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过程对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生物质燃料对烧结原料加热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设计论文(可编辑)

生物质燃料对烧结原料加热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设计论文(可编辑)

生物质燃料对烧结原料加热过程中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冶金专业王宏涛 (099014238 )指导教师龙红明教授摘要生物质是指以木质素或纤维素及其它有机质为主的陆生植物、水生植物等。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物质品种繁多, 产量极大, 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

生物质热解后产生的主要成分是 CO 、H 、CH 等, 这些成分能2 4将 NO 还原为 N 。

将生物质用于烧结烟气减排氮氧化物 ,既避免能源浪费, 又x 2使环境得到保护。

研究以姑精和焦粉为原料、生物质为添加剂进行减排氮氧化物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 采用不同的实验组合条件, 如生物质的种类、生物质的用量等, 探究生物质对烧结原料加热过程中 NO 排放特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在过剩空气系数α >1 的条件下, 生物质几乎不具有降低 NO 浓度的效果; 在过剩空气系x数α <1 的条件下, 生物质还原 NO 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 其中, 稻壳对姑精加x热过程 NO 浓度的降低幅度为 50.2 % ;采用的三种生物质对焦粉加热过程 NOx x浓度的降低幅度, 木屑降低 98.2 % , 橘皮降低 86.6 % , 稻壳降低56.6 % 。

因此,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采用的三种生物质中,木屑降低 NO 排放的效果做好,橘x皮次之,稻壳最弱。

烧结过程产生的 NO 污染已成为我国冶金行业治理大气污染物排放的难x题。

利用生物质再燃来控制 NO 的排放,对于钢铁联合企业开辟能源新领域,x调整能源结构,促进环保效益,加快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生物质燃料;烧结原料; 氮氧化物排放IAbstractBiomass mainly refers to lignin, cellulose and other organic-based terrestrialplants, aquatic plants. Our countr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where a widevariety of biomass, yield great and rich biomass resources is produced by agriculturaland forestry production process. The main component of biomass pyrolysis is CO, H ,2CHThese ingredients can reduce NO to NBiomass can be used to the emissions4 x 2of nitrogen oxides derived from sintering flue gas, which is good for avoiding energywaste and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GuShan iron ore concentrates and coke powder is the raw material and biomassis the addition. They are brought to the experiment of the reduction emissions ofnitrogen oxides. During the experiment, using different combinationsof experimentalconditions, such as the types of biomass, biomass dosage,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biomass to NO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ntered materials heating process. Thexresults show that: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excess air coefficient α1, biomass hasalmost no effect of reducing the NO concentration;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excess airxcoefficient α1, biomass reduction of NO can achieve better results. Rice huskxreduces NO concentration rate of 50.2 % in the GuShan iron ore concentrates heatingxprocess. Biomass reduces the NO concentration in the coke powder heating processxSawdust decreased 98.2 %, cellulite decreased 86.6 % and rice husk decreased 56.6 %Therefore, under the sam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 terms of the effect of reducingNO emissions, sawdust is best, cellulite followed by sawdust and rice husk isxweakestNO pollution produced by sintering process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to controlxair pollutant emissions in the metallurgical industry in China. Iron and steelenterprises will gain benefits from using biomass reburning to usher new areas ofenergy, to adjust energy structure, to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benefits andaccelerate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Key Words: biomass fuels; sintered materials; nitrogen oxide emission1第一章文献综述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行业背景工业企业和交通运输设施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废气污染物给我国空气环境造成了影响。

烧结(球团)工艺过程氮氧化物产生及控制

烧结(球团)工艺过程氮氧化物产生及控制

烧结(球团)工艺过程氮氧化物产生及控制刘树根;宁平;李婷【摘要】对某大型钢铁企业三条烧结生产线与一条球团生产线NOx产生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烧结(球团)烟气NOx控制策略.烧结(球团)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均以NO为主,占NOx总量的比例不低于94%.在温度降低、混合时间延长的特定环境下,高温烟气中的NO能转化为其他含氮气体组分,NOx总量呈下降趋势.球团生产时,因高炉煤气、焦炉煤气含氮而产生的燃料型NOx占烟气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16.5%,以温度型NOx产生为主;烧结生产工艺中,固体燃料煤或焦末中氮含量高达0.83%~ 1.26%,烟气中氮氧化物产生以燃料型NOx为主,占烟气中NOx总量的比例不低于80%.烧结(球团)烟气中NOx浓度随烧结机上料量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鉴于我国目前仍缺乏成熟的烧结(球团)烟气脱硝末端治理技术与工程应用案例,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是实现烧结(球团)烟气氮氧化物达标排放的重要举措.【期刊名称】《四川环境》【年(卷),期】2016(035)003【总页数】6页(P17-22)【关键词】烧结;球团;烟气脱硝;温度型NOx;燃料型NOx【作者】刘树根;宁平;李婷【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11目前,我国钢铁行业氮氧化物控制面临严峻压力。

一方面,《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8662-2012)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现有及新建钢铁企业烧结(球团)设备执行更严格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限值300 mg/m3;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钢铁企业虽已基本建成烟气脱硫设施,但烧结(球团)烟气脱硝方面的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明显滞后[1~3]。

整体来讲,烟气脱硝技术可分为催化还原法[4~6]、物理吸附法[7~9]、氧化—吸收法[10~13]、循环流化床法[14]、高能电子氧化法等主要类型。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第一篇: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摘要:阐述了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氮氧化物(NOx)的生成机理,并以某台680 t/h锅炉为对象进行试验,分析了锅炉在进行燃烧调整过程中二次风箱与炉膛压差、配风方式、氧量、磨煤机组合运行方式等因素对NOx排放量的影响,得出结论:采用水平浓淡燃烧技术、在燃烧器顶部布置二次风,以及进行燃烧调整优化,可降低锅炉NOx 的排放量。

最后指出,应在不影响锅炉效率的情况下,对燃烧进行调整优化,来达到减少NOx排放的目的。

关键词:锅炉;NOx排放;燃烧调整;配风方式;效率Influence of boiler combustion regulation on emission of nitric oxidesWEN Zhiyong, SONG Jinghui(Guangdong Power Test &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600, China)Abstract: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nitric oxides(NOx)are expounded in this paper.A 680 t/h boiler is test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ch factors as differential pressure of secondary air box and furnace, air distribution mode,oxygen content,coal pulverizer operation mode on NOx emission during boiler combustion regulation.It is concluded that adopting horizontal bias combustion technique,distributing overfire air(OFA)and optimizing the combustion can realize low NOxefficiency.Keywords:boiler;NOx emission;combustion regulation;air distribution mode;efficiencyemission without prejudice to boiler随着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经济建设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环境保护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

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

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烧结是一种重要的铁矿石还原及冶金过程,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烟气污染物。

为了保护环境和改善空气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以降低烧结烟气的污染物排放。

本文将介绍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及其实施情况。

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主要针对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进行限制。

烟尘是烧结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都有较大影响。

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燃料中硫和氮元素燃烧后产生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和酸雨等问题均有负面影响。

在中国,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已经出台并逐步实施。

中国钢铁工业是全球最大的烧结烟气排放源之一,严格控制烧结烟气污染是保护环境和减少大气污染的关键措施。

根据中国的相关法规,钢铁企业需要在一定时限内达到烧结烟气超低排放要求,并利用现有技术手段进行改造和治理。

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实现,主要依靠烟气净化设备的引进和改善。

常见的烟气净化设备包括除尘器、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等。

除尘器主要用于去除烟尘颗粒,采用静电除尘、袋式除尘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将烟气中的颗粒物去除。

脱硫装置通过吸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常见的方法有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等。

脱硝装置主要用于降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采用催化还原、选择性催化还原等技术,能够有效地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实施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需要充分考虑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目前,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技术已相对成熟,但是设备投资和运维成本较高,需要企业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

另外,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对设备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等方面也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和技术创新。

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实施对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减少烟气污染物排放,可以降低大气污染和雾霾问题,保护环境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同时,烧结烟气超低排放标准的实施也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

烧结砖窑炉氮氧化物的产生及控制

烧结砖窑炉氮氧化物的产生及控制

烧结砖窑炉氮氧化物的产生及控制一、NOx(氮氧化物)中国是一个以煤炭为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能源中占75%,其中84%以上是通过燃烧方式利用的。

NOx是煤与空气在高温燃烧时产生的,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其主要危害有: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对植物有损害;参与形成光化学烟雾,形成酸雨,污染环境;N2O(一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会破坏环臭氧层。

二、NOX产生机理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生成量和排放量与燃烧方式、特别是烧成温度和空气过剩系数等密切相关。

NOX生成途径主要有燃料型、热力型和快速性三种方式。

其中快速型生成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

1、热力型NOX指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燃料燃烧时所形成的高温环境下生成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总和。

其反应式为:N2+O2=2NO2NO+ O2=2NO2当燃烧区域温度低于1000℃时,一氧化氮的生成量较少,而温度在1300~1500℃时,一氧化氮的浓度为500~1000ppm,而且随温度的升高,NOX的生成速度按指数规律增加。

当温度足够时,热力型NOX可达20%。

因此温度对热力型NOX的生成具有绝对性作用,过量空气系数和烟气停留时间对热力型NOX的生成有很大影响。

根据热力型NOX的生成过程,要控制其生成,就需要降低溶炉的最高烧成温度,并免产生场部高区,以降低热力型N0的生成2、燃料型NOX燃料型NOx的生成是燃料中的氮化台物在燃烧过程中氧化反应而生成的,称为料型一般的炉察产生的0中大约%%是燃料型的NOx因此,燃料型O是察产生x的主要途径。

燃料型NOx的生成和破坏过程不仪与煤种性燃料中氮化合物受热分解后在发分和焦影中的例,成分和分布有关,而目其反应过程还和燃烧多件(如温度和氧)及各种成分的浓度密切相关,在接加燃料的坯体进入察炉被加热以后,燃料中的氮有机化台物首先被分解成(HCN)。

氢(NH4)和CN等中间产物,它们随挥发分一起从燃料中析出,被称为挥发分析出后仍残留在燃料中的氢化合物称为焦炭N。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摘要:众所周知,使用锅炉的过程中将会燃烧大量的煤炭,同时会排出很多的烟气,最终造成环境污染。

在这些烟气中,有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碳氢化合物将会和氮氧化物一起转化成化学烟雾并对大气造成损害,这也是酸雨形成的重要原因。

所以,必须有效的将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出量进行控制,以此对环境形成有效的保护。

关键词:锅炉;氮氧化物;脱硝;燃烧调整1煤燃烧生成氮氧化物的类型1.1热力型氮氧化物对热力型氮氧化物来说,它的生成是由于空气中的氮遭遇了高温之后产生的氧化反应,最终结合成了氮氧化物。

热力型氮氧化物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煤燃烧时温度的作用,对反应式温度来讲,如果在一千摄氏度以下,氮氧化物的产量就微乎其微,一旦温度大于或等于1300摄氏度时,氮氧化物产量会急剧的增加。

因此,对锅炉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生成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温度。

具体展开生产期间,想要在最大程度上将热理性氮氧化物的产量降低,必须有效将锅炉煤燃烧过程中炉内温度控制好,一定不能太高,同时应该有效规避部分区域温度超标。

1.2快速型氮氧化物煤在锅炉中燃烧的时候,部分氧气量不足且碳氢化合物多的区域里空气中的氮将会与煤炭里的氢和碳组合产生氮氧化物。

但是,对这类氮氧化物来说,生成量并不多,要是燃烧温度超标或是空气过量都会致使快速型氮氧化物的生成。

1.3燃料型氮氧化物对燃料型氮氧化物来说,它是由于燃烧期间燃料经反应产生的氮氧化物。

煤在锅炉里开始进行高温反应过程中,含氮的化合物将会产生部分氰根化物以及氨和氰,它们都会在空气中挥发,被叫做挥发性氮;同时有部分氮元素不能够挥发掉,被叫做焦炭氮。

伴随反应的持续进行,锅炉中的温度持续提升,相关反应燃料将会越来越细,这时候燃烧性氮氧化物里挥发性氮将会不断增加,氨会氧化成亚氨基,氮化合氰会氧化为-氧化氮,并且生成物将会接着结合为OH和氮气。

2煤燃烧产生氢氧化物的原因2.1燃料成分第一,对锅炉中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来讲,它会伴随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多;第二,同样的标准下,对固定成分和会挥发的碳含量比例越大,氮氧化物就会很难转化,也就是说会产生更多的氮氧化物;第三,在燃料中,挥发的碳含量愈大,生成的氮氧化物就会变少。

新钢烧结生产NOx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

新钢烧结生产NOx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

新钢烧结生产NOx排放规律及减排措施所属行业: 大气治理关键词:烧结烟气烟气脱硝烟气脱硫铁厂烧结工序是有害气体NOx的主要来源之一,减少烧结烟气中NOx的排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针对目前新钢烧结过程NOx排放浓度高的问题,结合新钢实际烧结过程中原燃料条件参数、工艺条件参数对烟气中NOx排放浓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烧结过程NOx减排控制方法,并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从源头降低原燃料带入N、降低固体燃料配比、强化制粒改善料层透气性、提高料层厚度等措施抑制烧结过程中NOx的产生。

结果表明,文中采取的措施皆有利于减少烧结烟气中NOx的排放,排放浓度可以降低10%~20%。

1 前言烧结工序是钢铁企业主要的NOx排放源之一,约占排放总量的一半。

因此,控制和减少烧结工序NOx的产生与排放是整个钢铁行业NOx减排的关键环节,其已成为钢铁企业污染物治理的重点。

在烧结生产过程中,烟气中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包括颗粒物、硫氧化物、NOx、二噁英等。

全国烧结过程排放的NOx总量每年有100万t左右,约占总排放量的6%。

NOx不仅容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危害人体健康,而且易形成酸雨,污染生态环境。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重视烧结过程烟气脱硫的问题,使得烧结烟气SO2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但对于脱硝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日本烧结机90%进行烟气脱硝处理,而我国仅有几家烧结厂对烟气脱硝进行了处理。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烧结烟气中NOx的减排治理已经摆上钢铁企业环保治理日程。

本文阐述了烧结过程中NOx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新钢生产实际,给出了一些生产中减少NOx产生的措施,以供同行借鉴与参考。

2 新钢烧结生产条件及NOx的排放现状分析新钢烧结原料配料情况如表1所示,主要的几种固体燃料如表2所示,新钢烧结生产主要的工艺参数如表3所示。

表1 新钢烧结原燃料配料情况(%)表2各品种固体燃料N含量(%)表3新钢烧结生产主要的工艺参数由表1可知,新钢烧结生产采用的熔剂有四种,其中生料熔剂有石灰石粉和白云石粉,熟料熔剂有钙石灰(钙质生石灰)和镁石灰(镁质生石灰);固体燃料为焦粉和无烟煤按一定比例混用。

电厂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电厂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电厂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电厂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电厂锅炉是主要的能源供应装置之一。

然而,电厂锅炉的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尤其是氮氧化物(NOx)的排放。

因此,进行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电厂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并讨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1. 燃烧调整的概念与意义燃烧调整是指通过改变燃料喷射、燃烧温度、燃烧空气及其分布等参数,来优化燃烧过程,从而减少废气的污染物排放。

在电厂锅炉燃烧过程中,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至关重要。

2. 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氮氧化物是由燃料中的氮元素和空气中的氧气在高温条件下产生的一类有害气体。

主要的生成机理有热氧化机理和热反应机理两种。

3. 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机制燃烧调整可以影响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机制包括:燃烧温度、氧气浓度、燃料中的氮含量以及燃烧过程中的混合程度等。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氧气浓度、降低燃料中氮含量,进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

二、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的方法与技术1. 燃烧控制技术燃烧过程的温度和氧气浓度是影响氮氧化物排放的关键因素。

通过采用优化空气供应和燃料喷射系统、降低燃烧过程中的温度等燃烧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燃烧调整,从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2. SNCR技术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是一种通过向燃烧过程中注入还原剂,使氮氧化物在高温下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无害氮气和水的技术。

SNCR技术在电厂锅炉燃烧调整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3. SCR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是一种通过催化剂将氮氧化物与还原剂在低温下催化反应,从而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

SCR技术的应用已经成熟,被广泛应用于电厂锅炉的燃烧调整中。

三、电厂锅炉燃烧调整的效果与挑战1. 效果展示通过燃烧调整,电厂锅炉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可以显著减少,达到环境排放标准要求。

烧结脱硫脱硝工艺流程

烧结脱硫脱硝工艺流程

烧结脱硫脱硝工艺流程烧结脱硫脱硝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主要用于燃煤电厂和工业锅炉等设备中的烟气处理。

通过脱硫和脱硝工艺,可以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去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民健康。

烧结脱硫脱硝工艺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烟气进入脱硫设备:首先,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然后进入脱硫设备。

脱硫设备主要是用来去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常见的脱硫方法包括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

2. 脱硫处理:在脱硫设备中,烟气与脱硫剂(如石灰石或石膏)接触,二氧化硫会与脱硫剂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钙或硫酸钙水合物等物质,从而将二氧化硫去除。

经过脱硫处理后,烟气中的硫含量大大降低。

3. 烟气进入脱硝设备:经过脱硫处理后的烟气继续进入脱硝设备。

脱硝设备主要是用来去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常见的脱硝方法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

4. 脱硝处理:在脱硝设备中,烟气与氨水或尿素等还原剂接触,氨和氮氧化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从而将氮氧化物去除。

经过脱硝处理后,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含量明显降低。

5. 烟气排放:经过脱硫脱硝处理后的烟气经过除尘设备和脱硫脱硝废水处理系统的处理,最终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然后排放到大气中。

烧结脱硫脱硝工艺流程通过对燃烧产生的烟气进行脱硫和脱硝处理,有效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了环境,改善了空气质量。

同时,该工艺还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说,烧结脱硫脱硝工艺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对于减少大气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工业生产中,应该进一步推广应用这种技术,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烧结烟气NOx生成机理及减排方法分析

烧结烟气NOx生成机理及减排方法分析

烧结烟气NOx 生成机理及减排方法分析李东升,周峰,向小平,刘武杨,丘远秋(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烧结厂,广西柳州505001)摘要: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NO X 是我国NO X 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极大,已成为各大钢铁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文章主要阐述烧结过程中NO X 的生成机理和主要减排手段,并针对柳钢目前烧结生产现状,建议可以从烧结燃料角度出发,对烧结燃料进行预处理,再结合SCR 脱硝末端烟气治理工艺来治理烧结生产过程中产生的NO X ,达到双重脱硝的目的,满足环保新要求。

关键词:铁矿烧结;氮氧化物;减排措施Metallurgy and materials作者简介:李东升(1992-),男,黑龙江大庆人,硕士,主要从事烧结、球团工艺技术方面工作。

NOx 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是造成酸雨、臭氧层空洞和光化学烟雾等污染的根由物质之一,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已被列入我国大气污染物的重点防治对象。

近年来,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巨大的钢铁产量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烧结工序作为钢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烟气中的污染物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主要污染物有二噁氧化硫、氮氧化物、二英、微细颗粒物等,其中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占钢铁工序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

目前,烧结烟中的二氧化硫和粉尘等污染物已得到了有效的治理,但是对NOx 的治理才刚刚起步,在环保政策逐渐加码的背景下,在烧结生产过程中有效实施NOx 减排至关重要。

图1钢铁工序主要生产工序NOx 排放比例11.8014.2914.914.3554.667060504030201001烧结烟气NOx 的生成机理烧结烟气中的NOx 主要是烧结燃料和含铁原料中的N 与空气中的O 在高温反应时产生的。

按照生成途径的不同,主要包括热力型NOx 、快速型NOx 和燃料型NOx 三类。

1.1热力型NOx热力型NOx 是在高温状况下,空气中的N 2与O 2发生反应生成的NOx ,该类型NOx 的生成速率与温度成正比例关系,即反应的温度越高,NOx 的生成速率越大。

浅析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浅析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浅析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摘要:锅炉在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氮氧化物,这些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环境有着恶劣的影响。

我国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而进行当氧化物的有效控制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就通过分析锅炉燃烧的调整进行氮氧化物排放的控制。

关键词:锅炉燃烧;氮氧化物;燃烧调整氮氧化物的排放造成了大气污染,这不仅仅会污染环境,对人体的健康也存在非常大的危害。

此外,氮氧化物还不易进行处理,所以氮氧化物称为重点控制排放污染物之一。

通过进行锅炉燃烧的调整减少电厂污染物排放,尤其是氮氧化物的排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氮氧化物生成机理在锅炉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形式的氮氧化物,其中包含一氧化氮、三氧化二氮、二氧化氮以及五氧化二氮。

这些产物通过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燃烧的情况下空气中的氮与氧气发生反应,这种情况需要非常高的温度。

还有一种则是煤中的氮化物经高温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氧化物[1]。

锅炉燃烧生成的氮氧化物生成量和锅炉的温度、供氧量、结构、燃烧设备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由于氮氧化合物中含有氮元素与氧元素,两种元素都存在与空气中,且不轻易发生反应,所以锅炉燃烧生成NOX和燃料有着一定的关系。

从燃烧型氮氧化合物可得出NOX和燃料的含氮量有着密切的联系,氮含量越高,生成的化合物越多[2]。

另外,燃料中挥发分和固定碳之比也对NOX的生成量有一定的联系,当挥发分含量越高则NOX 浓度越低,所以该比值越高越好。

1.1快速型氮氧化物生成C、H原子会参与燃料的燃烧过程,这种情况下和氮气分子发生碰撞就会产生HCN化合物,然后其再经氧化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碳以及氢气[3]。

这个反应发生非常迅速,而且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小,生成的氮氧化合物在量上也相对较少。

1.2热力型氮氧化合物的生成热力型氮氧化物生成条件为高温,反应原料则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这样发生的氧化反应生成了氮氧化物。

在NOX的生成量上,其受温度影响非常大,在低于一千摄氏度的情况下,燃烧区域生成的产物含量较小。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锅炉燃烧调整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摘要:在燃煤电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NOx)因为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严重破坏,所以成为火电厂重点控制排放指标之一。

因此,通过对锅炉燃烧调整来减少燃煤电厂NOx的排放污染物刻不容缓。

关键词:锅炉;燃烧;氮氧化合物;排放影响引言各类燃煤企业在处理环境保护问题时面临的最重要的困难就是要解决在燃烧煤炭时产生的大量硫氧化合物与氮氧化合物组成的烟气。

除此之外,氮氧化合物还会与碳氢化物结合生成对大气造成严重破坏的化学烟雾,酸雨的产生与此也有一定关系。

因此,对燃煤企业来说,减少燃烧产生的氮氧化合物是实际践行环保行为的重中之重。

1锅炉NOx的类型及其生成机理氮氧化物的生成方式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种方法。

单纯的针对锅炉燃烧来说,氮氧化物的产生主要可分为五种方式,热力型NOx、快速型NOx、燃料型NOx、N2O中间型NOx、NNH型Nox。

因燃气锅炉的燃料成分比较单一,所以氮氧化物的生产主要是热力型和快速型。

1.1热力型NOx生成机理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是燃料在燃烧时并供给空气中的氮气,在高温情况下氧化生成的氮氧化物,这种NOx生成机理是由苏联著名科学家研究发现的。

热力型氮氧化物是依据燃气锅炉中燃料燃烧后,并且烟气中要有多余的氧气含量,烟气温度要大于1800K的条件下生成的。

氮氧化物的生成量与烟气温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烟气温度的升高和烟气中氧含量的增加都会促使氮氧化物量的生成,而且烟气高温持续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氮氧化物的生成。

因热力型氮氧化物的生成需要具备一定的高温和富氧,所以天气锅炉燃烧运行是该化学物质生成的主要因素。

1.2快速型NOx生成机理1971年Fenimore(弗尼莫尔)通过实验发现了快速性氮氧化物,是利用碳氢燃料在氧气欠缺的环境下快速生成的,碳氧燃料是一种液体燃料,该燃料可代替石油柴油。

燃气锅炉中燃料的成分直接影响了氮氧化物的生成,如果要控制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可直接对燃气锅炉中的空气系数a进行调节;当a小于1时,会加快快速型氮氧化物的生成率,当a大于等于1时,不利于快速型氮氧化物的生成,而且还会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锅炉中氧含量对烟气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

锅炉中氧含量对烟气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

锅炉中氧含量对烟气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能源设备,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一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污染物。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烟气排放的氮氧化物进行有效控制成为了一项迫切的任务。

而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折算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它们在锅炉燃烧过程中会与氧气反应生成。

而锅炉燃烧过程中氧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氮氧化物的生成与排放。

研究锅炉中氧含量对烟气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于氧含量对烟气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机制仍存在很多未知之处。

有必要通过深入研究锅炉燃烧过程中氧含量的变化,探索其与氮氧化物生成的关系,为未来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系统地分析氧含量对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折算影响,并探索更有效的氧含量控制技术,从而实现烟气氮氧化物排放的减少。

1.2 研究意义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而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是一种对环境具有潜在危害的污染物。

研究锅炉中氧含量对烟气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了解氧含量对氮氧化物生成的影响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控制和减少这些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深入研究氧含量对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有助于优化锅炉运行参数,提高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通过实验方法与结果的探讨,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指导现实工业生产中的锅炉运行和管理。

氧含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将为锅炉制造商和操作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环境法规的要求,提高污染物排放的控制水平。

研究锅炉中氧含量对烟气氮氧化物折算的影响不仅有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还对促进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更加关注氧含量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为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与去除机理锅炉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与去除机理主要受到燃料燃烧过程及燃烧条件的影响。

烧结大烟道烟气成分比例

烧结大烟道烟气成分比例

烧结大烟道烟气成分比例烧结大烟道是烧结机的主要设备之一,它负责排放烧结机产生的烟气。

烟气成分比例直接关系到烧结机的运行效果和环境污染情况,因此研究烟气成分比例对于优化烧结机的运行至关重要。

烟气成分比例主要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其中,氮气是烟气中最主要的成分,其比例通常在70%左右。

氮氧化物是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之一,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比例较低,通常在1%以下,这是因为烧结过程中大部分硫化物已经被煅烧掉了。

烟气中的氧气比例直接影响到燃烧效果和烟气排放情况。

烧结大烟道中的氧气比例在15%左右,这是为了保证燃烧过程中的氧气充足,以提高烧结机的热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氧化碳是烟气中的有害成分之一,其比例通常在0.1%以下,这是因为燃烧过程中的一氧化碳会通过燃烧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

除了以上主要成分外,烟气中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和有机物,如重金属、氯化物、氟化物、苯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的比例通常很低,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烧结大烟道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少这些有害成分的排放。

为了保证烧结机的运行效果和环境保护,需要对烟气成分比例进行监测和分析。

通过对烟气中各成分的浓度和比例进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还需要对烟气进行处理,减少有害成分的排放。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干法除尘、湿法脱硫、SCR脱硝等。

在烟气处理过程中,需要根据烟气成分比例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处理。

例如,针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可以采用SCR脱硝技术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氮气和水。

对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采用湿法脱硫技术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硫酸盐。

对于烟气中的颗粒物,可以采用干法除尘技术进行处理,将其过滤掉。

烧结大烟道烟气成分比例的合理控制对于优化烧结机的运行效果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监测和分析烟气成分比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低氮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及运行调整

低氮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及运行调整

低氮燃烧对NOx排放的影响及运行调整发表时间:2016-07-05T08:53:50.717Z 来源:《电力设备》2016年第9期作者:高革臣[导读] 近年来节能环保已成为经济发展与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国家更是逐年对环保提出严格要求。

高革臣(大庆市宏伟热电厂)摘要:2014年宏伟热电厂对现有五台锅炉进行低氮燃烧的改造,以达到国家规定的环保要求,降低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指标和排总放量,最大程度的减弱对环境的污染。

经过运行调试与摸索,已能够有效控制NOx指标,但在既兼顾环保指标,又保证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探索。

关键词:低氮燃烧;氮氧化物;锅炉运行1前言近年来节能环保已成为经济发展与工业生产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国家更是逐年对环保提出严格要求。

宏伟热电厂采取引进低氮燃烧技术对现有五台燃煤锅炉(3台410t/h、2台220t/h)进行改造,根本目的是通过喷燃器的改造,降低烟气中氮氧化物的产生量及排放指标。

2低氮燃烧减少氮氧化物生成的机理根据锅炉烟气氮氧化合物生成机理,影响氮氧化合物生成量的因素主要有:火焰温度、燃烧器区段氧浓度、燃烧产物在高温区停留时间和煤的特性,而降低氮氧化合物生成量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1、降低火焰温度,防止局部高温;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和氧浓度,使煤粉在缺氧的条件下燃烧。

2、在各种降低NOx排放的技术中,低NOx燃烧技术采用最广、相对简单、经济并且有效。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低过量空气燃烧、空气分级燃烧、燃料分级燃烧、烟气再循环。

我厂采用了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低NOx燃烧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将燃烧所需的部分空气(SOFA风),从炉膛上部送入,使锅炉的主燃烧器区域处于还原性气氛并在主燃烧器与SOFA燃烧器之间形成一段“还原区”,抑制NOx的生成并还原已生成的NOx,降低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

空气分级低氮燃烧投入后,锅炉机组大大降低了氮氧化物排放,对于全厂的环保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作用。

烧结过程NOx控制措施的的探讨

烧结过程NOx控制措施的的探讨

烧结过程 NOx控制措施的的探讨摘要:通过对烧结烟气中NOx生成机理的研究,结合实际生产制定烧结过程治理措施,形成一套控制烧结烟气NOx含量方法,针对暂时未采取脱硝技术的烧结生产提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关键词:烧结烟气;NOx形成机理;控制措施1前言氮氧化物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90%以上的氮氧化物源于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其中70%来自于煤的燃烧,随着燃煤在工业的广泛应用,用量显著增加,氮氧化物将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研究烧结机氮氧化物有效控制措施,是企业生存的必须课题,同时也是关系着大气环境质量。

根据宝钢、鞍钢、首钢烧结烟气氮氧化物监测数据显示均能满足新排放标准300mg/m³的限值要求,其检测数据显示烧结机各风箱中氮氧化物的浓度分布呈两头低、中间高的趋势,浓度最高值位于7~12风箱,峰值接近600mg/m³。

2烧结过程NOx形成机理与生产实践分析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NOx)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热力型NOx,即空气中的氮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大于1350℃)反应产生的氮氧化物;二是快速型NOx,主要来自高温火焰中CnHm与空气中N2快速反应,空气过剩系数较小,点火温度低,燃烧产物停留时间较短时形成;三是燃料型NOx,即燃料中的氮经燃烧分解产生的氮氧化物,烧结过程中燃料燃烧层温度基本在1350℃~1500℃,燃料中N元素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转化成NOx。

2.1热力型NOx烧结过程燃烧层温度基本控制于1200℃~1500℃,宽度为15mm~50mm,停留时间为300s,烧结矿FeO控制为7%~9%、燃料综合配比为3.8%,且采用全焦烧结,燃烧层温度为1200℃~1300℃,不能达到NOx快速生成高温温场基础1500℃;另外,燃烧层温度与烧结终点温度直接相关,通过对比发现,烧结终点温度控制为300℃~400℃与400℃~500℃时,烧结过程NOx无较明显变化。

综合分析认为在烧结基本平稳过程中,热力型NOx生成量生成较少。

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产生机理

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产生机理

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产生机理烧结烟气中的氮氧化物(NOx)是指由燃烧过程中氮和氧气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类化合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2)。

这些氮氧化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对其产生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与燃料中的氮含量、燃烧温度和燃烧条件有关。

一般来说,当燃料中的氮含量较高时,烧结烟气中的氮氧化物排放也会相应增加。

而燃烧温度越高,氮氧化物的生成也越多。

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燃烧前期和燃烧后期。

在燃烧前期,燃料中的氮原子主要以分子氮(N2)的形式存在。

当燃料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燃料中的分子氮开始发生裂解,生成自由氮原子。

这些自由氮原子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一氧化氮(NO)。

在燃烧后期,一氧化氮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氮(NO2)。

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再次反应来完成的。

二氧化氮是一种深蓝色的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除了直接生成外,氮氧化物的生成还与燃料中的氮氧化物前体物质有关。

一些燃料中含有氮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酸、蛋白质等,也会在燃烧过程中释放出氮氧化物。

为了减少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优化燃烧过程,控制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其次,使用低氮燃料,减少燃料中的氮含量,从根本上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还可以通过燃烧后处理技术,如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方法,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捕集和转化,从而降低排放浓度。

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与燃料中的氮含量、燃烧温度和燃烧条件有关。

了解其产生机理对于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优化燃烧过程、使用低氮燃料和燃烧后处理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

这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烧结烟气氮氧化物减排技术路径探究

烧结烟气氮氧化物减排技术路径探究

烧结烟气氮氧化物减排技术路径探究《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要深化主要污染物的总量减排,规划期末包括氮氧化物在内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应比上一轮规划期末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其中氮氧化物的减排幅度将到达8%以上。

钢铁行业作为“高消耗、高污染”的“两高”行业,其排放的污染物在全国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中占有相当比重,以氮氧化物为例,20**年钢铁行业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工业企业排放氮氧化物总量的 6.3%,由此也成为氮氧化物减排的重点。

根据对我国主要钢铁企业近几年的统计:在包括采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炼钢和轧钢在内的钢铁企业各生产工序中,烧结(球团)工序排放的氮氧化物占钢铁企业主工序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一半(各主要工序氮氧化物排放情况见表1),因此控制和减少烧结(球团)工序氮氧化物产生与排放是整个钢铁行业氮氧化物减排的关键环节。

为控制和减少我国钢铁行业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国家环保部和质检总局于20**年中联合公布实施了《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涉及钢铁、焦化行业的系列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各主要生产工序排放烟气中所含有的氮氧化物浓度设置了排放限值,如《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就明确规定:现有烧结、球团所排放烟气的氮氧化物浓度在20**年前应控制在500mg∕m3以内,自20**年起则应控制在300mg∕πι3以内,新建烧结、球团所排放烟气的氮氧化物浓度应控制在300mg∕m30《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要求新建烧结机应配套建设脱硫脱硝设施。

纵观我国目前烧结工序氮氧化物控制的实际状况与国家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刚处于起步阶段,我国90m2以上烧结机已达500多台,但仅有太钢在其450m2及660m2烧结机上配套建设了脱硫脱硝一体化治理设施。

虽然烟气脱硝的方法很多,但由于烧结烟气自身固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不能完全照搬电厂的方法,各种脱硝技术在烧结领域的应用尚不成熟,加之其较高的初期投资及长期运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烧结烟气氮氧化物控制与减排工作的全面展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结过程对烟气中氮氧化物含量的影响
刘国忠
(北营炼铁厂400烧结作业区本溪市117000)
摘要:本钢北营400m2烧结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通过调整燃气中,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配比,减少氮气含量,从而达到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

关键词:高炉煤气,焦炉煤气,氮氧化物
Effect of sintering process on nitrogen oxide content in flue
gas
LiuGuoZhong
(400 sintering operation area north of ironmaking plant Benxi 117000)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400m2 sintering in beiying of benxi
iron & steel group co., ltd. can reduce the nitrogen content by adjusting the proportion of blast
furnace gas and coke oven gas in the gas, so as to reduce the emission concentration of nitrogen
oxides in the flue gas.
Keywords: blast furnace gas, coke oven gas, nitrogen oxide
前言
北营400m2烧结作为炼铁厂烧结矿的主要供应单位,为实现节能减排,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制定相应应急预案,确保烟气中氮氧化物安规在排放。

1 烧结烟气的产生及其特点:
烧结是钢铁冶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各种不能直接入炉的炼铁原料,如粉矿、高炉炉尘、杂副料等配加一定的燃料和熔剂,加热到1300-1500℃,使粉料烧结成块状的工艺。

烧结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烟气,烟气是烧结混合料点火后,随台车运行,在高温烧结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含尘废气。

据统计,每生产1t烧结矿大约产生4000-6000m3的烟气,其中,机头烟气量一般为3600-4300m/t烧结矿。

烧结烟气与其他环境含尘气体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主要特点是
(1)烟气量大,每生产1烧结矿大约产生4000~6000m的烟气。

(2)烟气温度波动较大,随工艺操作状况的变化,烟气温度一般在100~200℃上下。

(3)烟气携带粉尘量较大,含尘量一般为0.5-15g/m3。

(4)烟气含湿量大。

为了提高烧结混合料的透气性,混合料在烧结前必须加适量的水制成小球,所以烧结烟气的含湿量较大,按体积比计算,水分含量一般在10%左右。

(5)含有腐蚀性气体。

煤气点火及混合料的烧结成型过程,均将产生一定量的S0.、NO 等酸性气态污染物,它们遇水后将形成稀酸,造成大气污染和金属部件持续腐蚀
(6)二氧化硫排放量较大。

烧结过程能够脱除混合料中80%-90%的硫,烧结车间的SO2初始排放大约为6-8kg/t(烧结料)。

2 氮氧化物(NO)的危害
烧结烟气排出的氮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总称NO。

NO中的NO 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CO还强,通过呼吸道及肺进人血液,使其失去输氧能力,产生与CO相似的严重后果NO还很易氧化成剧毒的NO2,进入肺脏深处的肺毛细血管,引起肺水肿,同时还能刺激服黏膜,麻痹嗅觉。

3 生产过程对NO 含量的影响
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空气中含氮的氧化物有一氧化二氮(N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等,其中占主要成分的是NO和NO3一般将两者统称为氮氧化物,用NO.表示。

其中烧结生产过程NO排放量约占钢铁厂NO.排放总量的一般左右。

烧结过程中的NO.主要来源于烧结过程中燃料的燃烧。

3.1 减少燃料中N的含量
烧结生产中的燃料分为点火燃料和固体燃料两种。

400平烧结先采用的是焦炉煤气和高炉煤气混合使用的点火和全焦粉作为固体燃料的烧结方式。

常见的燃料的主要成分如图1:
图 1
从图(1)中可以看到,高炉煤气中氮气的含量比焦炉煤气高出很多,所以在正常的生
产时,满足点火条件情况下,减少高炉煤气用量可以减少氮气的含量,从而减少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

3.2合理控制生产参数
主抽风机是烧结生产中电耗最大的设备,由于烧结漏风的存在以及生产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为了保证烧结过程的完全,实践中主抽风机处于运行能力相对过剩的工况。

为了有效减少抽风过程中的风量浪费,合理利用资源,烧结机烟道卸灰系统采用密封良好的卸灰阀减少漏风,同时加强烟道的放灰管理,减少积灰,保证气流通畅。

制定烧结操作模式化控制制度,将机速范围、料层厚度、负压与主抽转速范围进行合理、严格的匹配,保证风量与机速的最佳匹配。

(A)
(m3/m)(rpm) (%)
16000~17500 900~970 100 550~580
表 1
3.3 氮氧化物超标的应急处理
(1)视NO 超标情况降低生产负荷,抽风风量偏大控制,开启冷风吸入阀。

一方面是确保烧透,是烧结终点前移;另一方面利用新鲜空气稀释NO浓度;
(2)采用全焦粉烧结。

(3)在采用上述应急控制措施后,若NO仍然超标,则立即联系对CEMS系统进行维护校检。

在判断CEMS设备无异常的情况下,烧结生产线停机。

1 345 289 1000 50~60 6~8 8000~10000
2 351 29
3 1000 50~60 6~8 8000~10000
3 323 288 1000 50~60 6~8 8000~10000
4 33
5 291 1000 50~60 6~8 8000~10000
5 284 274 900~970 100 5~7 7000~9000
6 280 26
7 900~970 100 4~6 4000~6000
7 278 253 900~970 100 4~6 4000~6000
8 267 235 900~970 100 4~5 3500~4500
4结束语
通过对操作参数的优化,以及对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的比例的调整,从而满足烧结烟气中氮氧化物的排放要求。

参考文献:
[1]薛俊虎.烧结生产技能知识问答[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3-3。

[2]周转典.高炉炼铁生产技术手册[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36-37,276-277。

作者简介:
刘国忠(1978-),男,本科,助工,2003年毕业于北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现从事烧结生产操作。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