiales植物体绝大多数为单细胞,少数为单列不分枝的丝状体或不定形群体,具或不具胶被。

细胞形态多种多样,明显对称,中部无收缢或具收缢,垂直面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等。

海洋浮游生物学作业 (1)

海洋浮游生物学作业  (1)

海洋浮游生物学作业5查阅相关资料,介绍一下“Redfield ratio”及其与浮游生物的关系要求:题目自拟,400字以内,6月29日提交。

Redfield比值与浮游生物Redfield发现浮游生物中C:N:P比例的近乎恒定性以及浮游生物与深层海水中N/P 比例的相似性,并研究给出了-O2:C:N:P= 138:106:16:1这一元素比值,被称为Redfield 比值。

Redfield比值将海洋中的化学过程和生物学过程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因而一直是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重要工具[1]。

Redfield比值提出后常被用作判别营养物限制的标准,氮磷比高于16:1认为是P限制,低于此值则认为是N限制。

在湖泊中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经常是P,而海洋中的限制因子经常是N,在海河交汇的河口区则经常发生N和P限制的转变,但不可一概而论。

不同藻种的最佳氮磷比及判别营养物限制的氮磷比阈值有所不同。

氮磷比并不只是影响藻类的生长,也同样影响部分藻细胞的毒素含量[2]。

但是,有研究者认为仅从营养盐N、P对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而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还应该加入其它的限制性营养元素,如Si和Fe[2]。

例如,李宏亮的研究表明表明加拿大海盆表层水体同时存在N和Si两种元素的限制[3]。

参考文献:[1]王保栋, 陈爱萍, 刘峰. 海洋中Redfield比值的研究[J]. 海洋科学进展, 2003,21(2):232-235.[2]陈洁, 高超. Redfield比值在富营养化研究中的应用及发展[J]. 四川环境, 2016,35(6):109-114.[3]李宏亮, 陈建芳, 高生泉,等. 加拿大海盆北部营养盐限制作用研究[J]. 海洋学报, 2015,37(11):147-154.。

海洋浮游生物学-课程大纲2020版-尤凯

海洋浮游生物学-课程大纲2020版-尤凯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基础,在海洋生态过程中起到了最基础和最关键的生物作用。

本课程将系统介绍海洋浮游生物所包含的各主要生物类群,这些类群涵盖超微型浮游生物、微微型浮游生物、浮游植物、浮游原生动物和浮游后生动物。

除介绍形态及系统分类之外,本课程将重点介绍各主要浮游生物类群的生理生态特征和生态作用,以及从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的角度,探讨浮游生物的研究应用。

另外,本课程还对浮游生物的培养及开发利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可对海洋浮游生物的类群、基础理论和研究应用有较全面的了解,为今后从事与海洋浮游生物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评估、渔业资源增殖、海洋牧场开发、环境管理与保护、环境生态修复、赤潮灾害预警与减灾等的研究和技术管理工作提供专业基础。

As the biological foundation of Marine Ecosystem, marine plankton play the most important and the most crucial role in marine ecological processes. This course will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s of various common marine plankton categories, which include femtoplankton, picoplankton, phytoplankton, protozooplankton and metozooplankton. And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1 -above-mentioned plankton categories will be highlighted, the applied researches based on plankton in the field of mar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will also be introduced in this course. Moreover, the cours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lture methods and applied value of marine plankton. This course could supply students the all-round knowledge on marine plankton that covers its classification and research applications,which establishes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future technological works, these works that have close relations with marine plankton involv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sessment, Enhancement of fishery resources, Marine ranching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and Early warning and reduction of red tide disaster etc.2.设计思路:海洋浮游生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生物基础,是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最主要环节。

浮游与底栖_论文-自然科学论文

浮游与底栖_论文-自然科学论文

浮游海洋浮游生物:海洋浮游生物是指那些生活于海洋中,一般个体很小,缺乏发达的行动器官,运动能力微弱或没有运动能力,全受水水流支配,过着随波逐流的漂浮生活方式的海洋生物的总称。

海洋浮游生物学:研究海洋浮游生物的生物学过程(生命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称为海洋浮游生物学。

海洋浮游生物学本身就是海洋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海洋浮游生物学实质上是一门生态学(群落生态学)。

浮游植物:是一类具有叶绿素或其它色素体,能吸收光能、把CO2和水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性的浮游生物,它们和底栖藻类一起,构成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

浮游动物:异养性浮游生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而必须依赖已有的有机物作为营养来源;属于海洋中的次级生产力。

检索表:是分类鉴定生物标本的必要工具,它是将各种生物的性状分离分档,构成简短扼要的表格。

赤潮:在海洋浮游生物中,许多单细胞微小生物,由于异常地急剧繁殖,并高密度集在一起,从而引起海水变色的现象,称为“赤潮”(red tide)。

1、海洋浮游生物的重要意义。

1.是海洋的基础生产: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的有机碳,是海洋的主要有机物的初级生产者,浮游植物被浮游动物所摄食,这样初级生产就转换成次级生产。

海洋浮游生物是经济海产动物(包括须鲸类、鱼类、虾类等)的天然基础饵料,特别是经济鱼类的一切幼鱼和中、上层鱼类(如鲱鱼、鲐鱼、蓝圆鱼参、沙丁鱼、鲚鱼等)的主要摄食对象。

因此,海洋浮游生物既是水域生产力的基础,又是海洋食物链的重要环节。

2.海洋捕捞对象:有些海洋浮游动物(如钵水母类的海蜇、甲壳类的毛虾、磷虾等)可作为人类食品。

成为我国海洋渔业的捕捞对象。

现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渔业——海洋浮游生物渔业。

3.可作为水团和海流的指标:由于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以及它的生存环境,在世界各海区者比较广泛地进行了指标种的研究,来判断一般用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不能完全识别的海流或水团,这有助于水文学的研究。

“海洋浮游生物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海洋浮游生物学”教学探索与实践

922016年/第三十六期/十二月(下)“海洋浮游生物学”教学探索与实践靳翠丽缪莉周晓见(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27)摘要在海洋生物学领域,“海洋浮游生物学”是学生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专业课程。

扬州大学开设本门课程以来,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教学内容、以多媒体素材不断丰富教学手段、利用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配合,不断推进教学改革,逐步提升本门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成为与当地经济服务相接轨的多元化人才。

关键词海洋浮游生物学多媒体素材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12.043The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on Teaching Marine PlanktologyJIN Cuili,MIAO Li,ZHOU Xiaojian(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Jiangsu 225127)Abstract In the field of marine biology,marine planktology is a difficult course for students to learn.Since this course was offered in Yangzhou University,the students'demands were taken as the guide to arrange for the teaching content,the multi-media were frequently used to enrich teaching methods,and the proper experimental practices were involved and matched with theoretical lessons.By the promotion of such teaching reform,teaching results were gradually improved to reach the aim of training the students to be the diversified personnel to serve local economic.Keywords marine planktology;multimedia materials;teaching practice 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结合具体专业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课程建设与改革,才能更加充分体现每个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海洋浮游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2020版-尤凯

海洋浮游生物学实验-课程大纲2020版-尤凯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中英文):本课程是海洋浮游生物学的配套实验课,是一门对实操要求很高的实验课程,在海洋生物类相关专业的专业训练和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通过有针对性的实验实训,可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有关浮游生物的基本实验技能,特别是对于各类常见的浮游生物类群,本课程提供了涉及前处理、显微操作和实验观察等方面的较为全面的实操训练。

As the supporting experimental course for Marine Planktology, this course that has a extremely high requirement for experimental operation skills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curricula system of the majors related to marine biology. This course will systematically supply students the targeted training on fundamental plankton experimental skills. Especially, on various common plankton groups, this course provides the highly comprehensive training on operation skills which covers the handling process of pretreatment, micromanip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plankton samples .2.设计思路:海洋浮游生物学以实验观察为学科基础,配套其实验课程是该学科教学的必然要- 3 -求,因此与其理论课类似,海洋浮游生物学实验历来在海洋资源环境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3其他海洋浮游植物

厦大海洋浮游生物学双语课件03其他海洋浮游植物
Phaeocystis pouchetii
2 金藻纲 硅鞭藻目 网骨藻科 网骨藻属
六角网骨藻
Dictyocha speculum
6.2.3 Biology and Economic Significance
Distribution Reproduction
Asexual Reproduction 细胞分裂 游抱子 静抱子
黄藻纲 异鞭藻目 滑盘藻属
柄球藻目 海球藻属
异囊藻目 浮囊藻属
6.3.3 Reproduction
Asexual Reproduction 细胞分裂 游孢子 静孢子 囊胞
Contents
Marine Phytoplankton
Eucaryota 真核生物 Bacillariophyta (硅藻门) Pyrrophyta (甲藻门) Chlorophyta (绿藻门) Chrysophyta (金藻门) Xanthophyta (黄藻门) Cryptophyta (隐藻门) Euglenophyta (眼藻门)
Periphyllophora mirabilis ( holococcolith)
6.2.2 Classification
1 定鞭金藻纲 钙板金藻目 钙板金藻科
钙板金藻属
Gephyrocapsa oceanica
等鞭藻目
等鞭金藻科 等鞭金藻属 球等鞭金藻
金囊藻目 金囊藻科 褐胞藻属
褐胞藻
Isochrysis galbana
Monera 原核生物 Bacteria (细菌) Cyanophyta (蓝藻门)
6.4 Cryptophyta (隐藻门)
Contents
Marine Phytoplankto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越高等的甲壳动物蜕皮变态的次数越少,如对虾,需经过幼虫、
. 幼虫、糠虾幼虫三个发育阶段,次的蜕皮变态之后才变成体形与幼虾相似的仔虾。

2、戎亚目种类,一般体长mm,最大可达56mm。

身体侧扁,分节明显,可分、、三部分。

头部多数与第一胸节愈合,形态变化很大,是分类的特征之一。

3、磷虾幼虫包括无节幼虫、幼虫和幼虫,这些幼虫在夏、秋季浮游生物中较为常见。

4、幼虫lingula larva是腕足动物海豆芽Lingula的幼虫,幼虫actinotrocha larva是帚虫动物Phoronida的幼虫。

5、毛颚动物Chaetognatha身体细长,左右对称,其形状及运动状态似箭,所以有之称。

生活时身体大多十分透明,故又称为虫。

又因其头部两侧各有成排的钩状颚毛,而称其为毛颚动物。

6、环节动物中的多毛类幼虫一般分为幼虫trochophora larva和幼虫Post larva,后期幼虫又称为幼虫。

7、腹足动物Gastropoda属动物门的一个纲,大部分种类营底栖生活,仅后鳃亚纲中的目Pteropoda和亚纲的异足亚纲Heteropoda及海蜗牛科Janthinidae的种类,在海洋营浮游生活。

8、钵水母类水母一般个体较(大、小),(有、无)缘膜,故又称其为水母,在其伞部边缘有缺刻,将其分成若干瓣,称为。

9、被囊类有尾纲动物终生保留有尾和脊索,故称其为纲。

又因其体形与营固着生活的海鞘纲的幼虫相似,故又有纲之称,是尾索亚门中最原始的一纲。

身体很小,一般为0.50—3.0mm。

身体透明,形似蝌蚪,可分为躯干部和尾部两部分。

10、毛虾是间接发育的,个体发育通常经历3个幼虫期:幼虫期、幼虫期和幼虫期,经次蜕皮才发育为一个仔虾。

11、钵水母类水母一般个体较大,又称其为(有、无)缘膜水母,但在其伞部边缘(有、无)缺刻,将其分成若干瓣,称为。

12、短尾类幼虫属于蟹类幼虫,包括幼虫和幼虫。

蝌蚪幼虫属于动物门。

13、桡足类的身体又有前体部和后体部之分,这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可使身体曲折的活动关节。

活动关节前的身体各部称为前体部,活动关节后之各部称后体部。

1.桡足类动物第五对胸足变化很大,在哲水蚤目雌雄差别显著。

雌性第五胸足,不同程度退化,甚至完全消失。

雄性第五胸足较雌性发达,左右不对称,其中常有一足变为钳状,用以输送精荚。

这对胸足是鉴定种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
2.腔肠动物常见的幼虫为两囊幼虫Planula larva和蝶状幼虫ephyra larva。

()
3.栉水母动物Ctenophora全部生活于海洋中,除极个别种类外,全营浮游生活。

()
4.枝角类有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即孤雌生殖(单性生殖)与两性生殖。

孤雌生殖是枝角类常见的一种生殖方式。

()
5.浮游腹足动物的主要特点是:腹足改变为鳍状游泳器官,外壳一般较退化或完全消失。

()
6.毛颚动物纤毛环的位置、形状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通常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

甲型:位于头部背面,不向躯干部延伸,呈卵圆形或其他形状,如强壮箭虫。

()7.海绵动物的幼虫通称为钩介幼虫Amphiblastula larva,是海绵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囊胚,一般呈卵圆形。

()
8.毛颚动物全部生活在海洋中,除少数种类外,全部营浮游生活。

()
9.端足类是以底栖生活为主的小型甲壳动物,绝大多数淡水产。

()
10.端足类仅戎亚目的种类营浮游生活,且多为暖水性外海种类,在热带、亚热带海区不仅种类多、分布广,而且数量也多,常成群出现,成为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类。

()
简答题
1. 说明樱虾目动物外部形态结构特征。

2. 说明涟虫目动物外部形态结构特点。

3. 论述金藻门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4. 说明哲水蚤目种类外部形态结构特点。

5. 论述甲藻门植物形态结构特征。

6. 说明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7. 说明糠虾目动物形态结构特征。

8. 说明樱虾科动物形态结构特征。

9. 说明磷虾目动物外部形态结构特征。


10. 说明栉水母动物的基本形态构造。

11. 论述桡足类形态分类的主要依据。

问答题
1.论述桡足类的研究意义。

2.论述硅藻门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3.浮游甲壳动物的共同特征。

4.请阐述浮游甲壳类的研究意义。

5.被囊动物的构造较为特殊,请描述其主要特点。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