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合集下载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总体参数与样本统计量的主要区别在于:A. 数值大小B. 是否具有确定性C. 是否可测量D. 是否随机2. 下列哪个不是描述性统计的内容?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抽样3. 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 均值、中位数、众数相等B. 均值、方差、标准差相等C. 均值、方差、众数相等D. 中位数、方差、众数相等4. 以下哪个是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A. 置信区间B. 标准误差C. 样本均值D. 样本方差5.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不包括:A. 建立假设B. 选择检验统计量C. 计算P值D. 确定样本容量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统计学中,数据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7.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8. 统计学中的“大数定律”指的是________。

9. 抽样分布中的t分布适用于________。

10. 回归分析中,决定系数(R²)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12. 解释什么是标准正态分布,并说明其特点。

13. 说明什么是置信区间,并解释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4. 描述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15. 给定一组数据:2, 3, 5, 7, 11,请计算其均值、中位数和标准差。

16. 假设某工厂产品的重量服从正态分布,均值为50克,标准差为2克。

如果从该工厂随机抽取100个产品,求这100个产品的平均重量的95%置信区间。

17. 已知两组数据X和Y的相关系数为0.8,X的样本均值为10,样本标准差为2,Y的样本均值为15,样本标准差为3。

请计算线性回归方程。

18. 假设进行一项实验,得到以下数据:组1平均值为5,标准差为1;组2平均值为7,标准差为2。

如果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求t值和P值。

五、论述题(每题10分,共10分)19. 论述在实际研究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并举例说明。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一)1、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A 、2000名学生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名学生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C )。

A、工业普查B、工业设备调查C、职工调查D、未安装设备调查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b )。

A、调查时间B、调查期限C、标准时间D、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B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B )A、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C )。

A、平均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b )。

A、相对数时间序列B、时期数列C、间断时点数列D、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b )。

A 、时间序列中各期的逐期增长量大体相等B 、各期的二级增长量大体相等C 、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大体相等D 、各期同比增长量的大体相12、红星机械厂计划规定,今年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去年降低4%,实际执行的结果降低了5%,则该产品单位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的算式为C )。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1、以下岗职工为总体,观察下岗职工的性别构成,此时的标志是( C )。

A 、男性职工人数 B 、女性职工人数 C 、下岗职工的性别 D 、性别构成2、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 、货物周转量B 、单位面积产量C 、年末人口数D 、工业增加值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最后一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20,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480,则最后一组的组中值为( D )。

A 、490 B 、500 C 、510 D 、560 5、某班3个学生的成绩分别为80、90、95,这三个数是( D )。

A 、标志 B 、指标 C 、变量 D 、变量值6、对几个大型煤矿进行调查,就可以了解到我国煤矿生产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是( C )。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抽样调查7、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A )。

A 、粮食总产量B 、粮食平均亩产量C 、人均粮食生产量D 、人均粮食消费量 8、在回归直线方程中Yc=a+bx, b 表示( C )。

A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增加a 的数量 B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增加b 的数量 C 、当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的平均增加量 D 、当Y 增加一个单位时,x 的平均增加量9、某地区职工工资水平本年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4%,则工资总额增加了( C )。

1.05×1.04-1=9.2%A 、7%B 、9%C 、9.2%D 、11%10、某地区居民以同样多的人民币,2003年比2002年少购买7%的商品,则该地的物价( C )。

p k =1/0.93-1=7.52%A 、上涨了5%B 、下降了5%C 、上涨了7.52%D 、下降了7.52% 11、是非标志的方差的最大值是( B )。

2)21(41)1(--=-=p p p σA 、1B 、1/2C 、1/3D 、1/412、某产品单位成本计划规定比基期下降3%,实际比基期下降3.5%,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与答案

统计学期末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社会经济统计的数量特点表现在它是( )。

A 一种纯数量的研究B 从事物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事物的质C 从定性认识开始以定量认识为最终目的D 在质与量的联系中,观察并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2、欲使数量指标算术平均法指数的计算结果、经济内容与数量指标综合法指数相同,权数应是( )。

A 00p qB 11p qC 01p qD 10p q3、如果你的业务是销售运动衫,哪一种运动衫号码的度量对你更为有用( )。

A 均值B 中位数C 众数D 四分位数4、某年末某地区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为20平方米,标准差为8.4平方米,乡村人均居住面积为30平方米,标准差为11.6平方米,则该地区城市和乡村居民居住面积的离散程度( )。

A 乡村较大B 城市较大C 城市和乡村一样D 不能比较5、某厂某种产品生产有很强的季节性,各月计划任务有很大差异,今年1月超额完成计划3%,2月刚好完成计划,3月超额完成12%,则该厂该年一季度超额完成计划( )。

A 3%B 4%C 5%D 无法计算6、基期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70件和50件,若报告期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乙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上升,则报告期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上涨10.0%B 上涨11.1%C 下跌11.1%D 下跌10.0%8、为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而计算的发展速度指标为( )。

A 环比发展速度B 年距发展速度C 定基发展速度D 平均发展速度9、计算无关标志排队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一般采用( )。

A 简单随机抽样的误差公式B 分层抽样的误差公式C 等距抽样的误差公式D 整群抽样的误差公式10、我国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 )为主体。

A 抽样调查B 普查C 统计报表D 重点调查11、设总体分布形式和总体方差都未知,对总体均值进行假设检验时,若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则可采用( )。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统计学原理期末复习练习题附答案

1.统计总论练习单项选择题1.对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进行统计研究,这时,总体单位是该市( 4 )①每一个工业企业②每一台设备③每一台生产设备④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2.几位工人的工资分别是100元、120元、150元、200元这几个数字是(3 )①指标②变量③变量值④标志3.标志是( 3 )①总体的特征②总体的数量特征③总体单位的属性或特征的名称④总体单位的数量特征多项选择题在全国人口普查中(235 )①全国所有人口数是总体②每一个人是总体单位③人的年龄是变量④某人的性别为“女性”是一个品质标志⑤全部男性人口的平均寿命是统计指标2.统计调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调查方案中调查期限是指_1____。

①调查工作的起迄时间②搜集资料的时间③时期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④时点现象资料所属的时间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___4__。

①这些单位是工作的重点②这些单位举足轻重③这些单位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比重很大④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3、研究某型号炮弹的平均杀伤力,可以采用__4___。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典型调查④抽样调查4、对某地食品物价进行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单位是__4__。

①该地区所有经营食品的商店②每一个经营食品的商店③全部零售食品④每一种零售食品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有_24____。

①抽选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②抽选调查单位的方式方法不同③调查的组织形式不同④在对调查资料使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同⑤原始资料的来源不同2、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1990年7月1日零点,下列人员不应计入人口总数之中_135____。

①1990年7月1日23时出生的人口②1990年7月10日死亡的人口③1990年6月25日出生,30日23时死亡的人口④1990年6月29日出生,7月2日死亡的人口⑤1990年6月30日零点死亡的人口3、以系统为单位调查某市全部商业状况,调查对象是__34___。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分值: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正确答案)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2.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分值:A.信息职能(正确答案)B.咨询职能C.反映职能D.监督职能3.“统计” 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分值: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正确答案)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4.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分值: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正确答案)5.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0 (分值: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正确答案)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7.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手工汇总已没有必要使用了。

对错(正确答案)8.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对(正确答案)错9.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对(正确答案)错10.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对(正确答案)错11.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对错(正确答案)12.社会经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对(正确答案)错13.全面调查包拈普查和统计报表。

对错(正确答案)14.由《中国统计年鉴》获得的数据属于直接的统计数据。

对错(正确答案)15.普查具有调查费用低,时效性高,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对错(正确答案)16.普查一般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以避免调查数据的重复和遗漏。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1、一个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B 、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C 、每一名学生D 、 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 、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 、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 、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 、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 、工业普查B 、工业设备调查C 、职工调查D 、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间规定是( )。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 、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C 、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用( )A 、简单算术平均法B 、加权算术平均法C 、加权调和平均法D 、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计划完成程度,应规定( )A 、计划期初应达到的水平B 、计划期末应达到的水平C 、计划期中应达到的水平D 、整个计划期应达到的水平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

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

A 、平均指标B 、强度相对指标C 、总量指标D 、发展水平指标10、时间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

A 、相对数时间序列B 、时期数列C 、间断时点数列D 、平均数时间序列11、根据时间序列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二次曲线,所依据的样本资料的特点是( )。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度量是()。

A. 方差B. 标准差C. 平均数D. 中位数2.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的类型()。

A. 定性数据B. 定量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3.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

A. 均值B. 众数C. 峰度D. 偏度4. 假设检验中,用于确定拒绝或不拒绝原假设的临界值是()。

A. 显著性水平B. 置信区间C. P值D. 检验统计量5.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

A. 相关系数B. 回归系数C. 决定系数D. 标准误差6. 在统计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

A. 极差B. 四分位距C. 标准差D. 均值7. 以下哪项是用于衡量数据分布中心趋势的统计量()。

A. 方差B. 标准差C. 众数D. 极差8.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统计量是()。

A. 均值B. 众数C. 偏度D. 峰度9. 在统计分析中,以下哪项不是数据的类型()。

A. 定类数据B. 定序数据C. 定距数据D. 定比数据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

A. 均值B. 众数C. 峰度D. 偏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离散程度的度量之一是________。

2.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类型包括定性数据和________。

3.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形状的统计量之一是________。

4. 假设检验中,用于确定拒绝或不拒绝原假设的临界值是________。

5. 回归分析中,用于衡量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的统计量是________。

6. 在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中心趋势的统计量之一是________。

7. 统计学中,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对称性的统计量是________。

8. 在统计分析中,数据的类型包括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定距数据和________。

统计学期末复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

统计学期末复习(仅供参考)单项选择题20个,40分,论述题4个,20分,计算题40分(15+6+6+6+7)第3章累积分布图p51,第4,第7,第8章单项选择题1.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 C )A某种产品的销售价格(元):212622 28B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同意保持中立反对C购买商品时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D某汽车生产企业各季度的产量(万辆):20 2530 36A、D属于数值型数据,B属于顺序数据2.下列哪一个属于顺序变量(B )A年龄B受教育程度C企业所属的行业D性别C、D属于分类变量A属于数值型变量3.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2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这项调查的样本是( B )A。

所有网上购物的消费者B.2000个消费者C。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金额D.2000个消费者的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金额A是总体,C是参数,D 是统计量4.最近发表的一项调查表明,‘汽车消费税率调整后,消费者购买大排量汽车的比例显著下降’.这一结论属于( D )A.对样本的描述B。

对样本的推断C。

对总体的描述 D.对总体的推断5.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研究者使用的方法是(推断统计方法)6.分层抽样的特点是( B)A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B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元素划分为若干类,使得每一类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C先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使得每一群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D先将总体各元素按某种顺序排列,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被抽中A是简单抽样的特点,C是整群抽样的特点,D是系统抽样的特点7.一名学生为了完成统计学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2010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这一数据属于( C )A.分类数据B。

顺序数据C。

截面数据D。

时间序列数据8。

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总体是( B)样本是(A)参数是(D)统计量是(C)A。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统计学的基本概念?A. 样本容量B. 样本平均C. 总体方差D. 置信区间答案:B. 样本平均2. 统计学中常用的描述总体分布形状的指标是?A. 中位数B. 众数C. 峰度D. 方差答案:C. 峰度3. 在假设检验中,第Ⅰ类错误是指?A. 做出了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B. 接受了原假设的错误决定C. 拒绝原假设并接受备择假设的错误决定D. 未能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答案:A. 做出了拒绝原假设的错误决定4. 下列哪个检验方法适用于两个总体均值相等的假设检验?A. 单样本t检验B. 独立样本t检验C. 配对样本t检验D. 单因素方差分析答案:B. 独立样本t检验5. 下列哪个指标不能用于度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性?A. 相关系数B. 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C. 判定系数D. 残差图答案:D. 残差图二、判断题1. 方差分析用于比较两个或两个以上总体均值是否相等。

答案:对2. 皮尔逊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1]之间。

答案:对3. 正态分布是一种特殊的均匀分布。

答案:错4. 置信水平越高,置信区间的宽度越窄。

答案:错5. 当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时,拒绝原假设。

答案:对三、简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中心极限定理。

答:中心极限定理是指在任何总体的样本大小足够大时,样本均值的分布将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2. 简要说明简单随机抽样的特点及优缺点。

答:简单随机抽样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相等。

优点是样本代表性强,缺点是抽样过程繁琐。

四、计算题1. 某市学生体重数据如下(kg):60,65,70,75,80,85,90,95。

求这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

答:均值 = (60+65+70+75+80+85+90+95) / 8 = 77.5kg标准差= √[((60-77.5)²+(65-77.5)²+...+(95-77.5)²] / 8 ≈ 10.825kg2. 某项研究中,两组学生进行数学考试,成绩如下:组A:60,65,70,75,80组B:65,70,75,80,85请根据给定数据,判断这两组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统计学第⼀章1.总体是指()。

A 我们所要研究的所有基本单位的总和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单位具有的特征或属性D ⼀部分单位2.统计所研究的是()。

A 总体的数量⽅⾯B 个体的数量⽅⾯C 总体或个体的数量⽅⾯D 总体或个体的属性⽅⾯3.《政治算术》学派的代表⼈物是()A.海门尔.康令B.阿亨⽡尔C.威廉.配第D.凯特勒第⼆章⼀、单选1.平均指标反映( )。

A. 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B. 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C. 总体分布的⼤概趋势 D. 总体分布的⼀般趋势2. 众数是()。

A. 出现次数最少的次数B. 出现次数最少的标志值C. 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D. 出现次数最多的频数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 主要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B. 主要受各组次数⼤⼩的影响,⽽与各组标志值的多少⽆关C. 既受各组标志值⼤⼩的影响,⼜受各组次数多少的影响D. 既与各组标志值的⼤⼩⽆关,也与各组次数的多少⽆关4、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总体中,抽出⼀个的简单随机样本,样本均值的数学期望和⽅差分别为()。

A. 100和2 B. 100和0.2 C. 10和1.4 D. 10和2 5.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到⾼、由粗到精可以分为()。

A .列名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B .间隔尺度、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50 nC.列名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率尺度D.列名尺度、⽐率尺度、顺序尺度、间隔尺度6.在⼀组数据中,每个数据类型出现的次数称为()。

A.参数 B.频数 C.众数 D.组数7.对于右偏分布,均值、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A.均值>中位数>众数B.中位数>均值>众数C.众数>中位数>均值D.众数>均值>中位数8、企业按资产总额分组()A:只能使⽤品质标志分组; B:只能使⽤组距式分组;C:可以⽤品质标志分组,也可以⽤组距式分组;D:⽆法分组。

9、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实质上取决于()。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总结附加参考答案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总结附加参考答案

统计学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统计学是一门关于研究客观事物数量方面和数量关系的(C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方法论科学D、实质性科学2、“统计”一词的基本涵义是(D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B、统计设计、统计分组、统计计算C、统计方法、统计分析、统计计算D、统计学、统计工作、统计资料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C)。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4、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A )。

A、调查单位B、标志值C、品质标志D、总体单位5、对某城市工业企业已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D )。

A、工业企业全部设备B、每一个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已安装设备D、工业企业每一台已安装设备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D )。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7、研究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生活状况,则“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属于:( A )A、质量指标B、数量指标C、数量标志D、标志标现8、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9、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B、”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10、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B )。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1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B )。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12、长期计划若规定了若干期的总量水平,则检查计划完成程度应采用( D )A、水平法B、进度法C、总和法D、累计法13、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

统计学 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1、从统计方法的构成看,统计学可以分为____定类尺度______和定距尺度。

2、采用重叠组限,在向各组内分配总体单位时,应遵循上限不在内原则。

3、若身高与体重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85,则体重与身高存在____正相关____,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直线相关系数为-0.91,则产量与单位成本存在负相关。

4、一个总体由5个元素组成:3,7,8,9,13。

该总体的方差为10.4。

5、收集的属于不同时间上的数据称为时间序列数据。

6、某机关的职工工资水平今年比去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了2%,则该企业工资总额增长了7.1%。

7、对总体只按一个标志进行的统计分组,称为简单分组。

9、某百货公司连续几天的销售额如下:257、276、297、252、238、310、240、236、265,则其下四分位数是286.5。

10、总体各单位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称为标志。

11、如果我们要研究某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则总体是班级所有学生,总体单位是____班级每个学生____。

12、在某城市随机抽取13个家庭,调查得到每个家庭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如下:1080、750、1080、850、960、2000、1250、1080、760、1080、950、1080、660,则其众数为1080,中位数为1080。

13、二项分布的数学期望为np,方差为__ nр(1-р)__。

二、单项选择题1、对于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组中值为440,又知其相邻组组中值为480,那么首组的上限为( B )。

A、520B、460C、500D、4202、两个独立随机变量X和Y的方差分别为4和2,则随机变量(3X —2Y)的方差等于( B )A、44B、28C、16D、83、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拉氏价格指数一般( B )帕氏价格指数。

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4、如果要对某类型号炮弹的杀伤力进行检测,则应该采用( B )进行调查。

A、统计报表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5、甲、乙两人同时向某一目标射击一次,若甲命中目标的概率是0.4,乙命中目标的概率是0.6,那么目标被命中的概率为( C )。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B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 )。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5、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 B )。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6、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 B )。

A、演绎推理法B、概率估计法C、数学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7、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B )。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8、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0、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B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11、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

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为( B )。

A、71B、26C、156D、34813、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C )。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和答案

统计学期末考试复习试卷和答案

~ 学年 第 学期期 末 考试试卷( 1 )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 )。

2、有两个变量数列,甲数列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2.8,乙数列均值为14.5,标准差为3.7,比较两数列均值的代表性结果为( )。

3、、最小平方法的条件是( 0)()(2=-=-∑∑∧∧y y y y 最小值, )。

4、已知物价上涨后,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的商品数量却少15%,则物价指数为( )。

5、某企业1996年产量为125,1997年比上年增长20%,1998年比1997年增长20%,则1998年比1996年增长( )。

6、在重复抽样下,要使抽样允许误差减少2/3,则样本单位数要( )。

7、在某个电视节目的收视率调查中,随机抽取由165个家庭构成的样本,其中观看该节目的家庭有101个。

用90%的置信水平构造的估计观看该节目的家庭比率的置信区间为( ) (可供选择的临界值Z 0.025=1.96、Z 0.05=1.645 Z 0.005=2.58)8、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 )。

9、编制总指数的方法有加权综合指数和( )。

10、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年末库存额为52。

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的题号写在题前的括号内,选择了错误答案,该小题无分,漏选正确答案,酌情给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 1、统计学的核心内容是 cA 数据的收集B 数据的整理C 数据的分析D 数据的分组E 以上都不对 2、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 国民收入B 平均工资C 计划完成程度D 出勤率E 总产量数 3、变量是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变量的数量表现是变量值,所以 A 数量标志和所有统计指标是变量 B 所有标志值和指标值是变量C “工业企业总产值”是个变量值D 变量不包括品质标志E “某企业工业总产值20万元”是个变量值 4、下列项目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全面统计报表E.定期调查 5、编制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包括abceA.时间方面的可比B.总体空间范围的可比C.统计指标内容和计算方法的可比D.统计指标的名称和含义可比E.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和计算价格的可比6、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一系列样本,所以A. 样本指标的数值不是唯一确定的B. 所有可能样本的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C. 总体指标是确定值,而样本指标是随机变量D.总体指标和样本指标都是随机变量E. 所有可能样本的标准差等于总体的标准差7、应用移动平均法分析长期趋势,采用多少项计算移动平均数,一般考虑下列问题A 现象的变化是否有周期性 B 原数列的项数 C 原数列波动大小D 是否需要移动平均数列的首尾数值 E是时期数列还是时点数列8、在编制指数时,确定同度量因素需要考虑的问题有A 各指标间的经济联系B 同度量因素的可比性C 同度量因素固定的时期D 实际条件和使用上的方便E 同度量因素是否符合指数形式9、分类抽样中的类与整群抽样中的群相比,有A 二者相同B 二者不一样C 二者的划分原则相反D 要求群内差异大,类内差异小E 要求群内差异小,类内差异大10、一元线形回归方程中的回归系数acA 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B不能说明两变量间的变动方向 C 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D不能表明两变量间的变动程度 E 其数值大小受计量单位的影响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等距式组距分组的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复习资料】(一)一、单选题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C )。

A.调查总体 B.调查单位 C.总体单位 D.标志值2、某市工业企业2007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8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B )。

A、一日B、一个月C、一年D、一年零一个月3、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B )。

A、调查组织规模的大小B、调查对象所包括的单位是否完全C、最后取得的调查资料是否全面D、调查时间是否连续4、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5、抽样误差是指( C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 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C、随机的代表性误差 D 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6.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的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C ).A.小于100%B.大于100%C.等于100%D.小于或大于100%7、物价上涨后,同样多的人民币只能购买原有商品的80%,则物价上涨了(A )A 25% B20% C23% D125%8.反映总体标志差异程度大小的指标是( D ).A.总量指标B.相对指标C.平均指标D.变异指标9.对某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A 各工业企业B 一个工业企业C 各种未安装设备D 一台安装设备10、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D )A 这些单位是工作中的重点B 这些单位在全局工作中处于重要位置C 这些单位的单位数量占总体单位数量的很大比重D 这些单位的标志值在标志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11、下列哪个属于数量指标( D )A 劳动生产率B 废品率C 成本利润率D 上缴利润额12、经常性调查要随着被研究对象的变化,连续不断的进行登记以取得资料,下述调查中属于经常性调查的是( D)A 每隔若干年进行一次工业普查B 对2001级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C 对近年来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D 按旬上报钢铁产量13、某企业的某月产品销售额为20万元,月末库存商品为3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是( C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14、在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 将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15、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 C )。

大学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统计调查的方式包括、、、、五种。

2、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是:确定、确定、拟定、制定。

3、统计报表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和。

4、统计分组同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将总体划分为性质的若干组,二是将性质的单位合并在一起。

5、在组距数列中,用来代表各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它是假设各组中变量值是分布的。

6、统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和两部分。

7、在人中总体中,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比计算的是相对指标。

8、算术平均数是除以所得的商,简单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是根据计算的。

9、加权算术平均数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因素是,另一个因素是。

10、在两个总体平均数不等的情况下,用来测定平均数的代表性。

11、样本总体又称为,样本总体的单位数称为。

1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所有可能的样本的与的平均误差。

13、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和。

14、如果产量指数公式为,则其算术平均数指数公式为;如果成本指数公式为,则其调和平均数指数公式为。

15、因素分析法的基本特点是:假定,测定。

16、时间数列是将在的数值按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

17、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有和两种。

18、时间数列影响因素的加法模型是:,乘法模型是:。

二、是非题1、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2、年龄、身高、体重是用数量来表示的,是指标。

()3、品质标志能用数值表示,例如用1代表男,0代表女。

()4、指标与标志之间存在变换关系。

()5、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是一致的。

()6、统计报表是一种定期的统计报告制度。

()7、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

()8、按一个标志进行的分组是简单分组,按多外标志进行的分组是复合分组。

()9、所谓“上限不在其内”原则,是指当某单位的标志值恰好等于某组上限时,就把该单位归入该组。

()10、手工汇总中的点线法只能汇总单位数,不能汇总标志值。

()11、时点指标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12、强度相对指标的计算单位必用复名数来表示。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统计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一、单项选择题1、分配数列中的次数是指( C )A、用以分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统计分组后各组对应的单位数D、分组的次数2、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3、按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4、对某市机动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该市( A )A、每一辆机动车B、每一个机动车车主C、所有的机动车D、所有的机动车车主5、累计增长量( A )A、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B、等于逐期增长量之积C、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差D、与逐期增长量没有关系6、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 )A、商品库存量B、商品销售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额7、按全国总人口数计算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CA、平均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8、下列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BA、历年全国的铁路总长度B、历年全国的招生人数C、历年全国的在校人数D、历年全国的职工人数9、如果变量x和变量y之间的相关系数为-1,这说明两变量之间是( B )A、低度相关关系B、完全相关关系C、高度相关关系D、完全不相关10、某校共20个班级,现从中按班级序号间隔相等地抽取5个班,并对这5个班的全体学生进行体格检查,此类抽样调查属于( D )A、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11、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96分,则“成绩”是( B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12、对于不等距数列,在制作直方图时,应计算出( B )A、次数分布B、次数密度C、各组次数D、各组组距1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第一组为开口组,上限为500,已知第二组的组中值为54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为( D )A、480B、420C、450D、46014、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同类商品,今年比去年少买20%,这是因为价格上涨了BA、10%B、25%C、15%D、20%15、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0≤r≤1B、-1≤r≤2C、-1≤r≤1D、0≤r≤216、要了解10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个体是(B)A、100名学生B、每一名学生C、1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17、某企业计划2008年产值达到5500万元,但实际产值完成了5000万元,则该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 B )A、10%B、90.9%C、100%D、110%18、某企业银行存款余额4月初为80万元,5月初为150万元,6月初为210万元,7月初为160万元,则该企业第二季度的平均存款余额为( D )A、140万元B、150万元C、160万元D、170万元19、登记性误差( C )A、只在全面调查中产生B、只在非全面调查中产生C、在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中都会产生D、在抽样调查中不会产生20、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B)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21、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基本情况时,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A、工龄B、健康状况C、工资级别D、工资收入22、统计分组对总体而言是(B)A、将总体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B、将总体区分为性质不同的若干部分C、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相同的若干部分D、将总体单位区分为性质不相同的若干部分23、统计表中的主词是指(A)A、所要说明的对象B、说明总体的统计指标C、横行标题D、纵列标题24、由变量y对变量x回归,与由变量x对变量y回归是(B)A、同一个问题B、不同的问题C、有时相同有时不同的问题D、不同的问题但方程相同25、抽样推断中,抽样误差是(C)A、可以避免的B、可以避免也可以控制C、不可以避免但可以控制D、不可避免也无法控制的26、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作同度量因素?(B)A、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B、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C、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D、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个体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2、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B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则“成绩”是( 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 )。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5、对教师按职称进行分组,则适合采用的测定尺度是( B )。

A、定类尺度B、定序尺度C、定距尺度D、定比尺度6、以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运用的方法是( B )。

A、演绎推理法B、概率估计法C、数学分析法D、主观判断法7、某市全部商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B )。

A、该市全部商业企业B、该市全部商业企业的职工C、该市每一个商业企业D、该市商业企业的每一名职工8、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 )。

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0、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B )。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11、某一标志分组的结果表现为( B )A、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B、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C、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D、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12、某地区农民人均收入最高为426元,最低为270元。

据此分为六个组,形成闭口式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为( B )。

A、71B、26C、156D、34813、单项式变量分布数列和组距变量分布数列都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C )。

A、组数与组距B、组限和组中值C、变量与次数D、变量与组限14、分布数列是说明( A )。

A、总体单位数在各组的分配情况B、总体标志总量在各组的分配情况C、分组的组数D、各组分布规律15、次数分布数列分为品质分布数列和变量分布数列的依据是( D )。

A、分组的方法B、分组的组限C、分组的组距D、分组标志的特征16、如果所有标志值的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1/5,而标志值仍然不变,那么算术平均数、( A )A、不变B、扩大到5倍C、减少为原来的1/5D、不能预测其变化17、下列两两组合的平均指标中,哪一组的两个平均数完全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 D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B、几何平均数和众数C、调和平均数和众数D、众数和中位数18、两数列的标准差相等而平均数不等,则( B )A、平均数小代表性大B、平均数大代表性大C、代表性也相等D、无法判断19、已知某银行定期存款占全部存款百分之六十,则该成数的方差为( B )A 、20%B 、24%C 、25%D 、30%20、抽样推断的目的是( A )A 、以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B 、取得样本指标C 、以总体指标估计样本指标D 、以样本的某一指标推断另一指标21、抽样推断中,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B )A 、抽样实际误差B 、抽样标准误差C 、非随机误差D 、系统性误差22、确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代表性指标是( C )A 、估计标准误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C 、相关系数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23、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C )A 、10≤≤γB 、11<<-γC 、11≤≤-γD 、01≤≤-γ24、判断现象之间相关关系密切程度的主要方法是( D )A 、对客观现象作定性分析B 、编制相关表C 、绘制相关图D 、计算相关系数25、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 D )A 、都是随机变量B 、关系是对等的C 、都是给定的量D 、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26、回归估计标准误是反映(D )A 、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B 、序时平均数代表性的指标C 、现象之间相关关系的指标D 、回归直线代表性的指标27、估计标准误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因此( B )A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大;B 、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大,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C、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代表性越小;D、估计标准误数值越小,说明回归直线的实用价值越小。

28、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相加的是( A )。

A、时期数列B、相对数时间数列C、平均数时间数列D、时点数列29、计算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的资料来源是( D )A、前者为时点数列,后者为时期数列B、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C、前者为变量数列,后者为时间数列D、前者为时间数列,后者为变量数列30、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 A )A、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商=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积=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C、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差=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相邻两个定基发展速度之和=其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31、综合指数包括( B )A、个体指数和总指数B、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C、平均数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2、拉氏物量综合指数公式是( B )A、∑∑11111qpkqpB、∑∑1qpqpC、∑∑qpqkpD、∑∑111qpqp33、派氏价格综合指数公式是( A )A、∑∑111qpqpB、∑∑1qpqpC、∑∑11qpqpD、∑∑11qpqp34、如果用同一资料,在特定权数条件下,利用平均数指数或综合指数计算公式,它们的计算形式不同( B )A、两者的经济内容和计算结果都不相同B、经济内容不同,但计算结果相同C、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的计算结果也相同D、指数的经济内容相同,两种指数计算结果不同3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几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要计算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C )A、综合指数B、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可变构成指数36、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要成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其权数为( A )A、P1Q1B、PQC、PQD、前三者均可二、多项选择题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CE )。

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2、总体、个体、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BCD )。

A、没有个体就没有总体,个体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B、个体是标志的承担者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说明个体特征的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CDE )A、我国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的人均产量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4、统计的含义包括( ACD )。

A、统计资料B、统计指标C、统计工作D、统计学E、统计调查5、制定一个周密的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 ABCE )。

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6、下列情况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不一致的是( ABD )。

A、工业企业生产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现状调查D、农产量调查E、城市零售商店销售情况调查7、抽样调查的优越性表现在( ABCE )。

A、经济性B、时效性C、准确性D、全面性E、灵活性8、构成分配数列的基本要素是( AD )A、各组的组别B、组限C、组中值D、分配在各组的次数E、组距9、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 ABCE )A、受各组次数大小的影响B、受各组标志值大小的影响C、受各组单位数占总体总数比重的影响D、与各组标志值大小无关E、受各组变量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影响10、受极端值影响比较大的平均数有( ABC )A、算术平均数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D、众数E、中位数11、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BDE )A、总体方差2B、样本容量nC、概率保证程度D、抽样方法E、抽样组织形式12、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的类型有( AC )A、函数关系B、回归关系C、相关关系D、随机关系E、结构关系13、在回归分析中,就两个相关变量x与y而言,变量y倚变量x的回归和变量x倚变量y的回归所得的两个回归方程是不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 BCE )A、方程中参数估计的方法不同B、方程中参数的数值不同C、参数表示的实际意义不同D、估计标准误的计算方法不同E、估计标准误的数值不同14、直线回归分析中( ABDE )A、自变量是可控制量,因变量是随机的B、两个变量不是对等的关系C、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D、根据回归系数可判定相关的方向E、对于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两变量可求得两个回归方程15、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方向的指标有( BCD )A、估计标准误B、相关系数C、回归系数D、两个变量的协方差E、两个变量的标准差16、直线相关分析与直线回归分析的区别在于(ADE )A、相关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回归分析中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B、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而相关中的自变量是给定的数值,因变量是随机的C、相关系数有正负号,而回归系数只能取正值D、相关的两个变量是对等关系,而回归分析中的两个变量不是对等关系E、相关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只能计算出一个相关系数,而回归分析中根据两个变量可以求出两个回归方程17、一个动态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CE )A、变量B、次数C、现象所属的时间D、现象所属的地点E、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18、下列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不能相加的数列有( BCE )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数时间数列;D、绝对数时间数列E、平均数时间数列。

19、将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加以平均,得到的平均数称为( ABD )。

A、序时平均数B、动态平均数C、静态平均数D、平均发展水平E、平均发展速度20、适于用公式a=Σa/n来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数列有( AB )。

A、时期数列B、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C、连续登记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D、不连续登记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E、不连续登记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21、影响时间数列发展水平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ABCD )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循环变动D、不规则变动E、同度量因素22、平均数指数( ABDE )A、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B、是计算总指数的一种形式C、就计算方法上是先综合后对比D、资料选择时,既可用全面资料,也可用非全面资料E、可作为综合指数的变形形式来使用2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BE )A、价格指数B、工资水平指数C、职工人数指数D、商品销售量指数E、劳动生产率指数24、某工厂2012年工业总产值(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2011年工业总产值的110%,这个指标是( BD )A、产量总指数B、动态指数C、产品价格总指数D、数量指标指数E、质量指标指数三、判断题1、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个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