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一)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秦军汜.()南2、佚.()之狐3、夜缒.()而出4、许君焦、瑕.()5、若不阙.()秦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无能为也已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2、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3、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 同_____________4、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5、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夜缒.而出缒 _____________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_____________3、是.寡人之过.也是 _____________ 过 _____________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_____________5、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_________设版 ________ 6、又欲肆.其西封.肆 __________封 _____________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阙 _______ 惟 ________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_____________9、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_____________ 10、失其所与.与 _____________四、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1、贰.于楚也句中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2、以为东道主...句中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3、行李..之往来句中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5、越国以鄙.远句中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6、以烦执事..句中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7、亦去.之句中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8、微夫人..之力句中义: 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 五)、指出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1、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_________________3、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 4、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5、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 6、阙秦以利.晋 ________________7、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____ 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9、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______六、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 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 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2、而今急而求子_____________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 3、焉子亦有不利焉_____________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___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一、选择题1.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是哪位历史人物?A. 秦昭王B. 赵括C. 孙武D. 烛之武2.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哪个历史时期?A. 春秋时期B. 战国时期C. 秦朝D. 汉朝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使用的策略是什么?A. 武力对抗B. 外交谈判C. 心理战术D. 经济制裁4. 根据故事,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是什么?A. 秦军被彻底击败B. 秦军撤退C. 双方达成和平协议D. 秦军继续进攻5.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的身份是:A. 普通士兵B. 军事将领C. 外交使节D. 谋士二、填空题1.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通过_________的方式,成功说服了秦军撤退。
2. 在这个故事中,烛之武展现了他的智慧和_________,使得秦军不敢轻易进攻。
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_________比武力更为有效。
4. 这个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是_________,当时的国家之间经常发生战争。
5.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中国_________的外交智慧。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内容。
2. 烛之武在故事中使用了哪些策略来达到目的?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对现代有哪些启示?四、论述题1. 论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2. 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对现代外交策略的启示。
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是什么?五、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烛之武,面对秦军的进攻,你将如何制定策略?2. 请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对于现代领导者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启示。
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的个人品质对成功起到了哪些作用?请结合现代管理学理论进行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有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有答案)《逐之武退秦师》作业练习一、基础检测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组是()A.秦军汜(sì)南夜缒(zhuì)而出佚(yì)之狐B.共(gòng)其乏困若不阙(jué)秦许君焦瑕(xiá)C.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孙、杨孙戍(sù)之D.微夫(fū)人之力不及此失其所与(yǔ),不知(zhì)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共其乏困(供: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3、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舍郑以为东道主D.敢以烦执事4、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吴广以为然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A.①③B.②④C.③⑤D.②⑤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6、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
B、以乱易正,不武。
C、敢以烦执事。
D、越国以鄙远。
7、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D、以乱易正,不武。
(被动句)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若不阙秦,将焉取之B.越国以鄙远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D.既东封郑9、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答案完整版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答案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1)一、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____ _”同“___ ___”)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 ____”通“_____ ”,______)3.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通“_________”)4.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通“________”)二、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古义: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_________ 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三、解释下列加点字1.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2.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3.越国以鄙远鄙()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5.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若()6.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图()7.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四、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1)晋军函陵()(2)与郑人盟()2.名词作状语(1)夜缒而出()(2)朝济而夕设版焉()(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名词的意动用法(1)越国以鄙远()(2)既东封郑()4.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5.动词的使动用法(1)若不阙秦()(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6.形容词作名词(1)越国以鄙远()(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7.形容词作动词(1)邻之厚,君之薄也 ( )(2)因人之力而敝之 ( )8.数词作动词且贰于楚(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5题晋侯、秦伯围郑,。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依附一个同时又依附另一个 B 晋军.函陵,秦军泛南 军:驻扎 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必:必然 D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犹:尚且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 夜缒.而出 缒:用绳子拴着往下送 C 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 D 敢以烦执事..执事:对对方的尊称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B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C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 若:如果 D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边邑4、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恩惠 B 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防御工事 C 夫晋,何厌.之有 厌:厌烦 D 既东封.郑 封:成为疆界5、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欲肆.其西封 肆:扩张 B 若不阙.秦 阙:侵损 C 唯君图.之 图:图谋 D 秦伯说.说:高兴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B 唯.君图之 唯:希望 C 与郑人盟. 盟:同盟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如果没有7、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及:到 B 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因为 C 失其所与.与:依附 D 以乱易.整 易:代替8、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B 不仁.仁:人道 C 失其所与,不知.知:明智 D 亦去.之 去:离开9、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 是寡人之.过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C 今急而.求子因人之力而.敝之 D 阙秦以.利晋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0、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是寡人之过也.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C 失其.所与吾其.还也 D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B 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C 唯君图之.因人之力而敝之.D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夜.缒而出 A 越国以鄙.远 B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D 既东封.郑1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越国以鄙远.A 秦伯说,与郑人盟.B 既东.封郑C 朝济而夕.设版焉D 共其乏.困.14、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A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 夫晋,何厌之有?D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5、下列各项中全能成为秦穆公退兵原因的一项是( )○1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邻之厚,君之薄也○4夫晋,何厌之有 ○5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6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 ○1○3○5 B ○1○4○6 C ○2○3○4 D ○2○5○6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题(2)一、判断下列文言文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是寡人之过也。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含解析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言基础专练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B.秦伯说,与郑人盟C.焉用亡郑以陪邻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解析:选C A项,“知”通“智”;B项,“说”通“悦”;D项,“已”通“矣”。
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驻军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C.以乱易.整易:交换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解析:选C 易:替代。
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焉.用亡郑以陪邻朝济而夕设版焉.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庞然.大物C.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D.以其无礼于.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解析:选D A项,焉:①疑问副词,何;②兼词,在那里。
B项,然:①转折连词,可是;②词尾,……的样子。
C项,且:①连词,并且;②连词,况且。
D项,于:都是介词,当“对”讲。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子亦有不利..焉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解析:选B B项,古今同义,不好。
A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物品。
C项,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D项,古义,在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A.且贰.于楚也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C.朝济而夕.设版焉D.越国以鄙远.解析:选C A项,数词活用作动词,从属二主;B项,名词活用作动词,驻军;C项,与例句相同,均为名词作状语;D项,形容词用作名词。
6.对下列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侯、伯是其中爵位。
B.“吾不能早用子”中,“子”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C.“是寡人之过也”中,“寡人”是诸侯谦称,意为寡德之人。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战国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烛之武退秦师》挖空训练-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期末考前文言文复习(统编版必修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学生版】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fán)南。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zhuì)()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
越国以鄙远()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往来,...(),行李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quē)()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ɡ)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zhì)();以乱易整..()。
....(),不武吾其还也....。
()”亦去之。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重点梳理强化记忆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许(2)鄙(3)微通假字(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夜.缒而出()朝.济而夕.设版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名词作动词晋军.函陵()与郑人盟.()③名词的使动用法既东封.郑()(2)动词活用①动词作名词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②动词的使动用法若不阙.秦(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3)形容词活用邻之厚.,君之薄.也 ()(4)数词活用且贰.于楚也()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文化常识(1)《左传》:我国古代一部叙事详尽的________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________所作。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一、选择题1.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是何人?A. 一位古代书法家B. 一位古代军事家C. 一位古代政治家D. 一位古代外交家2. 在故事中,烛之武是如何成功退秦师的?A. 通过武力B. 通过外交手段C. 通过贿赂D. 通过暗杀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商朝B. 周朝C. 秦朝D. 汉朝4. 以下哪个成语与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有关?A. 画龙点睛B. 以柔克刚C. 望梅止渴D. 破釜沉舟5. 烛之武在故事中使用了哪些策略?A. 军事策略B. 心理战术C. 经济制裁D. 政治联姻二、填空题6.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利用了________的智慧,最终使秦军撤退。
7. 故事中,秦军原本计划攻打的是________国。
8. 烛之武通过________的方式,说服了秦军,避免了战争的发生。
9.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体现了________的重要性。
10. 在故事中,烛之武的行动展示了________的外交策略。
三、简答题11. 请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
12. 烛之武在故事中展现了哪些个人品质?1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对现代外交有何启示?14. 烛之武是如何利用智慧和策略,避免了一场可能的战争?15. 从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我们能学到哪些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方法?四、论述题16. 论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对古代外交策略的影响。
17. 分析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智慧与勇气的关系。
18.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在今天是否仍有现实意义?请结合现代国际关系进行论述。
19.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体现了哪些领导力的要素?20. 从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如何理解“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五、案例分析题21. 假设你是烛之武,面对秦军的威胁,你将如何制定策略以保护你的国家?22. 如果烛之武没有成功退秦师,你认为可能会发生哪些后果?请结合当时的政治局势进行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D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解析:A 项,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可译为“来”/连词,因为。
B 项,代词,那/副词,还是。
C 项,均为连词,假如。
D 项,句末语气词/疑问代词,哪里。
答案:C2.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是寡人之.过也 A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不同B .两个“亡”相同,两个“之”也相同C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也不同D .两个“亡”不同,两个“之”相同解析:第一组中,前一个“亡”为“灭亡”;后一个“亡”为“使……灭亡”。
第二组中,前一个“之”为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之”是助词,可译为“的”。
答案:C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解析:B项,“有益”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都解释为“有利于”;A 项,“行李”,古义为“外交使者”,今义为“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以为”,古义为“把……作为”,今义为“认为”;D项,“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答案:B4.下列各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A.邻之厚,君之薄也B.失其所与,不知C.以乱易整,不武D.夫晋,何厌之有解析:例句与A、B、C三项都是判断句,D项是宾语前置句。
答案:D二、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先秦史传文学,从最早的《尚书》到《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其“史传”的性质逐渐减弱,而“文学”的性质则逐渐加强。
高考语文大一轮学考复习(练习)第1部分 17 烛之武退秦师 Word版含答案.doc
17 烛之武退秦师一、重点实词、虚词| 文言实词、虚词要记住1.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封、阙、与2.虚词:以、而、之、焉、其、且、为二、识记通假| 奥妙无穷方块字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同“矣”,句末语气词)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同“供”,供给)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同“悦”,高兴) ④失其所与,不知.(同“智”,明智) 三、一词多义| 看我七十二变鄙⎩⎪⎪⎪⎨⎪⎪⎪⎧ ①边邑②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③褊狭(边民见识不广)④庸俗,浅陋(边民远离政治文化中心,大多比较闭塞落后)⑤恶,粗野(浅陋之人多粗野)⑥轻视(浅陋之人被人瞧不起)⑦自谦(别人面前装着瞧不起自己)⑧质朴(边民远离战争,民风淳朴)⑨俚俗(边民的语言文化比较粗俗)例:①北鄙.之音(边邑,边远的地区)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邑,边远的地区) ②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③鄙.哉!籥籥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褊狭) ④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 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庸俗,浅陋)⑤出辞气,斯远鄙.倍矣(恶,粗野)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恶,粗野)⑥鄙.夷不屑(轻视,看不起)贵远鄙.近(轻视,看不起)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自谦之词)鄙.臣不敢以死为戏(自谦之词)⑧焚符破玺,而民朴鄙.(质朴)绛侯周勃始为布衣时,鄙.朴人也,才能不过凡庸(质朴)⑨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俚俗)文辞鄙.俚,莫过于谚(俚俗)四、古今异义| 词语的昨天和今天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把……当作;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外交使节)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那个人)五、词类活用| 词性变化含义迥①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方的国家)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名词作状语,在东面。
烛之武退秦师学考复习
C.失其所与,不知与:结交,亲附
D.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这里用作动词,“把……当作边疆”
4.与“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其无礼于晋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何陋之有
D.以乱易整,不武
5.对下列句中“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寡人之过也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⑥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A.①③④/②⑥/⑤
B.①②/③⑥/④⑤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⑤/②⑥/③④
参考答案
1、C
2、D (焉,语气词/疑问副词,为什么。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西,作定语,西部的)
3、A (是,代词,这)
4、C (宾语前置句。
A,状语后置;B省略句;D,判断句)
5、C (①④助词,的;②③⑥,主谓之间;⑤代词,指“阙秦以
利晋”这件事)。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附答案和解析)
导语:练习有利于同学们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身语文水平。
下面是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欢迎同学们的练习和关注。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秦军氾南军:军队C.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过:过错D.许之许:答应【解析】选B。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解析】选B。
均为介词,对。
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C.连词,因为/介词,用。
D.代词,郑国/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秦晋围郑的两个理由是郑“无礼于晋”和“贰于楚”。
B.第一段文字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C.“辞曰”一句流露出烛之武因年轻时没有得到重用的委屈和牢骚,说明他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
D.郑伯对烛之武欲扬先抑,可见郑伯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
【解析】选C。
“漠视国家的生死存亡”错。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我壮年的时候,尚且比不上别人。
(2)现在事情危急才求您帮助,这是我的过错。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5.对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B.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助C.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削减D.又欲肆其西封肆:延伸,扩张【解析】选B。
济:渡河。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朝济而夕设版焉C.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且焉置土石【解析】选B。
B项的“焉”为语气词,可不译。
其他三项中“焉”均为疑问代词。
7.以下几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理由的一项是()①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⑤秦伯说,与郑人盟A.①②④B.①②⑤C.③④⑤D.①②③【解析】选D。
烛之武退秦师的练习题
烛之武退秦师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A. 唐朝B. 商朝C. 春秋时期D. 汉朝2. 烛之武是以下哪个国家的使者?A. 秦国B. 齐国C. 楚国D. 晋国3.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军撤退的?A. 通过武力B. 通过贿赂C. 通过智慧和言辞D. 通过求情4.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秦军撤退后,晋国的军队采取了什么行动?A. 追击秦军B. 继续进攻C. 撤退D. 保持原地不动5. 以下哪项不是烛之武退秦师故事中的主要人物?A. 烛之武B. 晋文公C. 秦穆公D. 孔子二、填空题6.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发生在______年,当时晋国与秦国发生了冲突。
7. 烛之武是晋国的使者,他通过______的方式,成功说服秦军撤退。
8. 秦军撤退后,晋国的军队选择了______,避免了进一步的冲突。
9.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体现了______的重要性,即通过智慧和言辞解决问题。
三、简答题10. 请简述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烛之武是如何通过智慧和言辞说服秦军撤退的。
四、论述题11. 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故事内容进行分析。
五、阅读理解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烛之武,晋国之使者也。
晋国与秦国交战,晋国处于劣势。
烛之武奉命前往秦营,以言辞说服秦军撤退。
烛之武对秦军将领说:“晋国与秦国,本是兄弟之邦,今因误会而交战,实为不智。
若秦军撤退,晋国愿与秦国重修旧好。
”秦军将领听后,觉得烛之武之言有理,遂下令撤军。
12. 根据段落内容,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军将领的?13. 烛之武提到了“兄弟之邦”,这在文中有何含义?14. 秦军将领为何会接受烛之武的建议?六、案例分析题15. 假设你是烛之武,面对秦军将领,你将如何运用智慧和言辞来达成和平的目的?请结合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给出你的策略。
七、写作题16. 以“智慧与和平”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短文,阐述烛之武退秦师故事中的智慧如何促进了和平的实现。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试题包括答案.doc
文学常识《左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名 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相传为春秋末年 __国史官 ________所著。
记载了,是篇优秀的 ______.字音1.秦军氾南:氾2.佚之狐:佚3.夜缒而出:缒4.君之薄也:薄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为6.共其乏困:共7.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8.夫晋:夫9. 阙秦:阙10.秦伯说:‘说11.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杞逢1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13.失其所与,不知:知重要虚词1、以① 以其无礼于晋② 敢以烦执事③ 越国以鄙远④ 焉用亡郑以陪邻?⑤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⑥ 以乱易整⑦ 阙秦以利晋2、而① 今急而求子② 夜缒而出③ 朝济而夕设版焉④ 因人之力而敝之3、焉① 子亦有不利焉② 焉用亡郑以陪邻?③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 朝济而夕设版焉4、其①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 失其所与,不知④ 吾其还也5、之① 公从之② 是寡人之过也③ 行李之往来④ 何厌之有⑤ 邻之厚,君之薄也⑥ 因人之力而敝之词类活用1烛之武退秦师2晋军函陵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邻之厚,君之薄也5越国以鄙远6朝济而夕设版焉7与郑人盟8因人之力而敝之9共其乏困10阙秦以利晋11且贰于楚也12夜缒而出13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14君亦无所害15且君尝为晋君赐矣16若不阙秦)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2.共其乏困3.秦伯说4.失其所与,不知5.夫晋,何厌之有古今异义① 行李之往来古义今义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今义古义今义③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今义④ 亦去之古义今义⑤ 敢以烦执事古义今义⑥ 共其乏困古义今义省略句1.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略句2.(烛之武)辞曰省略句3.(烛之武)许之省略句4.敢以(之)事省略句5.若舍以(之)道主省略句6.(晋)君焦、瑕省略句7.秦以利(于)晋省略句判断句1.是寡人之也判断句2.之厚,君之薄也判断句3.以乱易整,不武判断句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5 失之所与,不知判断句状后置(介构后置)1.以其无礼于晋,且于楚也状后置(介构后置)“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也”2.佚之狐言于伯曰状后置(介构后置)“佚之狐于伯言曰”状后置句。
【名句名篇默写 考前突破训练】09《烛之武退秦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统编版)(解析版)
第08练★句子默写★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__。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_______________。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_______________。
然郑亡,_______________!”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___。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_______________?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_______________,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_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__,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_______________,不仁;失其所与,不知;_______________,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答案】且贰于楚也无能为也已是寡人之过也子亦有不利焉敢以烦执事焉用亡郑以陪邻行李之往来朝济而夕设版焉又欲肆其西封阙秦以利晋因人之力而敝之以乱易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贰”“行李”“版”“肆”“阙”“敝”。
★情景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说出了晋国和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烛之武见秦伯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亡,迎合对方骄傲心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答案】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及答案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一。
基础练习1.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夫晋,何厌.之有?(讨厌)B. 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供给)D.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撤走)2.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对人的尊称)B. 夜.缒而出(在夜里)C.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只有)D. 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3.下面关于“微”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B.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C.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略微,稍微)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4. 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B.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C.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D.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二。
课内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6.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下来B. 敢以烦执事..执事:办事的官吏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携带的物品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使……缺,损害7.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越国以.鄙远既东封.郑敢以.烦执事又欲肆其西封.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8. 对“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B. 越过晋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国君知道那是很困难C.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D. 越过秦国而把远方的郑国作为晋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那是很困难的9.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怀才不遇,牢骚满腹②能言善辩,智能过人③深明大义,顾全大局④巧舌如簧,挑拨离间⑤无中生有,拨弄是非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⑤10.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句是()A. 烛之武“夜缒而出”,说明当时郑国的情况十分危急。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原卷+解析】
【原卷】《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基础巩固1、选出与“夫晋,何厌.之有”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A、因人之力而敝.之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2、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其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③失其所与,不知()④吾其还也()焉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3、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又欲肆其.西封②吾其.还也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焉.用亡郑以陪邻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C、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二、探究提升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黧黑、手足胼胝..者在后。
咎犯闻之,中夜而哭。
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对曰:“笾豆茵席,所以..资者也,而弃之;颜色黧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
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
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
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
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
”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礼,谏我以义,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
《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
《烛之武退秦师》测试题一、给加点字注音。
1.秦军汜.南〔〕 2.夜缒.而出〔〕3.共.其乏困〔〕 4.许君焦,瑕.〔〕二、以下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三、解释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归纳一词多义以 1.以.其无礼于晋其.无礼于晋以其..难也以其..所与以其..还也之.壮也而.求子之.而.出之.力不及此而.夕设版焉四、解释加点词,熟悉其用词特点。
A.晋军.函陵,君知其难也〔〕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五、背诵填空1.晋、秦围郑的原因是:________。
〔4分〕2.晋、秦围郑,郑既知亡矣。
假设亡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君知其难也。
________?〔16分〕六、翻译下面两个语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6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照答案一、1.f4n 2.zhu@ 3.g#ng 4.xi2二、B 三、假设A.像 B.假假设、如果C.你夫 A.成年男子 B.句首语气词,无实际意义 C.那,那个,微A.略微 B.如果、没有 C.如果、没有,如果不是之 A.往,到 B.的C.代秦军焉A.助词 B.何,为什么 C.哪里 D.兼词“于之〞在这里E.代词,它四、A.驻军〔名词活用动词〕B.使…为边境〔名词使动〕;往西〔名词作状语〕C.以……为边邑〔名词意动〕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焉用亡郑以陪邻六、1.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龄大了,不能干什么了。
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高中课内阅读】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整
【高中课内阅读】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整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烛之武退秦师》一、通假字1.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不阙秦(通缺,侵浙江省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测试总复习“烛光之力归秦师傅”一、通假字一无能为也已(通“矣”语气词,了)2.常见困难(通过“供应”,供应)3.你厌倦了什么(满足感、满足感)不阙秦(通“缺”,侵损,削减)五秦伯说(通“悦”,高兴)6.失去它而不知道(知道“智慧”和“智慧”)二、词类活用一以其无礼于晋(名作动)(礼待)2.还有两个在楚(数字动作)(隶属于两位大师)3.金军汉陵(明佐行动)(驻扎)4国危矣(形作动)(变得危险)五臣之壮也(形作名)(壮)6.现在我老了(形成行动)(变老)7.晚上,把它放出来(名著)(晚上)8敢以烦执事(动作名)(执行事务的人)九越国以鄙远(形作动)(把……当作边邑)(表格名称)(远方的土地)十邻之厚,君之薄也(形作动)(变得强大)(变得弱小)十一共其乏困(形作名)(缺乏的物资)12.你品尝它是晋王(动作名)(格蕾丝)送给你的礼物13.早上(早上)(晚上)14.郑(名著)(在东方)(名使)(使…成为边界)15.阙琴与益金(招式)(伤害)(形状)(招式)(利益) 16.行动(17)与仁政联盟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使动)(使……损害)十八烛之武退秦师(动使动)(使……退却)三、古今同义词1.两个在楚国古(动词,从属二主)今(数词,二的大写)二吾不能早用子古代(古代对人的尊称)今天(儿子)3.越是卑鄙古(越过国家)今(古代国名四焉用亡邻以陪邻古代(增加)现在(伴随)5.如果她以为自己是主持人古(把……作为)今(认为)古(东路主人)今(指设宴者)6.行李交易古(外交使节)今(用于出门时所携带的物品)七朝济而夕设版焉古代(建造土墙的夹板)今天(领土)8.魏太太没有这么强大古(如果没有)今(微小)古代(那个男人)今天(尊敬别人的妻子) 9.失去它的位置古(动词,结交,亲附)今(介词,跟)十亦去之古(离开)今(到,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一)一、给加点的字注音:1、秦军汜.()南2、佚.()之狐3、夜缒.()而出4、许君焦、瑕.()5、若不阙.()秦6、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1、无能为也已 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2、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3、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 同_____________4、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5、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夜缒.而出缒 _____________2、焉用亡郑以陪.邻陪 _____________3、是.寡人之过.也是 _____________ 过 _____________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 _____________5、朝济.而夕设版..焉济 _________设版 ________ 6、又欲肆.其西封.肆 __________封 _____________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阙 _______ 惟 ________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 _____________9、因.人之力而敝之因 _____________ 10、失其所与.与 _____________四、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1、贰.于楚也句中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2、以为东道主...句中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3、行李..之往来句中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5、越国以鄙.远句中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_6、以烦执事..句中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7、亦去.之句中义: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8、微夫人..之力句中义: 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五)、指出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1、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__________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_________________3、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 4、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__5、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 6、阙秦以利.晋 ________________ 7、朝.济而夕.设版焉 ____________ 8、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______________ 9、邻之厚.,君之薄.也 ________________六、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1、以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 敢以烦执事_____________ 越国以鄙远_____________ 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 2、而今急而求子_____________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若亡郑而有益于君____________ 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3、焉子亦有不利焉_____________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____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___朝济而夕设版焉_____________且焉置土石_____________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_____________ 4、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_____________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_____________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是寡人之过也_____________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_____________将焉取之_____________5、其以其无礼于晋_____________又欲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_________吾其还也_____________失其所与_____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复习(二)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秦军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chuì)而出B.越国以鄙.(bǐ)远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D.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共.其乏困共.:供给 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3.选出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A.①无能为也已②且贰于楚也③且君尝为晋君赐矣B.①共其乏困②因人之力而敝之③何厌之有C.①秦伯说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D.①敢以烦执事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失其所与,不知4.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C.以其无礼..之力不及此..于晋,且贰于楚也 D.微夫人5.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B.越国以鄙.远C.既东.封郑 D.郑既知亡.矣6.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7.下列带“之”的各句均选自本课文,若按用法把“之”分类,哪一项正确:( )①公从之②臣之壮也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许之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行李之往来⑦君之所知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将焉取之⑩唯君图之A.①②④⑥/③⑤⑦/⑨⑩/⑧B.①④⑨⑩/②⑥⑦/③⑤/⑧C.②④⑧⑨/③⑤⑦/①⑥/⑩D.②③⑤⑦/⑧⑨/①④⑥/⑩8.下列各项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A.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B.何厌之有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以其无礼于晋9.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A.夜缒而出,(佚之狐)见秦伯B.(郑伯)许君焦、瑕C.(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晋君)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10. 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烛之武“夜缒而出”,可见当时郑国的局势已十分危急B. 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的理由有两条:一是“邻之厚,君之薄”;二是郑国灭亡会“阙秦以利晋”。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与秦国当时的实力不相上下。
D. 晋文王为了报答秦穆王,曾经答应割两座城池给秦国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传”是我国对典籍的传统注释形成之一B. 《左传》主要记载了从西周到战国末期的史实,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有价值的文献C. 《左传》相传为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作D.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名篇。
记叙了郑国大夫,烛之武临危受命,以雄辩的口才说服秦国放弃攻郑,并且与郑国订立盟约的史实。
12. 下列句中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若使烛之武见秦君见:接见B、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辞:推辞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还是D、今急而求子急:着急13. 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臣之壮也是寡人之过也B、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C、国危矣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故忠臣尽忠于公14. 下列几项中,不是烛之武说服秦王退兵理由的一项是:()A. 郑是小国,对秦无多大用处B. 亡郑对秦有害而无益C. 放过郑国对秦有益而无害D. 晋忘恩负义、贪得无厌,必将犯秦15. 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烛之武从秦国的立场上劝说秦伯退兵。
B. 烛之武在劝说秦伯的过程中指出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
C. 从烛之武对形势的分析中可知,晋国的实力比秦国强。
D. 晋侯为了报答秦伯,曾经答应过给秦国两座城池,但并没有履行诺言。
16.选出与例句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以.乱易整A.敢以.烦执事 B.越国以.鄙远 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秦以.利晋 E.若舍郑以.为东道主17.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②将焉.取之③既东封.郑④又欲肆其西封.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8.选出对下列两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③又欲肆其.西封④吾其.还也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A.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B.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C.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D.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20. 烛之武的话表现了外交辞令中“婉曲”这种表达方式的是: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21. 翻译下列句子:(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4)邻之厚,君之薄也。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6)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7)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8)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9)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