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绅士_读后感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绅士

浅谈中国绅士

浅读《中国绅士》1本书的由来,意义以及研究方法:《中国绅士》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的英文著作。

共分为7篇加一个附录。

在成书之前各篇登载于报刊之上。

此书是费老在自己的《皇权和绅士》《乡土重建》中选出的一些文章,于1949年口述给雷德菲尔德夫人。

后独自整理出版的。

此书虽然是选集,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立的体系,新的思维逻辑。

《中国绅士》的翻译出版有着现实意义。

无可讳言,中国社会目前正进入一个空前未有的社会结构剧烈变动的时期。

也许我们回顾社会学创始人孔德的时代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大革命后的法国,在1830年前后“成了暴发户统治的资产阶级社会。

……他们则成了新时代的冒险家。

他们办起了富于冒险的银行,建成铁路,创建工厂”;而同时“受到教育的年轻人因为供过于求,面临着他们认为渺茫的前途……年轻人在权势的门外久久等候着。

这些年轻人由于不被社会所需要,他们不仅在物质方面感到不满,而且在精神上也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被称为…世纪病‟。

他们无法从理论上解释自己的命运,也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作为生活的准侧。

”这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社会学。

目前中国社会的某些征候也有些像“似曾相识燕归来”但这一切究竟是什么道理?中国社会结果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使得人们如此?《中国绅士》能给人以启迪。

费孝通说过:“只是我们在青年时代曾想从事于建立这门科学,而走上了一条我现在认为正确的路——到中国现存的社会中去观察,调查,分析,研究。

一切前人以科学方法得到的有关社会的理论都只是帮助我们机型这些工作的手段,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但是决不能用来替代我们从实际中得出的结论,尽管我们的决定并不一定正确。

”这段话很好的表现了费孝通先生的研究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社会人类学的特点正是要求调查者长期的在某一地区参与观察,具有精深的语言能力和历史知识。

传统的安乐椅上的理论已经收到挑战。

只有一个优秀的实际调查者,才能是一个优秀的理论家。

同时,只有一个优秀的理论家,才能是一个优秀的实际调查者。

远去的长衫党——读《中国绅士》

远去的长衫党——读《中国绅士》

远去的长衫党——读《中国绅士》主_在分析其中历史的"合理性".如对于体现家法族规不同于家训特色的"惩罚"规定,不能都一概视为愚昧无知.当然,尊重人格,尊重生命是必须的.但对于犯规者的惩处却不能都视为粗暴.对于教育儿童来说,有的家庭从溺爱孩子的远思想出发,多用物质利诱来引导孩子"听话",结果造成孩子目光狭隘,见利忘义.而对于社会惩罚性的约束难以适应.总之,在家法族规的研究领域.解放思想深入开掘与结合现实推陈出新是并重的.口山人——读《中国绅士》《中国绅士》张仲礼着,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g;~i1991年版与"知识分子"一词相比.以"士"来指代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似乎更为合理."士"是一个典型的中国语词和现象.尽管随着历史的延长不断地增减着内容含量,却缺少"自由","独立"的味道,反而具有依附政治的鲜明功能特性."士"在中国历史流变中,西汉中期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分界.此前.尤其是春秋战国至西汉初期,"士"的界定不以对象的知识性为惟一依据.更重视其社会功能,以此,孟尝君的"鸡鸣狗盗"之徒,汉高祖的"贩夫走卒"之辈都大大方方厕身其问.此后,儒术独尊,以儒家经典治国.凭经学取士,"学而优则仕".士的知识特性,文人特性自此得以加强,因此,时至东汉,即使那些参与建国的开国元勋也大多为儒生出身.降及隋唐. 则正式开启了科举考试的大门.两宋更是递相为继,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读书人似乎全都落入了帝国君主预设的圈套之中,成为君主体制的合作者和执行者,为官作宰,求禄求利.明清之时,科举制度更加完备,通过八股时文策试的书生们对君主政治的倚赖性有增无减.他们或身为朝廷命官.直接参与国家的政治管理.或藏身乡野.成为活跃的地方贤达.而这些身在朝廷的官吏及散布民间的乡贤正是此时"士"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一些学者明晰地区分了"士","士大夫","绅士"等语词的意义所指.但也有学者指称."士","士大夫","士绅","绅士"所指并无多大区别.西方研究者大多将其翻译为英文单词"gentry",这或者不能完全重叠中文的意义所指, 然而.如此用法似乎已经相沿而成为惯例.实际上,一千多年来,对作为官吏的士和作为乡绅的士的关注是不均衡的.作为官吏的士精密地组成了各个朝代官僚体系的主流,以国家和民族精英的身份掌握着历史的话语权.历朝正史主要由他们撰写.也主要撰写他们.他们挣得了最多的历史聚光2O世纪初,伴随辛亥革命的炮声.清朝最后的皇帝从高高的龙椅上跌落下来.持续两千多年的传统帝国终于走到了尽头.支撑这个传统帝国的官僚体系.包括上层的官吏体系和下层的士绅体系也因之彻底溃灭了.而对这个官僚体系的现代研究却刚刚开始.研究则似乎更关注乡土绅士.当时.大批从西方留学回国的学者开始运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解析,研究中国问题.与中国传统学术相比,西方的研究视角似乎不太关注那些宏大的政治命题及官僚精英.而是锁定基层草根社会,偏爱"真实的"民间.当然.他们也重视知识阶层的研究,因为在他们看来.知识阶层是社会组成和变化的核心和内力.以整个社会为关注对象的社会学研究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该领域的研究将乡土社会与知识阶层有机结合了起来.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就关注乡土社会,关注下层的"绅士".也就是普通的乡绅在社会结构中的功能作用.费先生生于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江南小镇——同里.深受中国传统社会的浸染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面对日渐消失的传统社会模式. 联系到久远文明大国的衰弊与没落,他没有一味"向西走",而是将现实和历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甚至牵带着对温厚文化传统的些些留恋.探索传统社会的结构.研究作为知识阶层的"绅士" 在传统社会的功能.目的是"重建乡土社会".同时.受西方权利观念的影响.他提出了皇权和绅权两个政治概念,并且较为强调绅权的社会功能及作用.他还从大概念"绅士"里分出两个小概念:官僚和绅士.居官则为官僚,卸任即为绅士.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官僚并不"认真做官",其做官只是获得"安全和保障的必要手续", 目的是为了获得一种安享特权的"免疫".即使辞官归乡了,他们仍拥有"势力",这种势力就是"政治免疫性".政治愈混乱,这种政治免疫性.也就是"绅权"的价值也就愈大.效用也越发明显.[il无疑.费孝通凭着社会学家敏锐的洞察力及丰富的联想力.抓住了传统社会的一些基本特质.但如就历史钻研的准确和深刻而言,还当推吴哈.研究历史出身的吴晗一谈到历史,自然非常之熟络.他从秦代一直数到清朝,指出封建皇权下的"绅权"经历了由"麸存"到"共治".最后到"奴役"的逐步"没落"和"淘汰"的阶段.他反对所谓"绅权"的提法.认为传统集权时代晚期的"绅士"无权可言,粱启超所提出的兴"绅权"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命题.从费,吴身上,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的不同.来自历史的丰富和真实的材料非常富有说服力和时间穿透性.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社会学强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性应该保持稳定一致的良性动机.如果能够将二者结合起来,取后者的目的合理性与前者的认识彻底性.那么,对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可能会更全面.更有益.对中国绅士阶层的研究仍在继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呈现出更加深入,更加精细,更加专业的倾向.1953年,来自江苏无锡的张仲礼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完成了博士论文,获得了经济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即以19世纪中国的绅士为研究对象.题目即"中国的绅士".副标题为"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最初于1955年以英文着作形式由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李荣昌博士将之译成中文,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可以说,张着《中国绅士》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的以现代方法研究传统中国官僚体系构成与功能的着作.如果按照时下的学科分类.张氏此着应该归属历史学,因为此书研究对象的所处时段及研究方法都未曾逃出时下划定的历史学范围.在研究对象上,张着《中国绅士》一书虽然只选取了19世纪.也就是清嘉庆至光绪一段时期的绅士.但是,全书所论及的绅士.囊括范围极为宽广,既包括朝廷官吏,也包括地方乡绅,既包括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的"正途"绅士.也包括因军功,捐纳等手段获得名分的"异途"绅士.因此,此书所言绅士实为广义的绅士.整个19世纪中国的官僚体系.以及这个官僚体系的潜在后备阶层,都在此书考察之内.书评31主曩众所周知.传统中国是官僚体制国家的典型范例.最后的王朝——清朝,虽然由来自远处文化中心之外的北方"蛮族"女真人所建立,但其意识形态,政治,文化诸方面都承袭了明代的先例,承袭了汉人文明的主流(这种承袭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在面对广袤的中原大地时.作为统治者的满人在数量上和文化上都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选举才士的科举制度不仅得以继承,而且发展到了极至.究其原因,正如韦伯所言.科举制度可以引起生员为了俸禄和官职竞争,这样.绅士们也就不至于联合起来共同反对人数和文化都不占优势的满清朝廷了.另外.科举制度培养了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绅士阶层.在赋予他们政治,经济,社会特权的同时.更为一家一姓的朝廷物色到了极佳的统治帮手.张仲礼采用了现代西方的历史计量学方法.第一次对这群帮手进行了系统的划分和全面的统计.他首先笼统地将"绅士"划分为"上层绅士" 和"下层绅士".划分的根据则主要是二者政治地位的高低."上层绅士"包括官吏,进士,举人,贡生等,"下层绅士"则主要由普通生员,监生,例贡生等组成.前者所戴帽子为金顶,后者则为银顶. 前者的政治地位明显高于后者.非专业的人士对于传统"绅士"的了解也就停留在这样划分的水平上.张氏继而详尽考察了"下层绅士"和"上层绅士"身份的获得,以及这两个集团的内部构成.之所以称之为"考察详尽",是因为他不仅关注到我们熟悉的正常科举程序.如生员到举人.再到进士的上升过程,更关注到正常科举考试之外的"捐纳"制度,"恩荫"惯例,甚至还关注到与文举相应的武举制度.另外,对各个层次绅士的身份取得及得名由来,着者也有具体的解释说明.以"下层绅士"为例.该层绅士主要由经过考试的文生员,武生员及捐纳而来的例监生等组成.其中.文生员等级和威望最高,又含有"附生","廪生", "增生"等不同类别."附生"为未参加岁科二考,或者考试成绩不佳者,属于文生员里级别最低的一级."廪生"乃岁科考试成绩最优者,可以享受廪米补贴.在文生员中享有特权也最多."增生"来源与岁科考试成绩二等的附生及成绩四等的廪生.仅次于文生员的集团是"例监生".此集团人员主要来源于"俊秀",即普通平民,也有廪生捐纳者,称为"廉监";"增生"捐纳者,称为"增监";"附生"捐纳者,称为"附监".还有恩赐的"荫监生","难监生"等.此集团人员还包括优监生,例贡生.虽然同在一个大的集团.但是集团内各个类别的生员的地位及所享受的特权彼此有异. 这样的研究相较以前将绅士划分为官吏和地方乡绅的简单化处理更为完整和明晰.同时也可以看到,着者没有满足于对科举制度的研究,其所集中研究的乃是整个官僚体系的社会构成及特性.整个研究则完全采用了西方现代的实证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虽然研究的范围囿于远去的历史.研究的内容为传统的社会结构.但是研究本身更接近今日的"科学".如果说《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对传统科举制度的总结与批判是经验性的,感性的.那么,此书对于传统王朝选官制度的总结无疑更为理性.更为全面.对19世纪中国绅士人数的分析更体现了作者科学的态度与方法.这部分内容占据了全书主要的篇幅.值得注意的是着者结合各种史料所作的各种统计数字和表格.这些统计数字不仅显示了整个19世纪中国各地生员学额和绅士的总量. 还显示了各地学额和绅士数量的变动情况.其中,以太平天国运动为分界关于19世纪前后期学额分布及"正途'异途"绅士之间比例变化的统计意义尤为重要.这部分数字统计揭示了19世纪后期,因为太平天国运动.政府为了寻找财政支持.为了奖励军功,增加了各地学额,导致"正途"绅士和"异途"绅士的数量"猛增".更严重的是,绅士内部的构成也因此发生了重大变化."异途" 绅士的增加比例远远大于"正途"绅士.他们侵入到原为"正途"绅士掌控的领域.在上层绅士中,大约一半数量属于"异途"出身.绅士总量的增加明显加大了普通民众的负担.从经济的角度严重破坏了社会平衡.而绅士内部结构的变化则影响了他们作为社会领袖的素质及其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和地位."异途"绅士控制能力的上升使得曾经为选官制度之金科玉律的科举考试也不再如同以前那么倍受尊崇了.对统计数字的运用还表现在对绅士参加各类社会公益活动积极程度的估算上.也表现在对绅士中"新进者"与"继进者"的数量比及活动积极程度的评估上.所谓"新进者".指的是父祖辈不具各绅士地位的"新"绅士."继进者"则指的是其父祖辈已经获得了绅士地位的人.根据数字统计.19世纪后期,"新进者"数量大增.湖南,广东等省份"新进者"出现的比例相比更高.这正说明新进绅士或是由于军功.如平定太平军,或是由于商业财富的增加.如沿海的贸易等原因而获得绅士名分和地位的.同时.这批"新进者"在承担社会责任上明显不如"继进者"活跃和积极.这一结论也应证了前述"19世纪后期绅士素质变化"的论断.数字统计的运用是此书一个重要的特点.美着名中国问题专家费正清甚至在<美国与中国》所附文献选读中称此书是一本"统计研究着作".毋庸讳言.数字统计的方法也是非常富有说服力的.但是.数字的统计只是方法和手段.而不是此书和此书作者考察,研究的目的作者将"数量分析用于还未形成统计形式的历史资料".其目的在于能够"得到关于绅士职能的更多发现.并且揭示与绅士和绅士集团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变动性有关的某些问题".瞒出于这样的目的.作者以19世纪前后期绅士数量及构成的变化统计来说明绅士型社会走向崩溃的内在原因:又通过对科举制度进行全面考察,指出科举制度漫长的读书应试生涯,以及过于重视辞藻和诗赋的八股文形式,耗费人才成长的时间,更影响了人才的素质.所育人才甚至根本无法面对来自外部的西方势力的挑战和冲击. 于是,它就不得不寿终正寝.内部因素出现了变化,外部又不能适应新的时代.由科举制度支撑的整个绅士社会也就自然而然地瓦解了.抛开结论的正确与否不论,单从作者研究的目的及最后的总结来看.此书实在更像一部社会学研究着作.赞兰兹?迈克尔在"导言"中也强调此书对于"了解社会组织和社会发展"的意义.社会学家总是从社会构成的角度来观察并解释社会的变化.这与历史学家更多地从政治的角度, 经济学家更多地从经济的角度来审视社会的变化颇有不同.今天.社会学似乎越来越成为众人注目的显学.原因何在?仔细考虑之后,我们发现除了社会学可以在意识形态之外安全地俯视社会的结构和组成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忽视.即社会学理论更加重视社会秩序的维持,以及社会生态的生长与保护.而这些正是当今社会的急务.当然.社会学家并不排斥经济,政治等重要因素的重要作用.但是,社会的形成与自我发展肯定不是单一的"技术经济因素"所惟一决定的. 马克斯?韦伯更重视复杂的,多重的因果关系对社会本身的影响和维持.为此,他特别关注官吏制度以及此制度下提供官吏的社会阶层.而这个阶层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即"绅士".他们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实际上.对纯粹技术决定的反感也是2O世纪早期中国社会学家研究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诱因.费孝通曾批评那时的中国知识阶层徒有现代的技术知识.即只知道"生火".却不去考究"火应当生在什么样的场合里,对于社会的影响怎样".只不过他所反感的是技术知识阶级对有关社会的规范性知识的忽视和漠然.的确,唯技术决定的时代使人们忘却人的社会性,忘却了社会本身的活力,也忘却了作为知识分子应该具各的社会功能.而这些正是社会学所关注的.此书以"绅士"为研究对象,自然也探讨了书评主朋"绅士"的社会功能.上层绅士以官吏的形式活动于社会之中.其功能不必再论.广大的下层绅士不仅是绅士集团数量上的多数.而且,其影响与分布也往往宽延到遍及基层的街镇村巷.山高皇帝远,因此.皇帝所希望传播的国家意识形态及道德理念只有先通过科举教材的解释传递给他们.再由他们散播到四乡八野,此即古人所谓之"风化".作为享有朝廷特殊优待的乡野领袖集团的成员,绅士们总是要积极承担一些社会职责. 弘扬儒学,宣传儒家的价值观念自然是他们贵无旁贷的任务.太平军主张毁灭儒教.所到之处往往烧毁孔庙.于是.曾国藩就以卫教卫道的宣传口号从湖南招募乡勇阻击太平军.大批的下层绅士进入了他所建立的湘军.湘军其实就是一群下层绅士统领着冲锋陷阵的农民.当然,绅士们都将自己家乡福利的增进和保护作为自己的责任. 此外.他们还承担诸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组织团练及征税等社会事务.以此,在中央政权运行良好的时期.这些绅士扮演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联络人的角色.他们发挥着社会润滑剂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对立与矛盾.有了这些绅士.政府,绅士与基层民众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平衡格局.一旦维持这个格局的要素出现了不规则的变动.那么.整个格局也会随之变化.19世纪中期太平军的兴起.严重地打击了整个清代社会.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清政府率先打破了三者平衡的格局.增加了学额.增加了"异途"绅士的数量,导致了绅士结构的溃毁.应该说.这是一个纯社会学的论断和总结.如果和军事,政治,经济因素结合起来解释晚清的覆灭,可能会更合理一些.以军事为例吧.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太平军兴起也促使了清朝主力军事武装八旗军以及第二主力军事武装绿营军走向衰败.代之而起的只有来自民间的乡勇,湘军,淮军即因此兴起.异途绅士的增加.非主流军队控制力的加强.使得清廷失去赖以维系的军事,政治力量,其灭亡厄运自然也就降临了. 那么.绅士社会呢?应该说已经随着最后的集权王朝的毁灭而消失了.但是,至少在民国期间.这种带有传统绅士型的社会模式还是存在于一些地方的.多年的社会惯性使得一些传统的社会形态不可能彻底地消亡.延安时期倡导的三三制.其中三分之一的组成成员即来自开明士绅与地方贤达.当然,此时的士绅已经不是,也不可能是旧王朝时期依靠功名获取特权的绅士了.读书应试获功名地位的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那些死守着旧王朝时代刻板戒律的书生必定沦为尴尬的存在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这类书生的代表.一面是象征书生特权身份的彬彬长衫,一面是身处短裤党之间的不伦不类的直立饮酒.使得传统绅士模式与时代新变的不相适应尽显无疑.此时的绅士构成表现出新颖的内容.其成员组成非常复杂.有前朝秀才,也有留学归来的"假洋鬼子".更有经商致富的货贾.绅士头上的辫子没有了,他们的面目似乎发生了变化,但是,绅士社会的大致形态依然存在.[41此后,随着政治革命的运行,不仅是绅士社会,即便是乡土社会,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有的传统,构成社会组成的基本细胞.都已被作为落后的腐质一一淘汰掉了.自然.这已经超出此书所研究的范围.反思起来.绅士社会当然不是值得大加歌颂的社会模式.绅士本身也未必就是一个值得称道的阶层.作为封建王朝的卫道者.这群长衫党已经是远去的历史风景.他们的时代已经永远地结束了.让人畅想的是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基层社会: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基层社会或者社区就像棵棵参天巨木,连成一片构成了整个社会:整个社会则宛如一片郁郁苍苍的原始森林.春生夏长秋熟冬枯,恰如活生生的机体.这片原始森林其实就是一个可以内在调节和自我生长的独立完整的体系.如将这种现象与东北大兴安岭伐木工人的故事联系起来.就更有些意味了.伐木工人在经过对原始森林的多年砍伐之后.放下砍刀一变成为植树天使.造出大片的人工森林.然而,看起来与天然森林没有什么差别的人工林却缺乏天然林对病虫害的免疫抵抗力.更有甚者,由于人工林都是单一树种,单一树种所形成的森林失去了天然森林自我生机的活力与能力.实际上是一种无法再生的"一次性森林".设若一个个原生的基层社会都被彻底破坏.或者整个社会的各个基层单元都是一个模式,那么.这个社会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及其呈现的丰富性恐怕也会随之散失.由此可知,社会的构建实在不是一桩瞬间完成的事情.参考文献【1】论绅士,皇权与绅权,观察社,民国三十七年十-_fl初版.【21张仲礼,中国绅士,李荣昌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230.『3]i~-"知识阶级".皇权与绅权,观察社,民国三十七年十__-fl初版.【4]王先明,士绅构成要素的变异与乡村权力:以20@纪三四十年代的晋西北,晋中为例,近代史研究.2005(2).《中国图书评论》稿约?来稿须知为进一步办好《中国豳书评论>,本刊编辑部热诚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一,凡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成系统,有新见的理论学说均可讨论,特别是学科建设状况,发展态势综论,前沿问题,热门话题探讨尤佳.无论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人文科学的出版物,或文学作品以及大众读物,若有真实心得,独到见解,皆可自由评论;言之有物清新活泼,文理俱佳者更需.二,体裁不拘一格,理论探讨学术随笔,宏大叙事微观削析..对话交流,座谈畅论……各里千秋:但求争鸣学理,活跃学界.三,文字可长,但勿逾八千畜;长话短说,但下限三干宇来藕请附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工作单位,职称).为便联系,请注明联系电话,传真或E—n础.四,投寄本刊的文章.凡采他人成说,务必加注说明.在弓I文后加数码标识,详细文。

中国士绅读后感

中国士绅读后感

中国士绅读后感《中国士绅》是一部以中国近代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鲁迅。

小说以描写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士绅阶层为主线,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道德品质和社会地位,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在历史变革中的困惑和挣扎。

通过对中国士绅的描写,小说不仅展现了一个特定社会阶层的形象,更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士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道德品质。

在小说中,士绅们大多生活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他们虽然拥有一定的地位和财富,但却陷入了道德沦丧和空虚无趣的生活中。

他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沉迷于享乐和权力的欲望中,对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毫无关心。

这种生活状态不仅使他们自己失去了人性,也使整个社会陷入了道德沦丧的泥沼之中。

这种对士绅生活状态的描写,使人深刻地反思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困境。

此外,小说还通过对士绅的描写,展现了他们在历史变革中的困惑和挣扎。

在小说中,作者通过对士绅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他们对于社会变革的无奈和矛盾。

在封建社会的末期,中国社会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动荡,而士绅们却陷入了对于传统和现代的挣扎之中。

他们既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又想迎接新的变革,这使他们陷入了内心的纠结和困惑之中。

这种对士绅内心世界的描写,使人深刻地反思了中国社会在历史变革中的矛盾和困境。

总的来说,小说《中国士绅》通过对士绅的描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和矛盾。

通过对士绅的生活状态和道德品质的描写,小说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危机和精神困境;通过对士绅在历史变革中的困惑和挣扎的描写,小说展现了中国社会在历史变革中的矛盾和困境。

这种对中国社会的深刻反思,使小说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也使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绅士》读后感

《中国绅士》读后感

《中国绅士》读后感
中国绅士,是指那些在城市与农村游手好闲逃避劳动,却更愿意去争夺政治权利的一批人。

在西方入侵之前,他们作为绅士存在于农村和小城镇之中,而之后,他们只有依靠地租寄生于广大劳动人民。

那么这些人是怎样产生的呢?费老认为,在古代传统社会,人们的“桑梓之情”十分浓厚,人与土地之间有强烈的感情,“落叶”必须“归根”。

然而,到了近代社会,送出去求学的学生在外出求学之后,便不愿意归来,因为所学之物与农村实际操作大相径庭,并无用武之地。

他们并没有机会用他们所受的现代方法训练去改革传统方法,又无法生产谋生,只有走上争夺政治权利的道路。

再者,由于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社会,不易大力发展大规模工业,西方文明并没有完全引入,引进的是一些追求享受的表面因素。

因此,在没有物质基础的前提下便产生了这样一群人。

对比当代社会,工业大规模发展的今天,亦有诸多从农村外出求学的学子,又有多少个回归了农村呢?他们所学之物或是求学之年在外的见识让他们不甘于回家耕地,总想在外拼搏一番,以期改变自身的命运,过上更好的物质享受的生活,因此,他们大多数漂泊在一线或是二线的中大型城市,领着在大城市勉强过活的薪水,或是肩上顶着承重的房贷、车贷,成为“蜗居”一族、“北漂”一族。

少数饶有成就的,用没日没夜的加班、永不充足的睡眠换来房子、车子、不愁吃穿的富裕生活,但这真是他们最初想要的生活吗?。

中国绅士的特点——读《中国绅士》有感

中国绅士的特点——读《中国绅士》有感

中国绅士的特点——读《中国绅士》有感
如果要说起中国绅士的特点,那一定要从《中国绅士》这本书说起。

《中国绅士》让我们认识到一个中国绅士特有的品质:文雅礼仪。

这本书中,中国绅士被描绘得具有谦虚、温和、有礼义的品质,他与外界保持距离,不喜新奇,思虑全面,细心为人,重视常识,朴实洁净,有节制,诚实守诺,以及道德品行的完美无瑕。

书中的中国绅士崇尚文雅的礼义,有一种精致而充满文化气息的礼仪,把礼仪融合到华夏文化中来了。

另外,《中国绅士》还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绅士要求自己做到克制,态度庄重、责任心强,以诚实、守正、朴素为日常修养,即使在面对他人的挑衅,他也要求自己不要言语动手,要以理智、文明、克己等来解决问题。

总之,《中国绅士》让我们认识到中国绅士特有的文雅、克制、责任心强等特点,充分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精髓,无论男女老少都能从中学习到一些道德准则和人生哲学,成为一个更高尚的人。

读张仲礼的《中国绅士》

读张仲礼的《中国绅士》

读张仲礼的《中国绅⼠》 绅⼠的地位是通过取得功名、学名、学衔和官职获得的。

“正途”绅⼠通过正规政府考试⽽产⽣,“异途“绅⼠则主要是通过捐纳获得。

”正途“绅⼠⼀般可以换得较⾼的官职,⽽后者则只能出任较低的官职,此外,武科的功名、学品、学衔和官职也需要经过考试获得。

武学功名⾼则出任武官。

中国军队中的武官⼤部分是⾏伍出⾝,获得官职后才成为绅⼠。

整个绅⼠阶层可分为上下层。

上层绅⼠由学衔或官衔较⾼的绅⼠张程,⽽下层绅⼠则由学衔较低或通过捐纳获得较低功名的绅⼠组成。

上层绅⼠在条件、特权上明显优于下层绅⼠,但是优于数量上以及管理层级上的差异,下层绅⼠的权⼒所触及的范围则要宽泛得多,他们所需要管理的社区要⽐上层绅⼠多。

上下层绅⼠的区别并不是社会主要分界线,主要分界线仍然在整个绅⼠阶层与平民百姓之间。

跨越绅⼠阶层与平民之间界限的决定性⼀步在于获得下层绅⼠的地位。

进⼊下层绅⼠集团的主要途径是考试与捐纳科举考试的⼊门考试为“童试”,通过后即为“⽣员(秀才)”,也就是受过教育的下层绅⼠。

当然,科举考试并不是完全对⼤众开放的,要获得考试的资格,考⽣需要找⼀个绅⼠为其出⾝与品⾏做担保,⽽且舞弊与贿赂⾏为在考场上也是存在的。

⼈们还可以通过捐纳获得“监⽣”(国⼦监学⽣)与贡⽣(朝廷的学⽣)的学衔,称例监⽣与例贡⽣。

监⽣与贡⽣可⾃⾏选择是否就读,但⼀般来说,就读者的社会地位要⾼于不读书者。

除却考试与捐纳能获得绅⼠地位,还有恩监⽣⼀说,即皇帝恩赐⽽得到的监⽣,取⾃贵族或算学⽣以及圣贤后裔;进⼊绅⼠阶层的另⼀突进是世袭特权,即“荫”。

享受“荫”之特权的主要是祖辈中为国效劳或受难者。

“荫”之特权享受的⼈很少,范围也⽐较⼩,在19世纪根本微不⾜道。

很多⼈容易将耆⽼误解为绅⼠阶层中的⼀部分,然⽽他们与绅⼠还存在着较⼤差别。

耆⽼多指的是年⾼德劭的⽼⼈。

他们拥有较⾼的社会声望,甚⾄可能是⼀⽅领袖。

绅⼠的价值要⾼于耆⽼,主要原因是绅⼠具有官职⽽耆⽼只是平民百姓,耆⽼不享有特权也不能出任管⼦。

中国绅士读书报告

中国绅士读书报告

《中国绅士》读书报告我读的是由美国费孝通先生著、惠海鸣译,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在2006年1月出版的《中国绅士》。

1949年左右费老从他的《皇权和绅权》、《乡土重建》两书中选出了一些文章口授给美国的雷德菲尔德,于是雷德菲尔德夫妇于1953年将此整理并出版成为China’s Gentry一书。

本书即是这本China’s Gentry的中文译本。

《中国绅士》一书分为两大部分:知识分子问题和传统中国的绅士以及乡村、城镇和都市。

费老作为社会学家的特点在此书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即他采用了社会学常用的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反映整个中国的社会背景,他具体化地调查了“绅士”所处的乡村、城镇和都市的社会结构和情景从而论及中国的社会、政治和历史的整个背景,这样就能使读者更清晰、深刻地理解中国绅士的问题。

关于本书,我着重向探讨两个问题。

第一,何为中国绅士?第二,为什么要研究“绅士”这一阶层,即研究它的意义何在?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不难解。

“绅士”即士大夫阶层。

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农村,所以称呼他们为乡绅更为准确。

绅士,是就其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而言的,在经济结构中他们是地主,在政治结构中他们则成了官员,而他们做官的主要途径就是科举考试。

也就是说,中国的绅士本质就是通过科举选拔上来的变为地主的农民。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具备一个重要的特点即对统治者有一种仆人式的效忠以及对自己曾经的身份的人的压榨。

他们因受到“天子”的眷顾而脱离了农民的深渊,自然会心甘情愿去帮“天子”笼络或者压榨农民。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就只有些浅显的思考了。

我认为绅士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出现并发挥重要作用体现的最主要的就是社会阶层的流动及社会结构的变化。

因此,在社会结构趋于稳定甚至僵化的情况下,这种阶层之间的流动和变化就显得异常重要。

本书的最后一句结论性的话语“中国需要新的领导和改革”似乎也表达了这样的意义。

当高考逐渐僵化,越来越多寒门子弟想要跻身上层变得愈发困难时,“新的领导和改革”需求便更加迫切了。

中国绅士读后感700字

中国绅士读后感700字

中国绅士读后感700字
过年七天假期,零零碎碎的读完了费孝通的这本书,以前看过他的《乡土中国》,文字精炼,考据详实,对传统社会的宗族制度分析的鞭辟入里。

这本书也是如此,关于农村和城市的联系,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农村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完全被打破,所有日常用品全部依赖于工业生产,农村财富大量外流。

而随着人口暴增人均耕地面积有限,土地收入完全不足以养活一个正常家庭的日常所需,没有了可以依赖的传统小作坊手工业,大多数农村劳力只能去往城市,以繁重的体力劳动换去微薄的收入以维持家庭开支。

而这些人的何去何存往往被忽略,等到有一天城市不在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当然这一天还没到来)
而社区之间的联系也并不通畅,交通布局存在重复建设,有些地方空,路,水,铁路倾轧建设,并不是相互补充,而有些贫困地区交通方式单一,路途崎岖,与周围联系并不紧密。

无法形成较大规模的经济交易市场,输出和买入的成本都较高。

就目前的教育而言,具有普遍性,农村和城市的适龄
人群都能受到教育,按照一定比例进入大学,而大学所学到的知识,在出了学校以后很难学以致用,这些年轻学子或者继续参加考试经过严格筛选进入政府机关,或者就职于企业,或者被别有用心的宣传舆论诱使其创业,极少有人愿意回到农村,他们的所学在农村的日常生产中并无法发挥作用,他们的观念也已然改变,认为体力劳动是不光彩的,这又让农村人口失去有生力量,加剧了贫困。

通货膨胀是一种政府可控的经济调节手段,最大的受害人群莫过于拿固定薪资的各界底层人群,他们默默承受着实际工资日益缩水,又不愿降低物质享受和优越感,从而背负等同于职业年限的巨额分期贷款,透支着自己的消费能力和未来的选择机会,资本在恶意投机中流入少量人的囊中。

中国士绅读书笔记

中国士绅读书笔记

中国士绅读书笔记【篇一:中国绅士_读后感】《中国绅士》读后感——张仲礼11治安七区队李瑶 201120270243 我觉得很好的地方:第六节绅士对特权地位的利用绅士的地位给了他们许多好处。

他们的特权为他们提供了若干特殊的免税和免刑等待遇,这不仅为法律所承认,也为社会所接受。

然而实际上,绅士凭藉其地位常常将其权力扩大到超过明文规定的限度。

在纳税方面,他们对自己地位的利用十分明显,许多绅士都能偷漏赋税,甚至将某些政府税款中饱私囊。

按理说,绅士地主应像平民地主一样缴纳同样的田赋和漕粮。

实际上,赋税缴纳的不平等是司空见惯的。

绅士常自称为“绅户”、“儒户”、“官户”、“城户”、“大户”,他们称百姓为“民户”、“乡户”、“小户”。

用这些词是显示纳税方面的差异。

例如江苏巡抚丁日昌在描述江北地区漕粮负担不平等时就说:“江北漕价向有绅户、民户之别,又有城户、乡户之别。

绅户每石有全不完者,有收二千余文者,有收三千余文者。

”而“乡户、民户则有收至六七千文者,甚有收至十五六千文者。

低昂悬殊,骇人听闻。

”“归官者不过每石六千八百文”。

丁日昌还指出“大概城中民户尚不十分吃亏,乡中民户则真吏胥之食邑户矣。

”再如在江苏通州,绅户和乡户的赋税征收也显示出同样的差别。

巡抚丁日昌指出,造成这种税率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是纳税者常常不知道田赋的确切数额。

因此他令各知州、知县将不同等级土地应付的不等的税率公诸于众。

他强调纳税平等的必要性,并下令禁革大户、小户名目。

他坚持在征税方面,“自应无分绅民,一例收缴,以昭平均?? 倘有绅户恃衿抗违,及里排人等欺蒙小户,影射浮勒等情,即由县详请、分别究惩,勿稍姑息”。

这些政令的有效性当然难以评价。

丁日昌力主取消大户、小户的名目,缴纳赋税不得有差别。

但是他承认,歉年时允许瞒报的陋习仍然存在,征税制度上就留下了漏洞。

纳税的不平等在19世纪中国造成了如此严重的问题,以致有些绅士本人也提出了平等纳税的原则。

江苏著名绅士领袖冯桂芬咸丰三年(1853)曾著《均赋说》四篇,力主赋税平等。

远去的长衫党——读《中国绅士》

远去的长衫党——读《中国绅士》
和“ 下层绅士” 划分的根据则主要是二者政治地 身更接近今 日的“ 。 科学” 如果说《 。 儒林外 史》《 、聊
位的高低。“ 上层绅士” 包括官吏 、 进士 、 举人 、 贡 斋 志异》 对传统科举制度的总结与批 判是经验性
生等 ,下层绅士” “ 则主要 由普通生员、 监生 、 例贡 的 、 感性 的。 那么 , 此书对于传统王朝选 官制度 的

个 四体不勤 、 五谷 不分的绅 士阶 层 。 赋予他 乡绅的简单化处理更 为完整和明晰。 在 同时也可 以
们政治 、 经济 、 社会特权 的同时 。 更为一家一姓 的 看 到 , 著者没有满足 于对科举制度 的研究 , 其所 朝廷物色到 了极佳 的统治帮手。 集 中研究的乃 是整个官僚体 系的社会 构成及特 张仲礼采用 了现代西方的历史计量 学方法 . 性。 整个研 究则完全采用了西方现代的实证主义 第一次对这群 帮手进行 了系统 的划分和 全面 的 的态度和方法 。虽然研究 的范围 囿于远 去的历 统计 。 他首先笼统地将“ 绅士” 划分为“ 上层绅士” 史 . 究的 内容为传 统 的社会结 构 . 是研究本 研 但
厕身其 问。此后 , 儒术独尊 , 以儒家经典治 国。 凭
实际上 , 一千 多年 来 , 对作为 官吏的士和 作
经学取士 ,学而优则仕” 士的知识特性 、 “ 。 文人特 为乡绅 的士 的关注是不均衡的。 作为官吏 的士精
性 自此得 以加强 , 因此 , 时至东汉 , 即使那些参与 密地组成了各个朝代官僚体系的主流 , 以国家和

平上。
张氏继和表格 。 这些统计数字不仅显示 士” 身份的获得, 以及这两个集团的内部构成 。 之 了整个 1世纪中 国各地生员学额和绅士的总量 . 9 所 以称之为“ 考察详尽” 是因为他不仅关注到我 还显示 了各地 学额和绅士数 量的变动 情况 。其 , 们熟 悉的正常科举程序 。 如生 员到举人 . 再到进 中 , 以太平天 国运动为分界关于1世纪前后期学 9 士的上升过程 ,更关注到 正常科举考试 之外 的 额分布及 “ 正途 ‘ 异途” 绅士之间 比例 变化 的统 “ 捐纳” 制度 、恩荫 ” “ 惯例 , 甚至还 关注 到与文举 计 意义尤为重要。 这部分数字统计揭示 了1世纪 9

评《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doc

评《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doc

读《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有感【摘要】本书共有四章,第一章考察了19世纪中国绅士的构成和特征:①成为绅士的途径:“正途”即经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学品、学衔和“异途”即通过捐纳而获得功名成为绅士。

②构成:下层绅士:各类生员和异途的监生、例贡生;下层绅士:官吏、进士、举人、贡生。

③绅士的特权:与地方官平起平坐、唯有他们可参加某些礼仪、在节庆和典礼中承担了特别的作用、犯罪不会上刑、法律保护其免受平民百姓的冒犯、绅士犯法,知县处置必须采取特定的程序、可免去所有的人头税、可得到政府给的月例银、应考可得到资助、遇荒灾可得到特殊待遇等。

④绅士的职责:他们视自己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己任,如筹款兴修水利工程和修造贡院、调解纠纷、组织团练等等。

第二章分析了19世纪中国绅士的人数:①19世纪上层绅士总数达到100余万。

②绅士成员遍布与全国,并以其特权和势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③起先清皇朝利用捐纳制度创造了一个绅士集团来牵制“正途”绅士。

⑤太平军以后,政府为了寻找新的财政收入以供军费,各县只要报效军饷,即可允许增加“正途”绅士的名额。

太平天国的兴起也导致了捐纳制度的变化。

⑥“正途”和“异途”绅士人数猛增又加重了原先已有沉重负担的平民百姓的负担。

⑦在19世纪前半叶,只有11%的绅士是上层绅士,但是是绅士阶层的核心。

第三章描述了19世纪中国绅士的科举生涯:①读书应试是绅士的主要活动。

②清代考试内容一直是三场。

试题主要选自儒学经典中的议题。

考试的第一场是考四书文。

第二场考经文。

第三场考策问。

③科举制度确实使某种“机会均等”成为可能,但是实际上它对于那些有财有势者却大为有利。

④科举制度中的舞弊层出不穷。

第四章是对于19世纪中国绅士的传纪的数量分析【感受】这本书让我比较系统、深刻地了解到19世纪中国绅士的相关信息以及清代的科举制度。

我对里面的两个关键词比较感兴趣,分别是“捐纳”、“绅士对特权地位的利用”。

读张仲礼《中国绅士》有感

读张仲礼《中国绅士》有感

读张仲礼《中国绅士》有感会昌中学刘玉英张仲礼先生的《中国绅士》让我对明清的取士制度和绅士阶层的情况有了比较明晰的了解。

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对一些知识点心生疑问,有些疑问在书中可以找寻到答案,而有些则是要自己去思考和探讨。

这儿我将有详略的表述些问题和自己的观点。

一、入仕之艰难及士民对功名的渴望通读整本书,我脑里留下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古代士民入仕并非易事,但是,尽管入仕之途艰难至极,很多士民仍然甘于功名的追逐。

这是为什么呢?(一)入仕之艰难在古代中国,平民要入仕主要有两途径,一是从小苦读参加科举考试,二是积攒资金通过捐纳获得功名。

虽然有这两条普遍性的路径,但普通平民要入仕却并非易事。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要走这两条途径入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来探讨平民的入仕之艰难。

1、科举费财费时科举制度延续千余年,为朝廷服务也为平民提供了入仕途径。

但是平民要借此途径入仕却并非易事。

一个人如果要通过科举入仕,他首先必须得花钱买书请塾师或入私塾去熟读四书五经等书;然后要请本地或本宗族的一个廪生作担保;要上交试卷费等。

如果这些条件都具备,则要经过童试、乡试、院试等层层考试,如若中榜还要向教官以及为他们考试作保的廪生纳规费。

我们暂且假设一个人能请到廪生作担保,但是那些从读书到考试中榜的所有经费对于一个普通平民却是个难题。

除开请塾师或入私塾的费用、考试途中的各种盘缠,就说那些上交的费用,据张仲礼举例,“在仁怀厅,童试第一场试卷收费1050文,武童试试卷为2100文”。

纳规费“家道殷实的生员每项纳银七八十两,家资不富的生员也需纳约二三十两。

有钱的武生员需纳百余两,较贫的也需纳六七十两。

”考生员就需要上交这么多的费用,那么如果还要一路上去参加乡试,要“中进士,拉翰林”,可想而知,那需要的费用更是巨大。

一般平民家庭很难承担多年读书应考的费用,他们需要儿子下田务农或是做些其他的活计。

我们也可暂且假设一个人拥有了去应试的所有外在条件。

他去参加童试,要取得生员的功名,那也不是一次两次就能取得的。

中国绅士的特点——读《中国绅士》有感

中国绅士的特点——读《中国绅士》有感
五 、 士 的主 要 聚 居 地 绅
个好差使 , 但权衡一下, 也比贫农阶级造反威胁 自己的财产和生命
好。所以绅士们对上讨好皇帝, 满足 皇 帝对 饯 和 劳 力 的需 要 、 躬 屈 卑 膝 。 趁 机 保 护 他 们 自 己和 家 族 。 在 人 民 面前 穷 极 恶 、 税 、 兵 。 征 征 当 然 绅 士 为什 么 非 要 去做 官 吗 ?如 果 离开 了官场 去 “ 高” 这 不 清 ,
更好吗?但是在专制的社会这不现实,再说做 官也不仅仅是为了 自 己, 也为 了保护一群人 , 一个家族 。
二 、 士 当官 哲 学 绅
在 自给 自足的经济里, 中国农民不是孤立 的生活 , 而是密集于村 里。这是因为亲属组织和需要相互保护这两个因素。直 到现在我们 也可以看到一个村庄通常是有一两个大姓的人组成 一个村庄 。有 的 村庄有围墙或者交通 比较便利,但是没有成员间的分工它就不是 城 围墙式的镇 是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 是政治中心 。 建造这种 高墙 需要 政治权力的支持, 这样就 比较安全。 由于劳动的成本低, 地主们 不需 要很富有就可以从他们 自己的土地上解放出来。 在这种情况下, 们 他 可 以把土地租出去, 自己撤到有城墙的镇里去住。 这样镇上就聚集了
自从中央集权 的政治权力建立起来, 绅士阶级从未企图去控制政 由于他们政治立场 的态度 , 以及政治体系对他们作 用的结果 。 传统绅 士阶级 的政治哲学有一个重要的观念称为道统。道统观 念的发展是 由于 已经 出现 了一种新型的人, 学者一 知识分 子, 他们被 排 除政局之外 , 但拥有社会威望 。 出一些伦理原则来限制政权 的力 提

学消遣 、伦理知识。他们主要 是使传统规则永久化 。不注重 自然知

中国士绅读后感

中国士绅读后感

中国士绅读后感首先呢,这书让我对“士绅”这个群体有了全新的认识。

以前我就模模糊糊地知道古代有这么一群人,好像很有文化、地位还挺高的。

但看了这本书才发现,他们简直就是中国传统社会里的“多功能达人”。

他们上能和官府打交道,下能和老百姓唠家常,就像社会这张大网里的一个个枢纽,把各个阶层给串联起来。

比如说在乡村里,士绅们就像是地方上的“定海神针”。

遇到什么纠纷啦,他们就出来调解调解,用他们那套儒家的道理,让大家心服口服。

这就好比是乡村版的“法官”,但又比法官更接地气,毕竟他们和乡亲们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人。

而且这些士绅可不光是动动嘴皮子那么简单。

他们在文化传承方面那也是立了大功的。

想象一下,在古代那个大部分人都忙着种地糊口的年代,士绅们坐在书房里,摇头晃脑地读着那些古老的经典,然后又把这些知识教给村里的小孩子们。

这就像是一场接力赛,他们从前人手里接过文化的火炬,又传给下一代。

要是没有他们,咱们中国这么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可能就没那么容易在民间扎根了。

不过呢,士绅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他们有时候就像那些有点小傲娇的特权阶层。

因为和官府关系密切,在某些事情上可能就会有点偏向自己的利益或者他们所在阶层的利益。

这就好比一群人玩游戏,他们手里握着好几个“特权卡”,偶尔会让游戏看起来不那么公平。

书中还讲到士绅在社会变迁中的各种遭遇,这部分就特别有意思。

当西方文化像一阵狂风一样刮进中国的时候,士绅们就有点懵圈了。

他们一直习惯的那套传统模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有的士绅就开始挣扎着想要改变,试图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有的呢,就像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还守着老一套不肯放。

这让我想到,人在面对巨大变革的时候,真的是各种反应都有,就算是士绅这样看似高高在上、见多识广的群体也不例外。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机制像是开了“透视挂”一样。

以前看古装剧的时候,只是看个热闹,现在再看,就会去想,这个角色是不是就是士绅阶层的啊?他们在这个故事里起到的作用是不是就像书里说的那样呢?这书就像是一把小钥匙,打开了我理解中国传统社会更深层次结构的大门,而且还让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中国社会从古至今一路走来的曲折和变化,真的是收获满满啊!。

中国士绅读后感

中国士绅读后感

中国士绅读后感
首先呢,以前我对士绅的印象就比较模糊,感觉就是一群穿着长衫、摇头晃脑念着之乎者也的人。

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他们可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士绅就像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纽带,一头连着高高在上的官府,一头连着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官府有啥政策啊、命令啊,很多时候都得靠士绅们去传达和推动,在老百姓眼里,士绅有时候就代表着官府的权威。

就说这赋税吧,士绅在中间可起着微妙的作用。

他们自己可能因为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财富,能得到一些赋税上的减免之类的优待。

然后呢,对于普通百姓交赋税这件事,他们有时候帮忙催缴,有时候又好像能给百姓说说情。

感觉他们就像走在钢丝上的人,在官府和百姓的利益之间搞平衡。

士绅在乡村里那也是相当有话语权的。

他们往往是当地文化和教育的推动者。

像建个私塾啦,主持个祭祀活动啦,都是他们的活儿。

这就好比他们是乡村里的“精神领袖”,老百姓对他们是又尊敬又有点小畏惧。

不过呢,这尊敬有时候也会被一些士绅利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我觉得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就是把士绅们那些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角色剖析得特别清楚。

他们之间既有那种互相攀比、争权夺利的一面,也有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团结起来的一面。

比如说有别的地方的势力来欺负本村的时候,士绅们就会联合起来保卫村子的利益。

而且呀,从这本书里还能看到社会变革对士绅阶层的冲击。

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冲击,旧的社会秩序开始动摇,士绅阶层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稳稳当当的了。

他们有的想顺应潮流搞点新花样,有的就顽固地守着老一套,这就导致他们内部也开始分化。

又来了很多朋友们的读后感

又来了很多朋友们的读后感

又来了很多朋友们的读后感最近又收到很多假设邻网友们关于《中国绅士》的,这就像一份份新年礼物,很特别也很让我感动!马上要到新年了,先祝所有的人新年快乐,心想事成!顾迅 (嘉里粮油,金龙鱼品牌群经理)很多中国男人为什么缺乏修养,不重礼仪,不尊重女性以及任何弱者?抛开传统文明的沉沦以及国力带尊和自信的丧失的大背景之外,最根本的原因是两个,第一是专制控制下个体的猥琐,如对官府和强权的膜拜;第二是对物质饥饿和贫寒的发自内心深处的恐惧,如插队,不尊重秩序等。

虽然楼上有朋友说得好,绅士风度确实与个人收入和地位有一定关系——当你能掌握和控制的资源越多,力量越强大,你当然越能沉着不迫,风度翩翩,对弱者充满善意的微笑(因为他们对你没有威胁)。

不过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保持内心深处的优雅和蔼念?我偶尔给女性朋友做婚恋参谋时,我总给她们这样一个小经验:你不仅要看他出入上流社会各种优雅场所的得体与风度,更要带他去那种贫寒小巷,带他去一个肮脏的小餐馆吃饭,看他如何对待周围的民工,疲惫的效劳员,如何就餐……这才看出一个男人的本性。

李峥绅士风度是公关的润滑剂。

《中国绅士》是绅士的教科书。

倪小红 (投资理财自由职业者)【中国绅士】这本书,看上去是给男士们读的,也是男士受益的书,确实真正受益的该是女士们。

为此再一次感谢羽西,为我们送来了一本"初冬的圣品"让我们能细细地品,慢慢地嚼,更能放在床头边回味…… 该书最让我深有感触的是,对女士的尊重。

在许多细节中教男士们该如何尊重女士,这是当绅士的根本功。

在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有些男士缺乏的是这种品德。

比方地铁上抢座位;乘车时抢的士;交往中被婉转谢绝时,就露出龌龊的嘴脸,含沙射影的诋毁;……在此应好好地看看这本书!然后,这本书也是检验女士们的一面镜子,男士们在努力学做绅士了,那我们哪?女士们如何成为配得上绅士的淑女呢?(这里的配不一定是结婚的对象,也是指与绅士交朋友,同相处,共处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绅士》读后感——张仲礼11治安七区队李瑶 201120270243 我觉得很好的地方:第六节绅士对特权地位的利用绅士的地位给了他们许多好处。

他们的特权为他们提供了若干特殊的免税和免刑等待遇,这不仅为法律所承认,也为社会所接受。

然而实际上,绅士凭藉其地位常常将其权力扩大到超过明文规定的限度。

在纳税方面,他们对自己地位的利用十分明显,许多绅士都能偷漏赋税,甚至将某些政府税款中饱私囊。

按理说,绅士地主应像平民地主一样缴纳同样的田赋和漕粮。

实际上,赋税缴纳的不平等是司空见惯的。

绅士常自称为“绅户”、“儒户”、“官户”、“城户”、“大户”,他们称百姓为“民户”、“乡户”、“小户”。

用这些词是显示纳税方面的差异。

例如江苏巡抚丁日昌在描述江北地区漕粮负担不平等时就说:“江北漕价向有绅户、民户之别,又有城户、乡户之别。

绅户每石有全不完者,有收二千余文者,有收三千余文者。

”而“乡户、民户则有收至六七千文者,甚有收至十五六千文者。

低昂悬殊,骇人听闻。

”“归官者不过每石六千八百文”。

丁日昌还指出“大概城中民户尚不十分吃亏,乡中民户则真吏胥之食邑户矣。

”再如在江苏通州,绅户和乡户的赋税征收也显示出同样的差别。

巡抚丁日昌指出,造成这种税率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是纳税者常常不知道田赋的确切数额。

因此他令各知州、知县将不同等级土地应付的不等的税率公诸于众。

他强调纳税平等的必要性,并下令禁革大户、小户名目。

他坚持在征税方面,“自应无分绅民,一例收缴,以昭平均……倘有绅户恃衿抗违,及里排人等欺蒙小户,影射浮勒等情,即由县详请、分别究惩,勿稍姑息”。

这些政令的有效性当然难以评价。

丁日昌力主取消大户、小户的名目,缴纳赋税不得有差别。

但是他承认,歉年时允许瞒报的陋习仍然存在,征税制度上就留下了漏洞。

纳税的不平等在19世纪中国造成了如此严重的问题,以致有些绅士本人也提出了平等纳税的原则。

江苏著名绅士领袖冯桂芬咸丰三年(1853)曾著《均赋说》四篇,力主赋税平等。

四篇分别针对四种人。

第一篇《均赋说劝官》,他呼吁官吏要自尊,“丛怨于绅衿,肆虐于平民,小而讦讼,大而闹漕,身败名裂,官实当之,非所谓任其咎者乎。

”他认为,均赋要减少铺仓兑运各费,使胥吏差役无中饱之机会。

第四篇《均赋说劝民》,他说行均赋之法,将有利于乡民,他提醒乡民,不要相信丁胥差役“造作浮言,以为别有良法,或隐匿逋欠,或贿买灾荒……用此术以荧惑乡愚”。

在第二篇《均赋说劝绅》、第三篇《均赋说劝衿》两文中,分别劝说上层和下层绅士。

对上层绅士,他说:“同一业田,同一完粮,人何以宜多,我何以宜少?”他又提出:“我能保子孙之为绅不为民乎?能保子孙之有田无田乎?更能保子孙之有无乎?”对下层绅士,他指出,绅士完纳短少,则使胥吏有从乡民处勒折浮收之机。

而浮收之划分,下层绅士所得最少。

“漕务之利,丁胥差役百之,官十之,绅二三之,衿特一之耳,甚有不及一者。

故日获利最微。

”所以“漕务中之最可怜悯者,惟衿。

何也,日获利最微也,婴祸最易也,贻误又最大也。

”一旦有事,罹祸者必为他们。

冯桂芬又说,衿“所恃者学政。

然近来学政有如万载辛公从益者乎?无有也。

褫一生,斥一监,朝上牍,夕报可矣。

”“国课之宜完,民艰之宜恤,为士者必知均赋之为善政。

……为民者可以不知,为士者岂宜不知此?而不知又何足以为士乎。

”但是,一般地说绅士并不会因此而不安,绅士拿到的比重或许也不止此数。

绅士如想不纳田赋和漕粮,常常有意拖欠,以期最终能偷漏。

为杜绝弊端,政府制订了一些规定以制止这种情况发生。

在登录田赋的“印簿及串票内,注明绅衿某人字样,按限催比”,这样如果他们拒纳,就要“照绅衿抗粮例治罪”。

②还规定,绅衿应纳之粮,另立印簿注明奏销时,将绅衿“所欠分数,逐户开出,别册详报”。

③这些措施早在19世纪以前就提到,在19世纪中又一再重申。

绅士拒纳或拖欠赋款,可能会被革去身份,还要追究治罪。

他们唯有赋款偿清才可恢复其身份。

并且政府要求地方官每年一次向上司和户部报告哪些绅士未纳赋税,然后便采取措施予以追究。

下面是有关治罪的具体条文:“应纳钱粮以十分为率。

欠至四分以下者,举人问革为民,贡监生员并黜革,杖六十。

欠至七分以下者,举人问革为民,杖八十,贡监生员黜革枷号一个月,杖一百。

欠至十分以下者,举人问革为民,杖一百,贡监生员俱黜革,枷号两个月,杖一百以上……文武进士及在籍有顶戴人员并与举人同。

”尽管有这些条例,在19世纪有关违例者的各种记载屡见不鲜。

当时政府变得日益软弱,绅士为抗拒赋税竟至在本地作乱。

例如有一地方的绅士在一次抗税活动中聚集起了数千人,他们焚毁衙门,在城里掳掠。

还有一地方,一个绅士依各家田亩数私自征税,不准土地主人向政府纳税。

绅士们部分或全部地拒纳田赋漕粮的事例主要发生在华南和华东。

由于国家的田赋和漕粮主要是由这些地区负担的,那里的绅士受这些赋税影响尤大,政府对那里出现的征税的陋规也格外注意。

然而在北方和西部,则承受沉重的徭役负担,在那些地方绅士也想滥用自己的势力。

在清代,朝廷常常讨论徭役摊派不均和绅士舞弊,帮助他人逃避徭役等问题。

有一道关于山东的奏稿中最早提到这一问题。

绅士的地位是通过取得功名、学名、学衔和官职获得的。

“正途”绅士通过正规政府考试而产生,“异途“绅士则主要是通过捐纳获得。

”正途“绅士一般可以换得较高的官职,而后者则只能出任较低的官职,此外,武科的功名、学品、学衔和官职也需要经过考试获得。

武学功名高则出任武官。

中国军队中的武官大部分是行伍出身,获得官职后才成为绅士。

整个绅士阶层可分为上下层。

上层绅士由学衔或官衔较高的绅士张程,而下层绅士则由学衔较低或通过捐纳获得较低功名的绅士组成。

上层绅士在条件、特权上明显优于下层绅士,但是优于数量上以及管理层级上的差异,下层绅士的权力所触及的范围则要宽泛得多,他们所需要管理的社区要比上层绅士多。

上下层绅士的区别并不是社会主要分界线,主要分界线仍然在整个绅士阶层与平民百姓之间。

跨越绅士阶层与平民之间界限的决定性一步在于获得下层绅士的地位。

进入下层绅士集团的主要途径是考试与捐纳上层绅士由学历较深者或拥有官职者组成,其地位的获得,主要通过科举正途的递升与仕宦生涯。

学衔上的高学历是上层绅士区别于下层绅士的重要标准之一,这就意味着考试是进入上层绅士阶层的重要“正途”。

在乡试中及第的皆称举人。

当然,也存在举人衔授未参考者的情况,主要是宦绩卓著的官员后裔或者是屡应乡试而不中的年迈考生,举人衔在儒林中地位较高,极少出现绅士作为一个居于领袖地位和享有各种特权的社会集团承担了若干社会责任。

他们视自己的家乡的福利增进和利益保护为己任。

在政府官员面前,他们代表了本地的利益。

他们承担了诸多如公益活动、排解纠纷、兴修公共工程,有时还组织团练和征税等许多事务。

他们在文化上的领袖作用包括弘扬儒学社会的所有价值观念以及这些观念的物质表现诸如维护寺院、学校和贡院等。

绅士的影响更多在于其行政区划,上层绅士的影响和活动将辐射更大的区域,绅士共鸣的高低同时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其职责范围的大小。

张仲礼认为,中国绅士之身份来源主要分两种:“正途”和“捐纳”。

正途出身的绅士经由逐级科举考试获得学衔,而“获得这些学衔实际上是入仕的正规途径。

” 捐纳则包括捐功名和捐官职,且“如果一个人由捐功名而取得绅士地位,他以后还是能成为‘正途’出身的绅士的。

”另外,“还有一些人是通过获得武科的功名、学品、学衔或官职而获得其绅士身份的……然而,中国的政府军队中大部分军官都是行伍出身。

在绅士阶层中,出身行伍的军人只是一个人数少得多,势力也小得多的集团。

” 由绅士组成的社会集团具有一系列区别于平民百姓之特权。

如称呼、拜见等某些标准的礼仪,以及帽子上有顶子这一外在标志,且只有绅士身份者才可参加文庙官方典礼等等。

而其最重要的特权则集中体现在经济和法律两方面。

绅士不但受到法律的特别保护,且“对他们的赋税和徭役均有特殊规定,并且对他们求功名还给予例银或其它津贴。

” 自然,很多绅士也借助这些特权谋取私利,不仅拒拿或拖欠赋款,更有私自征收赋税的现象。

另外,“绅士和官吏之间的串通因彼此经常互访和馈赠而勾结的更紧……绅士对政府司法权力的干预也常常是成功的。

”然而,绅士与地方官之间的关系也是微妙的。

“绅士一般被视为可与地方官平起平坐的。

虽然官吏倚重于绅士的辅佐,以管理民众,但是官吏也留意于他们是否找麻烦,因为他们可能带领民众对政府产生威胁和危害。

”费孝通亦在其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到:“理想的礼治是每个人都自动的守规矩……每个人知礼是责任,社会假定每个人是知礼的,至少社会有责任要使每个人知礼。

所以‘子不教’成了‘父之过’。

这也是乡土社会中通行的‘连坐’的根据。

儿子做了坏事情,父亲得受刑罚,甚至教师也不能辞其咎。

教得认真,子弟不会有坏的行为。

打官司也成了一种可羞之事,表示教化不够。

”故他提出社会学上的“差序格局”理念,与西洋社会中偏重的“团体格局”相对,“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的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在这样一个注重“血缘”“地缘”关系的伦理型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中,由于知县等地方官往往有任期,且不了解当地情况,绅士作为本地代言人,往往对官府具备较强的影响力,甚至“大量地方事务的实际管理都操诸绅士手中。

” 例如,绅士一般都是科举制度的热心支持者,他们积极从事对官学校舍的维修,捐助财物津贴学生,为本地考试而修造贡院等等。

而绅士在中国社会秩序中,便也往往起到了调节缓冲之作用。

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言:“士人只有转居于君主与民众之间,以为调节缓冲……对君主则时常警觉规谏他,要约束自己少用权力,而懂得恤民;对民众则时常教训他们,要忠君敬长,敦厚情谊,各安本分。

” 总而言之,“士人居四民之首,特见敬重于社会者,正为他‘读书明理’主持风教,给众人作表率。

有了他,社会秩序才是活的而生效。

夫然后若农、若工、若商始得安其居乐其业。

”张仲礼从“科举”和“捐纳”两种入仕途径着手,在查阅了数十种官方出版物和上百种方志、族谱及私家著述之后,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平均值进行有效的估算,并列出了数十张反映估算过程细节的统计表。

他的计算成果包括1850年前后绅士阶层的人数,以及绅士名额在19世纪的变动情况,并据此分析出清政府为“巩固其征服汉族的艰难任务”而对政策的制定和变动。

同时,张仲礼还归纳出了绅士阶层在19世纪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并提炼出七条结论。

其中包括太平天国的兴起导致捐纳制度的变化,以及“正途”和“异途”绅士比率的变化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