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

合集下载

测量电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测量电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测量电表内阻的几种方法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高中 王文亮(438213)在电学实验中,电表内阻的测量是一个重要内容,下面就分别介绍不同情况下测量电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1.实验中有电压表、电流表各一只,要求测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 ①测电流表的内阻测量电路如图①所示,将电压表与电流表并联,两电表示数分别为U 、I ,则电流表内阻 。

②测电压表的内阻测量电路如图②所示,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串联,两 电表示数分别为U 、I ,则电压表内阻 。

2.实验中有两只同种电表,若已知其中一只电表的内阻,要求测量另一只电表的内阻 ①测电流表的内阻测量电路如图③所示,将两只电流表并联,示数分 别为I 1、I 2,则 ②测电压表的内阻测量电路如图④所示,将两只电流表串联,示数分别为U 1、U 2,则分析:内阻已知的电流表,相当于一只电压表,图③与图①等效;内阻已知的电压表。

相当于一只电流表,图④与图②等效。

3.两只同种电表的内阻均未知,如果有一只电阻箱,可以测量出它们的内阻 ①测电流表的内阻测量电路如图⑤所示,闭合S,两只电表的示 数分别为I 1、I 2,则, ①断开S,两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I 1’、I 2’, 此时电阻箱阻值为R,则 ②由①②可解得 I U =r IU=2211r I r I =2211r U rU=2'21'1)(r I R r I =+2211r I r I ='12'21'112'12'21'121,I I I I R I I r I I I I R I I r -=-=测量电路如图⑥所示,断开S,两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U 1、U 2,则, ① 闭合S,两只电表的示数分别为U 1‘、U 2‘,此时电阻箱阻值为R,则②由①②可解得,在电学实验中还时常用到替代法、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4.用替代法测电表内阻 ①测电流表的内阻实验原理图如图⑦所示,实验中,闭合S 1,S 2接a , 调节R ’,使两电表均有适当的示数,并记下电表A 的示数I ;S 2接b ,保持R ’不变,调节R使电表示数仍为I ,记下此时电阻箱的阻值R 0,则待测电流表的内阻r= R 0 。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测量电阻的五种其他方法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测量电阻的五种其他方法
如果r1、R0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0、Rx已知,可以求出
电流表A1的内阻r1。图乙中,根据电路知识有I1(r1+Rx)=(I2
-I1)R0,则如果r1、R0已知,可求出Rx的阻值;如果R0、Rx已
知,可以求出电流表A1的内阻r1。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典例2】
(2022·全国甲卷22题)某同学要测量微安表内
1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②图乙中,如果电压表V1的内阻r1、电阻R0已知,电压表V1、
V2的读数分别为U1、U2,根据电路知识可知流过被测电阻Rx的
1
1
1 (0 +1 )
2 −1
电流为I= + =
,则被测电阻为Rx=

1
0
0 1

(2 −1 )0 1
1 (0 +1 )
图所示的电路
闭合S2后,相当于RM由无穷大变成有限值,变小了,则流过RN的

电流大于原来的电流,则流过RM的电流大于 ,故待测表头的内
2
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5)将该微安表改装成量程为2 V的电压表后,某次测量指针指在
图示位置,则待测电压为
1.28(1.26~1.30均可)
效替代法、电桥法等。
方法一 伏伏法测电阻
伏伏法又称电压表差值法,它是利用两个电压表的组合测量电压
表的内阻或其他电阻的方法。常见电路如图甲、乙所示。
目录
高中总复习·物理
(1)条件:电压表V 2 的量程必须大于电压表V 1的量程且能搭配使
用。
(2)技巧:已知内阻值的电压表可当作电流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

同理,如果R0、Rx为已知,可以由上面的关系求出电压表V1的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四种特殊方法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方法解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测量某电阻(或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时,用电阻箱交换待测电阻,假设二者对电路所起的作用一样(如电流或电压相等),那么待测电阻与电阻箱是等效的。

1.电流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2.电压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3)断开S2,再闭合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针对练习】1.某同学准备把量程为0~5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0~2.0 V 的电压表。

他为了可以更准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A .电流表G 1(量程0~1.0 mA ,内电阻约100 Ω)B .电流表G 2(量程0~500 μA ,内电阻约200 Ω)C .电池组E (电动势3.0 V ,内电阻未知)D .滑动变阻器R (0~25 Ω)E .电阻箱R 1(总阻值9 999 Ω)F .保护电阻R 2(阻值约100 Ω)G .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1)实验中该同学先合上开关S 1,再将开关S 2与a 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R ,当电流表G 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 1的示数I ;然后将开关S 2与b 相连,保持________不变,调节________,使电流表G 1的示数仍为I 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 。

电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电阻测量的几种方法

电源E,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
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1.半偏法测电表内阻:
R1>>RA
电压半偏法:
V
a R
R0
b S
RV>>R
例3 为了测量一个量程为3.0 V的电压表的内阻,可以采用
图示的电路,在测量时,可供选择的步骤如下: A.闭合开关S B.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最大 C.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到零 D.调节电阻箱R0的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 1.5 V,读出 此时电阻箱R0的阻值。 E.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0 V F.断开开关S G.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到b端 H.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到a端
3.
RV
U1R2 U2 U1
,U1表示V1的电压,
V2表示V1和R2串联的总电压。
例2 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想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Im。所用器材
有:
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 ,内阻=10.0Ω ,量程标称5.0mA;标准电流表,内阻 =45.0Ω ,量程1.0mA ; 标准电阻阻值10.0Ω ;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为 300.0Ω ;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开关S;导线。
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1内阻RV的实验电路。 要求测量尽量准确,实验必须在同一电路中,且在不增减元件的条件下完成。 试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图中电源与开关已连接好),并标出所选元 件的相应字母代号。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六种方法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六种方法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六种方法实验是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手段,虽然高考是以笔试的形式出现的,但却力图通过考查设计性的实验来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充分挖掘出物理教材中实验的探索性因素,不断拓宽探索性实验设置的新路子,努力将已掌握的知识和规律创造性的运用到新的实验情景中去。

笔者结合习题简略介绍几种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

一、用一只电压表和一只电流表测量例1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 及内阻r (E 约为V 5.4,r 约为Ω5.1)。

器材:量程为V 3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为A 5.0的电流表A (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Ω=4R ,滑动变阻器'R ,开关k ,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所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2)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1I 时,电压表读数为1U ;当电流表读数为2I 时,电压表读数为2U ,则可以求出E =___________,r =___________。

(用1I 、2I 、1U 、2U 及R 表示)解析: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r U E +=可知,只要能测出两组路端电压和电流即可,由r I U E 11+=,r I U E 22+=可得:121221I I I U I U E --= (1) 1221I I U U r --= (2) 我们可以用电压表测电压,电流表测电流,但需注意的是题给电压表的量程只有V 3,而路端电压的最小值约为V V Ir E U 75.3)5.15.05.4(=⨯-=-=,显然不能直接把电压表接在电源的两端测路端电压。

依题给器材,可以利用固定电阻R 分压(即可以把它和电源本身的内阻r 共同作为电源的等效内阻“r R +”),这样此电源的“路端电压”的最小值约为V V V r R I E U 375.1)5.55.05.4()(<=⨯-=+-=,就可直接用电压表测“路端电压”了,设计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

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

测电流表内阻的几种方法内蒙古乌兰浩特一中 郭朝辉《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是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较难的一个学生实验。

要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首先要知道电流表的三个主要参数: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最大值时的电流,称为满偏电流I g ,即为允许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电流表内阻R g ,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出;满偏时电流表两端的压降称为满偏电压U g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U g =I g ×R g 。

该实验首先需要测出R g ,方能进行电表的改装。

现就测R g 测量方法给出几种设计方案,以提高学生对电学实验的设计能力。

一、利用伏安法,测量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 g ,算出内电阻R g电流表满偏电压U g 按如图1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待测电流表G 和毫伏表mv 并联,R 为保护电阻,R 0为滑动变阻器。

测量时,r 先置最大值,闭合开关K 后,调节R 0和r ,使电流表G 的指针达满偏。

此时毫伏表上的读数就是电流表的满偏电压U g ,则电流表的内电阻R g 为:R g =gg I U其中I g 就是电流表的满偏刻度值。

该实验电路图采用分压式电路,如果保护电阻r 的阻值足够大,也可简化为如图210K Ω)。

测量方法同上。

1、电流等效替代法如图3所示电路,G 为待测电流表,G 0为辅助电流表,量程与G 相同或稍大一些,r 为保护电阻,R 0为滑动变阻器,K 1为单刀开关,K 2为单刀双掷开关。

测量时,r 先置最大,闭合开关K 1,K 2扳至1端接通电流表G ,调节R 0与r ,使辅助电流表G 0的指针达到接近满偏量程的某一刻度值(注意I 不能大于电流表G 的量程)。

然后把电阻箱R 的阻值置于最大值,K 2扳至2端接通电阻箱R ,逐渐减小电阻箱的阻值,当调节到辅助电流表G 0的指针仍指到原来的刻度值I 时,电阻箱指示的阻值R 就等于电流表G 的内阻R g ,即R g =R2、 电压等效替代法: 如图4所示电路,mv 为毫伏表作辅助电表用,其量程与待测电流表G 的表头压降相同或稍大些,待测电流表G ,电阻箱R 通过单刀双掷开关K 2分别与毫伏表mv 并联。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常用的6种方法一、伏安法测电阻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实验的基础,是高考考查的热点,也是难点。

它渗透在电学实验的各个环节中,如测未知电阻、测电阻率、测各种电表内阻等。

本质上都是伏安法测电阻在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应用。

主要涉及电压表、电流表的选择以及实物连线等。

[例1] 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A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10 Ω左右B .电压表V 1,量程6 V ,内阻约2 k ΩC .电压表V 2,量程15 V ,内阻约10 k ΩD .电流表A 1,量程0.6 A ,内阻约0.2 ΩE .电流表A 2,量程3 A ,内阻约0.02 ΩF .电源:电动势E =12 VG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 Ω,最大电流为2 AH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50 Ω,最大电流为0.2 AI .导线、开关若干(1)为了较精确测量电阻阻值,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且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

除A 、F 、I 以外,还要在上述器材中选出该实验所用器材_____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该实验电路图。

[解析] (1)两表读数大于量程一半,根据题意电压表选B 。

由欧姆定律知电路电流最大值I =U R =610A =0.6 A ,故电流表选D ,滑动变阻器选阻值较小的G 。

(2)因待测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又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答案] (1)BDG (2)见解析图二、伏伏法测电阻已知内阻的电压表可作电流表使用,在缺少合适的电流表的情况下,常用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使用,这是设计电路中的高频考点。

[例2] 用以下器材可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

待测电阻R x ,阻值约为600 Ω;电源E ,电动势约为6 V ,内阻可忽略不计;电压表V 1,量程为0~500 mV ,内阻r 1=1 000 Ω;电压表V 2,量程为0~6 V ,内阻r 2约为10 k Ω;电流表A ,量程为0~0.6 A ,内阻r 3约为1 Ω;定值电阻R 0,R 0=60 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为150 Ω;单刀单掷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高中物理测量电阻的四种种方法

测量电阻的四种特殊方法一.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方法解读】等效替代法测电阻:测量某电阻(或电流表、电压表的内阻)时,用电阻箱替换待测电阻,若二者对电路所起的作用相同(如电流或电压相等),则待测电阻与电阻箱是等效的。

1.电流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流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3)断开开关S2,再闭合开关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2.电压等效替代该方法的实验步骤如下:(1)按如图电路图连好电路,并将电阻箱R0的阻值调至最大,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

(2)闭合开关S1、S2,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指针指在适当的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3)断开S2,再闭合S3,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P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4)此时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R0与未知电阻R x的阻值等效,即R x=R0。

【针对练习】1.某同学准备把量程为0~500 μA的电流表改装成一块量程为0~2.0 V 的电压表。

他为了能够更精确地测量电流表的内阻,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图中各元件及仪表的参数如下:A.电流表G1(量程0~1.0 mA,内电阻约100 Ω)B.电流表G2(量程0~500 μA,内电阻约200 Ω)C.电池组E(电动势3.0 V,内电阻未知)D.滑动变阻器R(0~25 Ω)E.电阻箱R1(总阻值9 999 Ω)F.保护电阻R2(阻值约100 Ω)G.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1)实验中该同学先合上开关S1,再将开关S2与a相连,调节滑动变阻器R,当电流表G2有某一合理的示数时,记下电流表G1的示数I;然后将开关S2与b相连,保持________不变,调节________,使电流表G1的示数仍为I时,读取电阻箱的读数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表内阻的几种测量方法一、电流表内阻测量的方法灵敏电流表是用来测定电路中电流强度且灵敏度很高的仪表。

它有三个参数:满偏电流g I 、满偏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g U 和内阻g r 。

一般灵敏电流表的g I 为几十微安到几毫安,g r 为几十到几百欧姆,g g g r I U =也很小。

将电流表改装为其他电表时要测定它的内阻,根据提供的器材不同,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案。

练习用多种方法测定电流表的内阻,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创造性、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实验技能。

本节课拟谈几种测定电流表内阻的方法。

1、利用两个电流表法测电流表的内阻两个电流表法是利用两块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创新思维是运用电流表测电压(或算电压),此方法适用于电压表不能用或没有电压表等情形。

设计电路时除考虑电流表的量程外,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例1】从下列器材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个电路来测量电流表1A 的内阻1r ,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测量多组数据。

(1)画出实验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2)若选取测量中的一组数据来计算1r ,则所用的表达式=1r ,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 。

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1A ,量程mA 10,内阻待测(约Ω40);电流表2A ,量程A μ500,内阻Ω=7502r ;电压表V ,量程10V ,内阻Ω=k r 102电阻1R ,阻值约为Ω100;滑动变阻器2R ,总阻值约Ω50;电池E ,电动势V 5.1,内阻很小;电键K ,导线若干。

分析与解:大多数考生看到此题,第一感觉考虑的就是伏安法,由于没有考虑电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

少数考生想到要满足“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的条件,认为电压U 的测定,不能选量程是10V 的电压表。

因为电流表两端允许施加的最大电压约为V 4.0,因而电压表不能准确测出电流表的两端的电压,但由于缺乏创新精神,想不出其他方法,也做不正确。

只有极少数有“安安”法新思路的考生才能做正确。

答案:将电流表2A 并联在电流表1A 的两端,利用电流表测量电压;要满足“多测几组数据”,滑动变阻器2R 采用分压接法;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其表达式1221I r I r =,式中1I 、2I 、1r 、2r 分别表示通过电流表1A 、2A 的电流和它们的内阻。

2、利用“加R ”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加R ”法又叫“加保护电阻”法。

在运用伏安法测电阻时,由于电压表或电流表的量程太小或太大,为了满足安全、精确的原则,加保护电阻的方法就应运而生,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例2】某电流表的内阻在Ω-Ω2.01.0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可选用的器材如下:A. 待测的电流表1A (量程A 6.0);B. 电压表1V (量程3V ,内阻约Ωk 2);C. 滑动变阻器1R (最大电阻Ω10);D. 定值电阻2R (阻值Ω5);E. 电源E (电动势4V )F. 电键S 及导线若干。

(1)画出实验电路图;(2)如测得电压表的读数为U ,电流表的读数为I ,则电流表1A 内阻的表达式为:=A R 。

分析与解:许多考生读完此题,就知道实验原理是伏安法,由于设计电路时没有考虑电压表和电流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

少数考生想到电流表的内阻在Ω-Ω2.01.0之间,量程为A 6.0,电流表上的最大电压为V 12.0,因而电压表不能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由于缺乏创新意识,也做不正确。

只有极少数有“加R ”法新理念的考生才能做正确,因为本题必须将一个阻值为Ω5的定值电阻2R 与电流表串联,再与电压表并联,才满足要求;再者量程为3V 的电压表其量程虽然小于电源电动势(4V ),但可在电路中接入滑动变阻器进行保护;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均符合要求,但考虑限流的连接方式节能些,因而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的连接方式。

故本题设计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流表1A 内阻的表达式为:2R I U R A -=。

3、半偏法这种方法教材中已做介绍。

中学物理实验中常测定J0415型电流表的内阻。

此型号电流表的量程为A μ2000-,内阻约为Ω500,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操作要点:按图1连好电路,2S 断开,1S 闭合,调节变阻器R ,使待测电流表G 的指针满偏。

再将2S 也闭合,保持变阻器R 接在电路中的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R '使电流表G的指针半偏。

读出电阻箱的示值R ',则可认为R r g '≈。

实验原理与误差分析:认为2S 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近似不变,则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近似为2GI 。

所以电流表内阻与电阻箱的示值近似相等。

实际上2S 闭合后电路中的总电流要变大,所以通过电阻箱的电流要大于2GI ,电阻箱的示值要小于电流表的内阻值。

为了减小这种系统误差,要保证变阻器接在电路中的阻值R R '≥100,从而使S 闭合前后电路中的总电流基本不变。

R 越大,系统误差越小,但所要求的电源电动势越大。

实验中所用电源电动势为8——12V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Ωk 60左右。

4、电流监控法实验中若不具备上述条件,可在电路中加装一监控电流表G ',可用与被测电流表相同型号的电流表。

电源可用V 5.1干电池,R 用阻值为Ωk 10的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

实验中,先将2S 断开,1S 接通,调节变阻器R 的值,使被测电流表G 指针满偏,记下监控表G '的示值G I '。

再接通2S ,反复调节变阻器R 和电阻箱R ',使G 的指针恰好半偏,而G '的示值不变。

这时电阻箱R '的示值即可认为等于G 的内阻g r 。

这样即可避免前法造成的系统误差。

用图所示电路测量电流表G 的内阻,也可不用半偏法。

将开关1S 、2S 均接通,读出被测电流表G 的示值G I 、监控表G '的示值G I '、电阻箱的示值R ',则可根据G G G g I R I I r '-=')(计算出电流表G 的内阻。

5、代替法按图所示连接电路,G 为待测电流表,G '为监测表,1S 为单刀单掷开关,2S 为单刀双掷开关。

先将2S 拨至与触点1接通,闭合1S ,调节变阻器R ,使监测表G '指针指某一电流值(指针偏转角度大些为好),记下这一示值。

再将单刀双掷开关2S 拨至与触点2接通,保持变阻器R 的滑片位置不变,调节电阻箱R ',使监测表G '恢复原来的示值,则可认为被测电流表G 的内阻等于电阻箱的示值。

用这种方法,要求监测表的示值要适当大一些,这样灵敏度较高,测量误差较小。

6、电压表法原则上得知电流表两端的电压U 和通过它的电流I ,就可以利用I Ur g =计算出它的内阻。

但若测量J0415型电流表的内阻,满偏时它的电压才是V 1.0,用J0408型电压表的3V 量程测量,指针才偏转一个分度。

这样因读数会引起很大的偶然误差。

所以不宜用一般电压表直接测量电流表两端的电压。

可用如图所示电路,将待测电流表G 与电阻箱串联后再与电压表并联。

闭合开关S ,调节变阻器和电阻箱,使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有较大的偏转,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电流表的示值I 和电阻箱的示值R ',则据I R I U r g '-=得出电流表的内阻。

电源要用2节干电池,电压表用3V 量程,用最大阻值为Ωk 1左右的变阻器。

7、用内阻、量程已知的电流表代替电压表按图连接电路,G 为待测内阻的电流表,G '为内阻、量程已知的标准电流表,E 为V 5.1的干电池一节,R 为阻值为几十欧姆的滑动变阻器。

调节变阻器R ,使两电流表的指针均有较大的偏转。

读出电流表G '的示值G I ',设其内阻g r ';读出被测电流表G 的示值G I ,则据G g G g I r I r '⋅='可得出电流表G 的内阻值。

二、电压表内阻测量的几种方法电压表内阻的测量是近年来高考的热点和亮点,其实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和一般电阻的测量一样,所不同的就是电压表可提供自身两端的电压值作为已知条件。

因此,在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中,要灵活运用所学过的实验方法,依据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按照题设要求和条件进行合理的测量。

1. 利用伏安法测量电压表是测定电路两端电压的仪器,理想电压表的内阻可视为无限大,但实际使用的电压表内阻并不是无限大。

为了测量某一电压表的内阻,给出的器材有:A. 待测电压表(V 30-,内阻在Ω-k 5.45.3之间);B. 电流表(mA 10-);C. 滑动变阻器)500(Ω-;D. 电源(V 5.1的干电池两节);E. 开关和若干导线。

利用伏安法I U R =,测量电压表示数U 和电流表示数I 即可,由于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远小于被测内阻值,为了满足多测几组数据,利用作图法求电压表的内阻,应选用滑动变阻器分压式电路,电路如图所示。

2、利用“伏伏”法测电压表的内阻“伏伏”法是利用两块电压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这一方法的创新思维是运用电压表测电流(或算电流),此方法适用于电流表不能用或没有电流表等情形。

设计电路时不仅要考虑电压表的量程,还要考虑滑动变阻器分压与限流的连接方式。

【例3】为了测量量程为3V 的电压表V 的内阻(内阻约Ω2000),实验室可以提供的器材有:电流表1A ,量程为A 6.0,内阻约Ω1.0;电压表2V ,量程为V 5,内阻约Ω3500;变阻箱1R 阻值范围为Ω-99990;变阻箱2R 阻值范围为Ω-9.990;滑动变阻器3R ,最大阻值约为Ω100,额定电流A 5.1;电源E ,电动势6V ,内阻约Ω5.0;单刀单掷开关K ,导线若干。

(1)请从上述器材中选择必要的器材,设计一个测量电压表V 的内阻的实验电路,画出电路原理图(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要求测量尽量准确。

(2)写出计算电压表V 的内阻V R 的计算公式为=V R 。

分析与解:多数考生解答此题,毫不犹豫地套用伏安法,由于没有考虑电表的量程,当然做不正确。

少数考生想到待测电压表的量程为3V ,内阻约Ω2000,电压表中的最大电流为A mA A I 0015.05.120003===,认为电流表不能准确测量,但由于创新能力差,也做不正确。

只有极少数有“伏伏”法新理念的考生才能做正确。

答案:(1)测量电压表V 的内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2)电压表V 的示数U ,电压表2V 的示数2U ,电阻箱1R 的读数1r 。

根据欧姆定律,利用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与通过电阻1R 的电流相等,算出电压表的电阻为U U Ur R V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