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绿化管护长效管理制度
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常态化长效管护实施方案

乡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常态化长效管护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键盘上,敲打出这一串字眼。
思绪如潮水般涌来,十年来,我见证了一个个乡村的蜕变,今天,我要为这个乡村写下它的蜕变方案。
一、项目背景乡村,是我们的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垃圾围村、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我们决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常态化长效管护工作。
二、目标定位1.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生活品质。
2.建立常态化长效管护机制,确保农村环境整洁。
3.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三、具体措施1.组织发动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制定整治计划,全面动员乡村两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
2.宣传引导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3.环境整治(1)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体系,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2)污水处理: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减少污水排放,改善农村水环境。
(3)村容村貌:开展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提升村庄整体形象。
4.常态化长效管护(1)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理责任。
(2)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监管,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检查,确保整治成果得到巩固。
(3)培育专业化农村环境卫生服务队伍,提高农村环境卫生服务水平。
四、项目实施步骤1.调查摸底对全乡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了解现状,为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2.制定方案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制定具体的整治方案,明确任务、措施、时间节点等。
3.组织实施按照整治方案,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4.督促检查定期对整治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五、项目保障措施1.政策保障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的政策知晓率,确保政策落实到位。
2.资金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确保项目实施所需资金。
3.技术保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乡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6篇

乡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6篇乡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1 为巩固和提升**村村庄环境整治成果,夯实美丽乡村,提高**村长效管护质量,20xx年度**村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一、村五位一体长效管护基本原则1、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则。
3、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原则。
4、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我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特成立村庄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副组长:**成员:******三、具体措施1、把环境整治纳入**村村规民约,让村民能够积极参与环境整治。
2、健全五位一体管护队伍,做到管护员每天按时上班。
3、安排村干部专人负责日常管护工作,按时发送整改图片。
4、及时更换破损的垃圾桶,垃圾及时清理,做到垃圾桶无溢出。
5、对乱堆乱放工作量较大的组及时组织人员集中整治。
6、对河道中的水花生、路边杂草、坟地杂草按期打药。
7、加大考核力度,以每月长效管护管理考核排名及卫生考核排名为依据,结合我村长效管护日常巡查记录,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做到奖勤罚懒,奖优20xx年01月15日乡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实施方案2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确保已建成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及配套设施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提升村庄后续管理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目标,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形成机制健全、保障到位、措施落实、规范运行、长效治理的环境管护格局,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水平,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二)目标要求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工作要求,整合完善符合农村实际、农民广泛支持、规范有效运行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并全面推广实施。
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制度范文

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制度范文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农村绿化的维护管理,保护和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村绿化事业的持续发展,制定本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范围包括农村地区所有的树木、花草等绿化植被,以及相关的绿化设施。
第三条农村绿化的维护管理工作应遵循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原则,注重科学合理规划、统筹规划和维护管理。
第四条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工作应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实行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维护管理机构第五条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工作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六条乡(镇)人民政府应成立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工作部门,负责绿化维护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
第七条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工作部门的职责包括:1. 制定、修订本地区农村绿化维护管理的政策、规定和标准;2. 负责绿化维护管理的宣传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3. 组织开展农村绿化维护的巡查、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4. 组织开展农村绿化植物的规划和布局工作;5. 组织开展农村绿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6. 组织开展农村绿化植被的养护和保护工作;7. 组织培训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工作人员,提高其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8. 组织开展农村绿化维护管理的宣传活动,加强群众参与度;9. 审查和监督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
第三章规划与布局第八条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工作应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水资源、土壤等自然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绿化规划和布局。
第九条农村绿化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要根据当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合理选择绿化植物,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十条农村绿化布局应注重生态景观的构建和优化,创造适宜居住和生产的环境。
第四章设施建设与维护第十一条农村绿化建设应注重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适应能力。
第十二条农村绿化设施包括道路、广场、公园、休闲场所等,应根据需要合理建设和布局,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村庄建立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有关情况

村庄建立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有关情况村庄的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是保护和提升乡村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机制,可以有效地保护和管理村庄的绿化资源,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建立村庄的绿化规划是绿化长效管护机制的基础。
村庄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合理的绿化规划,明确绿化目标和重点。
绿化规划应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化布局和植物配置,确保绿化效果持久和美观。
建立村庄绿化的责任制。
村庄应明确绿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建立健全的绿化管理组织机构。
村委会可以设立专门的绿化办公室或委派专人负责绿化工作,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推动绿化工作的开展。
同时,村民也应积极参与绿化工作,形成全民参与的绿化氛围。
第三,建立村庄绿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村庄绿化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包括绿化苗木的购买、养护维护的费用等。
村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筹措资金,如向有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发起募捐活动、吸引社会资金等。
同时,村庄还可以探索建立绿化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和保障绿化工作的长期进行。
第四,建立村庄绿化的监督机制。
绿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绿化工作的监管和考核。
村庄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绿化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对绿化的成效进行评价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绿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村庄绿化的宣传教育机制。
村庄应加强对绿化工作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的绿化意识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组织绿化知识讲座、开展绿化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绿化的重要性和方法,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绿化工作,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村庄建立绿化长效管护机制是保护和提升乡村环境质量的必然选择。
通过科学规划、明确责任、保障经费、加强监督和开展宣传教育,可以有效地推动村庄绿化工作的开展,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是指对于村庄环境绿化的长期管理和维护的一种制度机制。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村庄绿化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村庄绿化不仅能美化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还能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许多村庄绿化项目存在着管理混乱、缺乏持续投入和维护力度不足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建立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势在必行。
该机制旨在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规定和执行机制,确保村庄绿化项目能够长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维护。
通过引入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划定责任范围、建立管理组织等一系列措施,为村庄绿化的长效管理提供保障。
本文将围绕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展开探讨。
首先,探讨绿化管护的重要性,说明村庄绿化对于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其次,分析绿化管护存在的问题,剖析当前村庄绿化管理中的一些不足和难题。
最后,提出建立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的必要性,以及一些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此文的撰写,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促进村庄绿化管护工作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进行概述,介绍了文章的目的和整体结构。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是绿化管护的重要性和绿化管护存在的问题。
在绿化管护的重要性小节中,将详细探讨为什么村庄绿化管护具有重要性,包括环境改善、生态保护、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
在绿化管护存在的问题小节中,将列举当前村庄绿化管护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如管理不到位、缺乏专业人员、缺乏资金投入等,同时分析这些问题对绿化管护长效机制建立的影响。
结论部分则会以两个小节进行总结,包括建立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和建议的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
在建立村庄绿化管护长效机制的必要性小节中,将进一步强调为何建立这样的机制是必要的,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提升村庄绿化管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村庄绿化管护措施(四篇)

村庄绿化管护措施为了加强村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切实加大对村庄绿化的管理力度,确保村庄环境优美、整洁,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决定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河道1.河道由保洁员不定期清捞漂浮物,保持河道清洁畅通。
二.道路1.村内所有道路每天由保洁员负责清扫。
2.村中大道隔日清扫。
3.村内所有道路属于集体所有,任何人不侵占、挤占道路。
4.不得随意在道路上开挖或做其他损坏道路的行为,如确需开挖或者其他用途,须事先征得村委同意,方可进行,并负责事后修理。
5.一旦发现有损坏道路的行为,除责令赔偿外,需承担一切后果。
三.绿化1.专人负责对辖区内已建绿化区块进行维护,做好已有花卉、灌木的管、护、修建、施肥、除虫等工作。
2.适时修剪,修剪要平整,缺株及时补苗,苗木规格要相近,及时清理死苗及倒树,对各种名贵树种要加强管理,登记存档。
3.绿化植被的保护实行专业队伍管理与群众性管护相结合,对无故破坏树木、花草、绿地者,要进行教育并责其赔偿损失。
4.树立保护绿化警示标牌和宣传标语的意识,对村民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村民保护绿化环境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村庄绿化管护措施(二)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优化全村人居环境,根据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村庄绿化方案》的要求,结合我村的实际情况,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全面征求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定本村村庄绿化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全村总人口,户,总土地面积亩,其中耕地面积亩,有林地面积亩,荒山面积亩,森林覆被率 %。
村庄环村林带亩。
现在村庄内有各种树木株,人均株;绿地平方米,人均平方米。
___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全村共有个自然村。
二、指导思想以党的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绿化美化村庄,全面提升全村村庄绿化水平,改善村庄环境质量,提升农民幸福指数。
三、任务目标完成主干道路 (含村内、村外)绿化米,栽植各种树木株;庭院绿化完成户,栽植各种乔木株,栽植各种灌木株,种植各种花草平方米;环村林带造林绿化完成亩;其它村庄内外造林完成株。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是确保农村环境长治久洁的关键,也是解决农村环境工作治难巩固更难的关键。
根据村庄环境整治考核标准要求,现将村庄环境卫生长效保洁制度规范如下:一、村庄环境建设长效管理制度的四项基本原则1、以着眼长远,注重长效为原则。
2、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切实把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抓紧抓好的原则。
3、以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建设与管理相结合、专业队伍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原则。
4、能有效改善村庄环境面貌和保护生态为原则。
二、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制度道路保洁制度。
(1)成立道路保洁小组,增加道路保洁人员,主要负责本村区域内进村路段,自然村路段及村内居民区、公共活动区及场所的卫生清扫、垃圾收集、清运工作。
(2)全面推进垃圾袋(桶)装化,每家每户发放一只垃圾桶,保证做到垃圾不出门。
(3)实行每天一至二次的上门收集,保证各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对于重要、敏感地段要反复清。
(4)道路地面要做到无垃圾、无杂草、无堆积物、无积水。
村主要道路两侧可视范围内道路保洁标准执行。
(5)实行8小时巡回动态保洁制度。
河道保洁制度。
(1)成立河道保洁小组,增加河道保洁人员,对河面、两岸实行全方位保洁。
(2)河道保洁做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物,河中无各类垃圾、无堆积物。
(3)加强对河道的日常管理,要消灭各类污染源,制止群众乱倒垃圾行为。
(4)加强河道两岸绿化的维护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
(5)加强河道水质的管理,制止乱清洗等不文明行为。
公厕保洁制度。
(1)公厕保洁员,要严格按照下列保洁标准,对公厕实行全方位保洁。
(2)每天清扫不少于两次,实行8小时动态巡回保洁。
(3)用药物开展不定期的灭蚊蝇活动。
(4)定期做好抽粪工作。
三、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制度本村区域内的住宅、各类活动场所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
包卫生。
对于随地吐痰,乱倒生活垃圾、乱泼污水、乱扔果壳、乱张贴、乱涂乱画等不文明行为要及时制止;禁止各类运输车辆沿途抛撒各类垃圾和建筑材料,卫生保洁员要加强管理,欢迎广大群众积极举报监督;负责清扫自家门前路面,清除各类污物,对阳台和庭院及时整理,保持房前屋后整齐、清洁、有序。
村屯绿化管护实施办法

村屯绿化管护实施办法1.人人树立植绿、护绿、爱绿意识,主动为村屯绿化作贡献。
2.各家各户要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村屯绿化工作,自觉在庭院内和房前屋后种植树木,绿化美化家园。
3.加强绿化树木的管护,负责各自房前屋后新种树木进行淋水、除草、陈藤。
不得以任何方式破坏村屯的绿化树木和公共绿化,不得擅自砍伐、采挖村中的绿化树木,不得将牛拴在新种的树木上。
4.发现人、畜危害或损坏村屯绿化树木的应及时制止,对不听劝阻的要及时向村委会报告。
5.对破坏村屯绿化树木致死的人员,由村委会责令当事人自行补种相同规格的树木,或者交纳相应的罚款,并由村委组织人员代为补种。
本村规民约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自年月日起实施。
附件2:XX 镇(街道) “美丽南宁·生态乡村”村屯绿化管理制度(参考稿,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补充完善)第一条为创建“美丽巨日合·生态乡村”村屯绿化活动,加强绿化管理、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村民居住品质、构建生态文明的新农村,根据国家有关绿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村屯绿化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范围内所有绿化规划、建设与管理。
绿化类别包括村屯小公园、公共道路、住宅庭院、古树名木等的公共、私人场所绿化。
第三条镇村绿化采取统一规划、分级负责、专业管理与群众直管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绿化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原则。
各村屯对本区域范围的绿化工作进行管理。
第五条私人庭院应做好各自范围内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
第六条公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植树造林义务,培养良好的爱护植物、呵护环境的生活习惯,不破坏绿化、不损坏绿化设施,任何公民有权阻止损害绿化的行为。
第七条要进行绿化总体规划编制,已编制绿化规划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
第八条全镇绿化推进工作,按照区分重点、分类推进的原则开展,主要交通干道和重要交通枢纽沿线内、荒山和退耕还林等是绿化工作的重点。
加强树木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意识;加强村村自然风貌,在加强绿化工作的同时,注重突出乡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的特色。
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方案

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方案第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管理办法,明确相关责任主体和具体执法标准,明确整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法律制度框架。
此外,还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违法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打击力度,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第二,加强组织领导和指导。
成立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的工作领导小组,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担任组长,明确整治的责任主体和工作机制。
同时,建立健全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的考核评估机制,对各地的整治工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进行激励,对工作不力的地方进行约谈和问责。
第三,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农民对整治工作的意识和参与度。
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普及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意义,加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鼓励农民采取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
第四,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
加强对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帮助解决农民在整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同时,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和整治技能,提高农民的整治能力。
第五,加强资源整合和资金保障。
整治工作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支持,各级政府要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和长效保障。
第六,建立健全监督机制。
加强对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同时,要建立举报制度,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监督,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问题,并给予相关奖励。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建立起健全的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推动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进行,确保我国农村人居住环境的持续改善。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五篇)

村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制度总则第一条为巩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成果,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由镇人民政府统一领导,镇村分级负责,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牵头管理。
第三条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实行镇村分级负责,专业管护,队伍管理与农民群众自行维护相结合的办法。
村容村貌管理第四条村庄在入村口有标准村名标识,村庄街道整齐洁净;临街住户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家庭厕所一律设在庭院内,有条件的村庄可规划出柴草堆放点,集中统一存放;没有条件的村庄,柴草一律垛放在农户庭院。
第五条村庄内实施建筑要按照镇镇、村的总体规划进行。
住房要统一标高,房基基本保持水平一致。
第六条村庄内住房建筑施工时,现场材料、机具等应堆放整齐,不得侵街占道,影响交通。
建筑施工的建筑废墟以及废弃家具等大件垃圾由施工单位或个人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不得倒入生活垃圾存放点或垃圾箱,建筑垃圾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第七条村庄内不准乱贴标语、张贴广告、乱设广告牌匾、悬挂有碍村容村貌的物品。
第八条村庄内有排水设施,有垃圾集运点,有公共厕所,无污染源。
第九条家禽家畜一律圈养,引导养殖户逐步向养殖小区集中。
推行“一建四改”(建沼气池、改圈、改厨、改厕、改庭院),建立完善村级沼气服务站,推行社会化管理。
第十条农户庭院柴草、杂物摆放整齐有序,院内、室内干净整洁。
村庄道路、巷道管理第十一条村庄道路、巷道由专兼职管理人员负责管护。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道路,不得占道打场晒粮,不得阻碍交通。
道路两侧的公共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堆放物料,搭建建筑物、畜舍或其它设施。
第十三条连村路及村内街道要保持路面清洁,平坦、完整、畅通,路肩的宽度要一致。
第十四条、村庄道路、巷道管护人员对村庄道路、巷道实行定段责任制,并签定合同。
管护人员按镇村要求或合同约定履行职责。
第十五条村委会要经常对村庄道路、巷道管理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村绿化养护管理制度

村绿化养护管理制度一、前言为了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农村整体形象,我村特制定了《村绿化养护管理制度》,以规范村内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工作,切实保护和发挥绿化植被的功能和效益。
二、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村庄周围的绿地园林资源利用合理、环境卫生整洁、植被良好、景观优美,提升农村形象,为农民提供一个宜居宜游的环境。
三、职责分工1、村委会:负责制定村庄绿化规划和养护计划,组织实施绿化工程,监督检查绿化养护情况,协调解决绿化管理中的问题。
2、村民委员会:协助村委会宣传绿化知识,动员村民参与绿化活动,监督村内绿地养护情况。
3、村绿化养护人员:负责绿地养护工作,包括树木修剪、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保证植被健康生长。
4、村民:爱护绿地,不乱扔垃圾,不私自破坏树木草地,积极参与绿化活动,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四、绿化管理规定1、统一规划:村委会应根据村庄实际情况制定绿化规划,规划包括绿地规模、种植植物种类、养护管理等内容,确保绿化工程有序推进。
2、种植植物选择: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宜植物进行种植,确保树木草地能够健康生长。
3、养护措施:定期对绿地进行修剪、清洁、施肥、浇水等养护工作,确保树木草地健康生长,保持绿化环境整洁美观。
4、病虫害防治:定期对树木进行检查,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植被的健康。
5、绿化管理奖惩:对于绿地养护人员和村民在绿化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可给予奖励;对于违反绿化管理规定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
五、绿化活动开展1、春季植树节:每年春季植树季节,村委会应组织村民参与植树活动,扩大绿地面积,增加绿化效益。
2、健康跑活动:健康跑活动是一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村委会可组织村民在绿地上进行健康跑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增强环保意识。
3、美化环境活动:定期组织村民开展美化环境活动,清理垃圾、修剪植被、整治环境,共同打造美丽乡村。
六、结语《村绿化养护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升农村环境质量,改善村民生活品质,塑造良好的村庄形象,有效保护和利用绿地资源,推动农村绿色发展。
村庄绿化管护制度

村庄绿化管护制度村庄绿化管护制度1(仅供参考)为进一步加强村内绿化的管护管理,确保村庄的环境优美、整洁,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现制定如下的村庄绿化管护制度:一、村内绿化建设和管理,由村民理事会负责,并按新农村建设规划组织落实。
二、各户房前屋后的绿化花卉、树木、果树由各户负责管护,保证其成活,并及时进行施肥、浇水、修枝、除虫,保证绿化生长正常,长势茂盛。
果树收获归各户所有。
三、村内公共场所的绿化设施由村保洁员负责管理,及时进行施肥、除草、浇水、修枝、除虫,保证绿化生长正常,长势茂盛。
同时,确保绿化花卉无杂草、无枯枝烂叶、无垃圾污物。
所需费用从村内集体经济收入中列支。
四、加强村民植绿、爱绿、护绿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素质。
对村民损绿、毁绿的不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责令其改正并恢复绿化,并在全村进行通报。
五、鼓励村民在村内空地、宅基地建设“四不园”(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不断提升村庄美化绿化水平。
六、村民理事会不定期开展绿化管护检查评比,实行每季度通报一次,对表现优秀的通报表扬,对绿化管护不到位的进行批评教育,在年终按评比的情况评出先进户进行物质奖励。
为了加强村庄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切实加大对村庄绿化的管理力度,确保村庄环境优美、整洁,为广大村民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决定制定如下管理制度。
一、村庄绿化建设与管理由村集体按新农村建设规划的要求组织落实,并由专人负责。
二、每年投入一定数量的绿化经费,在确保区域逐年扩大的基础上,适当加大绿化建设与管理方面的投入。
三、道路绿化、居民绿化、公共绿化有序地进行。
逐年增加绿化面积,提高村庄绿化覆盖率。
四、种养结合,加强绿化场地后的浇水、锄草、杀虫和绿化带灭鼠工作,做到精心种植,精心养护,提高成活率。
五、提高绿化建设与设计造型水平,努力建设适合人文环境的高质量、高品位的绿化景点。
六、加强植绿、爱绿、护绿方面的宣传教育,加大对损绿、毁绿方面的惩治力度,提高居民群众的爱绿、护绿意识。
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方案【6篇】

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方案【6篇】篇一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方案自下而上、因地制宜地推动乡村建设,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环节。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近几年的政策一直强调的方向。
早在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提出,要“搞好垃圾、污水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加强。
20__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要求“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为底线,以村庄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建设宜居村庄为导向,通过长期艰苦努力,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20__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发布,明确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开展厕所粪污治理、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任务。
“三年整治行动”收官之际,20__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及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表示要“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包括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推进农村改厕、分区分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和绿化美化行动等具体部署。
延续人居环境治理成果,不仅要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有利于因地制宜建立健全这项工作的长效机制,激发村庄和农户的内生动力,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环境日益增长的需求。
笔者认为,当下农村人居环境取得较大改善,但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农村厕所方面:政府部门主导的“厕所革命”有效地改善了农村户厕状况。
通过“厕所革命”,农村的户厕类型趋向卫生化,但厕所粪污的清洁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有待加强。
据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开展的“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追踪调查”,至20__年底,开展过“厕所革命”的村庄比例达到80%以上,接近90%的农户使用卫生厕所。
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制度

农村绿化维护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农村绿化工作,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农村各类绿化项目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旨在推动农村绿化事业的发展,确保农村绿色环境的良好状态。
二、责任主体1. 县级政府承担主要领导责任,明确农村绿化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加强对各乡镇的指导和监督。
2. 乡镇政府负责具体的绿化工作,组织编制农村绿化规划,统筹安排绿化项目,指导农村各村委会和居民参与绿化活动。
3. 村委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农村绿化的基层执行单位,负责具体的植树、修剪、浇水等绿化工作,动员和组织村民积极参与绿化活动。
4. 绿化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绿化管理机构,负责农村绿化项目的实施和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三、工作内容1. 制定农村绿化规划,根据乡镇的地理、气候等特点,科学合理地规划绿化项目的位置、数量和种类,确保绿化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2.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选择适宜品种的树木,按照规划要求进行植树造林,提高农村绿化覆盖率和绿化质量。
3. 加强绿化维护工作,定期修剪树木、浇水施肥,清理垃圾和杂草,保持绿化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4. 推广科技养护手段,引进先进的养护设备和技术,提高农村绿化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5. 定期组织评估,对农村绿化工作进行评估和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完善绿化管理制度。
四、资金保障1. 政府投入,县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绿化项目的投入力度,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
2. 自筹资金,鼓励农村居民自发参与绿化项目,并通过募捐、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实现共建共享。
3. 经费监管,加强对农村绿化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并及时报告和公开相关信息。
五、奖惩机制1. 奖励政策,建立奖励制度,激励各级领导和绿化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绿化活动,提升绿化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惩罚措施,对于违规违法行为,采取罚款、停工、责令整改等措施,严惩不法行为,维护绿化项目的正常进行。
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相关推荐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制度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了维护正常的工作、劳动、学习、生活的秩序,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顺利执行和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依照法律、法令、政策而制订的具有法规性或指导性与约束力的应用文。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拟定制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村级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篇1为了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高崖,特制订本办法。
一、落实农户门前四包责任1、包卫生。
各农户负责打扫各自房前及周边环境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确保无垃圾、无“四堆”、无污水。
2、包绿化。
各农户负责门前及周边绿化苗木浇水、修剪、补植等日常管护工作,不得在花坛和绿化带内乱倒垃圾、乱泼污水、堆放杂物。
3、包设施。
各农户负责庭院周边道路、花坛、路灯等公共设施的管护,对破损的公共设施要及时报告村上修补更新。
对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要积极制止,情节严重的向村组报告处理。
4、包秩序。
各农户要负责维护自家门前及周边的卫生秩序,确保无乱对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等现象。
二、坚持村庄卫生保洁制度1、健全村庄保洁员队伍,500人以上的大村至少要配备3名保洁员,500人以下的小村要配备至少2名保洁员。
每个组至少配备一名保洁员。
2、各村要对村委会周边、休闲广场、主要路段划分区域、划分路段,由村保洁员分片包干。
村庄巷道卫生由各组保洁员分片负责保洁工作。
3、保洁员对包干区域内卫生要一日两扫,全天保洁。
并负责做好区域内绿化苗木的管护、公共设施维护、垃圾清理等工作。
4、保洁员要教育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卫生。
三、健全垃圾清理填埋制度1、实行柴堆、粪堆集中堆放。
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利用村庄空闲地,统一划定地点集中堆放,按照“集中、有序、安全、封闭的要求,对农户的柴堆、粪堆实行定点堆放、统一管理。
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方案具体措施

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方案具体措施为深入贯彻《关于完善建立贵州省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的指导意见》(黔农人居通〔2022〕3号)文件精神,巩固全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已建成的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及配套设施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结合我州农村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按照存有制度、存有标准、存有队伍、存有经费、存有督查的“五存有”工作建议,优先在入围全省乡村复兴“十百千”示范点工程的镇村积极开展试点,积极探索创建合乎农村实际、农民广泛支持、规范有效率运转的村庄人居环境新机制管护机制,并全面推广实行。
同时实现村庄垃圾获得有效率环境治理,村垃圾收运制度完善,清扫人员加派调集,农村广场、道路、房前屋后等区域并无堆积或零散垃圾;生活污水获得管控,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存有专人管理运转正常,并无淤积阻塞扩散,排放量污水合格;乡村道路通达有序,路基较完整、路面平坦、标志齐全、并无路障;公共设施运转较好,功能获得充分发挥,能满足用户群众日常市场需求;村容村貌清新干净,公共区域并无垃圾、积水、杂草,并无乱堆随地、乱摆乱张贴、卫生死角,农户庭院内外整洁卫生。
二、工作措施(一)明确管护内容。
农户和公共设施较多的30户以上村庄,重点狠抓村庄卫生清扫、沟塘清淤、绿化保洁、道路保洁,以及路灯、卫生厕所、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文化体育设施等9项管护工作。
地处偏远、农户不多的通常自然村庄,重点狠抓卫生清扫、道路保护、供水设施保护等3项管护工作。
(二)对标管护标准。
根据《黔南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2年)》文件精神,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至少应达到以下要求。
1.卫生清扫。
垃圾搜集点、垃圾桶必须展开定时清扫,环卫车辆必须维持整洁干净、半封闭运输。
每个自然村组原则上至少精心安排1名保洁员。
村庄道路边、河渠旁、房前屋后并无乱堆随地乱扔垃圾物。
农房维持室内卫生整洁、整齐,户用厕所努力做到空气并无异味、室内并无苍蝇、粪便并无外露。
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方案具体措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

农村人居住环境整治长效管护机制方案详细措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为稳固我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成果,确保已建成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及配套设施正常运行并长期发挥作用,根据省、市、区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以建立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围绕“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目的,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形成机制健全、保障到位、工作落实、标准运行、长效治理的环境管护格局,进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程度,全面提升农村综合环境质量,大力改善农村消费生活条件,加快实现城乡协调开展。
(二)根本原那么1.政府推动。
充分发挥政府在开展引领、法治引导、制度落实和监视检查等方面的统筹主导地位,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科学、标准、长效推进。
2.部门协作。
实在发挥镇级相关部门职能,加强对村庄环境治理特别是工程设施管理、维护工作的指导、催促,协助各村(社区)推进综合整治工程发挥积极作用。
3.群众主体。
坚持农民自愿,积极引导表达农民主体作用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在组织施行和监视落实方面的关键作用,依靠群众,发挥群众智慧和力量维护美丽家园。
4.分级管理。
加强镇、村两级组织领导,镇级负责长效管护业务指导,村级对长效管护工作负总责,负责详细管护。
5.社会参与。
有效结合农业农村开展任务,积极宣传和吸引社会各界以不同方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形成互帮互助、共促共赢的良好气氛。
6.科学运作。
探究施行农村公共效劳和根底设施投资、建立、管护的市场化、公司化操作,进步环境治理工作的运行效率。
二、管护施行(一)管护内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长效管护主要是指在农村人居环境建立过程中,通过各级财政工程资金投入形成的生活垃圾搜集、转运和处理的根底设施;农村污水治理、河塘沟渠清淤设备及配套设施;新建、改建农村公共厕所、户用厕所及粪污处理等设施设备;村庄道路公共绿化、路灯、活动阵地等环境配套设施;以不同形式建立的其它人居环境配套工程。
村级绿化保养制度

村级绿化保养制度为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机关美化、绿化工作,提高机关的环境质量,特制订机关绿化与养护管理制度。
一、管理目标1.搞好机关的美化绿化和花卉树木的养护管理,把机关建设成红花绿地,树木成荫,鸟语花香,景色怡人的花园式单位。
2.提高机关绿化覆盖率,努力提高绿化水平,尽量与机关文化有机结合,创设浓郁的美化与文化氛围,寓教于景,起到既美化环境,又培养人才的作用。
3.机关绿化要坚持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植物造景为主,高大落叶乔木与草坪,攀援植物相结合,做到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使其既美化环境又能起到降温、滞尘、减噪、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
4.树木、花卉、草坪定期修剪,适时养护,做到花草繁茂,树木旺盛。
二、管理办法1.机关建立美化、绿化领导小组,以加强对机关美化、绿化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2.机关安排兼职花卉树木管理员,具体负责机关的绿化与养护工作。
3.机关机关的绿化要按照统一的规划和布局设计,不得随意变更,花卉树木确需变更的需经领导研究批准。
4.机关内的树木、花卉任何人不得随便砍伐和损坏,砍伐或者增植新的花卉树木都必须经过领导批准,损坏花卉树木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重新补栽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三、管理要求1.花草、树木要定期修剪,科学养护,做到花草繁茂,树木旺盛。
2.花草树木要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适时喷洒农药、防虫、治虫,病害危害程度控制在家5%以下,无药害发生。
确保成活率和生长茂盛。
3.草坪要生长旺盛,平整、无杂草,高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无裸露地面,无叶片枯黄。
4.绿地内保持无杂草,无污物,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严禁乱写乱画和乱丢杂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村绿化管护长效管理制度
为巩固村庄环境综合整洁成果,确保村庄环境绿化美化,经村、支两委商议决定对全村绿化管护实行长效管理。
一、管理目标
全村实施绿化管护长效管理,村庄内四季有绿色,处处有绿色,环境怡人。
1.房前屋后、沿路沿河,空地绿化美化到位,逐年加大绿化建设的投入,提高绿化覆盖,宜绿则绿。
2.严禁乱砍乱伐树木,树木无虫害,生长茂盛。
3.绿化范围内无垃圾、无乱堆乱放、无杂草杂物。
4.定期对绿化植物进行补植、浇水、锄草、杀虫等工作。
5.加强绿化管护的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爱绿、护绿意识。
二、管理制度
1. 村副书记、村主任负责全村绿化管护工作,做好绿化管护检查,每月检查不少于2 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2.确定2名绿化管护工人,开展日常的绿化管护工作,并签订合同,明确报酬及工作职责。
3.在主要道路口设置绿化管护公示牌。
4.绿化管护经费按时足额到位,上级补助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绿化管护长效管理的资金来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