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用一条有向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力的图示力的类别按性质命名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按效果命名的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力的作用效果形变改变运动状态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作用点叫物体的重心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处薄板类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备注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在两极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由于重力远大于向心力,一般情况下近似认为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弹力内容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接触的且使其发生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条件接触形变物体的形变不能超过弹性限度方向弹力的方向和产生弹力的那个形变方向相反大小弹簧的弹力大小由F=kx计算一般情况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同时所受的其他力及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应结合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确定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缺一不可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成任意角度大小滑动摩擦力:f=μNF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F N 无关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大小范围0<f静≤f m具体数值计算根据平衡条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备注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标量和矢量将物理量区分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方法研究物理问题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遵从不同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些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能认为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它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而那几个力叫做这个力的分力共点力的合成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共点力求几个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F ₁和F ₂在同一条直线上F ₁、F ₂同向:合力F=F ₁+F ₂方向与F ₁、F ₂的方向一致F ₁、F ₂反向:合力F=|F ₁-F ₂|,方向与F ₁、F ₂两者中较大的方向一致互成θ角——用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是矢量合成的普遍法则备注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两个力的合力范围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两个分力成直角时,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数注意点力的合成与分解,体现了用等效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共点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范围是|F1-F2|≤F合≤Fl+F2共点的三个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三个力的大小之和,最小值可能为零力的分解时要认准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实际效果,按实际效果来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是把作用在物体上的所有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分解最终往往是为了求合力受力分析受力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先画重力,然后弹力、摩擦力,再画电、磁场力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合力或分力不能重复列为物体所受的力整体法和隔离体法整体法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隔离法把要分析的物体从相关的物体系中假想地隔离出来,只分析该物体以外的物体对该物体的作用力,不考虑物体对其它物体的作用力方法选择涉及的问题是整体与外界作用时,应用整体分析法可使问题简单明了,而不必考虑内力的作用涉及的问题是物体间的作用时,要应用隔离分析法这时原整体中相互作用的内力就会变为各个独立物体的外力注意点弹力和摩擦力都是产生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因此要从接触点处判断弹力和摩擦力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根据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画好这两个力画受力图时要逐一检查各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一定是无中生有的.同时应只画物体的受力,不能把对象对其它物体的施力也画进去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物体的平衡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通常可采用正交分解F合x=F1x+F2x+………+Fnx=0F合y=F1y+F2y+………+Fny=0平衡条件的推论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当三个共点力作用在物体(质点)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平衡物体的临界问题当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现象(或另一物理状态)时的转折状态叫临界状态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极限分析法:通过恰当地选取某个物理量推向极端从而把比较隐蔽的临界现象暴露出来,便于解答。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思维导图
运动的描述重要概念描述运动的物理量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运动图像质点参考系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速度加速度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定义: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时,用来作为参考的其他物体选取原则:任意的,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的点时间间隔:对应于时间轴上的线段位移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之比公式:单位:m/s ,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之比物理意义: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公式单位: x -t 图像v -t 图像应用 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大小、形状可忽略或物体上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理意义: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分类: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表示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斜率表示速度)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纸带上点迹的疏密判断运动情况求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粗略地求瞬时速度:当时间间隔很小时,平均速度可看成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概念基本规律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基本公式导出公式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在连续相等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差为一常数根据纸带求某点的瞬时速度根据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v-t图像法: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公式法:概念: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下规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所有推论及特殊规律都适应于自由落体运动相互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的平衡摩擦力条件重力与弹力实验 基本概念 内容受力分析 一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整体法、隔离法转化研究对象力的合成 力的分解矢量和标量合力、分力作图法、计算法效果分解法、正交分解法运算法则不同平行四边形定则 平衡状态 平衡条件方法技巧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合力为零 整体法、隔离法,正交分解法,图解法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力重力弹力 方向大小表示:力的图示、力的示意图分类:按力的性质或效果分类大小:G=mg方向:竖直向下重心:决定因素、悬挂法 产生条件:接触和形变缺一不可方向:支持面、绳与杆等三类大小:二力平衡法、胡克定律F=kx接触面间有弹力接触面不光滑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二力平衡法、最大静摩擦力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实验探究力学单位制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一定律 两类问题两种模型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传送带模型、板块模型 超重失重F >G 、a 向上(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F <G 、a 向下(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完全失重:F=0、a=g 向下目的 原理数据处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控制变量法、补偿阻力、槽码的质量条件等列表法、图像法历史过程 内容惯性主观推断、理想实验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与质量以及日常应用 内容 表达式特征a 与F 的关系F =ma 、力的单位(N ) 因果性、矢量性、瞬时性(瞬时加速度问题) 单位制 组成应用国际单位制、常用单位制基本量和基本单位、导出单位简化过程、检验结果、推导单位。
高一物理知识点导图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导图总结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研究宇宙中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高一物理课程则是从基础入手,为我们打下坚实的物理知识基础。
在这一学年里,我学习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下面我将通过一种图形化的方式,用导图来总结高一物理的知识点。
导图一:力学-物体的运动-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圆周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机械能守恒-动能和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静力学-平衡-杠杆原理导图二:热学-热学基本概念-温度和热量-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定律-热传导定律-热辐射定律-理想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温度和压强-热量传递-传导、对流、辐射-相变-冰、水和水蒸气的状态变化 -潜热的应用导图三:光学-光的反射-平面镜反射规律-球面镜反射规律-光的折射-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全反射和折射定律-光的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凹透镜成像规律-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干涉现象及条件 -光的衍射现象及条件导图四:电学-电荷和电场-带电物体和电荷的作用 -电场的基本概念-电位差和电势-电位差的概念及计算 -电势的概念及计算-电流和电阻-电流的概念及计算-电阻和欧姆定律-电路及其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功率总结:高一物理的学习,让我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建立这样一张导图,我整理了高一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将它们有机地链接起来,更好地掌握了知识的框架和内在联系。
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这张导图将给我提供有力的指导和支持。
物理知识的掌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只有在理论基础坚实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希望我能通过持续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高一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机械运动定义:物体的空间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基本形式:平动、转动注意事项:植物的生长不是机械运动质点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基本属性:只占有位置而不占空间,具有被代替物体的全部质量可看成质点的条件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而不是其物体本身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等对其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时,才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判断能否视为质点动作转动,旋转物体各部分运动状态不同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进行的科学抽象,是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所以研究质点所得到的结论可应用于实际物体质点不同于只表示空间位置的几何点(质点具有质量,几何点没有)参考系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也就是参照物参考系的选择原则任意性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不同简单方便原则:应以观察方便和运动的描述简单为原则。
我们通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统一性原则:当比较两个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选择统参考系物体的运动是相对于参考系而言的,这是运动的相对性。
所以提到运动都应明确它是相对哪个参考系而言的无论物体原来的运动如何,一旦把它选为参考系,就视为它是静止的坐标系物体做机械运动时,其位置发生了变化,为了定量的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坐标系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参考系是坐标系中的坐标原点坐标系的分类直线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要带单位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定义: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时间不是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统称路程和位移路程S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矢量性:路程为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遵循算数法则路程的大小与路径有关,但路程不能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位移x 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段的长短表示大小,有向线段的指向表示方向矢量性: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位移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物理意义:描述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公式:△x=x ₁-x ₂路程≥位移的大小矢量和标量矢量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的正负表示方向两个矢量比较大小时,要去掉正负号,因为矢量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标量满足算数法则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标量的正负表大小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定义:速度v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表达式v=△x/△t矢量性:矢量,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方向与△x的方向相同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常用单位:m/s,km/h等,1m/s=3.6km/h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只说速度或速率默认为瞬时速度或瞬时速率平均速度定义:运动的物体的位移△x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平均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与这段时间发生的位移△x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描述的是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只能粗略的描述的描述物体的运动瞬时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矢量性:矢量,方向为物体所在位置的运动方向,也就是路程轨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能够精确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和方向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瞬时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但是平均数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的大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打点计时器作用:计时、打点类别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4~6V交流电打点方式振针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复写纸对纸带的摩擦指针与纸带间的摩擦较大,所以误差较大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源220V交流电打点方式电火花打点阻力来源限位孔和墨粉盘对纸带的摩擦误差较小计时器的打点周期T=1/f,当f=50Hz时,T=0.02s,首先要确定好电源的频率计时点:打点计时器实际打的点迹计数点:人为选定的点,例如每隔4个计时点选取一个计数点在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时要用长刻度尺一次读出各组计数点间的距离,而不要用短刻度尺一段段的测量各计数点间的距离错误分析打点的周期不稳:电源的频率不稳纸带上是短线:电压偏大;振针偏低打双点:振针松动没有点或不清晰:电压偏低;振针偏高;复写纸或墨粉盘使用太久实验步骤的注意事项先开电源再拉动纸带,先关电源再取下纸带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最好使用两条纸带估计某点的瞬时速度用该点左右两侧的点的平均速度代替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定义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与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通常用a表示(也就是速度的变化率)表达式a=△v/△t=(v-v ₀)/(t-t ₀)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²或m·s ⁻²矢量性矢量,方向与△t的方向相同,与v的方向无关物理意义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速度的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求加速度时要注意规定正方向,然后确定初末速度a和v ₀的关系a和v ₀,同向→加速运动→a增大,v增大的快; a减小,v增大的慢a和v ₀,反向→减速运动→a增大,v减小的快; a减小,v减小的慢对加速的的理解物体的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物体的速度很小,加速度不一定很小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不一定大负加速度不一定小于正加速度加速度为负,物体不一定做减速运动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一定减小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一定增大物体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加速度的方向不一定与速度在同一直线上。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思维导图)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独立性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在质点不受外力作用时,能够判断出质点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一定是惯性参考系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公式F=ma 特点瞬时性加速度和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矢量性加速度和合力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独立性在一个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只与此外力有关,与其他力无关合加速度和合外力有关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等值不等质性F=ma,但ma不是力,而是反映物体状态变化情况的m=F/a,但F/a度量物体质量大小的方法,m与F和无关适用范围只适用于质点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只适用于宏观问题只适用于低速问题力学单位制物理公式功能物理学的关系式在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间的关系基本量被选定的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一些量基本单位基本量的单位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长度l,单位米m质量m,单位千克kg时间t,单位秒s电流I,单位安培A力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单位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和时间三个基本单位米、千克和秒单位制的意义单位是物理量的组成部分,对于物理量,如果有单位一定要在数字后带上单位,同一个物理量,选用不同单位时其数值不同统一单位,便于人们的相互交流,统一人们的认识组成单位制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特点成对存在研究的对象至少是两个物体,多于两个以上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总可以区分成若干两两相互作用的物体对相对且彼此依存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相互的,互相依赖相为依存力具有物质性,不能脱离开物体(物质)而存在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变化同性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必须是同一性质的力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惯性系中实物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1.确定研究对象2.采用隔离体法,正确受力分析3.建立坐标系,正确分解力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5.统一单位连接体问题选取最佳的研究对象可采取“先整体,后隔离”或“分别隔离”等方法一般当各部分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时,可当作整体研究当各部分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时,要分别隔离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方程式临界问题详细分析物理过程,根据条件变化或随着过程进行引起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变化,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在某些物理过程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可以尽快找到临界状态和临界条件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选择恰当的运动学公式求解相关的速度、位移等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推断或求出物体所受的未知力根据运动情况,利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从而求出未知力超重和失重在平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加速度方向向上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超重现象加速度方向向下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种现象叫失重现象注意点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变化物体是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速度方向当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a=g)时,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一、力学1. 运动学速度、加速度、位移运动方程、自由落体抛体运动、圆周运动2. 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动能与势能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冲量与动量的关系动能定理4. 机械能动能定理的应用势能的概念机械能守恒定律5.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简谐振动波的传播与反射波的性质与特征二、热学1. 分子动理论分子的运动与碰撞温度与分子平均动能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 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与热量的关系做功与热传递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3.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的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熵增原理4. 热传导与对流热传导的方式热对流的形成与特点热绝缘材料的应用三、电磁学1. 静电场库仑定律电场强度与电势电荷分布与电场线2. 直流电欧姆定律电阻、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串联与并联电路3. 磁场与电磁感应磁场的概念与性质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交流电交流电的产生与特性交流电路的分析电容与电感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四、光学1. 几何光学光的传播与反射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干涉与衍射2. 波动光学光波的干涉光波的衍射光的偏振五、近代物理1. 相对论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相对论效应2. 量子力学量子态与波函数薛定谔方程量子纠缠与不确定性原理六、实验与测量1. 实验方法实验设计数据收集与处理实验误差分析2. 测量技术仪器的使用与校准数据测量与记录测量误差的评估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实验与测量的内容,强调了物理实验在学习和研究中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希望这份高清版的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在学习物理时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高中物理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七、原子物理1.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电子排布与能级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2. 核反应与核能核裂变与核聚变放射性衰变核能与核电站八、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1. 信息技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光纤通信计算机原理与应用2. 能源技术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核能发电3. 生物医学核磁共振成像超声波技术放射治疗本思维导图还包含了物理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展示了物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20210828012106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一、力学2. 时间和位移3. 速度和加速度4. 匀变速直线运动5. 自由落体运动6. 抛体运动7. 力的概念8. 牛顿三大定律9. 力的合成与分解10. 力矩和转动11. 动能和势能12. 动能定理13. 势能定理14. 能量守恒定律15. 动能守恒定律16. 势能守恒定律17.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18. 动能和势能的守恒19.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20.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应用21.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应用实例二、热学1. 温度2. 热量3. 热传递4. 内能5. 热力学第一定律6. 热力学第二定律7. 热力学第三定律8. 热力学过程9. 热力学循环10.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11.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实例12.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实例分析三、电磁学1. 电荷2. 电场3. 电势4. 电流5. 电阻6. 欧姆定律7. 电功率8. 电容9. 电感10. 电磁感应11. 电磁感应的应用12. 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13. 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分析四、光学1. 光的传播2. 光的反射3. 光的折射4. 光的衍射5. 光的干涉6. 光的偏振7. 光的散射8. 光的吸收9. 光的发射10. 光的传播的应用11. 光的传播的应用实例12. 光的传播的应用实例分析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2. 量子力学3. 原子结构4. 核物理5. 粒子物理6. 现代物理的应用7. 现代物理的应用实例8. 现代物理的应用实例分析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一、力学质点的定义坐标系的建立2. 时间和位移时间的测量位移的概念位移的表示方法3.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的计算方法4.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运动方程的推导实例分析5.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6.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抛体运动的轨迹分析抛体运动的计算方法7.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测量方法8. 牛顿三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9.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方法力的分解方法实例分析10. 力矩和转动力矩的概念力矩的计算转动的条件11.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定义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转换1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内容动能定理的应用13. 势能定理势能定理的内容势能定理的应用1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5. 动能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动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6. 势能守恒定律势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势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7.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实例18. 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动能和势能的守恒条件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实例19.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关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实例分析20.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在工程中的应用21.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应用实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实例分析二、热学1. 温度温度的定义温度的测量温度的单位2. 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传递热量的单位3. 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的速率热传递的实例4. 内能内能的概念内能的变化内能的单位5.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6.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7.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应用8.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的分类热力学过程的特征热力学过程的分析9.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定义热力学循环的分类热力学循环的分析10.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热力学循环在热机中的应用热力学循环在制冷中的应用11.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实例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12.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实例分析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步骤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方法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意义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结论三、电磁学1. 电荷电荷的概念电荷的单位2. 电场电场的概念电场的性质电场的单位3. 电势电势的概念电势的性质电势的单位4.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性质电流的单位5.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性质电阻的单位6.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7. 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8. 电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性质电容的单位9. 电感电感的概念电感的性质电感的单位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的现象电磁感应的应用11. 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电磁感应的应用分析12. 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电磁感应实例分析13. 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分析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步骤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方法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意义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结论四、光学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实例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应用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应用4.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规律光的衍射应用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规律光的干涉应用6.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规律光的偏振应用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规律光的散射应用8.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规律光的吸收应用9.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规律光的发射应用10. 光的传播的应用光的传播在通信中的应用光的传播在医学中的应用11. 光的传播的应用实例光的传播实例分析12. 光的传播的应用实例分析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步骤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方法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意义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结论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相对论的主要理论相对论的应用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主要理论量子力学的应用3.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的主要理论原子结构的应用4. 核物理核物理的基本概念核物理的主要理论核物理的应用5.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的基本概念粒子物理的主要理论粒子物理的应用6. 现代物理的应用现代物理在科技中的应用现代物理在工程中的应用7. 现代物理的应用实例现代物理实例分析8. 现代物理的应用实例分析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步骤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方法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意义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结论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一、力学质点的定义坐标系的建立2. 时间和位移时间的测量位移的概念位移的表示方法3. 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的定义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的计算方法4.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运动方程的推导实例分析5. 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自由落体运动的计算6. 抛体运动抛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抛体运动的轨迹分析抛体运动的计算方法7.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力的测量方法8. 牛顿三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9.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方法力的分解方法实例分析10. 力矩和转动力矩的概念力矩的计算转动的条件11. 动能和势能动能的定义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转换12.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内容动能定理的应用13. 势能定理势能定理的内容势能定理的应用1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5. 动能守恒定律动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动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6. 势能守恒定律势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势能守恒定律的应用17.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实例18. 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动能和势能的守恒条件动能和势能的守恒实例19.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关系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实例分析20.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在生活中的应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在工程中的应用21.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应用实例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和守恒实例分析二、热学1. 温度温度的定义温度的测量温度的单位2. 热量热量的概念热量的传递热量的单位3. 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式热传递的速率热传递的实例4. 内能内能的概念内能的变化内能的单位5.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6.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7.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应用8.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的分类热力学过程的特征热力学过程的分析9. 热力学循环热力学循环的定义热力学循环的分类热力学循环的分析10.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热力学循环在热机中的应用热力学循环在制冷中的应用11.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实例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12. 热力学循环的应用实例分析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步骤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方法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意义热力学循环实例分析的结论三、电磁学1. 电荷电荷的概念电荷的性质电荷的单位2. 电场电场的概念电场的性质电场的单位3. 电势电势的概念电势的性质电势的单位4. 电流电流的概念电流的性质电流的单位5. 电阻电阻的概念电阻的性质电阻的单位6.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应用7. 电功率电功率的概念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的单位8. 电容电容的概念电容的性质电容的单位9. 电感电感的概念电感的性质电感的单位10.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的概念电磁感应的现象电磁感应的应用11. 电磁感应的应用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电磁感应的应用分析12. 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电磁感应实例分析13. 电磁感应的应用实例分析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步骤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方法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意义电磁感应实例分析的结论四、光学1.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光的传播速度光的传播实例2.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应用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规律光的折射应用4.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现象光的衍射规律光的衍射应用5.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规律光的干涉应用6. 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光的偏振规律光的偏振应用7. 光的散射光的散射现象光的散射规律光的散射应用8. 光的吸收光的吸收现象光的吸收规律光的吸收应用9. 光的发射光的发射现象光的发射规律光的发射应用10. 光的传播的应用光的传播在通信中的应用光的传播在医学中的应用11. 光的传播的应用实例光的传播实例分析12. 光的传播的应用实例分析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步骤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方法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意义光的传播实例分析的结论五、现代物理1. 相对论相对论的基本概念相对论的主要理论相对论的应用2. 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量子力学的主要理论量子力学的应用3. 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原子结构的主要理论原子结构的应用4. 核物理核物理的基本概念核物理的主要理论核物理的应用5. 粒子物理粒子物理的基本概念粒子物理的主要理论粒子物理的应用6. 现代物理的应用现代物理在科技中的应用现代物理在工程中的应用7. 现代物理的应用实例现代物理实例分析8. 现代物理的应用实例分析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步骤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方法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意义现代物理实例分析的结论。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1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2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3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4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5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6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7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8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9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0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1 -/30
高中物理思惟导图(各章所有)
- 12 -/30
高中物理思惟导图(各章所有)
- 13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4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5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6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7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8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19 -/30
高中物理思维导图(各章全部)
- 20 -/30。
高一物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a 向下时,F<G 失重
动
a=g 时,F=0 完全失重
定
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力中的同一种类的力,
而一对相互平衡的力,则不一定是同一种类的力
--精品
速度与位移
V2-v02=2ax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以及其推论都适用于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 a 取 g
力,矢量,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 N
重力
G=mg 重力不但有大小,而且有方向,方向:竖直向下 重心: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 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四种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相
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
互 作
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恢复原状
用
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限度,撤去作用力和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
弹力
弹力: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
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的长度 x 成正比
胡克定律
F=kx k 称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单位:牛顿每米
静摩擦力 摩擦力
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只要受推力物体与地面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移增大而增大,并且推力保持
大小相等
0<F≤Fmax
牛顿第 一定律
一切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 止,也叫惯性定律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他们的质量 质量是标量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结构图(精华)素材新人教版必修1
功率 平均功率 P W t 单位:瓦〔焦/秒〕 即时功率 P=FVcosα,单位:瓦〔焦/秒〕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所具有的能
动能定理 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
功 和 能
EK mv2 2 。 (动能是运动状态
体动能的变化。表达式 W=EK2—EK1 〔动能定理适
机械能守恒定律(动能和势 能统称机械能)
的函数,是标量)
量
动量 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
表达式 Ft=P 末-P 初
和 动
做动量 单位:千克·米/秒。
〔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作用的过
量
动量的方向,即速度的方向。
系程统〕动量守恒定律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这个
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
匀变速直线运动 基本公式:Vt=V0+at S=V0t+ 1 at2 2
二列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的波相 遇,使媒质中有的地方振动加强,有的地方 振动减弱,且加强与减弱部分相间隔的现象 叫波的干涉。
干涉是波特有的现象。
衍射 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孔和障碍物时, 绕过孔和障碍物的现象叫波的衍射。发生 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障碍物的尺寸与波 长可比拟。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
擦
的大小随两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强弱,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最大静摩擦力〞的具体值,因两物
力
体的接触面材料情况和压力等因素而异。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衡量惯性的大小的物理量是质量。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能。
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 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 的总量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框架图
第六节 用牛顿运动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定律解决问题(一)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共点力的平衡 条件
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 状态。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第七节 用牛顿运动 定律解决问题(二) 超重和失重
超重 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
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公式:Δx=x1-x2
第三节:运 动快慢的描 述——速度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公式:Δt=t2-t1
速度
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Δx/Δt 单位:米每秒(m/s)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第4章 相互作用
导 入 奇特的力现象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第2节 形变与弹力 第3节 摩擦力
第5章 力与平衡
导 入 感悟平衡之美
第1节 力的合成 第2节 力的分解 第3节 力的平衡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6章 力与运动
导 入 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余弦定理:F2=F12+F22+2F1F2cosθ
共点力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有 共同的作用点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 这几个外力称为共点力。
非共点力 既不作用在同一点上,延长线也不交于一点的一 组力。
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思维导图
同向加速 反向减速 锐角加速 直角速度大小不变 钝角减速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a v大小无关
共线
不共线
方向
关系
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点
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
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
必要性
参考系
性质
任意选取 差异性
习惯性
第ns初
时刻
瞬间
没有长短
第ns末
时间vs时刻
时间轴上的数字 第ns(内)
时间
过程
有长短
前ns(内)
后ns(内)
路程vs位移
路程 位移
运动轨迹的长度 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标量:有大小、无方向 矢量:大小为线段长度;方向为线段指向
注意
位移前面的正负号表方向,不表大小 初末位置确定,位移唯一 路程≥位移的大小(单向直线运动取等)
矢量vs标量
规定正方向
计算步骤
确定物理量的正负
代入公式求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速度加速度质点参考系时间vs时刻路程vs位移瞬间速度vs瞬间速率平均速度vs平均速率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矢量vs标量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理想化模型实际不存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被选定做参考假定为不动的其他物体性质必要性任意选取差异性习惯性时刻时间瞬间没有长短第ns初过程有长短第ns内第ns末时间轴上的数字前ns内后ns内路程位移运动轨迹的长度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标量
矢量 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场强 如:路程、质量、密度、温度、电流
注意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力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单位:牛顿,牛,
N。 大小
力的三要素
方向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效果
作用点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a 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远程力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短程力,原子 核内 10-15m 范 围内,弱是强 的 10-6 倍。
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
有唯一解
分解类型 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
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 F2 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θ
F2<Fsinθ F2=Fsinθ Fsinθ<F2<F F2≥F
有无数解 无解
有唯一解 有两种解 有唯一解
产生 大小 方向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静摩擦力 0<Ff<Ffm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定律 Ff=μFN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三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
大小 方向
G=mg 纬度越高 g 越大,地势越高 g 越小。通常
g=9.8N/kg
竖直向下,非垂直向下,不一定沿地球半径方向。
作用点 重心: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质量分布均匀、
开关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不一定在物
相
体上。 产生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作用点 在接触点(接触力)
共点力 共同作用在同一点,或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力的合成与分解针对共点 运算法则 力平)行四边形定则 三角形定则 正交分解
(完整)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相互作用思维导图
分解类型 已Biblioteka 两个分力的大小实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 F2 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θ
F2<Fsinθ F2=Fsinθ Fsinθ<F2<F F2≥F
有无数解 无解
有唯一解 有两种解 有唯一解
互
作
常见的 三种力
弹力
用
大小 胡克定律 F=kx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方向 作用点
与施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反
在接触点(接触力)
面 与面(切面)垂直且指向受力物体。 绳 沿绳背离受力物体(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杆 不一定沿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常见弹力 拉力 推力
压力 支持力
摩擦力
产生 大小 方向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静摩擦力 0<Ff<Ffm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顿第三定律过渡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定律 Ff=μFN 平衡法 牛顿第二定律法 牛三 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沿接触面)
作用点 在接触点(接触力)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力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单位:牛顿,牛,N。
万有引力 电磁相互作用
远程力
力的三要素
大小 方向
力的图示 力的示意图
力的效果
作用点 使物体发生形变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a 使物体速度发生变化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短程力,原子 核内 10-15m 范 围内,弱是强 的 10-6 倍。
产生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
大小 方向
G=mg 纬度越高 g 越大,地势越高 g 越小。通常 g=9.8N/kg 竖直向下,非垂直向下,不一定沿地球半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定义:一个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的一点。
质量均匀分布的物体,常称均匀物体,中心的位置只跟物 体的形状有关。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中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 关,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四种基本相互 作用
万有引力 强相互作用 弱相互作用 电磁相互作用
第六节 用牛顿运动 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
定律解决问题(一)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
共点力的平衡 条件
平衡状态: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所处的 状态。
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0。
第七节 用牛顿运动 定律解决问题(二) 超重和失重
超重 失重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第4章 相互作用
导 入 奇特的力现象
第1节 重力与重心 第2节 形变与弹力 第3节 摩擦力
第5章 力与平衡
导 入 感悟平衡之美
第1节 力的合成 第2节 力的分解 第3节 力的平衡 第4节 平衡条件的应用
第6章 力与运动
导 入 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2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4节 超重与失重
第五节:力的分解
矢量相加的法 则
矢量
标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 形定则)的物理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求和时按照算术法则相加的物理量。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 律
第二节 实验:探究 加速度与力、质量 的关系
理想实验的魅力
牛顿物理学的 基石——惯性 定律
牛顿第一定 律(惯性定 律)
定义:在同一地点,一切物体自由下落的加速度。用g表示。
一般的计算中,可以取g=9.8m/s2或g=10m/s2
自由落体加 速度(重力 加速度)
公式:
v=gt h=gt2/2 v2=2gh Δh=gT2
第六节:伽利 略对自由落体 运动的研究
绵延两千年的错误 逻辑的力量 猜想与假说 实验验证 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第三节: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与时间的 关系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位移
位移公式:x=v0t+at2/2
第四节: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 位移与速度的 关系
公式:v2-v02=2ax
第五节:自由 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运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目录
第1章 绪论——撩开物理学的面纱
●物理学与自然规律 ●物理学与社会发展 ●怎样学习物理学 ●高中物理教材特点
第2章 运动的描述
第1节 运动、空间和时间 第2节 质点和位移 第3节 速度和加速度
第3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导 入 速度的变化 第1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 第3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 体运动
关系
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加速度与质量 基本思路: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
的关系
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
怎样由实验结 a∝F,a∝1/m
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结论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 律
牛顿第二定律 力的单位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 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于某一物体,对物体运动产生的效果相当于另外的几个 力同时作用于该物体时产生的效果,则这几个力就是原先那个作用力的分力。
第四节:力的合 力的合成 成
共点力
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 边做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
从v-t图象看 从曲线的倾斜程度就饿能判断加速度的大小。 加速度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节:实验: 进行实验
探究小车速度 处理数据
随时间变化的
规律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
第二节:匀变 速直线运动的 速度与时间的 关系
匀变速直线 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运动
速度与时间 的关系式
速度公式:v=v0+at
产生弹力的物体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
几种弹力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形变物体恢复原状的 方向。 压力和支持力
拉力
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跟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 变消失,弹力随之消失。
公式:F=kx k——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N/m)。
第三节:摩擦力
摩擦力:连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 上所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第一节:
质点、参考系 和坐标系
质点 参考系 坐标系
第二节:时间 和位移
时刻和时 间间隔
路程和位 移
矢量和标 量
直线运动 的位置和 位移
定义:有质量而不计形状和大小的物质。
定义:用来作参考的物体。
定义:在某一问题中确定坐标的方法,就是该问题所用 的坐标系。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 表示。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 律
国际单位制(SI):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
域的单位制。
作用力和反作 用力
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存、同时存在的。
牛顿第三定律
定义: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同一条直线上。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 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从动力学看自 一、物体时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即运动的初速度是0。 由落体运动 二、运动过程中它只受重力的作用。
力 力和力的图示
力的图示
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单位:牛顿,简称牛(N)。
定义:可以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它的长短表示力的大 小,它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箭尾(或箭头)表示力的作 用点,线段所在的直线叫做力的作用线。
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
互作用
重力
重力 重心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滚动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
定义: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 力。 方向:沿着接触面,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个限度,最大值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 拉力。
只要一个物体与另一物体间没有产生相对于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 着前者所受的力的增大而增大,并与这个力保持大小。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也就是 物体运动的方向。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
速率
物体在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快慢程度。 时间间隔非常非常小,在这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的大小。
电磁打点计时器
电火花计时器
第四节 实验:用
打点计时器测速 度
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
余弦定理:F2=F12+F22+2F1F2cosθ
共点力
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外力的作用,如果这几个力有 共同的作用点或者这几个力的作用线交于一点, 这几个外力称为共点力。
非共点力 既不作用在同一点上,延长线也不交于一点的一 组力。
力的分解
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 三角形定则 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第二节:弹力
形变
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发生改变。
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能恢复原状的形变。
弹力
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的作用。
弹性形变和 弹力
弹性限度: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在内部所产生的 抵抗外力的相互作用力不超过某一极限值时,若 外力作用停止,其形变可全部消失而恢复原状, 这个极限值称为“弹性限度”。
用图象表示 速度—时间图像(v-t图象):描述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图象。 速度
加速度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第五节 速度变化 快慢的描述——
加速度
加速度方向 与速度方向 的关系
公式:a=Δv/Δt
单位:米每二次方秒(m/s2)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如果速度减小,加速度的大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惯性
定义: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 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变这种状态。
定义:物体所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 性质。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们的质量。
惯性与质量 质量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质量单位:千克(kg)
加速度与力的 基本思路:保持物体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的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
路程: 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位移:
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公式:Δx=x1-x2
第三节:运 动快慢的描 述——速度
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公式:Δt=t2-t1
速度
定义:用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Δx/Δt 单位:米每秒(m/s)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公式:F=k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