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常见计算题题型及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解题指导和真题汇总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解题指导和真题汇总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归类解析一、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计算◆相关考点/知识点:1.概念: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2.原理:准确理解10对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

若其他条件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解题方法:1.明确计算要求:计算什么?2.利用“无论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提高或降低),同一劳动在相同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构建等式。

3.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X,那么现商品价值量=原商品价值量÷(1+X),若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X,那么现商品价值量=原商品价值量÷(1-X)。

4.思路清晰,充分利用有用信息/条件、注意排除干扰信息。

2012(2012·全国大纲卷·24)24.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药品的价值量和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A. 10万件、80元、800万元B. 10万件、40元、400万元C. 20万件、80元、1600万元D. 20万件、40元、800万元(2012·安徽卷·3)3.读表1,假定其他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2011年文综全国新课标卷)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 1452万元B. 1320万元C. 1210万元D. 1100万2010(2010全国卷1 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及非选择题做题方法.doc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大全及非选择题做题方法.doc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计算题公式及非选择题做题方法一.关于货币量、物价的计算公式公式一:流通中实际需要(应该发行)的货币二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待售商品数量X价格水平二待售商品价格总额货公式二纸币发行量二待售商品数量X价格水平X (1+通货膨胀率)二待售商品价格总额X (1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通货膨胀率)公式三.纸(货)币贬值率A二纸(货)币实际发行量一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量x 100% - 、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多发行纸(货)币量v !nn o.z一纸(货)币实际发行量公式四: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二纸币实际发行量—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量X 100%流通中应该发行的需货币量二多发行纸(货)币量x go%流通中应该发行的货币量亠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B二品舲皿物价上涨幅枣沁舗曾空亠单位纸(货)币实际购买力鬻通腭囂醜: 亠商腳标价最爲爲蠶怎沖品原标价公式九:纸币实际购买力二送氢(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简称。

)1 + CPI二.关于商品价值量或价格的计算公式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企业等个别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经常表述为某部门、整个部门、整个行业、某行业的劳动生产率。

公式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生产某种商品的总时间一商品总产量公式二:新价值量二原來价值量一(1+x%)(注:X%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幅度,提高用+,降低用-)公式三:单位商品价值量二价值总额(量)宁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公式四:单位商品价格二价格总额宁商品总产量公式五:商品价格二商品价值三货币价值公式六:商品现在价格二商品原价x (1+通胀率或物价上涨率);商品现在价格二商品原价—(1-贬值率)公式七:物价上涨幅度二当前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原来物价水平公式八:单位商品新价值量二单位商品原价值量X (1+m%)(注:m%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幅度,提高用+ ,降低用-)三.关于商品价值总量、价格总额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价值总量(价值总额、总产值)二单位商品价值量X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注:不管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如何变化,全社会、整个行业、整个部门的价值总量都不变;某企业、生产者的价值总量与它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公式二:价格总额二单位商品价格X商品总产量(总数量)四.关于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的计算公式公式一:企业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二原商品数量x (1+ x%) X (1+ y%)(注:x%为本年度该企业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该企业个别劳动率增加幅度)公式二:全社会、行业、部门商品总产量、使用价值总量二原商品数量X (1+x%) X (1 + y%)(注:x%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者增加幅度;y%为本年度全社会、行业、部门劳动率增加幅度)五.股票价格的计算1.公式:(1)股罕彳介格二预期股息(货币形式)八银行利率(2)股夢价格二预期股息(百分比形式)x股票面额x股份数小银行利率2•注意:预期股息有两种形式,算法不同;股票面额与股票价格也不同。

“加减乘除箭头法”巧解《经济生活》计算题

“加减乘除箭头法”巧解《经济生活》计算题

“加减乘除箭头法”巧解《经济生活》计算题在学习《经济生活》这门课程中,计算题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减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困难,本文介绍一种“加减乘除箭头法”,帮助大家更轻松地解决计算题。

1. 加法箭头法加法箭头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速地算出两个数的和。

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两个数的个位数,将其写在横线上;- 在个位数的下方,画一条箭头,箭头向左,表示向十位数借1;- 将十位数与箭头相连,再将其下方的数再与箭头相连,直到最后一位数没有箭头为止。

例如:24 + 35 = ?- 将24和35的个位数写在横线上,即4和5;- 在个位数下方画一条箭头,箭头向左,表示向十位数借1;- 将4与箭头相连,乘以35的个位数5,为20,将20写在箭头下方;- 箭头向左移动到十位数,将2与箭头相连,乘以35的个位数5,为10,再加上前一次计算的进位数2,为12,将12写在箭头下方;- 箭头继续向左移动到百位数,将2与箭头相连,乘以35的个位数5,为10,再加上前一次计算的进位数3,为13,将13写在箭头下方;- 最后将所有的乘积相加,即840。

- 将除数写在左边,将被除数写在右边;- 在右侧的被除数下方画一条箭头,箭头向下;- 在箭头下方画一条横线,作为商的位置;- 将左侧的除数在合适的位上和被除数最左侧的数字相乘;- 将所得乘积写在横线上,出现负数则需要向左进位;- 将所得乘积减去被除数最左侧的数字,得到新的一位数;- 将新的一位数写在箭头的下面,作为商的下一位;- 将新的一位数与被除数下一位数字组成新的被除数;-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被除数下一位数字为0。

通过以上四种“加减乘除箭头法”的介绍和实例,相信大家已经学会了如何运用这种方法快速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

虽然这种方法可能会相对繁琐一些,但是熟练掌握后可以使计算变得更加自然,轻松。

希望大家可以多加练习,掌握这种方法,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及其解题思路与方法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及其解题思路与方法

经济生活》常见计算题及其解题思路与方法近几年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内容涉及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企业利润、股票价格、个人所得税、存款利息、汇率等,这些试题难度系数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学生在这一块知识比较容易出错,一来自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另外来自于学生没有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学生对此块知识模糊不清,做题感到紧张。

为此在高考中花去大量时间去解这一道题而本末倒置,影响后面答题的速度。

虽然此处只有4分,但要求我们势在必得。

因为突破这些计算题往往成为我们学生提升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收集整理,现将经济常识中涉及计算的十多个知识点,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国民收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进行归纳,并作简要举例分析。

1.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题例(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

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

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 小时B.7 小时C.7.5 小时D.8 小时[ 解析]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条件下, 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

2008 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十(1+20%) = 5小时;2008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 商品数量为10万件X (1+20%) = 12万件;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X 12 万件+10小时X 8万件)+ (12万件+8万件)=7小时。

答案为B。

假设1部手机=4部自行车=2克黄金成立,若手机行业劳动生产率翻一番,自行车行业劳动生产率番两番,而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延长一倍,其他条件忽略不计,是则下列等式成立的A.1部手机=16辆自行车=1克黄金B.1部手机=8辆自行车=1克黄金C.2部手机=16辆自行车=1克黄金D.2部手机=32辆自行车=1克黄金解析:1部手机4部自行车2克黄金假设:100小时x 1部=25小时X4部=50 X 2克手机:50小时X 1部=25小时X 2部=50X 1 克自行车:50小时X 1部=25/4 X 8部=50 X 1 克黄金:50小时X 2部=25/4 X 16部=100小时X 1克选C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计算1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例】(2008年北京文综,33) 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

经济生活计算题和曲线题总结

经济生活计算题和曲线题总结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选择题常见题型及例题分析一、计算类选择题(一)价值量相关计算理论知识:1.当前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有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的百分比)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国家、行业、部门)劳动生产率(或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无关;3.劳动生产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

4.国家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使用价值量)5.企业创造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使用价值量)例题分析1.2012年某国生产甲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6元。

如果2013年该国生产甲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A.720万元,6元 B.720万元,5元 C.600万元,5元 D.600万元,6元2. 2012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

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二)价格相关计算理论知识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2.商品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 (1+通货膨胀率);3.商品现在的价格=原来的价格÷(1-纸币贬值率)。

例题分析1.某一时期,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5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要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8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程度为________,原来标价15元的M商品,现在价格是多少_________。

A.28%,22元B.25%,20元C.22% ,18元D.25%, 18.75元2.假设某国2012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

经济生活中计算题例题分析

经济生活中计算题例题分析
• A.17% B. 30% C.35% D.40%
B
(2008全国Ⅰ卷)
假设2007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 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 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且该国的货 币价值下降(贬值)20%,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2008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 货币表示为
而相当大的一批学生之所以选择A,是单纯地 用1元减去0.25元,没有真正灵活地理解“劳 动生产率提高之后带来的相关变动因素。
生产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 10小时,现有甲乙丙生产该匹布的企 业,他们生产一匹布的时间分别是5小 时,10小时,15小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 情况下,甲生产的布的价值和丙生产 的布的价值分别是?甲乙丙三家企业 在30小时里生产的布 的价值总量是?
x
社会劳动生产率
⑷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的关系
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价值总量不变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 价值量
正比
反比
无关
社会劳动生产率
反比
无关
无关
反比
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 总量
Hale Waihona Puke 无关反比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
1、 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
时间为 2 小时,价值为 40 元。如果生
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
此题的中心思想是考查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使得单位时间内生产同一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化; 使得单位商品内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发生变化, 从而导致价值量发生变化。
假如:原来一小时生产商品1件,价值1元(1 小时/1件);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后,一小 时生产商品1.25件,生产一件商品所用时间 为0.8小时(0.8小时/件)。所以该商品的价 值为0.8元。正确答案为B。

《经济生活》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经济生活》计算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必修1《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经济常识中的计算题整体上可归为两类:一是显形计算题,即进行具体数字运算的计算题;二是隐性计算题,即无需进行运算的计算题。

下面对经济常识几种常见的计算题进行归纳并举例分析。

一、关于纸币发行量或纸币购买力的计算问题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2.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面值的大小),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也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

纸币的购买力是在市场竞争中实现的。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及其推导基本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根据这一公式,可以演变出如下的推导公式:公式一:实际物价(%)=×100%公式二:物价涨幅(%)=实际物价(%)-100%=×100%-100%=×100%公式三:货币购买力(%)=×100%公式四:货币贬值幅度(%)=100%-货币购买力(%)【例】:假定某国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总数为400亿件,价格为150元,本年货币流通次数为2次,为了扩大生产、刺激经济发展,需要增加20%的货币供应量,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那么此时物价的上涨幅度和货币的贬值程度分别为()A.38.89% 72% B.38.89% 28% C.72% 12.8% D.72% 18% 根据题意和基本知识,首先要计算出该题中某国一定时期内市场上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应该利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这一公式,流通中所需货币量=400×150/2×(1+20%)=36000(亿元),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却使流通中的纸币量达到了50000亿元,根据经济常识的知识判断,“流通中的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货币量”,此时透露的信息有两个:第一,物价上涨了;第二,货币的购买力应该是降低了。

《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经济生活》计算题归类汇总及例析

常规易错点 (1)弄不清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 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把个别劳 动生产率的变化当作社会劳动生产率的 变化,从而导致所计算的商品价值量错 误。 (2)不理解各种量的变化的数学意义, 导致该用除法的用了乘法,该用乘法的 用了除法。
常考易错点
(1)错用不该用的条件
(2009全国卷Ⅰ) 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 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 种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价值为6元。如果该 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 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 收入与2008年相比 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
其次————由基本概念推理计算方法
方法一: 通货膨胀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 货币量-1)×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的 货币量为100亿,实际发行的纸币是 200亿,通货膨胀率是多少? (200∕100-1) ×100% = 100%
纸币贬值率=( 1 -流通中所需货 币量∕纸币发行量)×100% 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 所需的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 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是多 少? (1-100∕200) ×100% =50 %
2012年某国生产一件A商品全社会平 均耗费的价值为60元,全国的总产量为 100万件。如果2013年全国生产A商品 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20%,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该国生产的A 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A 、72元 8640万元 B 、50元 6000万元 C、60元 7200万元 D 、48元 5760万元
3、计算商品价值总量要用到的基本公式

商品价值总量=商品使用价值量 (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