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雪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本词是怎样体现作者诗词的豪放风格的?
开篇以“千里”“万里”渲染作者登高远眺时视野的 开阔,创造了开阔的意境。“长城内外”“大河上 下”,从不同方位写出了作者远眺时的豪迈之情。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写出了作者俯视群山时 的意气风发,表现出一种油然而生、无法抑制的自豪 之情。这首词不仅画面壮观,意境开阔,气势磅礴, 而且感情奔放,颇能体现作者诗词的豪放风格。
4.品味“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是虚写,想象雪后天晴的景象,展现出 一派新气象,赞美之情溢于言表。“看” 字与上 文的“望”字呼应,用字富于变化。
5.上片哪几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动景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小结: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气 势宏大,热情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答案:C 【点拨】词的上片是写景和抒情相结合,并无议论。
本词巧妙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使表达生 动形象。例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了 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把群山比喻成一条条舞 动的银蛇,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奔跑的白 象,既形象,又富有动感;“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欲”把“山”“原” 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 风貌和昂扬奋发的气概。
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简要概括这首词的主旨内容。
这首词借景抒情,上片描绘了壮丽的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 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和英雄气概。
走进课文
1.这首词主要写了北方雪的什么特点? 壮丽、雄浑。
2.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请找出过渡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小结: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委婉地指出 他们在文治方面的不足;肯定了今天的人民 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才是推动历史前进 的真正动力,抒发作者的抱负。
疑难突破
1.说说你对下片中 “惜”字的理解。
“惜”字领起下文七句,有“可惜;惋惜”之意, 既肯定这些帝王是英雄人物,又委婉地指出他们在 文治方面的不足。一个“”惜字饱含着作者的惋惜 之情而又有批判,洋溢着作者雄视千古的革命豪情。
课堂小练
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qìn) 原驰蜡象(là) 分外妖娆(fēn) B.一代天骄(jiāo) 稍逊风骚(sāo) 惟余莽莽(máng) C.顿失滔滔(tāo) 略输文采(shū) 还看今朝(cháo) D.竞折腰(zhé)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第1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唐·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唐·韩愈《春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 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感知词中的形象,感受 词的音乐美和意境美,背诵本词。
2. 体味本词精练、形象的语言,学习写景、议论、 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学会解答古诗词炼字 题。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这里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 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 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天之骄子。汉朝时匈奴单于自称为天之骄子,后来称 历史上某些强盛的北方少数民族君主为天骄。
俱往矣: 都过去了。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作者自注:“末 三句,是指无产阶级。”
重点字注音
沁园春( qìn ) 莽莽( mǎnɡ )
妖娆( ráo )
稍逊( xùn )
风骚( sāo )
滔滔( tāo )
折腰( zhé )
俱往矣( yǐ )
成吉思汗( hán )
一代天骄(jiāo )
红装素裹( ɡuǒ )
重点词语解释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须: 等到。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 分外:格外。 折腰:弯腰行礼,这里是倾倒的意思。
答案:D 【点拨】A.分—fèn。B.莽—mǎnɡ。C.朝—zhāo。
2.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1)惟余莽莽 (2)须晴日 (3)稍逊风骚 (4)俱往矣
答案: (1)只剩下 (2)等到 (3)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 泛指文章辞藻 (4)都
3.下列关于《沁园春·雪》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对北国风光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 爱之情。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作为革命家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信念和 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心。 C.词的上片把写景、抒情和议论三者融合在一起。 D.这首词的上、下片各有一个领字,上片是“望”,下片是 “惜”。
结构脉络
沁园春·雪
赞北国雪景
总写雪景 具体写景 想象虚景
评古今人物
承上启下 评论古人 歌颂今朝
热爱祖国河山 抒发远大抱负
写作特色
1.写景、议论、抒情三者结合。 上片写景,意境开阔,意象鲜明,生动形象
地勾画出一幅壮丽的北国严冬雪景图,字里行间 洋溢着热爱祖国、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感情。 下片作者由祖国壮丽的河山联想到无数英雄为之 倾倒,并对五位帝王加以评论。词的最后三句由 评论帝王转到赞扬当代英雄人物,点明主题,抒 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
2.语言精练、形象,极富表现力。
全词仅用了114个字,既生动形象地描绘出 江山的壮丽妩媚,又评论了历代英雄人物,字里 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祖国、盛赞人民的炽热感情, 可谓精练。本词上片写景,运用的很多动词、形 容词都是极富表现力的,如“封”“飘”“莽 莽”“滔滔”“舞”“驰”等。
3.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2.文中主要评论了古代哪些英雄人物?是如何评 论他们?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略输文采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铁木真) 只识弯弓射大雕
3.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今朝”指今天,现在。这几句话肯定了今 天的人民大众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才是推动历史 前进的真正动力,是本词的主旨句,抒发了作者 作为革命家的远大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雪 景。。“千里”“万里”运用互文、夸张手法,从整 体上概括北国的壮丽雪景,意境开阔。“冰封”“雪 飘”,一静一动,静穆而又生动。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诗人对雪景进行了具体的描绘,这主要是由哪个 字领起的?它统领了哪些内容?
“望”字。 它统领的内容包括: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 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 天公试比高。
3. 感受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激发对祖 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在 文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他 的很多作品描写和赞美了祖国的壮丽河山,气势雄浑, 意境开阔,表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情怀。代表作 有《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七律·长征》 等。
3.这首词的上下两片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上片写景,下片议论、抒情。
阅读上片,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1.找出上片中总写北国雪景的诗句。这些诗句创造 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阅读下片,回答问题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两句在 文中有何作用?
这两句承上启下。前一句总括上片的写景,后 一句引出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这一过渡使全词 浑然一体。
3.试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
“舞”形容山披雪像“银蛇”逶迤曲折,“驰” 形容高原如“蜡象”奔腾跃动。这两句运用比喻, 化静为动,生动传神地将冰雪覆盖的“山”“原” 写得生机勃勃。
“欲与天公试比高”运用拟人手法,进一步生 动形象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 的气概。
背景材料
1936年2月,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上,毛泽东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豪情 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 后,为了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利益,毛泽东亲赴重 庆与国民党谈判。应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的 要求,毛泽东亲笔书写了这首咏雪词赠给他。
随后,重庆《新华日报》发表了柳亚子“不尽 依原题意”而作的和词。原作因而被爱好者传抄, 不久就先后被重庆的两家报纸发表,一时轰动山城。 在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毛泽东的这首词极 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