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的教案
《小溪流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
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溪流成长的过程及变化的喜悦。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2.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2 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2.3 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2 体会作者对小溪流变化的喜悦情感。
四、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3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小溪流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3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5.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
5.5 情感体验: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的变化及作者的情感。
5.6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7 总结课堂: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6.2 学生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有深刻的理解。
6.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表演,展现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5 学生能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
七、教学准备7.1 准备课文《小溪流的歌》的文本材料,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7.2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课堂展示和讲解。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精选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小溪流的歌》。
详细内容为课文《小溪流的歌》的阅读理解,通过学习该课文,让学生了解小溪流的特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溪流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课堂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溪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情感。
5.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分析。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溪流的歌》2. 生字词:清澈、欢快、蜿蜒、流淌、潺潺、悠悠等。
3. 课文结构:起、承、转、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结合课文内容,用“清澈”和“欢快”造句。
1)小溪流有什么特点?2)作者为什么喜欢小溪流?2. 答案:(1)略。
(2)示例:清澈的河水欢快地流淌着。
(3)1)小溪流清澈、欢快、蜿蜒。
2)作者喜欢小溪流,因为它给人带来清新、舒适的感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溪流的歌》,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经历,体会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溪流的歌》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条小溪流从源头出发,历经曲折,最终融入大海的故事。
2. 生字词学习:涌、渊、嘛、喧闹、慰藉、澎湃。
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如“小溪流总是欢快地唱着歌,向前奔去。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精神。
2. 难点:句子解析,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溪流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精神。
3.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欢快氛围。
5.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6.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7. 分析课文中的代表性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词语。
8. 课堂小结,强调小溪流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9.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10.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家长反馈,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生字词掌握和句子运用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考察学生对小溪流精神的认同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精神的实际情况。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并默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课文内容,了解小溪流的故事,并谈谈对小溪流精神的理解。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看到的自然景物,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小溪流的歌》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1.2 技能目标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2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3.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课件准备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4.2 教学用具准备准备课文朗读录音、图片等教学用具,丰富教学手段。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3 朗读练习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读,提高朗读能力。
5.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情景描写,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第六章: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故事,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七章:课后反思第八章:课堂评价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
第九章:教学拓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十章:教学计划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反思7.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A、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C、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3自然段。
《小溪流的歌》教案15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小溪流的歌》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溪流的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溪流的歌》教案1【思路综述】关于本文的主题,学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因此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产生联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简说】一、导入启思文章题记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二、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4个阶段。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三、合作探究1.分角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
如:学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
——我成为了一条小河,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学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绝乌鸦的恐吓,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别的小河同我汇在一起,我又长大了。
——成为一条大江。
学生丙:(略)学生丁:(略)2.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有变化。
力量逐渐变大。
3.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1)师生交流。
老师可有意提出有误的主题,激活学生思维。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
4.归纳指出主题思想要点:(1)坚持前进、永不停步;(2)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四、延伸训练1.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2.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小溪流的歌》教案21、说明版本《小溪流的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2、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文字优美、内蕴丰富的童话。
作为教读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小溪流的歌》教学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课文《小溪流的歌》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让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通过写作和绘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概述:课文《小溪流的歌》讲述了一条小溪流从源头到大海的历程。
通过对小溪流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坚韧。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绘能力。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和情节。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主题和象征意义。
3.3 写作与绘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观察和描绘,创作自己的写作和绘画作品。
学生互相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主评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同伴的学习成果,给予鼓励和建议。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课文文本:《小溪流的歌》5.2 自然风光图片:用于导入和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5.3 写作和绘画材料:学生用于创作自己的作品。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前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自然观察活动,如户外散步或观察附近的河流。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自然景物和感受。
6.2 课后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宣传活动成果,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优质教案(精选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优质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小溪流的歌》。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及写作启发。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小溪流形象,感受小溪流积极向上的精神。
2. 学习生词,并能熟练运用到口语和写作中。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溪流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生词,掌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体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词语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小溪流声音的录音,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小溪流的声音,引导学生谈论对小溪流的印象,进而引入课题。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理解课文内容。
3. 生词学习:讲解生词,让学生朗读并造句,加强记忆。
4. 内容解析:分析课文,讲解小溪流的象征意义,引导学生体验小溪流积极向上的精神。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描述为例,讲解如何运用生词进行写作。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词语,写一段关于小溪流的描述。
7. 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小溪流的喜爱,分享生活中类似的积极向上的经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溪流的歌2. 生词:潺潺、欢快、奔腾、不懈、悠然3. 小溪流象征意义:积极向上,勇往直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喜欢的小溪流》为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生词,描述你喜欢的小溪流,体现小溪流的精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生词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课后辅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小溪流,将观察到的景象记录下来,与同学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小溪流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小溪流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资源,关爱生态环境。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溪流的变化过程。
(2)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小溪流的歌》全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溪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溪流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小组内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的方式,理解小溪流的变化过程。
(2)学生讲述自己对小溪流变化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环保意识。
(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生态环境。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以“我眼中的小溪流”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生字词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溪流的歌》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引导学生珍惜自然环境,保护水资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介绍《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描写小溪流成长的故事。
简述小溪流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它如何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2.2 生字词学习列出《小溪流的歌》中的生字词。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2.3 课文分析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小溪流的景象,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对小溪流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范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3.4 课文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角色。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默写、组词、造句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课文理解和表达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阅读推荐推荐与《小溪流的歌》类似的故事或相关主题的书籍。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关于小溪流的歌教案(精选12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关于小溪流的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溪流的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溪流的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㈠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㈡掌握童话常见的艺术手法;重点难点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小溪流的歌表格式教案。
教学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㈠导入童话虽说面向的是儿童读者,但很多成年人也非常喜欢看童话故事。
有记者曾经问作家毕淑敏:"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做什么?"她很干脆地回答:"我会读童话。
"她进一步解释说:"我非常喜爱经典童话,生病住院的时候就更喜欢。
我一直觉得,童话并非只属于儿童,《白雪公主》描述了嫉妒导致的残忍的阴谋,《海的女儿》写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青蛙王子》体现了对承诺的态度…在这些优美的故事里,孩子看到的可能是新奇的想象,成年人却能体会到古老的、恒定的心灵法则。
"童话中不仅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幻想,它还蕴含着生活中许多深刻且耐人寻味的道理,它以最恰当、最轻灵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一扇可以终身受益的大门--思考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严文井先生的一篇童话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这篇作品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㈡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字词积累】。
(此项内容为上课前布置,或课下通过课代表布置给同学)2、检查预习作业。
词语解释:低沉--天色阴暗;(声音)低;(情绪)低落。
怨恨--对人对事强烈地不满或仇恨。
富足--丰富充足。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
㈢题解同学们也许都亲眼目睹或从电视中看到过"溪流"。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1教学要求:1、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区别“漂、游、跑”的意思。
3、通过朗读,了解小溪流活泼欢快,勇往直前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田野,或置身于山林,观看那蜿蜒曲折的小流清溪,一定会被那清澈透底、碧波荡漾的秀色所陶醉,而那溪水叮咚的响声,更能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3、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预习课文:1、出示“预习小菜单”。
(1)轻声读课文,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并学会它,理解新词。
(2)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2、学生自学。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__交流生字、新词。
(2)重点理解“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1、学习1-3节。
(1)__读课文1-3节,说说你觉得小溪流的歌是怎样的?找到相关的句子读出感情,并能说出理由。
(2)交流。
快活: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不断地向他所遇到的朋友打招呼。
活泼: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石块拦住他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__(3)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因为歌声能使人忘记疲劳和忧愁,更何况是活泼欢快的歌呢?(4)出示练习: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否改成括号里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中所用的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漂、游)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跑、游)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跑、漂)(5)齐读1-3节。
2、学习4-9节。
(1)小溪流的歌是欢快活泼的,你认为小溪流的歌还是怎样的?学习课文4-9节。
出示学习策略引导单:读:与同学合作读课文4-9节。
找:从文中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句子。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篇1教材说明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用拟人的方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文章按照隔行分段的方法,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很明晰。
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小组合作,通过品读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情感目标: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2.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
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
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字典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懂的字词。
2.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小溪流的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描述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的散文。
通过小溪流的eyes,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奇迹。
在成长过程中,小溪流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它勇敢地克服了,最终变成了大江。
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描绘,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成长的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2.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提问、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1. 播放小溪流的声音,让学生想象小溪流的场景。
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小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4.3 课堂讲解1. 讲解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及所蕴含的哲理。
《小溪流的歌》的教案
《小溪流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了解小溪流的形成过程。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感恩身边的美好。
(3)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勇于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溪流的美丽和成长过程。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溪流、河流、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这些自然景观的认识。
(2)简要介绍小溪流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上的课文,一起朗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学会运用。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讲述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关系。
(2)讨论: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4. 拓展延伸:(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美好景色。
(2)讨论: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到生活中?(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小溪流成长过程的短文。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小溪流的歌》教案篇一设计思想本文是一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所以本设计采用自由读、指导读、展示读、小组内PK读、组与组点将读等多种诵读方法,再现文中形象,感悟小溪流精神。
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方式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形象,在学习中了解童话的特点,并完成“听、说、读、写”的系列训练。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口头评价和评价表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童话的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⒈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⒈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不怕困难,积极奋进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⒈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请把你不认识的生字词注上音,把不理解的词语解释一遍,写在记录本上,力求掌握。
2、查工具书,了解什么是童话,童话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
3、查阅资料,了解严文井和他的童话。
4、提出你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丹吉布森《梦中的小溪》,教师有感情的诵读“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山谷里总是不断响着他歌唱的回声。
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
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
在他清亮的眼睛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像他自己一样新鲜,快乐。
他不断向他所遇到的东西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你好!”。
(背景音乐结束)教师激情导入:任何优美的旋律都有结束的时候,而小溪流有一个歌,却是永远唱不完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先生的《小溪流的歌》,去倾听小溪流美丽的歌声和内心的颤动吧!(多媒体展示课题、题记、作者。
)二、揭示目标,认知导航。
多媒体出示活动任务,学生齐读一遍。
《小溪流的歌》教学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小溪流的特点和品质。
(2)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联想和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自然环境的图片或视频。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小溪流的自然声音,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黑板上的小溪流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辅导学生分析小溪流的特点和品质。
(2)学生讨论:小溪流为什么能够成长为大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5. 想象与创造(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互相交流。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拍摄一张照片,并写一段话描述。
2. 拓展作业:(1)收集有关小溪流、河流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
(2)以“我眼中的小溪流”为主题,进行绘画或手抄报创作。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小溪流的变化和成长。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勇敢面对困难。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感受小溪流成长的过程,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体会小溪流的歌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溪流的歌》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溪流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变化和成长。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成长的喜悦和艰辛。
5. 实践应用:(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小溪流的短文。
(2)学生进行朗读展示,评价同伴的作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小溪流的歌》,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及其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描绘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和奉献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描述小溪流成长的故事,通过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
2.2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珍惜。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媒体,引导学生进入小溪流的世界,感受小溪流的美好。
3.2 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感悟生命的可贵。
3.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小溪流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小溪流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4.3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它是如何克服的。
4.4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5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珍惜,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情感。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小溪流成长过程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情感投入程度,以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6.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阅读:推荐与小溪流成长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
3.巩固对童话一般特点的认识,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认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的主题。
难点:1.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的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思路
《小溪流的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语文(语文版)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表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主题的童话作品。
按要求朗读课文和正确理
解课文主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设计的思路如下:关于朗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分组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其次利用“图示导读法”让学生探究、感知形象,培养想象力,组织学生讨论和评价朗读情况,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说的话作示范朗读,然后学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读他们所说的话,再现文中形象。
同时,本设计力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
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三.检查预习情况(投影出示)
1.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沉淀.()阻.碍()恐吓.()
低沉.()怨.悔()富足.()积蓄.()
2.解释下列词语
(1)五颜六色:
(2)兴致勃勃:
(3)无穷无尽:
3.把一些好词语写入你们的词语记录本。
4.作家简介
严文井:作家,家。
原名,人。
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较大。
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因此,被誉为是,作品集有。
四.研习课文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形象
1.全班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部分。
2.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
3.分组探究,培养学生想象力。
4.分组讨论刚才分角色朗读的优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
5.师重点点评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说的话的语气要求。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仅供参考)
(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
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二)再现形象
1.师对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说的话作示范朗读。
2.学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读他们所说的话
(三)探究课文主题
本文的主题,可从多个角度理解。
1.组织学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上述问题。
3.学生口述讨论出的结论。
4.若学生讨论不完整,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
附:讨论的角度(仅供参考)
(1)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
(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
)
(2)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长阶段?每个阶段力量是否有变化?
(暗示“成长”或“发展”的主题。
)
(3)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即个人只有汇入到集体,才能积聚起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
)
5.师小结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朗读了课文,积极主动地探究了课文的主题。
大家的表现很好,老师会把你们的表现记入你们的成长记录袋。
六、布置作业(投影显示)
1.指出朗读下面语段所要选择的语气语调()
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他微笑。
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
海洋感觉到整
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A.语气亲切,语调平缓
B.语气亲切,语调急促
C.语气强硬,语调低沉
D. 语气强硬,语调高昂
2.你怎样理解课文主题,请选择()
A.小溪流唱的是一首坚持前进方向永不停步的歌,赞美不知疲倦,奋斗不息的精神。
B.小溪流唱的是一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并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歌,赞美的是发展的主题。
3.课本P124 [思考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18、小溪流的歌
(说明:表中的楷体字部分由学生讨论、探究。
)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
说说童话的一般特点。
1.一名学生回答。
2.其余学生讨论、补充,然后师点评。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读了课文,探究了课文的主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合作探究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1.投影出示要讨论的问题
(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3)课本P124[思考与练习]三
(4)“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
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
”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5)首段“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
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又出现在尾段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口述讨论结果。
3.上述每个问题讨论完之后,师及时点评。
附:点评意见(仅供参考)
(1)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没有性格,没有理想,没有语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它这一切,使它成了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坚定、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2)“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
“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
“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甘愿掉队的人。
他们都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
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
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4)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着各部分内容,又反映事物的发展,暗示成长的主题。
(5)既拉紧了文章的结构,又表现了小溪流成长中的快乐之情。
4.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把自然界的事物社会化。
(2)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3)相似语句间隔反复出现,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的句子又出现,在写作时值得借鉴。
四.练习
课本P124[思考与练习]四。
1.学生试写。
2.投影展示2—3名学生的作品,让他们自己说说写得最成功之
处,并请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3.师作简要点评。
新课标第一网( )--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巩固了对童话一般特点的认识,讨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
其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请同学们把它收入你们的词语“积累”本上,以供以后写作时借鉴。
四、布置作业(投影出示)
1. 填空
本文的体裁是_____。
童话以儿童所理解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把自然界____,把社会生活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很好,说说它好在哪里?
“一转眼小溪流...就把他们丢.在后面了,他又不住..
地往前奔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