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地层单位的字母代表

合集下载

地层年代表

地层年代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90
3000
800 3800 4600
地质(层)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 宙 (宇 ) 代 (界 ) 纪 (系 ) 第四纪(Q)Quaternary 新近纪(N) 世 (统 ) 全新世(Q4/Qh)Holocene 更新世(Q1Q2Q3/Qp)Pleistocene 上新世(N2)Pliocene 中新世(N1)Miocene 渐新世(E3)Oligocene 古近纪(E) 始新世(E2)Eocene 古新世(E1)Palaeocene 白垩纪(K)Cretaceous 晚白垩世(K2) 早白垩世(K1) 晚侏罗世(J3) 中生代(Mz) Mesozoic 侏罗纪(J)Jurassic 中侏罗世(J2) 早侏罗世(J1) 晚三叠世(T3) 三叠纪(T)Triassic 显生宙 (PH) Phanerozoic 二叠纪(P)Permian 中三叠世(T2) 早三叠世(T1) 晚二叠世(P 2) 早二叠世(P 1) 晚石炭世(C3) 晚古生代 (Pz2) 泥盆纪(D)Devonian 古生代(Pz) Palaeozoic 志留纪(S)Silurian 石炭纪(C)Carboniferous 中石炭世(C2) 早石炭世(C1) 晚泥盆世(D3) 中泥盆世(D2) 早泥盆世(D1) 晚志留世(S3) 中志留世(S2) 早志留世(S1) 早古生代 (Pz1) 晚奥陶世(O3) 奥陶纪(O)Ordovician 中奥陶世(O2) 早奥陶世(O1) 晚寒武世( Є 3) 寒武纪(Є)Cambrian 中寒武世( Є 2) 早寒武世( Є 1) 新元古代 元古宙 (PT) Precambrian 元古代(Pt) Proterozoic (Pt3) 中元古代 (Pt2) 古元古代(Pt1) 新太古代 太古宙 (AR) Archaean 太古代(Ar) Archaeozoic (Ar2) 古太古代 (Ar1) 冥古宙(HD) 震旦纪(Z/Sn)Sinian 青白口纪 蓟县纪 长城纪 230 200 400 400 700 500 60 570(600) 800 1000 1400 1800 2500 71 510 30 439 47 409 72 362(355) 40 42 250 73 208 同位素年龄(百万年 Ma) 时间间距 约 2-3 2.82 18 13.2 16.5 12 70 距今年龄 0.012 2.48(1.64) 5.3 23.3 36.5 53 65 135(140) 新生代(Kz) Cenozoic

地质年代表(全)

地质年代表(全)
地质年代表 (Geological Time Scale)
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 宙 (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全新世 (Q4/Qh) Holocene 更新世 (Q1Q2Q3/Qp) Pleistocene 同位素年龄(百万年Ma) 时间间距 距今年龄 构造阶段 大 阶 段 阶段 生物演化阶段 动物 植物 中国主要 地质、生物现象
Jurassic 早侏罗世(J1) 晚三叠世(T3) 早三叠世(T1) 晚二叠世(P2)
( 燕 老 山段阿 尔 阶)卑 段 斯 阶
印支 阶段
爬行 动物 繁盛
三叠纪(T) 中三叠世(T ) 2
Triassic
无 脊 椎 动 物 继 续 演 化 发 展
二叠纪(P)
Permian 早二叠世(P1)
40 290
18 13.2 16.5 12
23.3 36.5 53 65
联 合 古 陆 解 体
喜新 马阿 拉尔 卑 雅斯 阶阶 段段
)
哺 乳 动 动 繁 盛
被 子 植 物 繁 盛
西部造山运动, 东部低平,湖泊 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 世地层发现) 造山作用强烈, 火成岩活动矿产 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 南山俱成,大陆 煤田生成 裸子 植物 繁盛 中国南部最后一 次海侵,恐龙哺 乳 类发育
晚 古 生 代 (Pz2)
P a l a e o z o i c
石炭纪©
晚石炭世(C3) 72 362(355)
Carboniferou 中石炭世(C ) 2 s 早石炭世(C1) 晚泥盆世(D3)
印 支 海 西 阶 段
海 西 阶 段
两栖 动物 繁盛
世界冰川广布, 新南最大海侵, 造山作用强烈

地质年代划分单位

地质年代划分单位

地质年代划分单位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它反映了地球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化历程。

为了方便研究和描述,人们根据地质事件的时间和特征,将地质年代划分为不同的单位。

以下是常见的地质年代划分单位:1.宙(eon)地质年代的最大单位,代表地球发展史上的两大时期:冥古宙(Hadean Eon)和太古宙(Archean Eon)。

2.代(epoch)代是比宙更小的单位,通常与地球上某些重大地质事件相关,如古生代(Palaeozoic Epoch)和新生代(Cenozoic Epoch)。

3.纪(period)纪是比代更小的单位,通常用于描述一段特定的地质时期,如侏罗纪(Jurassic Period)和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

4.世(epoch)世是表示一个较长时间段的地质单位,通常为一个纪中的一段时间,如古生代寒武世(Cambrian Epoch)。

5.期(age)期是表示一个较短时间段落的地质单位,通常为一个纪或世中的一段时间,如中生代侏罗纪中期(Middle Jurassic Age)。

6.纪(series)在古生代和新生代中,纪的划分更加细致,每个纪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系列(series)。

7.阶(stage)阶是比纪更小的单位,通常为一个纪中更短的时间段落。

阶的划分依据是化石组合的变化。

8.世(series)在古生代和新生代中,世的划分更加细致,每个世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系列(series)。

9.纪(seriation)纪是一种较不常用的地质单位,通常用于描述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地层或事件。

10.群(group)群是一种较大的地质单位,通常由一组具有共同特征的地层组成。

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层(bed)。

11.组(formation)组是一种较大的地质单位,通常由一组性质相近的地层组成。

组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段(member)。

12.段(member)段是组内的一个较小的地质单位,通常表示一组性质相近的沉积层或火成岩。

地层单位符号

地层单位符号

地层单位符号
地层单位是地层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是指在地球的地壳中,具有一定厚度和空间特征的一层岩石或沉积物层。

地层单位的表示方法一般使用符号来表示,符号通常由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数字和符号组成。

在地质学中,地层单位的表示方式有许多种。

一般来说,地层单位的命名采用国际标准的形式,通常使用拉丁字母代表地层单位,如T 代表第三纪地层,K代表白垩纪地层等。

此外,地层单位也可以使用数字来表示,比如晚三叠世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另外,地层单位还可以使用符号来表示,常用的符号有三角形、圆形、矩形、菱形等,用这些符号表示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单位。

在实际工作中,地质学家们经常使用地层单位符号来表示不同地质年代的地层,进行岩石记录和研究。

地层单位符号的使用可以减少误解和交流上的不便,对于构建地质框架图和地质模型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地层单位符号是地质学工作者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研究和记录地质事件提供了方便和便利,对于加深对地球的认识和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
随着地质科学的发展,不同的地质学术界都建立了自己独特的系统,而地质学家也根据自己的专业领域,以及不同分支学科的发展,精心制定了一套地质年代字母,来准确表示各个地质年代的特点,更好地探讨诸如地球发生的有关情况,在研究微观地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地质年代字母是一种简易的地质时间表,它是由全球地质学家及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们的协议针对地球的形成及其发展状况而制定的。

地质年代字母以AZ这些英文字母来表示地质年代:古生代AE、中生代FK、新生代LO、现代PZ,其中各个字母所包括的地质年代区域不同。

以古生代(AE)为例,A代表“原始古生 (Archaeozoic,其时间为4500亿年前到542亿年前”,B代表“中古古生
(Paleo-Archaeozoic,其时间为542亿447亿年前”,C代表“新古古生 (Meso-Archaeozoic,其时间为447亿252亿年前”,D代表“原始古中生 (Paleozoic,其时间为252亿544百万年前”,而E代表“古中生 (Mesozoic,其时间为544百万6600万年前”。

此外,地质年代字母还可以表示某特定的地质形态,例如“博士陆块构造 (Drift,其时间为77003500万年前”,可以用D”表示。

地质年代字母对于地质学家或者研究地球历史发展的学者来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它既能够更加精确地表达出某个时期地质形态的特点,又可以更加清晰地区分出不同时期的特征,使得地质
学家更加准确的了解一段时期地质学的发展史。

总之,地质年代字母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极大地简化了表达某一段地质时期的过程,为地质学家提供了一种更为准确、方便的研究工具。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ﻫpd-—植物层ﻫ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ﻫel—-残积层eol——风积层ﻫ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ﻫ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ﻫ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ﻫo——生物堆积ﻫ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ﻫ人工填土(ml) ﻫ冲击(al) ﻫ洪积(pl) ﻫ坡积(dl) ﻫ沼泽沉积(h)海相沉积(m) ﻫ海陆交互相(mc)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 ﻫ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得碎屑物,称为冲积物、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 ﻫ (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得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得透镜体或不规则得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得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得结果也带来了大量得细小颗粒,特别就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得细小颗粒往往与冲积得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ﻫ(2)平原河谷冲积物ﻫ河流上游得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得交错层理、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得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得分选性。

冲积物得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得距离愈长,颗粒得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与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得漂石、卵石、圆砾与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得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得冲积物得粒度比距河床远得为大、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得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得粒度常较河漫滩得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与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得夹层。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
.
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δ#-2#+2
ξ#+2#-4
.。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δ#-2#+2
ξ#+2#-4。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地质年代字母是地质学家和地质研究者用于标示地层的表示方法。

地质年代的表达,有一种特殊的方式,就是地质学家和地质研究者会使用一种特殊的字母来表示某一时期,例如,中生代的字母就是“M”,而古生代的字母是“P”。

地层的时代划分,是根据不同地层中有生物记载的化石,以及地层中包含的岩石、矿物、化学元素等,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它们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某一层地层的时代。

地层可以大致分为六个时代,分别是原始时代(原生代)、古生代、中生代、晚生代、新生代和现代时代。

每一个时代,会被编写为不同的字母,以便在地质研究中作为一种快速表达。

地质年代字母的编写也并不是随便的,它们都有其特殊的含义:原生代的字母是A,代表的是“原始”;古生代的字母是P,代表的是“古老”;中生代的字母是M,代表的是“中等”;晚生代的字母是T,代表的是“晚进”;新生代的字母是K,代表的是“新陈”;现代时代的字母是C,代表的是“现代”。

这一系列的字母,就是地质年代字母,它们帮助地质研究者快速表达不同地层的时代概念。

另外,在地质学研究中,还有一种常用的表示方法,它将时期进行网状分布,而不拘泥于时代、地层和字母表示的要求。

这种表示方法的编码规则,也非常容易理解:它将地层时期以纵列的方式排列,其中,每一大段地层和时期,都有对应的阿拉伯数字编码,而每一个细粒度的时期,都有一个特殊字母标记。

它通过以上方式,可以迅速表达出地层和时期之间的关系,以便研究者更好地发现地球古生物和地质现象。

由于地质学家和地质研究者会使用地质年代字母,来表达某一时期,所以,对于不同地层的分析,使用地质年代字母的编码规则,可以更加方便的表达出不同地层的关系,以及在这些不同地层中,存在的生物记录和地质过程。

地质年代字母可以用来描述地层和时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记录地质过程和矿物组合,以便地质学家和地质研究者更好地进行分析。

因此,地质年代字母对地质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它们简化了不同地层之间时期的表达,也可以让地质学家和地质研究者更好地发现、记录和分析地层中的生物记载和地质现象。

地质年代英文缩写

地质年代英文缩写

地质年代英文缩写地质年代的英文缩写是Geological Time。

地质年代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是地球发展历史的重要部分。

地质年代由过去、现在和将来三个时间节点组成。

它被用于确定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期和先后顺序,对于研究地球的演化、地壳的形成、岩石的成因、矿产的生成以及古生物的演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质年代的划分是基于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和时间跨度,通常以百万年为单位进行计算。

根据不同的需要和研究目的,地质年代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和阶段。

其中,最常用的地质年代单位包括:宙(eon)、代(epoch)、世(series)和期(stage)。

在地质学中,我们常常会用到一些缩写来代表不同的地质年代单位。

例如,古生代(Paleozoic Era)缩写为P,中生代(Mesozoic Era)缩写为M,新生代(Cenozoic Era)缩写为C。

在世和期的划分中,通常会使用罗马数字Ⅰ、Ⅱ、Ⅲ等来表示不同的世,英文字母a、b、c等则用来表示不同的期。

例如,古生代寒武纪(Cambrian Stage)可以缩写为Cam,奥陶纪(Ordovician Stage)可以缩写为Ord。

此外,在地质学中,我们还会用到一些特定的术语和缩写来描述不同类型的地质事件和特征。

例如,地层学中常用到的术语包括:地层(stratum)、岩层(rock layer)、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等;地球化学中常用到的缩写包括:氧化还原电位(Eh)、酸碱度(pH)等;古生物学中常用到的缩写包括:化石(fossil)等。

总之,地质年代是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它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基础和框架。

通过对地质年代的划分和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变化,为地球科学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

地质年代字母、随着现代地质学的发展,地质年代字母已经成为了地质时代的划分和研究的重要工具。

在地质时代的划分中,每个地质时期都由一个地质字母来表示,它们是从古元古代到现代,并且是利用一个符号来区分不同地质时期的重要工具。

质字母是一组相互关联的字母,它们包括K、C、O、Q、T、P、J和X。

K是古元古代的符号,C是古生代的符号,O是中生代的符号,Q是中新生代的符号,T是新生代的符号,P是晚古生代的符号,J是中古生代的符号,X是古第三纪的符号。

同时,地质字母还可以用来表示更多的地质时期,如Y、M、N、S、R和U。

Y表示新第三纪,M表示新第四纪,N表示新第五纪,S表示更新世,R表示末更新世,而U代表了现今的地质时期。

在地学研究中,地质年代字母是一种重要的编码手段,它可以把地质时期划分成具体的年代类别,从而更好地描述地壳演化和古生物演变的过程。

例如,在古元古代,可以把地质时期划分为1750,1700,1600和1400年,每个地质时期都由一个地质字母来表示,如K1、K2、K3和K4。

从此,地质年代字母成为了地质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用于描述深厚的地质史和精确的地质学征象。

当然,地质字母也可以用来研究出地球的运动轨迹。

地质学家可以利用地质字母和其他相关研究,比如地球论、古生物学、古地质学和地球物理学,来探讨地球运动的历史和动力学,从而得出地球运动轨迹及其未来可能的走势的结论。

此外,地质字母还可以用来研究地球的结构和构造。

地质学家们利用地质字母和地质物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特点,来探索地球结构和构造的演变规律,并研究地壳运动、构造变形和古地磁学等地质现象。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为地质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地质年代字母对地质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用来描述地质时期的划分,研究地球的运动轨迹,研究地球的结构和构造,以及更好地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TimeScale)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
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
δ
ξ。

地质年代表及口诀记忆法

地质年代表及口诀记忆法
7、地质时代单位(宙、代、纪、世)相对应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如太古宙形成的地层称太古宇,古生代形成的地层称为太古界,寒武纪形成的地层称为寒武系,早、 中、晚寒武世形成的地层分别称为下、中、上寒武统。
生物形成: A:50 亿---6 亿年前,属于“元古代”,也就是前寒武纪。 B:6 亿----2.25 亿年前,古生代。(6 亿---5 亿年前,寒武纪,藻类时代,无脊椎动物时代(三叶虫时代)-----奥陶纪(5 亿年~4.3 亿年,藻类时代 )、志留纪(4.3 亿年~ 4 亿年,鱼类时代)、泥盆纪(鱼类时代(有颌类))、石炭纪(两栖动物时代,向爬虫类进化)和二叠纪(2.8 亿年~2.25 亿年,) C:2.25 亿年~1.9 亿年,三叠纪,形成森林,爬行类时代 D:1.9 亿年~1.35 亿年,侏罗纪,恐龙繁盛,原始鸟类出现 E:1.35 亿年~6500 万年,白垩纪,恐龙,爬虫类大灭绝 F:第三纪(哺乳类动物时代):古新世(6500 万年~5400 万年)、始新世(5400 万年~3800 万年)、渐新世(3800 万年~2500 万年)、中新世(2500 万年~700 万年)、上新世(700 万年~250 万年) G:第四纪:更新世(250 万年~1 万年,现代植物,现代动物及人类时代)、全新世(1 万年~现在)。
低平,珊瑚礁发育
鱼类 繁盛
海生 无脊椎
动物 繁盛
硬壳动物繁盛 裸露动物繁盛
裸蕨 植物 繁盛
藻 类 及 菌 类 繁 盛
真核生 物出现 (绿藻)
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 极盛,两栖类发育
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 干燥,造山运动强烈
地热低平,海水广布, 无脊椎动物极繁,末期
华北升起
浅海广布,生物开始大 量发展
地形不平,冰川广布, 晚期海侵加广

地质年代名称的由来

地质年代名称的由来

地质年代名称的由来:地质年代单位从大到小分别是宙(Eon)、代(Era)、纪(Period)、世(Epoch)、期(Age)和亚期(Subage)。

其中,最高一级地质年代单位是“宙”(Eon),整个地球演化历史从老至新可以分为:隐生宙Cryptozoic Eon因为时代太过久远,加上生物极为微小柔软所以鲜有留下可见的化石,生命迹象如同隐藏了一般,故称为“隐生宙”,也被称为前寒武纪。

1977年,国际地层委员会前寒武纪地层分会在开普敦第四次会议上,将前寒武纪分为太古宙和元古宙,其界线放在25亿年前。

因此,隐生宙这个地质年代单位,已逐渐弃而不用,被分成了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这三个时间段。

冥古宙:距今46-40亿年,具有开天辟地之意,是地球发展的初期阶段。

太古宙:距今40-25亿年,已有大量岩石记录的最古老的地质年代,这一时期的生物仅有极原始的菌藻类。

元古宙:距今25-5.41亿年,这是一个重要的成矿期,这一时期的岩石记录已十分普遍。

这一时期的生物主要为各种原始的菌藻类,还有少量海绵动物、水母及蠕虫等。

显生宙Phanerozoic Eon指“看得见生物的年代”,距今大约5.4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加速发展,开始出现大量较高等生物,动物已具有外壳和清晰的骨骼结构,故称显生宙。

大量动植物化石的发现让我们对这一时期的地球演化历史了解得更加清楚和细致,可细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Palaeozoic Era)意为“古老生物”时代,它标志着生物已经开始大量发育,主要为原始海生无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两栖类,蕨类等孢子植物。

分为以下六个纪:寒武纪:距今5.41亿-4.854亿年,“寒武”是英国威尔士地区寒武山的名称,这里首先建立了该地质时代的地层。

寒武纪是现代生物的开始阶段,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地球大陆特征完全不同于今天,寒武纪常被称为“三叶虫的时代”,这是因为寒武纪岩石中保存有比其他类群丰富的矿化的三叶虫硬壳。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

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
古生代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又称均值及单位代码,是用来表示地质年代中不同层次和时期的符号和代码,根据《国际历史地层时代表(IUGS)》的规定,以便各种古生代层次和时期的考古学研究以及地层学新发现的确认。

古生代的时期和符号主要有:奥陶纪O、志留纪S、早石炭纪C、中石炭纪M、晚石炭纪P、早侏罗统J、中侏罗统K、晚侏罗统T、白垩纪E和第三纪Q;其它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另有它以表示,如下:
早期奥陶纪O:符号为O,代码为“541”;
晚石炭纪P:符号为P,代码为“730”;
中侏罗统K:符号为K,代码为“823”;
以上就是古生代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的基本知识,它们在辨认古生代层次和时期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是考古学研究和地层学发展的关键不可或缺的资料。

年代地层单位

年代地层单位
时性,而年代地层单位不穿时; 2、年代地层单位的根本特点在于它与时间严格对应;而岩石地层单位的上下界线与时间界面是不一致的; 3、岩石地层单位所依据的岩性特征主要受沉积-古地理环境控制,因此,岩石地层单位的地理分布只能是区 域性的; 4、年代地层单位没有固定的具体岩石内容,而当岩性特征发生改变后,岩石地层单位单位名称也发生变化; 5、年代地层单位反映了全球统一的地质发展阶段,对了解全球地质史有巨大的优点;而岩石地层单位反映了 一个地区的地质发展阶段,对了解某一地区的地质发展史有重要意义。 6、两类地层单位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地质发展阶段的共性与个性,对了解和认识全球与区域地质发展的都是 不可缺少的。
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学术语
01 及等级
目录
02 建立的准则
03 年代对比方法
05
生物地层单位与之间 关系
04
岩石地层单位与之间 关系
年代地层单位是指一特定的地质时间间隔中形成的所有成层或非成层的综合岩石体。
地质学上对地层划分的一种单位。年代地层单位从大到小分宇、界、系、统、阶、代六级。对应的地质时代 为宙、代、纪、世、期、时。此外还有岩石地层单位分别是群、组、段、层。
建立的准则
显生宙全球年代地层界线通过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层型点(GSSP)来厘定前寒武系的年代地层界线采用绝对年 龄作为全球标准年龄(GSSA)年代地层单位建立准则:
1.用界线层型的下界确立年代地层单位用界线层型比单位层型要好,问题少。 2.选择年代地层单位界线的要求 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及点(GSSP)(金钉子)要求: (1)连续沉积的剖面中; (2)全球标准年代地层单位(Standard global chronstratigraphic units)应选择在海相剖面中;区域 年代地层单位的界线层型必要时可选择在非海相地层中; (3)所选择的界线层型在垂向和横向上有一定的厚度,岩相及生物相纵向上变化小;化石丰富、保存好、特 征显著,具世界性广布且多样化的动物群或植物群。 (4)剖面出露良好,构造变形、地表挠动、变质及成岩变化(如白云岩化)最小。 (5)剖面易于到达,能为自由研究、采样和长期保护提供合理的保证,并有永久的野外标志。

地层代号

地层代号

2地层符号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包括:“界、系、统”这些国际性标准。

例如:Kz表示新生界、Mz表示中生界、Pz表示古生界、PT表示元古宇等。

界还可以分为亚界,而太古宇又有新、古亚界之分,即新太古界和古太古界;元古宇又可分为新元古界、中元古界和古元古界。

中生界、新生界习惯于不分亚界。

例如:Pz2表示上古生界、Pz1表示下古生界、Pt3表示新元古界等。

系的附号一般用字母表示:例如Q表示第四系、R表示第三系、K表示白垩系[3]、J表示侏罗系、T表示三叠系、P表示二叠系、C表示石炭系、S表示志留系、O表示奥陶系、∈表示寒武系、Z表示震旦系。

亚系的符号一般不分,第三系例外,如N表示新第三系、E表示老第三系。

统的符号是在字母的右下角加上阿拉伯数字1、2、3、4,如Q4表示全新统、Q3表示上更新统、Q2表示中更新统、Q1表示下更新统等。

而属于全国性或大区域性的使用范围的地层单位“阶”的符号是在统的符号后面加上阶名汉语拼音头一个正体小写字母,如同一统内阶名第一个字母重复时,则年代较老的阶用一个字母,较新的阶在头一个字母之后再加最近的一个正体小写字母。

例如∈3f上寒武统凤山阶、∈3c上寒武统长山阶等等。

岩石地层单位符号包括:群的符号、组的符号和段的符号等。

(1)群的符号是在相应的界或系或统的符号之后加群名两个汉语拼音小写斜体字母,第一个为汉语拼音的头一个字母,第二个是拼音最接近的声母。

例如:Pt1ht滹沱群、∈2sh水口群。

在Autocad制图中可将ht、sh选中,点菜单格式里的文本风格,找出字体名称为:“T Dutch801Rm BT”的字体,点击新的文本,设一个新层就OK了。

同时,还可将正体字改为斜体字,方法为:先点属性菜单,然后点要更改的字按鼠标右键出现一个更改文本对话框点击风格栏里选“STYLE1”就“OK”了。

将正体字设成斜体小写字母,这样就可形成比较标准的格式了。

另外亚群的符号考虑在群的符号之右上角注以小写正体字母如:a、b、c、d 表示,例如:Pt1hta滹沱群下亚群。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层与地质年代符号及色标

地质成因及符号ml--人工填土pd--植物层al--冲击层pl--洪积层dl-坡积层el--残积层eol--风积层l--湖积层h--沼泽沉积层m--海相沉积层mc--海相交互相沉积层gl--冰积层fgl--冰水积层b--火山堆积层col--崩积层del--滑坡堆积set--泥石流o--生物堆积ch--化学堆积物pr--成因不明沉积人工填土(ml)冲击(al)洪积(pl)坡积(dl)沼泽沉积(h)海相沉积(m)海陆交互相(mc)冲积物(al) alluvial deposit河流在平缓地段所堆积下来的碎屑物,称为冲积物。

冲积物根据其形成条件,可分为:(1)山区河谷冲积物大部分由卵石、碎石等粗颗粒组成,分选性较差,大小不同的砾石互相交替,成为水平排列的透镜体或不规则的夹层,厚度一般不大。

一般地说,山区河谷的堆积物颗粒大,承载力高,但由于河流侧向侵蚀的结果也带来了大量的细小颗粒,特别是当河流两旁有许多冲沟支岔时,这些冲沟支岔带来的细小颗粒往往和冲积的粗大颗粒交错堆积在一起,承载力也因而降低。

(2)平原河谷冲积物河流上游的冲积物一般颗粒粗大,向下游逐渐变细。

冲积层一般呈条带状,具有水平层理,有时也成流水层或湍流层的交错层理。

在每一个小层中,岩性的成分就比较均匀,有极良好的分选性。

冲积物的颗粒形状一般为亚圆形或圆形,搬运的距离愈长,颗粒的浑圆度越好。

平原河谷冲积物可分为: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牛轭湖冲积物和阶地冲积物。

河床冲积物、河漫滩冲积物多为磨圆度较好的漂石、卵石、圆砾和各种砂类土,有时也有粉土、粘性土存在。

在同一地段上,河漫滩冲积物的粒度一般较河床冲积物为小。

在同一河漫滩上,靠河床近的冲积物的粒度比距河床远的为大。

牛轭湖冲积物只有当洪水期间成为溢洪区时才能形成,此时,细砂或粉质粘土就直接覆盖在原来已形成的泥炭或淤泥层上。

阶地冲积物的粒度常较河漫滩的为小,一般由粉质粘土、粉土和各种砂土所构成,有时也有卵石、圆砾的夹层。

中国地质年代表

中国地质年代表


繁盛



两栖 动物 繁盛
蕨类 植物 繁盛
中国主要地质、生物现象
冰川广泛分布,黄土生成 西部造山运动。东部低平, 湖泊广布 哺乳动物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类急剧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世地层发现)
造山运动强烈,火山岩活 动矿产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南山俱成, 大陆煤田生成
中国南部最后一次海侵, 恐龙哺乳类发育
震旦纪(S) 青白口纪(Qb)
蓟县纪(Jx) 长城纪(Ch)
世(统) 全新世(Qh) 更新世(Qp) 上新世(N2) 中新世(N1) 渐新世(E3) 始新世(E2) 古新世(E1) 晚白垩世(K2) 早白垩世(K1) 晚侏罗世(J3) 中侏罗世(J2) 早侏罗世(J1) 晚三叠世(T3) 中三叠世(T2) 早三叠世(T1) 晚二叠世(P2) 早二叠世(P1) 晚石炭世(C3) 中石炭世(C2) 早石炭世(C1) 晚泥盆世(D3) 中泥盆世(D2) 早泥盆世(D1) 晚志留世(S3) 中志留世(S2) 早志留世(S1) 晚奥陶世(O3) 中奥陶世(O2) 早奥陶世(O1) 晚寒武世( 3) 中寒武世( 2) 早寒武世( 1)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宙(宇)
地质年代、地层单位及符号
代(界)
纪(系)
第四级(Q)
Quaternary
新生代(Cz) Cenozoic
新近纪(N) Neogene
古近纪(E)
Paleogene
白垩纪(K) Cretaceous
中生代(Mz) Mesozoic
侏罗纪(J) Jurassic
世界冰川广布,新山最大 海侵,造山作用强烈 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行 类昆虫发生,地形低平,珊 瑚礁发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代地层单位的字母代表
年代地层单位代号(mark of chronostratigraphic units)是用一定的符号、数字表示地质时期中形成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的名称代号。

根据2000年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地层指南》规定:国际性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等代号,用英文大、小写正体字母并配合阿拉伯数字表示,如:显生宇(宙)PH,新生界(代)Cz,中生界(代)Mz,古生界(代)Pz,新元古界(代)Pt3,古太古界(代)Ar1,侏罗系J,中石炭统C2等。

全国性或大区域性年代地层单位——阶(期)的代号,是在统的符号右上角注以该阶在统内所处序列位置,用阿拉伯数字顺序号表示,如:上寒武统凤山阶—C33;但阶的符号国内的传统用法是在统的符号后加阶名汉字词拼音头一个正体小写字母,如:中寒武统的张夏阶—C2z。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