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合集下载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方案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方案

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方案
一、工程概况:
二、施工缝布置部位:
地下负二层基础2-6轴交2-A~2-H轴间设计为上下错台基础模式,高彽相差为2.8米,考虑此部位的模板加固特殊性,经与设计人员沟通,同意在标高-11.2米基础表面留设一道水平施工缝,上部作二次混凝土浇筑处理。

三、施工缝的凿毛处理:
平台墙根施工缝在放完线后,根据墙边线向内侧30㎜进行人工凿毛,将墙根线以内的浮浆、碎石剔凿干净,露出1~2㎜混凝土石子,用清水冲洗混凝土表面,在浇筑第二次混凝土之前24小时进行浇水保持湿润。

四、施工缝的检查及报验:
施工缝施工及处理完毕后,首先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班组长及施工队长进行检查,最后由质量检查员及监理进行检查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施工缝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将施工缝部位清理干净,用水充分湿润,混凝土的泵管应加设在先前准备好的铁架上,防止泵管将基础底板钢筋压变形,泵管走向按混凝土浇筑方案布置,由前至后顺次拆管浇筑,避免将泵管架上刚浇好的混凝土上。

开始浇筑前,施工缝部位采用混凝土界面剂进行处理一遍,再敷50㎜厚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砂浆振捣密实。

混凝土浇筑时确保快插慢拨,振动时间以混凝土不冒气泡为止,插入间距为300㎜呈梅花形布置,插入深度为进下层混凝土50~100㎜。

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即可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置与处理现浇板施工缝留置不当会有一定的结构危害性,因此,提出设计一种施工缝:首先,保证通过施工能达到现浇板结构计算力学假定,确保结构安全;其次,方便施工。

现浇楼板施工缝的设置,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认真处理。

如果其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就会改变原设计的受力假设,从而引起质量事故,轻则开裂渗漏,影响建筑物的寿命;重则存在结构隐患,危及结构安全,直接影响使用。

因此,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一、施工缝设置的时间界定大面积的楼层现浇板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技术和劳动力组织上的原因,或者是分段考虑流水施工,不能连续地将每层楼上的现浇板整体浇筑完成,当间歇时间预计超过规定的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二、施工缝的设置位置探讨砖混结构的住宅楼、办公楼等楼房的楼层现浇板大多数是双向板,而施工缝的留置位置从调查情况来看,在设计的施工图纸中,大多数图纸并没有单独注明现浇板施工缝的设计要求.现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留置方法:1。

第一种留置方法:现浇板施工缝沿着横向设置在现浇板跨中1/3范围内,虽然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处,但是很难保证结构计算时的力学假定(即不能完全保证楼板的整体性),由于混凝土楼板的收缩或者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往往会在这种施工缝处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贯通缝,将地板砖拉裂,既影响美观,又会渗水,引起钢筋锈蚀。

重者影响结构安全,影响楼房使用寿命.这种现浇楼板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砖混结构楼房的砖墙刚度太大,限制着现浇板混凝土的自由收缩,(实质上是因为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与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相差太大引起的)。

当收缩达到一定程度时,首先在现浇板的施工缝处产生裂缝,因为这个截面上新旧混凝土粘结力差,结合不牢固。

这种非自由收缩不象框架结构楼房楼层现浇板那样自由,因为框架柱相对于砖墙来说柔性较大,刚度较小。

由同一种材料(钢筋混凝土)的柱、梁、板构成的框架结构。

楼房整体基本上是各向同性的。

因此,框架结构基本楼房现浇板的施工缝即使留设在跨中1/3范围内,只要按规范规定处理.一般情况不会出现裂缝。

试述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试述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1.概述施工缝留设是指在建筑施工中对混凝土构件、砌体构件、钢结构构件等进行的缝隙处理及封堵,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在施工中,合理的施工缝留设可以减少建筑结构的裂缝和病害,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和抗震性。

本文将从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两方面进行探讨。

2.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在进行施工缝留设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结构变形原则在建筑物内外的板缝、柱缝、构配件缝等处,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变形、位移、伸缩等特点,合理设置施工缝。

需考虑建筑结构的荷载特性和外力作用,避免因结构变形引起的裂缝和变形破坏。

2.2 施工工艺原则对于砌体、混凝土、钢结构等不同材料的建筑结构,应根据其材料特性和施工工艺要求,合理设置施工缝。

在混凝土结构中,应根据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合理设置混凝土收缩缝、温度缝等。

2.3 建筑功能要求原则根据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和要求,确定施工缝的设置位置和尺寸。

对于地下室墙体,应根据土体的变形和侧压力等因素,合理设置防水缝和变形缝,以保证地下室结构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2.4 施工质量要求原则在进行施工缝留设时,需保证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确保施工缝的位置、尺寸、封堵材料等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

3.施工缝留设的处理方法针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需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进行施工缝留设。

3.1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留设对于混凝土结构,应根据混凝土的收缩变形特性,合理设置施工缝。

在浇筑混凝土构件时,应根据施工进度和板块尺寸,及时设置伸缩缝和板缝,避免混凝土内部的应力集中和裂缝产生。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预埋伸缩缝条、设置塑料伸缩带、预埋金属伸缩件等。

3.2 砌体结构的施工缝留设在进行砌体结构的施工缝留设时,应考虑砌体材料的干缩变形和受力情况,合理设置施工缝。

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设置挠性缝条、预留挠性隔离带、堆砌砖墙时采用“2:1”法则等。

主体结构施工缝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

主体结构施工缝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

主体结构施工缝留设位置及处理方法1. 施工缝的重要性在建筑工程中,施工缝就像一条条隐形的纽带,把一段段混凝土紧密联系在一起。

说白了,施工缝就是施工过程中的“停顿线”,在某个阶段暂停一下,待下一步再来,这时候,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就变得至关重要。

没错,施工缝不单单是为了分段施工,它的设置可是一门学问呢!咱们得把它留好,处理好,才能确保整个结构稳如泰山,绝对不能马虎。

1.1 施工缝的位置选择首先,咱们得说说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其实,选位置就像买房子,地段很重要!施工缝不能随便设,要避开那些容易受力的地方,尤其是在梁、柱的交接处,那可是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施工缝最好设置在受力比较小的地方,比如楼板的中部或者外墙的角落,甚至是一些不显眼的地方。

这样一来,不仅能降低对结构的影响,还能方便后期的施工处理。

就像做菜,调味品放对地方,味道才会好,对吧?1.2 施工缝的数量控制接着,咱们再来说说施工缝的数量。

施工缝留得太多,整栋楼就像个马蜂窝,松松垮垮的;留得太少,施工就会变得困难,甚至还可能出现裂缝。

咱们一般遵循“少而精”的原则,确保每个施工缝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话说回来,哪怕是个小缝隙,也要做好它的处理,避免后期成了隐患。

2. 施工缝的处理方法一旦确定了施工缝的位置,接下来就是处理了。

处理好施工缝,就像给宝宝穿上暖和的衣服,得细致周到,不然可就遭罪了。

2.1 清理与准备首先,要确保施工缝的表面干净利落,杂物、灰尘统统得清理干净,做到无可挑剔。

要是表面不干净,后续的混凝土可就不容易黏住,真是让人心烦。

这个过程就像是给房子打扫卫生,干净了才能迎接新客人嘛。

2.2 混凝土的灌注然后,咱们就要开始混凝土的灌注了。

这个环节可得小心翼翼,不能心急。

混凝土得慢慢流入缝隙,确保每一个角落都填充到位。

这里得注意,灌注时最好选择流动性好的混凝土,像小溪流一样,顺顺利利地填满每个缝隙,保证结构的牢固性。

别让施工缝成为隐患,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缝留置及处理措

缝留置及处理措

二.施工缝剔凿及清理
1. 须待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毕12h后,剔凿出表面高出板底表面10-20mm左右的浮浆、松散混凝土,用水冲洗干 净。剔凿前先弹好剔凿线,用无齿锯沿线切割,墙、柱切割边线离结构边线内移5㎜,顶板下皮标高上返5mm。
2. 标准层内墙混凝土浇筑控制墙上口标高、平整度,浇筑高度为板底上20-30mm,弹切割标高线高于板底5mm。 支顶板模板完成,对墙顶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
吊帮模高出楼面30mm左右支模
吊帮模下移弹线机械切割
地下室内墙需要拆模后在混凝土墙顶弹水平线,并切平,并对局部胀模部位进行 打磨。施工缝处贴双面胶,混凝土拆模后对施工缝弹线进行观感处理。 墙体上口不平进行切割处理 内墙施工缝接茬效果
3、外墙上口接缝 (1)楼板混凝土施工前安装吊绑 模并高出楼面30mm左右 ,浇注 混凝土时外墙一周高出楼面 30mm与模板平齐,墙内侧同楼 面平,形成斜坡面。 (2)混凝土浇筑后吊绑模下移并 重新加固,根据平整度情况在混 凝土墙上口弹线。采用角磨机按 弹线标高将墙外口割平,施工缝 处贴双面胶合上外墙模板,拆模 后弹线清理 。
一、施工缝留置位置要求 1、墙、柱 竖向施工缝,墙体留置在门洞口过梁 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 交接处,内外墙施工逢留在内墙距外 墙100mm处,施工缝处绑两道钢板 网(墙体竖向施工缝按流水段划分图 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在板、 主梁底面上25㎜。 2、基础底板与外墙施工缝留设在底 板标高以上320mm处(预留20mm 的浮浆层剔凿量);墙顶水平施工缝 留置高出顶板底标高25mm处 (20mm浮浆层剔凿量) 。所有地 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均须在缝中埋设 止水钢板。
基层底板与外墙施工缝留置
顶板后浇带施工缝留置在1/3跨 中位置,顶板施工缝与板面垂直, 不得留斜茬。

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与处理方法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与处理方法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防止建筑材料的开裂和变形,在一定位置预留一定宽度的缝隙,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缝隙进行处理。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和材料特性进行选择和确定,以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 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之间: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包括梁、柱、板等构件,当这些构件之间的跨度较大时,常需要预留缝隙。

例如,在大跨度的梁、柱或板的连接处,可以留设伸缩缝或控制缝,以防止由于温度变化或结构变形引起的开裂。

2. 建筑物与基础之间:建筑物与基础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变形和开裂,因此需要留设缝隙。

基础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可以采用橡胶垫或伸缩缝材料填充,以减少因地震或建筑物沉降引起的应力集中。

3. 建筑物的外墙:由于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建筑物外墙易发生开裂和变形。

为了防止外墙的开裂和渗漏,可以在墙体的垂直缝隙处留设伸缩缝,以减少由于季节变化和温度差异引起的应力。

施工缝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缝隙位置和建筑材料的特性进行选择,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安装伸缩缝材料:伸缩缝材料是一种可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伸缩和变形的材料,可以填充在缝隙中,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抗裂性。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构造要求选择合适的伸缩缝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安装和固定。

2. 使用橡胶垫填充:橡胶垫具有良好的伸缩性和耐久性,可以用于填充基础与建筑物之间的缝隙。

橡胶垫可以减缓由于地震或沉降引起的应力集中,保护建筑物的结构安全。

3. 设计装饰性缝隙:在建筑物的外墙或内部装饰面上,可以设计一些装饰性缝隙。

这些缝隙可以用于隐藏管道和电线,同时也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

装饰性缝隙的处理方法通常是选用适当的密封材料进行填充,以达到美观和防水的效果。

4. 加强缝的处理:在一些结构要求较高的区域,如柱子和梁的连接处,可以采用加强缝的处理方法。

对于施工缝如何设置和处理办法

对于施工缝如何设置和处理办法

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施工中存在争执原因是旧规范规定了楼梯施工缝必须留置在中间1/3区段,传统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处,留置在梯段中间时,理论上是剪力较小,但施工时施工缝质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时容易产生已浇筑部位形成短时“悬挑”,反而不利于构件的质量控制。

)(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地面工程施工施工缝留置

地面工程施工施工缝留置

地面工程施工缝留置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个环节,它对于保证地面工程的质量、强度和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施工缝的定义、留置原则、留置位置和处理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施工缝的定义施工缝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设计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浇筑,而在先、后浇筑的混凝土之间所形成的接缝。

施工缝的存在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受力性能、热膨胀系数和收缩系数发生变化,因此,正确处理施工缝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质量的关键。

二、施工缝留置原则1. 结构受剪力较小:施工缝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的部位,以减小施工缝对结构受剪性能的影响。

2. 便于施工:施工缝的位置应便于施工,例如避免在复杂构件、密集钢筋或难以浇筑的部位设置施工缝。

3. 设计要求: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特殊结构,如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等,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三、施工缝留置位置1. 地面工程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 对于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处。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竖壁上。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四、施工缝处理方法1. 水平施工缝处理:水平施工缝应该剔除软弱层,露出石子,竖向施工缝剔除松散石子和杂物,露出密实混凝土。

施工缝应冲洗干净,浇筑混凝土前应该浇水润湿,并浇同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减石子砂浆。

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施工缝留置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应对建筑材料的收缩、膨胀、变形等因素,以及后续维护和维修的需要,而在建筑物内外或构件之间设置的缝隙。

施工缝的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对建筑物的性能、安全和美观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关于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的详细介绍。

一、施工缝留置形式:1.普通缝隙留置:即在建筑物或构件的预定位置上直接留置缝隙。

这种形式适用于需要固定尺寸的构件之间或墙体内外的分隔,常见于钢结构建筑的构件连接缝。

2.弹性缝隙留置:即在建筑物或构件的预定位置上设置底层挡板或背胶,并利用柔性材料(如聚氨酯胶、硅胶等)填充缝隙。

这种形式适用于需要抵抗震动、振动或温度变化的建筑物和构件,如地板与墙体、板岩与石材的连接缝。

3.隐形缝隙留置:即在建筑物或构件的内部设置缝隙,以达到无缝的外观效果。

这种形式适用于需要保持建筑物整体外观的玻璃幕墙、装饰板块和其他特殊构件。

二、施工缝留置位置:1.结构缝隙留置:主要用于分割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承重墙、柱子、梁和楼板等结构构件之间的缝隙。

结构缝留置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到结构的应力、变形等因素,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装饰缝隙留置:主要用于分割建筑物的外墙、内墙、地面、天花板等装饰面板或装饰材料之间的缝隙。

装饰缝留置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到装饰面板的材料性能、变形等因素,以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和维护。

3.工程缝隙留置:主要用于分割建筑物内外部分的缝隙,如地板与墙体的连接缝、门窗与墙体的连接缝等。

工程缝留置位置的确定需要考虑到建筑物不同部位的变形、承重等因素,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功能。

三、施工缝留置处理措施:1.缝隙尺寸的确定:缝隙尺寸的确定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预期变形量、收缩率、材料性能等因素进行计算和分析。

通常情况下,缝隙的宽度应根据材料的膨胀和收缩系数来决定,以达到缝隙的正常移动和伸缩。

2.缝隙材料的选择:缝隙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使用环境、材料性能等因素进行考虑。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与处理方法施工缝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缝隙,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处理,以确保建筑的安全和美观。

本文将介绍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方法。

一、施工缝的留设位置1. 建筑结构缝:在大型建筑物中,为了避免由于温度变化或地震等原因导致的结构变形,需要设置结构缝。

结构缝可以设置在建筑物的梁、柱、墙等部位,一般距离为10-20米。

2. 建筑物外观缝:建筑物外观缝是为了美观和防水而设置的,一般设置在建筑物的角落、屋面边缘、门窗周围等部位。

外观缝的宽度和位置应根据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要求来确定。

3. 室内装饰缝:室内装饰缝是为了美观和防裂而设置的,一般设置在墙面、天花板和地板等接缝处。

装饰缝的宽度和位置应根据装饰材料的特性和施工要求来确定。

二、施工缝的处理方法1. 缝隙处理:施工缝的处理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采用填缝剂、灌缝胶、贴条等方法进行处理。

填缝剂和灌缝胶可以填充缝隙,起到防水、隔音、保温等作用,而贴条则可以增加缝隙的强度和美观度。

2. 缝隙宽度:施工缝的宽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在5-20毫米之间。

如果宽度过小,则缝隙的强度和防水性能会受到影响,而宽度过大则会影响建筑物的美观。

3. 缝隙深度:施工缝的深度应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应达到建筑物的结构层或砖墙的中心线。

如果深度不足,则缝隙的强度和防水性能会受到影响,而深度过深则会影响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

4. 缝隙密封:施工缝的密封是为了防水和防尘,可以采用填充材料、灌缝胶等方法进行处理。

填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而灌缝胶则应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韧性。

总之,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处理方法是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予以重视和细致处理。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二、施工缝剔凿及清理 须待混凝土浇筑浇筑完毕 12h后,剔凿出表面高出板 底表面10-20mm左右的浮浆、 松散混凝土,用水冲洗干净。 剔凿前先弹好剔凿线,用无 齿锯沿线切割,墙、柱切割 边线离结构边线内移5㎜,顶 板下皮标高上返5mm。 1、标准层内墙混凝土浇筑控 制墙上口标高、平整度,浇 筑高度为板底上20-30mm, 弹切割标高线高于板底5mm。 支顶板模板完成,对墙顶混 凝土进行凿毛处理。
一、施工缝留置位置要求 1、墙、柱 竖向施工缝,墙体留置在门洞口过 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 墙的交接处,内外墙施工逢留在内 墙距外墙100mm处,施工缝处绑两 道钢板网(墙体竖向施工缝按流水 段划分图位置留置)。水平施工缝, 留置在板、主梁底面上25㎜。 2、基础底板与外墙施工缝留设在 底板标高以上320mm处(预留 20mm的浮浆层剔凿量);墙顶水 平施工缝留置高出顶板底标高 25mm处(20mm浮浆层剔凿量) 。 所有地下室外墙水平施工缝均须在 缝中埋设止水钢板。
基层底板与外墙施工缝留置
3、顶板后浇带施工缝留 置在1/3跨中位置,顶板 施工缝与板面垂直,不得 留斜茬。 4、楼梯踏步一边有剪力 墙时,控制在梯段板跨中 1/3范围内。楼梯踏步一 边没有剪力墙时,留置在 楼梯休息平台板跨中1/3 范围内,平行于楼梯梁留 置。 5、梁窝施工缝,用苯板 卡设胶带包裹,梁窝要比 实际梁边线每边小20㎜, 作为清理梁窝时的剔凿量
2、地下室内墙需 要拆模后在混凝 土墙顶弹水平线, 并切平,并对局 部胀模部位进行 打磨。施工缝处 贴双面胶,混凝 土拆模后对施理
内墙施工缝接茬效果
3、外墙上口接缝 (1)楼板混凝土施工前安 装吊绑模并高出楼面30mm 左右 ,浇注混凝土时外墙 一周高出楼面30mm与模板 平齐,墙内侧同楼面平, 形成斜坡面。 (2)混凝土浇筑后吊绑模 下移并重新加固,根据平 整度情况在混凝土墙上口 弹线。采用角磨机按弹线 标高将墙外口割平,施工 缝处贴双面胶合上外墙模 板,拆模后弹线清理 。

施工缝留置形式和措施

施工缝留置形式和措施

施工缝留置形式和措施一、施工缝留置形式:1.水平缝:在水平结构中,由于重力的作用,会产生沉降变形,因此需要设置水平缝。

在水平缝的留置上,一般采取“T”形缝或直接用挡缝板遮挡,以避免沉降产生的裂缝。

2.垂直缝:在垂直结构中,由于温度变化和荷载的作用,会产生伸缩变形,因此需要设置垂直缝。

常见的垂直缝留置形式包括“L”型缝、“U”型缝和“+”型缝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3.范围缝:在大型结构中,为了防止整体结构的变形对局部结构产生影响,常常设置范围缝。

范围缝一般为直线形式,根据结构的特点和需求,可以设置多个范围缝,以达到分段施工和控制变形的目的。

4.接缝:在不同材料、不同构件或不同工序连接处,需要设置接缝。

接缝的留置形式和控制措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以确保连接处的稳定性和密封性。

二、施工缝留置措施:1.缝留置前的处理:在进行缝留置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度和净度,并清理掉杂物和灰尘。

同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检查和试验,保证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2.缝留置的布置: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对缝留置进行布置。

布置过程中需要注意缝的位置和长度,以及施工缝的宽度和深度的控制。

同时,需密切关注缝的数量和间距,并采取措施保证缝的均匀分布和合理布置。

3.缝留置材料的选择:根据施工缝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缝留置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缝封胶、缝充填胶、挡缝板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材料的耐候性、耐高温性、耐酸碱性等性能,以及施工材料的施工性能和施工要求。

4.缝留置的施工技术:在进行缝留置施工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施工措施。

包括控制施工缝的宽度和深度、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材料的充填和涂抹均匀等。

5.缝留置后的处理:在完成缝留置后,需要对留置处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做好相应的标示。

同时,需要进行清理和修整,确保施工缝的表面平整,美观和密封性好。

以上是施工缝留置形式和措施的一些常见内容。

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形式、位置和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位置、形式和处理措施1、什么叫施工缝?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

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

2、施工缝留设方法?施工缝的位置应设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

( 1) 施工缝应留置在基础的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 2) 和楼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处。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 3) 对于长宽比大于二比一的单向板,施工缝应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同时施工缝应垂直留置,不能做成斜槎。

( 4) 有主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间1/3 的范围内。

( 5) 墙上的施工缝应留置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 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 6) 楼梯上的施工缝应留在踏步板的1/3 处。

楼梯的混凝土宜连续浇注。

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注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 7) 水池池壁的施工缝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 mm的竖壁上。

( 8) 双向受力楼板、大体积混凝土、拱、壳、仓、设备基础、多层刚架及其他复杂结构,施工缝位置应按设计要求留设。

3、浅谈施工缝能否留置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

应规定为:使施工缝接缝面与结构的纵向轴线垂直。

2、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注数量大,整体性要求高,一般不应留施工缝。

3、混凝土条行基础和独立柱基础也应一次浇注完毕,不宜留施工缝。

4、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一般不应留置施工缝。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置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置

施工缝的留设与处理
施工缝的留设:柱在根部设施工缝一道,上部与顶板之间的施工缝留在距梁底20-30mm处;顶板平面一次整体浇筑。

施工缝的处理:
(1)、在砼浇筑后,应及时清除砼施工缝处的表面浮浆或泌水,清除表面浮动石料,表面划毛,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筑的砼的抗压强度不得小于1.2Mpa。

(2)、在施工缝进行模板钢筋施工前,应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松动和软弱砼层,用水冲洗干净,施工缝处钢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浆及浮锈亦应在模板封闭前清除。

(3)、在施工缝处砼浇筑前,应对施工缝进行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同时先铺上一层15㎜厚的同砼配合比水灰比的水泥砂浆,以保证砼在施工缝处接合牢固。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

混凝土施工缝留置原则和处理方法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难免会遇到需要留置缝隙的情况。

正确的缝留置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缝留置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缝留置的原则1.考虑结构的应力和温度变化,在结构长度大于40米时,应采用固定缝留置,以分割结构,降低结构温度变形;2.考虑美观要求,在正要分割的地方设置花纹、颜色等,使缝留置与整个工程的外观相协调。

3.结构的设计和结构完整性,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连续性和承载力。

二、缝留置的处理方法1.采用构造缝采用构造缝,也称为伸缩缝,可以适应混凝土的热胀冷缩,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变形。

它的缝宽一般为10-20毫米,缝深一般大于混凝土板厚度的1/4,且不得小于20毫米。

伸缩缝一般用金属条或防水板等材料保护。

2.采用接头缝接头缝常用于墙板、台阶、垂直结构的拐角处等。

接头缝的宽度不应小于10毫米,深度由混凝土板厚度决定,每隔2-3米留置。

若对接头缝作美观要求,可采用胶条、防水涂料等处理。

3.采用次生缝次生缝可以把块状混凝土结构分成几块,或满足装饰和结构要求的缝隙。

它与构造缝和接头缝配合使用,可以达到美观和结构稳定的双重效果。

次生缝宽度、深度和间距均由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决定。

4.采用扩展缝扩展缝是依据混凝土的应力和温度变化而设置的,其主要作用是缓解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扩展缝一般的宽度为20毫米,缝深大于混凝土板厚度1/3,一般不小于50毫米。

扩展缝用防水条保护,需要时可加装金属条。

总之,合理的缝留置是混凝土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步,采用合理的处理方法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美观性,避免出现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务必严格按照原则和处理方法进行缝留置,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性。

施工缝的留设原则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原则与处理方法

施工缝的留设原则与处理方法施工缝是指建筑物或工程结构故意预留的缝隙。

它具有可伸缩、抗震、抗裂、防水、防热、防火等功能,为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的使用、维护和修缮提供了便利。

下面将分别介绍施工缝的留设原则与处理方法。

一、施工缝的留设原则1. 功能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根据建筑物或工程结构的功能要求进行合理设置。

例如,住宅建筑的施工缝应针对墙体、地板、天花板等进行设置,以隔热、隔音、防火等功能为主。

2. 结构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按照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力学原理进行布置。

例如,混凝土建筑物的施工缝应考虑到温度、湿度、收缩等因素,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施工工艺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结合施工工艺进行合理规划。

例如,建筑物内外墙面的施工缝应考虑砌筑、防水、渗漏等工艺要求。

4. 美观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尽可能考虑建筑物的美观要求,避免对建筑物外观造成影响。

例如,采用与建筑材料相匹配的颜色和材质,使施工缝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

5. 维修要求原则:施工缝的留设应方便建筑物和工程结构的维修和修缮。

例如,设置维修门、维修孔等,方便日后的检查和维护。

二、施工缝的处理方法1. 施工缝的尺寸:施工缝的尺寸应根据建筑物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规定。

一般来说,裂缝的宽度应控制在0.5mm以下,高度应根据结构和工艺要求进行调整。

2. 施工缝的布置:施工缝的布置应遵循规划设计要求。

例如,建筑物内外墙面的施工缝应与建筑结构的缝隙相对应,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 施工缝的填充材料:施工缝的填充材料应选择与建筑材料相适应的防水、防火、抗震等性能。

例如,建筑物内外墙面的施工缝可选择弹性填充材料,如聚氨酯、硅酮胶等。

4. 施工缝的施工方式:施工缝的施工方式应采用专业施工工具和技术,确保施工缝的质量和美观。

例如,采用专业的剪刀、刀具等工具,确保施工缝的切割平整、规整。

5. 施工缝的防水处理:施工缝的防水处理应根据施工缝的位置和用途进行合理设计。

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

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施工缝是指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混凝土结构中,为了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和温度变形所引起的应力,而设置的缝隙。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置。

在进行施工缝的留设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温度变形以及结构的变形等因素,合理确定施工缝的位置和宽度。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缝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影响,以及施工缝的设置对建筑物的使用和维护带来的便利性。

总之,施工缝留设的原则是在满足结构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施工缝对建筑物整体结构的影响。

其次,处理施工缝的方法包括施工缝的密封和处理缝口。

在施工缝的密封方面,我们可以采用各种密封材料进行施工缝的密封,如硫化胶、聚氨酯密封胶等。

在处理缝口方面,我们需要对施工缝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施工缝的表面平整、无杂物,并且保证施工缝的宽度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

此外,还需要对施工缝进行防水处理,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渗水现象。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缝的处理过程中,我们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符合国家的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缝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缝出现的问题,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综上所述,施工缝留设的原则和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我们需要在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缝的设置和处理符合国家的建筑标准和规范要求,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04
施工缝处理注意事项
处理前准备
01
02
03
了解施工图纸
熟悉施工图纸,明确施工 缝的留置位置和设计要求 。
清理基层
清除施工缝基层表面的杂 质、油污和浮灰,确保基 层平整、干净。
洒水湿润
在施工缝基层表面洒水湿 润,确保混凝土之间的粘 结力。
பைடு நூலகம்
处理时机选择
按照施工规范
根据施工规范要求,在合 适的时间进行施工缝处理 。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措施
汇报人: 2023-12-11
目录
• 施工缝概述 • 施工缝留置原因 • 施工缝处理方法 • 施工缝处理注意事项 • 工程实例分析
01
施工缝概述
施工缝的定义
施工缝是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施 工需要而在浇筑前预先留设的缝隙。 它通常是由于结构较大、施工面积较 大或施工组织需要而设置的。
和混凝土的浇筑。
施工缝的设置还应考虑施工组织 的需求,如分段流水施工的需要
,以方便施工作业的进行。
02
施工缝留置原因
混凝土自收缩现象
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由于水化作用,其体积会发生变化,这种自发性的收缩 现象被称为混凝土自收缩。这种现象会导致结构物产生裂缝,因此需要在施工期 间合理地留置施工缝。
某大坝工程
施工规范要求的其他部位 。
大坝底部基础与上部结构 的接触面;
施工缝留置:该工程在以 下位置留置了施工缝
01
03 02
某大坝工程
处理措施:采取了以下措 施处理施工缝
对施工缝表面进行凿毛处 理,并涂刷水泥砂浆;
在施工缝处增设钢筋网片 ,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
采用平仓振捣的方式浇筑 混凝土,确保新旧混凝土 的紧密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1、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构造柱:水平施工缝留设在圈梁下口5cm处.2、施工缝处理时间应通过实验室确定砼的早期强度,以确定砼达到1。

2N/mm2的时间,以便按施工缝处理后组织浇筑砼.3、施工缝处理要点施工缝处应有先清除水泥薄膜及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砼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充分润湿,不得有积水,砼浇筑前,先在施工缝处下料50~100mm,按同等级砼配合比配制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砼.施工缝处砼应细致捣实,使新旧砼结合紧密。

主要现浇构件砼浇筑方法1、构造柱的混凝土浇筑构造柱浇筑前底部先浇筑100mm厚与砼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构造柱砼浇筑时1,应分层下料振捣。

每层下料厚度500mm。

并适当控制砼浇筑速度,以减少新浇砼对模板的侧压力。

本工程构造柱一次浇筑高度超过3m时,采取柱模板中部侧面开设门子洞下料。

2、梁、板混凝土浇筑(1)梁砼浇筑时,至少分二层下料,砼浇筑由两端开始向中间进行,浇筑时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

(2)浇筑板时,其砼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砼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模子抹平.(五)砌体工程该工程结构形式为砖混结构,砌体工程作为本工程的主导工序,将严格把好原材料和各道工序的质量关.一)原材料的选择1、砖砖的规格、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具有出厂合格证,方可进场,砌筑前1~2 日提前润砖,标准达到外湿内干,含率水15%。

(判断标准,把润好的砖拆断,最小面的中间保持0。

9~1。

5cm干核,就表明砖的含水率满足要求。

2、砌筑砂浆原材料采用中砂,并应严格控制含泥量,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砌筑砂浆配合比根据其砂浆强度按《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范》试配(JGJ/T98—96),机械搅拌前采取试样,测定砌筑稠度和分层度,符合规范要求后,再进行机械搅拌,每盘搅拌时间不小于2min,砂、水泥严格计量。

二)砌体工程施工顺序润砖→轴线标高垂直传递→洒水润湿→摆砖→盘角→双面挂线→立皮数杆→砌筑。

三)砌筑前一般的准备工作1、首先将标注在下层QL上轴线,标高引测到施工面上,将标高找设在建筑物大角设置的标筋上,用红三角标示,轴线经钢尺量矩核对后,将其弹设在板面上,以此为基准线,在板面上弹出墙体的外边线以及构造柱,门洞、窗洞的位置。

2、再将构造柱的竖钢筋处理顺直,错头搭接绑扎。

3、砌筑前,还应试摆砖,排出灰缝宽度.摆砖时应时注意门窗位置对灰缝的影响,同时考虑窗间墙的组砌方法,并使在同一面墙上各部位的组砌方法应统一并上下一致。

4、砌筑前,应先立皮数杆,皮数杆上刻有砖的厚度,灰缝厚度,门窗、楼板、过梁、圈梁等构件的标高控制位置。

皮数杆竖于墙角或某些交接处,其间距不超过15m。

四)砌筑方法及一般要求1、砌砖采用“三一"砌筑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操作方法,组砌方式“一顺一丁”。

2、砌墙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

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0%.3、垂直灰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泥浆灌缝.4、墙体临时分段点一般设在构造柱和门窗洞口处,无构造柱内外墙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又须临时间断处,须留斜槎(斜槎长度不小于高度2/3),若留设斜槎困难,除转角处外,可做成阳槎,并应加设拉结钢筋,Φ6.5@500(120mm墙厚放置一根),埋入长度以墙壁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应小于500mm,末端应做成90度弯钩(六)脚手架及安全防护本工程主体阶段外架采用双排落地式砌筑架,架体随主体上升而搭设,装饰阶段仍采用该双排落地式钢管脚手架,脚手架外侧挂绿色2000目以上密目安全网。

脚手架的基础对于架设于回填土上脚手架,采取机械夯实平整基础两侧回填土,立杆下通铺垫土(δ≮4cm0),垫木长4m ,宽1200mm顺墙布置。

三)架子的搭设要求1、架子所选用的材料为:钢管Φ48×3.5规格管材,架子扣件必须选用玛钢扣件,要求所用材料无锈蚀、裂纹、变形的现象,否则严禁使用.2、所有的脚手架材料必须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扣件应有足够的韧性、抗扭和抗剪能力。

3、搭设的脚手架子必须牢固稳定,做到不倾斜、不摇晃、不变形。

架子搭设应严格,做到杆件横平竖直,立杆的倾斜度应控制在高度的1/500范围内。

4、扣件联接应按拧紧螺栓的控制扭力进行扣件锁紧操作,操作扭力短按50~60N ·m,不得发生过拧造成扣件裂纹,和扭紧不足造成滑移松动。

5、脚手板是脚手架工程的重要部分,必须在操作层铺设足够的架板,不漏空、不挠头,禁止探头板。

第十章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第一节 安全文明目标一、安全目标我司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充足的安全投入,通过严密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现场不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火灾事故、恶性中毒事件等,轻伤发生频率控制在千分之二以内。

二、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目标我公司将严格按照四川省特别是雅安市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各项管理规定执行,加强施工组织和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使本工程成为我公司的“对外形象示范工程”,四川省、雅安市的“文明工地",该工程将成为我公司在雅安市的样板工程。

而且要使该工程成为节能型、环保型建筑,成为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的绿色建筑。

第二节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为确保本工程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将建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组成由项目经理和各专来有关管理人员参加的领导机构,具体负责现场安全生产的日常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组员:各部门负责人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一)安全用电管理制度1、施工现场一切电气安装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93和国家建设部《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评分标准规范》要求执行。

2、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气线路、设备的安装、维护必须由持证上岗的电工负责,线路、设备安装后要定期检查,建立安全技术档案。

3、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并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4、禁止使用不合格的保险装置和霉烂电线。

一切移动式用电设备的电源线(电缆)全长不得有接口,外绝缘层无机械损伤。

5、照明必须做到一灯一开关一保险.6、加强对碘钨灯、卤化物灯的使用管理.7、外电架空线路与施工中的建筑物或临时设施要保持相应的水平安全距离.8、开关箱必须严格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开关”制,严禁有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两台以上用电设备.开关箱内禁止存放杂物。

门要加锁并要有防雨、防潮设施。

9、配电箱外壳应接地良好,内置漏电开关,配有门锁及防雨、防潮设施。

对配电箱进行编号,定期作安全检查,编制安全技术档案。

10、拉闸停电进行电气检修作业时,必须在配电箱门挂上“电气检修,严禁合闸”的标志牌,必要时设专人看守。

(二)十项安全技术措施1、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2、机械设备防护安装一定要齐全有效,不能带病运行。

3、起重设备必须有限位保险装置,防断线装置,不准“带病”运转,不准超负荷作业,不准在运行中维修保养。

4、架设电线线路必须符合国家与建设部的用电标准,电气设备必须接地或接零。

5、电动机械和电动手持工具,应设置漏电跳闸开关。

6、脚手架材料及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程要求,并经工长施工员等验收合格挂牌后才能使用。

7、工程在建时楼梯口、门架口、预留洞口和通风口必须设有防护栏。

8、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高空作业不准穿硬底和带钉、易滑的鞋靴。

9、施工必须坚持标准作业,必须有安全保护措施。

10、施工现场危险地段应有围栏、有警式标志,夜间设有红灯示警。

(三)施工现场十不准1、不戴安全帽,不准进入现场.2、酒后和带小孩不准进入现场。

3、不准穿拖鞋、高跟鞋及硬底鞋上班。

4、模板等易腐材料不准作脚手架使用,作业时不准打闹。

5、电源开关不准一闸多用。

6、未经培训的职工不准操作机械。

7、吊装设备未经检查(或试吊)不准吊装,下面不准站人。

8、木工场地和防火禁区不准吸烟.9、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应分类堆放整齐,做到文明施工。

(四)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1、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执行建设部颁安全标准和安全生产责制以及区《劳动卫生安全条例》、市《安全生产监察条例》,做到思想落实,措施落实、组织落实。

2、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纪律和安全技术教育.明确岗位责任,正确使用个有防护用品,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维护安全纪律,要坚持特殊工程持证上岗,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3、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执行.4、在工程施工前要向施工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严格遵守“建筑施工操作规程”,反对盲目指挥,反对违章施工.5、施工现场应悬挂安全标志,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各材料、构件设备的安全放置要整齐稳定,并有标识.施工废料要及时清理。

6、必须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和采取防护措施,各种电动机具做到接地良好,一机一闸,并配有漏电开关,易燃易爆物品运输储存和使用必须符合专门规定。

7、要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

安全员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作业要立刻制止,遇有严重险情要立暂定施工,填写整改通知单,并报项目经理处理存在的问题。

同时坚持专业检查与群众检查相结合方法,除项目部、作业队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外,施工现场应每周检查一次,施工班组要坚持班前班后检查的制度。

8、对工伤事故要及时逐级报告,按四不放过原则,对违反制度、违反纪律、工作不负责造成事故的要严格进行处理。

9、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建立和执行防火管理制度,设置消防设施。

10、做好施工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五)焊接安全使用规则1、焊接设备应防雨、防潮、防晒,作业地面潮湿应铺设绝缘物件,电焊线通过道路,应采取保护措施,作业时人员要采取防触电、防中毒、防高空坠物、防火灾等措施。

2、严禁在有压力的管道,装易燃物品的容器、喷涂过漆或塑料的容器、受力机件上进行焊接,使用照明设备的电压,不得超过12V.3、焊接现场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氧气瓶、乙炔瓶,木材等易燃、易爆物品,突然停电应切断电源。

4、作业后必须清场地、灭火种、断电源,整理焊接设备,清除焊接余热后,方可离去。

5、交流电焊机电焊机必须完好无缺,线圈架不能拖地,围护罩板齐全。

接线绝缘架完好,接线螺母、螺栓完好无损及无严重腐蚀,接线紧固牢靠,两端接线盖齐全。

移动电焊机应先断电源再移动,不得用拖拉电缆的方法移动电焊机。

电焊机要在外壳安全接地后方可使用。

6、气焊与气割氧气瓶与乙炔瓶要相隔10m ,并且要竖立直放,乙炔瓶要安装回火阀,与明火、散发火花地点,高压电源线及其他热源的距离不应少于1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