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伟人们成功背后的阴暗面
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患者分享治疗经验
![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患者分享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7be6c66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6.png)
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患者分享治疗经验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然而,通过系统治疗和自我努力,许多患者成功康复并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位强迫症康复的成功案例,这位患者将分享他的治疗经验。
这位患者名叫李明(化名),他在二十岁时被确诊患有强迫症。
他描述说,最初的症状表现为反复洗手和检查炉灶是否关好。
这些习以为常的行为逐渐占据了他的生活,导致他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或参与日常活动。
他意识到自己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才能改善自己的情况。
李明选择接受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CBT),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为治疗强迫症有效的方法。
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帮助患者意识到其强迫症行为的无效性和不必要性。
在治疗过程中,李明学会了使用暴露与反应预防(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ERP)技术来减少和控制他的强迫症症状。
他逐渐暴露于触发他强迫行为的情境,但在不进行强迫行为的情况下,坚持不做任何反应。
这个过程需要巨大的内心勇气和毅力,因为在开始时他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适应了新的行为模式。
为了更好地监督自己的进展,李明还使用了日志记录技术。
他定期记录他的强迫症症状和触发因素,并对自己的反应进行评估和反思。
这不仅有助于他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症状,还让他能够与治疗师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讨论,共同找到更好的应对策略。
除了认知行为疗法,李明也积极尝试了一些其他的自助技巧和方法。
他发现身体活动对于缓解焦虑和强迫症症状非常有效。
他开始每天定期锻炼身体,如跑步、游泳和瑜伽。
这些身体活动有助于释放紧张情绪,增加对身体的感知和放松。
此外,李明还学会了自我冥想和深呼吸练习。
他每天花一些时间专注于呼吸和内心的宁静,从而降低焦虑和强迫症症状。
他也开始培养一些健康的爱好,如阅读、绘画和烹饪,以帮助他转移注意力和保持积极心态。
强迫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强迫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8f3dc8c4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9.png)
强迫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引言: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患者通常表现出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行为,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然而,强迫症不仅仅是对个体自身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它也对患者的人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强迫症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患者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一、强迫症导致人际关系的疏远强迫症患者往往会因为他们的强迫行为而无法与他人正常交往。
他们可能会因为过度关注细节、反复核查、洁癖等强迫行为而错过与他人的互动机会。
这种行为往往会让他们的朋友和家人感到困惑和疏远,因为他们无法理解患者的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二、强迫症增加了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强迫症患者常常会因为自己的强迫思维和行为而产生焦虑和紧张情绪。
这可能导致他们对他人的要求变得过于苛刻,甚至是不合理的。
患者可能会强迫他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或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不断的检查和干预。
这种行为往往会引发冲突和争吵,使人际关系变得紧张。
三、强迫症限制了患者的社交活动由于强迫症的特点,患者往往会避免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可能触发他们的强迫行为。
他们可能会害怕与他人接触,担心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种社交退缩往往导致患者与外界的隔离,限制了他们的社交圈子,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和社交焦虑。
四、改善强迫症患者的人际关系1. 寻求专业帮助:强迫症是一种需要专业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应该积极寻求心理咨询师或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专业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强迫症状,学习应对策略,并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2. 增加互动:患者应该努力增加与他人的互动,尤其是与理解和支持他们的人。
与他人的互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孤独感,增强自信心。
3. 提高沟通能力:患者可以通过学习有效的沟通技巧来改善人际关系。
他们应该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4. 接受他人的帮助:患者应该学会接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https://img.taocdn.com/s3/m/6850d9a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6.png)
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治愈的奇迹与希望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患者会出现强烈的无法抑制的强迫思维和行为。
然而,许多强迫症患者通过积极的治疗方法和坚定的意志成功克服了这一障碍。
本文将介绍几个强迫症治疗的成功案例,展示了治愈强迫症所带来的奇迹和希望。
案例一:小明的胜利小明是一个28岁的年轻人,他患有强迫症已有十多年的时间。
他的强迫行为表现为反复洗手和检查门窗等,给他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扰。
小明开始时对治疗心怀疑虑,但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他逐渐接受了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的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小明接受了一系列的暴露与反应预防(Exposureand Response Prevention, ERP)的训练。
通过反复暴露于他引发强迫行为的刺激,并且不再执行强迫行为,小明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思维并放松行为。
几个月之后,小明的强迫症状明显减轻,他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交和工作环境。
案例二:女神的转变女神是一个40岁的职业女性,她的强迫症主要表现在对家居整洁的强迫追求上。
她会反复清洁家里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储存和整理物品。
这种强迫行为严重影响了女神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女神通过寻求心理治疗师的帮助,逐渐改变了她对于完美和整洁的执着追求。
治疗师采用了认知重组和正念禅修等方法,帮助女神接受事物的不完美性,并且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
通过不断练习和努力,女神逐渐改变了她的思维模式,找到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只是两个强迫症治疗成功案例的缩影,但它们展现了治愈强迫症所带来的奇迹和希望。
强迫症患者只需积极主动地寻求专业的治疗和支持,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的症状,便有望走出困境。
强迫症的治疗应该综合运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在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历史名人改变强迫症的事例
![历史名人改变强迫症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f61c38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a.png)
历史名人改变强迫症的事例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而一些历史名人的行为和成就确实对强迫症的认识和治疗产生了影响。
以下是一些历史名人对强迫症产生影响的事例:
1.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作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理解和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研究和治疗方法为后来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使得强迫症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治疗。
2.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作为前苏联的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上世纪8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使得苏联走向了更加开放和自由的方向。
这种变革对于苏联社会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强迫症等精神疾病的关注和治疗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3. 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作为美国民权运动的重要人物,帕克斯坚定地抵抗种族隔离政策,成为了民权运动的标志性人物之一。
她的行为激励了无数人站出来反对不公正,同时也为精神健康问题的社会关注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4. 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作为英国文学史上的巨匠,狄更斯的作品中经常描绘人类的弱点和精神疾病,包括强迫症。
他的作品对于社会对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些历史名人在不同领域对强迫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无论是从学术研究、政治改革还是社会运动的角度,都为强迫症的认识和治疗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行为和成就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改进对于强迫症的理解和治疗方法。
强迫症怎么治疗(赦免完美主义)
![强迫症怎么治疗(赦免完美主义)](https://img.taocdn.com/s3/m/2ef38036192e45361066f5ec.png)
3:觉察心中生起的感受(无论是悲痛还是羞辱、嗔恨还是恐惧),以宽心、仁慈、正 念的态度,体验这些感受,让它们在体内、在心中尽情展现:来吧,很养生!
赦免完美主义之宽恕他人(步骤二)
4:继续跟自己说:你到底有多强烈? (注:面对就可以化解,穿越) :现在,仔细觉照伤害你的人,感受一下他行为背后的那份恐惧、伤痛或无 知,可能正是这些无明感受导致他伤害了你。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很不完美?
为什么你觉得自己非常糟糕? 你究竟如何看待自己? 你难道真的是一个毫无独到优点与优势的人么? 你究竟为什么这么自卑?
赦免完美主义之宽恕自己(步骤二)
3:现在,闭上眼睛,把手放在胸口,请允许自己感受这些浮现的一波波气机能量。 4:接着,更深切地问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你无法接纳的状况。 5:随着愈来愈明了这股潜藏的缺憾和恐惧,请允许自己直接体验他们在体内、在心中 生起的感觉。 6:现在,请把你所有最真挚的爱与感性的暖流对这些感觉说:我对不起你,请你原谅 我…… 7:在练习中,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好像正在经历这些不舒服的内在声音,以致实在没有 能力宽恕自己;也许你相信自己不值得被爱,也怕自我原谅之后又会重蹈覆辙;也许你 害怕敞开心扉之后,就不得不面对真正的自己,而这正是你无法忍受的真相。 当这些疑虑和正在恐惧生起时,就以自心中与生俱来的那股“悲悯心”承认、尊重、接 纳他们,然后全身心投入并充满爱与感恩的方式跟他们说:“来吧,孩子们,尽情的展 现你自己吧……我很爱你,谢谢你! (注:你再次让我体验到了,“大我”那股爱的力量,你再次让我体验到了转识成智的 过程) 我爱你……(在心中冥想,用爱去涵容,拥抱他们)
细数那些被“强迫症”折磨的名人,以及那些“奇葩事儿”
![细数那些被“强迫症”折磨的名人,以及那些“奇葩事儿”](https://img.taocdn.com/s3/m/88edba6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1.png)
细数那些被“强迫症”折磨的名⼈,以及那些“奇葩事⼉”总是担⼼房门没有锁好,总要反复检查,即便已经离家很远了,还不停地琢磨着再回去确认⼀遍;所有的物品都要按分颜⾊、按顺序摆放……你是不是快被这样的⾃⼰逼疯了?可是,这才哪⼉到哪⼉,还有更纠结、更痛苦的⼈呢:不留神被别⼈踩了⼀下左脚,那么他会想⽅设法让对⽅再踩⼀下⾃⼰的右脚才会舒服;穿裤⼦时会思考到底是先穿左腿还是先穿右腿,然后分析先穿左腿会怎样怎样,先穿右腿会怎样怎样,分析来分析去,被⼀件原本很⾃然的事情弄得⾝⼼俱疲;吃饭时如果对⽅点了⾃⼰不喜欢的数字,⼀定要加⼀个菜或者减⼀个菜,努⼒避开那个数字;总觉得⼿没有洗⼲净,不停地洗,甚⾄洗到出⾎也停不下来……是不是很拧巴很匪夷所思?但如果⼩编告诉你,其实许多名⼈都患有强迫症或有⼀些强迫症状,⽽且有研究表明,也正因为有强迫症的⼈具备理性、敏锐、有毅⼒、善于思考、完美主义等品质,他们反⽽更容易有所作为,你⼼⾥是不是好受多了呢?那接下来,⼩编就为您盘点下患上强迫症(或有强迫症状)的名⼈,以及他们的那些“奇葩事⼉”。
霍华德·休斯如果说霍华德·休斯是历史上最饱受强迫症折磨的名⼈,⼀点⼉也不为过。
他是美国著名的航空⼯程师、企业家和电影导演,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
然⽽,他在中年时不幸患上了强迫症。
他会不停地重复⾃⼰说过的话,⽽且由于害怕外界的灰尘和细菌,他选择与世隔绝,并且把房间的门窗都⽤塑胶布密封。
他还专门设计了⼀套清洁隔离系统,要求助⼿把房间的每⼀⼨都打扫得⼀尘不染。
如果看到别⼈⾐服上的污渍,他也会瞬间崩溃。
吃⾖⼦时,他要⽤特殊的叉⼦把⾖⼦按⼤⼩排序后再吃。
这是典型的洁癖强迫症与顺序强迫症的表现。
最后,由于饱受强迫症折磨和严重依赖可卡因,休斯形容枯槁,难以辨认,当他逝世时,只能依靠指纹来辨认⾝份。
莱昂纳多·迪卡普⾥奥莱昂纳多 (《泰坦尼克号》《盗梦空间》男主⾓)是好莱坞的⼀张招牌,曾在影⽚《飞⾏者》中扮演上⾯提到的重症强迫症换着霍华德·休斯。
名人与强迫症
![名人与强迫症](https://img.taocdn.com/s3/m/264a284dddccda38376baf93.png)
名人与强迫症迟雅经常听说名人得了抑郁症。
比如:张国荣,林肯,崔永元,杨昆,等等。
那有名人患强迫症吗?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位。
他就是美国大名鼎鼎的霍华德·休斯。
霍华德·休斯是一位传奇的人物,他是美国著名航空家、工程师、企业家、电影导演、花花公子、怪人,还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在美利坚合众国,霍华德·休斯的名字就像华盛顿、林肯一样无人不知。
美国人更是把他作为一个英雄来看待。
霍华德·休斯在美国人心目中之所以这样有地位,是因为他拥有25亿美元的资产,是美利坚合众国少有的几个享有世界声望的富豪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冒险和刺激。
年轻的霍华德·休斯,对电影很有兴趣,他拍摄的《阿拉伯之夜》,是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滑稽喜剧。
《阿拉伯之夜》获第二届奥斯卡最佳喜剧片奖。
霍华德·休斯酷爱驾驶飞机,他驾驶飞机曾多次创下世界航空史的飞行记录。
有一项飞行纪录保持了7年之久。
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亲自接见了休斯。
在美利坚合众国乃至全世界,休斯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先导。
1965年,休斯飞机公司开发出85磅重的商业通信卫星,这种卫星具有6000条线路的往返电话功能,以及12种彩色电视的机能,从而开拓了联结欧美大陆的电视电话网络。
1966年6月,美利坚合众国的无人太空船首次登上月球,引起全世界瞩目。
登月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神话,而今成了现实,人们不禁要问:这只太空船的制造者是谁?不是别人,正是休斯飞机制造公司。
到了晚年,霍华德·休斯患有强迫性精神症。
因此,不得不过隐居的生活。
每天把自己锁在黑屋子里面。
尽管他有一个随叫随到的理发师,但是,他每年才剪一次头发和指甲。
霍华德·休斯在吃他最喜欢吃的豆子的时候,对豆子的大小非常介意,要用一个特殊的叉子把豆子按大小排序后再吃。
由于强迫症的折磨,在他生命的末期,霍华德·休斯对可卡因、地西泮等多种药物上瘾,并且身心越来越虚弱。
心理长期阴暗易患强迫症
![心理长期阴暗易患强迫症](https://img.taocdn.com/s3/m/87ad1d5b33687e21af45a9fa.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心理长期阴暗易患强迫症
导语:阴暗心理可致使精神强迫症,强迫症是属于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其实强迫症并不是很可怕,临床上认为强迫症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强迫情绪,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等,多数以男性最为多见。
心理长期阴暗易患强迫症
阴暗心理可致使精神强迫症,强迫症是属于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其实强迫症并不是很可怕,临床上认为强迫症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强迫情绪,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等,多数以男性最为多见。
长期心理阴暗易患上精神强迫症。
生活中,我们都有着各自的生活习惯,有时会因为某种原因导致自己的行为习惯无法克制,这一般是异常心理的表现。
专家指出,阴暗心理易致精神强迫症。
所以大家要提高警惕,做好阴暗心理的预防。
阴暗心理可致使精神强迫症,强迫症是属于神经官能症中的一种类型,其实强迫症并不是很可怕,临床上认为强迫症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强迫情绪,强迫观念或者强迫行为等,多数以男性最为多见。
出名的代价之一 -- 强迫症
![出名的代价之一 -- 强迫症](https://img.taocdn.com/s3/m/b3afd35ec850ad02de804126.png)
出名的代价之一 -- 强迫症强迫症──焦虑不安、为死亡和年龄而心神不宁、异常敏感和固执己见──听起来是不是很耳熟呢?在健身房里大练块头、被外科医生缝缝补补、注射肉毒杆菌,当代的名人们似乎更像是劫后余生者,而非成功人士。
Doesn't the hypochondriac-anxious, death- and age-obsessed, hypersensitive and self-absorbed-sound suspiciously familiar? Pumped into lumpy strangeness at the gym, filleted and stitched by the surgeon, embalmed in Botox, our contemporary celebrities look more like survivors than people who are going places.在18世纪,强迫症几乎成为了时尚,而且被认为是过度奢华和舒适的一个表现。
如今,我们似乎已经超越了过去那种把病态地自我关注说成是完美典范的强迫症文化。
好莱坞一直以来都充斥着整过的牙齿、隆过的胸部、难辨真假的发际线和缩小的腰围。
不过名望也越来越多地伴随着一种近乎崩溃的状态。
In the 18th century, hypochondria became almost fashionable, and was thought to be a symptom of excess luxury and ease. Today we appear to have excelled the hypochondriac cultures of the past by elevating the morbidly self-involved to the level of paragon. Hollywood has long been the land of fixed teeth and busts, blurred hairlines and effaced waistlines. But fame increasingly consists in a state of almost constant near-collapse.霍华德·休斯似乎为如今强迫症名人们的怪癖和遁世树立了标杆。
关于弗洛伊德 强迫症案例的文章
![关于弗洛伊德 强迫症案例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d789790f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5e.png)
关于弗洛伊德强迫症案例的文章弗洛伊德强迫症案例:探索内心的深渊弗洛伊德是心理学领域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理论和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他对于强迫症的研究尤为深入,通过分析案例和个案研究,揭示了这一心理障碍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
本文将以一个弗洛伊德强迫症案例为例,探索这一心理障碍的本质。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强迫症被视为一种防御机制,是个体对于潜意识冲突和焦虑情绪的应对方式。
通过分析一个名叫杰克(化名)的案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观点。
杰克是一个年轻而有才华的音乐家。
他在舞台上表现出色,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受到了严重的强迫症困扰。
他经常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电器是否关闭,并且无法摆脱不断重复某些动作或思维的冲动。
这些强迫行为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他的工作和人际关系。
通过与杰克的谈话和分析,弗洛伊德发现了杰克强迫症背后的潜在冲突。
杰克在童年时期曾经历过一次严重的创伤,他目睹了一起车祸事故,这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个事件引发了他内心深处对于安全和控制的渴望,他希望通过不断重复某些行为来保证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弗洛伊德认为,杰克的强迫症是一种替代满足需求的方式。
通过不断重复某些行为,杰克试图控制自己内心深处对于不确定性和恐惧的感受。
这种行为成为了他应对焦虑情绪和压力的方式,但同时也加剧了他内心冲突和焦虑感。
在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采用了心理分析方法,帮助杰克探索并解决内心深处的冲突。
通过与杰克的对话和梦境分析,他逐渐揭示了杰克内心深处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并帮助他找到更健康的应对方式。
在治疗的过程中,杰克逐渐意识到自己强迫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并学会了更好地面对内心的冲突和焦虑。
通过与弗洛伊德的合作,他逐渐恢复了自信和控制力,不再受到强迫症困扰。
这个案例展示了弗洛伊德对于强迫症治疗的独特贡献。
他通过深入分析个体内心深处的冲突和动机,揭示了强迫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并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
强迫症的原因 强迫症的表现
![强迫症的原因 强迫症的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91d4ac17f78a6529647d534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强迫症的原因强迫症的表现
导语: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
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
强迫症的原因
近年来,强迫症的患病人群越来越多,因为强迫症的起病早、病程延迟等因素导致患者的生活受到极大的困扰。
大部分的强迫症患者在早期都并未发现,直到发展到怕脏、反复洗手等症状严重到无法正常生活时才能被发现。
强迫症的发病病因与本人的性格以及生活的经历、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方面有很大的联系。
大部分患者的首次发病是在受到刺激时发现,如父母离异、家庭矛盾、人际关系紧张、婚姻遇到考验等等。
这些事件会引起心理的紧张,
从而诱发强迫症。
部分患者还受到性格方面的影响,如患者病前即有。
走出强迫的泥潭
![走出强迫的泥潭](https://img.taocdn.com/s3/m/4ccf158cbb4cf7ec4bfed040.png)
邓云天此顺其自然非彼顺其自然森田疗法是治疗强迫症比较好的方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精髓所在,而如何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这四个字则是治疗是否有效的前提条件。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患者朋友对"顺其自然"的理解都是不够深或是错误的,因而造成森田疗法对他们的治疗毫无效果,甚至使他们对森田疗法本身是否有效都产生了怀疑。
揪其原因,其实是他们只是从字面上去理解其含义,以为"顺其自然"就是"任其自然",就是对自己的问题不加控制,痛苦就让其自己痛苦下去所造成的。
如强迫观念的患者,他可能就会错误的认为"顺其自然"就是让自己一直强迫思考下去。
要正确地理解"顺其自然"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自然",既你要知道什么是"自然规律"。
比如白天与黑夜的轮回、天气有晴也有雨,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规律,它是不能人为控制的,我们人必须遵循、接受这些规律才会过得快乐。
倘若人整天都抱怨为什么会有黑夜,或者认为下雨是不应该的,那么就违背了"自然规律",结果肯定是自讨苦吃。
而我们人本身也是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的,比如情绪,它本身就有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自然规律。
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规律而结束,反之则不然。
举例来说,比如你马上要参加一个重要的考试,这时你感到焦虑、紧张,其实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反应,如果你不去管你的情绪,它很快就会消失或者转化为你努力复习的动力,而倘若你认为自己不应该出现紧张或焦虑,与它对抗,那么你就违背的情绪的"自然规律",焦虑、紧张就会越来越严重。
又比如说一个社交恐怖症的患者,性格内向,他和陌生人说话时感到紧张和不自在。
他觉得不应该如此,非要在和陌生人面前故意表现得不紧张,其结果是他越来越紧张,以至于到现在看到熟人也开始紧张了。
强迫症的常见误解与真相解析
![强迫症的常见误解与真相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3a0c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c.png)
强迫症的常见误解与真相解析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它对患者的生活和日常功能造成了严重的困扰。
然而,由于缺乏对这种疾病的全面了解,很多人对强迫症存在着误解。
本文旨在解析强迫症的常见误解,并带领读者了解其真实的本质。
一、强迫症只是一种追求完美的行为误解:很多人误以为强迫症患者只是注重细节和追求完美,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习惯或个人特点,不值得过多关注。
真相:强迫症远非简单的追求完美的表现,而是一种强烈的不可控制的情绪和思维的困扰。
患者被强迫症的强迫思维所困扰,他们不得不按照特定的顺序、规则或行为重复去做事情,否则会引发严重的焦虑和恐惧。
二、强迫症只表现为一种行为习惯误解:有人误以为强迫症只表现为某种行为习惯,比如不断洗手、整理物品等,而不是一种真正的心理疾病。
真相:尽管强迫症在表现上可以是某种行为习惯,但其背后隐藏着许多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
患者可能会反复思考某个意义不大的事情,或者陷入某种不合理的念头中,使得他们产生不断重复某种特定行为的冲动。
这些行为只是强迫思维的一种应对方式,并不能真正减轻他们内心的困扰。
三、强迫症可以通过意志力战胜误解:很多人误以为强迫症患者只需要勇敢面对,控制自己的行为,通过意志力克服困扰。
真相:强迫症并非患者有意选择的行为,而是一种由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
与许多其他心理障碍一样,强迫症是由大脑中特定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引起的。
因此,单靠意志力是无法治愈强迫症的,患者需要寻找专业的医疗帮助,并通过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来应对这种疾病。
四、强迫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误解:由于强迫症的患者不愿向他人透露自己的困扰,所以很多人认为强迫症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疾病。
真相:实际上,强迫症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障碍,据统计,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的人口受到强迫症的困扰。
虽然患者通常不会公开谈论自己的症状,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孤立的个案,而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持有羞愧和恐惧的态度。
弗洛伊德 强迫症案例
![弗洛伊德 强迫症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fcad08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b.png)
弗洛伊德强迫症案例摘要:一、弗洛伊德简介1.生平介绍2.学术成就二、强迫症的概念1.定义2.症状表现三、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理解1.精神分析理论2.性欲发展阶段3.强迫症状背后的心理动力四、弗洛伊德的强迫症案例分析1.案例背景2.患者症状描述3.治疗方法及效果五、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性与启示1.局限性2.对现代心理治疗的启示正文:【弗洛伊德简介】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他出生于犹太家庭,青年时期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对神经症产生了浓厚兴趣。
通过对患者的观察和治疗,弗洛伊德逐渐形成了精神分析理论,被誉为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强迫症的概念】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患者反复出现强制性思维和行为。
患者往往对自身的想法和行为无法控制,导致严重的焦虑和痛苦。
【弗洛伊德对强迫症的理解】弗洛伊德认为,强迫症是患者在童年时期受到性压抑和冲突所导致的。
他将人的性欲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在每个阶段,患者若受到过度的性刺激或压抑,可能导致心理发展失衡,从而在成年后出现强迫症状。
弗洛伊德认为,强迫症状是患者试图通过强制性行为来弥补童年时期的心理缺陷。
【弗洛伊德的强迫症案例分析】弗洛伊德曾分析过一个名叫“丹尼尔”的强迫症患者案例。
丹尼尔总是担心自己会伤害到别人,尤其是在愤怒时。
经过精神分析治疗,弗洛伊德发现丹尼尔在童年时期曾受到父亲严厉的惩罚,导致他在性欲发展阶段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压抑。
在治疗过程中,弗洛伊德帮助丹尼尔认识并面对内心的恐惧和冲突,最终减轻了他的症状。
【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性与启示】尽管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心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现代研究认为,他的解释过于强调性欲因素,忽略了遗传、环境等其他影响因素。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论仍为强迫症的治疗提供了启示,即通过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动力,帮助患者认识并面对内心的恐惧和冲突,从而改善症状。
强迫症伟人们成功背后的阴暗面
![强迫症伟人们成功背后的阴暗面](https://img.taocdn.com/s3/m/bdbbe2b502020740bf1e9b4b.png)
强迫症:伟人们成功背后的阴暗面[导读]现在已有证据足以证明,强迫性人格障碍或许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世纪之交时,“非同凡响”(Think Different)被公认为广告宣传的精髓。
但是对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据影片《乔布斯》的作者约书亚肯德尔(Joshua Kendall)称,乔布斯是一位典型的强迫症患者,而且他可能还患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精神病,现在精神病医师将那种疾病称为“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
这是精神疾病表现过分的案例吗?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怪癖会被认为是一种危险性病理。
乔布斯带领苹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苹果可能是21世纪最有创意和最成功的公司,这是否是以他的幸福、家庭甚至健康为代价的呢?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将强迫性人格障碍定义为“人的一种精神健康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会专注于各种法则、秩序和控制。
”它通常在家庭中流传,但科学家们现在还不清楚基因、环境或其他因素是否也是致病因素。
强迫性人格障碍或强迫症虽然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很相似,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患有强迫症的人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干扰到他的正常身体机能;而患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人身体机能不会受到影响,只是他们坚信他们的思考方式是绝对正确的。
肯德尔对《》杂志说:“与强迫性人格障碍不同的是,强迫症通常会使人瘫痪。
患有强迫症的人也许根本无法工作,因为他可能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洗手,以确信他们是绝对清洁的。
那种人是没有精力去经营苹果公司或者象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那样只身飞跃大西洋的。
”肯德尔在他的新书《美国式强迫性:难以抑制的精力》中提到了乔布斯、林白和其他一些名人,列举了大量案例(大多数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是男性,强迫性人格障碍在女性中很少见),正是由于他们的强迫性,那些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
解密强迫症
![解密强迫症](https://img.taocdn.com/s3/m/12fe991b3968011ca30091fc.png)
解密强迫症作者:石楠来源:《大自然探索》2019年第03期近年来,“强迫症”正成为一个热门词汇。
人们常把那些对整洁有强烈癖好、有点神经质的人称为“强迫症患者”。
“强迫症”似乎成了洁癖、挑剔、完美主义等性格特征的代称。
但大众对强迫症随意调侃的态度却影响了对强迫症正确的认识。
其实,强迫症又称“强迫性障碍”,是一种让人饱受折磨的精神疾患。
詹姆斯永远记得自己大脑“崩溃”的那一天。
那时詹姆斯刚进入青春期,正在祖父母家度假。
假期本应是轻松愉快的,但他的脑中却正酝酿着风暴。
有一天,詹姆斯脑中像是有谁按下了某个开关,突然响起了噪声。
由此,某些他不情愿的想法涌入脑海,挥之不去。
詹姆斯从记事起就常常有一些可怕的念头:担心自家房子会被烧毁,觉得身边的某个人会杀了自己,他甚至会因为这些想象而难以入睡。
心理学家把这样的想法称为“侵入性思维”。
研究表明,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种想法。
我们每天会产生成千上万的念头,大多都很平常,但有时也会产生奇怪的、甚至令人不安的想法:走过一座桥,你突然想着要跳下去;怀抱着婴儿,你脑海中浮现出把他扔下楼梯的画面;走进安静的图书馆,你突然想大喊大叫。
不过大多数时候,这些“邪念”只是一闪而过,不会令人困扰。
科学家认为,侵入性思维是大脑处理不确定环境的一种方式。
这种处理方式是在人类进化过程中产生的,有助于我們适应多变的环境。
当面对未知的情况时,我们的大脑中就会进行“头脑风暴”,产生许多想法,有的是能解决问题的好主意,有的是行不通的坏主意,有的想法则可能荒诞不经甚至诡异可怖。
大多数人都能很快排除其中无用的想法,但是强迫症患者却不能放下这些念头。
他们会纠结于这些无意义的杂念,甚至开始怀疑:“我会不会真的做出这些可怕的事情?”“我是一个邪恶的人吗?”自从少年时代詹姆斯的强迫症“开启”后,侵入性思维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变得越来越严重。
最初,詹姆斯开始不断地纠结自己的性取向,以至于他会思考自己对视线所及的每一个人是否有吸引力。
理解强迫症背后的心理机制
![理解强迫症背后的心理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56fd0e95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03.png)
理解强迫症背后的心理机制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反复出现的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这些强迫思维和行为常常是无法控制的,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困扰和痛苦。
为了更好地理解强迫症背后的心理机制,我们需要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来探讨。
认知方面,强迫症患者常常存在认知偏差和认知扭曲。
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细节,对事物进行过度解读,并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和不确定性产生过度担忧。
例如,一个强迫症患者可能会不断担心自己是否关掉了煤气,即使已经确认关掉了,仍会反复检查。
这种过度担忧和反复检查的行为源于对危险的过度估计和对不确定性的过度敏感。
此外,强迫症患者还可能存在认知歪曲,即将无关紧要的事物与自己的强迫思维联系起来,导致思维的混乱和困扰。
情绪方面,强迫症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和恐惧。
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强迫思维和行为感到害怕和困扰,但又无法摆脱。
这种恐惧和焦虑会进一步加剧他们的强迫症状,形成恶性循环。
同时,强迫症患者也可能存在抑郁情绪,因为他们的生活被强迫思维和行为所主导,无法正常地参与到社交和生活中,导致自我价值感的下降和情绪的低落。
行为方面,强迫症患者常常表现出反复的强迫行为。
这些行为可能包括反复洗手、反复检查、反复计数等。
这些行为的目的是为了减轻强迫思维带来的不适和焦虑,但实际上却加剧了强迫症状的持续和加重。
强迫行为的背后存在着一种强迫性的信念,即只有通过特定的行为才能避免潜在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这种信念使得强迫症患者难以摆脱强迫行为的束缚。
理解强迫症背后的心理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帮助患者应对和缓解症状。
首先,认知疗法可以帮助患者纠正认知偏差和认知扭曲。
通过认知重构和认知重塑,患者可以学会更合理地解读事物,减少对危险和不确定性的过度担忧。
其次,情绪调节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管理焦虑和恐惧情绪。
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和正念练习等技巧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紧张和焦虑。
最后,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逐步减少强迫行为。
通过暴露与反应预防训练,患者可以逐渐面对恐惧的事物和情境,减少对强迫行为的依赖。
贝克汉姆的“强迫症”
![贝克汉姆的“强迫症”](https://img.taocdn.com/s3/m/728d3ca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0.png)
贝克汉姆的“强迫症”行为疗法前段时间,英国球星贝克汉姆向媒体披露,自己患有“强迫症”。
他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果酒店房间里的东西没有摆放好,他一定要亲自动手把它们整理整齐。
他家里物品务必要达到“完美”的效果:所有物体必须排成直线,而且最好是成双成对。
他的衣橱里有30对一模一样的CK内裤,衬衫也必须根据颜色顺次排开。
家里的三个冰箱分别摆放食品、饮料和沙拉。
连辣妹维多利亚也抱怨不迭,家里的沙发必须摆得整整齐齐,如果饮料的数目不成对,小贝会扔掉一瓶以保证对称。
强迫症,听起来可能仅仅是一种“完美主义”的倾向,但严重的强迫症却能够影响人们的生活。
作为焦虑障碍的一种,强迫症被美国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定义为强迫性的思维或行为。
患者会出现强迫性的行为,例如不断洗手,检查门或车是否锁上,数数等。
强迫也可能出现在患者的观念当中,例如不断反复地出现例如“我是不是做得不对”的想法。
这种持续出现的思维、冲动或影像,会引发明显的焦虑不安和痛苦。
这些想法完全发自内心,而非由外界强加。
不断重复强迫性的动作和想法,可以暂时减轻他们的焦虑感,但这只能起到暂时的缓解作用。
但不进行强迫性的动作或想法又会增强他们的焦虑感。
在这个恶性的循环中,强迫症打破了日常生活的规律。
美国最近有一部纪录片《储藏者》向大众揭示了一群特殊的人——储藏强迫症患者。
纪录片工作人员走进了这些人家里,观众会惊讶地发现,这些人似乎把家里变成了垃圾场。
室内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堆满了他们捡来的各种东西,他们也从来不会把东西丢弃。
像垃圾堆一样的家让他们耻于把外人带进家中,但强迫症又迫使他们不得不这样继续积攒。
《储藏者》第一次让人们发现,原来这个人群之多超出人们的想象,大概占人群的5%。
储藏强迫症和生活的压力和紧迫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已经有公益机构开始帮助患者,学习慢慢地清理掉他们的“藏品”,恢复正常的生活。
另一种强迫症被称为“仪式性强迫”。
这类强迫症患者有着一套必须履行的仪式规则,例如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频率敲打物体。
强迫症男孩摆脱阴影走向阳光
![强迫症男孩摆脱阴影走向阳光](https://img.taocdn.com/s3/m/65f5538a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32.png)
脑的冲动。
一想起这样的画面,脑子就很乱,就痛苦不堪!大约就是在这时候,我出现了反复洗袜子的痛苦,还有总想攻击人的冲动。
更让我痛苦的是,我一面很反感网吧,一面又继续去网吧,而且越来越频繁,每周都要去两三次,有时候连续一周不断。
每次去都是晚自习之后悄悄跑进网吧,整夜整夜地在那阴暗的地方,困极了趴在那里就睡,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到学校。
每次都对自己说不要去了,不要再看那些黄色网页了,可每次还是禁不住溜进网吧。
自己对自己非常生气,有时候真想打碎那里的电脑。
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迫症:伟人们成功背后的阴暗面
[导读]现在已有证据足以证明,强迫性人格障碍或许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世纪之交时,“非同凡响”(Think Different)被公认为苹果广告宣传的精髓。
但是对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而言,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
据影片《乔布斯》的作者约书亚肯德尔(Joshua Kendall)称,乔布斯是
一位典型的强迫症患者,而且他可能还患有一种鲜为人知的精神病,现在精神病医师将那种疾病称为“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
这是精神疾病表现过分的案例吗?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怪癖会被认为是一种危险性病理。
乔布斯带领苹果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苹果可能是21世纪最有创意和最成功的公司,这是否是以他的幸福、家庭甚至健康为代价的呢?
美国国家卫生院(NIH)将强迫性人格障碍定义为“人的一种精神健康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人会专注于各种法则、秩序和控制。
”它通常在家庭中流传,但科学家们现在还不清楚基因、环境或其他因素是否也是致病因素。
强迫性人格障碍或强迫症
虽然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很相似,但是两者之间的区别也是非常明显的:患有强迫症的人会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干扰到他的正常身体机能;而患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人身体机能不会受到影响,只是他们坚信他们的思考方式是绝对正确的。
肯德尔对《生命科学》杂志说:“与强迫性人格障碍不同的是,强迫症通常会使人瘫痪。
患有强迫症的人也许根本无法工作,因为他可能每天要花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去洗手,以确信他们是绝对清洁的。
那种人是没有精力去经营苹果公司或者象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那样只身飞跃大西洋的。
”
肯德尔在他的新书《美国式强迫性:难以抑制的精力》中提到了乔布斯、林白和其他一些名人,列举了大量案例(大多数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是男性,强迫性人格障碍在女性中很少见),正是由于他们的强迫性,那些案例中的主人公都成为各自所在领域的顶尖人物。
强迫性的悠久历史
在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测量学、古生物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均有很深造诣同时又身兼作家、律师和小提琴手的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Thoma Jefferson)也有强迫症的表现,他将自己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对华盛顿特区的每一个蔬菜市场都绘制了统计表格。
肯德尔称,波士顿红袜队的棒球传奇人物泰德威廉姆斯(Ted Williams)
也表现出了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
威廉姆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除了吃饭和睡觉,我一直在练习投球。
”他还将练习击打棒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挥棒的动力性原理,他甚至专门到麻省理工学院去听物理学讲座。
但是这种专注是有代价的,其他人通常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肯德尔称:“强迫性会令人错失家庭生活的愉悦,他们会很难与其他人沟通。
他们的控制欲会非
常强,除非在人际关系中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否则就会感到不舒服。
”实际上,乔布斯就一直拒绝与生父联系。
历史上不乏这种成功的、带有强迫性的英雄,他们富甲天下,乐善好施,但私生活却相当怪异。
肯德尔说:“林白保留着儿女违反他制定的规定的详细清单,他会记下孩子们每次吃口香糖的记录。
”
代表波士顿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施拉格威廉姆斯(Slugger Williams)曾经承认他忽视了自己的孩子。
也许人格分裂表现最严重的还是乔布斯,他一生取得的伟大成就令他的生活看起来就象是一部圣徒传记。
但在各种荣光的背后,据说他可能都不能被称之为人。
肯德尔说:“乔布斯是一位很难伺候的主,如果某件事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他可能就会对下属大发雷霆。
”
肯德尔说:“他的这种很难与人交流的个性也正是导致他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被苹果扫地出门的原因。
”他的那种冷酷无情的管理方式令他声名狼藉,最终导致他在1985年被苹果驱逐出去。
(后来他在1996年重返苹果。
)有证据表明,乔布斯虽然从未被确诊患有强迫性人格障碍,但他在饮食方面的混乱显然具备了强迫性人格障碍的特征。
肯德尔说:“他断断续续地同厌食症作斗争,这与他童年时受到的创伤也有关系。
虽然乔布斯非常幸运地遇到了性情慈爱的养父母,但被领养的经历还是给他的心灵造成了一定的创伤。
”
肯德尔解释说:“我研究的名人似乎都遭遇过不幸的童年。
泰德威廉姆斯被双亲忽视,当他还是孩子的时候,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都少得可怜。
最终,他选择与棒球而不是与他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
精神类疾病的好处
人们对于取得巨大成功或成就的人和某种程度的精神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
大量的研究。
例如,据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的精神病学家斯科特里南菲尔德(Scott Lilienfeld)称,精神病患者的一些人格特征或许在某种环境下是有积极作用的。
里南菲尔德发现,有两个精神病特征与英雄行为也有联系。
其中一个特征被称为无所畏惧的支配欲,其实就是大胆,这一特征通常与英雄事迹和利他主义有关联。
里南菲尔德说:“人格特征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这将因人因事而异。
”
肯德尔说:“幸运地是,强迫性不象精神病那样危险。
患有强迫症的人不会去杀死任何人,但他们可能会有破坏性。
强迫性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方式。
我们必须意识到,某人取得了成功并不意味着他或她就一定是心智健全或通情达理的。
有时,有的人正是因为具有孩子气的鲁莽才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
强迫性与人类文明
现在甚至有些证据足以证明强迫性人格障碍或许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医学假说》(Medical Hypotheses)杂志去年刊登了一份题为《人类行为的ADHD-OCPD理论》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和强迫性人格障碍(OCPD)在人类社会从狩猎和采集社会向农业社会进化的过程中发挥出了决定性作用。
肯德尔称:“有强迫性的人在IT领域的表现很好。
实际上,很多技术公司比如SAP在招聘人才时就专挑有神经质表现的人。
这种人在体育领域也有很好的表现,特别是棒球和高尔夫球那种要求运动员一遍一遍不停重复相同动作的运动项目。
”
但是具有强迫性的人并不能很好地处理好每一件任务。
肯德尔说:“因为他们缺乏交际技能,因此他们会远离那些对人际交往有很高要求的工作。
例如,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主管来说,强迫性就绝对是一个灾难。
”
肯德尔说,关键是要让患有强迫性人格障碍的人发挥出他们的强项,同时将他们的不足之处造成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