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课程考评方式与标准

合集下载

《金融学》课程考核大纲

《金融学》课程考核大纲

《金融学》课程考核大纲【考核目的】了解金融概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学生对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国际金融知识与运用能力,为今后学习金融专业课程及实践应用打好基础。

【考核范围】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金融、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与货币运行、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开放经济下的均衡、货币政策。

【考核方法】包括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

过程性考核占40%,期末考核占60%。

过程性考核包括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两部分。

学习内容考核涉及每次讨论课的报告和陈述答辩情况考核,占60%;学习过程考核涉及到课率、学习笔记记录情况考核,占40%。

期末考核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两部分,各占50%。

【期末考试形式】采用笔试、闭卷。

【期末考试对试题的要求】题型比例:单选题10%-20%、多选题10%-20%、简答题10%-20%、论述题10%-20%、计算题10%-20%。

(当学生平时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较好时,建议采用全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核。

)难度等级:分为较易、中等、较难三个等级,大致比例是40:40:20【期末考试的具体内容】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知识点:1. 货币的概念2. 货币的本质3. 货币的形式4. 货币的职能5. 货币制度考核目标:1.识记:(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我国货币制度2.理解:(1)货币的职能(2)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3.掌握:(1)货币的本质(2)货币制度的类型及演变第二章信用与金融知识点:1. 信用的概念2. 信用的功能3. 信用的形式4. 金融的范畴5.信息不对称考核目标:1. 识记:(1)信用概念(2)信用形式(3)信用的功能2. 理解:(1)信用的本质(2)金融范畴的形成3. 掌握:(1)信用的形式3. 运用:(1)运用信息不对称原理分析企业问题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知识点:1. 利息的来源2. 利率及其体系3. 利率的决定4. 利率的作用5. 利率管理体制6. 利率理论流派考核目标:1. 识记:(1)利息的概念(2)利率的概念(3)利率体系(4)利率的作用2. 理解:(1)利率的决定(2)利息的来源(3)西方利率理论3. 掌握:(1)利率的分类(2)利率变动影响因素4. 运用:(1)各类利率的计算第四章金融市场知识点:1. 金融市场概述2. 货币市场3. 资本市场4. 外汇市场5. 黄金市场考核目标:1. 识记:(1)金融市场的概念(2)金融市场的要素(3)金融市场的功能2. 理解:(1)各金融市场的的点(2)各金融市场的功能(3)各金融市场的构成3. 掌握:(1)金融市场的主要工具4. 运用:(1)金融市场主要业务第五章商业银行与货币运行知识点:1. 商业银行的概念2. 商业银行的性质3. 商业银行的职能4. 商业银行的业务5. 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6. 我国商业银行改革考核目标:1. 识记:(1)商业银行的概念(2)商业银行的职能(3)商业银行业务.2. 理解:(1)商业银行性质(2)商业银行管理理论(3)商业银行货币创造.3. 运用:(1)货币创造与流通中货币量(2)我国商业银行改革实践第六章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知识点:1. 中央银行的产生2. 中央银行的类型3. 中央银行的职能4. 中央银行业务5. 金融法规体系6. 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考核目标:1. 识记:(1)中央银行概念(2)中央银行类型2. 理解:(1)中央银行的产生(2)金融法规体系3. 掌握:中央银行职能3. 运用:(1)中央银行业务(2)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第七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知识点:1. 货币需求2. 货币供给3. 货币需求与均衡考核目标:1. 识记:(1)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2)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3)通货膨胀的类型2. 理解:(1)货币需求概念(2)货币供给概念(3)货币均衡概念(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成因3. 掌握:(1)货币层次的划分(2)货币均衡与总供求4. 运用:(1)货币量控制(2)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治理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均衡知识点:1. 国际收支概念2. 国际收支平衡表3. 国际收支的调节4. 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联系考核目标:1. 识记:国际收支概念2. 理解:国际收支的调节3. 掌握:国际收支平衡表4. 运用:国际收支与国内经济联系第九章货币政策知识点:1. 货币政策目标2. 货币政策工具3.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4.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5. 货币政策效应考核目标:1. 识记:(1)货币政策目标(2)货币政策工具2. 理解:(1)货币政策三大目标特点(2)中介目标3. 掌握:货币政策传到机制4. 运用:(1)货币政策工具运用(2)货币政策效应【样题】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1.商品交换由一般等价物充当媒介,此时的价值形式为()A.简单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2.某商业承兑汇票到期清偿,此时货币体现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贮藏手段3.容易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货币制度是()A.平行本位制B.跛行本位制C.金汇兑本位制D.双本位制4.关于信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信用的客体是货币资金B.信用的前提条件是还本付息C.高利贷信用具有非生产性D.信用标的资金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统一……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由于携带不方便被淘汰掉的货币形式有()A.实物货币B.代用货币C.金属货币D.信用货币2.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A.币材的确定B.货币单位C.本位币、辅币发行与流通程序D.准备制度3.关于利率说法正确的是()A.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说明存款需要向银行支付利息B.浮动利率产品的利率敏感性较高C.中央银行的再贴现率是典型的市场利率D.年利率一般以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成为年息几厘……三、判断并改错(每题2分,共20分)1.代用货币替代了金属货币流通,与贵金属脱钩()2.商业信用中的预付货款形式体现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3.当银行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可能出现同业拆借利率高于再贴现率()4.回购交易的期限短、有证券作质押、风险小、利率一般高于同业拆借利率()……四、计算题(每题7.5分,共15分)1.某存款人将1000元资金存入银行,当时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3.5%,按照复利方式计息,两年后存款人的本利和是多少?如果借贷期内国内通货膨胀率为3.8%,考虑利息本身也受物价变动影响这一因素时,实际利率为多少?2.计算下列货币市场行为的利息:(1)A银行拆入一笔金额为1000万,利率为9%,期限为60天的资金,则到期后应偿还的本利和是多少?(2)某企业持有一张面额为100万的银行承兑汇票向A银行申请贴现,距到期日还有90天,当前银行贴现率为9.5%,则该票据的贴现价格是多少?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股票和债券的却别有哪些?2.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区别有哪些?3.简述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理论。

金融学课程标准(经济专业)

金融学课程标准(经济专业)

陇东学院经济学专业课程标准《货币银行学》1、课程编码:03323082、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3、总学时:54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4、学分:3学分5、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6、选用教材:曹龙骐主编《金融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三版。

7、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及特点:《货币银行学》是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是财经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它在整个财经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为财经类各专业学生准备经济学科方面的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8、教学目的和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有关金融活动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系统地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金融运行的机理或规律,并且能够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和金融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分析全球范围内金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培养学生的金融理论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课程主要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涵盖引言、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息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

10、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方法是课堂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2学时)要求和说明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金融的含义、功能的变革及对现代金融业的定位,掌握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金融含义的界定二、金融功能的变革三、现代金融业的定位四、金融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章货币概述(6学时)要求和说明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货币“质”与“量”的规定性及我国港澳台地区的货币制度与国际货币制度,掌握货币的职能、货币制度的内容和货币制度的演变。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一、马克思科学地解开货币之“谜”二、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并反映特定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三、货币形态及其功能的演变思考题:1.马克思是如何分析货币起源的?2.如何全面科学地表述货币“质”的规定性?3.试述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的类型。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金融学基础二、适用专业本课程标准适用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投资与理财专业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研究金融领域个要素及其基本关系与运行规律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专业最重要的统帅性专业基础理论课,也是经济类、管理类等多个专业的主干课程。

四、教学目标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对当代西方各大经济学派的货币金融学说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刻的认识,对货币金融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

拓宽学生视野,为在马克思主义货币信用原理指导下。

研究和探讨我国新时期的金融理论和金融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便于学生学习多种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掌握货币定义、本质、职能及我国人民币制度内容,掌握货币流通的具体形式;熟悉货币形态发展、货币流通形式、货币制度形式;了解货币、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

掌握不同信用形式的特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熟悉利率决定和影响的因素;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历史,了解信贷资金运动过程。

3.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构成,掌握金融市场中不同的金融工具;熟悉金融市场的各种类型;了解现代金融市场理论。

4.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体系,掌握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业务;熟悉我国金融机构构成体系以及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业务;了解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产生、发展历史、了解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

5.掌握货币需求的计算和货币供给的途径,掌握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成因、类型、影响以及治理措施;了解我国历史上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情况。

6.掌握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熟悉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了解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

7.熟悉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创新含义;了解中国金融改革状况。

8.了解中国金融安全以及金融风险的控制情况。

(二)能力目标1.能力货币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2.能力信用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相关现象、初步能判断信用工具的价格(利率)趋势;3.能用金融中介机构体系基础知识、形成和发展基本理论系统的解释我国金融中介机构体系;4.能用商业银行的基础理论解释我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判断我国商业银行基本类型和组织架构、能初步判断各类商业银行业务得范畴;5.能用非银行金融机构组成和基本业务知识解释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及其业务情况;6.能用金融市场的发展及运作规律分析、解释我国金融市场相关现象;7.能用中央银行的基础理论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地位;能用中央银行的基础理论解释我国中央银行的基本业务活动;8.能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基本理论解释相关经济现象;9.能用货币政策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货币政策的使用条件、解释我国货币政策运用情况;初步判断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趋势;10.能用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方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分析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

全面解读金融学硕士的评分标准与答题技巧

全面解读金融学硕士的评分标准与答题技巧

全面解读金融学硕士的评分标准与答题技巧金融学硕士作为金融领域中的高级学位,对于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而在考试过程中,了解评分标准和掌握答题技巧则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本文将对金融学硕士考试的评分标准与答题技巧进行全面的解读。

一、评分标准1. 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评分标准中最基础的部分便是考察考生对金融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考生需要全面了解银行、证券、保险、金融市场等相关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对于知识点掌握的程度,评分标准通常会根据考生的回答准确性、深度和广度来进行评估。

2. 逻辑思维能力:金融学硕士考试注重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包括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分标准中会关注考生回答问题的合理性、连贯性以及观点的清晰性等方面。

考生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条理清晰、逻辑紧密,以便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数据分析与运用:金融学涉及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运用,因此评分标准会对考生在数据分析能力上进行评估。

考生需要能够熟练使用Excel等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并在论述中灵活运用相关数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4. 综合能力的展现:金融学硕士考试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因此评分标准还会关注考生在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这些综合能力的展现将对考生的总体评价产生重要影响。

二、答题技巧1. 对知识点的扎实掌握:要取得好成绩,考生首先要对金融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扎实的掌握。

可以通过系统学习教材、参加培训班或者做题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2. 针对性备考:根据评分标准,考生可以在备考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

可以根据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分析重点和热点内容,然后集中精力进行备考。

3. 注重实战能力的培养:金融学硕士考试注重实战能力,因此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注重实践和模拟练习。

可以通过解决真实的案例分析或者参加金融实习等方式,提高自己在实际问题解决上的能力。

4. 注意时间分配:在考试中,注意合理分配时间是非常重要的答题技巧。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一、课程设计思路21世纪是我国经济腾飞发展的时期,职业教育作为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是实施科教兴国,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现代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为金融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造就更多的优秀人才,我们高职高专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一点金融知识和投资理财知识,培养金融意识,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性质和作用《金融学》性质上属于经济学学科基础课,适用于金保、建行专业。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等章节的学习和介绍,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金融理论和金融机构最基本的运作实务,了解国内外最新的金融理论和金融事件;通过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等几个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货币理论、信用运动规律及信用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要以《基础会计》、《经济应用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市场营销学》、《商业银行业务》、《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的基础。

该课程主要是介绍金融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但同时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所以该课程是理论和技能培养两者并重、相互结合。

三、课程培养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货币银行方面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对货币、信用、银行、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金融宏观调空等基本范畴有较系统的掌握。

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辨析金融理论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能力目标1、能够辨别古钱币,养成收藏的好习惯,把握每一个投资的机会。

2、熟悉并掌握银行存款的利息计算及相关规定3、熟悉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结合实际,掌握银行按揭贷款的计算种类与计算方法4、掌握证券投资知识,了解股票、投资基金、国债等信用工具的种类和投资技巧。

金融学(原货币银行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

金融学(原货币银行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

金融学课程基于网络考核方案(2016年修订)一、考核改革的目的1.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深入探索现代远程教育、成人学习的考核模式;2.通过课程考核改革,探索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及其各自的目标、形式、题型、题量、难易程度等;3.通过课程考核改革,进一步落实对教学全过程的监控,探索考试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的有机结合,探索现代远程教育以考核过程代替考试环节的可行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学习目标,保证并提高学习质量;二、考核目标通过考核既要检测学生对货币银行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又要检测学生对基本运行规律和具体运作机制的掌握程度,重点考核学生对金融学理论和实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作用、具体实践、发展变化等的认识和理解。

三、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终结性考试占课程综合成绩的50%。

形成考核、终结性考试和课程综合成绩均采用百分制。

形成考核、终结性考试的成绩均达到60分及以上,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的学分。

第一种方式:形成性考核主要目的:通过形成性考核,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与监督,充分发挥国家开放大学系统教师群体的优势,把现代远程教育的学习过程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是积极推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部分:说明比重:形成性考核分5次作业,每次形考作业按百分制计,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

形式:(1)一次综合思考题;(2)一次专题讨论;(3)一次案例分析题;(4)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材料分析题;(5)一次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情况的社会调查。

操作:所有形成性考核题型均由国家开放大学统一提供。

课后作业或单元小测验由辅导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货币银行学学习手册》中的相关问题编制、提供。

形成性考核中如发现相互抄袭行为,评判教师应进行批评教育,并对抄袭作业按0分处理。

第二部分:形成性考核内容第一次作业:【题目】:结合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及相关数据分析汇率的作用考核目的:这是一道综合思考题,同时与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方向紧密相关。

金融市场课程考核说明

金融市场课程考核说明

广西电大区开课程《金融市场》考核说明(2011年春季学期)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金融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

电大财经类其他相关专业本课程的考试要求与本说明基本相同。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占学期总成绩的2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金融市场课程文字主教材和本考核说明。

文字主教材是由王兆星、吴国祥、张颖编著的《金融市场学》(第四版),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9月版。

四、考试要求鉴于本课程是一门现代市场金融理论和实务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理论、运行规律,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核着重基本知识的考查和分析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两个方面。

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行规律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终结性考核采用百分制计分。

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金融市场学》(第四版)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按照重分析推理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形成性考核是现代远程高等教育考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力求严格、公正,谨防流于形式。

对平时作业互相抄袭的行为,一经发现,批改作业的教师可视情节轻重,给予扣分10分以上的处罚。

抄袭行为一经核实,作业最多得分不得超过10分。

3、终结性考核命题的覆盖面理应尽可能广泛,同时要突出课程学习重点。

4、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一般掌握30%左右,重点掌握60%左右。

5、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

《金融学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金融学基础》课程是我院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基本原理和现代银行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能认识并解释货币金融现象、分析货币金融政策、具备初步判断货币金融发展趋势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现象,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金融学基础》是在学习《经济基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理论应用于实践、强化学生金融意识与实务操作、熟悉金融基本理论而编排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观察和分析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和解决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如《保险理财规划》、《财政与税收》等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今后从事与金融营销相关的工作做好铺垫。

建议课时为48课时。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根据财经类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并针对金融学基础分析和应用的职业技能特点,确定了与之相对应的学习项目,见分析表:表1 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货币与信用理论能够运用有关的货币基础知识解释货币的相关现象;认识货币能够运用信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分析、解释现代信用相关现象分析信用相关现象金融市场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金融市场与经济的的关系认识金融市场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学习项目金融学基础通过学习股票及债券交易的基本程序,能进行简单的模拟操作利用金融市场处理金融业务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能掌握金融机构的构成情况,明确不同性质金融机构与金融体系的特点及其主要业务构成。

熟悉金融体系和金融机构基本知识熟悉我国中央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主要业务处理金融机构业务处理金融现象会对货币需求的形成过程以及决定因素进行分析认识金融现象会根据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分析金融现象金融政策能够分析货币政策构成要素的运行机制熟悉金融政策能够熟练掌握金融政策的政策目标金融政策目标分析会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金融政策工具运用国际金融能分析析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及进行外汇汇率看的兑换计算熟悉国际金融的基本知识会分析和判断国际收支的平衡与失衡分析开放经济下的国际金融业务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能分析金融风险的成因,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认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能对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金融风险的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感受金融风险呼唤金融监管(二)课程目标根据《金融学基础》课程面对的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1)掌握货币的各种职能,货币制度的演变历史及信用的含义、表现形式及各类信用工具;(2)掌握金融市场的种类、功能及构成;(3)掌握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的概念及分类及主要业务处理;(4)掌握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及解释金融现象;(5)掌握分析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三大货币政策工具的运行机制;(6)掌握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外汇汇率看的兑换计算;(7) 掌握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体系的含义与一般构成。

北师大的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

北师大的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

北师大的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摘要:一、引言二、北师大金融学第四轮课程简介1.课程背景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三、课程评比标准1.教学内容2.教学方法3.学生评价四、课程评比结果及分析1.获奖情况2.获奖原因3.不足之处五、对未来金融学教育的展望六、结语正文:一、引言在北师大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中,众多优秀的课程展示了我国金融学教育的水准。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次评比,本文将对北师大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进行详细解读,并探讨未来金融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北师大金融学第四轮课程简介1.课程背景本轮课程评比是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发展、金融学科日益重要的背景下进行的。

旨在推动金融学教育的创新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2.课程目标本轮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方法和实务,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创新和沟通能力。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包括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金融政策、金融工程、金融数学等核心领域。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入实际案例和前沿研究成果,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三、课程评比标准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求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突出学科特点,与时俱进。

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求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学生评价学生评价方面,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课程评比结果及分析1.获奖情况在本轮课程评比中,共有10门课程获奖,其中包括一等奖2门,二等奖3门,三等奖5门。

2.获奖原因获奖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评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喜爱。

3.不足之处与此同时,也有一些课程在评比中暴露出不足,如教学内容更新不够、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

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五、对未来金融学教育的展望本轮课程评比让我们看到了金融学教育的进步,但也提醒我们要持续创新和改进。

未来金融学教育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融入现代科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116《金融学》期末成绩考核方法与复习指导

2116《金融学》期末成绩考核方法与复习指导

2116《金融学》成绩评定方法与期末复习指导二、考试题型与分值三、复习范围说明1.考试内容全部为课堂讲授、练习和测试;2.学习要求是对该章内容的教学和考核重点的划分。

了解的内容要做到理解和基本熟悉(填空、选择、判断);要求掌握的内容要做到知识和原理的熟练(简答、选择和判断)。

3.划线部分为重点理解和掌握的内容(简答题的重点,详见四)4.案例或材料分析题:考察基本原理的运用:利率风险结构分析;利率变化对居民储蓄和有价证券价格的影响;到期收益率的应用;货币层次与货币乘数。

四、教学内容与学习要求第一章导论【教学内容】第一节“金融”释义一、金融的词义概要与涵盖范围二、金融基本范畴的形成三、金融范畴的定义第二节金融学科发展一、金融学研究对象及概念二、金融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第三节现代金融体系一、金融体系内涵二、金融体系的构成要素三、金融体系类型四、金融体系的发展演进五、现代金融体系的功能【学习要求】了解:1.金融的含义、涵盖范围;2.中西方对“金融(finance)”的使用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区别和联系;3.金融学研究对象的演变;4.广义和狭义金融学的定义;5.金融学科体系构成;6.金融体系的构成7.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主要的政策性专业性银行、商业性专业银行掌握:1.金融基本范畴形成逻辑与相互关系;2.金融体系的类型;3.现代金融体系的功能【关键术语】金融、金融体系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教学内容】第一节货币概述一、货币的产生二、货币的形式三、货币的定义第二节货币职能一、价值尺度二、流通手段三、支付手段四、贮藏手段五、世界货币第三节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定义与内容二、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三、国际货币制度简介四、我国的货币制度【学习要求】了解:1.货币的产生;2.货币本质的不同界说;3.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4.货币制度的演变;5.典型金本位制度的基本特点掌握:1.不同货币形态下货币职能的变化特点;2.货币形式的演变;3.信用货币的存在形式4.货币形态演变的内在原因5.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点【关键术语】货币、货币制度、本位币、格雷钦法则、信用货币、代用货币、铸币税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工具【教学内容】第一节信用概述一、信用的概念二、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三、信用的构成要素四、信用的经济功能第二节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二、银行信用三、国家信用四、消费信用第三节信用工具一、信用工具的概念二、信用工具的特点三、信用工具的类型【学习要求】了解:1.信用产生的条件和简要发展过程、特点;2.信用的经济功能;3.信用的构成要素;4.不同信用形式的特点;5.传统金融工具的种类;6.衍生金融工具的分类;掌握:1.信用工具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2.银行信用如何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银行信用的特点)3.金融工具流动性的衡量标准和影响因素4.金融工具风险的来源【关键术语】信用信用工具金融工具基础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金融资产第四章利息与利息率【教学内容】第一节利息、利息率等相关概念一、利息及利息率的定义二、利息的本质三、利息(率)和收益(率)第二节利息的计算方法及应用一、单利和复利二、终值和现值三、终值和现值应用第三节利率形式和利率结构一、利率形式二、利率结构第四节利率的决定与变动一、利率决定理论二、影响利率变动的其他因素三、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四、利率管理体制与利率市场化【学习要求】了解:1.利息和利率的含义;2.利息本质的不同界说;3.复利计息的优点;4.年金的含义和类型;5.主要利率决定理论的基本内容;6.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7.利率市场化的内容和形式8.利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金融投资学》考核方式

《金融投资学》考核方式

一、考核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教学与考试,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证券、证券市场、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证券投资场内交易的程序、方式及其交易制度,了解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动态及其影响因素;掌握风险分散化原理、均衡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以及有效市场理论;理解股票的价值理念,掌握基本面分析与技术分析的分析方法;掌握债券的分析方法,能够计算债券的纯利收益与信用收益,同时能够控制债券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

此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现实问题和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考核形式:学生成绩分评定,评定内容及所占比重为:课堂表现(10%);平时作业(20%);期末测试(70%)。

考核评定各部分内容具体要求及计分办法:(1)课堂表现学生课题回答问题计入课堂表现成绩,共计10分。

分为回答正确、有创新、基本正确三等。

学生回答正确、有创新将每次加2分,基本正确加1分。

每学期5次回答机会,根据5次得分之和计入平时表现成绩。

(2)书面作业书面作业是本课程的重要考核形式之一,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能力。

本课程一共布置两次大作业,形式是写一篇实证性的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并且必须有实证分析,要用计量方法及相关数据对相关观点进行论证。

此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学会如何查找数据,并且能够驾驭基本的计量方法。

(3)期末考试由学院统一在学期末统一安排,形式为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占学科考核成绩的70%。

题型比例如下:名词解释:15% ;选择题: 20%;计算分析题:25%;简答题:20% ;论述题:20%。

试题难易程度:容易题:20%;中等难度题:60%;较难题:20%三、考试的内容及考试要求第一章:(试题占比5%)有价证券的内涵、分类及其特征;证券市场的结构、构成要素、特征与功能;证券投资与投机的关系;第二章:(试题占比5%)股票的定义及其特征;股票的类型;股票的投资收益;股票的价值、价格以及市盈率、托宾Q的含义;股利理论与政策;第三章:(试题占比5%)债券的定义、构成、性质与分类;可转换债券的内容;我国债券市场的产品与结构;第四章:(试题占比5%)证券投资基金的性质、特征及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投资基金的各种特点;契约型基金与公司型基金的关系;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区别;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的关系;证券投资基金的认购、申购和赎回;证券投资基金的费用;证券投资基金的估值方法;第五章:(试题占比5%)远期与期货交易的特点、功能与交易机制;利率互换与货币互换的内容;期权交易的特点及其交易机制;第六章:(试题占比5%)证券发行市场的特点与结构;证券的各种发行方式;区别荷兰式招标发行与美国式招标发行;股票的初次发行与增资发行的内容;股票发行定价机制;我国股票发行机制沿革;信用评级的方法与作用;第七章:(试题占比5%)证券交易市场的特点;场内交易市场与场外交易的构成;我国证券上市的条件及证券交易的一般程序;证券交易方式类别及特点;股票价格指数的含义及其编制方法;第八章:(试题占比10%)证券投资收益与风险的度量与计算;证券投资风险的类型与内容;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基本思想;风险资产组合降低风险的内在机理;第九章:(试题占比10%)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主要内容;套利定价理论的主要内容;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十章:(试题占比10%)货币的时间价值;现值、终值与年金公式;股利贴现模型的含义;股利增长的决定因素;股票行为模型的含义;股票行为估值基础;股市泡沫现象;第十一章:(试题占比10%)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含义与计算;远期利率与即期利率的计算;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久期与凸性的含义与计算;债券利率风险的管理;第十二章:(试题占比10%)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市场的关系;证券投资行业分析的主要内容;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方法;第十三章:(试题占比5%)技术分析法的功能、条件与分析要素;道氏理论的主要思想;K线图分析法;移动平均线分析法;不同技术指标的应用;第十四章:(试题占比5%)证券投资者类型;行为金融学的投资策略;积极的投资策略和消极的投资策略;证券投资业绩评价指标;第十五章:(试题占比5%)证券市场监管目的与原则;证券市场监管体制;证券市场监管的内容。

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交审议稿)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4年7月1日目录1、前言 (2)1.1 学科意义 (2)1.2 专业概述 (2)1.3 人才培养特色 (2)2、学科代码与适用专业范围 (3)2.1学科代码 (3)2.2适用专业范围 (3)3、培养目标 (3)4、培养规格 (4)4.1学制与学位 (4)4.2知识要求 (4)4.3素质要求 (5)4.4能力要求 (5)5、课程体系 (6)5.1课程体系总体框架 (6)5.2课程设置 (7)6、教学规范 (11)6.1教学过程规范 (11)6.2 教师行为规范 (12)7、师资队伍 (13)7.1师资队伍结构 (13)7.2 教师背景与水平要求 (13)8、教学条件 (14)8.1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 (14)8.2为教学提供足够数量和功能的教学设施 (14)8.3保证充足的教学经费投入 (14)9、教学效果 (15)9.1教学成果 (15)9.2课堂教学效果 (15)10、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5)10.1质量保障目标 (15)10.2质量保障规范与监控 (15)11、名词释义 (16)附表1 (17)附表2 (18)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使金融学类专业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并推行《金融学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该标准是金融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将在全国范围内作为设置本科专业、指导专业建设、规范专业发展、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基本要求之外,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办学特色,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不断提高我国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水平。

1、前言1.1 学科意义金融是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金融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货币金融政策是国家调节宏微观经济的重要杠杆,金融运行状况关系到一国经济运行的稳定和效率,影响国家经济安全。

《 金融学》课程标准

《 金融学》课程标准

《金融学》课程标准(完整)课程编号: 30210课程名称: 金融学开课系: 商学院制订(修订)人:审核人:批准人:2019年月日制(修)订《金融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30210课程名称:金融学课程类别:专业课课程性质:必修适用专业:会计、财务管理、税收学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等数学开课系:商学院总学时: 48学时周学时: 3学时学分: 3学分二、课程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本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本科经济、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侧重于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传授,力图规范化、准确化、简洁化。

全面、系统掌握货币金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学生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达到:(1)全面、系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等金融要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2)了解金融实践的新形势、新变化,(3)提高运用金融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法建议: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是经济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主要围绕稀缺资源—货币的配置,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货币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经济主体在整个大的经济环境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本课程学习后,学生能够学习掌握流通中的货币是谁配置的,以及因为货币问题而产生的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

主要包括:1.了解货币的起源及币材的发展;理解货币制度发展的几个阶段;掌握货币的定义及货币职能。

2.了解信用的产生、发展;了解高利贷的特点及其发展;理解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理解信用与股份公司的关系;掌握现代信用的形式。

3.了解利息与利率的一般形态;掌握利率的种类与决定;能够计算单利与复利。

4.掌握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掌握西方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5.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理解金融创新的内容;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类型与组织;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三大类业务;掌握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原理;掌握存款货币银行的经营原则与管理理论。

金融管理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课程标准

金融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金融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金融领域中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以下能力和技能:1. 理解和解释金融市场和机构的功能与作用。

2. 掌握金融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3. 熟悉金融决策的相关理论和模型。

4. 能够评估金融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5. 具备金融创新与企业融资能力。

6. 在不同的金融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内容1. 金融市场与机构学生将研究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以及金融市场与机构对经济的影响等内容。

2. 金融分析学生将研究企业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方法,以及利用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组合分析和风险评估。

3. 金融决策理论与模型学生将研究金融决策的理论基础,包括资本预算决策、资本结构决策和分红政策决策等,并了解常用的金融决策模型。

4. 金融风险管理学生将研究金融风险的概念、分类和评估方法,掌握金融衍生品的使用和风险管理策略。

5. 金融创新与企业融资学生将研究金融创新的意义和方式,了解企业融资的各种方式和特点,并熟悉创业融资和风险投资等内容。

6. 综合实践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金融案例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在金融领域中的综合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研究,通过实践和团队合作提升综合素质。

四、考核方式学生的综合成绩将按照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占比30%。

2. 作业和实践操作占比40%。

3. 期末考试占比30%。

五、参考教材1. "金融市场与机构",作者:XXX,出版社:XXX。

2. "金融分析与决策",作者:XXX,出版社:XXX。

3. "金融风险管理",作者:XXX,出版社:XXX。

金融法规课程考核说明

金融法规课程考核说明

金融法规课程考核说明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开放教育试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和地方电大的其它实践安排,形成性考核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30%。

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70%。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根据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金融法学》教学大纲和由管晓峰教授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的《金融法学》教材以及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一门专业理论课,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

了解是要求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学生对基本理论,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是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根据所给的条件,灵活自如地处理实际问题。

五、命题原则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金融法学》教学大纲、本考核要求和文字教材范围之内。

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察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试卷将尽可能兼顾各个能力层次。

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10%左右,掌握占30%左右,重点掌握占60%左右。

3.试卷要合理安排题型的比重。

题型分为: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三种题型。

在一份试卷中,各题型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选择题40%,判断10%,案例分析50%。

5.试题的能力层次和题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在各题型中,都可以含有不同能力层次的题目。

命题时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合理结构。

六、考试形式期末考试采取半开卷笔试的形式。

七、答题时限期末考试的答题时限为90分钟。

第二部分课程考核内容和要求第一章金融概论一、考核知识点1.金融业的特征2.金融业的作用3.金融市场的种类4.金融工具的特征与种类二、考核要求了解:1.金融业的特征2.金融业的作用掌握:1.金融市场的概念和种类2.融工具的特征与种类第二章货币管理法一、考核知识点1.人民币的法定地位2.人民币的发行及管理3.违反现金管理制度的法律责任4.外汇汇率、外汇买卖及汇率制度5.经常项目外汇的管理6.违反外汇管理法的法律责任二、考核要求了解:1.人民币的法定地位2.人民币发行及管理掌握:1.现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2.拥有现金的规定3.经常项目外汇的管理重点掌握:1.外汇汇率、外汇买卖及汇率制度2.违反外汇管理法的法律责任第三章金融犯罪及其法律责任一、考核知识点1.伪造货币罪的主要内容2.集资诈骗罪的主要内容3.贷款诈骗罪的主要内容4.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要内容5.保险诈骗罪的主要内容二、考核要求了解:1.非法转贷牟利罪的主要内容2.集资诈骗罪的主要内容掌握:1.买卖及运输伪造货币的刑事责任2.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的主要内容3.票据诈骗罪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1.伪造货币罪的主要内容2.非法吸收存款罪的主要内容3.贷款诈骗罪的主要内容4.信用卡诈骗罪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中国人民银行法一、考核知识点1.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2.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3.货币政策目标4.货币政策工具5.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6.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二、考核要求了解:1.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律地位2.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职责掌握:1.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2.货币政策的目标重点掌握:1.信贷资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2.货币政策工具第五章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一、考核知识点1.银监会的法律地位2.银监法调整的对象3.银监会的监管职能4.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5.银监会对金融业业务的监管二、考核要求了解:1.银监会的监管职能2.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检查和监督掌握:1.银监会的法律地位2.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措施2.监管预警、报告和处置制度4.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重点掌握:1.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成立、变更、终止的审批2.对金融业业务监管的内容3.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检查4.擅自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律责任第六章商业银行法一、考核知识点1.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2.商业银行的设立和变更3.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5.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6.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7.贷款通则的主要内容二、考核要求了解:1.商业银行的法律地位2.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3.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4.商业银行的贷款流程掌握:1.商业银行和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条件和程序2.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3.信用卡持卡人的权利义务重点掌握:1.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4.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监控指标3.禁止商业银行投资的风险项目4.商业银行贷款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七章票据法一、考核知识点1.票据的概念和特征2.票据法率关系的概念和种类3.票据权利的种类和票据权利的行使4.票据的伪造、变造与更改5.票据抗辩的概念和种类6.汇票的基本条件和当事人7.汇票未记载事项的推定及救济8.汇票的背书、承兑制度9.汇票的付款和追索权制度10.本票和支票制度的主要内容11.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二、考核要求了解:1.票据的概念和特征2.票据法率关系的概念和种类3.本票和支票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1.票据权利的种类和票据权利的行使2.汇票的基本条件和当事人3.汇票未记载事项的推定及救济4.汇票的背书、承兑制度5.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重点掌握:1.票据行为制度的主要内容2.票据抗辩的概念和种类3.汇票的付款和追索权制度第八章担保法一、考核知识点1.担保的法律性质2.担保的效力3.担保的种类4.我国担保法的主要原则5.反担保制度的主要内容6.保证人的资格7.保证合同的主要内容8.保证责任的种类9.抵押制度的主要内容10.最高额抵押制度的主要内容11.抵押权的实现12.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制度的主要内容13.留置制度的主要内容14.定金制度的主要内容二、考核要求了解:1.担保的法律性质和特征2.保证人的资格3.关于最高额抵押制度的主要内容4.抵押权的实现5.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制度主要内容掌握:1.担保的种类2.我国担保法的主要原则3.保证合同的主要内容4.抵押的概念和特征5.定金和定金法律关系重点掌握1.担保的效力2.反担保制度的主要内容3.无效保证和承担保证责任后的追偿4.不能充任抵押法律关系客体的财产5.留置制度的主要内容第九章信托法一、考核知识点1.信托财产及其特征2.信托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3.无效的信托行为4.可撤销的信托行为5.信托的变更与终止6.基金信托的类型7.信托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8.受托人的法律责任二、考核要求了解:1.信托财产及其特征2.基金信托的类型掌握:1.信托合同的订立、变更与终止2.信托法律关系的主要内容3.信托公司的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条件和程序重点掌握:1.信托合同的主要内容2.信托财产的独立性3.受托人的法律责任第十章证券法一、考核知识点1.证券的法律性质和证券法的基础知识2.证券的特征3.证券公司设立、变更和终止的条件4.股票暂停上市的条件和程序5.信息披露制度的主要内容6.不正当利用内幕信息的法律责任7.操纵市场行为的法律责任8.欺诈客户行为的法律责任9.构成市场禁入的情形和违反市场禁入的法律后果二、考核要求了解:1.证券的法律性质和证券法的基础知识2.证券发行制度的主要内容3.证券交易市场制度的主要内容掌握:1.证券的特征2.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的主要内容3.上市公司收购制度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1.股票发行的条件和程序2.股票暂停上市的条件和程序3.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4.不正当利用内幕信息的法律责任5.证券市场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十一章保险法一、考核知识点1.保险的概念与特征2.保险法的概念与主要原则3.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与无效保险合同4.保险欺诈及其法律责任5.财产保险合同的程序和保险事故的处理6.人身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7.对保险资金的运用管理二、考核要求了解:1.保险合同制度的主要内容2.保险欺诈及其法律责任掌握:1.保险的概念与特征2.保险法的概念与主要原则3.财产保险合同的程序和保险事故的处理4.人身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重点掌握:1.保险合同的主要内容与无效保险合同2.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后果3.保险利益及保险法的基本原则附:样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担保方式中,不以转移物的占有权为要件的是()A、抵押B、质押C、留置D、定金参考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我国的信托法规定的信托设立形式有()A、书面合同B、遗嘱C、默示方式D、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书面文件参考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1人分,共10分)略四、案例分析题(前2题15分,第三题20分,共50分)1.(15分)甲公司持有一张由乙公司出票、经丙公司背书转让获得的银行承兑汇票。

北师大的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

北师大的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

北师大的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
(最新版)
目录
1.介绍北师大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
2.评比过程和标准
3.评比结果及其意义
4.对未来金融学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正文
北师大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近期落下帷幕。

这一评比旨在对北师大金融学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提升,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金融行业和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本次评比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专家组对参评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质量、实践环节、学生评价等进行了全面的审查。

第二阶段,专家组深入课堂,对教师的授课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实地评估。

评比标准既包括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也涵盖了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内容。

经过严格的评比,最终产生了优秀课程、良好课程和不合格课程三个等级。

评比结果显示,北师大金融学课程整体质量较高,其中部分课程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这些优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技能,为我国金融行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然而,评比结果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部分课程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过于陈旧,难以满足现代金融教育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北师大金融学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创新教学方法,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总之,北师大金融学第四轮课程评比为我国金融学教育提供了有益的
实践和经验。

从长远看,这种评比机制有助于推动金融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我国金融人才的培养质量。

线下金课评分标准

线下金课评分标准
10分
5-2持续改进情况
课程根据教学效果反馈,对教学方式、课程内容、考试、答疑等进行持续改进。
10分
5分
1-3目标导向性
针对培养方案中的“毕业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具体目标导向,目标与内容相一致,内容支持目标。
5分
1-4适当性、多样性
课程内容及教学环节配置丰富、多样,深浅度合理,内容更新和完善及时,考试难易度适当,有区分度。
5分
二课程教学设计
2-1高阶性
课程教学设计包含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线下金课评分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观测点及描述
分值
一课程内容
1-1规范性
课程已列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要求,且已开设三轮以上(含三轮)。课程定位准确,教学内容质量高;课程知识体系科学完整。
5分
1-2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
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课程内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课程思政育人宗旨;课程内容先进、新颖,反映学科专业先进的核心理论和成果,体现教改教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科学性水平。
10分
3-2团队
主讲教师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表现力强,课程团队结构合理。
10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教学支持
4-1团队服务
团队能按照教学计划和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测验、作业、考试、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及时开展有效的指导与测评。
5分
4-2学习者活动
课堂教学过程响应度高,师生互动活跃。
5分
五应用效果与影响
5-1质量评价
近2年内的学生评教成绩良好及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课程考评方式与标准
一、考评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建立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标尺。

根据《金融学》的课程性质和教学要求,《金融学》的考核采用“复合式—全程型—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

其构架和内容见下图:
“复合式”即平时考评与期末考试相结合、量化指标与非量化指标相结合、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相结合、专业考核与素质考核相结合,使用多种考核方法综合评定课程学习成绩。

“全程型”即在教学进程中进行连续性的考核,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

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40%-5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50%。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平时考核主要包括完成作业、测验、讨论、写论文、调研等活动的考核和贯穿全过程的学风、科研考评,避免一次考试定成绩的弊端,增强考核的合理性、公平性和真实性。

“多元化”即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考核方法多元化和考核内容的多元化。

二、考核标准
1、课程分值结构多元化:课程分值由基础分值和加减分值构成,基础分值包括平时成绩40-50分,期末考试成绩60-50分;加分分值包括发表论文和获得校内外科研奖励,按级别不同可以加5-10分;减分分值主要是学风(如旷课、迟到早退、抄袭、剽窃等),除按学校有关学生违纪违规条例规定的处罚外,扣
减5-10分。

2、考核方法多元化:包括平时考评方法多样化和期末考试题型多样化。

(1)平时考评方式主要有课后作业、讨论发言、测验与考试等。

课后作业包括写小论文、思考问答题、调查报告、专题研究报告等形式;讨论发言包括课堂讨论时学生之间问答、有组织自由讨论、分组或分班讨论、课堂主题讨论发言与提问等形式;测验与考试包括书面答题、单元测验和期中考试等形式。

对平时作业、课程论文、讨论和学习态度的评分标准也应尽量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保证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

(2)期末考试题型和组卷的多样化。

期末考试题型的多元化是指每套试卷包括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计算7种标准化题型,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

组卷的多样化是指期末笔试命题分为统一命题和机动命题两部分:统一命题是指本学期所有开课的班级考试的共同部分,从《金融学》的题库中随机抽取,主要用以考核各专业和班级统一界定的基础性必要教学内容的教学状况,分值占卷面分值60%-50%;机动命题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选择的自主性教学内容相机命题,考题应能考察不同的教学重点内容与所教班级专业领域的特点及其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方面的情况,分值一般占卷面的40%-50%。

3、考核内容的多元化:考核内容既包括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又涵盖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还注重学生的学习态度、投入状况与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突出综合性特点,结合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和规范化的考评指标进行考核。

笔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讨论和课外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思辨能力;提问、发言、出勤以及科研成果等情况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学风与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