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周三多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一题答案: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

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

人类活动的上述三个特点为人类的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也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第二题答案:管理是社会组织中,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以人为中心进行的协调活动调。

管理的最基本的特征是:1:管理的载体是一个组织2: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3:在管理的资源配置中,人才是第一资源。

4:管理的任务:在一般意义上讲,它是通过采取某些具体的手段和措施,设计、营造、维护一种环境,包括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环境,使所有管理对象在特定的环境中,做到协调而有序地进行活动.第三题答案: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每一项管理工作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了新一轮的管理循环。

管理学原理第五章课后习题

管理学原理第五章课后习题

管理学作业第五章某企业决定生产一批产品。

基建与机器设备投资等总固定成本为380000元;单位产品售价26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8元。

1.生产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产量是多少?2.产量是多少时能实现60000元利润?3.盈亏平衡点销售额是多少?4.销售额为多少时可实现利润80000元?1、盈亏平衡点产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产品售价—单位变动成本)=60000/(3-1.8)=500002、假设产量为Q,则Q*(3-1.8)-60000=60000所以Q=120000/1.2=1000003、产量为10万件时,利润=100000*(3-1.8)-60000 =600001.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决策的原则与依据各是什么?[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研,北京科技大学2011年研,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研]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准确理解决策需要把握以下问题:(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分析评价;(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决策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

对决策者来说,要想使决策达到最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缺一不可:①容易获得与决策有关的全部信息;②真实了解全部信息的价值所在,并据此拟定出所有可能的方案;③准确预测每个方案在未来的执行结果。

但现实中,上述这些条件往往得不到满足。

具体来说原因有:①组织内外的很多因素都会对组织的运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决策者很难收集到反映这些因素的一切信息;②对于收集到的有限信息,决策者的利用能力也是有限的,从而决策者只能拟定数量有限的方案;③任何方案都要在未来实施,而未来是不确定的,从而决策时所预测的未来状况可能与实际的未来状况不一致。

现实中的上述状况决定了决策者难以做出最优决策,只能做出相对满意的决策。

2.决策的过程包括哪些步骤?每一步需要注意哪些问题?[论述题,中国媒大学2009年研]先提出问题;根据问题做大量的调查、分析、预测工作(做信息收集);然后在既定目标的基础上拟定各种备选方案,对这些方案从可行性、合理性、满意度和可能后果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从中选择最优方案;实施最优方案,对其实践验证,并及时收集回馈信息。

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答案1. 探讨管理学原理对组织管理的重要性管理学原理是对组织管理和领导行为的基本规律和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归纳的学科。

它是组织管理的指导性理论,对于实现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取得良好业绩具有重要意义。

2. 解释管理的定义和本质管理是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调动和协调组织成员的力量和资源,达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在于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绩效,有效管理组织的人、物、财等资源。

3. 介绍管理学原理中的“目标”的概念在管理学原理中,目标指的是组织追求和实现的理想状态或期望结果。

目标是组织管理的基础,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可以明确组织中人员行为的方向,帮助组织实现预期的效果。

4. 论述管理学原理中的“计划”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计划是管理学原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指为达到组织目标,通过制定目标、制定工作方案和决策,为组织实现预期效果提供指导。

通过计划,管理者可以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提前做好资源配置和安排,有效地组织和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

5. 分析管理学原理中的“组织”对组织管理的意义组织指的是将一群人和资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形成的一种相互关系和协作机制。

在管理学原理中,组织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组织结构和分工,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绩效。

6. 列举管理学原理中的“领导”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领导是指通过对下属的激励、指导和影响,使他们意识到组织目标,积极参与和配合工作,推动组织有效运作的过程。

在组织管理中,领导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合作,实现组织的目标。

7. 解释管理学原理中的“控制”在组织管理中的意义控制是管理学原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通过设定标准、对比实际结果和标准结果的差异,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纠正,以实现目标的过程。

控制在组织管理中起着监督和评估的作用,可以确保组织活动按照计划进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确保组织的正常运转。

管理学原理作业(附有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附有答案)

《管理学原理》作业(附有答案)第一章管理、管理者与管理学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管理学的特点:(D)。

A 一般性B综合性C精确性D实践性名词解释管理(P2)、系统(P5)、管理者(P11)、管理者的技能(P16)、管理学(P21)、简答题1、如何理解管理的含义?(P2~P3)2、管理的基本职能有哪些?(P4~P5)3、管理的基本原理有哪些?(P5~P9)4、从管理层次来看管理者可分成哪几类?(P11~P13)5、简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三类十种不同的角色。

(P14~P15)6、简述管理者的三种技能。

(P16 ~P17)7、简述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P24)第二章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单项选择题1、被誉为“管理学之父”的是:(B )A 法约尔B泰罗C韦伯D梅奥2、西蒙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C )A 系统管理学派B 权变理论学派C决策理论学派D经验管理学派简答题1、简述《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要点。

(P35~P36)2、什么是管理的14项原则?(P37)3、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理论要点是什么?(P37~P38)4、什么是企业流程再造?(P43)第三章管理环境名词解释管理环境(P61)、组织文化(P75)、科技环境(P67)、社会责任(P84)简答题1、简述管理环境的构成。

(P63)2、组织如何适应环境?(P71~P72)3、简述组织文化的特点。

(P76~P77)4、简述组织文化的功能。

(P77)5、组织文化如何影响管理?(P78~P79)6、如何建设组织文化?(P82~P83)第四章决策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属于决策的特点?( B )A超前性B适时性C目标确定性D风险性名词解释决策(P95)、德尔菲法(P101)简答题1、简述决策的内涵。

(P95)2、决策有哪些步骤?(P99~P100)3、悲观决策法、乐观决策法与最小后悔值法有什么区别?(P106)4、如何避免决策的失误?(P110~P111)计算题课本例题4.2、例题4.4第五章计划名词解释计划(P117)、宗旨(P121)、战略(P122)、滚动计划法(P129)、目标管理(P132)简答题1、简述计划的特征。

管理学原理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周三多、陈佳明、鲁明泓编著(第五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说明:参考答案大部分来自教材。

第一篇总论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人类活动的特点?目的性、依存性、知识性。

以上三特点为人类管理实践提供了客观条件,回答了为什么管理实践与人类历史同样悠久的原因。

(李兴山:管理活动并不等同于人类的一般生产劳动或社会活动,也非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而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个人发展和社会责任,运用管理职能进行协调的过程。

基本特征:(李兴山:二重性、目的性、人本性、综合性、创新性、艺术性)3、基本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

之间的关系: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在这管理循环之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4、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5、有效的管理者需要扮演的角色。

包括: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

需具备的技能:概念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

6、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和方法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归纳法、实验法、演绎法。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1、中国古代管理思想要点的主要内容?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治。

中国古代法制思想的基本原则?“明法”:制定法规公之于众,使全国皆知;“一法”:人人都得守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

斯密认为分工有三个益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使工人重复单项操作,从而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可以减少由于变化工作而损失的时间;可以使劳动简化,使劳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一种特定的对象上,有利于创造新工具和改进设备。

巴贝奇发展了斯密的观点。

认为,可以减少支付工资;管理中应重视人的作用,提出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做的贡献分到工厂利润的一部分,鼓励工人提出改进生产的建议。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2011年06月19日星期日上午 10:03第一章答案一、填空1.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资源2.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3. 计划4. 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5. 决策;6. 协调,人;7. 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8.组织目标的实现;9. 计划10. 自然,社会11. 管理原理,管理方法;12. 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二、单项选择1.C2. D3.D4.A5. A6.C7.C8.B9.B 10.D11.B 12.C 13.B三、多项选择1. ABEF2. ABD3.ABD四、判断1.×2. ×3.√4. ×5. ×6.√7. √8.√五、简答(要点,非完整答案)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每一项管理活动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和领导,到控制结束。

各职能之间同时相互交叉渗透,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又开始一轮新的管理循环。

如此循环不息,把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

2.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对劳动过程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它是对人的管理;二者不可分离。

管理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管理是一门科学,由大量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用以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

管理者如果没有管理科学知识,则管理过程中或是依靠经验,或是凭主观、靠运气;而有了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只是,他们就有可能对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设想出可行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当然,管理科学并不能为管理者提供解决一切问题的标准方案,它要求管理工作者以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为基础,结合实际,对具体情况做具体分析,以球的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大纲、目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编一、填空题:1、__计划__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是确定组织的__目标____和实现__目标___的方式。

2、预测是根据__过去__和_现在____预计__未来__、根据_已知__推测__未知___的过程;预测的目的是为了___科学决策_____;___需求与资源、机遇与风险___是任何一个组织需加预测的基本内容。

3、按时间跨度来分,预测可分为_短期__、_中期__、__长期__。

4、预测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_定性__,一类是___定量___;德尔菲法也叫__专家预测法_____,属于__定性______预测法。

5、假定下一期需求与最近一期需求相同的定量预测法叫__朴素预测法_______。

6、平滑系数值是根据以往的___实际量____与__预测量___之间差异的大小而异,一般在__0___到___1_____之间选定。

7、___目标管理________是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综合管理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强调以__目标_________为中心的管理,强调以_____目标网络________为基础的系统管理,强调以_____人__________为中心的参与式管理。

8、实行MBO,就是要___以企业总目标________以来规划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

9、MBO的实施程序主要分为__制定目标____、__实施目标_______和___考核评价______三个阶段;10、决策就是组织或个人为了__实现某种目标_______而对未来一段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_选择_______或____调整________过程。

11、决策的前提是___有所选择_________,决策的实质是_作出决定________;决策是___计划__________的核心环节,也是___管理________的核心环节。

12、按决策的时间划分可分为__长期战略________决策和___短期战术________决策;按决策的可确定程度划分可分为__确定型______决策、___风险型________决策和__非确定型_________决策。

高等教育-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最新整理]

高等教育-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1[最新整理]

第一章1、管理是一个过程,就是一个组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2、管理需要履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基本职能。

3、所谓计划,就是指制定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

4、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决策角色三大类。

5、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都赫特伯特。

西蒙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6.管理的本质是协调,协调的中心是人。

7、管理者要具备概念技能、人际技能、技术职能三类技能。

8、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组织目标的实现。

9、控制的实质就是为了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

10、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又具有社会属性。

11、管理学是以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

12、管理的对象应当是组织中所有的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和信息资源。

第二章1、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管理思想、古典的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思想四个阶段。

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及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构成了古典管理理论的框架。

3、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即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4、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统一指挥原则。

5、正式组织以效率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为主要标准。

6、决策理论认为,企业中决策可以分为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两类。

第三章1、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为客观性、概括性、稳定性、系统性。

2、管理和战略,战略告诉我们怎样“做正确的事”,管理在解决如何“正确地做事”。

3、管理方法一般可分为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

4、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着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的经济关系。

管理学原理第五章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第五章习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第五章习题答案管理学原理第五章习题答案第一节:组织结构和设计1. 解释什么是组织结构?为什么组织结构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的安排。

它决定了信息流动、决策制定和资源分配的方式。

组织结构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确保组织的各个部门和成员之间能够协调合作,实现组织的目标。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决策时间、促进创新和适应变化。

2. 什么是分工?为什么分工在组织中至关重要?分工是将一个大的任务或工作分解成若干个小的任务或工作,并由不同的人来完成。

分工在组织中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专业化程度。

通过分工,每个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分工也能够促进专业化,使得组织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和多样化的任务。

3. 解释什么是组织设计?组织设计的目标是什么?组织设计是指根据组织的目标和战略,对组织的结构和流程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组织设计的目标是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

通过合理的组织设计,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4. 什么是部门化?列举几种常见的部门化形式。

部门化是指根据任务的性质和要求,将组织内的工作划分为不同的部门或部门组合,并赋予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

常见的部门化形式包括:功能部门化、产品部门化、地理区域部门化、客户部门化和矩阵部门化。

第二节:领导与管理1. 解释什么是领导?领导与管理有何区别?领导是指通过影响他人的行为和思维,达到共同目标的过程。

领导强调的是影响和激励他人,以实现组织的愿景和目标。

管理是指通过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管理强调的是对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控制。

2. 解释什么是领导风格?列举几种常见的领导风格。

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与员工互动和决策制定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

常见的领导风格包括:权威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变革型领导、任务型领导和教练型领导。

林志扬版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林志扬版管理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管理是一种在正式组织内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其他人活动的活动过程。

2.由于每个企业能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都是有限的,整个社会能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就要求通过有效的管理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的运用,以可用的资源尽可能多地实现某种想要完成的任务或目标。

否则,管理就会失去它的必要性。

3.因为管理并不是促进组织目标有效实现的唯一作用力。

组织成效的高低,除了受管理成效影响外,还受到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

4.①活动主体不同: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者,而业务活动的主体是业务活动者。

②活动内容不同:管理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全局性,而业务活动具有特殊性和局部性。

③活动的直接目标不同:管理活动的直接目标是协调业务活动,使业务活动能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业务活动的直接目标是实现组织的目标。

5.⑴组织中的管理者是从事管理活动的人。

⑵特点:①管理者所从事的是协调组织中被管理者活动的活动。

②管理者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间接贡献作用。

③管理者在组织中的行为是受双重人格影响和作用的。

④管理者在履行各种管理职能时,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组织整体的利益追求及组织中各个方面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关系。

6.①高层管理者:侧重思想(概念)技能。

高层管理者要能够总揽全局,判断出重要因素并了解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用观念进行宏观调控。

同时,人际技能对其也很重要。

②中层管理者:侧重人际技能和思想(概念)技能。

中层管理者的位置特殊,处于高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的过渡位置。

中层管理者既要得到高层管理者的赏识,又要得到基层管理者的信任。

所以人际技能对中层管理者尤为重要。

③基层管理者:侧重技术技能。

基层管理者直接面对员工,这就要求其具备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就显得最为重要。

同时,具备人际技能在同下属的频繁交往中也非常有帮助。

7.①研究管理活动的规律性,学习管理的科学理论,掌握新的管理方法。

②在管理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水平。

③有效地利用自己与被管理者的时间。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

管理学原理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管理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是指对管理活动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和理论概括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它是管理学的基础,也是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

管理学原理包括许多方面,如组织、领导、决策、控制等,它们对于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学原理?学习管理学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通过学习管理学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和规范管理实践,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

3. 管理学原理对企业管理有何意义?管理学原理对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好地把握管理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4. 如何运用管理学原理进行管理实践?运用管理学原理进行管理实践需要结合具体的管理实际,根据管理学原理的指导,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巧,不断优化管理流程和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5. 管理学原理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案例有哪些?在管理实践中,可以通过运用管理学原理,解决组织结构不合理、领导方式不当、决策失误、控制不力等问题,提高企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例如,通过优化组织结构,改进领导方式,科学决策,强化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6. 如何提高管理学原理的运用能力?提高管理学原理的运用能力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可以通过学习管理学理论知识,了解管理学原理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案例,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总结和提高管理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7. 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存在哪些问题?管理学原理的研究和应用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学术与业界的隔阂、管理学理论的碎片化等问题。

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促进管理学原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8. 如何加强管理学原理的教育和培训?加强管理学原理的教育和培训需要多方合作,加强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合作,促进管理学原理的教育和培训质量和水平。

可以开展管理学原理的专业课程、研讨会、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管理学原理的教育和培训效果。

00054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

00054 管理学原理(完整版)

A.赫伯特·A·西蒙B.小詹姆斯·H·唐纳利C.弗里蒙特·E·卡斯特D.托尼·布洛克特【A】1.2.管理的载体是A.管理者B.技术C.工作D.组织【D】1.3.管理的主体是A.企业家B.全体员工C.高层管理者D.管理者【D】1.4.管理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使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去实现既定目标的A.氛围B.环境C.制度D.体制【B】1.5.管理者的层次划分是指A.表层、里层B.上层、中层、基层C.内层、外层D.深层、浅层【B】1.6.管理是一种艺术,这是强调管理的A.复杂性B.有效性C.实践性D.精确性【C】1.7.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这反映了管理的A.科学性B.艺术性C.必要性D.目的性【D】1.8.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的是A.经济性和目的性B.必要性和目的性C.经济性和必要性D.有效性和经济性【B】1.9.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有效地组织劳动所必需的,反映了管理的A.科学性B.艺术性C.必要性D.目的性【C】1.10.管理学中的原理和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组织,说明管理学具有A.一般性B.多样性C.历史性D.实践性【A】1.11.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A.社会科学B.经济学C.边缘科学D.自然科学【C】1.12.在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中,起总的指导作用的是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C】1.13.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中生产力决定了A.管理的社会属性B.管理的自然属性C.管理的艺术性D.管理的科学性【B】1.14.管理是由许多人协作劳动而产生的,它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

管理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技术属性D.人文属性【A】1.15.管理的核心是A.管理者B.被管理者C.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D.处理好人际关系【D】1.16.管理或者管理活动的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B.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C.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和一致认可的目标D.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一致认可的目标【C】1.17.“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A.控制性B.目的性C.整体性D.开放性【C】2.1.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A.泰罗科学管理理论B.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C.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理论D.梅奥的霍桑实验结论【A】2.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形成于A.20世纪初B.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D.20世纪90年代以后【B】2.3.六西格玛方法属于A.全面质量管理理论B.战略管理理论C.学习型组织理论D.科学管理理论【C】2.4.首先承认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的人是A.泰罗B.萨伊C.马歇尔D.亚当·斯密【B】2.5.著名的“搬运生铁块”和“铁锹实验”是下列哪位做的?A.法约尔B.甘特C.泰罗D.萨伊【C】2.6.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科学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权变理论【A】2.7.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A】2.8.科学管理理论之父是A.泰罗B.韦伯C.梅奥D.法约尔【A】2.9.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A.管理培训B.管理实践C.劳动竞赛D.心理革命【D】2.10.实行职能工长制是属于____要点。

管理学原理(山东联盟)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管理学原理(山东联盟) 智慧树知到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1、选择题:下面()是管理者的概念技能。

选项:A:沟通能力B:观察力和思维力C:技术和方法的能力D:交往能力答案: 【观察力和思维力】2、选择题:()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选项:A:计划B:组织C:领导D:控制E:创新答案: 【创新】3、选择题:管理者的监听者角色是指()与工作和组织有关的信息选项:A:传递B:收集与获取C:发布D:听取答案: 【收集与获取】4、选择题:范蠡、计然曾提出了“水则资车、旱则资舟”,“夏则资裘,冬则资絺”,表明中国很早就有了()思想。

选项:A:计划B:决策C:组织D:控制答案: 【组织】5、选择题:学好管理学不一定能管理好企业,说明管理具有()。

选项:A:科学性B:经济性C:艺术性D:人本性答案: 【艺术性】1、选择题:管理理论是在对( )观察和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管理思想,管理思想经过提炼、概括与总结形成(),同时又对管理实践进行指导。

选项:A:人类社会活动B:经济活动C:管理理论D:管理实践活动答案: 【管理理论,管理实践活动】2、选择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

选项:A:“经济人”观点B:“社会人”观点C:分权管理D:劳动分工论答案: 【分权管理,劳动分工论】3、选择题:法约尔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

选项:A:计划B:组织C:指挥D:控制E:沟通答案: 【计划,组织,指挥,控制】4、选择题: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到高分为()。

选项:A:生理需求B:安全需求C:社交需求D:尊重需求E:自我实现需求答案: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5、选择题: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有( )。

选项:A:泰勒B:法约尔C:德鲁克D:韦伯E:马斯洛答案: 【泰勒,法约尔,韦伯】1、选择题: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选项:A:系统原理B:人本原理C:责任原理D:效益原理E:伦理管理答案: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责任原理效益原理伦理管理】2、选择题:责权利三角定理主要涉及()因素选项:A:权限B:利益C:能力D:职责E:工作答案: 【权限利益能力职责】3、选择题: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在于( )选项:A: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B: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C:有助于找到解决管理选择题的途径D:有助于找到解决管理选择题的手段E:有助于提炼管理理论答案: 【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性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有助于找到解决管理选择题的途径有助于找到解决管理选择题的手段】4、选择题:人本原理包括以下观点()选项:A:职工是企业的主体B: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C:现代管理的核心是让人走向完美D:管理是为人服务E:管理的前提是有群体答案: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现代管理的核心是让人走向完美管理是为人服务】5、选择题:管理者履行职责能否做到完全负责主要取决于()因素选项:A:权限B:利益C:能力D:学历E:经验答案: 【权限利益能力】1、选择题:某企业为了建设企业文化组织员工去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唱国歌,这属于管理()选项:A:法律方法B:行政方法C:教育方法D:技术方法E:经济方法答案: 【教育方法】2、选择题:强制性是管理的()方法的特点选项:A:法律方法B:行政方法C:经济方法D:教育方法E:技术方法答案: 【法律方法经济方法】3、选择题:下列方法中客观性与精确性最强的是()。

《管理学原理》课后部分答案(熊勇清主编)

《管理学原理》课后部分答案(熊勇清主编)

第一章名词解释效率涉及组织是否“正确地做事”,反映活动的投入产出比。

效果涉及组织是否选择“正确的事”去做,反映活动目标的实现。

职能管理者是指在组织内中负责某种职能的管理人员,其大多具有某种专业或技术专长。

概念技能又称为决策技能,指分析、判断问题并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简答题1.管理的二重性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有何启发?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使我们可以大胆地引进和吸收国外成熟的管理经验,以迅速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

管理的社会属性告诉我们,决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2.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是对事物进行观察后做出的判断,这种判断具有规范化和合理化的特点。

管理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它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发展。

其次,管理学的许多内容可以提炼为科学知识体系。

管理的艺术性,在于科学所无法反映的管理内容和行为。

管理的艺术性首先表现为管理需要人的直觉,经验和洞察力的运用,需要创造力,不能机械照搬。

其次,管理过程中有些问题在客观上是难以精确并量化的。

完美的管理应当走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的道路。

3.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的职能?各职能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

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四项职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发挥作用,保证管理活动的效果和效率,高效地实现组织目标。

4.如何理解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学科?在已知的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截然相反的结果。

这是因为管理活动本身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而且管理是与人发生关系,人们的需要、动机等心理因素又不一样。

管理学原理各章练习附答案

管理学原理各章练习附答案

管理学原理各章练习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单项选择题1.层次越高的主管人员,对___D___的要求越高.A.技术技能B.人事技能C.管理技能D.概念技能2.管理的主体是( D )A.企业家B.全体员工C.高层管理者D.管理者3管理是一门应用性科学,是指管理的(D )A一般性B多样性C历史性D实践性4.管理作为一门艺术,是强调管理的_____A_____A.实践性B.精确性C.系统性D.理论性5.管理的载体是( D )A.管理者B.技术C.工作D.组织6.管理的核心是( C )A.建立组织机构B.协调人力物力C.协调人际关系D.尽力减少支出7.管理的核心是___B___.A.决策B.处理好人际关系C.组织D.控制8.管理的核心是( A )A.处理好人际关系B.制定目标C.管理好管理者D.实施控制9.管理的核心是( D )A.决策B.领导C.激励D.处理好人际关系10.在学习、研究管理学的方法论中,起总的指导作用的是( C )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11.管理的第一次转折是___B___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A.法约尔B.泰罗C.卢瑟D.马歇尔12._____A___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A.管理的两重性B.管理的一般性C.管理的多样性D.管理的实践性13.管理学应属于( A )A.边缘科学B.经济学C.社会科学D.自然科学14.管理的载体是___C___A.管理者B.技术C.组织D.工作15.管理学的第二次大转折发生于_____D____A.19世纪末B.产业革命C.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需准备时期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子技术迅速发展时期16.管理内部的要素,一般是___D______A.不可控制B.部分可控C.部分不可控D.可以控制17.管理的两重性是指管理的______B___A.自然属性和历史属性B.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C.经济属性和技术属性D.连续属性与间断属性18.研究管理学的总的方法论指导是___C____A.系统方法B.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C.唯物辩证法D.比较分析法19.一般来说,组织的外部要素是( C )A.可以控制的B.无法控制的C.部分可以控制的D.不可以控制的20.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关键是____C_____落后A.技术B.体制C.管理D.科学21.在组织的五个基本要素中,管理的媒介是( B )A.人与物B.信息C.机构D.目的22.在组织的内部要素中,表明为什么要有这个组织的要素是( D )A.人与物B.信息C.机构D.目的23.管理的主体是( A )A.管理者B.组织C.人D.管理机构24.管理的主体是___D____A.员工B.国家C.领导D.管理者25.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第一个责任是( B )A.管理管理者B.管理一个组织C.管理工作和工人D.从事管理活动26.管理过程中的首要职能是( C )A.人员配备B.组织C.计划D.指导与控制27.管理的五大基本职能是____B____A.计划、组织、协调、领导、控制B.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C.计划、协调、指导、人员配备、控制D.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协调28.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是( B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管理二重性观点C.系统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29.反映管理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属性是( C )A.社会属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科学性30.管理学原理区别于专门管理学的特点在于( C )A.历史性B.科学性C.一般性D.实践性31.管理学属于边缘学科,这说明管理学的特点是( B )A.一般性B.多样性C.实践性D.历史性32.管理学研究的侧重点或主线是( C )A.社会生产方式B.管理历史C.管理过程及职能D.资源配置33.具有消亡倾向的系统是( B )A.开放系统B.封闭系统C.子系统D.反馈系统34.在自动调节系统中,为使工作维持在规定工作状况下而采取的措施,叫作( a )A.控制B.协调C.反馈D.交换35.在一个社会系统内,可以用不同的输入或不同过程去实现同一目标,这是系统的( D )观点.A.整体B.信息反馈C.不断分化和完善D.等效36.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三大支柱是:科学、技术和(D )A.资源B.生产力C.泰罗制D.管理37.管理是一种( C )A.经济现象B.自然现象C.社会文化现象D.科学现象38.管理是生产过程固有的属性,是指_____B___A.管理的目的性B.管理的必要性C.管理的科学性D.管理的民主性39.下列管理层次中____B____的职能是按照规定的计划和程序,协调基层组织的各项工作和实施计划.A.上层B.下层C.中层D.经营管理层40.中层主管人员主要任务是____B______A.监督执行B.协调执行C.决策控制D.激励员工41.主管人员的层次划分是指( D )A.内层外层B.深层浅层C.表层里层D.上中下层42.决定学习、研究管理学必要性的是( C )A.管理的自然性B.管理的社会性C.管理的重要性D.管理的历史性43.上层主管人员的重要任务是( D )A.监督执行B.协调执行C.监督控制D.决策控制44.管理直接或间接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有关,反映了管理的_____B____A.必要性B.目的性C.科学性D.艺术性23._____D____是主管人员最基本的准则A.有强烈的管理愿望B.掌握大量的管理理论C.以公司利益为准则D.尽职尽责29.主管人员的权力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____D_____A.能力B.素质C.物质基础D.自主程度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承担的职能是( ACDE )A.计划B.预测C.组织D.控制E.指导与领导2.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 CD )A.科学性B.艺术性C.自然属性D.社会属性E.实践性3.管理的基本特征有__ABCE_____A.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B.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C.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D.管理的核心是决策E.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4.管理的客体是( ABE )A.人B.信息C.机构D.目的E.物5.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责任是( ABD )A.管理一个组织B.管理管理者C.实现管理目的D.管理工作和工人E管理计划过程6.一个组织通常划分为如下层次( BE )A.主管层、执行层和作业层B.经营决策层、执行管理层和监督作业层C.经营管理层、外部管理层和核心管理层D.经营决策层、监督作业层和执行管理层E.上层、中层和基层7.管理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存在的必要条件是( BD )A.管理理论B.一致目标C.管理实践D.集体活动E.管理原理8.虽然组织的类型、形式和规模可能各有差异,但其内部都含有以下基本要素( ABDE )A.人与物B.信息C.管理D.机构E.目的9.管理的基本特征是( BCDE )A.具有内部基本要素和外部环境要素B.主体是管理者C.具有任务、职能和层次D.核心是协调人际关系E.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10.管理的两重性反映出管理的( BE )A.科学性和艺术性B.必要性和目的性C.部分可控性和部分不可控性D.技术性和阶级性E.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11.管理的社会属性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管理与下列因素相联系( BD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社会化大生产D.社会制度E.科学技术12.管理学作为一门不精确的、有待于发展的科学,具有以下特点( ACDE )A.一般性B.专业性C.多样性D.历史性E.实践性13.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缺一不可的“两个轮子”是( CE )A.丰富的资源与先进的技术B.科学技术与管理人才C.先进的科技D.发达的科技与管理水平E先进的管理14.学习与研究管理学的一般方法有以下三个( ABD )A.唯物辩证法B.系统方法C.科学管理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方法E.管理过程方法15.从管理的角度看,系统包含有两个含义,它们分别是( BD )A.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B.系统是一个实体,例如组织C.系统从属于环境超系统D.系统是一种方法或手段E.系统的维持依赖于反馈信息16.当把管理过程或活动看作实体的系统时,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ABCDE )A.整体性B.目的性C.开放性和交换性D.相互依存性E.控制性17.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具体方法有( BCDE )A.系统方法B.比较法C.案例分析法D.综合法E.分析法18.管理逐渐形成理论并得到重视,在历史上经历过二次大的转折,它们是( AD )A.泰罗制的出现B.社会化大生产的出现C.十月革命以后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E.工业革命以后19.管理学研究生产力方面的内容包括( AE )A.组织中人、财、物的配置问题B.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与创造问题C.环境适应问题D.产权问题E.寻求最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问题20.管理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方面的内容包括( AC )A. 组织内部人际关系问题B.合理配置人财物问题C.完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问题D.使规章制度与上层建筑保持一致问题E.环境适应问题三、名词解释管理学;系统;系统的方法;主管人员;四、问答题系统的特征15;系统的观点及其内容;管理的基本特征;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关系;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对于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的意义;管理学的特点;为什么要学习、研究管理学;学习和研究管理学的方法;五、论述题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管理二重性及其现实意义6;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 A )A.19世纪末20世纪初B.20世纪初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60年代2.泰罗认为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 D )A.管理培训B.管理实践C.劳动竞赛D.心理革命3.新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是( C )A.从18世纪到19世纪末B.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C.从20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D.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4.马克斯韦伯的理论属于_____A______A.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5.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 A )A.科学管理理论B.管理科学理论C.行为科学理论D.权变理论6.在“管理科学理论”中,首先提出“系统分析”概念的是__C__.A.日本松下电器公司B.德国西门子公司C.美国兰德公司D.美国通用公司7.霍桑试验提出要重视管理中( B )A.物的因素B.人的因素C.工程技术方面因素D.人\事\物的结合8.泰罗是__B____--的代表人物之一A.管理萌芽阶段B.古典管理理论阶段C.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D.现代管理理论阶段9.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____B______A.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的出现B.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出现C.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的出现D.梅奥行为科学理论的出现10.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____D____A.作业标准化B.计划工资制C.心理革命D.提高劳动生产率11.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的是____D_____A.泰罗B.萨伊C.法约尔D.韦伯12.马基雅维利的两类型领导者是指____A_______A.自然或天生型、后天获得型B.自然或天生型C.聪明和后天获得型D.内向和外向型13.古典管理理论中,把人视为_____A____A.经济人B.复杂人C.社会人D.自我实现人14.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处于管理学形成的___D____阶段.A.早期阶段B.萌芽阶段C.古典管理理论阶段D.新古典管理理论阶段15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出现于(C )阶段。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管理学原理》全套课后习题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1. 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管理学?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对组织资源予以协调,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学,又被称为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与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它已经构建起以管理性质、理论、职能、方法等为基本框架的理论体系,是一门具有规范意义的理论科学,并且对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因此又被称为理论管理学。

2. 如何理解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例如质量管理、库房管理、定额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等,属于生产力的范畴,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制度之间可以通用。

管理的社会属性表现为为统治阶级服务,受一定生产关系、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

在管理学中诸如组织目标、组织道德、领导作风、激励方式、管理理念、人际关系、群体价值观、组织文化等,与民族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地方风俗、组织传统、社会风尚等密切相关,因此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借鉴和交流较为复杂,不可直接照搬。

管理的二重性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正确认识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意义:(1)正确并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

继承和发展我国已有的科学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采取批判性吸收的态度和方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合中国企业发展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2)正确认识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的社会性和时代性。

在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结合具体组织的实际特征,甚至组织内不同部门的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 如何理解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人们通过实践,进行收集、归纳、监测数据,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从而形成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管理学原理(附含参考答案)

管理学原理(附含参考答案)

第一章:管理与组织导论1.管理者的定义及分类管理者的定义: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的人。

管理者的分类: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2.什么是效率和效果,其对管理的重要性是什么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最可能多的产出,效果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与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做正确的事)重要性:因为管理者处理的是稀缺的输入(人员、资金和设备等),所以他们必须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

管理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所以管理者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要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管理者要努力实行:低资源浪费(高效率)+高目标达成(高效果)。

在成功的组织中高效率和高效果是相辅相成的。

3.管理职能论、角色论、技能论、系统论、权变论的观点管理职能论:管理职能分为四个非常重要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

计划职能包括定义目标,制定战略以获取目标,以及制定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

组织职能包括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安排工作以实现组织目标;领导职能包括激励下属,影响工作中的个体或团队,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或者以任何方式处理雇员的行为问题;控制职能包括监督、比较和纠正改进组织的绩效。

管理角色论:管理角色是指特定的管理行为类型,包括: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和决策制定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包括了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以及其他具有礼仪性和象征性的职责。

人际关系角色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

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是作出抉择的活动。

包括企业家、混乱驾御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管理技能论:管理者履行他的职责和活动需要特定的技能,其中三种基本技能或素质为:技术技能(基层管理者),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人际技能(中层管理者);概念技能(高层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

管理系统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所处的环境发生着持续的相互作用,组织是相互依赖的因素包括个体、群体、态度、动机、正式结构、相互作用、目标、直觉所组成的系统。

第五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五编一、单项选择题、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

、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直接控制、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衡量什么.制定标准.如何衡量.和、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

选择关键点拟定标准.选择控制技术.建立控制系统、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

建立控制标准分析偏差原因采取矫正措施明确问题性质、"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反馈控制直接控制、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A进行预测B科学决策C分析判断D确定标准、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维持现状打破现状激励现状突破现状、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B灵活、及时和适度C客观、精确和具体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控制工作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的系统:相对封闭绝对封闭相对开放绝对开放、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

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标准应该越高越好、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这一管理环节是()。

.领导.组织.控制.协调.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除了()项。

.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适当的授权.部门的明确划分.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

.前馈控制.反馈控制.作业控制.现场控制.在集中控制中,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统一完成的。

.控制中心.最高决策层.中级管理层.监督机构.将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这就是()。

.分散控制.分层控制.集中控制.内部控制.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管理学原理》习题参考答案第五编一、单项选择题1、注重于对已发生的错误进行检查改进属于( C )。

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2、在控制的基本过程中,衡量实际工作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D )。

A.衡量什么 B.制定标准 C.如何衡量 D.A和C3、实施控制的关键性步骤是( D )。

A 选择关键点 B拟定标准 C.选择控制技术 D.建立控制系统4、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 A )。

A建立控制标准 B分析偏差原因 C采取矫正措施 D明确问题性质5、"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AA前馈控制 B现场控制 C反馈控制 D直接控制6、控制过程的第一步是( D )A进行预测B科学决策C分析判断D确定标准7、控制工作的基本目的是( C )A 维持现状B 打破现状C 激励现状D 突破现状8、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 A )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B灵活、及时和适度C客观、精确和具体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9、控制工作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 A)的系统:A 相对封闭B 绝对封闭C 相对开放D 绝对开放10、进行控制时,首先要建立标准。

关于建立标准,下列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标准应该越高越好B、标准应考虑实施成本C、标准应考虑实际可能D、标准应考虑顾客需求11.能够有效地监督组织各项计划的落实与执行情况,发现计划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这一管理环节是( C )。

A.领导 B.组织 C.控制 D.协调12.以下列举了现场控制必备的条件,除了( D )项。

A.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B.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C.适当的授权 D.部门的明确划分13.即时控制通常又被称作( D)。

A.前馈控制 B.反馈控制C.作业控制 D.现场控制14.在集中控制中,信息处理、偏差检测、纠偏措施的拟定等都是由( A)统一完成的。

A.控制中心B.最高决策层 C.中级管理层 D.监督机构15.将组织管理系统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每一个子系统独立地实施内部直接控制,这就是( B)。

A.分散控制B.分层控制C.集中控制 D.内部控制16.控制活动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在的部门、所处的管理层次不同,实施控制的主要任务也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 A)主要从事例行的、程序性的控制活动。

A.高层管理人员B.中层和基层管理人员C.重点部门管理人员D.科研部门管理人员17.一个组织的全部行为活动构成控制的( B)。

A.目的 B.客体 C.媒体 D.主体18.控制系统是指由(D )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A.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载体B.控制实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C.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目的 D.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19.控制应当从实际目标出发,采用各种控制方式达到控制目的,不能过分依赖正规的控制方式,也要采用一些能随机应变的控制方式和方法。

这就是控制的(B )。

A.随机性原则B.灵活性原则C.多变性原则D.弹性原则20.制定控制标准的时候,要注意把标准变成定量指标,这才符合制定控制标准的(A )要求。

A.可检验性B.可操作性 C.应用性 D.可行性21.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质量的涵义就是指( B)。

A.产品质量 B.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 C.工作质量 D.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22.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的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

A.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B.以较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C.以最低的成本生产产品D.产品达到国家计划规定的质量标准23.全员参与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 A)完成的。

A.质量小组B.技术小组C.检测小组D.临时小组24.QC小组的概念是由( C )管理专家提出的。

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德国25.以数字形式表示的计划就是预算。

它具有( A )的特点。

A.计划性、预测性和控制性B.计划性、预测性和时间性C.实践性、预测性和时间性 D.计划性、预测性和监督性26.财政收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几乎没有变动余地,这种预算属于( B )。

A.弹性预算 B.刚性预算C.收入预算D.支出预算27.零基预算法是由( C )提出来的。

A.中国人 B.日本人 C.美国人 D.德国人28.成本控制的直接对象是( B )。

A.管理者 B.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开支C.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 D.成本控制者29.成本控制的主要对象是管理过程中的( D )。

A.作业层 B.物 C.财 D.人30.确定目标成本的方法有多种,假如以企业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确定的各项劳动定额、消耗定额为基础来制定目标成本,这种方法属于( A )。

A.定额法 B.劳动定额法 C.计划法 D.历史成本法31.控制工作得以展开的前提是:AA建立控制标准B分析偏差原因C采取矫正措施D明确问题性质32.“治病不如防病,防病不如讲究卫生”根据这一说法,以下几种控制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最重要:DA预先控制B实时控制C反馈控制D前馈控制33.管理控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AA建立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B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建立控制标准C建立控制标准、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原因D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建立控制标准34.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有效控制应具备的特征:BA客观性和可接受性别B明确的成果向导 C及时 D依赖统计过程和数据35. 控制工作使管理过程形成了一个( A)的系统:A、相对封闭B、绝对封闭C、相对开放D、绝对开放36. 管理控制通过(B),可以发现管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

A、拟定标准B、衡量绩效C、纠正偏差D、信息反馈37. 某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规定,在产品销量为1000件时,预算的成本为2。

8元;而当销量达到1500件时,则以单位成本2。

65元作为控制标准。

此种做法是:CA、违背了控制的严肃性原则B、体现了控制的例外原则C、以弹性预算法来谋求控制严肃性与灵活性的统一D、在控制工作中引入了激励原则38. 某企业到了2月底,发现甲产品一季度计划才完成50%,边采取日夜轮班来平衡实际与计划的偏差:发现乙产品供大于求,价格下降,这时候决定立即减少或停止这种产品的生产。

这些措施:A、均属于负馈控制B、均属于正馈控制C、前者属于正馈控制,后者属于负馈控制D、前者属于负馈控制,后者属于正馈控制39. 种庄稼需要水,但这一地区近年老不下雨,怎么办?一种办法是灌溉,以弥补天不下雨的不足。

另一种办法是该种耐埋作物,使所种作物与环境相适应。

这两种措施分别是:AA、纠正偏差和调整计划B、调整计划和纠正偏差C、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D、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40.统计分析表明,“关键的事总是少数,一般的事常是多数”,这意味着控制工作最应重视:AA、突出重点,强调例外。

B、灵活、及时和适度。

C、客观、精确和具体。

D、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41.反馈控制的具体方法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是( D )。

A、质量控制分析B、财务报告分析C、标准成本分析D、工作人员成绩评定42、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股份公司,为强化对经营者行为的约束,往往设计有各种治理和制衡的手段,包括:D①股东们要召开大会对董事和监事人选进行投票表决;②董事会要对经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控制;③监事会要对董事会和经理人员的经营行为进行检查监督;④要强化审计监督,如此等等。

这些措施是:A、均为事前控制。

B、均为事后控制。

C、①事前控制,②同步控制,③、④事后控制D、①、②事前控制,③、④事后控制。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几项是控制的性质( ABD )。

A 目的性 B实践性 C为人性 D 整体性 E适度性2、控制的类型按方式分有( BD)。

A现场控制 B直接控制 C管理控制 D 间接控制 E 事后控制3、控制的基本过程包括(BCE)。

A制定计划 B 确定标准 C衡量绩效 D 诊断原因 E 纠正偏差4、下列哪几项是有效控制系统的特征(ABDE)。

A关键性 B 目的性 C整合性 D 客观性 E 先进性5、控制过程中遇到阻力的主要原因有(BCDE)。

A控制不及 B 控制对象不当 C控制点不当 D 标准不科学 E 控制手段不当三、判断题1、控制过程就是管理人员对下属行为进行评价考核的过程。

(N)2、管理控制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控制。

( N )3、控制职能贯彻管理的全过程。

( Y )4、通过建立控制系统对被控制对象进行的控制书属于直接控制。

( Y )5、通过提高主管人员的素质来进行控制工作属于间接控制。

( Y )6、最佳的控制是防止问题的发生。

(Y )7.组织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为了确保实现既定的组织目标而进行的检查、监督、纠正偏差等管理活动,就是控制。

Y8.前馈控制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面对面进行的控制活动。

N9.一般来说,集中控制适用于规模较大的组织。

N10.分层控制的最大优点就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整体一致性。

N11.有效的控制只能针对关键项目,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这就是控制的目标原则。

N12.坚持控制的经济性原则,一要有选择地实行控制;二要降低控制的各种耗费。

N13.有效的控制系统包括三个主要步骤,即制定标准、衡量工作绩效和分析偏差。

N14.产品的核心是物品的有用性,凡是影响产品货币价值的各种性能,都是产品的质量或者质量特征。

N15.产品质量控制是企业为生产理想产品、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和减少无效劳动而进行的控制工作。

N16.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是主要人员参与和主要过程的质量管理。

N17.预算是未来需要达到的工作指标数值,也是组织中涉及收入支出活动的一种数量化标准,这就是预算的控制性特点。

N18.一般来说,弹性预算控制性较强,但对环境的适应性差且不利于发挥执行人的积极性。

N 19.零基预算是将前一时期预算水平作为下一时期预算编制的影响因素加以考虑。

N20.成本控制本质上是要实现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目标,促使各个部门在明确成本责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管理措施,以增强管理者的成本意识、提高成本效率。

Y21.将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发现差异,并对其进行类别分析,就是成本差异分析。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