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弗里奇报告读书笔记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6a1849f8c75fbfc67db218.png)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游光明,2015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1504035)一、基本版本书目信息《贝弗里奇报告》全称《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由贝弗里奇爵士发表于1942年,是福利国家理论和实践产生的重要理论基础。
该书出版以来在中国一直没有翻译本,后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组织翻译,其底本为伦敦英国文书局1995年再版的本子,2004年6月由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一版一印,为中英对照本去,全书共252页。
书前有译者序,在目录前还有“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致威廉姆·周伊特阁下”两封书信,正文共分为6个部分,内容部分详述。
二、贝弗里奇其人威廉·亨利·贝弗里奇(WilliamHeonyBeveridge,1879一1963)生于印度的一个英国法官家庭。
青年时期,他毕业于牛津大学,取得了数学和古典研究的学位。
此后,他在汤因比会馆(ToynbeeHall)里从事对伦敦东区贫困社会状况的研究。
这种早期的研究对他终生同情穷人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担任过记者,在政府里担任过文职人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被任命为伦敦经济学院院长。
他担任这一职务近20年(1919一1937)。
离开伦敦经济学院后,他回到早年就读的牛津大学,担任了一所学院的院长。
贝弗里奇一生担任过不少重要的领导职务,除了在两所著名大学里任过职以外,他还分别担任过英国上下两院的议员,并且担任过二战期间英国政府的劳工部次长。
20世纪20-30年代,贝弗里奇曾经长期担任失业保险法定委员会主席,并发表了著名的《失业:一种工业的问题》、《全民保险》等重要著作,为英国失业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失业救济制度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贝弗里奇一生致力于社会保障建设,富于正义和良知,希望在战后建立一个新社会。
他秉持自由、开放、市场竞争的自由主义精神的同时,以追求社会正义,消除社会贫困,建立自由民主的“美好新社会”为期一生奋斗的目标,值得敬仰。
贝弗里奇报告的重点内容和概括
![贝弗里奇报告的重点内容和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50f19af7941ea76e58fa0412.png)
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保障,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的传世经典,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发展历程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着手制定战后社会保障计划。
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英国战时内阁财政部长、英国战后重建委员会主席阿瑟·格林伍德先生委托,出任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主席,负责对现行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包括工伤赔偿)进行调查,并就战后重建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设计,提出具体方案和建议。
第二年,贝弗里奇爵士根据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成果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
报告内容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系统勾画了战后社会保障计划的宏伟蓝图。
报告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及具体建议。
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的途径问题。
在本部分,贝弗里奇先生在大量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供养子女等不同群体对房租、食品、衣着、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由此得出了战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最低需要所需的保险待遇标准;根据英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当前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养老金标准、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建议,并且提出在20年时间内将旧制度逐步过渡到新制度的具体设想以及把退休作为享受养老金的必要条件的意见。
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
![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deddb07eff9aef8941e06de.png)
《贝弗里奇报告》对当前中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启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必须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和文化传统。
但同时,我们也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对《贝弗里奇报告》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社会保障制度的普遍性。
目前,我国公民的社会保障权没有完整的实现,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首要的基本要求是具有普遍性,要覆盖到每一个公民,甚至是每一个成员。
因此,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必须根据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建立城乡一体?p覆盖所有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
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存在着身份和地域的差别和不平等,社会保障制度缺乏统一性,不利于社会保障功能和效率的发挥。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应当按照统一性的原则,构建缴费标准?p待遇支付和行政监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社会保障政府责任与公民义务相结合。
社会保障制度的坚实确立和有效实施,政府首先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推动作用。
1、政府要承担制度设计和立法的责任。
虽然,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立法需要引导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但是政府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我国政府还需要加强社会保障的制度研究和立法工作;2、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的监管责任。
社会保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p领域和环节的协调?p配合和运作。
因此,加强对社会保障的监管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更重要的是政府有责任调动社会公众共同承担社会的监督责任;3、政府要承担社会保障财政支持的责任。
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和服务,只能以政府为主导进行提供。
政府承担社会保障责任最根本的就是扩大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的财政支出。
目前,我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仅占GDP的3.4%左右,与政府应该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是不相称的,也低于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
如何提高政府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的责任,也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贝弗里奇报告 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 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6c34d1fdd36a32d737581be.png)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首先,《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时代背景是国家战争之后。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只要发生了,就会有大批的人失去生活的保障,为了生存,他们什么都能做出。
因此,社会在这个时候便显得动荡不安。
英国发生战争,自然的把人民推向动荡边缘,为了维护统治,统治者迫切地需要安抚人心的政策。
这就促成了《贝弗里奇报告》的时代背景。
《贝弗里奇报告》主要阐述了怎么完善社会保险和各种保障制度,并提出保障计划,把视野放到长远。
为以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英国除了之前的《济贫法》,最早颁布的是《工伤赔偿法》,这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时间段。
而此时我国还处于清朝末年阶段,我们国家的统治者不是为了改善民生而发愁,而是在为如何能够苟延残喘下去而绞尽脑汁。
这是两种制度的差别。
英国经过工业革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我们还属于封建主义社会。
英国工人开始为自己的生活保障而努力争取权利,而我们国家的人民还正被一亩地能收多少粮食的小农思想所束缚。
这不是统治者一个人所能决定的,而是由一个国家或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所积淀下来的。
既然西方的制度文化能顺应潮流,那我们就学习他,何必闭关自守,把一切都拒之门外呢。
其实,《贝弗里奇报告》有它产生的必然因素,虽然这样开启了社会保障的先河,但总要有第一个人吃葡萄。
无论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还是时代背景上,这正是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
英国在社会保险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并且福利水平也相当高。
可是在医疗服务和工伤赔偿方面却不尽人意。
但英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其他国家学习来弥补自身。
正如生活中,要一个人承认自己错了需要多大的勇气。
可是英国能做到,所以它成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强国。
战争有时候也并不是那么一无是处,战争能引起人们的思考,对自身,对他人,对自然界等等的思考。
原有的束缚会被战争打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制度会更加完善,会更加有利于人们的生活。
因此,一次战争就是一次思考的机会,一次在死亡面前展现生命脆弱的机会,一次让人类反思过去行为的机会。
对贝弗里奇报告_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思考
![对贝弗里奇报告_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31a9bef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e.png)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读书报告院系:公共管理学院专业:2014级劳动与社会保障对《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思考一、《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也是现代从事社会保障研究和教学工作者的必读书,他对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英国是最早进行资本主义革命的国家,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摇篮到坟墓的公共福利计划,它勾画了一幅较为完整的福利国家蓝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遭到很严重的创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社会问题更加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应运而生。
二、报告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调委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容。
第二部分批评了英国当前保障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与具体建议,如废除批准社团制度,改革工伤赔偿制度等。
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与伤残赔偿途径问题。
第四部分主要涉与社会保障预算,在分析社会保险支出状况与各方的缴费能力和意愿之后,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人三方共同缴费的方案,并且就各方应承担的比例做了具体划分;此外,还论述了工伤保险费的筹集问题,进一步阐明事故和职业病高发行业承担工伤附加费的原则和比例。
第五部分为社会保障计划,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的三个假定明确养老金、补助金、保险金等基本概念,将全体公民分成六个群体,分析各群体的不同保障需要。
第六部分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详细讨论了子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和维持就业的问题,并将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
贝弗里奇在描绘社会保障计划时遵循了三条指导原则。
第一,既充分运用过去的经验,又不被它所束缚;第二,把社会保险作为提供收入保障,消除贫困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第三确定国家提供福利的原则基于国家利益,而不是局部人的利益,明确社会保障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d9cee18a6c30c2259019e9d.png)
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对战后英国的社会保障做了高度概括。
报告通过对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的的分析,贝弗里奇先生在大量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供养子女等不同群体对房租、食品、衣着、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由此得出了战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最低需要所需的保险待遇标准;根据英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当前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养老金标准、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建议,并且提出在20年时间内将旧制度逐步过渡到新制度的具体设想以及把退休作为享受养老金的必要条件的意见。
贝弗里奇首次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人三方共同缴费的缴费方案,且就各方应承担的比例作了具体划分;同时,还专门论述了工伤保险费的筹资问题,明确了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行业应承担额外的工伤附加费的原则和比例。
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计划,首次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提出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同时《贝弗里奇报告》在社会保险计划中提出了涵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全方位的完整的社会保障规划。
这种全方位覆盖所有公民的社会保险计划使福利国家思想从人们的理想转变成为一种具体可行的社会行动方案。
《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了构建福利国家社会保险计划的六项原则:一是基本社会待遇标准统一;二是缴费率统一;三是行政管理职责统一;四是待遇标准适当;五是广泛保障;六是分门别类,适合不同人群。
这六项原则集中表达了福利国家思想的社会保障政策主张。
概括起来,福利国家思想的政策主张主要是:一是社会保障应以保障居民拥有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为出发点,二是社会保障应惠及全体居民并实行全民的全面保障。
需要的重要观点。
同时,在明确养老金、保险金、补助金及补贴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全部国民分为雇员、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家庭妇女、其他有酬工作的人群、退出工作的老年人、低于工作年龄的子女等六个群体,分析了各群体的不同保障需求,并就其参保的待遇、缴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读《贝弗里奇报告》有感
![读《贝弗里奇报告》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fbb9e6c0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a.png)
读《贝弗里奇报告》有感根据伯纳德贝弗里奇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人类在过去二十年里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他的报告揭示了世界经济的变化,特别是对中国的重大影响,同时也指出了人类生存的挑战以及应对这些挑战的方法。
伯纳德贝弗里奇报告指出,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快速崛起。
过去二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它在全球经济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对全球消费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此外,贝弗里奇报告还指出,尽管世界经济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威胁到人类生存的挑战仍然存在。
其中最突出的挑战是全球变暖。
报告指出,极端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以及全球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现象,都是由于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所导致的。
根据贝弗里奇报告,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积极、团结合作。
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闭头,贝弗里奇建议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改善能源利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政策,以及发展国际共同的应对措施。
在此基础上,建议政府采取更加有效的政策,以改善贫困状况,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并且支持可持续发展。
本文考虑到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和全球挑战提出,根据伯纳德贝弗里奇发表的《贝弗里奇报告》,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极大地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挑战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威胁,如极端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全球资源匮乏和空气污染等。
当前,要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应该采取有效的政策,加强跨国合作,继续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改善贫困状况,提升民众生活水平,并且支持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得到更长久的发展机遇,继续将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a3aa4666294dd88d1d26b73.png)
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对战后英国的社会保障做了高度概括。
报告通过对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的的分析,贝弗里奇先生在大量调查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供养子女等不同群体对房租、食品、衣着、燃料等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由此得出了战后满足人们基本生活最低需要所需的保险待遇标准;根据英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当前养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养老金标准、改革养老金制度的建议,并且提出在20年时间内将旧制度逐步过渡到新制度的具体设想以及把退休作为享受养老金的必要条件的意见。
贝弗里奇首次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人三方共同缴费的缴费方案,且就各方应承担的比例作了具体划分;同时,还专门论述了工伤保险费的筹资问题,明确了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行业应承担额外的工伤附加费的原则和比例。
贝弗里奇的社会保障计划,首次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提出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同时《贝弗里奇报告》在社会保险计划中提出了涵盖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的全方位的完整的社会保障规划。
这种全方位覆盖所有公民的社会保险计划使福利国家思想从人们的理想转变成为一种具体可行的社会行动方案。
《贝弗里奇报告》提出了构建福利国家社会保险计划的六项原则:一是基本社会待遇标准统一;二是缴费率统一;三是行政管理职责统一;四是待遇标准适当;五是广泛保障;六是分门别类,适合不同人群。
这六项原则集中表达了福利国家思想的社会保障政策主张。
概括起来,福利国家思想的政策主张主要是:一是社会保障应以保障居民拥有维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为出发点,二是社会保障应惠及全体居民并实行全民的全面保障。
需要的重要观点。
同时,在明确养老金、保险金、补助金及补贴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将全部国民分为雇员、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家庭妇女、其他有酬工作的人群、退出工作的老年人、低于工作年龄的子女等六个群体,分析了各群体的不同保障需求,并就其参保的待遇、缴费等有关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养老金制度中的保护与激励——《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养老金制度中的保护与激励——《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508582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ba.png)
养老金制度中的保护与激励——《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发表,这份全名为《关于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的报告》的文件,成为了日后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构建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根据这一报告所构建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了世界上三大社会保障模式之一——福利国家模式。
报告中所提到的诸多原则和建议,也成为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制度基础和行动纲领。
虽然,在报告发表以后,英国政府并没有全盘采纳,但是根据部分报告内容所设计的制度成为了后来福利国家确立相关制度的模板,可谓影响深远。
爵士威廉·贝弗里奇在发表贝弗里奇报告之前,曾长期担任英国失业保险法定委员会主席,为当时英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他关于失业保险的部分观点也在贝弗里奇报告中有一定的体现。
除此之外,贝弗里奇对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养老保险都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建议。
报告之中的改革之七,贝弗里奇着重阐述了自己对于养老金制度的见解以及改革建议,这项改革建议的第一点便是要求继续扩大养老金的覆盖范围。
在这之前,英国的养老金已经覆盖到了那些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受雇就业的人员,在此基础之上,报告中继续提出了要将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独立劳动者以及在劳动年龄以内但是未进行过有酬劳动的人纳入到国家的养老金制度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只要公民达到了劳动年龄,无论其是否从事有酬劳动,都应该成为养老金制度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而且这也应该是一项强制性的保险制度。
这一扩大范围的改革建议,成为了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目标之一。
现代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都在努力将全体国民纳入到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之内,无论这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福利国家模式、自保公助模式还是中央公积金模式。
就我国而言,近年来,相继出台了针对灵活就业人员的相关养老保险政策,并且将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率作为了制度建设的目标之一,这正是这项改革建议的具体体现。
改革建议七中提出的扩大养老金制度覆盖范围的初衷是,那些独立劳动者,也可以说是灵活就业人员群体,可能要比已经签订了合同的劳动者更加贫穷,他们在进入老年以后,丧失了劳动能力,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来源,因而陷入到了极度的贫困之中。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5c8e073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8.png)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一、《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 20 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份较为完整的现代福利国家的蓝图。
它对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也是最早面对工业化所产生的养老、失业和疾病等社会问题的国家。
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针对贫困问题颁布了《亨利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等法律法规,为《贝弗里奇报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遭受到严重的创伤和挑战。
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弗里奇报告》应运而生。
二、《贝弗里奇报告》首先对英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批评,在在勾画社会保障计划时遵循了三条指导原则。
第一,既充分运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拘泥于这些经验,避免被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利益所限制和驱动 ; 第二,把社会保险作为提供收入保障、消除贫困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第三,确定国家提供福利的原则是基于国家利益而不是某些群体的局部利益,明确社会保障必须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国家和个人共同的合作来实现。
国家在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不应扼杀和替代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这三项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部门利益的限制(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强调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的重要性,提出了社会保障发展中政府责任和公民义务相结合的现代社会保障思想。
报告还指出,社会保障应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该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2)满足最低需求原则。
社会保障应旨在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收入并防止贫困;(3)是统一原则,即社会保障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4)是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即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
这些原则的提出和实施使社会保障理论更加丰富和趋于成熟。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读书报告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读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c23d670b1c59eef8c7b4f1.png)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卜乐乐劳保一班 1007020130一《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份较为完整的现代福利国家的蓝图。
它对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化资本主义发展的国家,也是最早面对工业化所产生的养老、失业和疾病等社会问题的国家。
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针对贫困问题颁布了《亨利济贫法》、《伊丽莎白济贫法》等法律法规,为《贝弗里奇报告》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遭受到严重的创伤和挑战。
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贝弗里奇报告》应运而生。
二《贝弗里奇报告》首先对英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提出了批评,在在勾画社会保障计划时遵循了三条指导原则。
第一,既充分运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拘泥于这些经验,避免被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利益所限制和驱动;第二,把社会保险作为提供收入保障、消除贫困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第三,确定国家提供福利的原则是基于国家利益而不是某些群体的局部利益,明确社会保障必须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通过国家和个人共同的合作来实现。
国家在承担相应责任的同时,不应扼杀和替代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这三项原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打破部门利益的限制.从国家整体的角度,强调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的社会政策的重要性,提出了社会保障发展中政府责任和公民义务相结合的现代社会保障思想。
报告还指出,社会保障应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原则:(1)普遍性原则,即社会保障应该满足全体居民不同的社会保障需求;(2)满足最低需求原则。
社会保障应旨在维持生存所需的最低限度的收入并防止贫困;(3)是统一原则,即社会保障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4)是权利和义务对等原则,即享受社会保障必须以劳动和缴纳保险费为条件。
这些原则的提出和实施使社会保障理论更加丰富和趋于成熟。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d42c413fab069dc51220110.png)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贝弗里奇报告》《贝弗里奇报告》一共有六大部分,从“导言和概论”一直到“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我这份笔记的重点在于第二部分“主要改革及理由”,该部分介绍了“统一的社会保险缴费”等二十三条改革建议。
在前期阅读和后期讨论过程中,大家都感觉《贝弗里奇报告》具有极大的超前性,诸如退休问题、管理问题、缴费问题、社保商保融合发展问题也是现今中国社保界关注的焦点。
在我看来,这一方面的原因是贝弗里奇团队工作扎实深入,《贝弗里奇报告》本身精彩厚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目前的社会政策改革大背景与英国有相似之处。
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必然的要从“以雇佣身份为基础”发展到“以国民(或“公民”)身份为基础”、从“以城市为重心”发展到“城乡并重为重心”、从“属地化管理、征缴”到“统筹性管理、征缴”等等诸多方面。
而此时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阶段与上世纪40年代的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大背景类似。
从“改革之十六”来看,该项建议废除a,···,就失业保险而言,还包括私人市内家政服务人员;b,年收入高于540英镑的非体力劳动人员不参加社会保险的规定。
正如报告所言“以前作为例外的那些行业,···社会保障缴费将大大增加···大部分社会保障缴费将用于发放面向所有公民···”。
覆盖人群扩大、覆盖面扩大,作为应对社会风险的社会化系统,任何行业与个体,即使是“自称没有风险”的行业或个体也必须强制参加,这样“社会保险”真正的走向了“社会化”!再结合“改革之七”来看——“将长期伤残保险的范围扩大到所有从事有酬工作的人员,将退休养老保险的范围扩大到所有工作年龄内的人口,无论其市场、否从事有酬工作”。
该项政策建议为我们清晰展示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从“以雇佣身份为基础”到“以国民(公民)身份为基础”的历史过渡。
论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的矛盾与共生——《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论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的矛盾与共生——《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2dcb5813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45.png)
论资本主义与福利国家的矛盾与共生——《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2014年2月15日二战前期,悉尼·韦伯夫妇等费边主义者的社会改革思想深刻地影响着英国社会政策的理念及实践方针。
英国工会、工党、工业家及社会各界要求改革社会保障,集体主义取向的国家干预呼声日益强烈。
丘吉尔是推崇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改革家之一,自1908年被任命为贸易委员会主席之后,与贝弗里奇进行密切合作,协助建立了《劳动交换法》。
一年后,贝弗里奇出版了《失业:一个工业问题》(Unemployment:A problem of Industry)。
年届三十,他成为社会立法条文和执行体系的主要设计者。
贝弗里奇的社会改革理念、学术地位及政治参与为《贝弗里奇报告》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941年6月,英国政府委托贝弗里奇领导“社会保险与相关服务部际委员会”,着手规划战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二战结束后,英国工党政府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本,建立了“福利国家”。
之后,对西方各国战后建立社会福利制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贝弗里奇报告》中的福利国家依照《贝弗里奇报告》,英国在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之上,为人们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社会保险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有效地解决了英国战后的生产重建问题,迅速地恢复了资本主义的生机。
(一)主要目标贝弗里奇从英国战后需要解决的五大问题:贫困、疾病、愚昧、肮脏和懒散问题出发,提出消除贫困是社会保障计划的主要目标,并明确提出社会保障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各尽其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抚养职责,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二)体系框架贝弗里奇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他认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应由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构成,同时进一步提出国家将为每个公民提供九种社会保险待遇,还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和康复服务,并根据本人经济状况提供国民救助。
九种社会保险待遇分别为失业、伤残和培训金,退休养老金,生育保险金,寡妇保险金,监护人保险金,抚养补贴,子女补贴,工伤养老金,一次性补助金(结婚、生育、丧葬和工伤补助金四种)。
贝弗里奇报告论文
![贝弗里奇报告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827da42fe4733687e21aa40.png)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贝弗里奇报告》是一部对世界福利救济有着深刻影响的著作,是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的传世经典,这是在英国在战争之后催生的产物,报告分析了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问题,对以往提供的各种福利进行了反思,并系统地描绘了战后的社会保障计划,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了解了报告的内容后,说的主要内容有六个中心观点。
第一,概要介绍了“调委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第二,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存在的诸多问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理由及具体建议,如废除批准社团制度,改革工伤赔偿制度等。
第三,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以及伤残赔偿途径问题。
第四,主要涉及社会保障预算,在分析社会保险支出状况及各方的缴费能力和意愿之后,提出了由财政、雇主、参保人三方共同缴费的方案,第五是社会保障计划。
首先论述了社会保障计划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提出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需要的重要观点。
第六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详细讨论了子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和维持就业问题,并把消除贫困定位为战后的基本目标,明确社会保障计划的目标是:确保每个公民只要尽其所能,就能在任何时候都有足够的收入尽自己的扶养责任,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贝弗里奇报告建议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以社会保险为核心形成一整套改革的措施,对中国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能否解决好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我国的农民占全国人民的70%,想要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尤为重要,其中最突出的是农村的医疗问题,这需要我们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对象就是广大农村居民,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流动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加入到了流动群体的行列,比如说农民工,就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读《贝弗里奇报告》有感
![读《贝弗里奇报告》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72863602f01dc281e53af0b6.png)
读《贝弗里奇报告》有感作者:乔梦依来源:《卷宗》2017年第23期1 基本内容《贝弗里奇报告》这一著作的产生并不是偶然,其产生有两大基础:一是社会基础,英国的工业革命运动,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先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
然而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必然带来严峻的失业、疾病、养老等社会问题。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特别是工薪阶层表达出对建立一个平等博爱国家的强烈渴望,极大地增强了英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心。
二是理论与实践基础,完善的社保制度能够促进政治格局的稳定,向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早于1516年,英国的托马斯·莫尔就针对本国圈地运动中产生的“羊吃人”现象予以批判。
1526年英国颁布《亨利济贫法》,它是英国开始为解决社会问题承担责任的标志。
随后的一系列法律,如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1834年《保险法》与《健康保险法》等,为《贝弗里奇报告》福利国家思想的诞生夯实了基础。
《贝弗里奇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贝弗里奇委员会的工作过程以及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针对当前英国社会保障存在的各项问题,详细地提出了23项改革的建议及理由;第三部分是将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问题及赔偿途径问题作为三个特殊问题进行研究;第四部分探讨的是社保的预算问题,提出由政府、雇主和参保人三方共同出资的新方案;第五部分系统地提出了“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计划,提出了通过社会保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面,满足不同的人群需求;第六部分是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把消除贫困定为战后英国的基本目标,明确提出社保计划的目标。
《贝弗里奇报告》是人类第一次表达建立福利国家的思想,它是对英国保障思想和实践长期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该书的第一部分就提出了对英国保险进行调查应当遵循的三项指导性原则:一是规划未来的时候既要充分利用过去积累的丰富经验,又不要被这些经验积累过程中形成的部门利益所限制;二是应当把社会保险看成是促进社会进步的系列政策之一;三是社会保障需要国家和个人的合作,明确社会保障必须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4f2fe1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b.png)
西方“福利国家”的蓝图——《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贝弗里奇报告》可以说是影响整个世界社会保障,它是制度发展的经典著作,它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素有“福利国家之父”之称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爵士的传世经典,对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曾影响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发展进程,被业内人士视为福利国家的奠基石和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为无数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保障工作者所推崇、研究和学习借鉴。
《贝弗里奇报告》先后被许多国家翻译出版,如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翻译出版了报告日文版。
但是这部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著作在六十多年后才被引入我国,所以我国的学者都对其并不是相当的了解。
所幸我们如今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保障的重要时期,《贝弗里奇报告》其中的智慧和闪光仍能够作为我们的借鉴,给我们带来启发,这也是我们选择《贝弗里奇报告》进行深入学习探索的原因。
报告的背景《贝弗里奇报告》最初发表于1942年,当时英国正处于同德国法西斯进行艰苦卓绝的战争时期。
《贝弗里奇报告》之所以能够在那个时候发表,是具有深厚的社会根源的。
首先,早在《贝弗里奇报告》起草之前,西欧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已经有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了,而英国自身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也大约进行了30多年的建设,其间积累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和教训。
可以断言的是,如果没有前人的探索,《贝弗里奇报告》就不可能以高屋建瓴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这本身对我们也是一个启示,在建设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够割断与历史的联系,而是应该学习《贝弗里奇报告》的做法:总结前人经验和教训。
第二,二战开始之前,英国严重的社会问题就已经为《贝弗里奇报告》的诞生提出了社会要求。
30年代开始的经济危机给当时英国的经济、政治和人民生活都带来了剧烈的动荡,英国当时所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危机和大萧条面前显得脆弱不堪,人民怨声载道,迫切希望能够重新建立一套稳定的社会保障制度。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68fac8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ce.png)
贝弗里奇报告读后感1. 引言我最近读了一份名为《贝弗里奇报告》的文档,这是一份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报告。
这份报告对当前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其中的信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本文将对该报告中的一些关键观点和建议进行总结和分析。
2. 报告概述《贝弗里奇报告》是由一群国际著名科学家和专家组成的小组共同撰写的。
报告主要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
该报告将全球气候问题的严重性与紧迫性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警告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3. 报告要点3.1. 气候变化的影响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广泛的影响。
其中包括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生物多样性的流失等。
这些影响已经对全球人口的健康、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报告还指出,如果我们不立即采取行动来减缓气候变化的趋势,这些影响将会进一步加剧。
3.2.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报告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报告指出,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碳排放、改善环境保护和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报告还指出,可持续发展不仅仅对环境有好处,也对经济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
3.3. 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报告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以减缓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这些建议包括:•采取更加严格的碳排放限制措施;•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使用;•推动能源效率的提高;•加强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参与等。
这些政策建议和行动方案旨在为政府、企业和个人提供行动指南,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4. 个人观点通过阅读《贝弗里奇报告》,我深感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是非常严重和紧迫的。
报告中提到的各种极端天气事件和生物多样性流失的现象已经成为我们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这给我们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弗里奇报告》读书笔记
《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为英国福利国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对欧洲福利国家的建立也有深远的影响。
在阅读过程中,我对报告的目的之一——消除贫困比较感兴趣。
他在原文中这样表述:
摆脱贫困之路
11.部际协调委员会的工作从回顾英国现行的社会保险方案和相关服务开始,以出炉社会保障计划收尾。
该计划首先分析了英国贫困的成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那些年份里,英国有很多家庭和个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一些中立的、没有任何政治色彩的科研机构对英国一些大城市的生活状况进行了社会调查。
这些城市包括伦敦、利物浦、设菲尔德、普利茅斯、南安普顿、约克郡和布里斯托尔。
他们测定了每个城市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的比例,分析了贫困的程度和原因。
虽然被调查的城市各不相同,但调查的结果却惊人的相似。
根据事先严格设定的贫困的标准,在调查显示的所有贫困人口中,约有3/4--5/6是因为中断或丧失谋生能力致贫的。
至于剩下1/6--1/4的贫困人口,其致贫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家庭人口太多,虽有收人但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
在这些调查结束之后,英国出台了补充性养老金计划,老年贫困人口数量有所减少,但这并不影响调查得出的主要结论:只有通过社会保险并根据家庭需要进行双重收人再分配才能摆脱贫困。
12.要消除贫困,首先要改进国家保险,也就是说,国家要为中断或丧失谋生能力者提供生活保障。
现行的社会保险方案涵盖了所有导致收人中断或丧失的主要因素。
尽管如此,仍有数量众多的失业者、患病者、老年人及丧偶者缺乏足够的收人,不能维持社会调查确定的基本生活标准。
这说明他们得到的保险待遇水平太低或者享受期太短,而且补充保险提供的补助金额也不足,或者是享受条件过于苛刻,以致人们不愿意申领。
事实上,在设计战前提供的社会保险待遇时,根本没有考虑社会调查所设定的基本生活标准。
虽然失业保险待遇在某些方面考虑了这些标准,使失业者能够生活在贫困线以上,但疾病和伤残待遇、老年人养老金和丧偶者养老金的水平要比这些标准低得多,对有家庭赡养或抚养义务及工作收人低于基本生活标准两倍的工人来说,其获得的工伤赔偿的金额也不足以养家糊口。
为了防止因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而导致贫困,有必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现行的社会保险方案做一些改进:一是扩大覆盖对象范围;二是扩大覆盖风险范围;三是提高待遇标准。
13.要消除贫困,其次要根据家庭需求调整收人,也就是说,要根据家长是否有收人及收人多少对儿童提供某种形式的补助。
如果不对子女众多的大家庭提供类似的补助作为社会保险待遇的一部分或作为附加待遇,那么社会保险就难以真正抵御收人中断所带来的风险。
但是如果仅在家长收人中断时对儿童提供补助,那么以下两力面的不良影响就难以避免。
第一,子女多的低收人工人仍然深陷严重贫困难以自拔;第二,这些工入在失业时或工作中断时所得到的各种福利将高子其工作所得。
14.如果通过社会保险和子女补贴来进行双重收人再分配,那么英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就可以消除社会调查所定义的贫困。
如第}5段所示,英国,人的可支配收人是足以实现这个日标的。
该报告第五部分所展示的社会保障计划提出,要在战后消除贫困,并把强制性社会保险作为实现该目标的主要手段,把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作为补充手段。
该计划还指出,成功的社会保险有赖于三个必要假定:假定A是为未成年儿童发放补贴;假定B是建立一套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灰疗和康复服务体系;假定C是维持就业,避免发生大规模的失业。
这三个假定的部分内容超出了计划自身的范畴,属于其他社会政策领域。
因此该报告将对这三个假定的详细论述安排在了第六部分而非第五部分里。
第六部分主要是讨论社会保障和其他相关议题的关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消除贫困的方法主要是完善社会保险和儿童补助,同时把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作为补充手段。
作者在文中没有对城市和农村贫困进行区分,我想是因为欧洲的农民也是受雇于农场主的产业工人,和城市居民无差别。
作者根据一些非政府组织的调查报告,认为贫困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中断或丧失谋生能力,二是家庭人口太多,无力抚养。
丧失谋生能力我想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失业、年老、疾病等,毫无疑问,这些通过相应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困境。
对在领取失业金时间已满的人,又有国民救助进行帮助,能够维持其基本生存能力。
我想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多层次的立体的保障计划。
目前,我国实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和贝弗里奇在多年前描述的计划并无太大差别。
都是把社会保障作为基本的政策,再同时辅以社会救助等政策力图建立完善的覆盖面广的社会保障系统。
差别是贝弗里奇的政策目的是消除贫困,而我国是为了与经济改革配套。
我对这一系统中最感兴趣的是社会救助。
总所周知,英国等福利国家因为其对失业等人员过度的救助和福利,造成了福利病。
对国家和社会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而我国,目前实行的单纯的现金救助一方面国家本身负担很重;另一方面,低保户对国家依赖很强,丧失了摆脱贫困的积极性。
所以,我认为社会救助应该更多的让救助者去独立,而不是依赖。
从我们国家来说,享受低保人群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人员是年富力强有劳动能力的人。
当然也有丧失劳动能力的人。
为了使享受低保人群中有就业能力的人群能够就业,应该对容易就业的城市低保申请人和无劳动能力不容易就业的申请人应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适度放宽银行贷款、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对区别对待低保人群中有无劳动能力的情况,我感觉很有必要。
我们不能一刀切,一风吹。
如果不加区别对待,都是简单的进行物质帮助,那么那些享受低保的人群会形成低保依赖,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寻求工作,这样一来,一方面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是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国家压力也太大,低保制度难以为继。
对有针对性的适度发放银行贷款这一点,对低保人群也是可行的。
现在国家鼓励自主创业,低保人群中肯定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希望为自己打工。
但是可能以为缺乏必要的资金来启动创业项目。
这个时候,如果能够针对他们的这一需求发放小额贷款,解决他们的困难,这样对消除低保人群也是有益的尝试。
但是,其中存在还贷风险的问题,拿啥作抵押,由谁担保,这些问题必须明确化,我想社区居委会在深入基层,充分调查,了解低保户家庭情况下,可以承担这一工作。
加强就业培训和职业教育这点毫无疑问,这是很重要的,我认为这点比每月发的低保金更加重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低保制度应该更重视造血而不是输血。
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够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获得合适的工作。
这样一来,既满足了市场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解决了低保人群的就业问题,帮助其摆脱贫困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