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ppt课件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儿童或20岁以下 的青少年,4-8岁多见,14岁以上 少见,男多于女。一般无症状, 大的病灶可以导致局部不适或疼 痛。多为偶然发现。
• X线表现
病变处的骨皮质切线位似乎“陷入”髓腔内, 缺损表面无骨壳,与髓腔间有硬化分隔。局部呈 杯口状、圆形或卵圆形透亮区,可分叶或呈多房。 病灶长度多小于3.0cm,深度小于1.0cm。局部 无软组织肿胀和骨膜反应。本病可并发病理骨折。
骨皮质缺损随年龄增长可以自愈,其愈合方 式有平复型和骨化型两种,前者愈合后显示局部 缺损消失,完全恢复正常骨形态;骨化型局部缺 损消失,但形成突向髓腔的致密骨块影。
• 鉴别诊断: 长骨靠近生长板处局限于皮质的椭圆形透光 缺损区,常类似于一串葡萄,并有纤细的硬化边, 且其长轴与病变骨的长轴平行。较大的缺损常呈 扇贝样花边状表现,并有宽的硬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且偏心性 位于骨内,平片常可以诊断。 少见的情况是:发生于股骨远段后侧的纤维 性皮质缺损可与骨膜硬纤维瘤相混淆。偶尔可与 髓性骨梗死、硬化性转移瘤和巨大骨岛相混淆。
谢谢!
病例讨论
2014.10.24 夜班交班
• 患者, 男性 ,13岁。 • 主诉:左膝关节疼痛数月。 • 检查:左下肢无肿胀,未触及包块,皮肤无发红。髋、 膝、踝关节活动正常。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亦称骨皮质缺损症、干骺端纤维性骨缺损。 一、病因病理 本病病因不明,有生长缺损、发育缺陷、骨 化障碍、生长变异等学说。好发于股骨下端及胫 骨上下端的内后侧。病理组织学显示由旋涡状排 列成束状的纤维组织组成,间质数量不等,中间 散在分布多核巨细胞以及含铁血黄素吞噬细胞。 多数可自愈。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探讨

Fi br ous Cor t i ca l De f ect Di agno si s o f X- r ay
W ANG J i e —q i ,AN Yue —s he ng.De pa r t me nt o f Ra d i o l o gy, Gu a ng do n g Hu i d o n g Pe o p l e ’s Ho s p i t a l , Hu i d o ng Gu a n gdo ng 5 1 63 00 . Ch i n a
ha r de ne d e d ge} 3. Re s i d u a l l e s i o n S O t ha t di ea s ed s bo ne c r e s t wa s m o r e r oo m l i ke c ha nge ,wi t hi n whi c h
【 Ab s t r a c t 】Ob j e c t 1 I r e To i mp r o v e t h e f i b r o u s c o r t i c a l d e f e c t X- r a y s ho we d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Me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a na l y  ̄s o f 3 1 c a s e s i n ou r ho s p i t a l f i br o us C Or t i c a l d e f e c t c l i ni c a l da t a a nd X-r a y f i l m. Re s u l t s Th e gr o up o f 3 8 1 e s i o ns i n 3 l c a s e s. i nc l u di ng 28 c a es s of me t a phy ea s 1 di s t a l f e mur. pr o xi ma l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6
姚xx M 8 手术病理证实:
骨纤维结构不良 股骨中段囊样膨胀
,边缘轻度硬化 ,囊内条索状骨 纹
-
7
多囊状改变:呈大小不等 的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 与周围正常骨质界限分明 。
骨纤维结构不良
左髂骨坐耻骨及股骨多囊
状膨胀性改变,其中有钙
-
8
化,骨皮质变薄。
唐xx F 13 X线号:13519 手术病理:骨纤维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 影像学诊断
-
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也称骨纤维结构不良
概述:正常骨组织被异常增生的纤
维组织替代。1921年威尔首次报道。病 因不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是原始间叶组 织发育异常,骨纤维组织异常增生所致 。
-
2
病理学:病灶组织剖面呈灰红色或白
色,如果有出血则呈红色,多骨性的病例, 可见到透明软骨小结节;或囊状变性。骨皮 质变薄向外膨出,表面光滑。镜下见病变主 要为纤维结缔组织和新生骨组织,骨质破坏 和修补并存,在不同病灶或同一病灶的不同 区域由于二者比例不同病理变化各异。少数 病例可出现软骨组织,在囊性变或出血处的 附近有时可见有含铁血黄素,泡沫细胞或多 核巨细胞。
异常增殖症 X线显示:跨关节
多囊状改变
-
9
。磨玻璃样改变是由新生的不成 熟的原始骨组织--------纤细的骨 梁所构成。正常骨纹消失,髓腔 闭塞而形如磨玻璃状,常并发于 囊状改变.
-
10
陈xx 男 33岁
左胫骨上段磨玻璃样改变
病理:骨纤维结构不良
-
11
丝瓜络样改变是部分病灶因骨 质修补而呈现硬化性骨纹,骨膨胀增 粗,皮质变薄骨小梁粗大而扭曲,颇 似丝瓜络状。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平片胫骨骨干外前侧可见局部骨皮质增厚,并见一小斑片状透亮区。
MR示高T2信号位于骨皮质内,周围骨皮质增厚,与平片所示异常一致, 临近骨髓水肿,相应骨膜及软组织亦见水肿。
2020/5/15
22
仁 爱 |精 诚 |融 汇 |卓 越
谢谢聆听!
2020/5/15
23
2020/5/15
7
仁 爱 |精 诚 |融 汇 |卓 越
• 2、CT:可明确在显示病灶位于骨皮质。呈囊状多囊 状或不规则状的骨破坏区,呈凹向髓腔的杯口样或蝶 形缺损,内缘有硬化,表面无骨壳,病灶内为均匀软 组织密度,无钙化,无死骨、边缘明确,无明显膨胀 性改变,少数病例邻近可有轻度软组织肿胀。在病变 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在病变晚期出 现明显边缘硬化,骨质充填。一般无骨膜反应、增生 ,CT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2020/5/15
17
仁 爱 |精 诚 |融 汇 |卓 越
3.动脉瘤样骨囊肿:X线表现多为偏心性、具有中等度侵蚀性,常穿 透骨皮质包壳,边缘轮廓模糊不清,呈虫蚀状,其骨皮质常膨胀如 气球状,偏心型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呈“皂泡样”改变,外缘有 完整或断裂的菲薄骨壳。平扫与X线表现相似,增强后病灶实质部分 强化,可见粗大供血血管,有时可显示液- 液平面,信号为上方低 、下方高, 此征象为血液中的细胞沉淀致使血浆、血细胞分离所致。 CT显示液-液平面一般在静止后10分钟出现,MRI由于扫描时间较 久,较易显示信号分层,病灶与毗邻软组织分界光整,和骨髓腔的 交界缘呈低信号,内部分隔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 上呈高信 号,MRI征象中出现以下一组改变时,提示该病,(1)年轻病人, (2)膨胀性病灶,并具有薄的低信号边界,(3)随T2WI加强,信 号强度增高,(4)分叶状的病灶和/或病灶内存在液平。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和MRI诊断

・
医学 影像 ・
纤维 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T和M I c R 诊断
杨义军 翟跃杰 ( 河南省濮 阳市油 田总 医院放射科 , 河南濮阳 4 7 0 ) 5 0 1 【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的 x线、 T和 MR 表现 , c I 以提 高对 该病变 的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 2 9例经过纤维
化缘变淡 、 糊不清 2例 , 模 病变 随年龄增 长远离骺 板 , 横径缩 小
但纵径线无 明显 变化 者 2 。 例
・
个 案报 道 ・
20 0 9年 3月第 4 卷第 7期 7
酸中毒 的纠正而消失 ,说明患者此次发病是 由于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 ( i eckt cds , K 所引起的继发性癫痫 。 Da t eo ioi D A) bi a s
22 X 线 、 . CT和 MPI 现 ,表 _
图 2 5 女 ,4岁。右侧 股骨近端背侧 见一囊状骨皮质缺 损。 — 1 边缘硬化
() 1 病变大 小 、 形态 : 病变直 径约 1 - . m, 均 3 c 病 . 5O 平 5 c . m, 5 变呈 圆形或椭 圆形 骨皮 质缺损 1 例 , 9 不规 则分叶状 l , 0例 长径 均与长骨长轴 一致 , 多为偏心性 生长 ( 1 ;2 病变部位 : 图 )() 均位 于长骨干骺端 , 骨骺板 3 4m处 ( 2 5 ;3 病变 边缘 : 距  ̄c 图 - )( ) 边缘
纤 维性骨皮质缺 损 (boscncl e c 0 0e F D) i f ru o i f t f n , C 为一 ade b 种发生在长骨干骺端 的表浅性 、 限清楚 、 界 主要累及骨皮 质的非 肿瘤性 、 纤维性 病变。骨皮质囊样缺损性病变是 由于局部骨膜化 骨障碍 、 纤维组织增 生所 致 , 最好 发于生长期儿 童长骨干骺 端… 。 为加深对本病 的认识 ,提高影像诊 断能力 ,我院对所收集 的 2 9 例病例进行 了分析 。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影像学表现(附20例分析)

I a e l g fF b o sBo e Co t x De e t m g oo y o i r u n re fc
Z O im n G O J n h a WA G Ta- o g H U Q — i, A i - u , N in h n a (h ny eHoptl f rdt n hn s dcn, hn o g 2 2 0 , hn ) C a gu s i a io a C ieeMe iie S a dn 6 4 0 C ia aoT il A src: bet e T vsg t tef ru ot a d f t (bo s o i l e c i — a f b ta t O jc v : oi et ae h bo scrcl ee f ru r c f t nX ryo i n i i i c i ct a d e
影
像
技
术
2 2年 01
第 4期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影像 学表现 ( O 附2 例分析 )
周 其敏 , 高建 华 , 天红 王
( 东省 昌 乐县 中 医院 , 东 2 2 0 ) 山 山 6 4 0
摘要 : 目的: 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 损(b u cr a df t f oeF D 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 i o t e fr s oi 1 e cobn , ) c C 收集2 例确 诊 0
t h a l b t d e t i v d n a l l a o n a i s o p ro ta e c in.Co cuso :Th o t e c na u o s no n a e a d c na,ce r b u d re ,n e i se lr a to n l in e
非 常重 要 。
第180课病例探析(028)—股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第180课病例探析(028)—股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患者,男,13岁,右膝内侧疼痛并活动障碍1周,运动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减轻右股骨远侧干骺端内后部见以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长轴与骨干长轴一致,边缘清晰,有硬化缘。
CT扫描示右股骨远端干骺端内后部骨皮质及皮质下可见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其内密度不均匀,可见多个骨性分隔影,似多囊状,边缘可见硬化缘。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质所致,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儿童发育期的正常变异,大多数能自行消失。
好发年龄为4-8岁,4岁以下少见,男性居多,好发部位为股骨远端和胫骨上端、下端内后侧骨皮质。
典型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内、后部,长轴与骨干长轴一致的椭圆形骨质缺损,有硬化缘,病灶大多距骺板在30mm以内,部分病灶内可见骨性分隔。
CT表现为骨皮质有杯口或碟状缺损,深度可大于邻近骨皮质,以硬化线与骨髓腔分隔。
Fibrous cortical bone defect is a kind of lesions, tumor fiber is local ossification, fibrous tissue hyperplasia or subperiosteal fibrous tissue caused by invasion of cortex, most scholars think that the disease might be growing normal variation, most will disappear on its own. Good hair age is 4-8 years old, 4 years old is rare, male majority, good hair place is the distal end of the femur and tibial upper end, inferior side of the posterior bone cortex. Typical X-ray show the inside and the back of the long bone epiphysis end, long axi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ong axis of the backbone of the oval bone defect, hardened, most lesions from epiphyseal plate within the 30 mm, part of the bony space can be seen in the lesion. CT showed that the bony cortex had a cup or plate defect, which was greater than the adjacent bonecortex, which was separated from the bone marrow cavity by hardening line.本例应与儿童干骺端结核、骨样骨瘤鉴别。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邻近关节受侵犯.故无关节活动受限。
病理
病因不明,有生长缺损、发育缺陷、骨化障碍、生 长变异等学说。
本病主要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构成,其主要组织学 成份是较密集的梭形成纤维细胞.排列成旋涡状和 束状。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还可见较小 的多棱巨细胞和泡沫细胞。
X线
病变好发于千骺端肌腱或韧带附着的部位,多见于股骨远端、 胫骨近端、腓骨两端。 病变位于干骺端内、外或后侧骨皮质内,呈偏心性圆形、椭 圆形或不规则形透亮区,病变长轴与骨长轴平行,其大小常 为1.0~3.0cm,因骨皮质受压呈波浪状,可表现为间隔或见 泡沫影,病灶靠近髓腔侧时可产生反应性骨质增生。 侧位片上骨皮质缺损向髓腔内凹陷,呈滴水状或杯口状。一 般均无骨膜反应。 随时间推移,周围骨质硬化逐渐增多、充填缺损区,使病灶 缩小、消失。
T1
T2
X线
A
B
C
鉴别诊断
1、儿童干骺端结核
常发生于干骺端松质骨内,可跨越骺板,而FCD位于骨皮 质内,病灶一般不跨越骺板。结核病灶内可有砂粒状死骨,密 度不均,其边缘硬化范围不一井逐渐称行于周围骨质内,而 FCD无死骨,无钙化.CT上较易于观察区别。MRI显示结核病灶 为不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与FCD可鉴别。
4、骨囊肿
好发于长管状骨干骺端的松质骨或骨干的髓腔内,即居于 骨中心,病变常开始于靠近骺板的部位,随骨的生长而逐渐移 向骨干,骺线闭合即停止生长。囊内容物在T1WI上为中等信号, T2WI为高信号,如内有出血或含胶样物质在T1WI、T2WI上均 为高信号。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FCD) 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metaphyseal fibrous defect) 是一种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组织 侵入皮质所致的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现多认 为是儿童发育期的正常变异,大多可不经治疗而自 愈。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通过X线检查可发现病变部位骨皮质表面的缺损,通常无骨膜反应。确诊需病理 组织学检查,以排除其他骨肿瘤和病变。
02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病理 生理
病理改变
01
02
03
骨皮质变薄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会导致 骨皮质变薄,影响骨骼的 强度和稳定性。
骨小梁结构紊乱
缺损区域内的骨小梁结构 变得紊乱,失去正常的排 列和密度。
01
康复训练
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肉力量训练
等,有助于恢复肢体功能。
02
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愈合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
的问题。
03
预后
大多数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预后良好,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可以完
全康复。但也有少数病例可能存在恶变的风险,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科研合作,共同推进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研究进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预防 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01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身体健康。
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
02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增加,尽量
避免或减少使用。
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
03
了解自己的骨骼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预防骨质疏松。
日常护理与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以免发生骨折。
注意姿势和步态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步态,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或过度负重。
合理饮食
合理饮食,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有助于维护骨骼 健康。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PPT课件

• 第三阶段,开始出现愈合过程,表现密度增高。病变在 骨干一端开始向生长板一端进展,除发生病理性骨折, 一般无骨膜反应增生。第四阶段,缺损区逐渐缩小并出 现明显边缘硬化,最后由密实的骨质充填。数年后密度 逐渐降低,并可能恢复正常的骨结构和形态。
2021/7/4
9
仁 爱 |精 诚 |融 汇 |卓 越
第三和第四阶段由于病灶逐渐愈合,硬化MRI主要表 现为低信号,愈合开始在病变的骨干部分,表现为灶 性愈合,随着病程进展,表现为弥漫性低信号,静脉 注射GD—DTPA增强扫描,显示病灶边缘增强,提示 外围有充血区存在,病变中央部分并无强化,偶而可 见轻度强化,是因轻度充血引起。晚期,病灶骨化, T1WI和T2WI均呈现均匀皮质样低信号。
2021/7/4
3
一、病理
仁 爱 |精 诚 |融 汇 |卓 越
本病主要由坚韧的纤维组织所构成,其主要组织学成 份是较密集的梭形成纤维细胞,排列成旋涡状和束状 。细胞间有多少不等的胶原纤维,还可见较小的多核 巨细胞和泡沫细胞。
2021/7/4
4
仁 爱 |精 诚 |融 汇 |卓 越
二、临床表现
1、发病率和部位:儿童发病率可达30—40%。发病 部分以股骨远端最多见,占80%以上,其次为胫骨近 端、股骨近端、肱骨近端、肋骨、腓骨和尺骨。绝大 多数位于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内后侧皮质。右侧多于 左侧。 2、年龄和性别:本病好发于男性,男女之比为2.4—4 :1,好发年龄为4—8岁,15岁以上青少年少见。 3、症状和体征:一般无明显症状。少数有局部疼痛, 多为间歇性钝痛,于劳累后加重。局部可有轻微肿胀 和压痛,无关节活动受限。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作者:孟宪翠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2期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质所致,现认为本病可能是儿童发育期中的正常变异,大多能自行消失[1],如果对本病认识不足,往往诊断为骨囊肿、良性肿瘤或骨结核,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现将我们收集的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病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7~19岁,平均9岁,5例中单侧肢体骨发病4例,双侧肢体发病1例,共8个病灶,4例无临床症状,因外伤检查时发现,1例因感觉不适,有轻微疼痛,来检查发现,但无肿胀。
1.2方法 5例均做数字化X线(DR)正侧位,其中1例做了CT检查,均未做MRI检查。
2 结果2.1病变分布 5例中单骨单发病变4例,单骨多发病变1例,5例病例中共有8个病灶,2例病灶位于股骨远侧干骺端,2例位于胫骨远侧干骺端,1例位于桡骨远侧干骺端,病变位于外后缘4例,内后缘1例,缺损部位距骺线约2~4cm左右。
2.2病变的X线表现病变均位于骨皮质区,未见钙化及骨化,8个病灶中呈类圆形、椭圆形低密度灶影5个,略呈方形低密度影3个,病灶长轴均与骨干一致,病变横径约0.5~2.0cm 左右,平均1.5cm左右,纵径约为0.5~4.0cm,平均2.0cm左右,病灶边缘硬化4个,边缘未见硬化4个,局部呈囊状骨密度减低区,未发现钙化或死骨骨片,均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1例可见不规则骨嵴,切线位示病变均位于皮质内,不累及髓腔,1例局部骨皮质轻微膨胀改变,4例切线位表现为局部骨皮质缺损区凹向髓腔,底边不规则,毛糙不平,1例局部CT 扫描,表现为病灶局部骨皮质缺损,呈花瓣样低密度影,病灶深约3~5mm,未侵及髓腔,CT 值45-60HU,病灶局部未发现肿瘤软组织块影。
2.3病例随访观察 5例病例中8个病灶,经随访观察(1~4年),4个病灶经平片或CT复查病灶缩小,3个病灶未见明显变化,1个病灶消失。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摘要】目的总结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表现,并探讨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临床和X线资料,并与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下干骺端13例、胫骨上干骺端4例、腓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骨后缘;多呈圆形、椭圆形,大小约0.3~3.2cm,边缘硬化;切线位呈皮质“陷入”髓腔或缺损之表现。
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中,位于胫骨上干骺端4例、胫骨下干骺端1例、股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骨前缘或前侧缘;呈多囊状或分叶状,大小约2.0~6.5cm,病灶向髓腔深入较著,皮质膨胀变薄但无缺损表现。
结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切线位摄片显示皮质凹陷缺损是其特点;非骨化性纤维瘤之病灶呈多囊状或分叶状,骨皮质膨胀变薄但无明显缺损是与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鉴别的关键。
【关键词】纤维性骨皮质缺损非骨化性纤维瘤放射摄影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又称为骨皮质缺损症、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发育障碍性疾病。
因在病理上与非骨化性纤维瘤极为相似,过去曾认为非骨化性纤维瘤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发展的结果[1-3],但目前多认为是两种病变。
我们特结合有关病例阐述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临床X线表现,并着重从影像学角度探讨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区别。
1 材料和方法本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18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6~26岁,平均12.5岁。
15例因外伤行X线检查偶然发现,因局部或邻近疼痛不适就诊5例,但均无局部肿胀和功能障碍。
对照组非骨化性纤维瘤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13~32 岁,平均20.3岁。
因外伤行X线检查偶然发现1例,其余5例均因局部酸痛或肿胀隆起而就诊。
上述患者均行X线正侧位片检查,然后透视下病变处切线位点片检查。
2 结果2.1 18例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下干骺端13例、胫骨上干骺端4例、腓骨下干骺端1例,未见多发病例。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多层螺旋CT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多层螺旋CT诊断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又称干骺端纤维性缺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质所致。
常见于10~20岁的年龄段。
FCD发病率很高,达正常儿童的1/3。
FCD常无临床症状,多在X线检查中偶然发现,少数有局部疼痛和轻微的肿胀及压痛。
如果对本病认识不足,往往诊断为骨结核或良性骨肿瘤等。
为了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笔者搜集1998-2005 年经临床追踪诊断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并有CT 检查资料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9例,重点进行影像学诊断分析。
1 资料与方法本组9例,男8例,女1例,年龄9~16岁。
无症状者7例,系因外伤或其他原因就诊;2例因间歇性钝痛或运动后局部疼痛就诊,其中1 例有局部轻微肿胀和压痛。
1例因诊断为“骨肿瘤”经手术病理证实,3例追踪7年以上,3例追踪7年以下,经随访观察确诊,其7例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首诊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全部9例均行CT扫描,CT扫描采用Siemens16层螺旋CT扫描,全部病例都进行了容积扫描。
2 结果2.1病灶数目、部位 9例中共累及11骨,11个病灶。
单骨单发6例,多发3例。
右侧股骨远端干骺端7例,胫骨近侧干骺端2例。
2.2CT表现 CT可明确显示病灶位于骨皮质,呈凹向髓腔的杯口样或蝶形缺损,内缘有硬化,表面无骨壳,病灶内为均匀软组织密度,无钙化,无死骨、边缘明确,无明显膨胀性改变,少数病例邻近可有轻度软组织肿胀。
在病变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硬化,在病变晚期出现明显边缘硬化,骨质充填。
一般无骨膜反应、增生。
缺损内可有骨性分隔,轴面像观察系自缺损底部硬化线凸起的骨嵴,类似笔架,称之为“笔架征”。
多层螺旋CT扫描图像经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病灶处骨皮质局限性凹陷。
3 讨论3.1年龄与性别男性居多,好发年龄为4~12岁,4岁以下少见。
3.2部位与病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能是儿童发育期的一种正常变异。
读片:右侧股骨下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读片:右侧股骨下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病理诊断骨皮质缺损影像表现双侧股骨内髁后方见花瓣样低密度影,骨皮质缺损,毛糙,边缘清晰,密度略高。
结果右侧股骨下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ibrous cortical defect of bone,FCD)。
点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又称良性皮质缺损或骨皮质缺损,是一种较常见的骨皮质囊样缺损性病变,发病年龄2~23岁,其中以6~15岁为好发,本病有典型的好发部位,绝大多数见于股骨的远端和胫骨的近侧干骺端骨皮质,可同时对称出现;缺损型态:多数呈圆形或长圆形,少数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
侧位呈“水滴”状或杯口状。
绝大多数缺损边缘清晰,周围有厚约1mm的硬化边。
少数边缘模糊,无或仅有部分较淡的硬化边。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儿童干骺端结核:病灶位于干骺端的松质骨内,靠近骺板并可跨越骺板侵入骨骺,病灶以骨质破坏为主,其中可有沙砾样死骨,病灶周围骨质疏松明显;②骨样骨瘤:在干骺区或骨干皮质内,周围骨膜反应明显,瘤灶内可见小点状钙化影,局部疼痛和压痛明显;③Brodie’s脓肿:常发生于骨干或干骺部,局部有疼痛及压痛,脓肿呈圆形或椭圆形,可见小块死骨,周边有骨硬化包围壁并逐渐移行到正常骨组织;④骨囊肿:发生于干骺端或骨端的中央部,呈中心性对称性膨胀性生长,可有硬化带,骨皮质变薄,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临床上常无症状;⑤皮质型NOF与AFD的鉴别诊断:AFD病灶仅局限在骨皮质表层或骨皮质内,内缘可轻度凹向髓腔;局限在骨皮质表层者其外壳缺损,位于骨皮质内者,外壳可完整,但不突入髓腔;病灶较小。
NOF病变膨胀并突入骨髓腔,有完整的骨壳;病灶较大。
病灶局限在骨皮质内,有完整外壳且膨胀并突入骨髓腔者也应考虑皮质型NO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变位于股骨和 腓 骨近干骺端,皮 质内,不在中心. 呈囊性改变,周边 见硬化, 骨质无 破环.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 CT表现 】
CT上可表现为局部的骨皮质缺损呈盆口形或蝶 形,内缘有硬化线与髓腔分隔,缺损表面无骨 壳亦无连续无变薄的骨皮质,且缺损底部可平 整或凹凸不平,有突起的骨峭或骨性分隔,轴 面像观察系自缺损底部硬化线凸起的骨峭,类 似笔架,称之为“笔架征”。无钙化、碎骨片 以及肿瘤软组织块影,无骨膜反应。CT避开了 影像解剖重叠,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而较平片更 有价值。螺旋扫描图像经工作站进行表面遮盖 技术、透明技术,可清晰显示病灶处骨皮质局 限性凹陷。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Fibrous Cortical Defect Of Bown, FCD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概述】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又称干髓端纤维性缺 损,是一种非肿瘤性纤维性病变,系局部骨化 障碍、纤维组织增生或骨膜下纤维组织侵入皮 质所致。最早于1941年由Sontag和Pyle发现, 1955年由caffey正式命名,并为Jaffe(1958年) 采用至今。现认为本病可能是儿童发育期中的 正常变异,大多能自行消失。如果对本病认识 不足,往往诊断为骨结核或良性骨肿瘤等。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 MRI表现】
大多数病灶因其他原因作MRI检查时意 外发现。信号有一定特征,多数病灶在 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上均为低信号,反 映了内部成熟的纤维组织;如细胞成分 明显多于胶原纤维,则可在T2加权像上 表现为高信号,含铁血黄素T2加权上表 现为低信号,硬化边缘的信号与骨皮质 相似。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好发部位】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发病率很高,高达正 常儿童的1/3。本病多发生于儿童, 65~75%以上的患者发病于10—20岁。 发病部位主要在下肢,特别是在膝关节 周围,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干骺区或骨 干为好发区。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临床表现】
多见于4-10岁儿童,性别男多于女。早 期一般无症状,多在外伤或骨折后行X线 检查时偶尔发现。有些病例临床上有轻 度疼痛、压痛及局部肿胀,有时疼痛可 放射至关节。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右侧胫骨近端干骺区骨髓型NOF,CT 值30HU,病变侵犯整个横径,轻度膨 胀,局部有骨皮质破坏,病灶内有较 细的骨嵴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良性肿瘤
2、结果 自行消退
继续增大很少消退
3、性别 男多于女
无差别
4、年龄 较小,4-8岁
较大,8-20岁
5、发病率 占正常30%-40% 占原发肿瘤4%
6、症状 多无症状
常有疼痛
7、X线 病灶小,1-4CM 病灶大,2-7CM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右侧胫骨近端干骺 区有一4.5 cmx6.0cm大小 的密度减低区,病 灶侵犯整个横径, 其内见较细骨嵴, 可见病理性骨折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 X线表现】
。其典型的X线表现为:长骨干骺端内、后部, 长轴与骨干长轴一致的椭圆形或圆形缺损,边 缘多清晰、锐利并环以硬化线。病灶内表现为 均匀的低密度,无钙化影。病灶周围无骨膜反 应及软组织肿胀。病灶距离骺板大部分在30 mm以内。切线位:病灶浅小者及表面有无骨 壳因邻近骨皮质重叠多不能显示,股骨远段外 旋位或胫骨近端内旋位有利于病灶显示。部分 缺损内可见纵向的骨性分隔,一般1一2条。这 些特点可作为诊断本病的依据。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与非骨化 性纤维瘤的关系 】
目前多数认为纤维性骨皮质缺损和非骨 化性纤维瘤是两种病变,有的书认为非 骨化性纤维瘤是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由量 变到质变发展的结果。两者有很多共性, 但还是有所区别的。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纤维瘤
1、性质 发育障碍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来自鉴别诊断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儿童干髓端结核】
病灶位于干髓端的松质骨内,靠近骺板 并可跨越骺板侵入骨髓,病灶以骨质破 坏为主,其中可有沙砾样死骨,病灶周 围骨质疏松明显。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骨样骨瘤】
在干骺区或骨干皮质内,周围骨膜反应 明显,瘤灶内可见小点状钙化影,局部 疼痛和压痛明显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骨囊肿 】
发生于干髓端或骨端的中央部,呈中心 性对称性膨胀性生长,可有硬化带,骨 皮质变薄,易发生病理性骨折,临床上 常无症状。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纤维骨皮质缺损的影像诊断
【腱鞘囊肿 】
有时发生于干 骺端,X线平片 正面观病灶呈 类圆形低密度 影,边缘有环 状硬化带。侧 位无杯口样或 碟形皮质缺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