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课程标准
《经济法》课程标准
《经济法》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定位《经济法》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基础课,也是相关专业的选修课。
《经济法》这门课程,以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为内容,含盖了经济法、民商法中的重要法律制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相关的法律与从事实际经济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法是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来设置的,是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框架、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和行为,以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这门课程的授课对象为非法律专业的高职生,是经济学、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校选课。
课程中主要包括法律关系、所有权法律制度、公司法、合同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破产法等内容,以及与理论教学像配套的案例分析,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法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1.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在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知识,对于调整我国现实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经济法律问题。
基于我国经济立法的实际发展状况,本课程以经济法原理的理解为重点,阐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基本理论和财产权法律制度;以公司法律制度为核心,阐述我国各类企业法律制度;以合同法律制度为重点,阐述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相关法律制度;在市场调控与监督法律制度方面,主要阐述税收法律制度和产品质量等技术监督法律制度;在仲裁与民事诉讼法律制度方面,则是在阐述解决经济纠纷的两种基本方式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民事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
本课程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建设全面展开,以达到最好教学效果。
经济法是一门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科学。
学习经济法的最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学会运用所学的经济法知识梳理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也要求自己懂法守法。
《经济法》课程标准
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经济法》课程标准编写人:裘斌审核人:*** 审定单位:财信系会计教研室编写日期: 2010年 6月1.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1-1-1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面向会计专业开设的《经济法》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理解和掌握会计规范,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支付结算法规,流转税、所得税、税收征收管理法规以及与财务会计专业密切相关的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的基本规定和要求,为顺利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并严格执行会计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的作用是:(1)满足会计专业培养对象的职业素质养成要求。
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财务会计工作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旨在满足会计专业培养对象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
(2)满足会计职业资格考证的知识、能力要求。
《经济法》也是目前各类社会考试和选拔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
比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都将经济法作为考核内容。
只有学好这门课,学生才能应对各种考试选拔。
(3)为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经济法》课程在高职会计专业中具有重要地位,与《经济学原理》、《税收筹划》、《审计实务》等其他课程的学习有着密切的关联。
因此,《经济法》课程的建设情况,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1-2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经济学原理》,后续课程是《税收筹划》、《审计实务》等,在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本课程处于重要地位,是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必修课程。
根据本专业相关的应职应岗能力的要求,本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的必备经济法规知识和技能,并为学生今后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2设计思路:1-2-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坚持以会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来设计《经济法》课程内容并组织教学,以完成会计岗位的实际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教学过程,通过经济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合,强化技能训练,实现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会计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会计类各专业学生掌握会计管理、支付结算、税款缴纳、劳动合同订立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08学时,6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经济法律法规应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会计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类课程指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会计管理、支付结算、税款缴纳、劳动合同订立等能力的培养,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课程目标,以及出纳、税务、合同管理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经济法律法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反映最新法律法规,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会计人员应掌握的法律制度为主线,设置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主要税种相关法律制度等课程模块,将经济法相关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会计岗位所必备的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和会计工作基本规范,具备依法、规范从事会计职业岗位工作的能力,养成遵纪守法的职业习惯和职业意识。
1.掌握会计核算与监督、会计机构与人员、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具备依据会计法处理事项的能力。
2.掌握汇票、本票、支票等支付结算方式的处理流程和相关规定,具备办理支付结算的能力。
3.掌握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理解其缴纳的法律规定,具备税务申报、税款缴纳的能力。
经济法课程标准
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人们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的规范和指导下进行,企业也只有合法经营才能立足于市场。
因此,作为高职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经济法的相关知识,强化法学意识及运用法学知识维护合法权益,严格依法开展经济活动。
《经济法》是经济与法律两方面知识相交叉的学科,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但更偏向于应用的学科;同时也是高职高专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营销专业学生的主要先修课程有经济学、管理学,后续课程有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公共管理等课程。
通过经济法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前有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
1.2 课程设计思路1.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专业能力,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2.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人才培养案与教学大纲,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
3.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4.每个项目的学习通过经典型案例为载体设计。
5.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务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2.1能力目标1.能对基本的经济法律案例进行分析;2.通晓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法律和市场规则;3.能执行经济法律的各项规定;4.规范组建常见公司、企业;5.能识别、确认各种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法律业务的基本情况;6.能够应用企业破产的申请、受理、破产宣告与清算、重整与和解;7.规范签订经济合同并正确分析合同纠纷起因及解决2.2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法律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如法人制度、财产所有权、债权等;了解、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经济法概念、调整对象、特征和基本原则以及经济法的地位和作用、经济法律关系等;使学生掌握市场主体法(公司法、企业法等)及破产知识、市场交易法中的合同法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常用的重要的经济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基础Ⅰ》课程标准
《经济法基础Ⅰ》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理论课程适用专业:会计等授课单位:学时:72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4 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财务会计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讲述与会计工作有直接联系的会计、税收、金融方面的法律制度,这些是学生毕业后从事财会类工作所必需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对相关法律法规有全面的了解,能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法律制度处理许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的经济权益,并履行好自身的义务。
同时,本课程还是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科目之一,是财会专业学生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证书的敲门砖。
1.2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的设计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应用为目标,以实践为主线,以能力为中心。
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融合了如下教学理念:①保证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前后连贯性;②有利于工学交替的实施;③构建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尝试;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⑥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
1.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会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会计工作项目设置的。
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用案例形式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发展专业能力,使学生具有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该课程要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为课程改革方向,结合专业建设方案与专业教学要求,并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特点设计。
2.课程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了解一定的经济法基础理论,掌握与本专业工作有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和进入国际大市场的需要,并明确自身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使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觉依法办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客户及个人的合法权益。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经济法基础》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掌握经济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课程包括合同法、公司法、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金融法、竞争法等主题,覆盖了经济生活中的主要法律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提高其在财经领域的法律素养和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经济法的体系和历史发展。
2、理解并运用合同法、公司法、税法、知识产权法、劳动法、金融法、竞争法等经济法律制度。
3、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经济法的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促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和未来的专业人士。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经济法概述1、经济法的定义和性质2、经济法的历史和发展3、经济法的体系和分类第二章:合同法1、合同法的概念和原则2、合同的种类和形式3、合同的成立、效力和履行4、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5、合同违约责任第三章:公司法1、公司法的概念和原则2、公司的种类和设立条件3、公司的组织结构和治理结构4、公司的财务和会计制度5、公司的合并、分立和解散第四章:税法1、税法的概念和原则2、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和管理3、其他主要税种的征收和管理4、税收优惠和税收筹划第五章:知识产权法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和原则2、专利法:专利的申请、保护和管理3、商标法:商标的注册、保护和管理4、著作权法:著作权的保护和管理5、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第六章:劳动法1、劳动法的概念和原则2、劳动合同的种类和形式3、工资、工时、休息和休假制度4、劳动安全卫生和职业培训制度5、劳动争议的解决机制6、劳动法的特殊制度: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等。
《经济法》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经济法》是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原则和制度,掌握经济法的基本规则和实际应用。
经济法课程标准
经济法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1、经济法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能使学生理解并应用一些经济法的基础知识;熟悉一些常有的重要经济法律、法规的基础内容;增强法制观念并初步运用自己所学过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经济法是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本课程论述了经济法的基础理论,对比现行的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二)课程定位修课开设,法律知识更显重要,愈重要的作用。
用。
(三)课程设计思路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经济法的原则、地位和作用;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确立和保护;企业法律制度(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集体所有制企业法、私营企业法和企业破产法);公司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商标法、专利法)等;除此之外,还简要介绍了一些包括代理、时效、财产所有权等内容的相关法律知识,以及财政税收法律;金融法律制度;计划统计法律制度;会计审计法律制度以及经济仲裁与经济审判。
(二)职业技能目标:●能执行经济法律的各项规定●能识别、确认各种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法律业务的基本情况●能对基本的经济法律案例进行分析●能够熟悉各种公司的相关规定●能够分析各种企业的具体规定●理解并应用企业破产的申请、受理、破产宣告与清算、重整与和解●能够熟悉订立合同所有细节,以及违反合同法规定的责任●能够理解并应用担保的类型、担保的具体步骤●了解工业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广告法等●熟悉各种银行法●理解并应用狭义证券发行、交易、收购具体规定,并对相关证券机构有所了解(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经济法律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实施建议(一)教学组织建议1、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实践经验的学习,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尽可能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资料,进行讲授、演示,并按照设计活动的内容展开教学。
2024年《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法》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经济法学》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阶段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它是为培育适应四个现代化须要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专应用型法律人才服务的。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习经济法学对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学问有个全面的了解,使学生系统驾驭我国经济法理论及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培育学生运用经济法的原理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实力。
二、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做到:1.了解经济法的发展概况。
2.明确经济法学的探讨对象、探讨方法及其理论体系。
3.驾驭经济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
4.驾驭我国经济法的基本精神和详细规定。
5.学会运用经济法理论并依据有关法律规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中,“了解”、“明确”、“驾驭”、“应用”是四个由低到高、逐步深化的实力层次要求。
“了解”是指知道有关状况;“明确”是指在了解有关状况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有关名词、概念、学问的含义,并能精确表述;“驾驭”是指在明确的基础上,能把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学问和基本制度的完整内容;“应用”是指在驾驭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学问并结合基本制度,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本课程考核中,要求“了解”的部分一般不作为考核内容;要求“明确”、“驾驭”、“应用”的部分作为重点考核的内容。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法和经济法的基础理论1、教学目的和要求驾驭经济法的探讨对象、经济法律关系;了解法律行为与代理、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理解经济法的概念、诉讼时效。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经济法概述;经济法律关系;难点:经济法律关系;诉讼时效3、主要教学内容第一节经济法概述一、经济法的概念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三、经济法的特征四、经济法的形式五、经济法的体系其次节经济法律关系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二、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四、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节法律行为与代理一、法律行为二、代理第四节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二、诉讼时效期间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与延长第五节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二、违反经济法法律责任的形式三、解决经济纠纷的方式4、教学建议教学方法采纳引导发觉法,引导学生视察和分析有哪些涉及经济法律方面问题。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
《经济法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培养学生依法从事经济活动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经济法概述、市场主体法、知识产权法、财税法、劳动法等。
2. 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合同签订与履行、纠纷解决方式、法律文书写作等。
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经济法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经济法的相关知识和制度。
2.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思辨能力。
4. 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模拟经济活动中的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估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末考试:通过闭卷或开卷考试,检验学生对经济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考核:根据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本课程的专业教材,提供电子版教材方便学生查阅。
2. 参考书籍:推荐相关参考书籍,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
3. 网络资源: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等网络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4. 实践教学基地: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六、课程实施建议1. 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学习和掌握经济法知识。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
3. 鼓励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经济法课程标准
经济法课程标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经济法》课程标准系(部):教研室:法律事务专业教研室日期:年月日XXXXX学院《经济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代码:06010122.课程名称:经济法3.学时/学分:60学时(理论课学时数:50,实践课时数:10)4.先修课程:选修课5.面向对象:法律事务专业专科生6.开课系(部):法政系7.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经济法概述》吴力佳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教育出版社,2012年;《中国经济法》隋彭生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合同法》王利明王轶房绍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合同法新论·总则》王利明崔建远(合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修订版二、课程概述1.课程的性质《经济法》是我院法政系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
该课程根据《经济法》及司法解释,通过大量典型法律案例分析,尽力反映目前经济相关的最新建设进展和司法精神。
课程内容上包含经济与经济管理实施过程中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条款的基本知识及经济法法规应用。
熟练掌握法律法规的理论并能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大量经济纠纷,是法律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是学生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必备知识。
2.课程定位《经济法》属于法律事务专业的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以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为内容,含盖了经济法、民商法中的重要法律制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课程,对于学生未来学习相关的法律与从事实际经济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经济法是作为经济管理类的基础课来设置的,是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框架、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经济法的主体和行为,以作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
课程中主要包括法律关系、所有权法律制度、公司法、合同法、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破产法等内容,以及与理论教学像配套的案例分析,在培养学生法律意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法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经济法》课程标准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济法》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经济法课程代码1600011学时60学分3授课时间第3学期适用专业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先修课程《税法》、《财务管理》后续课程《资产评估实务(一)》《资产评估实务(二)》二、课程定位本课程是阐述经济法基本理论和传授经济法具体知识的课程。
主要向学生讲授经济法基本理论和具体知识,进行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经济法法律和法规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掌握经济与管理领域内常用的经济法律知识,在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的同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手段处理和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经管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经济活动中所需的经济法律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经济法律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资产评估行业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理解并应用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四、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执行经济法律的各项规定2.能识别、确认各种经济组织的有关经济法律业务的基本情况3.能对基本的经济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二)知识目标对企业与公司法律制度、物权法律制度、土地、矿产、森林和房地产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等法律制度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把握。
(三)素质目标1.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2.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运用经济法律进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序号教学内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学时1 企业与公司法律制度学生掌握公司登记管理、公司设立条件与组织机构、合伙企业设立条件与事务执行、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等法律规定,提高运用企业法律制度解决企业法律问题的能力。
经济法课程标准-精品
《经济法》课程标准学时数:64学时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相关课程内容的联系本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毕业以后的工作都有重要的作用。
其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内容,加强对我国现行的主要经济法律、法规的认识和理解;增强法制观念并使其具有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处理有关经济法问题的能力;熟悉经济活动范围内涉及法律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有关办法,为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做一个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管理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经济法的特征和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掌握宏观调控法律规范、市场秩序法律规范、社会保障法律规范。
掌握和经济工作密切相关的民商法范畴的公司法、合同法、破产法、保险法、票据法等。
能够用以上所学实体法律规范分析、处理社会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以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经济法概述(8学时)(一)教学内容:(2学时)L2经济法概述(2学时)1.2经济法律关系(2学时)1.3经济法律行为(2学时)(二)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理解经济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掌握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渊源。
要求学生在本章的学习中理解对经济法基本概念, 掌握有关经济法的产生、发展、调整对象、基本原则和经济法律关系的相关内容。
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经济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L经济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2.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3.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难点:1.经济法律关系构成要素的涵义4.经济法律关系内容。
5.诉讼时效;经济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终止第二章公司法(8学时)(一)教学内容:2.1公司法概述(1\)/\7 \7 \7 \7 \7 时时时时时时学学学学学学2.2有限责任公司(22.3股份有限公司(22.4公司的合并、分立、增资、减资(12.5公司的解散和清算(12.6违反公司法的法律责任(1(二)基本要求:本章要求学生掌握公司的概念、特征;熟悉公司的分类;了解公司的历史沿革。
经济法课程标准2022
经济法课程标准2022《经济法》课程标准课时数:48开设学期:第四学期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经管类各专业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济学基础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一、课程性质(一)课程定位:《经济法》是一门为高等职业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课程项目和案例教学内容的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掌握经济法的基础知识,并应用经济法理论解决经济管理、经济贸易活动领域的相关法律问题。
该课程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济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的基础。
本课程在第四学期开设。
总课时数为48学时,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的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及典型案例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
按照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从而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引发学习兴趣,训练法律思维能力。
本课程中以认识经济法和相关概念出发,先主要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掌握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企业破产法等法律制度;然后以虚拟公司的设立与运作为主线,要求学生边学边做,教师边教边总结评价,掌握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仲裁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制度。
该课程建议为3学分,总学时为48学时。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任务引领、项目活动和案例教学,掌握市场主体法(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市场行为法(合同法、担保法、工业产权法)、市场秩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理知识。
2.能力目标:(1)能分析经济案例中的各种经济法律关系,并能根据不同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分析不同的法律结果,明确法律责任。
(2)能根据经济法律的规定解释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与法律规定不吻合的现象。
经济法课程标准
经济法课程标准《经济法》课程标准开课部门:经济管理系适用专业:经济管理课程号:课程负责人:备课日期:年月日《经济法》课程标准一、前言(一)课程信息课程编码课程类别课程学分课程性质先修课程同修课程后续课程职业资格课程部门制订人员课程负责人必修课课程名称课程类型计划课时适用专业政治、法律基础基础会计、财经法规税收实务、审计实务、财务管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会计教研室制订时间批准人经济法专业通用平台72经济管理类(二)课程性质经济法是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能力必修课。
它在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理解和运用经济法的一些基本知识;熟悉一些常见的重要经济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法制观念,初步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实际问题。
课程前有政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后续课程为税务实务、审计实务和财务管理,这些课程在学科的连续性方面发挥着连接作用。
(三)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设计理念坚持“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和“教与做”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树立“社会急用、能力够用、上岗顶用”的“人才培养观”。
确立让学生“学会创意、学会创造、学会创业”的“现代教学观”。
培养学生“不只由考分衡量而主要由社会评判”的“人才质量观”。
本课程以就业为导向,是在行业专家对经管类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开设的。
课程设置以市场主体法和市场管理法为主线,根据高等职业院校经管类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展示教学内容。
在工作任务引领下以情景模拟、角色互换、仿真操作、分组讨论等形式展开教学,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经济活动中所需的经济法律职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经济法律业务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经济法律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并为学习理解并应用其他相关专业主干课程做好铺垫。
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使高职学生了解一定的法学基础理论,掌握与本专业工作有关的经济法律知识,以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
《经济法》课程标准
《经济法》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经济法》是五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案例分析能力。
学习经济法,特别要注重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案例分析能力。
这门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的必备知识,也为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经济法基本原理为导向、着重以七种具体法律体系为主线、以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案例分析为依托。
在阐述经济法相关法系特征原理的基础上,以原理为依托,能进行简单相关案例分析。
通过学习,一是使学生掌握经济法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能力,为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大专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
二是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具体内容分为9章:第一章总论第二章公司法第三章市场秩序管理法第四章合同法第五章工业产权法第六章税法第七章会计法第八章劳动法第九章经济纠纷的仲裁与诉讼本课程3学分。
学时分配如下:二、课程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经济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了解经济法相关的其他法律体系原理及基本理论(二)技能教学目标能联系经济法相关理论进行相应的案例分析。
(三)素质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职业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使学生具有依法办事的意识。
4、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三、内容标准(一)总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调整对象。
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理解经济法律的产生、变更和终止。
方法:讲练法,讨论法扩展知识点:中外法律的发展起源,提高学生兴趣。
(二)公司法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公司的概念及分类;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和特征,掌握其设立条件及设立程序;掌握公司合并分立的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课程标准
1.课程说明
《经济法》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35549〕承担单位〔经济管理与法学院〕
制定〔〕制定日期〔2022.10.18〕
审核〔专业指导委员会〕审核日期〔〕
批准〔〕批准日期〔〕
(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基础课,是必修课程。
(2)课程任务:主要针对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会计电算化等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有关经济法法律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岗位需要作为课程任务。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政治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后续课程有经济学原理。
2.学习目标
(1)总目标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关经济法法律知识方面的基本技能,接受法学思维和业务技能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应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与创新意识,熟悉经济法、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相关部门法,并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
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适应社会岗位需要的总体教学目标。
(2)分类目标
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有:经济活动中常用的经济法律法规的内容;经济法的基础理论知识;与学生生活工作紧密联系的民法、行政法、劳动法等部分内容。
能力目标:仲裁协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申请书、普通诉状、答辩状、代理意见的撰写;各类公司、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手续的办理;各类公司、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立与运作;起草公司章程;撰写合伙协议;能处理涉及公司、企业中常见的经济纠纷;常用合同的订立、审核;常见合同纠纷的处理;常见保证、抵押、质押、定金等担保纠纷的处理;票据的规范填写与常见票据纠纷的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经济法的兴趣,掌握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经济纠纷的迫切愿望;激发学生积极自主探索学习和团结协助精神;培养学生法律素养,充分认识守法的重要性,树立以法律约束自己行为的世界观;增强法律意识,树立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法律观念。
3.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理论够用、注重能力培养”作为我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以经济法基本原理为导向、着重以六种具体法律体系为主线;以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案例分析为依托。
通过学习,一能使学生掌握经济法规的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和案例分析能力,为培养市场经济需要的、大专层次的法律类、财经类专门人才服务,二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经济法课程建设,应根据高职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经济法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传授一套完整的经济法学理论,而是在于保证学生所学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和继续学习中能用得上,并能满足学生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需要。
因此,本课程的内容并不完全局限于经济法学科的体系范围,教学内容需要涉及传统的民商法中的某些相关制度,如公司法、票据法等。
同时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程在内容上冲突。
如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知识产权法是经济法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基于这一制度对法律类学生的重要性,法律类专业教学计划中将其单独列为一个教学科目,故经济法课程就不再讲授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知识产权法。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所以要进行大胆突破,对于不具备基本法理常识并且将来主要从事经济工作的高职院校财会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学习,只需要了解和掌握经济法的简要知识点就可以,重点以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为线索,以合同法和公司法为必设内容,侧重强调实用性,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为学生构建一个结构清晰的经济法理论体系。
本课程采取的行动导向是项目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导向,按照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本课程的内容。
组织教学考核。
表1经济法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表2经济法课程总体设计
4.教学设计
《经济法》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创新,将传统的理论课堂转变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堂。
将传统课本的教学章节内容打散重构,形成理论模式+实践模块。
课程的学习情境按照工作任务进行分解,以培养学生从事法律类、财经类及相关岗位群的基本职业能力。
具体可细化为:
(1)从职业岗位出发,突出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从能力训练入手,进行模块式教学。
(2)通过观摩教学、多媒体幻灯片、网络视频、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教学模式完成每一模块的工作任务,使学生在任务训练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
(3)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加强学生对经济法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多媒体、网络、音像等教学载体,使学生能够将感性认识理性化,不断提高学生运用经济法基本理论分析、解决经济管理及经贸实践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表3学习情境设计
5.课程考核
给出本课程的知识、能力与技能的考核标准及评价办法。
(1)考核方式:教学评价应采取阶段性评价和目标评价相结合,加强评价结果的反馈,更好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在反馈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以鼓励、肯定、表扬为主。
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与期末考核为“5/5”比重。
平时考核的50分包括见习报告(20分);专题作业:(15分);课程提问表现等(15分),期末考核的50分由客观标准题25分、主观发挥题25分。
这样既可以测试学生的基本理论掌握的程度,又可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2)考核标准:优化课程考核方法,注重应用能力测试。
课程考核的目的不应该单纯地检验学生的前期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指明今后的努力方向。
传统的试题内容主要是名词解释、选择、判断、填空、简答题等主观题和客观题。
这些呆板、机械的问题,容易将学生导向成背书的机器,最终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无法达到教育教学的真正目的。
闭卷考试不一定是经济法课程的首选,因为经济法涉及多部基本法律,而且条款繁多,领域广泛,要想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靠死记硬背掌握理解所学知识是难以想象的。
6.课程资源
(1)硬件要求:多媒体教室、A4纸
(2)师资队伍: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师
(3)教学资源:
教材:
赵炬主编,《经济法基础与实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第一版第五次印刷参考资料:
[1]李昌麒.经济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张建斌.经济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陈岳松.劳动与社会保障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4]徐孟州.经济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M].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刘心稳.票据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
[6]沈兰华.劳动法实用教程[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网络资源:
7.编写依据
该课程标准是依据市场营销专业调研报告和市场营销、连锁经营人才培养方案而编写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