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要想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拥有大量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高等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级人才的摇篮。高等教育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全面展开,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根据市场的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必须根据现有大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当代大学生的管理思路,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陈旧

目前,我国的大学生管理一直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管理模式,强调组织性、纪律性、服从性,要求学生个人服从组织,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从人性角度站在学生立场上想问题,通常运用惩罚和道德灌输等管理方式,从管理者角度出发想问题,较少强调学生的民主意识和个性发展,很少真正在管理上听取学生的意见。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运用自己求学期间的管理理念来教育当今学生,而没有与最新的学生管理理论接轨。与管理理念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也相对陈旧,这些制度包括《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尽管各高校也普遍建立了诸如学生工作周例会制度、学习制度、二十四小时值班制度等,但基本都是针对学生本身和管理工作者的一些制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更没有帮助学生提高整体素质,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理想、信念等问题。

2.管理队伍缺乏良好的保障机制

首先,学生管理队伍在数量上远远不够,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但学生管理者的增长速度并没能跟上学生的增长速度。不仅如此,学生管理者的整体素质也有待商榷,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并

不是热心教育事业,不是把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没有把教书育人贯彻好。现在学生与辅导员的比例在绝大多数高校达不到1:150。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辅导员从事这项工作是权宜之计,或者是为将来进行深造提供跳板,或者是为以后有机会时转岗,或者是暂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是因为高校比较稳定而且待遇不错,总之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3.社会环境变化较大

近年来,由于实行了教育改革,学校的办学方式多样化,大学招生人数呈逐年上涨趋势,但学生管理人员人数却未能与学生人数同步增长,目前,专职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达不到1:200,学生管理人员精力有限,这必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影响。学分制的实施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实施学分制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能够更加个性化地教育学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等,但这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不小的难度。实施学分制,打破了同一班级学生在固定教室上课的模式,学生组合的流动性较大,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接触的机会减少,容易出现纪律松散、不团结、集体荣誉感差等现象。后勤社会化的实行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挑战,高校实行公寓式管理后,由于食堂、宿舍与学校分离,由投资商管理,对于他们而言,利益是第一位的,学生管理的好坏并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配备的管理人员、食堂宿舍的配套设施等,都难以保证把学生管理工作放在首位来考虑。

二、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1.贯彻以人为本,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

目前,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十八岁以上,个性已渐趋成熟,对自己的行为已经负有责任能力。因此,在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应当以学生为本,既把他们作为被管理者,又要把他们看作管理者,把高校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以学生为根本,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必须做到:(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管

理工作,改变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从属和被动的地位。各职能部门应尊重他们的意见,比如,可以定期举行学生代表教务座谈会、学生代表后勤服务座谈会,可以利用各种调查问卷了解真实情况,设立专门的意见箱、电子邮箱听取学生对于教学、生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考虑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调整、不断完善。(2)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就要针对不同成长环境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区别对待。比如,辅导员在做贫困生工作时要尤其注意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不同性格的贫困生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方式。(3)引导学生自己参与学生管理。学校的任务就是使各项管理制度健全而严格,学校、辅导员、任课教师、学生相互之间责、权、利明确,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学生,抓大放小;学生处组织学生成立学生会、办社团,让学生会、社团在学生管理上充分发挥作用。

2.以学校为主导,推行学生管理社会化

在现代社会中,单纯依靠学校的管理教育是不够的,应建立以学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导地位,推行学生管理社会化,开展全方位和立体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系统。高校公寓、食堂正在逐步实行社会化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后勤部门应按照学校的要求,对承担公寓、食堂工作的单位和个人明确责、权、利,并以制度形式确定下来,要求其配合学校各部门管理好学生。同时,辅导员也应看到学生家长在学生管理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反映其子女的在校情况,共同想办法管理好学生。

3.实行层次化和个性化管理

大学生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也要对同一年级的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养成教育,要严格要求他们,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任课教师要严格考勤制度,

经常点名,杜绝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与辅导员联系。辅导员、教务处在早操、晚自习等细节处要抓紧、抓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应该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管理上应以引导为主,宽严相济,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不同的学生应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应根据他们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的发展方向实行个性化管理,真正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急需的人才。

4.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管理效果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网络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今,任课教师、辅导员可以通过手机短信将信息告知学生、与学生交流思想。计算机在学校各管理部门得到了普遍应用。网络以其传播快、互动性强,获取、发布信息便捷等不可言喻的优越性,给新形势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例如,学生管理者可以利用学校网站及时公布校园新闻、校园活动、规章制度,让学生在第一时间了解校园动态。不仅如此,通过充分发挥网络的互动特性,学校各职能部门,尤其是后勤、教务等部门,可以在网上征询学生对服务、对教学等的反馈意见、建议,便于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5.注重对大学生进行情绪管理教育

情绪管理就是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应能适可而止地排解,能以乐观的态度、幽默的情趣及时地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1]。大学生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长期的学习生涯,使他们未能真正接触社会,同时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因此在生活中很容易产生挫折体验,心理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情绪,比如自卑、孤独、焦虑、抑郁、冲动、易怒等,如果不懂得如何控制,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因此,辅导员或者心理健康辅导老师在大学生管理中应注重情绪管理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学会调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