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19课中外园林艺术

一、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中国山水园林
北京颐和园石舫
长 廊
颐和园西堤玉带桥
佛 香 阁
一、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中国山水园林
北京北海公园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园林是关于美的创造, 园林是精神的栖息地,园林是理想化的生活。
“城市中的山林”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牡丹亭《 游园》 园林无俗情 ——<唐>孟浩然 园艺之事的确是人生乐趣之中最纯洁者。 ——<英>培根
一、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中国山水园林
香山一景
一、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中国山水园林
苏州园林
二、“枯山水”——日本传统庭院
金阁寺
二、“枯山水”——日本传统庭院
龙安寺
三、人文主义——意大利古典园林
法尔奈斯庄园
四、驯服自然——法国古典园林
维贡府邸花园
四、驯服自然——法国古典园林
凡尔赛宫
五、风景如画——英国古典园林
斯托海德风景园
五、风景如画——英国古典园林
布伦海姆风景园
六、形形色色——现代景观艺术
拉维莱特公园
六、形形色色——现代景观艺术
上海世纪大道
谢谢观看! 当我们开始建造一座花 园的时,我们即进入了 一个更丰富的世界,在 那里驰骋我们的想象。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

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因中西的文化和地理的不同,其园林艺术也是有异同的,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中西园林艺术的异同一园林艺术是整体性的艺术,它把植物、建筑、山水和各种自然的、物质的材料按照园林的艺术原则和使用要求进行创造,将这些有机体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艺术。
通过园林的形象所反映的情意使游赏者触景生情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园林不单纯是一种艺术形象,还是一种物质环境,园林艺术是对环境加以艺术处理的理论与技巧,它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是融汇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园林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
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余味或遐想余地。
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
中国园林艺术是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
园林意境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给予游赏者以情意方面的信息,唤起以往经历的记忆联想,产生物外情、景外意。
不是所有园林都具备意境,更不是随时随地都具备意境,然而有意境更令人耐看寻味,引兴成趣和深刻怀念。
所以意境是中国千余年来园林设计的名师巨匠所追求的核心,也是使中国园林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
园林布局要因地制宜,布局前对建园单位或园主的要求先行了解,对建园基地的情况作详细调查,不仅了解基地自身情况,还要了解四周外围的环境。
布局要顺应自然,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适当的改造,才能构图得体合宜。
园林布局要体现时代精神、民族特色和地方风格,要不断推陈出新。
园林是一种多维空间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
组织景区、分隔空间务使全局既有分隔又有联系,各个景区互相呼应衬托。
布局要突出主体,分别主次;利用地形、植物和建筑、道路等分隔空间,有开有合,有聚有散,曲折多变,小中见大,使全园既有变化又有统一,使游人感觉有不穷之景,不尽之意。
中西方园林特点

中西方园林艺术特点对比西方园林艺术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例,论述了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以"完整、和谐、鲜明"为特征,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西方造园艺术主要以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为代表。
它们的造园艺术在不同时期都十分显著地体现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并且有些艺术风格在几个世纪中都占统治地位,有些艺术手法一直延用至今。
意大利、法国、英国的造园艺术是西方园林艺术的典型代表,虽然它们同属西方园林艺术体系,具有许多共同特征,但由于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也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格。
但总体而言西方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艺术迥然不同。
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完全排斥自然,力求体现出严谨的理性,一丝不苟地按照纯粹的几何结构和数学关系发展。
“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成为西方造园艺术的基本信条。
西方园林的艺术特色突出体现在园林的布局构造上。
体积巨大的建筑物是园林的统率,总是矗立于园林中十分突出的中轴线起点之上。
整座园林以此建筑物为基准,构成整座园林的主轴。
在园林的主轴线上,伸出几条副轴,布置宽阔的林荫道、花坛、河渠、水池、喷泉、雕塑等。
在园林中开辟笔直的道路,在道路的纵横交叉点上形成小广场,呈点状分布水池、喷泉、雕塑或小建筑物。
整个布局,体现严格的几何图案。
园林花木,严格剪裁成锥体、球体、圆柱体形状,草坪,花圃则勾划成菱形、矩形和圆形等。
总之,一丝不苟地按几何图形剪裁,绝不允许自然生长形状。
水面被限制在整整齐齐的石砌池子里,其池子也往往砌成圆形、方形、长方形或椭圆形,池中总是布局人物雕塑和喷泉。
追求整体对称性和一览无余。
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说:“美要靠体积和安排”,他的这种美学时空观念在西方造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西方园林中的建筑、水池、草坪和花园,无一不讲究整一性,一览而尽,以几何性的组合而达到数的和谐。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人美版《美术鉴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外方园林艺术的流派和特色,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
引导学生探讨并体验不同园林风格背后的审美文化上的差异,让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殊意义,能注意和生活结合。
2、方法与过程:教学中以身边园林建筑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领会魅力--感悟成就。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中外园林的博大精深以及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品位,感受园林艺术“巧夺天工”的魅力。
教材分析《中外园林艺术》是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模块中的内容,围绕世界各国的园林艺术展开,包括园林的形式功能、各国家园林的介绍及现代园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和独特意义。
第一部分是园林艺术的欣赏。
先引导学生评述周围的居住环境,说明园林的功能意义。
再介绍不同国家园林艺术,让学生对园林艺术产生宏观认识,提高审美水平。
第二部分通过让学生运用绘画创作方式来体验各国园林特色的居住环境,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深对各国园林的特色的理解,深化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在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分支,各自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
我们无需争辩它们之间艺术水平的高下,而应包容地看待艺术的多样性。
掌握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艺术修养,从而逐步建立自己的审美观。
教学难点探索中外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和其他艺术一样,园林艺术表面看来五光十色,而形形色色的风格其实都是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这些形式背后,有更深层的自然、社会、文化乃至生活方式等原因,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影响着各个流派的产生和发展。
高中美术_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课件设计

北京地图
• 4350
四 构颐
分 成和
之 ,园
三 面主
。 积要
由
万
亩 , 水 面 约 占
仿自然,并且精巧细致,风格凝练,富有诗意。
日 本 金 阁 寺 庭 园
• 后来随着禅宗思想由中国传入 日本,其对造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使园林变得富有哲理,也更加抽象, 逐渐成为一种“微缩景观”,即 “枯山水”庭园。
•代表:京都龙安寺方丈庭园
• 日本京都龙安寺方丈庭园,建于1450年,庭园长28米,宽 12米,一面临厅堂,另三面围有土墙。庭园地面铺满白沙,里面 只有只有15块石头,没有任何的花木。白沙象征水面,而石头的 组合变化体现岛屿与山峦,在咫尺之内幻化出千丘万壑的气势。 它只能观赏,不能进入,旁边的厅堂专门用于静观冥想。
• 中国园林取法自然,讲究“虽由人造, 宛自天开”的意境,建筑与花木融合为 一体,景色与意蕴因四时而迥异,或银 装素裹或绿茵蔽日,各有一番情趣。
江南园林:
• 小巧玲珑、曲折有致、叠石理水、林泉深邃。充满诗情画意。 其中最富盛名的是:苏州园林
• 包括: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留园(苏州四大名园) • 在中国古代造园被认为是同书法、绘画一般的艺术,深得文
亭 台 楼 榭 馆 阁 轩 廊 厅 堂 桥 舫
中国园林建筑类型丰富,有亭、台、楼、 阁、轩、榭、廊、桥等,它们和山水、树木 有机结合,协调一致,互相映衬、互相渗透、 互为借取。有的建筑能成为园林景观的主体, 成为构图中心。
高中美术第十九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课件

江南私家园林
苏州四大名园--留园
原为明嘉靖时太仆 寺卿徐时泰的东园, 清嘉庆时刘恕改建, 称寒碧山庄,俗称 刘园,当时有造型 优美的湖石峰十二 座而著称。光绪初 年易主,改名留园。 江 南 私 家 园 林
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最古老的园林。始建于北宋庆历五 年(公元1045年)集贤院校理,诗人苏舜钦购得唐末 五代孙承佑之池馆,依水建亭,取明“沧浪”。并作 《沧浪亭记》。园占地1· 1公顷,园内景色自然,建筑 朴实简雅,为典型的“城市山林”。2000年时被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现代
练习
颐和园 拙政园 留园 中国四大名园;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德避暑山庄 ___________. 沧浪亭 拙政园 网师园 苏州四大名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留园 ______. 寄情山水写仿自然 气氛恬淡宗教与 艺术的完美结合 人文主义的美来自和谐 有组织有秩序 源于绘画崇尚自然美 英国 意大利 中国
现代景观园林和古典园林的不同点
涉及元素不同
园林的艺术特点
中国 日本 追求诗情画意,在有限的空间内,创造出无限的意境,写 仿自然,寄情山水。 枯山水庭院多布置于寺院中,微缩景观多有僧侣设计,具 有恬淡的气氛。将禅宗与园林艺术结合,把写意,抽象的 手法发挥到了极致,这时日本园林的成就 受古罗马思想影响“美来源于和谐”园林广阔,开敞,与 周围自然景物相互渗透,是人工美自然美的结合的典范。 有组织、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园林。大自然仿佛被驯服, 风景成为人工艺术品 英国通过绘画重新发现自然的园林类型——风景画园林。 开始追求一种近乎自然返璞归真的风格 设计元素的 多样化、渗透了对使用价值的考虑、对自然 精神的探究、对文化意义的追问、对地方文脉的表达以及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等。
人美版高一美术鉴赏第十九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二.“枯山水”---日本传统庭园
早期的日本山水庭院同中国园林一样善于模仿自然并且精巧细致、风格凝练、 讲求意境、富有诗意。后来随着禅宗由中国传入日,本其思想对造 园产生了很 大的影响,使园林变得富有哲理,更加抽象,逐渐成文一种“微观景观”即“枯 山水”庭园。
金阁寺 日本
金阁寺,正确说来叫鹿苑寺,因寺院内金箔贴制的舍利殿——金阁非 常有名,故被叫作金阁寺,1994年被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
三.人文主义---意大利古典园林
14、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其他一些 地方修建园林成为一种时尚,这些园林大多 建立在景色秀丽的丘陵山坡上,花园顺地形 分几层台地,形成具有特色的“台地园”。
台地园意大利
四.驯服自然—法国古典园林
“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古典主义的法国” 法国人没有 完全接受意大利的园林风格,而是利用建筑、道路、花圃、 水池以及整齐的花草树木,编织出美丽的图案,形成了组 织有序的古典主义园林风格。
* 苏州园林为致仕官员、文人学士亲自设计的私
家园林,将住宅与园林合一,创造了“城市中的山
林”,借助古典诗句对园林进行点染,深受写意山水
的影响,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氛。 苏州园林拙政园
苏州园林拙政
苏州园林拙政
苏州园林拙政园
苏州园林留园
苏州园林留园
苏州园林网师
苏州园林网师园
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 的关系? 北方皇家园林模仿江南园林清 雅气韵的同时,独具富丽的皇 家气魄。
北 京 颐 和 园 地 图
颐
和
园
十
七
孔
桥
颐和园昆明湖区十七孔桥,全长150米,宽8米,是皇家园林里最长
的桥 ,桥栏杆上有544头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石狮子。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之可园 高中美术

猜一猜:二四不是八,十八加十八
(打二字)
园林
会写“园”的繁体字吗?
建筑学家童寯在《江南园林志》中有提到 “园之布局,虽度幻无尽,而其最简单的 需要,完全含于園之内”。
拆一拆,“園”字 围墙
形似屋宇平 面,可代表 亭、榭
↘
水池
↓
在形似石似 树、似山
什么是园林?
▪ 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 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 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 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 境。
单击此处输入标题
广东四大名园
顺德清晖园 佛山梁园 番禺余荫山房 东莞可园
课前学习任务单:
1.中国古典园林美吗?
内 容
2.美在哪里?
3.广东岭南四大名园?
4.收集有关岭南园林的资料 (重点可园)
自然美
空间美
建筑美
人文美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点
成果展示形式:(如以下) 小报
成果展示形式:(如以下) 思维导图
成果展示形式:(如以下) 导览图
成果展示形式:(如以下) 表格
教师感悟
自然美、空间美、建筑美、人文美融化 在园林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中,处处体 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1.了解广东四大名园的其它三个 园林的美。 2.写一篇鉴赏游记—用图(照片、 摄像)文并茂的形式记录一次赏 园林的过程,发到教师邮箱 340134808@。
谢谢!
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自然美
特
பைடு நூலகம்
合理划分,善于借景的空间美
点
布局灵活,风格独特的建筑美
寓情于景,触景生情的人文美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可园
苏州园林简短文案

苏州园林简短文案1. 苏州园林,千年历史与现代风貌的交织,典雅的江南水乡风格与世界级园林艺术的完美结合。
步入其中,仿佛走进一幅幅古老的画卷,随着曲径幽深,走进千年古韵。
每一块石头,每一片叶子,都仿佛在述说着久远的历史。
水乡的风情,人文的底蕴,构成了苏州园林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
2.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华,每一个园林都像一本书,诉说着历史的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庭院中的倒影,听到风吹过竹叶的声音,感受到石头中流淌出的历史。
无论你是在走在幽深的曲径,或是坐在静谧的小亭,都能感受到这种深沉的历史气息。
3. 苏州园林,这是一个空间和时间的交织,一个让人遗忘繁华尘世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才情,感受到他们对于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每一座亭台,每一池水,都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
这是一处可以让你远离尘世喧嚣,静心品味生活的地方。
4. 步入苏州园林,仿佛进入了一个微型的宇宙。
古人的智慧与诗意,仿佛在这一池一山,一石一木之中得以体现。
苏州园林将大自然巧妙地融入了人造景致之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塑造和人文元素的添加,使得这个空间充满了生命力和韵味。
5. 走在苏州园林中,宛如置身于一部史诗,一幅画卷,一首诗歌。
这里的每一座亭台楼阁,每一片荷花荷叶,每一道石径,都在诉说着古人的故事。
园林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更是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表达。
6. 苏州园林的美,不仅仅在于其美丽的景色,更在于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巧的布局。
这里的每一处角落,都富有艺术性和哲学性,都是古代艺术家们的心血之作。
每一个元素,无论是石头,水,树木,还是建筑,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7. 每一座苏州园林都是一个精致的艺术品,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个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欣赏到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和对于生活的热爱。
你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将自然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人造景观之中,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8. 苏州园林,这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
第18课 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 式的建筑艺术典范。它位于市中 心的莱茵河畔,本地人又称圣彼 得大教堂,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 建筑艺术的代表作。 科隆大教堂具有后哥特式所 特有的非常丰富而精致的建筑装 饰。在建筑物所有的细部上都覆 盖着有流动感的石造透空花纹。 大教堂四周,小尖塔林立, 巍峨壮丽,其间还有许多石雕造 型,浮雕和塑像,而在高处更有 数不清的玲珑小尖塔,无论窗户、 窗棂、檐头、甚至排水口,都有 极高水准的雕刻,好像这座教堂 是一件完整的,巧夺天工的石雕 艺术品,令人叹为观止!
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是上海的标志性 建筑。东方明珠电视塔,选用了东方民族 喜爱的圆体作为基本建筑线条,其设计富 有唐代诗人白居易诗中“大珠小珠落玉盘” 的优美含意。主体由三个斜筒体、三个直 筒体和11个球组成,形成巨大的空间框架 结构,具有鲜明的海派建筑特色,做到了 现代科技与东方文化的完美统一。 电视塔主体结构高350米,全塔总高度 为468米。从电视塔大台阶步入塔内底层, 便见宏伟的大堂,从底层电梯大厅到直径 为45米的中球,离地面263米,只需40秒钟。 该球共九层,有1万多平方米,在旋转餐厅 可看上海全景,北望可见宝钢,东面是开 发中欣欣向荣的浦东,南部是一片田野风 光,西南则可看到松江的九峰,西面则是 上海市区全景。
大本钟
“ 大本钟 ”坐落于泰晤士河 畔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 高的钟楼,镶有大钟,名为 “大本”。每隔一小时,大钟 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 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 能 听 到 钟 声 的 回 荡 。 大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 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 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 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作为 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 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 13.5 吨, 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 右。大本钟从 1859 年就为伦敦 城报时,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 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 而重筹。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 然清晰、动听。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

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了解外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和特点;(3)学会欣赏和评价园林艺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观察、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对园林艺术的认识;(2)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实地考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园林艺术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3)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园林艺术概述(1)中国园林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园林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3)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2. 外国园林艺术概述(1)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园林艺术;(2)中世纪欧洲园林艺术;(3)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园林艺术;(4)现代欧洲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外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作品和特点;(3)园林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方法。
2. 教学难点:(1)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和审美标准;(2)外国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图片观察:通过展示园林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园林艺术的特点;2. 实例分析:以具体园林作品为例,讲解园林艺术的设计原理和审美标准;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园林艺术的认识和感受;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园林,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5.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园林艺术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园林艺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审美素养;4.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西方园林艺术的比较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一)中国园林发源于商、周时期,最早的形式是囿,囿是将一定的天然地域加以圈围,并在其中放养动物,以供帝王贵族狩猎游乐之用的场所,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自然地貌,审美与实用结合在一起。
中式园林从“原始”状态脱胎出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工园林,园林从生产生活走向艺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阶级对抗尖锐,政局复杂多变,使得一些文人士大夫阶级的自信心遭到崩溃,理想幻火,并逐渐确立了以自然、适意、淡泊为特征的人生折学与生活情趣,追求的是一种文人所特有的恬静淡雅的趣味、浪漫飘逸的风度、朴实无华的气质。
他们选择了“隐居”,在山水花鸟的大自然中获得慰籍,但又不肯放弃城市的繁华生活,所以在自己居住的深宅大院内建立自然山水花园,以实现理想的“隐居”,寄情于山水,隐身于山林,复归大自然。
正是此种崇尚自然的社会风尚,使艺术家产生了表现大自然优美的情感动力,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势必在文艺作品上打上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到园林艺术的创作。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可说皆为文人,思想活跃,敏诗善文,擅画能歌,在文学和绘画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
其所造园无不出之同一意识,以雅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诗、画、书法、音律、园林等艺术形式有机融为一体。
园林意境创始时代的代表人物,如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渊明、王羲之、谢灵运、孔稚圭到唐宋时期的王维、柳宗元、白居易、欧阳修等人,他们既是文学家、艺术家,又是园林创作者或风景开发者。
陶渊明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去体现恬淡的意境。
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王经营的辋川别业,充满了诗情画意。
而元、明、清的园林创作大师如倪云林、计成、石涛、张涟、李渔等人都集诗、画、园林诸方面高度文艺修养于一身,发展了园林作的传统,力创新意,做出了很大贡献。
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布局、建筑及小品的安排,以及花木栽植,每每借用山水画论。
而风景主题的意境构思,题对楹联等又常常受到风景田园诗文的启发。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

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引言:园林艺术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精致的艺术表达方式享誉世界。
然而,自近代以来,西方现代景观艺术逐渐崛起,并为整个世界的园林设计带来了新的思维和创新。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借鉴,探讨两者在艺术形式、设计理念以及文化意蕴方面的相互影响和交流,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中西方园林艺术的融合和发展。
一、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崛起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崛起始于18世纪末,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推动和现代文明的进步。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和园林设计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改革,创造了一系列具有现代特色的公园和城市景观。
英国的伦敦海德公园、法国的巴黎凡尔赛宫花园等著名现代景观艺术作品引领了时代,并逐渐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中国园林的独特价值中国园林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中国园林以山水为基础,注重创造意境和体现哲学思想。
著名的古代园林如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均展现了中国园林的独特价值。
其注重景色的布局和构造,以及对人文情怀和审美追求的表达,使中国园林具备非常高的艺术性。
三、中国园林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的启迪中国园林在诸多方面对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起到了启迪的作用。
首先,在景观构造和场地安排方面,中国园林注重整体布局和景色的流动性,这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追求开放和流线性的特点相契合。
例如,中国古代园林的“曲径通幽、曲水回环”的设计理念,启发了西方现代公园中弯曲通道和环绕式水系的设置,从而创造出流畅的空间流线和丰富的景观层次。
其次,在文化意蕴和艺术表达方面,中国园林沉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提供了新的灵感和素材。
中国园林注重从卧躺和走移两个角度欣赏园林,这与西方现代景观艺术倡导的“漫步式观赏”相统一。
此外,中国园林注重通过景观布局表达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从而为西方现代景观艺术注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表达。
高中美术鉴赏高一年级(人美版)教学设计:第19课 不到园林 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领会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圆艺术的成就不能故步自封,这样才能对中外的园林艺术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客观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更好的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建立对园林艺术概况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同学们曾经游览过或者通过电视、杂志等媒体了解过那些园林建筑,其中说出学生们最喜欢哪个来导入本课。
教师活动:展示一段苏州园林和西方几个典型园林的视频介绍,综合了解一下园林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活动:感受、欣赏、简单回答,产生认识和欣赏的强烈动机,从而进入良好的学习准备状态。
二、中国山水园林这节在本课做重点介绍,分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方面介绍,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造圆被是同书法、绘画艺术紧密相连的,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与古典文学渊源深远、并且深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师园等著名园林提出问题:A、中国园林大致分为那两类?B、它们在表现上分别有什么特点?C、苏州园林有什么独特风格?有那些典型代表??学生活动:观看多媒体展示,通过了解课本内容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总结出:中国古典园林写访自然、寄情山水的艺术特色三、日本传统园林“枯山水”枯山水继承了中国山水的艺术特色和中国园林有很深的渊源,但通过其发展演变又不同与中国山水而独具特色。
教师活动: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本东京龙安寺方丈园,提示学生观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学生活动:欣赏讨论,明确枯山水的独特风格。
师生共同总结出:枯山水的园林艺术是与宗教哲理相结合的艺术,善用沙石创造氛围,阐明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渊源和发展演变过程及对西方园林的影响四、西方三国古典园林意大利、法国、英国同属于西方的古典园林艺术,他们有相同的文化背景而又各有特色,在这里我们并在一节通过比较的方法来了解西方的古典园林,通过比较找出他们的异同点这样能更好的理解西方古典园林艺术。
教师职业资格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2020年(77)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教师职业资格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2020年(77)(总分150, 做题时间120分钟)单项选择题1.中国园林建筑设计的主导思想是( )。
SSS_SINGLE_SELA诗情画意B讲究对称C违背自然D均衡法则该问题分值: 4.6答案:A中国园林体现的是自然美。
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重点,追求人工美和自然美融为一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三个特征是顺应自然的指导思想,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力求含蓄的造园手法。
讲究对称和均衡法则是欧洲园林的特点。
2.如图1,该青铜器的名称是( )。
SSS_SINGLE_SELA后母戊鼎B四羊方尊C莲鹤方壶D毛公鼎该问题分值: 4.6答案:C图示作品为春秋时期最有特色的青铜器莲鹤方壶。
3.被称为“画圣”的唐代画家是( )。
SSS_SINGLE_SELA吴道子B阎立本C周昉D展子虔该问题分值: 4.6答案:A吴道子是唐代著名画家,画史上尊称吴道子为“画圣”,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
4.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 )。
SSS_SINGLE_SELA版画B中国画C油画D插画该问题分值: 4.6答案:A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版画。
5.作画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句名言出自( )。
SSS_SINGLE_SELA张大千B徐悲鸿C齐白石D吴昌硕该问题分值: 4.6答案:C“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一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对艺术的独特见解。
在他看来,太似则媚俗,写生不是绘“标本”,如果这样,艺术家就成了自然的奴隶,放弃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概括提炼,是对艺术创作的不负责任。
不似则欺世,艺术也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反映,不似则是对客观自然的一种歪曲,同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它失去了艺术“真”的根本,是不会从根本上得到观赏者共鸣的。
6.洛可可艺术最早产生于( )。
SSS_SINGLE_SELA意大利B法国C德国D英国该问题分值: 4.6答案:B洛可可艺术发端于法国路易十四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又称为“路易十五式”,最早主要表现在18世纪法国的细木家具上,以精湛的工艺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