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年代代号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
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δ#-2#+2
ξ#+2#-4。
地质年代表(全)

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及其代号 宙 (宇) 代(界) 纪(系) 世(统) 全新世 (Q4/Qh) Holocene 更新世 (Q1Q2Q3/Qp) Pleistocene 同位素年龄(百万年Ma) 时间间距 距今年龄 构造阶段 大 阶 段 阶段 生物演化阶段 动物 植物 中国主要 地质、生物现象
Jurassic 早侏罗世(J1) 晚三叠世(T3) 早三叠世(T1) 晚二叠世(P2)
( 燕 老 山段阿 尔 阶)卑 段 斯 阶
印支 阶段
爬行 动物 繁盛
三叠纪(T) 中三叠世(T ) 2
Triassic
无 脊 椎 动 物 继 续 演 化 发 展
二叠纪(P)
Permian 早二叠世(P1)
40 290
18 13.2 16.5 12
23.3 36.5 53 65
联 合 古 陆 解 体
喜新 马阿 拉尔 卑 雅斯 阶阶 段段
)
哺 乳 动 动 繁 盛
被 子 植 物 繁 盛
西部造山运动, 东部低平,湖泊 广布
哺乳类分化 蔬果繁盛,哺乳 类急速发展 (我国尚无古新 世地层发现) 造山作用强烈, 火成岩活动矿产 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 南山俱成,大陆 煤田生成 裸子 植物 繁盛 中国南部最后一 次海侵,恐龙哺 乳 类发育
晚 古 生 代 (Pz2)
P a l a e o z o i c
石炭纪©
晚石炭世(C3) 72 362(355)
Carboniferou 中石炭世(C ) 2 s 早石炭世(C1) 晚泥盆世(D3)
印 支 海 西 阶 段
海 西 阶 段
两栖 动物 繁盛
世界冰川广布, 新南最大海侵, 造山作用强烈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
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δ#-2#+2
ξ#+2#-4。
最新地质年代表(最新)

世地层发现) 造山作用强烈, 火成岩活动矿产
生成 恐龙极盛,中国 南山俱成,大陆
煤田生成 中国南部最后一 次海侵,恐龙哺
乳 类发育
晚二叠世(P2) 40
早二叠世(P1)
晚石炭世(C3)
中石炭世(C2)
72
早石炭世(C1)
晚泥盆世(D3)
中泥盆世(D2)
47
早泥盆世(D1)
晚志留世(S3)
联
鱼类 繁盛
裸蕨
森林发育,腕足 类鱼类极盛,两
栖类发育
合
植物
古
繁盛
陆
形
珊瑚礁发育,气
成
候局部干燥,造
山运动强烈
海生
无脊椎
地热低平,海水
动物
广布,无脊椎动
加
繁盛
物极繁,末期华
里
藻类
北升起
东
及
阶
硬壳动物
菌类
段
繁盛
繁盛
浅海广布,生物
开始大量发展
230 800
裸露动物 繁盛
地形不平,冰川 广布,晚期海侵
加广
地质时代命 名者
命名时间
命名来由
德努阿耶
晚更新
世,
126000年
在研究法国某些地区的地质时按魏尔纳的分 前至
层方案从第三纪中又划分出来了第四纪,这 10000
1829
样,新生代便由这两个纪所组成。从前的第 一纪则由纪升代含六个纪,同样第二纪也升
年,冰川
代含三个纪。
主导,大
型动物灭
绝。末次
冰期,11
处有非常明显的地层特征,因此以山命名
命名于德国西南部,这里有三套截然不同的 地层,因此得名
中国地质年代表

下(早)泥盆统(世)D1
410-386
志留系(纪)
S
顶志留统(世)S4
438-410
志留纪花岗岩
(Sγδ)
上(晚)志留统(世)S3h
旱峡组
中(中)志留统(世)S1-2z
照花井组
下(早)志留统(世)S1
显生宇
(宙)
PH
古生界(代)
奥陶系(纪)
O
上(晚)奥陶统(世)O3b
490-438
背锅山组
真核藻类和三叶虫时代
始新统(世)E2s
56.5-32
寺口子组
古新统(世)E1
65-56.5
中生界(代)
Mz
白垩系(纪)
K
上(晚)白垩统(世)K2
96-65
裸子植物和恐龙时代
下(早)白垩统(世)K1
K1L
K1n
137-96
六盘山群
乃家河组
K1m
马东山组
K1l
李洼峡组
K1h
和尚铺组
K1s
三桥组
K1B
K1j
保安群
泾川组
K1lhd
青白口系(纪)
Qb
上(晚)青白口统(世)Qnw
900-800
王全口组
下(早)青白口统(世)Qnh
1000-900
黄旗口组
宇(宙)
PT
中元古界(代)
Pt2
蓟县系(纪)
Jx
蓟县统
Pt2H
Pt2x
1200-1000
海原群
西华山组
南华山组
Pt2y
1400-1200
Pt2n
园河组
长城系(纪)
Ch
上(晚)长城统(世)Ch2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
.
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2.5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δ#-2#+2
ξ#+2#-4
.。
(完整word版)地质年代表

蕨类
植物
繁盛
早二叠世(P1)
气候温热,煤田生成,爬行类昆虫发生,地形低平,珊瑚礁发育
石炭纪(C)
Carboniferous
晚石炭世(C2)
72
362(355)
早石炭世(C1)
泥盆纪(D)
Devonian
晚泥盆世(D3)
47
409
鱼类
繁盛
森林发育,腕足类鱼类极盛,两栖类发育
中泥盆世(D2)
全新世(Q4/Qh)
Holocene
约2-3
0.012
联
合
古
陆
解
体
(新阿尔卑斯阶段)
喜马拉雅阶段
人
类
出
现
无
脊
椎
动
物
继
续
演
化
发
展
被
子
植
物
繁
盛
更新世(Q1Q2Q3/Qp)
Pleistocene
2.48(1.64)
冰川广布,黄土生成
新近纪(N)
Neogene
上新世(N2)
Pliocene
2.82
5.3
哺
乳
裸蕨
植物
繁盛
早泥盆世(D1)早Fra bibliotek古生
代
(Pz1)
志留纪(S)
Silurian
晚志留世(S3)
30
439
加
里
东
阶
段
海生
无脊椎
动物
繁盛
硬壳动物繁盛
珊瑚礁发育,气候局部干燥,造山运动强烈
中志留世(S2)
藻
类
及
地质年代表(最全版本)

地质年代表(Geological Time Scale)
:1、表中震旦纪、青白口纪、蓟县纪、、长城纪,只限于国内使用地史单位表
地质年表口诀
新生早晚三四纪六千万年喜山期
中生白垩侏叠三燕山印支两亿年
古生二叠石炭泥志留奥陶寒武系
震旦青白蓟长城海西加东到晋宁
注:1、新生代分第四纪和早第三纪、晚第三纪,构造动力属喜山期,时间从6500万年开始。
2、中生代从亿年开始,属燕山、印支两期,燕山期包括白垩纪、侏罗纪和三叠纪的一部分,印支期全在三叠纪内。
3、古生代分为早晚,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属晚古生代,属海西期;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在早生代,属加里东期;震旦纪、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在元古代,震旦属加里东期,其余属晋宁期。
δ#-2#+2
ξ#+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t1dk、Pt1b、Pt1ly
粉子山群
岗嵛组、巨屯组、张格庄组、祝家夼组、小宋组
Pt1fG、Pt1fJ、Pt1fg、Pt1f、Pt1fX
Pt1g、Pt1j、
Pt1g、Pt1、Pt1x
荆山群
陡崖组、野头组、禄格庄组
Pt1jD、Pt1jY、Pt1jL
Pt1d、Pt1y、Pt1l
新、旧地层代号对照表1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界
系
统
群
组
旧代号
新代号
新
生
界
第
四
系
全
新
统
小坨子组、白云湖组、寒亭组、泰安组、黄河组、沂河组、临沂组、旭口组、潍北组、黑土湖组
QXt、QB、QHt、QT、QHh、QY、QL、QX、QW、QH
Qhxt、Qhb、Qhht、Qht、Qhhh、Qhy、Qhl、Qhx、Qhw、Qhh
Ar3l、Ar3ŝ、Ar3y、Ar3m
中太古界
唐家庄岩群
Ar2t
Ar2T
沂水岩群
林家官庄岩组、石山官庄岩组
Ar2yL、Ar2yŜ
Ar2l、Ar2ŝ
莱阳群
侏罗系
淄博群
三台组、坊子组
JzS、JzF
J2-3s、J1-2f
三叠系
中统
二马营组
TE
T2e
下统
石千峰群
刘家沟组、孙家沟组
T ŝL、T ŝS
T1l、T1s
古生界
二叠系
石盒子组
PŜ
P1-2ŝ
山西组
PyŜ
P1ŝ
太原组
C-PyT
C2P1t
石炭系
月门沟群
本溪组
CyB
C2b
新、旧地层代号对照表2
年代地层
岩石地层
ZpX、ZpN、ZpF、ZpB
Zx、Zn、Zf、Zb
石旺庄组
ZtŜ
Zŝ
南华系
土门群
浮来山组、佟家庄组
NhtF、NhtT
Nhf、Nht
青白口系
二青山组、黑山官组
QbtE、QbtH
Qbe、Qbh
云台岩群
花果山岩组
Pt2-3yH
Pt2-3h
中元古界
古
元
古
界
济宁岩群
Pt1jn
Pt1Jn
芝罘群
东口组、兵营组、老爷山组
界
系
统
群
组
本书代号
新修改代号
古
生
界
奥陶系
马家沟组
OM
O1-2m
三山子组
∈OjS
∈3O1s
寒
武
系
上统
九龙群
炒米店组、崮山组
∈jĈ、∈jG
∈3ĉ、∈3g
中统
张夏组∈j∈2馒头组∈ĉM∈1-2m
下统
长清群
朱砂洞组、李官组
∈ĉ、∈ĉL
∈1、∈1l
新元古界
震
旦
系
朋河石岩组
ZP
Zp
蓬莱群
香夼组、南庄组、辅子夼组、豹山口组
胶南表壳岩组合
片岩段、大理岩段、变粒岩段、石墨岩系段、石英岩段、斜长角闪岩段
(分布于胶南造山带中,原划为荆山群)
bsc、mb、gnt、gph、qz、am
新太古界
胶东岩群
郭格庄岩组、苗家岩组
Ar3jG、Ar3jM
Ar3g、Ar3mj
泰山岩群
柳杭组、山草峪组、雁翎关组、孟家屯岩组
Ar3tL、Ar3tŜ、Ar3tY、Ar3tM
EgB、EgG
EwX、EwL、Ew
E1b、E1g
E1x、E1l、E1
王氏群
胶州组
K-EwJ
K2E1j
中
生
界
白
垩
系
上白垩统
金岗口组、红土崖组
KwJ、KwH
K2j、K2w
辛格庄组
KwX
K1-2x
下
白
垩
统
林家庄组
KwL
K1lj
大盛群
孟疃组、寺前村组、田家楼组、马朗沟组、大土岭组、小店组
KdMt、KdS、KdT、KdM、KdD、KdX
K1mt、K1s、K1t、K1ml、K1dt、K1x
青山群
方格庄组、石前庄组、八亩地组、后夼组
KqF、KqŜ、KqB、KqH
K1fg、K1ŝq、K1b、K1h
法家茔组、马莲坡组、城山后组、杜村组、曲格庄组、杨家庄组、龙王庄组、水南组、止凤庄组、林寺山组、瓦屋夼组
K1f、K1m、K1ĉ、K1d、K1q、K1y、K1lw、K1ŝ、K1、K1l、K1w
山前组
QŜ
Qŝ
更
新
统
平原组、大埠组、大站组、沂源组、史家沟组、柳夼组、羊栏河组、于泉组、小埠岭组
QP、QDb、QD、QYy、QSj、QLk、Qyl、Qyq、QXb
Qpp、Qpdb、Qpd、Qpyy、Qpŝ、Qpl、Qpyl、Qpy、Qpx、
新
近
系
上新统
白彦组、巴漏河组
NBy、NB
N2by、N2b
黄骅群
临朐群
明化镇组
尧山组
NhM
Nly
N2m
N2y
中新统
馆陶组
山旺组、牛山组
NhG
NlŜ、NlN
N1g
N1ŝ、N1n
古
近
系
渐新统
济阳群
大汶口组
东营组、沙河街组
EgD
EjD、EjŜ
E2-3d
E3d、E2-3ŝ
官庄群
始新统
朱家沟组、常路组
孔店组
Eg、EgĈ
EjK
E2、E2ĉ
E2k
古
新
统
五图群
卞桥组、固城组
小楼组、李家崖组、朱壁店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