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一生及诗句
苏轼豁达开朗的诗句
苏轼豁达开朗的诗句前言在中国文学史上,苏轼(1037年-1101年)被尊称为“文学史上一位天才”。
他是北宋时期文坛的巨星,他的诗词深受后人的喜爱。
苏轼的诗作不仅能展示他卓越的才华和对自然的热爱,更表现了他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对逆境的坦然面对。
本文将探讨苏轼豁达开朗的诗句,以展现他的人生智慧和对世态炎凉的独特见解。
苏轼的诗词及其背后的豁达1.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
在这首词中,苏轼抒发了对依依不舍之情的痛苦。
然而,与其沉湎于个人的失落和无奈,苏轼选择将痛苦归咎于自己的情感执着。
他认为,不是风与月的离去导致了痛苦,而是人自身对情感的纠结。
这种观念体现了苏轼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他不愿将遭遇归咎于外界原因,而是用“不关风与月”来表达他坦然面对生活苦难的姿态。
2.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在此表达了他对人生的独特看法,认为一切都是短暂和虚幻的,如同一场大梦。
他将人生比作秋凉,暗示人生的离愁别绪和无常。
然而,苏轼并不因此而沮丧,他从容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展现出了他豁达的心态和对命运的宽容。
3.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在这首词中,苏轼美妙地描绘了秋天的寂寥和离别的痛苦。
然而,在面对这种离别的伤感时,苏轼并没有消沉,而是以冷静和客观的态度看待。
他认为离别是多情所导致的,并不是外界的冷落所致。
这种冷静的态度反映了苏轼豁达开朗的人生观,他用“冷落清秋节”来表达自己对待离别的淡然心境。
苏轼的人生智慧与豁达开朗的态度1. 对逆境的坦然面对苏轼的一生并不顺遂,他曾数次遭遇贬谪和囚禁。
然而,即使在困境中,苏轼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和豁达的态度。
他在《赤壁怀古》中写道:“人生几度秋凉”,表现了他对世事变幻和人生起伏的深刻认识。
他从容接受命运的安排,用豁达开朗的心态面对逆境,这种乐观主义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苏轼生平经历
基本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是苏洵的次子(苏洵长子夭折),1057年(嘉祐二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8日(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生于眉州眉山(今属四川)。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成就。 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1061年(嘉祐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母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1069年(熙宁二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 “平和世界”。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又因其政治思想保守,很不同意参知政事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从此,苏轼终其一生都对王安石等变法派存有某种误解。 苏轼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满后,被调往密州(今山东诸城)、徐州、湖州等地,任知州县令。政绩显赫,深得民心。 这样持续了大概十年,苏轼遇到了生平第一祸事。当时有人(李定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以讽刺新法为名大做文章。1079年(元丰二年),苏轼到任湖州还不到三个月,就因为作诗讽刺新法,网织“文字毁谤君相”的网罗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 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宋神宗(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 年幼的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以王安石为首新党被打压,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苏轼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
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苏轼总结一生的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
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7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苏轼生平和他的创作(知人论世)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文
《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
艺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为豪放词的创始人 《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
全 书法上为宋初四大书法家
才
苏黄(庭坚)米(芾)蔡(京,襄)
绘画上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
《枯木怪石图》、《竹石图》
把古文引进赋体的创作,其《赤壁赋》与欧阳
修的《秋声赋》同为文赋的代表作。
3
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 自当推(苏)为第一”。
黄州时期的传世书画
《赤壁赋》:行楷,就是我们课本封面上的书法。
《黄州寒食诗帖》: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 (第一第二为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 侄稿》)。
《枯木怪石图》:独树一帜的,充满了奇思妙 想孤傲险怪之气,与其傲岸豪放的性格相一致, 抒写了胸中的磊落不平。
从元丰二年(1079)到元佑元年(1086), 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这七年,对苏轼一生产生了 重大影响。黄州团练副使仅仅是个虚名,他不 仅没有俸禄,而且受到监督.
苏轼被下狱,在狱中给弟弟苏辙写下 了绝笔诗,其中写到: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今世为兄弟, 又结来生未了因。
苏轼 在许多信里反复叮嘱友人“看讫,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 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 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 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 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 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 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 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
对比
人物
外貌
际遇
食疗秘方
麦门冬饮 :“一枕清风值万钱,无人肯卖北窗眠。开 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有口腔保健、安 神催眠、益阴养胃、润肺清心的功能。 茯苓糕:《东坡杂记》中载,“用蜜和如湿香状,蒸 过食之尤佳。”茯苓甘、淡、平,具有健脾和胃,宁 必安神的功能,用茯苓粉蒸服是中药食疗的一种良方。 雪羹汤 :用荸荠、大米、适量生姜和清水煮成即可。
形容苏轼一生的诗句
形容苏轼一生的诗句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这首词从山川景物着笔,意旨却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达作者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词如同一首意气风发的生命交响乐,一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宣言书,流露出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读之令人奋发自强。
二、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出自《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诗词大意是: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
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
三、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出自《行香子·秋与》,诗句叙事议论,写词人早上醒来,来得庭院,感叹时光易逝,来日无多,而当时处境,只能让他将世间万桩事付与千钟美酒,任凭酒花雪白,眼花缭乱,烛花火红。
光阴似箭,强烈地表现出词作的感伤之情;酒醉、眼乱、烛红,充分写出了词人狂放不羁的醉态。
四、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出自苏轼的《食荔枝》,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
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自北宋苏轼的《题西林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六、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出自宋代苏轼的《蝶恋花·春景》,诗词大意是:春天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上已经长出了青涩的果实。
燕子飞过天空,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怛不要担心,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的人生经历丰富多彩,他的诗歌创作也与他的经历密切相关。
以下是他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的简要介绍:
1.早年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位文学家,母亲程氏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
苏轼早年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例如,《海棠》中的“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
2.仕途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通过科举考试后,步入仕途,历任多职。
他曾担任过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
在仕途上,苏轼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
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了这些经历,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
3.贬谪经历及对应诗句:
由于与当政者政见不合,苏轼多次被贬谪。
他在被贬谪期间,仍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创作了许多反映他内心世界的诗歌。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是苏轼在被贬黄州时所写,其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了千古名句。
4.晚年经历及对应诗句:
苏轼晚年生活比较平静,他回到了故乡眉山,过着隐居的生活。
在这个时期,他的诗歌作品更加注重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前赤壁赋》中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表达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感慨。
以上只是简要介绍了苏轼的人生经历及对应诗句,实际上他的诗歌作品还有很多与他的经历相关。
通过阅读他的诗歌作品,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我最喜欢的词人——苏轼
对联:
纵使万般寻路无;不堕野地随人居。 三登庆元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
诗词
苏轼的 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 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 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 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曾因一封信入狱, 但他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 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 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 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擅长行书、楷书,能 自创新意,开创"尚意"书风,,用笔丰腴跌 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 襄并称”宋四家“,其作《黄州寒食帖》被 誉为天下第三行书;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 石,反对程式束缚,重视神似,提倡“士人 画”。为其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 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 陆游,以及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 影响之大。黄庭坚在《山谷集》里说:“本朝善书者,自 当推(苏)为第一。”
其代表作有《黄州寒食诗帖》、《天际乌云帖》、《 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春帖子词》、《爱酒 诗》、《寒食诗》、 《蜀中诗》、《人来得书帖》、《答 谢民师论文帖》、 《江上帖》、《李白仙诗帖》、 《次韵 秦太虚诗帖》、 《渡海帖》、《祭黄几道文卷》、《梅花 诗帖》、《前赤壁赋》、《东武帖》、《北游帖》、《新 岁展庆帖》、 《宝月帖》、《令子帖》、《致南圭使君帖 》、《次辩才韵诗》、《一夜帖》、《宸奎阁碑》、《致 若虚总管尺牍》、《怀素自序》等。苏轼的书法,后人赞 誉颇高。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 说,“本朝善书者,自当推(苏)为第一”。
十首能概括苏轼一生各个经历的诗
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苏轼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被誉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挫折,但他依然乐观向上,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
本文通过十首诗来概括苏轼一生各个经历。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1篇《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首诗概括苏轼一生的各个经历》篇11.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首诗描绘了苏轼在密州任职时一次出猎的场景,是他早期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
2.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职时所作,表达了他对远方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3. 《赤壁赋》:“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赤壁时有感而发,表达了他对三国时期英雄的敬仰之情。
4.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诗是苏轼在黄州贬谪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逆境中的乐观精神。
5. 《东坡志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在游览庐山时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认识的深刻思考。
6.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这首诗是苏轼在离别好友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无奈。
7.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首诗是苏轼在贬谪惠州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8. 《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首诗是苏轼在夜游承天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在寂静之中的思考和感悟。
苏轼生平及其各个时代的诗句
2024饭店租赁合同范文甲方(出租人):_____乙方(承租人):_____身份证号:_____身份证号: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就甲方出租饭店给乙方经营,乙方承租甲方饭店事宜,订立本合同。
一、饭店位置:甲方饭店位于夏邑县上海城____号。
店名:_____,一层和二层面积____平方米二、租赁时间:1、租赁期为年,从____月____日至____年____月____日止。
2、每年租金为人民币____万元。
租金交付方式协议签字时付清第一年租金(另出收条)。
在租用期间甲方对乙方租金三年保持不变并且无房租。
一年到期后付第二年租金,一次类推到租期满。
三、租赁用途及要求:饭店经营1、乙方必须合法经营,主动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检查、监督,认真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用工等方面的工作,确保安全。
2、乙方负责经营过程中餐厅所有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和维修.四、租金及支付方式:1、租金:租金为_____(人民币大写)一年为____元整,支付方式为半年支付,提前1天支付给甲方。
五、费用承担:在乙方经营期间,所发生的税费、水电、卫生费等费用按使用数额和国家规定价格由乙方承担。
六、维护及装修:1、甲方保证租赁给乙方的房屋及各项配套设施完好,符合经营及使用条件。
2、乙方如因经营需要改造和装修,其装修、改造费用由乙方自理。
七、续租与转租1、租赁期满,乙方有优先承租权。
2、乙方若要求续租,须在租赁期满1个月前通知甲方,经甲方同意后,重新签订租赁合同。
3、租赁期间甲乙双方不得擅自转租、转借合同项下房屋及设施。
八、违约责任1、如乙方不按时缴纳租金,经甲方催要后,逾期15天不缴纳租金,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
2、饭店房屋设施如因自然灾害、政府拆迁等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损毁或造成双方损失的,甲乙双方互不承担责任。
九、其它事项1、合同未尽事宜,甲乙双方可共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
苏轼的诗词介绍及主要成就
苏轼的诗词介绍及主要成就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苏轼的简介及诗词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3354篇诗文轶闻:佛印(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用诗句写出苏轼一生
用诗句写出苏轼一生用诗句写出苏轼一生苏轼的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诗句写出苏轼一生,欢迎来参考!1、碧纱窗下水沈烟。
——苏轼《阮郎归·初夏》2、谁家水调唱歌头。
——苏轼《南歌子·游赏》3、蓝桥何处觅云英。
——苏轼《南歌子·寓意》4、枝上柳绵吹又少。
——苏轼《蝶恋花·春景》5、绿槐高柳咽新蝉。
——苏轼《阮郎归·初夏》6、又恐被、秋风惊绿。
——苏轼《贺新郎·夏景》7、黄鸡白酒渔樵社。
——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8、卷起杨花似雪花。
——苏轼《减字木兰花·立春》9、真游洞穴沧波下。
——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10、水殿风来暗香满。
——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11、解佩投簪,求田问舍。
——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12、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苏轼《念奴娇·中秋》13、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
——苏轼《卜算子·感旧》14、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15、山秀芙蓉,溪明罨画。
——苏轼《阳羡歌·山秀芙蓉》16、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17、使君元是此中人。
——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18、苦被多情相折挫。
——苏轼《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19、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苏轼《临江仙·送王缄》扩展:进京应试嘉佑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进京应试。
然后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
这两人正锐意,苏轼那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
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宋代诗人苏轼资料简介
宋代诗人苏轼资料简介苏轼,又称苏东坡,宋代著名诗人,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苏轼资料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苏轼资料简介苏轼,字东坡。
生于宋朝年间,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
苏轼,生于1037年,在人世间度过了六十四个春秋后离开人世,享年六十有四岁。
他的一生从政生涯方面显得极为坎坷,为政期间曾有两起两落,给他的后半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可以说苏轼并不是一个杰出的政客,但上帝在关门的同时给他留下了一扇窗,那便是他的文学创艺之路,苏轼的一生写下了很多篇朗朗上口的诗词,从那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他的伟大抱负、他的大起大落、他的忧心、他的喜悦、他的不忿、他的悲伤。
苏轼一门三杰,上有苏父苏洵,下有弟弟苏辙。
当时三人同时参加大考,均金榜题名,但苏轼的功力最高,名次自然也是其中最高。
应试后,苏轼深的主考官欧阳修的喜爱和认可,每次苏轼写出新的作品,欧阳修必定参考过目,在欧阳修的极力举荐下,苏轼步入仕途,开始从政之路。
但政路漫漫,党派纷争,苏轼的从政生涯的衰败便是源于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当时王安石大怒,无奈苏轼只能退出京城,调外为官,经过一番努力,苏轼的仕途也慢慢走上了正轨,但在一次上书给皇帝的奏章中,苏轼却因带入个人色彩,被朝廷内以王安石为首的新派势力所针对,新政党想将苏轼于死地,苏轼便因此而遭受牢狱之灾。
苏轼脱离牢狱之灾后,便再次经历了人生的第二次起落,最终老死于宋徽宗时代。
乌台诗案苏轼元丰二年,一代文豪被人诬陷说在他的文章中有诽谤朝廷,藐视皇帝的诗句,被关进牢狱达一百多天,因为当时是御史台审理此案,御史台又被称为乌台,所以这件事被称为“乌台诗案”。
苏轼对于自己被关进牢房莫名其妙,他平时恣意妄为,豪爽不羁,文章传诵天下,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对朝廷不敬的意思,苏轼明白其实他写了什么东西根本没人注意,他不过是朝廷激烈的党争的牺牲品,是有人想置她于死地,所以才编出这个理由,想到这里苏轼竟然慢慢平静下来,他想着如果有人故意害他,如何他怎么申辩也是于事无补,不如静观其变,自己别乱了分寸才好。
苏轼人生再难不过八万餐出自哪里的诗句
苏轼(1037-1101)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艺术家。
他的诗文深受后人喜爱,被誉为我国文学史上的巨匠之一。
在他悠长的一生中,留下了众多经典的诗句和名篇,其中有一句“人生再难不过八万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常常被引用来表达人生的坎坷和艰难。
那么,这句诗句出自哪里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寻这句诗句背后的故事。
一、诗句的出处这句诗句出自苏轼的《赤壁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八万俱鬼,大丈夫何端不苦。
兴师动众,来从东南。
探月西厢。
梦为追风。
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强为变文身。
”二、诗句的内涵从整篇《赤壁赋》可以看出,苏轼在里面表达了对人生坎坷和苦难的思考。
在朋友和家人相继去世之后,苏轼深感人生短暂,充满了苦难和无奈。
他以“八万餐”来形容人生的坎坷和磨难,表达了对人生的领悟和感慨。
这句诗句所包含的内涵,令人深思不已,体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悲凉感叹。
三、诗句的影响苏轼的《赤壁赋》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和阅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这句诗句“人生再难不过八万餐”更是被后人广泛引用,成为表达人生坎坷和苦难的经典诗句。
在文学、影视、音乐等各个领域,都可以看到这句诗句的身影,凸显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
四、诗句的启示苏轼的《赤壁赋》以及其中的这句诗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人生的启示。
人生坎坷和磨难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感恩身边的亲人和朋友。
苏轼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之后,仍然能够写出如此豁达和深刻的诗句,这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和信念。
通过对苏轼这句诗句的深入探寻,我们不仅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文学巨匠的心灵世界,也从中获得了宝贵的人生启示。
这句诗句的内涵和影响,一定会在人们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成为人们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一盏明灯。
让我们一起向苏轼学习,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用坚强的意志去迎接挑战,让自己的人生历程更加丰富多彩。
苏轼自述一生的诗词
苏轼自述一生的诗词
以下是为你创作的内容:
诗句一:“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出自《自题金山画像》)
意思就是说:你们要是问我这辈子有啥功业呀,那就是在黄州、惠州和儋州这三个地方啦。
例子:哎呀呀,这不就像咱这辈子去过的那些特别的地方嘛,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故事呀。
就好比我曾经待过的那个小村子,虽然没啥大成就,但在那的点点滴滴都是我珍贵的回忆呀!你说是不是?
诗句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出自《定风波》)
这意思是呀,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轻便得胜过骑马呢,有啥好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例子:哇塞,这多潇洒呀!就像咱有时候面对困难,哼,咱才不怕呢!管它什么风风雨雨,咱就大大咧咧地往前走,那感觉,爽!就像那次我非要去挑战爬山,别人都说难,我可不怕,最后不也成功登顶了嘛!
诗句三:“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出自《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说的是就算在这荒蛮的南方差点死了九次我也不怨恨呀,这次游历那可是我一生中最奇特最了不起的呀。
例子:哇哦,这是多么豁达的心态呀!就像我之前经历过的一次冒险,虽然过程很艰难很危险,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可真是一次超级棒的经历呀!人生不就是这样嘛,要勇敢去尝试,去经历那些奇奇怪怪又特别的事情呀!
我的观点结论:苏轼的这些诗词真是太有魅力啦,把他一生的经历和心态都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敬佩又感动,真希望咱也能有他那样的豁达和勇气呀!。
苏轼的诗句大全
苏轼的诗句大全苏轼,是北宋时期的大文豪,在诗词书画方面都有极大的成就,其中诗的成就极为突出。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
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
他喜爱登临游览,写景自然灵动。
刘克庄评价他的诗:有汗漫者,有典丽者,有丽缛者,有简淡者翕张开阖,千变万化。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对西湖来说,晴也好,雨也好,对西子来说,淡妆也好,浓抹也好,都无改其美,而只能增添其美。
用西施之美来形容西湖之美,独具匠心,“遂成西湖定评”。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写景诗,也是一首哲理诗。
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只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其》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下雨,苏轼迅速捕捉住湖上急剧变化的自然景物:翻、雨泻、风卷、天晴,写得有远有近,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
《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这是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勉励诗。
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抒发作者的广阔胸襟和对同处窘境中友人的劝勉和支持,托物言志,意境高远。
可以概括苏轼一生的诗句
可以概括苏轼一生的诗句
嘿,朋友!你知道吗,要说能概括苏轼一生的诗句,那可真是让人
费一番思量。
苏轼的一生,那是波澜壮阔,起伏不定,就像大海上的一艘孤舟,
时而被狂风巨浪推上浪尖,时而又跌入深深的谷底。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句诗不就是对他一生的绝妙写
照吗?你想想看,黄州,那是他遭受贬谪,却在那里写出了诸多名篇,就好像在黑暗中绽放出绚烂的烟火;惠州,他身处偏远,却依旧心怀
乐观,这不正像那寒冬中的腊梅,独自芬芳?儋州,更是艰苦之地,
可他却能苦中作乐,这不就是在沙漠中顽强生长的仙人掌吗?
他年少成名,才华横溢,本以为能一展抱负,却在官场中屡屡受挫。
这难道不像那展翅高飞的雄鹰,突然被折断了翅膀?但苏轼从未放弃,他用诗词抒发着自己的情感,用豁达的态度面对人生的风雨。
我觉得呀,这句诗把他一生的坎坷与不屈都包含其中了。
它让我们
看到了一个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自我,乐观向上的苏轼。
这难道不值得
我们敬佩和学习吗?。
表达苏轼正直的诗句
表达苏轼正直的诗句摘要:1.苏轼简介2.正直品质在苏轼诗中的体现3.诗句一:《江城子·密州出猎》4.诗句二:《题西林壁》5.诗句三:《赤壁赋》6.总结正文:【苏轼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
他一生正直不阿,为民请命,不畏强权。
在文学创作上,他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
他的诗歌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正直品质在苏轼诗中的体现】在苏轼的诗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正直品质的体现。
他关心民生,关注国家命运,勇于为民请命,敢于直言不讳。
在诗中,他对社会现象、历史事件以及个人遭遇进行抒发和表达,充分展示了他坚定的道德立场和崇高的品质。
【诗句一:《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诗中写道:“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这里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表现了苏轼豪放不羁的性格,而“左牵黄,右擎苍”则描绘了他英勇无畏的形象。
这些都体现出苏轼正直的品质。
【诗句二:《题西林壁》】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苏轼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苏轼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品质。
【诗句三:《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中,有“对海而唱《观沧海》”的句子。
这里的《观沧海》是曹操所作,表达了一统天下的壮志。
苏轼借《观沧海》抒发自己胸怀壮志、正直无畏的品质。
【总结】苏轼的诗歌作品充分体现了他正直的品质。
他关注民生,关注国家命运,勇敢地为民请命,敢于直言不讳。
苏轼能体现他的风骨的诗句
苏轼能体现他的风骨的诗句【实用版】目录1.苏轼的简介和历史背景2.苏轼诗歌的特点和风格3.体现苏轼风骨的诗句及分析4.结语正文一、苏轼的简介和历史背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
他的诗歌、散文、词赋等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苏轼生活在北宋时期,那时的政治环境较为复杂,而他的个性耿直,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他的风骨和气节。
二、苏轼诗歌的特点和风格苏轼的诗歌具有豪放、奔放、直率的特点,他不拘泥于形式,敢于创新,善于表达自己的政治观念和哲学思想。
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有豪放派的气魄,又有婉约派的柔情,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体现苏轼风骨的诗句及分析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赤壁怀古》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坚定的信念,即使在生死面前,也要保持忠诚和正义,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河中。
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赤壁赋》这句诗展示了苏轼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他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才子出现,他们各自创造了辉煌的成就,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3.“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句诗体现了苏轼的柔情一面,他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自然景物上,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离人的挂念。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高》这句诗寓意着苏轼的志向远大,他鼓励自己要不断努力,攀登更高峰,追求更高的境界。
四、结语苏轼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他的风骨和气节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轼十大巅峰诗句
苏轼十大巅峰诗句一、前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一生以文才著称于世,是中国北宋时期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散文家之一,也是古代文坛上杰出的评论家、文学理论家。
他的诗作被后人称为“苏轼诗”,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墨客。
在苏轼的诗作中,有许多诗句被誉为他的十大巅峰诗句。
这些诗句不仅在艺术上极具特色,而且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本文将介绍苏轼的十大巅峰诗句,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以体现其独特之处。
二、苏轼十大巅峰诗句1. 诗经·小雅·车攻之什·十月之旻中兮十月之旻中兮,或左或右。
或左或右,葛屦帽履。
四体不至,言归于好。
这是苏轼在《诗经·小雅·车攻之什·十月之旻中兮》一诗中的诗句。
这段诗描绘了十月九天的景象,展现出四时变迁的韵律。
通过运用季节和自然的描绘,苏轼巧妙地表达了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2. 直至长江尽头,周公瑾老矣,华亭鹤唳,海口猿啼,都护在何处?这是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诗中的诗句。
此句以形象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了赤壁大战的残破景象,以及周瑜与刘备之间的交情。
通过这句诗,苏轼展示了自己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英雄的称赞。
3. 万里寒光生积雪,五千人家共一灶。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苏轼在《和陈景润聚十韵》一诗中的诗句。
此句以“万里寒光生积雪”来形容寒冬的景象,并通过描绘“五千人家共一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团结温暖的向往。
同时,苏轼用“羌笛”、“杨柳”和“春风”等词来象征人情和自然,将人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红楼萧疏风细过文章墨点红楼。
梦销几点滴?十分春色都偏了。
此句出自苏轼的《红楼》一诗中。
通过对萧疏的风和细腻的文章的描绘,苏轼展现了红楼的凄美与萧瑟,同时以“梦销几点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并以“十分春色都偏了”来形容自然的美好被压制,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痛惜。
5. 寒士俱欢种桃李,腹中贮书万卷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一生及诗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极具代表性的25首诗词,到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里走一回!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1061年,苏轼仕途正式开启。
24岁,前路坦荡,人生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闪着光芒的未来。
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
苏辙19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
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苏辙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师,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失意点。
他在担任杭州通判时期,曾经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美景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于1073年。
从诗意看,作诗当天朝晴暮雨,诗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19岁时和16岁的王弗结婚,二人恩爱情深。
十年后,王弗去世了,这给了苏轼很大的打击。
1075年,苏轼任密州知州,年已四十。
这一年的正月二十日,苏轼梦见王氏,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的悼亡词。
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
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
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
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
全词思致委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75年,苏轼在密州任知州,在一次打猎活动中,苏轼写下了这首气势雄豪、酣畅淋漓的词。
这首词在境界上大大突破了北宋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对南宋辛派词人有很大的影响。
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这首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望江南·超然台作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
第二年,他下令修葺城北旧台,并取名为了超然台,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1076年暮春,苏轼在登上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写下了此词。
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下片触景生情,寄寓了作者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作者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词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词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酒趁年华”则表明: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是1076年苏轼在密州时所作,当时苏轼正和弟弟分离,在中秋节当天写下此词,表达自己的离思。
这首词以月起兴,与弟苏辙七年未见之情为基础,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又表现出作者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词作上片反映执著人生,下片表现善处人生。
该词望月怀人,勾勒出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孤独境界,可谓遗世独立。
通过对月亮阴晴圆缺的追问,表现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意味,达到了社会和自然的高度契合。
落笔潇洒,舒卷自如,情与景融,境与思偕,思想深刻而境界高逸,充满哲理,是苏轼词的典范之作。
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此诗作于1077年,当时苏轼已经41岁,经历了众多的家庭变故,母亲、妻子、父亲相继辞世。
在政治上,苏轼也遭到了很多的打击,被迫离开朝廷。
1076年冬天,苏轼离开密州,接任苏东坡密州知府职位的是孔宗翰。
第二年春天,苏轼到徐州赴任,写了五首绝句给孔宗翰。
这是其中的一首。
1076年,苏轼离开密州到徐州,孔宗翰接替苏轼。
苏轼不久就写下这首诗送给孔宗翰。
此诗通过写梨花盛开而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也抒发了诗人淡看人生,从失意中得到解脱的思想感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却涵蕴甚深,引人深思。
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
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1078年,苏轼任徐州知州。
一天,苏轼夜宿彭城燕子楼,梦到以前居住在这里的唐代张尚书之爱妾盼盼。
据传燕子楼就是张尚书为关盼盼所建的。
盼盼面貌姣好,谈吐不俗。
自从张氏死后,盼盼独居在小楼上十余年不嫁。
该词上片梦游园,描写了燕子楼小园的清幽之景;下片感梦,抒写凭吊燕子楼,登高远眺,直抒感慨。
该词传达了人生变化莫测的失望之感。
浣溪沙·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078年,徐州在春天发生了严重旱灾,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
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
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这里选的是第四首,主要描写农村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农事忙碌的景象,充满于乡间趣味,也反映了苏轼对于百姓的关心。
狱中寄子由(其一)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再结来生未了因。
1079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知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弹劾他“作为诗文讪谤朝政及中外臣僚,无所畏惮”。
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
据《汉书·薛宣朱博传》记载,御史台中有柏树,野乌鸦数千栖居其上,故称御史台为“乌台”,亦称“柏台”。
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不久,苏轼被捕解京,送入狱中。
在这期间,苏轼写下了两首诗给弟弟,这是第一首。
全诗写自己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兄弟的棠棣之情,十分感人。
初到黄州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
1080年,苏轼初到黄州之时,倍感悲观,但是也勉励自己要豁达。
这首诗就写出了自己在黄州的复杂心情。
诗中赞美了黄州山水、饮食之美,也自嘲了自己的仕途生涯。
最终,诗人在这种山水之中得到了一些解脱。
黄州虽然是苏轼被贬之地,但是也是苏轼创作的巅峰之地。
苏轼的许多的诗词、散文名篇都在此地完成。
如果没有黄州的解脱,苏轼不可能达到如此的高度。
水龙吟·次韵章行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旁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081年,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居黄州。
苏轼的同僚好友章楶在《水龙吟·燕忙莺懒芳残》中写描写杨花之美,苏轼也写下了这首词来唱和。
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
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但是这首唱和之词却远超原词,成为了不可多得的经典。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082年春,苏轼和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
该词通过途中遇雨这件小事,来抒发自己旷达超脱的人生境界。
上片主要写雨中,下片写雨后,洋溢着豪迈、豁达、乐观的生活信念。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082年春,被贬黄州期间,苏轼曾经到蕲水清泉寺。
《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日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
寺在蕲水郭门外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
余作歌云。
”苏轼借助寺庙前向西流的水来抒发自己不服衰老的人生态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082年,苏轼在黄州期间,曾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
后来苏轼在这里开垦了一片荒地,开始种植庄稼,命名为“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