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2010-822机械原理-答案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部分第二章2-1 何谓构件?何谓运动副及运动副元素?运动副是如何进行分类的?答:参考教材5~7页。

2-2 机构运动简图有何用处?它能表示出原机构哪些方面的特征?答:机构运动简图可以表示机构的组成和运动传递情况,可进行运动分析,也可用来进行动力分析。

2-3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当机构的原动件数少于或多于机构的自由度时,机构的运动将发生什么情况?答:参考教材12~13页。

2-5 在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哪些事项?答:参考教材15~17页。

2-6 在图2-22所示的机构中,在铰链C、B、D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都是重合的,那么能说该机构有三个虚约束吗?为什么?答:不能,因为在铰链C、B、D中任何一处,被连接的两构件上连接点的轨迹重合是由于其他两处的作用,所以只能算一处。

2-7 何谓机构的组成原理?何谓基本杆组?它具有什么特性?如何确定基本杆组的级别及机构的级别? 答:参考教材18~19页。

2-8 为何要对平面高副机构进行“高副低代"?“高副低代”应满足的条件是什么?答:参考教材20~21页。

2-11 如图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是否能实现设计意图?并提出修改方案。

解:1)取比例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分析其是否可实现设计意图。

F=3n-( 2P l +P h –p’ )-F’=3×3-(2×4+1-0)-0=0此简易冲床不能运动,无法实现设计意图。

3)修改方案。

为了使此机构运动,应增加一个自由度。

办法是:增加一个活动构件,一个低副。

修改方案很多,现提供两种。

※2-13图示为一新型偏心轮滑阎式真空泵。

其偏心轮1绕固定轴心A转动,与外环2固连在一起的滑阀3在可绕固定轴心C 转动的圆柱4中滑动。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完整版)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目录第1章绪论 (1)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第5章齿轮机构 (19)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第一章绪论一、补充题1、复习思考题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

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

()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1)、构件2)、构件3)、代替机械功4)、相对运动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7)、预定终端8)、中间环节9)、确定有用构件3判断题答案1)、√2)、√3)、√4)、√5)、×6)、√7)、√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7 是试指出图2-26中直接接触的构件所构成的运动副的名称。

三峡大学2010-822机械原理-答案

三峡大学2010-822机械原理-答案

三 峡 大 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考试科目: 822机械原理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0分)(每题1分)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1. 低; 高2. 低,最高3. 相对速度4. v arctg f ≤λ5. 移动导杆6. 理论, 实际7. 齿轮的法节8. 分度圆,分度圆9. 降低速度波动,降低电动机功率10. 质径积的向量和等于零;质径积向量和等于零,离心力引起的合力矩等于零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1.C ,2.A ,3.C ,4. B 或A 和B ,5.A ,6.A ,7.C 、A ,8.C ,9.A ,10.C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 (1)不论驱动力为多大,始终克服不了相应的有害阻力,不论机器原来运动情况如何,最终必处于静止状态。

它可以η≤0,或驱动力恒小于有害阻力等方式来描述。

(2) 每举一个实例并属正确的得1分。

2. 有区别。

在死点位置时的自锁是未考虑摩擦时的自锁,是机构自身的结构所致。

而通常的机构自锁现象是由运动副中的摩擦造成的。

3. (1) 不相同。

(2) 凸轮的实际廓线相同,而从动件端部形状不同时,该凸轮的理论廓线不相同,故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相同。

4. 因为齿廓在任一点接触传动时,其接触点的公法线通过连心线上的定点。

(公法线为同一条直线−−两轮基圆的一条内公切线)。

五、解答如下(1) 自由度101027323H L =-⨯-⨯=--=p p n F有确定运动。

(2) 该机构是Ⅲ级机构,见下图。

六、解答如下(1)取比例尺,005.0=l μ m/mm ,05.0=v μ m/s/mm 。

求CB v =C v B v + CD v大小 √ √ ?方向 水平 ⊥AB ⊥v B式中 11.0101=⨯==AB B l v ω m/s 故66.012.12222=-=-=B CCB v v v m/s 按速度比例尺v μ可作出速度多边形pbc ,如图a 所示。

三峡大学《机械设计》研试卷答案2010A

三峡大学《机械设计》研试卷答案2010A

三峡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A卷)考试科目:机械设计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 分)1、磨损、接触疲劳。

2、防止打滑。

3、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4、滚子球。

5、工作面的压溃;轴径d。

6、拉挤压应力和剪切。

7、把两轴联接在一起;不能8、蜗轮轮齿,防止胶合。

9、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分度圆直径10、磨损和胶合、防止轴瓦过度磨损。

二、选择题(24分,每题1.5分)1、C2、A3、B4、A5、A6、B7、B8、C9、C 10、D 11、B 12、B 13、D 14、C 15、B 16、A三、判断题(10分,每题1分)1、√2、╳3、╳4、√5、╳6、√7、╳8、╳9、√ 10、╳四、分析简答题(共44分)1、提高轴强度的常用措施?4分答: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以减小轴的载荷;改进轴上零件的结构以减小轴的载荷;改进轴的结构以减小应力集中的影响;改进轴的表面质量以提高轴的疲劳强度。

2、带传动为什么会产生弹性滑动现象?它对传动有什么影响?4分答:由于带传动存在松紧边拉力差、带本身有弹性,造成带与带轮之间的相对滑动即弹性滑动。

弹性滑动不仅使带传动得不到准确的传动比,而且降低了传动效率,引起带的磨损。

3、在链传动中,节距p、小链轮齿数z1和链速对传动各有何影响?4分答:链传动中,节距p 越大,链的齿数越少和承载能力就越大,但是多边形效应越明显,产生的冲击、振动和噪音越大。

链轮齿数越少,运动速度的不均匀性和动载荷越大,齿数过多,尺寸、重量大,易产生跳齿和脱链;链速越高多边形效应越明显,动载荷越大影响传动平稳性和使用寿命。

4、(12分)解:(1)因为[σ]H1>[σ]H2所以:齿轮2相对更易点蚀。

由[][][][]11122212112235081.32.76 1.5631078.62.28 1.73F Fa Sa F Fa Sa F F Fa Sa Fa Sa MpaY Y Mpa Y Y Y Y Y Y σσσσ⋅⋅⋅⋅==⨯==⨯>得:因此:齿轮2易弯曲疲劳折断。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两个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物体,它们分别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弹簧上,两个弹簧的弹性系数分别为k1和k2。

求当两个物体分别受到的外力分别为F1和F2时,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出两个物体的加速度分别为a1=F1/m1,a2=F2/m2。

2.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少?答,同样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得出物体的加速度为a=F/m。

3.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位移是多少?答,根据胡克定律,弹簧的位移与受到的外力成正比,即F=kx,其中x为弹簧的位移。

解出x=F/k,即弹簧的位移与外力成反比。

4.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动周期是多少?答,根据弹簧的振动周期公式T=2π√(m/k),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动周期与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弹性系数有关,与受到的外力无关。

5.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幅是多少?答,根据弹簧振动的公式x=Acos(ωt+φ),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幅与受到的外力无关,只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求当物体受到外力F时,弹簧的振动频率是多少?答,根据弹簧振动的公式f=1/2π√(k/m),可以得出弹簧的振动频率与受到的外力无关,只与弹簧的弹性系数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7. 一个半径为r的圆盘,靠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弹簧上,弹簧的弹性系数为k。

求当圆盘受到外力F时,圆盘的加速度是多少?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ma。

三峡大学2010考研《826机械工程材料》参考答案

三峡大学2010考研《826机械工程材料》参考答案

三 峡 大 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考试科目: 机械工程材料一、 填空参考答案1、7,2、14,3,BCC ,4、FCC ,5、HCP 、6、BCC ,7、金属键,8、降低冷却速率,9、孕育剂,10、搅拌,11,固相线,12、液相线,13、刃型位借,14、螺型位错,15,混合位错,16、小,17、回复,18、再结晶,19、宏观残余应力,20、微观残余应力,21、S ,22、强度/硬度与晶粒度(大小)23、存储能,24、空位扩散,25、切变,26、板条状M ,27、针状M ,28、板条状M ,29、上贝氏体,30、下贝氏体二、判断题 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三、选择题四参考答案画出)011(、)112(晶面的晶面分别为EDCF 面,AFL 面,画出]111[、]111[、]122[晶向分别为FD 方向,EC 方向,BL 方向,五参考答案答1:Ⅰ合金的冷却结晶过程: L→L+δ→L+A→A→A+F→F+P或:1点以上为液相L,1-2部分液相转变为δ,2-2’发生包晶反应生成A,2’-3剩下的液相L转变为A,3-4A降温,4-5部分A转变为F,5-5’发生共析反应生成P,5’-6F中有少量三次Fe3C析出(可忽略)。

答2:50钢室温下平衡组织的组织组成物相对质量百分含量为:P%=(0.50-0.0008)/(0.77-0.0008)×100%=64.9%F%=(0.77-0.50)/(0.77-0.0008)×100%=35.1%[可忽略0.0008]六参考答案1)共析钢的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奥氏体的形成、长大、未溶碳化物的分解、成分均一化。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2章(P27)2-2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如遇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等加以说明。

(a)n=3,p l=3 F=3*3-2*3=3(b)n=3,p l=3,p h=2 F=3*3-2*3-2=1 (B处有局部自由度)(c)n=7,p l=10 F=3*7-2*10=1(d)n=4,p l=4,p h=2 F=3*4-2*4-2=2 (A处有复合铰链)(e)n=3,p l=4 F=3*3-2*4=1 (A或D处有虚约束)(f)n=3,p l=4 F=3*3-2*4=1 (构件4和转动副E、F引入虚约束)(g)n=3,p l=5 F=(3-1)*3-(2-1)*5=1 (有公共约束)(h)n=9,p l=12,p h=2 F=3*9-2*12-2=1 (M处有复合铰链,C处有局部自由度)2-3 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拆杆组并确定机构的级别。

(a)n=5,p l=7 F=3*5-2*7=1由于组成该机构的基本杆组的最高级别为Ⅱ级杆组,故此机构为Ⅱ级机构。

(b)n=5,p l=7 F=3*5-2*7=1此机构为Ⅱ级机构。

(c)n=5,p l=7 F=3*5-2*7=1拆分时只须将主动件拆下,其它构件组成一个Ⅲ级杆组,故此机构为Ⅲ级机构。

2-4 验算下列运动链的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方案。

(a)n=3,p l=4,p h=1 F=3*3-2*4-1=0 该运动链不能运动。

修改方案如下图所示:(b)n=4,p l=6 F=3*4-2*6=0 该运动链不能运动。

修改方案如下图所示:或第3章(P42)3-2 下列机构中,已知机构尺寸,求在图示位置时的所有瞬心。

(a)(b)(c)(a) v3=v P13=ω1P14P13μl3-6 在图示齿轮连杆机构中,三个圆互作纯滚,试利用相对瞬心P13来讨论轮1与轮3的传动比i13。

第5章(P80)5-2 一铰接四杆机构(2)机构的两极限位置如下图:(3)传动角最大和最小位置如下图:5-3题略解:若使其成为曲柄摇杆机构,则最短杆必为连架杆,即a 为最短杆。

2010机械原理部分习题解答

2010机械原理部分习题解答

机械原理习题解答例3-1 绘制图4-2所示液压泵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解:该机构由机架1、原动件2和从动件3、4组成,共4个构件,属于平面四杆机构。

机构中构件1、2,构件2、3,构件4、1之间的相对运动为转动,即两构件间形成转动副,转动副中心分别位于A 、B 、C 点处;构件3、4之间的相对运动为移动,即两构件间形成移动副,移动副导路方向与构件3的中心线平行。

构件1的运动尺寸为A 、C 两点间距离,构件2的运动尺寸为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构件3从B 点出发,沿移动副导路方向与构件4在C 点形成移动副,构件4同时又在C 点与构件1形成转动副。

选择与各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视图平面。

选择比例尺l μ=0.001m/mm ,分别量出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出机构运动简图,并标明原动件及其转动方向,如图4-2所示。

例3-2 绘制图4-3所示简易冲床的机构运动简图。

解:图示机构中已标明原动件,构件6为机架,其余构件为从动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区分构件时应正确判断图中各构件都包括哪些部分,例如:构件3就包括两部分,如图所示。

该机构中构件1与机架以转动副连接,转动副中心位于固定轴的几何中心A 点处;构件2除与构件1形成回转中心位于C 点的转动副外,又与构件3形成移动副,移动副导路沿BC 方向;构件3也绕固定轴上一点B 转动,即构件3与机架形成的转动副位于B 点,同时图4-3 简易冲床机构l μ=0.001m/mm构件3与构件2形成移动副,又与构件4形成中心位于D 点的转动副;构件4与构件5形成中心位于E 点的转动副;构件5与机架6形成沿垂直方向的移动副。

该机构属于平面机构,因此选择与各构件运动平面平行的平面作为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视图平面。

选择比例尺l μ=0.001m/mm ,量出各构件的运动尺寸,绘出机构运动简图,并标明原动件及其转动方向,如图4-3所示。

3-3 题4-3图为外科手术用剪刀。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修订版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修订版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修订版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2-1 绘制图示机构的运动简图。

2-3 计算图示机构的自由度,并指出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解:(a) C 处为复合铰链。

7,n =p h =0,p l =10。

自由度 323721001W l h F n p p =--=⨯-⨯-=。

(b) B 处为局部自由度,应消除。

3n =, p h =2,p l =2自由度 323323121W l h F n p p =--=⨯-⨯-⨯=。

(c) B 、D 处为局部自由度,应消除。

3n =, p h =2,p l =2。

自由度 323323121W l h F n p p =--=⨯-⨯-⨯=。

(d) CH 或DG 、J 处为虚约束,B 处为局部自由度,应消除。

6n =,p h =1,p l =8。

自由度 32362811W l h F n p p =--=⨯-⨯-=。

(e) 由于采用对称结构,其中一边的双联齿轮构成虚约束,在连接的轴颈处,外壳与支架处的连接构成一个虚约束转动副,双联齿轮与外壳一边构成虚约束。

其中的一边为复合铰链。

其中4n =,p h =2,p l =4。

自由度 32342422W l h F n p p =--=⨯-⨯-=。

(f) 其中,8n =,p h =0,p l =11。

自由度 323821102W l h F n p p =--=⨯-⨯-=。

(g) ① 当未刹车时,6n =,p h =0,p l =8,刹车机构自由度为② 当闸瓦之一刹紧车轮时,5n =,p h =0,p l =7,刹车机构自由度为③ 当两个闸瓦同时刹紧车轮时,4n =,p h =0,p l =6,刹车机构自由度为2-3 判断图示机构是否有确定的运动,若否,提出修改方案。

分析 (a) 要分析其运动是否实现设计意图,就要计算机构自由度,不难求出该机构自由度为零,即机构不能动。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讲解

机械原理习题及答案讲解

第1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1解释下列概念1.运动副;2.机构自由度;3.机构运动简图;4.机构结构分析;5.高副低代。

1.2验算下列机构能否运动,如果能运动,看运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并给出具有确定运动的修改办法。

题1.2图题1.3图1.3 绘出下列机构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其中构件9为机架)。

1.4 计算下列机构自由度,并说明注意事项。

1.5计算下列机构的自由度,并确定杆组及机构的级别(图a所示机构分别以构件2、4、8为原动件)。

题1.4图题1.5图第2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2.1试求图示各机构在图示位置时全部瞬心。

题2.1图2.2在图示机构中,已知各构件尺寸为l AB=180mm , l BC=280mm , l BD=450mm ,l CD=250mm ,l AE =120mm ,φ=30º, 构件AB上点E的速度为v E=150 mm /s ,试求该位置时C、D两点的速度及连杆2的角速度ω2。

2.3 在图示的摆动导杆机构中,已知l AB=30mm , l AC=100mm , l BD=50mm ,l DE=40mm ,φ1=45º,曲柄1以等角速度ω1=10 rad/s沿逆时针方向回转。

求D点和E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及构件3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用相对运动图解法)。

题2.2图题2.3图2.4 在图示机构中,已知l AB=50mm , l BC=200mm , x D=120mm , 原动件的位置φ1=30º, 角速度ω1=10 rad/s,角加速度α1=0,试求机构在该位置时构件5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构件2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题2.4图2.5 图示为机构的运动简图及相应的速度图和加速度图。

(1)在图示的速度、加速度多边形中注明各矢量所表示的相应的速度、加速度矢量。

(2)以给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为已知条件,用相对运动矢量法写出求构件上D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矢量方程。

机械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第二章 机构的结构分析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43512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2-3 图2-39所示为一小型压力机,其中,1为滚子;2为摆杆;3为滑块;4为滑杆;5为齿轮及凸轮;6为连杆;7为齿轮及偏心轮;8为机架;9为压头。

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O齿轮及偏心轮ωA齿轮及凸轮BEFDC压头机架连杆滑杆滑块摆杆滚子解答:n=7; P l =9; P h =2,F=3⨯7-2 ⨯9-2 = 12-6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 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b)a)A EMDFELKJIFBCCDBA2-7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8 试计算图2-44所示刹车机构的自由度。

并就刹车过程说明此机构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解答:① 当未刹车时,F=3⨯6-2 ⨯8=2② 在刹车瞬时,F=3⨯5-2⨯7=1,此时构件EFG 和车轮接触成为一体,位置保持不变,可看作为机架。

③ 完全刹死以后,F=3⨯4-2⨯6=0,此时构件EFG 、HIJ 和车轮接触成为一体,位置保持不变,可看I F EHJOGCAB D作为机架。

三峡大学822机械工程材料2010-2019年(缺2015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三峡大学822机械工程材料2010-2019年(缺2015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图 4 W18Cr4V 钢热处理工艺示意图
第 1 页共 3 页
三峡大学 201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B 卷)
共析转变刚刚完成时 α 相和 Fe3C 的相对含量 Q 和 QFe3C (计算结果保留到 小数点后一位数)。(6 分)
图 3 Fe-Fe3C 相图
4. 什么是细晶强化?简要说明细晶强化提高金属材料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的 原因。(10 分)
5. 马氏体的性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简述马氏体强化的主要原因。(10 分)
D. 视具体情况而定
( ) 6. 室温下,Fe-Fe3C相图中的2种相分别是:
A. α-Fe ,γ-Fe
B. γ-Fe,Fe3C
C. P,Fe3C
D. α-Fe ,Fe3C
( ) 7. 热锻或热轧,必须把钢加热到: A. 铁素体相区 C. 奥氏体相区
B. 贝氏体相区 D. 马氏体相区
( ) 8.实际金属结晶时,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
第5页
五、 分析论述题(共 40 分) 1. 材料库中有以下材料:45 钢,60Si2Mn,ZG120Mn13Cr2,GCr15。若要制
造(1)履带,(2)汽车板簧,(3)滚动轴承,(4)轴(承受一般载荷), 试选用材料,并说明其热处理方法及使用状态下的组织。(20 分) 2. 高速工具钢 W18Cr4V,淬透性好,空冷即可淬火。其性能特点是热硬性高, 当切削温度达到 600℃时,其硬度仍能保持在 55~60HRC 以上;其成分特 点是:1)含碳量高,0.73~0.83%;2)合金元素含量高。主加元素 W,Cr 和 V;其组织特点为:铸态组织为亚共晶组织,由鱼骨状莱氏体与树枝状 马氏体加托氏体组成,组织脆性大且无法通过热处理改善;其加工与热处 理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退火→机加工→淬火+三次回火→喷砂→磨削 加工。热处理工艺示意图如图 4 所示。根据以上题述,(1)分析高速钢中 合金元素 W、Cr、V、C 的主要作用;(2)分析论述其工艺路线中锻造、 退火、淬火、回火工序的作用及特点。(20 分)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是什么?A. 力B. 运动C. 力和运动D. 能量答案:C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A. 功/功率B. 功率/功C. 有用功/总功D. 总功/有用功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运动的类型?A. 平动B. 转动C. 振动D. 热运动答案:D4. 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 力、速度、加速度B. 力、位移、时间C. 速度、位移、时间D. 力、位移、速度答案:C5. 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牛顿运动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动量守恒定律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

答案:牛顿运动定律2. 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

答案:有用功/总功3. 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

答案:速度、位移、时间4. 机械运动的类型包括__________。

答案:平动、转动、振动5. 机械运动的基本概念是__________。

答案:力和运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

答案: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是牛顿运动定律,它描述了力和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 机械效率是如何定义的?答案:机械效率是指机械在完成工作时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它反映了机械工作时能量利用的效率。

3. 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什么?答案:机械运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是速度、位移和时间,它们共同描述了物体运动的状态和过程。

4. 机械运动的类型有哪些?答案:机械运动的类型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

平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路径上的运动,转动是指物体围绕固定点或轴的旋转运动,振动是指物体或质点在其平衡位置附近进行的往复运动。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机械系统完成有用功为500J,总功为800J,请计算该机械系统的机械效率。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 机械原理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通过学习机械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机械知识。

下面是一些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2. 习题一,已知一个力为2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m,求所做的功。

答案,功的计算公式为W=Fs,其中W为功,F为力,s为位移。

根据题目,力F为200N,位移s为5m,代入公式计算得W=200N5m=1000J。

所做的功为1000焦耳。

习题二,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个力为10N的水平拉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代入题目数据,10N=2kga,解得a=5m/s²。

物体的加速度为5米每秒平方。

习题三,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力为20N的水平拉力,求物体移动2秒后的速度。

答案,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和速度公式v=at,首先求加速度a=20N/5kg=4m/s²,然后代入速度公式v=4m/s²2s=8m/s。

物体移动2秒后的速度为8米每秒。

3. 通过以上习题的答案,我们可以看到机械原理课程中涉及到了力、功、加速度等重要概念的计算和应用。

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分析机械运动、设计机械系统等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大家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时,能够认真对待课后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总之,机械原理课后习题的答案是我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重要参考,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勤加练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际能力。

祝大家学习进步,取得优异成绩!。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

机械原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机械运动的三要素是什么?A.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运动轨迹B.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运动时间C.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运动加速度D. 运动速度、运动方向、运动周期答案:A2.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系统的组成部分?A. 动力源B. 传动机构C. 执行机构D. 控制系统答案:D3. 四杆机构中,以下哪个杆件不是基本杆件?A. 连杆B. 曲柄C. 摇杆D. 滑块答案:D4. 齿轮传动中,以下哪个参数与齿轮的传动比无关?A. 齿数B. 模数C. 齿宽D. 齿厚答案:C5. 以下哪个不是机械振动的类型?A. 简谐振动B. 阻尼振动C. 共振振动D. 非线性振动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机械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哪些?A. 直线运动B. 旋转运动C. 往复运动D. 螺旋运动答案:A、B、C2. 机械效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 摩擦B. 泄漏C. 过载D. 材料答案:A、B、C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齿轮传动的效率?A. 齿轮的齿形B. 齿轮材料C. 齿轮的润滑D. 齿轮的制造精度答案:A、C、D4. 机械振动的分类依据有哪些?A. 振动的频率B. 振动的振幅C. 振动的类型D. 振动的激励方式答案:A、C、D5. 以下哪些是机械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A. 材料的强度B. 材料的硬度C. 材料的耐腐蚀性D. 材料的成本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

答:机械运动的基本原理是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产生位置的变化,这种位置变化可以是直线运动、旋转运动或往复运动等。

机械运动的三要素包括运动速度、运动方向和运动轨迹。

2. 描述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答: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包括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中,一个杆件为曲柄,另一个为摇杆,特点是可以实现连续旋转与往复摆动的转换。

三峡大学2010考研参考答案--825机械设计基础

三峡大学2010考研参考答案--825机械设计基础

三峡大学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考试科目: *825机械设计基础一、选择题(40分,每题2分)1、C2、B3、B4、A5、A6、A7、D8、D9、B 10、A 11、C 12、B 13、B 14、D 15、D 16、D17、D 18、D 19、C 20、B二、判断题(15分,每题1分)1、×2、√3、×4、√5、×6、√7、√8、√9、√10、× 11、×12、×13、×14、×15×三、简答题(共20分,第小题4分)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机构能够运动的条件是什么?答: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自由度大于零,且等于原动件的数目。

机构能够运动的条件是机构自由度不为零。

2、说明带的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

答:弹性滑动是由于带传动时的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存在着拉力差,所以弹性滑动是不可避免的;而打滑是由于过载引起的,只要不过载,就可以避免打滑,所以,打滑是可以避免的。

3、为什么闭式蜗杆传动必须进行热平衡计算?答:因为蜗杆传动在啮合平面间会产生很大的相对滑动速度,摩擦损失大,效率低,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

在闭式蜗杆传动中若散热不良,会因油温不断升高而使润滑失效,从而导致齿面胶合。

4、说明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应用。

答:螺栓连接、双头螺柱连接、螺钉连接、紧定螺钉连接。

螺栓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不厚、通孔且经常拆卸的场合;双头螺柱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盲孔且经常拆卸的场合;螺钉连接用于被连接件之一较厚、盲孔且不经常拆卸的场合。

5、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设计依据是什么?需进行哪些计算?各有何含义?答:设计依据是维持边界油膜不遭破坏。

需进行压强P及压强与轴颈线速度的乘积PV值的计算,P≤[P]限制轴承压强,以保证润滑油不被过大的压力挤出,从而避免轴瓦产生过度的磨损。

PV值与摩擦功率损耗成正比,它简略地表征轴承的发热因素。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1. 列举并解释一下机械原理中的三大支配因素。

- 动力:指施加在机构元件上的力或力矩,用来驱动机构执行运动或产生工作效果。

- 运动:指机构元件相对运动的方式、路径和速度。

- 连结:指机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两种形式。

2. 解释一下机械原理中的三大运动副类型。

- 滑动副:两个机构元件之间只能沿着一条确定的直线运动,如推拉杆、滑块等。

- 旋转副:两个机构元件之间只能绕一条确定的轴线旋转运动,如轴承、齿轮等。

- 滚动副:两个机构元件之间存在滚动运动,如滚子轴承、滚珠丝杠等。

3. 什么是机械原理中的受力分析方法?受力分析方法是指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力和力矩关系,找出各个元件的受力情况,以解决机构设计和运动性能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受力分析方法包括力平衡法、力矩平衡法、虚功原理等。

4. 什么是力平衡法?力平衡法是一种受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力平衡关系,得到各个元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它基于牛顿第一定律,即所有物体受力之和为零,可用来解决机构中受力平衡问题,确定力的大小和方向。

5. 解释一下力矩平衡法。

力矩平衡法是一种受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力矩平衡关系,得到各个元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机械原理中,力矩平衡法常被用于解决转动副运动问题,根据力矩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矩和力矩的方向。

6. 什么是虚功原理?虚功原理是一种受力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机构元件之间的虚功平衡关系,得到各个元件所受力的大小和方向。

虚功原理是基于功率平衡的原理,即虚功平衡原理,在机械原理中常用于分析运动副的受力情况和功率传递效率。

7. 介绍一下机械原理中的摩擦现象。

摩擦是指两个物体相对运动时由接触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的阻碍运动的力。

在机械运动中,正常情况下不可避免地存在摩擦力,摩擦力会导致机械能的损失、能量的消耗和部件的磨损。

因此在机械原理中需要对摩擦进行充分的考虑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峡 大 学
201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考试科目: 822机械原理
一、判断题(对者打√,错者打╳)(10分)(每题1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二、填空题(20分)(每题2分)
1. 低; 高
2. 低,最高
3. 相对速度
4. v arctg f ≤λ
5. 移动导杆
6. 理论, 实际
7. 齿轮的法节
8. 分度圆,分度圆
9. 降低速度波动,降低电动机功率
10. 质径积的向量和等于零;质径积向量和等于零,离心力引起的合力矩等于零
三、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C ,
2.A ,
3.C ,
4. B 或A 和B ,
5.A ,
6.A ,
7.C 、A ,
8.C ,
9.A ,10.C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1)不论驱动力为多大,始终克服不了相应的有害阻力,不论机器原来运动情况如何,最终必处于静止状态。

它可以η≤0,或驱动力恒小于有害阻力等方式来描述。

(2) 每举一个实例并属正确的得1分。

2. 有区别。

在死点位置时的自锁是未考虑摩擦时的自锁,是机构自身的结构所致。

而通常的机构自锁现象是由运动副中的摩擦造成的。

3. (1) 不相同。

(2) 凸轮的实际廓线相同,而从动件端部形状不同时,该凸轮的理论
廓线不相同,故从动件的运动规律不相同。

4. 因为齿廓在任一点接触传动时,其接触点的公法线通过连心线上的定点。

(公法线为同一条直线−−两轮基圆的一条内公切线)。

五、解答如下
(1) 自由度
101027323H L =-⨯-⨯=--=p p n F
有确定运动。

(2) 该机构是Ⅲ级机构,见下图。

六、解答如下
(1)取比例尺,005.0=l μ m/mm ,05.0=v μ m/s/mm 。

求CB v =C v B v + CD v
大小 √ √ ?
方向 水平 ⊥AB ⊥v B
式中 11.0101=⨯==AB B l v ω m/s 故66.012.12222=-=-=B C
CB v v v m/s 按速度比例尺v μ可作出速度多边形pbc ,如图a 所示。

(2)由速度图a 中每个速度矢量的方向可求出机构中每个构件的位置。

在图b 中作AB pb ⊥,且20100===l a AB μ mm ;过铰链B 作 bc BC ⊥,交距铰链A 偏距为e 的导路于C 点。


175535=⨯==l BC BC l μ mm 。

七、解答如下
(1) 202/r 0=-+=e r D r mm
(2) 理论廓线如图示 。

(3)22022max ,e r e s s h ---==ρ 22022m a x m a x e r e s ---=ρ 322/r max =++=r e D ρ mm ,h =12.35 mm
(4)Φ )]2/()arccos[(,180max 022max 2
0ρρr h r r r -+=+= 385.173180,615.186,615.6=-='==r r
(5)无失真现象。

因凸轮
廓线为一圆,处处曲率半径
相等,均为R =21mm ,且
r r =5mm <R ,
故无失真现象。

八、解答如下 1)i n n z z z z 15152413242820204225
===⨯⨯=
n n 51254212962542216257
=⨯=⨯=⨯ 方 向 ↓为 正 2) i n n n n z z H
H H 57577562283114
=--=-=-=- 3) 21625
731
1421625
7⨯-==⨯n n n H H H 4514
n n n H H ==2408 r /min ↓
4) i n n z z 898998802
40==== n 9240406== r /min
转向为顺时针方向。

5) 蜗轮为左旋。

九、解答如下
(1) 152)14/5(402/40d =
-⨯+ ⨯
=M N ⋅m ( 图 a )
(2) 25.2525)2/02.01()2/1(m max =⨯+=+=ωδωrad/s
75.2425)2/02.01()2/1(m min =⨯-=-=ωδωrad/s max ω 出 现 在 ϕ=︒02()π处。

m i n ω出 现 在 ϕ=π/2
处。

(3)W ∆和ϕ 的曲线如图b 所示。

26.39max =∆W J
(4) 14.3)02.025/(26.392F =⨯=J kg ⋅m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