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

合集下载

新罗区大纲说明

新罗区大纲说明

龙岩市新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2006-2020年)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二○一○年六月目录第一章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1)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第二节土地集约利用模式的要求 (1)第三节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2)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提出新要求 (2)第二章规划修编依据和过程 (4)第一节规划修编主要依据 (4)第二节规划编制过程 (6)第三节规划主要成果 (10)第三章与相关规划衔接情况 (12)第一节与上级规划的衔接 (12)第二节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衔接 (13)第三节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衔接 (13)第四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14)第五节与交通、水利等规划的衔接 (14)第六节与其他规划的衔接 (16)第四章相关问题的说明 (17)第一节规划基数调整的说明 (17)第二节规划基数与二调数据对比情况说明 (20)第三节规划数据图数一致性说明 (22)第四节乡镇指标分解的说明 (23)第五节关于基本农田调整分析的说明 (25)第六节关于基本农田增划的说明 (26)第七节关于规划边界和建设用地布局弹性的说明 (27)第五章规划可行性和预期效益评价 (29)第一节规划实施可行性分析 (29)第二节规划实施总体效益分析 (30)第一章规划修编的必要性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型、管理体制由政府直接干预方式为主向间接干预转型以及社会结构由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型,而“十一五”期间正是实现这些战略转变的关键时期。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龙岩市中心城区社会经济目标、城市定位、空间格局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用地需求和布局提出了不同要求。

各类基础设施和各类重点建设项目急需建设用地,用地布局急需调整。

可见,由于原规划的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无论是总量控制指标还是空间布局都不能适应新罗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龙岩市新罗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龙岩市新罗区人民政府二○一○年六月目录前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区域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及特点 (3)第三节土地利用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7)第四节土地利用形势 (9)第二章指导思想、原则与战略 (12)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12)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13)第三章土地利用目标与主要任务 (16)第一节土地利用目标 (16)第二节土地利用主要任务 (18)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4)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30)第五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36)第一节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36)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规模 (36)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37)第六章土地利用分区与管制 (39)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9)第二节土地政策分区与管制 (44)第七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7)第一节耕地保护工程 (47)第二节村庄综合整治工程与新农村建设 (49)第三节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程 (51)第八章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55)第一节乡镇土地利用指标 (55)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措施 (55)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7)前言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福建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龙岩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新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新罗区土地利用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引导合理利用、保护土地资源,是全区土地利用与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严格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为龙岩市新罗区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土地总面积268539公顷(4028086亩)。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一、龙岩中心城市现状龙岩中心城市现在城市人口23.5万人,建成区面积24.4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6.6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5.9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0.2%,绿化覆盖率31.11%,供水普及率90.17%,液化气用气普及率77.61%,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5.97%。

二、调整原因1、94年底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虽然考虑了规划期内建制的改变,但仍是站在县级市的角度编制的。

随着97年龙岩撤地设市,龙岩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政上的升级要求按地级龙岩市的标准,对城镇体系的构架作进一步明确,确定龙岩市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具体目标和方向,推进闽西新一轮创业。

2、随着漳龙高速公路、梅坎铁路及棉花滩水电站的开工,福三线的拓宽改造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闽西将成为连接内陆省份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走廊、交通枢纽,形成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

因此,对原总规提出更新的要求。

3、根据国务院〔97〕18号、省委〔98〕113号文件的精神,国家、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调整用地规模,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土地的集约化程度,使城市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4、各项建设用地比例不尽协调,城市各类用地结构需进一步深化,同时,城市中心不太明确,区域服务功能不强,闽西监狱占用大片用地。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城市的功能运营,制约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5、近几年的编制的道路专项规划、排水专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及各地块详细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论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设想。

三、调整原则1、保留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人口规模、城市发展方向不做变动。

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生态文明彰显新优势

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生态文明彰显新优势

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生态文明彰显新优势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成效“十三五”期间,龙岩市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2870。

9亿元、年均增长7。

3%,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达329。

8亿元、158。

6亿元,年均增长4。

1%、4。

9%;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

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59亿元、年均增长8。

7%,外贸出口总额达228。

6亿元、年均增长7。

4%。

主要经济指标较“十二五”末期均实现显著提升。

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升级,七大优势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达834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

6%,有色金属、文旅康养、建筑业产值突破千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占GDP比重较“十二五”末提高4。

5个百分点。

全市铁路通车里程达744公里(其中,快速铁路29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747公里,公路、铁路密度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实现“路长制”全覆盖,实现中心城区和重点区域5G网络全覆盖。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

2%,高于经济增长水平,累计新增就业10万人。

城乡低保标准实现一体化。

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

“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列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要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不放松,到2025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迈出重要步伐。

经济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建成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产业结构更加优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加快补齐,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新提升,奋力实现“六个新”的发展目标。

——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

龙岩总体规划

龙岩总体规划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文本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文 本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龙岩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2012.12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文本


第一章 总则.................................................................... 1 第二章 城乡发展目标与战略...................................................... 3 第三章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 .................................................................................................................................... 5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 5 市域产业发展规划 ...................................................................................................................................11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 13 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 16 市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18 市域公用工程规划 .................................................................................................................................. 19 市域综合防灾规划 .................................................................................................................................. 23 市域环境保护规划 .................................................................................................................................. 24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 26

龙岩中央苏区文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龙岩中央苏区文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说明

龙岩中央苏区文化公园规划设计方案说明前言: (3)1.公园的开发背景 (3)1.1龙岩城市概况 (3)1.1.1区位 (3)1.1.2城市发展概况 (4)1.1.3龙岩市自然资源特征 (4)1.1.4龙岩市人文资源特征 (5)1.2区位、地块规划及设计范围 (7)1.2.1区位 (7)1.2.2地块规模 (7)1.2.3与周边地块关系 (7)1.2.4地形地貌 (7)1.2.5景观体系 (8)2.客源市场分析 (8)2.1龙岩市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8)2.2客源市场分析 (9)2.2.1本地居民出游意愿强烈 (10)2.2.2根据2009年1-5月份统计数据 (10)2.2.3本地及周边存在强劲的高端消费市场 (11)2.3市场总体定位 (11)3.公园主题定位 (12)3.1总体功能定位 (12)3.2公园主题定位 (14)4.规划设计依据与原则 (15)4.1规划设计依据 (15)4.2规划设计原则 (16)5.规划设计理念及其构思 (17)5.1设计定位——城市中央文化休闲区 (17)5.2设计愿景 (18)5.3规划结构构想 (18)5.4结构主题 (19)5.4.3红色文化景观轴 (19)5.4.2环山路 (20)5.4.1滨水休闲体验带 (20)6.规划设计布局 (21)6.1滨水休闲区 (21)6.1.1公园主入口 (21)6.1.2滨水商业休闲街 (23)6.1.3滨水时尚休闲街 (23)6.1.4滨水生态休闲区 (25)6.1.5水公园 (26)6.2游乐场 (27)6.3旅游度假休闲区 (28)6.4红色文化景观轴 (32)6.5户外运动体验区 (35)6.6植物园 (37)6.7动物园 (39)6.8生态农庄休闲区 (40)7.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42)7.1道路系统规划 (42)7.2给水规划 (43)7.3排水规划 (44)7.4供电能源规划 (45)7.5环境保护规划 (46)7.6植物种植规划 (48)7.7综合防灾规划 (48)8.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49)8.1引导原则 (49)8.2确立公园经济发展引导思路 (49)8.3经济发展结构 (49)8.4管理措施 (50)8.5建议公园管理模式 (51)9.规划项目建设年限和目标 (54)9.1规划项目建设年限 (54)9.2分期规划项目目标 (54)9.3重点项目的分期规划目标 (55)10.经济技术指标与投资估算 (58)前言:根据龙岩中心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龙岩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绿、亮、美”工程建设的要求以及竞标说明,我司对西湖山、大锦山、黄邦山公园进行景观概念设计,以期创造出符合自然生态发展规律、展示国际一流园艺水准、体现景观优美的城市综合性公园和城市绿肺,形成园区自身可循环经济体系,并赋予一定地方历史文化内涵的风景园,充分满足龙岩城市居民及旅游者集中爱国教育、休闲度假娱乐文化需求的生态公园,成为城市中央文化休闲区。

龙岩市文化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龙岩市文化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龙岩市文化事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彰显闽西文化特色大力实施红色基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深入挖掘闽西文化内涵,探索新时代文化传承路径,继承和发展闽西特色文化。

一、加大红色旧址保护利用。

深入实施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龙岩市革命旧址保护利用规划,重点做好革命旧址史实挖掘、修缮保护、陈列布展、“红色旅游+”等保护利用工作。

加快推进闽西红色金融、红军学校、红军医院、红色兵工厂旧址、开国将军故居、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等红色文化专题保护利用,推动古田会议旧址群、毛泽东才溪乡调查旧址等保护建设。

统筹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建设、修缮、管理、维护。

红色旧址保护利用重点工程二、保护传承闽西客家传统文化。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文物保护提升与活化利用工程,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进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奇和洞遗址等项目建设。

创新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模式,重点建设闽西汉剧、闽西客家十番音乐、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雕版印刷技艺、闽西客家元宵节庆(游大龙、走古事、烧炮、花灯)、龙岩采茶灯、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长汀公嫲吹、闽西客家木偶等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推动非遗项目与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力争打造1~2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创新利用示范区。

三、做强闽西文化品牌。

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龙岩中心城区红色旅游”“重走红色交通线”“红军标语小镇”等一批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景区)。

大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长汀段)建设,打响“长征起点战地黄花”文化旅游品牌。

持续挖掘龙岩客家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旅游、客家美食等产业,锤炼伯公灯羊角花等文艺精品,打响“客家文化”品牌。

通过“一堂课”“一张网”“一现场”“一台戏”等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具有闽西特色的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宣传教育推广活动,扩大闽西文化普及率、渗透率、影响力。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03•【字号】闽政文〔2024〕117号•【施行日期】2024.04.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龙岩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批准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龙政综〔2024〕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省自然资源厅审查通过的《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龙岩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任务,紧扣高质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使命,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积极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厦漳泉都市圈,用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机制、我省山海协作机制,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智慧城市、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样板。

二、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严守粮食、生态、资源安全底线。

到2035年,龙岩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70.86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56.179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390.0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控制数;用水总量不超过省级下达的指标。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草案)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草案)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草案)一、规划编制背景1、科学发展观与城乡统筹的新思路;2、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3、厦漳龙泉城市联盟的形成;4、区域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5、龙岩城市发展的现实需求。

二、规划期限近期:2010-2015年,远期:2016-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三、规划的空间层次1、市域城乡统筹规划范围龙岩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约19050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龙岩市城市规划区新罗区所有街道和红坊、雁石、江山、大池、小池、白沙、苏坂七个乡镇;永定县的高陂、坎市和培丰三镇;上杭县的古田和蛟洋两个乡镇,总面积1993平方公里。

3、中心城市范围北至雁石,南至坎市,东至翠屏山,西至蛟洋。

远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132平方公里。

四、发展目标1、龙岩市城市性质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西部中心城市,闽粤赣边交通枢纽,现代机械制造业基地,生态休闲文化名城。

2、龙岩市城乡发展指标表1 龙岩城乡发展指标体系表五、城乡发展战略1、区域协同战略依托厦泉漳龙城市联盟,实现统一协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扩大与福建三明市、江西赣州市、广东梅州市的合作,在产业布局方面分工协调、在交通基础设置方面统筹联通、在资源方面调控共享。

2、城乡统筹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人口分布、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环境保护、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体系架构,实现市域各功能板块优势互补,促进城乡一体化。

3、新型产业化战略把握海西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促进产业升级转型,走农业现代化和新型产业化道路。

4、生态持续战略立足山水生态资源优势,坚持可持续发展模式,科学谋划战略储备区域,构筑环境友好、资源集约的生态龙岩。

5、文化提升战略依托红色文化、客家文化、河洛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鲜明、文化浓厚的魅力文化名城。

六、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至规划近期2015年,龙岩市域人口达到323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2%;至规划远期2030年,龙岩市域人口达到37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

龙岩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龙岩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龙岩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新动能,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全国创新型城市中等水平。

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施科技创新引领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行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一、建设高水平科创平台。

加强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创建一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园区创新要素集聚。

围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光电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技术领域,建立产业重点攻关技术目录,推进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平台、重大工程。

围绕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预备队”,提升紫金矿业、金龙稀土等重点实验室建设水平,创建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

深化区域创新合作交流,积极引进重大研发机构,支持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联盟、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在市外设立研发机构等“创新飞地”。

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

完善高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大力培育“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一批活跃的科技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群体,培育壮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

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自主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扩大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推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高水平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科技创新重大工程三、强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

发挥科技载体支撑作用,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着力突破有色金属、机械装备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努力实现“从0到1”的突破。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

龙岩新罗区生态功能区划

1、前言生态功能区划是根据区域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与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区域划分成不同生态功能区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制定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维护区域生态安全以及资源合理利用和工农业生产布局、区域生态环境保育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环境管理部门和决策部门提供管理信息和管理手段。

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上游,北纬24°47'02"~25°35'22",东经116°40'29"~117°47'00"之间,东接漳平市,西连上杭县,北邻连城县、永安市,东南与南靖县交界,西南与永定县毗连。

全区面积2677平方公里,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既是闽粤赣交通枢纽和物质集散地,又是距东南沿海口岸最近的矿区、林区、老区、侨区和新兴的工业区,素有“金山银水”之称。

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其中1995年3月5日,经省民政厅批准曹溪、西陂、东肖、龙门、铁山5个镇改设街道办事处,但至今尚未挂牌,现实有东城、南城、西城、中城4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3个乡。

下辖44个居民委员会(738个居民小组)、282个村民委员会(1970个村民小组)。

2001年全区总人口458928人,人口密度172人/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新罗区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乡镇企业迅速崛起。

近年来,以生猪养殖业为龙头的农业经济也快速发展,工、农业产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1生活条件、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对环境影响的方式及对环境的要求也随着不断发生变化。

在全省的生态功能区划中,新罗区划为闽北闽西山地盆谷生态区韩江流域亚区的韩江流域中北部山地自然生态恢复与保护生态功能区和闽东闽中中低山山原生态区九龙江上游亚区的玳瑁山河源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区、九龙江北溪上游山地生态恢复、水源保护与可持续林产业建设型生态功能区、雁石—漳平盆谷地生态农业与城乡协调建设型生态功能区及龙岩市区生态城市建设型生态功能区。

龙岩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龙岩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暂行)龙岩市城乡规划局二○一○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 (2)第三章城市用地分类及适建范围 (4)第四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12)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16)第六章建筑间距 (24)第七章建筑退让 (26)第八章建筑物的高度控制 (29)第九章建筑与环境景观控制 (30)第十章建筑绿地控制 (31)第十一章“三区五线”控制 (32)第十二章市政工程管理 (33)第十三章附则 (43)附录一:名词解释 (44)附录二:计算规则 (4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规定(暂行)》、《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范,结合龙岩中心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坐标系应当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7°,低偿面高程为350米);高程系应当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第四条各项工程建设应按已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城市设计导则,城市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城市设计导则的要求;尚无经批准的上述规划的,按本规定执行。

第五条各类专业性用地建设项目的建设应符合已批准的专项规划和已颁布的专业技术规范及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由市政府组织编制,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编制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包括:1、城市规划区范围;2、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模;3、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4、水源地和水系;5、基本农田和绿化用地;6、环境保护;7、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及防灾减灾规划;第七条近期建设规划应当以重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内容,明确近期建设的时序、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通知-龙政综〔2018〕202号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通知-龙政综〔2018〕202号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通知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通知龙政综〔2018〕202号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行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城市规划决策机制,根据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指导意见》(闽建规〔2018〕1号)要求,现就完善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健全完善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机构1.调整充实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根据工作需要及人事变动,调整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成员如下:主任:林兴禄市政府市长常务副主任:黄庆辉市政府副市长副主任:严承龙市政府办副主任温永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成员:陈金龙新罗区政府区长陈荣水永定区政府区长林旭市发改委主任蓝福元市卫计委主任罗初辉市教育局局长郑锦兴市财政局局长陈学良市国土资源局局长郑洪市住建局局长陈达兴市环保局局长俞开建市交通运输局局长张田华市林业局局长林旭市水利局局长王汝彬市文广新局局长林祝荣市人大城建环保委主任李金波市人口环境资源委副主任吴德新市政府法制办主任胡建峰市消防支队支队长饶瑛浩市交巡警支队副支队长(主持工作)2.下设景观艺术委员会为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景观规划总体水平,龙岩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下设景观艺术委员会,成员如下:主任:黄庆辉市政府副市长副主任:严承龙市政府办副主任温永市城乡规划局局长成员:罗初辉市教育局局长陈达兴市环保局局长郑洪市住建局局长俞开建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林旭市水利局局长王汝彬市文广新局局长陈峰市园林局局长3.聘请部分规划建设专家学者为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景观艺术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为切实加强龙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增强城市规划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根据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指导意见》(闽建规〔2018〕1号)要求,特聘请21名规划建设专家学者为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景观艺术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名单如下:李奕坚市城乡规划局总工室主任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谢大捷市城乡规划设计院院长注册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倪志宏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陈川良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邱增锋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张扬帆市市政维护管理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吕国梁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蒋建明市建筑工程施工图审图所高级工程师张锦华龙岩美术馆副馆长美术高级教师曾宪华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唐彩章市交通运输局副科长高级工程师陈善棠市(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罗芳侯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城乡建筑学院教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翁平龙岩市新罗区城乡规划服务中心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王永昌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委高级教师钟德彪闽西日报社主任编辑陈宜春原市新世纪施工图审查所所长高级建筑师钟钢生市施工图审查所高级建筑师雷强市第二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陈东强厦门市住宅设计院有限公司龙岩分公司高级工程师梁明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4.聘请部分群众代表为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景观艺术委员会公众代表成员为促进公众参与规划制定,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根据省住建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委员会制度的指导意见》(闽建规〔2018〕1号)要求,聘请8名公众代表为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景观艺术委员会公众代表成员,名单如下:孔雪妹龙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金星福建闽地建筑设计院龙岩分院院长邱星福建雁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邓晖曹溪街道龙钢社区主任廖江和新罗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协管员刘标福建泛华联兴保险销售股份公司龙岩分公司总经理高燕柱龙岩市成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林蔚俊普通市民中心城市规划委员会及景观艺术规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城乡规划局,办公室主任均由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兼任。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09•【字号】闽政文[2012]463号•【施行日期】2012.12.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批复(闽政文〔2012〕463号)龙岩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请求批准〈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的请示》(龙政综〔2012〕360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实施区域协同、城乡统筹、新型产业化、生态持续、文化提升等发展战略,逐步把龙岩建设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西部中心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红色、客家文化生态城市。

三、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合理安排市域产业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和设施共享,实现与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特色化发展中心镇,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同时加强村镇规划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四、科学引导城市空间发展。

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达到110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120平方公里以内。

逐步优化完善主城区功能结构,增强服务带动功能,推进各类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促进城市、产业协调布局。

五、加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龙岩交通枢纽优势,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构建厦漳泉龙交通网络,提高区域交通的可达性与便利性。

完善城市快速路系统,加强主城区和新城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形成系统完善、可达性高的道路系统。

坚持公共交通优先,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完善中心城区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

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龙岩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

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龙岩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

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龙岩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公布日期】2023.12.13•【字号】•【施行日期】2024.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龙岩市自然资源局关于印发《龙岩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的通知各有关单位:《龙岩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经我局党组会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龙岩市自然资源局2023年12月13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编制第三章总体城市设计控制引导要求第四章审查与审批第五章实施第六章附则龙岩中心城区主城区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彰显龙岩城市风貌特色,优化城市品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在中心城区主城区开展城市设计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地位城市设计是落实城市规划、指导建筑设计,塑造城市风貌的有效手段,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第四条工作原则开展城市设计,应当以批准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为依据,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形态,节约集约用地,创造宜居公共空间。

第五条职责划分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设计工作,负责组织总体城市设计和重要区域城市设计的组织编制,其他区域的城市设计可以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

重要区域的范围由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根据城市建设发展情况划定。

第二章编制第六条编制层级城市设计分为总体城市设计、片区城市设计和地块城市设计。

第七条总体城市设计总体城市设计应当确定城市风貌特色,保护自然山水格局,优化城市形态格局,合理组织开放空间体系与特色景观风貌系统,分区引导城市特色风貌。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规定:“为了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指定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东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东)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中)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南和华西)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

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龙岩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7.08.02•【字号】龙政综〔2017〕142号•【施行日期】2017.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龙岩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的通知龙政综〔2017〕142号新罗区人民政府,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龙岩高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已经市第五届人民政府第五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龙岩市人民政府2017年8月2日龙岩市实施《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细则(2017年版)第一条为加强龙岩市城市规划管理,统一技术审查标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结合我市规划管理的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龙岩市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各项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工程及与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有关的活动。

第三条龙岩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码应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的规定。

城市土地供应环节的土地用途分类,应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规定;城市专项规划,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等,在规划编制中可采用专门标准,不受此类标准限制。

第四条建筑容量控制城市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其建筑容量指标应按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

新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指标应符合《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规定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同时应结合编制的总平面方案、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合理取值。

有下列情形之一,宜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城市设计,经论证并按程序报批后合理确定地块控制指标:1.城市重要地段、节点的建设项目,城市旧区改建项目;2.重要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类项目;3.建筑面积大于10 万平方米以上的民用建筑项目;4.含有建筑高度100 米以上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项目。

【高中地理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高中地理试卷】福建省龙岩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龙岩市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教学质量检查地理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请将试题的全部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最符合题意,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30年)》提出,到2030年,规划龙岩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10万人,这是龙岩中心城区人“活得舒服”的人口指标。

下表为2020年龙岩市部分区、县人口统计数据。

据此完成1-2题。

1.该市规划提出的“110万”被称为“临界点”,“110万”是指()A.环境承载力B.土地承载力C.环境人口容量D.人口合理容量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永定区常住人口密度大,是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多B.长汀县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C.漳平市户籍人口数量最少,会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D.新罗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将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将城市群流入人口按照流动范围分为县内、省内县际和省际3类,如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五大城市群流入人口流动范围结构及其变动情况。

据此完成3-4题。

3.2000—2010年我国五大城市群()A.县内流动人口占比上升B.流入人口流动范围有所扩大C.省内县际流动人口占比下降D.省际流动人口增幅最大4.形成2010年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流动范围结构特征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吸纳能力强B.矿产资源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容量大C.人口老龄化程度高,迁移率较低D.户籍管理制度宽松,落户门槛低“健康码”是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推出的个人健康信息、活动信息追踪研判系统。

“健康码”的后台数据是实时更新的,是一个动态监测过程,其颜色会根据个人的健康信息变化及环境暴露史等情况发生改变。

疫情期间,“健康码”是个人在某一地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

龙岩市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解读《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龙岩市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解读《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解读《 龙 岩 市城 市 总体 规 划修 编》
林 兆 武 ’
( 1 .福建工程学院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福建福州 3 5 0 1 0 8 ; ( 2 .龙岩市城乡规划局 福建龙岩 3 6 4 0 0 0 )

要: 通过解读《 龙岩 市城市 总体规划修编》 , 分析龙岩市城市空间扩展动力机制 、 模式选择 、 内涵塑造 , 交通支撑等内容 , , 提 出政治政
Re s e a r c h o n t he Ur ba n Ex pa ns i o n Mo d e o f Lo ng y a n
— — .
An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Lo n g y a n Ci t y Ma s t e r Pl a n r e v i s i o n”
1 《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 解读
龙 岩市位于福建省西南部 , 界于武夷 山脉和博平岭 山脉之 间, 东西长约 1 9 2 k m, 南北 长约 1 8 3 k m, 总 面积 1 9 0 5 0 k m , 其 中 山地丘陵面积 占 8 3 %。龙岩 市西 与江西 省赣 州 市毗 邻 , 南 与 广东省梅州市相连 , 东濒漳 州市 , 北与 三 明市 接壤 。龙 岩市距
2 0 1 3年第 1 2期 总第 1 8 6期




No1 2 ・2 01 3 Vo l・1 86
F u i i a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龙 岩 市 城 市 空 间 扩 展 模 式 研 究
e a l me a n s .
Ke y wo r d s: Ma s t e r P l a n;S p a t i  ̄ e x p ns a i o n;Dy n a mi c me c h ni a s m ;Re g i o n l a c u hu r e;Ex p a n s i o n mo d e E・ ma i l : 3 9 68 5 8 8 9 3 @q q . c o n 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20)一、龙岩中心城市现状龙岩中心城市现在城市人口23.5万人,建成区面积24.4平方公里,人均道路面积6.62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5.92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30.2%,绿化覆盖率31.11%,供水普及率90.17%,液化气用气普及率77.61%,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5.97%。

二、调整原因1、94年底龙岩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虽然考虑了规划期内建制的改变,但仍是站在县级市的角度编制的。

随着97年龙岩撤地设市,龙岩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行政上的升级要求按地级龙岩市的标准,对城镇体系的构架作进一步明确,确定龙岩市以城带乡,以乡促城的具体目标和方向,推进闽西新一轮创业。

2、随着漳龙高速公路、梅坎铁路及棉花滩水电站的开工,福三线的拓宽改造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闽西将成为连接内陆省份和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走廊、交通枢纽,形成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地。

因此,对原总规提出更新的要求。

3、根据国务院〔97〕18号、省委〔98〕113号文件的精神,国家、省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实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土地资源,调整用地规模,降低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提高土地的集约化程度,使城市逐步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4、各项建设用地比例不尽协调,城市各类用地结构需进一步深化,同时,城市中心不太明确,区域服务功能不强,闽西监狱占用大片用地。

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城市的功能运营,制约了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5、近几年的编制的道路专项规划、排水专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及各地块详细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论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设想。

三、调整原则1、保留原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对人口规模、城市发展方向不做变动。

2、对原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城市性质基本保持不变,只进行合理的补充完善;对用地规模的调整不超过15%;对城市用地布局功能分区、道路结构做微小的调整完善。

3、合理配置城市资源,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整体利益,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4、城市规划坚持“近期能见效、中期能适应、远期能拓展”的原则。

5、城市建设坚持“扩城、改造、完善、提高”的方针。

6、城市发展坚持“农业稳市、工业立市、三产强市、环保优市、科教兴市、依法治市”的方针。

四、原总规保留的主要内容1、人口规模与城市发展方向基本不变,规划区范围不作调整。

(1)人口:近期(2000年)30万人,中期(2010年)40万人,远期(2020年)50万人。

(2)发展方向:根据龙岩市的发展战略和用地的可能性,确定城市规划用地近期主要向南发展,使城市重心南移。

坚持将城市北部的闽西监狱搬迁,另择新址,将现有用地作为龙岩中心城市远期发展建设用地。

另外城市向东、向西适当拓展。

同时加强对现有城市用地的挖潜,提高土地利用率,在闽西监狱搬迁以前,规划以旧城为中心,集中紧凑地由北向南、向西发展。

(3)规划区范围:包括城区四个街道办事处(除城东外侧部分山区外)和近郊区的西陂镇(西山、条围、陈陂、排头、大洋、小洋、张白土、黄竹坑、园田塘、石桥十个村);曹溪镇(曹溪、水塘、下寮、西洋、坪尾、月山、浮蔡、石粉、董邦、东山、王庄、坑头十二个村);东肖镇(菜园、邓厝、溪连、盂头、连圣、曲潭、洋潭、隔顶、黄邦、联邦、榴坑、湖洋寨、邦山、龙泉、东堀、后田十六村);红坊镇(下洋、田心、上洋、进贝、东埔、东阳、南阳、龙溪邦、紫安、倒流水、平洋、坎洋、北洋十二个村);龙门镇(石埠、谢洋、龙门、湖一、湖二、赤水六个村);铁山镇(上洋、外洋、溪西、洋美四个村)。

总面积185平方公里。

龙岩市城市规划控制区;龙崆洞风景区3.5平方公里;天宫山风景区3.2平方公里;紫金山风景区5平方公里;江山石山园风景区2平方公里;江山、铁山蒋武川、富溪流域城市水源控制区7.5平方公里;合计总面积21.2平方公里。

2、次干道基本不做调整。

3、布局结构基本不变,即一城加五组团的结构形态。

中心城市主要包括东城、中城、南城、西城四个街道办事处的用地及西陂、曹溪两镇的部分用地。

五个组团主要指铁山、龙门、东肖、红坊、红炭山五个组团。

4、工业布局结构与工业用地布局环境控制三条红线不变。

(1)第一条红线规划城市外环线以内(城市东部以小溪河为界)系城市中心区所在地,对此约2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实行一类环境控制,不再新上任何有污染的工业项目,同时对原有污染型工业企业逐步外迁或调整其产业结构,加强其工艺设备改造,对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实行关、停、转产、搬迁。

(2)第二条红线规划城市外环线以外,红炭山、黄邦山以东、以北,是城市的主要工业区分布所在地。

但在城市北部、东部及东北部只宜发展非废气、非粉尘型工业。

同时东肖地处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向,不宜发展大气污染型工业。

对此范围内约30平方公里实行二类环境控制,严格控制新上有污染工业,对原有的大气污染较严重的工业,要调整期产品结构,加强其工艺设备改造,对严重污染的工业企业必要时加以搬迁。

(3)第三条红线规划城市红炭山、黄邦山以西、以南及城市外围地区,主要包括红坊镇、龙门镇及红炭山,该范围内处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区位,较为远离市区中心,基本适宜作为工业用地,但由于龙门处于市区河流上游,不宜发展废水型工业。

5、城市风貌总体构成框架不变。

(1)以位于龙津河畔的市级公共中心为核心(红心),莲花山公园和登高公园为城市绿心,以龙津河、龙门溪、苏溪和小溪等贯穿城区的河流水系构筑滨河景观体系,同时以龙岩大道、人民路、曹溪路、南环路等为主体构筑城市景观干道体系。

城市红心、绿心、滨河景观体系及城市景观干道体系共同组成龙岩市城市景观的基本骨架。

(2)以自然开放空间(如楔形绿地、水域、山体等)为背景,多层次地有机布置人工构筑物(如建筑物、道路和桥梁等),使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相协调。

另外注重城区内外自然环境的呼应、协调,将城区外围的自然山体有机地借入城市风貌体系中来,突出龙岩市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城市的特色。

(3)以自然山体和高层建筑做为眺望城市景观的俯瞰点,并利用道路空间联系各景观要素。

同时结合道路、水体等形成有不同景观特征的视线通廊。

(4)在景观重点地区,如市级公共中心、曹溪地区级中心、火车站、龙津河两岸绿带及莲花山公园南部等地区,以微观环境细部设计强化其做为重点景观区的市容景观特征。

6、环境保护、市政设施规划基本不做调整。

(1)环境保护规划A、水环境综合防治规划制定水环境功能区划:分五个流域执行标准,Ⅱ类一个流域(林邦溪),Ⅲ类一个流域(富溪),Ⅳ类二个流域(龙门溪、雁石溪),Ⅴ类一个流域(小溪)。

B、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大气环境质量区划分为二类区三片(中心城区、东肖工业区、铁山工业区)、三类区四片(城东工业区、龙门工业区、红坊工业区、红炭山工业区)。

(2)给水规划规划近期拟开发城北江山村美水库地表水水源(总库容改造后达2000万立方米),建10万吨/日的水厂(凤凰水厂)供城市用水。

规划远期新增供水水源,拟开发黄岗水库(库容3312万立方米)建10万吨/日水厂供城市用水。

(3)排水规划规划将龙岩市区排水划分两大区五小区(即:龙津河南区、龙津河北区两大区和铁山、龙门、红炭山、红坊、东肖五小区)。

规划设置一座大型污水处理厂。

(4)防洪规划A、防洪标准:规划近期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建立完善防洪体系;远期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工程等级为二级。

B、防洪对策:加固加宽防洪堤,清除河障,治理疏竣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并从流域着手,兴修水利,绿化造林。

C、对涝洪区北区设排涝站一座,南区设二座,铁山片区设一座。

(5)电力规划城市近期总用量预测为240MW,远期830MW,规划220KV电力网采用环形网络结构,线路走廊尽量利用现有线路改造双回路或多回路。

A、近期扩建曹溪220KV变电站,主变量达到2×120MVA,同时再建设110KV变电站4座。

B、远期除曹溪外,新建220KV变电站3座,建设110KV变电站10座。

(6)邮电规划A、市话标准近期普及率为30%,交换量为9万门;远期普及率50%,总量为25万门。

B、市区内按300-600户居民设一部公共电话。

C、规划在曹溪新建一市级邮电中心,在南城设邮政处理中心,在市区按半径设11处邮电分局。

五、调整内容5.1、龙岩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八五”计划期间,我市国民经济保持较高的速度增长。

经济总量在1993年实现翻两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994年实现翻两番,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79.38亿元(90年不变价),年均增长14.86%,第一产业年递增9.54%,第二产业年递增20.18%,第三产业年递增13.69%,三产结构由90年的30:34:36调整到95年的30:39:31。

在未来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中,中共福建省第六次代表大会确定了“以厦门经济特区为龙头,加速闽东南开放与开发,内地山区迅速崛起,山海协作联动发展,建成海峡两岸繁荣地带。

”的福建跨世纪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通过“七五”、“八五”以来的交通、能源、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九五”新的重点工程的建设,将极大改善龙岩中心城市投资环境,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进一步实施建设具有闽西特色的开放型区域经济战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随着龙岩撤地设市,进一步发挥龙岩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中心城市的集散功能,提供区域的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多种类型的金融、保险、商业、信息等服务。

划分城镇体系结构层次,合理生产力布局,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农村经济体系,提高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在第二产业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利用现有资源,确定和发展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整合互补,加强高新科技产业,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壮大城市经济实力。

按照“优化第一产业,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原则,建立互补、协同整体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全市经济整体发展。

5.2、城市发展总目标面向21世纪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按照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经过近远期20多年的建设,强化中心城市作用,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实力,合理城市布局,提高环境效益,将龙岩城市建设为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高度文明、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5.3、城市性质龙岩的城市性质拟定为:闽、粤、赣边区的交通枢纽,闽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代化的山水园林式工业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