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NOx)废气治理工程实例
氮氧化物NOx“零排放”处理方案
2)原采用烟气吸收装置 二级喷淋洗涤塔 碱液法 处理
3)存在问题 处理烟气不能达标,经常冒黄烟, 时淡时浓。
4)解决方法 采用我司高效 NOX 烟气处理装进行处理。 规格型号 三耐 SN--350
a) 技术参数如下: 氮氧化物处理量:250-300m3/h , 采用五级文丘里吸收器(含设备本体、循环管道、阀门及泵等) 尾气风机材质为玻璃钢,风量 6300m3/h 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00mg/m³,HCL 排放浓度≤100 mg/m³,废水零排放。 氮氧化物排放速率: ≤0.77 kg/h。 辅料尿素消耗与氮氧化物重量控制在 0.7:1 以内。 装置处理效率>99.5%。 b)安装调试时间及运行效果
规格型号 SN-150 SN-280 SN-350
碱液吸收法 DBS 吸附法
主体材质 PPH PPH PPH
PVC / PPH PVC / G 钢衬 PE
表 3 氮氧化物烟气处理装置数据
配套风机 重量(空载)
装机功率
FRP
约 6420kg
60kw
FRP
约 6850kg
71kw
FRP
约 7540kg
78kw
安装时间: 7 天
调试时间: 2 天
当日运行效果 黄烟消失
检测结果
小于 97mg/N3
运行评价
稳定、可靠
现稳定运行时间 1 年 10 个月
期间故障
更换电机 1 台
9
3、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
1)背景介绍 河南中原黄金冶炼厂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黄金集团公司二级子公司),是目
前国内知名的专业化黄金冶炼、精炼加工企业,是中国黄金集团的骨干企业和三 门峡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由中国恩菲工程公司设计的该公司整体搬迁升级改 造项目,处理的原料主要是复杂金精矿,铜精矿为辅料(作为金的捕集剂),并 配入少量脱砷金精矿。一期处理复杂金精矿 150 万 t/a,二期总图预留位置。产 品方案为金锭、银锭、阴极铜、硫酸镍、精硒、精碲和硫酸。 2)原采用烟气吸收装置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方案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00吨/年BA技改项目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方案一、工艺技术及介绍1.1 工艺技术介绍CN型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是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专利技术,常熟市胜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获独家授权制造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市场推广的专利产品。
专利号ZL 02 2 63020.1。
该技术是基于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炽热碳还原处理氮氧化物废气的工艺研究》,原理是利用以NO、NO2为代表的气相氮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可以被碳还原成氮气,达到从废气中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
该技术的特点是对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变化范围适应性宽,并且呈现出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越高处理效率越高的特点。
与传统的氮氧化物废气选择性催化法、氨-碱溶液两级吸收法、碱-亚硫酸铵吸收法、硝酸氧化-碱吸收法、尿素还原法和丝光沸石吸附法等处理工艺比较,CN型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具有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没有二次污染物产生、操作简单、投资小和保证达标排放等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一台废气处理反应炉就可以全部解决问题,无需任何的能力装置,自身的热气体拨风系统可以将废气自动引入处理装置,省却了废气引风系统,降低了设备投资。
在工厂需要时还可以副产热水回收热能。
CN型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它具有的设备单一、工艺简单和易操作性使得它几乎是可以无故障、长周期的运行;先进、独到的技术使得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变得简单;卓越的性能确保用户氮氧化物废气能够达标排放;低成本运行使得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不再是企业的负担。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在催化剂制造、金属溶解、贵金属冶炼、硝化反应、金属表面处理、多晶硅表面清洗等硝酸使用行业已经有很好的应用,并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赞誉。
本反应器采用氮氧化物废气处理专利技术(专利号ZL 02 2 63020.1)进行处理。
原理为:2NO+ C = CO2+ N22NO2 + 2C = 2CO2+ N2该化学反应是一个可以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治理催化燃烧工程案例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治理催化燃烧工程案例
氮氧化物废气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黄烟,是污染大气的元凶。
氮氧化物废气种类多,此废气不仅成分复杂且污染极大。
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净化不仅会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对厂区及周边环境构成极大危害。
根据产生的废气量、浓度、风量、大小也会有所差异,结合经验与方案的制定进行RCO催化燃烧治理。
催化燃烧设备的工作原理:
通过电加热器将其温度升高至反应需要的温度,废气在催化催化剂作用发生氧化放热反应生成无害的H2O和CO2,分解后释放出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加热进入催化床的有机废气。
当有机废气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放热和热交换所需要热量达到平衡,无需电加热,通过自身平衡处理掉高浓度有机废气。
优点
1.适合处理高温、高浓度、连续性产生的有机废气
2.不产生二次污染,设备投资及运行费用低;
适用于电力、冶金、化工、饲料厂、印刷油墨、电缆等多行业的VOCs有机废气、烟气净化、粉尘治理、物料回收等工况。
文章之后都已经对其有所了解了。
那么今天关于VOCs的治理方法也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了,如果您还心存疑惑,可以翻看小编以前发过的文章或者给小编留言。
#催化燃烧废气处理设备#。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工艺及方案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工艺及方案1. 引言随着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氮氧化物废气排放引发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研究和应用有效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并综合分析几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及方案。
2.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氮氧化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燃煤等活动中的燃烧过程。
主要包括氮一氧化物(NO)、二氧化氮(NO2)和一氧化二氮(N2O)。
这些化合物进入大气中后,不仅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伤害,还会与其他大气污染物相互作用,产生二次污染物,如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
3. 常见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及方案3.1. 催化还原法催化还原法是目前较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它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从而实现废气的净化。
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但催化剂的选择及使用寿命是该工艺的关键问题。
3.1.1. 催化剂的选择常用的催化剂包括贵金属催化剂(如铂、钯等)和非贵金属催化剂(如V2O5、WO3等)。
贵金属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的优点,但价格昂贵;非贵金属催化剂相对便宜,但催化活性和选择性较低。
3.1.2. 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催化剂的使用寿命直接影响着催化还原法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常用的方法是定期更换催化剂或通过再生工艺延长催化剂的寿命。
再生工艺包括热解再生、化学再生和物理再生等,可以有效降低催化剂的使用成本。
3.2.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一种环保、经济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对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还原和转化。
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生物脱氮法和生物吸附法。
3.2.1. 生物脱氮法生物脱氮法利用了一些特殊的硝化/反硝化菌,通过菌群的多相互作用,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其他无害物质。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的优点,但对菌群的培养和维护要求较高。
3.2.2. 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利用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和吸附剂,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吸附到微生物表面或吸附剂上,从而实现废气的净化。
关于“废气收集施”生产安全事故的5个典型案例析
关于“废气收集设施”生产安全事故的5个典型案例分析一、“废气吸收法处理”典型案例案例一:宁波余姚市某金属表面处理企业废气吸收塔发生中毒较大事故企业主要从事铝件表面处理,工艺中产生含氮氧化物、硫酸、硝酸的“酸雾”,设计初原定需经过五级“酸雾”喷淋吸收塔进行碱液(氢氧化钠溶液)喷淋吸收处置后排放。
企业认为使用氢氧化钠喷淋的原工艺在去除酸雾中氮氧化物的效果不够好,随后改变了投加的药剂种类,在五级吸收塔内添加硫化钠。
2022年4月17日上午8时10分许,企业操作工将本应在第五级吸收塔循环水槽使用的硫化钠,错误投进第一级吸收塔循环水槽,导致硫化钠与水槽中的酸性液体反应释放出硫化氢气体,令操作工中毒晕倒。
随后另外五名员工先后在施救中中毒,导致事故扩大。
后果: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原因:直接原因:操作人员错误投加物料,导致硫化钠与酸性液体反应释放间接原因:企业擅自改变废气处理工艺,增投硫化钠处理氮氧化物等。
出硫化氢气体,致人中毒;后续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不到位:企业未按照《浙江省企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指南(试行)》要求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未准确辨识尾气处理工艺使用硫化钠存在的安全风险,未落实有效风险管控措施。
企业无安全操作规程:企业未针对吸收塔的投料、处置过程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员工投料操作随意性大,误将硫化钠投入第一级加药槽(含强酸性液体),产生大量高浓硫化氢气体,引起中毒。
安全培训严重不足:事发生产线作业人员大部分入职时间在2个月以内,企业未组织有效的安全教育培训,员工对岗位操作安全风险不清楚、对吸收塔可能存在的中毒风险不了解。
其他人员盲目施救导致事故伤亡扩大。
对应的防范措施1.企业应按照《浙江省工贸企业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指南(试行)》等标准规范要求,加强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不得采用国家和当地明令淘汰的工艺、装备和禁用的物料。
使用硫化钠处理酸性尾气的,要立即停用,积极开展废气处理工艺技术升级改造,降低安全风险;建立健全危化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一种集成电路工厂氮氧化物废气净化方案
一种集成电路工厂氮氧化物废气净化方案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种类较多,其中一般热排、酸性、碱性的处理方式相对简单和固定,处理效果也较好。
但也有几类废气的处理较为棘手,且预后效果不够理想,有的实施后甚至达不到环保要求,届时再返工整改,将造成难以弥补的经济损失。
本文仅对其中的一种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式做个探讨,该工程也是笔者参与设计、实施并顺利通过了环保验收。
1产生机理氮氧化物NOx又称为硝气,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 (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 (N2O3)等。
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变为二氧化氮。
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产生氮氧化物的方式主要有二种:热力型:氮气和氧气在高温环境下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快速型:燃烧反应时空气中的N2和有机物离子团如CH等反应生成。
2危害氮氧化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可引起支气管炎或肺气肿,还能和大气中其他污染物发生光化学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污染。
其在大气中经氧化转变成硝酸,是造成酸雨的原因之一。
还可使平流层中臭氧减少,从而使到达地球的紫外线辐射量增加。
3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要求,当排气筒高度为20m时,二级排放标准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240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为1.3kg/h。
4净化原理由于产生氮氧化物的过程中还伴随着氟化氢气体,其特征表现为爆发性、间歇性,而且爆发时浓度较高,所以初衷是想变爆发性、间歇性气体为均速性气体。
另外根据氮氧化物的化学反应特性,拟采用三级处理方式。
使用药品:次氯酸钠(一、二级净化塔)氢氧化钠(一、二、三级净化塔)硫酸(一、二级净化塔)此处要用到一种关键的中和液——次氯酸钠(NaClO)。
次氯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呈碱性,无机物,次氯酸钠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利用次氯酸钠的氧化性对氮氧化物中的NO进行吸收处理能取得很明显的效果。
废气处理设施范文案例分享与解读
废气处理设施范文案例分享与解读废气处理设施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本文将分享并解读一些废气处理设施的范例,以期给读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案例一:燃煤电厂废气处理设施燃煤电厂是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源头之一。
通过安装废气处理设施,可有效减少燃煤电厂的废气排放。
废气处理设施主要包括除尘装置、脱硫装置和脱硝装置。
除尘装置采用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组合,可有效去除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颗粒物;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法,将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转化为石膏;脱硝装置则采用SCR脱硝技术,能够高效去除煤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
这一废气处理设施的安装和运行,大大提高了燃煤电厂的环境友好性。
2. 案例二:化工厂废气处理设施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化工厂在安装废气处理设施时需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例如,通过活性炭吸附技术可以去除有机污染物;通过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可以将有机物氧化成无毒的物质;同时,化工厂还需要配备合适的通风系统,确保废气在产生后能够及时排出,减少对地面环境和周边区域的污染。
3. 案例三:汽车尾气处理设施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各国陆续推出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并要求汽车制造商配备相应的废气处理设施。
常用的废气处理技术包括三元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和氮氧化物催化剂。
三元催化转化器能够将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非甲烷碳氢化合物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颗粒捕集器则可有效去除尾气中的颗粒物;氮氧化物催化剂能够将尾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氮气和水蒸气。
以上是几个典型的废气处理设施案例,这些案例展示了不同行业领域中废气处理设施的应用和效果。
废气处理设施的安装和运行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现。
通过合理的废气处理措施,可以降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治理方法
氮氧化物的危害及治理⽅法氮氧化物(NO X)的危害及治理⽅法氮氧化物(NO X)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造成NO X的产⽣的原因可分为两个⽅⾯:⾃然发⽣源和⼈为发⽣源。
⾃然发⽣源除了因雷电和臭氧的作⽤外,还有细菌的作⽤。
⾃然界形成的NO X由于⾃然选择能达到⽣态平衡,故对⼤⽓没有多⼤的污染。
然⽽⼈为发⽣源主要是由于燃料燃烧及化学⼯业⽣产所产⽣的。
例如:⽕⼒发电⼚、炼铁⼚、化⼯⼚等有燃料燃烧的固定发⽣源和汽车等移动发⽣源以及⼯业流程中产⽣的中间产物,排放NO X的量占到⼈为排放总量的90%以上。
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到⼤⽓的NO X总量达5000万t,⽽且还在持续增长。
研究与治理NO X成已经成为国际环保领域的主要⽅向,也是我国“⼗⼆五”期间需要降低排放量的主要污染物之⼀。
⼀、主要危害:通常所说的氮氧化物(NOx)主要包括NO、NO2、N2O、N2O3、N2O4、N2O5等⼏种。
这些氮氧化物的危害主要包括: ①NO X 对⼈体及动物的致毒作⽤; ②对植物的损害作⽤;③NO X是形成酸⾬、酸雾的主要原因之⼀;④NO X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⑤NO X亦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1.1、对动物和⼈体的危害N0对⾎红蛋⽩的亲和⼒⾮常强,是氧的数⼗万倍。
⼀旦NO进⼊⾎液中,就从氧化⾎红蛋⽩中将氧驱赶出来,与⾎红蛋⽩牢固地结合在⼀起。
长时间暴露在1~1.5mg/l 的NO。
环境中较易引起⽀⽓管炎和肺⽓肿等病变.这些毒害作⽤还会促使早衰、⽀⽓管上⽪细胞发⽣淋巴组织增⽣,甚⾄是肺癌等症状的产⽣。
1.2 形成光化学烟雾N0排放到⼤⽓后有助于形成O3。
,导致光化学烟雾的形成N0+HC+02+阳光 NO2+O3(光化学烟雾)这是⼀系列反应的总反应。
其中HC为碳氢化合物,⼀般指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 的作⽤则使从NO转变为NO2时不利⽤03,从⽽使03富集。
光化学烟雾对⽣物有严重的危害,如1952年发⽣在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事件致使⼤批居民发⽣眼睛红肿、咳嗽、喉痛、⽪肤潮红等症状,严重者⼼肺衰竭,有⼏百名⽼⼈因此死亡。
氮氧化物(NOx) 废气治理工程实例
氮氧化物(NOx) 废气治理工程实例引言氮氧化物(NOx)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黄烟,不经治理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形成触目的棕(红)黄色烟雾,俗称“黄龙”,在众多废气治理中NOx难度最大,是污染大气的元凶。
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厂区环境危害极大,而且随风飘逸扩散对周边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造成公害。
专家预测,如不加强控制,到2010年以后氮氧化物将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环保局今后将加强氮氧化物控制立法建设和标准制订工作,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污染源排放标准时,将氮氧化物控制作为重点内容。
浙江某铝业公司是咖啡壶出口量大的企业,在产品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废气,该公司曾建有废气通风净化装置,然而废气排放仍见“黄龙”,处理效果不尽人意,周边纠纷不断。
笔者曾有类似工程经验,受业主委托对其进行技改,通过多年的运行实践,消除“黄龙”营造了和谐社会环境。
1. 治理思路与工艺选择1. 1 NOx废气来源及废气特性分析废气主要来自酸洗间四只酸洗槽采用硝酸与氢氟酸溶液,对产品具有独特的表面处理使其外观精美的功效,但在酸洗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NO、NO2、N2O、N2O3、N2O4、N2O5等有毒有害废气,总称氮氧化物,用NOx通式表示。
这些废气成分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尤其当产品浸入酸洗槽的瞬间,爆发弥漫浓烈的棕(红)黄色酸雾,其特性浓度高(“黄龙”)、气量大、危害也大。
1. 2 工艺选择与系统主要设备1. 2. 1 工艺流程确定的依据NOx气体(“黄龙”) 危害大,治理难度也大。
国内外报道过许多方法,归纳有干法、湿法和干湿三种方法。
由于各厂产品不同,选择适合生产实际的治理工艺方案和净化设备十分重要。
笔者进行了现场调研,通过反复对比,最后确定采用两级( 二个阶段) 湿法废气净化塔治理NOx 气体的方案,并设计了一套NOx 瞬时爆发性浓度极高、废气量大,适合敞开作业的通风净化系统装置。
治理氮氧化物废气的种种方法
1 目前治理NO 废气简况 x
目前 处理 氮 氧 化 物 的 方法 主 要 用 液 体 吸 附法 ( 湿 法 ) 吸 附剂 吸 附法 ( 法 ) 种 。 和 干 两 11 国 内 湿 法 治 理 N 废气 概 况 . Ox
11 1 采 用 水 吸 收 法 .
而 N OH 液 不 吸 收 N a 溶 O,故 上海 汽 车 电镀 某 厂 、 上 海 有 色 合 金 线 材 某 厂 曾 分 别 采 用 5 a 溶 液 以 %N OH
二级喷淋吸收 N ,效果也 不理 想 ,仍 冒黄烟 ,残液 Ox
中N N , a O 需要 处理 ,能耗 量 大 。
准 ( 环 保 标 准 ), 要 求 现 有 企 业 自2 0 年 1 1 新 09 月 日 至 2 1 年 6 3 日 ,执 行 的 大 气 污 染 物 — — 氨 氧 化 物 0 0 月 0 排 放 限值 为 2 0mgm。 4 , ,监 控 位 置 在 车 间 或 生 产 设 备
113 采 用 气 化 氨 吸 收 法 化 学 反 应 方程 式 :
2NH OH+N 0。 NH。 =2 NO +H2 O
2NH O H+2NO2 =NH NO3 +N H NO 2 +H2 O
根据 国家标 准G 2 0 — 0 8 B 1 0 2 0 电镀 污染物排放标 9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3 NO, , +H O=2 HNO。 NO +
N。 +H, 0 0=NO, +N0+H, 0
北 京 卫 东 化 工 某 厂 曾 采 用 液 氨 和 1 %N 0H 级 O a 二
净 化 处理 ,即 以液 氨 钢 瓶 气 化 的 氨 ,经压 力 表 、流 量
氮氧化物处理废气
河南兴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氮氧化物处理系统设计方案一、氮氧化物处理废气公司企业二、氮氧化物处理废气工艺三、氮氧化物处理废气系统河南兴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环保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氮氧化物处理与废水处理的高新技术企业。
是集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行于一体的环境治理企业,公司人才济济,我们凭着我们研发人员的智慧已经在废气还有污水的处理上已经取得了十九项专利,力量庞大,经验丰富。
兴邦环保有限公司凭借着享誉界内的环保技术和项目经验,完成了很多大型环保项目,形成了很不错的责任感风气。
我们环境的治理,不断了解客户的具体情况,致力于满足客户的需求,争取与客户一起创造一个绿水青山的世界!氮氧化物处理塔采用双塔串联方式来处理产生的氮氧化物废气。
第一台净化塔选用尿素制氨方法用AOD法,先处理掉大部分氮氧化物废气。
将干尿素与水混合,使尿素完全溶解,然后用循环泵将尿素溶液抽出送入第一台净化塔,在净化塔内循环喷淋使用。
废气先进入净化塔的鼓泡段,使废气均匀的进入净化塔储液箱,使气水充分接触。
废气在塔内由下向上升,同时吸收液由循环泵输入净化塔由上向下喷射,废气在塔中的填料层上与吸收液逆向接触而发生化学反应。
经两层喷淋与填料,绝大部分被吸收;经吸收处理后的废气再通过气液分离器将气液充分分离,通过管道将废气送入第二台净化塔内处理。
第二台塔采用氢氧化钠为吸收液,先进第二台塔鼓泡,再向上流动,至第一滤料层,与第一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反应。
吸收后的废气继续向上流动至第二滤料层,与第二级喷咀喷出的中和液接触,再次发生中和反应,然后通过旋流板,由风帽和排风管排入大气中。
氮氧化物处理塔由废气发生源工作罩、排风机(包括隔振)、吸收塔、吸收液循环输送系统、气液分离器、干式吸附塔等组成,具有含氯离子废水处理设备价钱各单元设备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特点,是目前净化氮氧化物废气效率较好、工艺较先进、结构较合理的设备。
氮氧化物处理塔可配备气体在线分析仪、PH控制计、差压变送器、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控制计、固体悬浮物浓度计、电磁阀、变频器及控制柜等组成的控制系统,以上控制情况均以数字形式显示在显示器界面上,使管理人员一目了然,并有故障报警,宁波油废水处理设备便于管理与维护。
一种氮氧化物尾气处理的工程实例
2016年11月一种氮氧化物尾气处理的工程实例阮海兴郭理想彭春嘉陈伟东(江苏明盛化工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222228)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用尿素法吸收氮氧化物尾气的工程实例,该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系统稳定,处理效率理想,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具有一定的技术优越性。
关键词:氮氧化物;尿素;尾气处理氮氧化物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物质,不经过治理直接通过烟囱排放,会形成黄色烟雾,造成空气污染。
在众多废气中氮氧化物尾气处理难度最大,是污染大气的主要元凶[1][。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不仅影响操作人员身体状况与厂区环境,而且会对周边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江苏明盛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主要的H 酸生产企业,在H 酸生产过程中,脱硝工段会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废气,公司使用的是四级液碱吸收净化装置,然而处理效果差强人意,当处理量大时尾气排放仍偶见黄烟。
1处理工艺针对公司的现状,经过现场调研和实验摸索,对公司现有的尾气处理设施及工艺进行了技改,最终确定采用三级尿素+一级液碱吸收的工艺来处理氮氧化物尾气[2,3],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氮氧化物尾气处理工艺流程图氮氧化物尾气通过三级尿素吸收塔吸收,与尿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氮氧化物被还原成为氮气排放,其主要反应如下:6NO 2+4(NH 2)2CO 一7N 2+4CO 2+8H 2O 6NO +2(NH 2)2CO 一5N 2+2CO 2+4H 2O NO +NO 2一N 2O 3N 2O 3+H 2O 一2HNO 22HNO 2+(NH 2)2CO 一2N 2+CO 2+3H 2O在三级尿素吸收塔后加一级液碱吸收塔,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排放尾气的酸碱性及吸收效率,使尾气处理万无一失。
2工艺特点采用三级尿素+一级液碱来吸收氮氧化物尾气,与原有的四级液碱吸收处理工艺相比,本工艺中有如下几个新特点:(1)氮氧化物与尿素反应后其反应生成物是N 2、CO 2和H 2O ,无其他杂质产生,尾气可以直接排放。
运用填料塔技术常压处理硝酸工业含氮氧化物工艺尾气
运用填料塔技术常压处理硝酸工业含氮氧化物工艺尾气成果内容简介在各种硝酸工业中会产生大量的含NOX工艺尾气,NOX的排空即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又造成了NOX资源的浪费。
当前对含NOX废气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由于不能有效回收氮氧化物资源,多用于汽车尾气处理,而很少用于硝酸工业尾气治理;湿法一般是将尾气中的NO首先氧化成活性更高的NO2,然后通过水、或稀酸、碱溶液吸收NOX。
由于氮氧化物的吸收过程,在气相和液相中都存在着数种可逆与不可逆反应,使得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国外一般采用中压或高压吸收来实现,但加压处理除了必然要对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外,操作费用也会随着压力的提高而直线上升。
本技术采用填料塔技术在常压下实现对硝酸酸工业含NOX尾气处理,处理结果完全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本技术采用多塔串联处理含氮氧化物硝酸工业工艺尾气,其中前部分为水吸收,后部分采用碱吸收。
从硝酸工业生产工段出来的工艺尾气,混入一定量的富氧空气后,首先进入水吸收塔,一方面氮氧化物迅速被液相吸收形成稀酸,另一方面吸收过程生成的稀硝酸会对氮氧化物起到氧化作用,提高氮氧化物的氧化度,使其更加利于吸收。
从水洗塔出来的尾气依次进入碱吸收塔,此时由于氧化度已经很低,有利于价值较高的亚硝盐生成。
当尾气从系统出来后,已经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的净化气体经过引风机排空。
在整个过程中,可以从水洗塔得到稀硝酸,经混入一定比例的浓硝酸后,可返回生产工段继续使用;从碱吸收塔可以得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母液,去结晶工段经结晶分离最终得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副产品。
既避免了氮氧化物资源的损失,又减少了氮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
工业塔的流程简图见图1,填料塔内充高效规整填料,型号为250Y波纹板聚丙烯塑料填料。
由图可知,由草酸反应釜出来的氮氧化物,通入足量空气经缓冲罐后,由不锈钢风机塔底引入塔内。
塔顶的吸收剂自上而下流动,逐步与气体接触,进行气液反应吸收。
在塔底产生的稀硝酸溶液由硝酸循环泵运送到换热器中进行换热,降温后的硝酸溶液重新被打入塔顶,在塔底累计达到设计浓度后再进行出料,这样共经历四个类似过程的吸收塔。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案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案氮氧化物(NOx)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中产生的一种主要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危害,制定和执行适当的废气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方案,以期为环保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选择合适的燃烧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是主要的氮氧化物排放源。
因此,采用合适的燃烧技术是减少氮氧化物排放的重要措施。
一种常见的燃烧技术是低氮燃烧技术,通过调整燃料和空气的比例,降低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浓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预混燃烧、交叉燃烧等技术来优化燃烧过程,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二、脱硝技术除了通过改善燃烧技术来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外,脱硝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废气处理方案。
目前,常见的脱硝技术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两种方法。
SCR技术利用催化剂将氮氧化物与氨气在一定温度下催化还原生成氮和水,从而达到脱硝的目的。
SNCR技术则是直接在高温下喷射氨气或尿素溶液,通过非催化还原反应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氮和水。
选择合适的脱硝技术取决于废气特性和处理要求。
三、吸附剂法吸附剂法是一种常见的氮氧化物废气处理技术,它利用吸附剂对氮氧化物进行吸附和分离。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分子筛等。
通过将废气经过吸附剂床层,氮氧化物被吸附在吸附剂上,从而实现氮氧化物的去除。
后续可以采取再生或处理吸附剂来回收氮氧化物或处理废气。
四、催化氧化法催化氧化法是利用催化剂促进氮氧化物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常见的催化氧化剂包括铜、铁、锰等金属催化剂。
通过在催化剂存在下,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浓度。
五、改善工艺和管理除了上述的废气处理技术外,还有一些改善工艺和管理的措施可以减少氮氧化物的产生。
例如,优化原料配比、加强设备运行维护、合理规划生产排程等都有助于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此外,建立和完善废气排放监测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废气处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也是保证废气处理效果的重要环节。
含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技术
含氮氧化物废气的治理技术含氮氧化物(NOx)废气是指含有N2O、NO、NO2、N2O3、N2O4等气体的废气。
这类废气由于对人体有致毒作用,损害植物,形成酸雨、酸雾,与碳氢化合物形成光化学烟雾及参与臭氧层的破坏等,因而如不对其加以处理直接排入大气中,将给自然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催化还原工艺是一种广泛用于废气脱硝的成功的技术。
影响催化脱硝的因素有:1)催化剂上述反应如果没有催化剂的作用,只有在很窄的高温范围内(989℃左右)进行,而采用催化剂时,其反应温度可以大幅度降低。
显然,不同的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活性,因而反应温度和脱硝效果也有差异。
催化剂活性强意味着选择性弱,不希望的反应如SO 2氧化为SO3的反应就强。
应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控制反应温度,使主反应速度大大超过副反应的速度,则有利于NO2的脱除。
目前,大都采用非贵金属作催化剂,如Al2O3为载体的铜铬催化剂、TiO2为载体的钒钨和亚铬酸铜催化剂、氧化铁载体催化剂等,贵金属催化剂多采用铂。
2)还原剂用量还原剂NH3的用量一般用NH3与NO2的摩尔比来衡量,不同的催化剂有不同的NH3/NOx范围。
当这个比值过小时,反应不完全,NOx脱除率低。
在一定范围内,脱除率随NH3/NOx值增大而上升。
但NH3/NOx值过大则对脱除率无明显影响,且增加未反应氨的泄漏或排放,造成二次污染,也使还原剂耗量增加。
3)空间速度空速标志废气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一般由实验确定。
空速过小,催化剂和设备利用率低,空速过大,气体和催化剂的接触时间短,反应不充分,则NOx脱除率下降。
4)反应温度采用某种催化剂,如铜铬催化剂,当上述反应的温度改变时,可能发生一些不利于NOx还原的副反应,尤其当温度较高时。
例如,发生NH3分解为N2和H2的反应,使还原剂减少,或者NH3被O2氧化为NO的反应。
这些反应发生在350℃以上,超过450℃变得激烈,温度再高,还能再生成NO2,从而使NOx的还原率下降。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方案
浙江嘉化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4000吨/年BA技改项目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工艺方案一、工艺技术及介绍1.1 工艺技术介绍CN型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是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专利技术,常熟市胜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获独家授权制造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市场推广的专利产品。
专利号ZL 02 2 63020.1。
该技术是基于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炽热碳还原处理氮氧化物废气的工艺研究》,原理是利用以NO、NO2为代表的气相氮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都可以被碳还原成氮气,达到从废气中去除氮氧化物的目的。
该技术的特点是对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变化范围适应性宽,并且呈现出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越高处理效率越高的特点。
与传统的氮氧化物废气选择性催化法、氨-碱溶液两级吸收法、碱-亚硫酸铵吸收法、硝酸氧化-碱吸收法、尿素还原法和丝光沸石吸附法等处理工艺比较,CN型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具有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没有二次污染物产生、操作简单、投资小和保证达标排放等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只需一台废气处理反应炉就可以全部解决问题,无需任何的能力装置,自身的热气体拨风系统可以将废气自动引入处理装置,省却了废气引风系统,降低了设备投资。
在工厂需要时还可以副产热水回收热能。
CN型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它具有的设备单一、工艺简单和易操作性使得它几乎是可以无故障、长周期的运行;先进、独到的技术使得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变得简单;卓越的性能确保用户氮氧化物废气能够达标排放;低成本运行使得氮氧化物废气的处理不再是企业的负担。
氮氧化物废气处理反应器在催化剂制造、金属溶解、贵金属冶炼、硝化反应、金属表面处理、多晶硅表面清洗等硝酸使用行业已经有很好的应用,并得到了用户的广泛赞誉。
本反应器采用氮氧化物废气处理专利技术(专利号ZL 02 2 63020.1)进行处理。
原理为:2NO+ C = CO2+ N22NO2 + 2C = 2CO2+ N2该化学反应是一个可以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
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废气
结果如下: 排放速率为 %; 7>= 4 ?, 处 &’ ! 处理前浓度为 7%+%; $0<= 4 <(, 理后排放浓度为 +3; $#<= 4 <(, 排放速率为 $; 33>= 4 ?, 去除率为 排放速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9+; 58 。处理后的排放浓度,
原法和碱吸收法。前一种方法虽然可以把 &’ ! 排放浓度降低 到较低水平, 但是工艺复杂, 且运转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氨和燃 料气, 以致投资和运转费用比较高, 经济亏损大, 不合算。后一 种方法虽然工艺和设备简单, 投资少, 但是不能把 &’ ! 浓度降 低到较低水平, 达不到排放标准。 针对 &’ ! 处理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设计根据物理化 学原理, 采用 “ 炭还原法 ” 处理该厂 &’ ! 废气, 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 工艺过程为: 由鼓风机鼓入少量空气, 将化铜桶和化锌桶产 生的 &’ ! 带出, 经管道送入 &’ ! 处理器。在一定条件下, &’ ! 与加入处理器中的反应物料 ( 焦炭 ) 作用发生以下还原反应: #&’ * " - "’# & * &# & #&’# * #" - #"’# & * &# & &’ ! 最终以 &# 形式排出,从而消除了 &’ ! 污染。工艺流 程见图 3 。
$
结
论
( 炭还原法处理 &’ ! 废气与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碱吸 3) 收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治理效果好, 耐负荷冲击; 投资少, 运 行费用低; 工艺简易, 操作简单; 没有二次污染, 无需后处理。 ( # )炭还原法处理 &’ ! 废气的核心工艺参数是反应温度: 温度为 5($6 时,反应开始;温度为 +7$6 时, &’ ! 去除率为 温度为 9#$6 时, 达到国家排放 7$8 ; &’ ! 去除率达 9+8 以上, 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氮氧化物(NOx )废气治理工程实例赵济强1,金建兴2(1. 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江苏 南京 210024;2. 无锡市西漳通风设备厂,江苏 无锡 214171)摘 要:针对氮氧化物(NOx )废气瞬时爆发性浓度极高、气量大、难于治理的危害特性,设计了一套适合敞开作业的通风净化系统装置。
该工程既解决了原有NOx 废气处理工艺的难题,提高NOx 废气处理技术,又解决了“黄龙”对大气的污染,达到保护环境与社会和谐的统一。
关键词:氮氧化物(NOx )废气;两级废气净化塔;消除“黄龙”【作者简介】赵济强(1945-),男,专科,高工;研究方向:电镀、涂装等表面处理行业的废气、废水的环保设备与治理工程的技术咨询与设计。
E-mail: linjun0598@. 1. 引 言 氮氧化物(NOx )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黄烟,不经治理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中,形成触目的棕(红)黄色烟雾,俗称“黄龙”[1],在众多废气治理中NOx 难度最大,是污染大气的元凶。
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不仅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厂区环境危害极大,而且随风飘逸扩散对周边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造成公害。
专家预测,如不加强控制,到2010年以后氮氧化物将成为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环保局今后将加强氮氧化物控制立法建设和标准制订工作,在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和污染源排放标准时,将氮氧化物控制作为重点内容[2]。
浙江某铝业公司是咖啡壶出口量大的企业,在产品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废气,该公司曾建有废气通风净化装置,然而废气排放仍见“黄龙”处理效果不尽人意,周边纠纷不断。
笔者曾有类似工程经验,受业主委托对其进行技改,通过多年的运行实践,消除“黄龙”营造了和谐社会环境。
2. 治理思路与工艺选择2.1 NOx 废气来源及废气特性分析废气主要来自酸洗间四只酸洗槽采用硝酸与氢氟酸溶液,对产品具有独特的表面处理使其外观精美的功效,但在酸洗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NO 、NO 2、N 2O 、N 2O 3、N 2O 4、N 2O 5等有毒有害废气,总称氮氧化物,用NOx 通式表示[3]。
这些废气成分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尤其当产品浸入酸洗槽的瞬间,爆发弥漫浓烈的棕(红)黄色酸雾,其特性浓度高(“黄龙”)、气量大、危害也大。
2.2工艺选择与系统主要设备 2.2.1工艺流程确定的依据 NOx 气体(“黄龙”)危害大,治理难度也大。
国内外报道过许多方法,归纳有干法、湿法和干湿三种方法。
由于各厂产品不同,选择适合生产实际的治理工艺方案和净化设备十分重要。
笔者进行了现场调研,通过反复对比[3],最后确定采用两级(二个阶段)湿法废气净化塔治理NOx 气体的方案,并设计了一套NOx 瞬时爆发性浓度极高、废气量大,适合敞开作业的通风净化系统装置。
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2.2通风净化系统的关键及主要设备 吸风罩、通风管道、废气净化塔和风机的设计与选用决定了整套通风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
首先必须根据四只酸洗槽敞口面积,计算实际需要的NOx 废气排风量,以及整个通风管道、吸风罩、净化塔的阻力损失,选用通风机的排风量和风压损失。
同时还应考虑风量、风压的附加安全系数[4]是设计通风净化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
本系统处理NOx废气量为12000 m3/h。
该工程使用的主要设备见表1。
3. 工艺特点与处理技术与原有通风净化NOx废气处理工艺相比,本工艺中有几个新特点。
3.1 改进传统结构的槽边排风罩当产品浸入酸洗槽时,瞬间爆发大量棕(红)黄色酸雾,原有槽边排风罩[4],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吸风效果不理想,而弥漫污染操作间。
针对恶劣现状,根据气流学动态原理,减少气体紊流和阻力。
在不影响操作情况下,设置顶部与侧边一体式流线型毒气通风柜。
较顺畅的捕集酸洗槽外泄酸雾。
尤其是瞬时爆发性浓度极高的刺鼻性“黄龙”,强制性的进入管道与废气净化塔。
改善了操作间空气质量与劳动环境。
3.2 保证通风系统能正常运行原有风机经常发生叶轮毁损、断轴、电机等故障影响正常生产,这是因为硝酸与氢氟酸配制的酸性溶液产生的气体,比硫酸、盐酸等渗透腐蚀性还严重。
即使采用耐酸防腐性较强的玻璃钢通风机,也难逃NOx气体的腐蚀渗透。
本工艺将原有通风正压改为负压通风,经前端废气吸收塔处理后,将NOx废气浓度与腐蚀性降低,延长风机使用寿命。
3.3 合理设计与选用通风管道管道走向尽量减少弯管与长度距离,管径流速合理,并选用内壁光滑的PVC或PP材质,以减少摩擦系数与通风系统阻力[5]。
3.4 两级废气净化(吸收)塔是该系统的关键主要设备采用强制性(离心通风机)机械抽风,将酸洗槽产生的NOx废气,瞬时爆发性的“黄龙”,经捕集抽风罩、通风管道引入废气净化塔底侧沿塔内上升,吸收液在填料层或旋流(斜孔)板中均匀分布,并向下流动。
塔内是以气、液传质双膜理论为机理[6],使气体与液体溶剂之间充分接触,进行化学反应,处在剧烈的扰动状态。
传质过程是化学反应过程的一个重要基本过程。
为了增强气液传质功效,关键在于选择抗堵塞、喷射力度与细密度大的喷嘴,与优良的填料或新颖的旋流(斜孔)板,其优点:(1)单位体积比表面9积大,增加气液接触的表面积,传质能力强;(2)能改变气体流向,造成气液交换的连续通道,操作弹性大;(3)耐腐蚀、寿命长、抗污能力强,可反复使用。
NOx废气不同于SO2、HCl、H2SO4等酸雾只需一台废气净化塔。
本工艺依据NOx废气成分复杂、浓度高、难于治理的特性,系统中设计两个阶段即两级废气净化(吸收)塔,以增加NOx与吸收液传质过程,有充分的反应时间有利于NOx废气扩散于液相,被吸收溶解与净化。
3.5 配制吸收液笔者通过多年实践与积累经验,采用两级湿法治理高浓度、大风量NOx废气时,重要的问题是不仅选用气相传质系数大、负荷高、压降低、操作弹性宽的理想设备,而且需要配制合理的吸收剂。
产生与排放的NOx废气是以二氧化氮与一氧化氮为主,在空气中呈红棕色气体。
其中NO不同于其它酸性气体难溶于水,即使强性碱液也难于把它吸收。
针对NO特性,必须在进入净化塔的NOx 废气中加入一定量的空气,吸收一氧化氮有足量的空气进行氧化,第一级用水作吸收液,显然是节约了化工原料,其机理是在引风旋流作用下,NOx废气在第一级多功能废气净化塔中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即:3NO2+H2O 2HNO3+NO其反应中的2/3的NO2转化成HNO3,1/3的NO2转化成NO,再与氧作用生成NO2,而继续被水吸收。
其浓度降低,但水吸收只能作为初步预处理,其棕黄色可见度及NOx有毒物质,仍未彻底除净。
因此,在水吸收后再接入第二级高效废气净化塔,配制的专用药液吸收去除。
根据NOx废气成份复杂、浓度高、难于治理的特性,用纯碱或氢氧化钠溶液作为吸收剂,效果不理想,难于达到排放标准。
为此,本工艺配制催化还原剂混合吸收液,对高浓度NOx废气有很好的吸收率,强化了吸收过程,增加了反应速率,提高了吸收效率与净化效果。
4. 处理效果4.1经过调试运行,系统运行效果见表2表2 运行效果单位:mg/m3 NOx污染物监测点数据均值进气口8743~26257 17500排放口89.6~118.2 103.9排放标准≤240 ≤240 注:1. 表2中进气口采样点,在吸风罩与前级吸收塔中部通风管道处;排气口采样点;在排气筒距净化塔≥1.5m 处;2. 表2中数据为上、下午各两个运行时段共4次,实际监测的最低与最高NOx污染物浓度;3. 标准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按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执行(排气筒高度≥15m)。
4.2 处理工艺经济技术指标分析治理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3表 3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项目指标值处理风量/(m.h)12000NOx废气减排量(kg.h-1)208.75使用功率/kw 16.5工程造价/万元23.8运行成本/元.m3废气0.002占地面积/m247.5注:表3中使用功率是系统运行实际电机功率,工程造价是指系统所有设备、电气管道及安装、调试工程总投资;运行成本包括电费、药剂费,不包括设备维修和折旧费等。
5. 结论本工艺及处理技术对难度较大的NOx废气治理是可行的,经济上相对合理。
NOx废气排放符合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控制氮氧化物废气排放总量,解决了尾气排放不见“黄龙”,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应,对大气质量环境保护与社会和谐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1]张参广.抑制氮氧化物产生的铜酸洗工艺[J].电镀与环保.1998,5.[2]张黎.实施重点行业氮氧化物总量控制[N].中国环境报,2007. 11. 6.[3]彭定一,林少宁.大气污染及其控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111-282.[4]湖南大学、同济大学、太远工学院.工业通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38-51,136-140.10[5]魏先勋,刘建仁等.环境工程设计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6-99. [6]萧成基,余国珠等.化学工程手册第13篇气液传质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Nitrogen oxides (NO X) emission control engineering examplesZHAO Ji-qiang, JIN Jian-xingAbstract: For the hazard characteristics of Nitrogen oxides(NO X)emissions’ instantaneous concentration with high exposition and large-minded,designed a set of open operations for ventilation purification system installation. The project will resolve the original nitrogen oxide waste gas treatment process problems; improve nitrogen oxide emissions treatment technology, solute the “Yellow Dragon” on air pollution,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and social harmony.Key words: Nitrogen oxides (NO X) emissions; two-stage exhaust gas purification tower; eliminate the “Yellow Dragon”(责任编辑:Roy,Rita and Candice)(上接第7页)Urumqi acid rain present situation, origin and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countermeasure researchREN Quan, ZHANG Shan-qing, WANG Tao, CHEN Jie, GU Lai-xia, FU Xiao-hui,LIU Zeng-qiang, WU Lu-sheng, WANG Lin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precipitation pH value observed by Urumqi Meteorological station and the same period of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data as well as environmental data during 1992-2007, year border and month border dynamic change characteristic of precipitation pH value and frequency of acid rain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annual precipitation pH value was 5.88 and acid rain frequency was 5.7% over the past 16 years in Urumqi, at present it is the non-acid rain area, but the precipitation has the tendency which acidifies year by year, especially the winter half year (October-March ) picks the warm season acidification tendency to be more obvious, Based on the acid rain present situation, the acid rain origin have been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from the meteorological factor and the pollutant density factor and so on, Thought the origin in the Urumqi acid rain is mainly SO2 and NO2, SO2 induces one of important attributes which the acid rain forms, NO2 is also adding fuel to the flames function. Proposed in this foundation, the main measures of the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acid rain are to control the artificial emissions of SO2 and NO2, especially must control the source of pollution.Key words: acid rain; present situation; origin; countermeasures(责任编辑:Roy,Rita and Candice)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