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流的歌》教案2

合集下载

小溪流的歌 教学设计 (2)

小溪流的歌 教学设计 (2)
(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讨论。
(4)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5)与同桌讨论。
三、交流研讨、检
(3)解决不懂的问题及诗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
四、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二、自学文本
小溪流唱着歌儿流进小河,流进大江,流进大海,那么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各有什么特点?请用课文中一个词语来描述,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交流研讨:
1.引导学生抓住“快活的”“不知疲倦的”“十分强壮”“无边无际”……等词语理解课文。
2.四个劝阻者都有什么特点?
与小溪流的奔流不息相对照,抓住“发牢骚”“叹气”“懒懒地跟着”“恐吓”……等词语理解。
小溪流的歌








参考教案
书写教案
了解小溪流汇成大海的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引入
今天,让我们来欣赏一首《小溪流的歌》。
二、自学文本
(1)自己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争取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
(2)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生词,并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理解生词。
3.小溪流唱着歌儿向前奔流,我们仿佛能听到小溪流悦耳的歌声,那么小溪流的歌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除了它的歌声发生变化标志着它在长大,还有哪些变化可以表示它在成长?
四、专项训练
1.指定学生分角色朗读。
2.指导学生评价朗读,提出评改意见。
五、质疑答疑
3.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而不以“小河的歌”“大江的歌”“大海的歌”为题?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

2.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个性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2.1.1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描绘小溪流成长历程的诗。

2.1.2 课文通过小溪流的眼睛,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美好。

2.2 教学重点2.2.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2.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3 教学难点2.3.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3.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特征和成长过程。

3.2 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3 理解课文1. 学生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4 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讨论和表达。

2.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请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表现,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表达时的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

6.2 作业评价1. 评价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否准确。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溪流的歌》,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经历,体会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溪流的歌》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条小溪流从源头出发,历经曲折,最终融入大海的故事。

2. 生字词学习:涌、渊、嘛、喧闹、慰藉、澎湃。

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如“小溪流总是欢快地唱着歌,向前奔去。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精神。

2. 难点:句子解析,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溪流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精神。

3.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欢快氛围。

5.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6.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7. 分析课文中的代表性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词语。

8. 课堂小结,强调小溪流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9.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10.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家长反馈,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生字词掌握和句子运用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考察学生对小溪流精神的认同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精神的实际情况。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并默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课文内容,了解小溪流的故事,并谈谈对小溪流精神的理解。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看到的自然景物,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A、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C、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3自然段。

《小溪流的歌》教案15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15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小溪流的歌》教案1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溪流的歌》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溪流的歌》教案1【思路综述】关于本文的主题,学生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理解,因此本设计力图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产生联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简说】一、导入启思文章题记说“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

那么,小溪流唱的是一首什么样的歌?二、整体感知学生速读课文,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长的4个阶段。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三、合作探究1.分角色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说不同阶段小溪流成长的情况。

如:学生甲:我不知疲倦地往前奔流,冲过巨大石块的阻拦,拒绝枯树桩的劝止,同我的伙伴们汇合在一起,我就长大了。

——我成为了一条小河,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学生乙:我精力旺盛,精神饱满,托起沉重的木船,拒绝乌鸦的恐吓,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别的小河同我汇在一起,我又长大了。

——成为一条大江。

学生丙:(略)学生丁:(略)2.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没有变化?有怎样的变化?有变化。

力量逐渐变大。

3.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样的歌?(1)师生交流。

老师可有意提出有误的主题,激活学生思维。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进中不断成长壮大的歌。

4.归纳指出主题思想要点:(1)坚持前进、永不停步;(2)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四、延伸训练1.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2.由小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小溪流的歌》教案21、说明版本《小溪流的歌》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语文版)七年级上册。

2、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文字优美、内蕴丰富的童话。

作为教读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之二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之二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之二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理解歌曲《小溪流的歌》的歌词及意义;2.掌握歌曲的歌唱技巧,如节奏、音准等;3.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件或投影仪;2.音响设备;3.《小溪流的歌》歌曲录音;4.活动所需道具,如画纸、颜料等;5.板书工具。

三、教学过程导入与复习(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小溪流的歌》,唤起学生对歌曲的熟悉和兴趣;2.请学生向整个班级唱一遍《小溪流的歌》,加强对歌曲的记忆和熟悉度。

引导学习歌曲(15分钟)1.教师通过投影仪或课件展示《小溪流的歌》的歌词,让学生跟随歌词朗读;2.请学生分组,听一遍歌曲录音,让学生通过歌曲的音乐和歌词,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意义;3.学生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了解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歌曲解读与分析(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出现的自然元素,如小溪、蓝天、白云等,并提问学生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感受和印象;2.教师在黑板上列出学生提到的自然元素,并与学生一起探讨这些元素对人们的意义和重要性;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并记录下学生的观点和建议,以便后续课程的展开。

学习歌曲的歌唱技巧(30分钟)1.教师逐句教学歌曲的歌唱技巧,如节奏、音准等,并带领学生一起跟随歌曲的录音进行练习;2.教师注重学生的发音准确和流利度,并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和纠正;3.学生分组进行小练唱,教师逐组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高。

制作小溪流画作(20分钟)1.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提供一张画纸和一些颜料;2.学生通过绘画,展现自己对小溪流的想象和感受,鼓励创造性和想象力;3.学生完成画作后,展示给全班,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

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体会,确认学生对歌曲和自然的理解;2.教师总结学生关于保护自然的观点和建议,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行动;3.展望下节课内容,告知学生将继续学习与自然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小溪流的歌》教案_2

《小溪流的歌》教案_2

《小溪流的歌》教案《小溪流的歌》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复述、朗读中训练合作探究能力;认真观察思考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童话生动形象的语言;认真观察思考生活能力教学难点:童话中蕴含的人生的哲理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交流资料导入教师板书《小溪流的歌》,师生共同交流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作者背景及相关内容,展示预习结果。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小溪流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学生自由读文,找出小溪流成长的四个阶段。

(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三、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多媒体出示课件。

2、问题思考: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什么变化?小溪流是怎样成长起来的?每个阶段成长的特点是怎样的?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哪些阻碍?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具有什么品质?小溪流具有什么品质?3、学生自由读文,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预设(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变化:快活旺盛强壮巨大(2)小溪流各阶段成长的情况:从文中找出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特征的词各一个(培养合作探究能力)(3)小溪流一路上到过枯树桩、枯黄的草、乌鸦、泥沙、沉船等。

(4)得出结论:我们每个也应该像小溪流那样,要有远大理想,乐观向上、努力奋斗,才能获得成功。

四、赏析、品读课文你最喜欢文中哪个段落?试作赏析和品读。

出示课件:音乐,小溪流成长动画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然后组内讨论,班级交流五、感情升华,感悟道理1、小溪流究竟唱的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各抒己见总结:小溪流是一首坚定、乐观、进取、永不停息的歌。

2、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交流:学习小溪流的精神,不断学习,用知识丰富自己,充实自己。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六、拓展延伸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能给我们启示。

由小溪流的歌你联想到什么事物也会唱歌?唱出的是一首什么歌?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所感,拓展思路。

2024年小学语文《小溪流的歌》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小溪流的歌》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小溪流的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小溪流的歌》。

该文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小溪流的形象,通过小溪流的歌声,传递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形象;学习生字词,掌握课文的语言表达;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歌声。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体会小溪流的形象。

2.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小溪流的形象,体会小溪流的歌声所传递的精神。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形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纸、生字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小溪流的声音,引导学生说出对小溪流的印象,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找出生字词,尝试用彩色笔标出。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

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小溪流的形象,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如“小溪流的歌声,像一支银铃,清脆悦耳。

”通过实际例句,让学生感受小溪流的形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新学的词语造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

6.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歌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小溪流的歌2. 生字词:清脆、悦耳、银铃、山涧、潺潺等。

3. 小溪流的形象: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以“我心中的小溪流”为题,写一篇短文。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小溪流,它从高高的山上流淌下来,一路欢歌笑语,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它不畏艰难,勇往直前,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向前。

2. 造句练习:用新学的词语造句。

《小溪流的歌》教案2

《小溪流的歌》教案2

小溪流的歌教案2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小学一年级语文科目中的《小溪流的歌》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小溪流的歌》的歌词,感知自然景物的美好。

2.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比较和想象,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感受的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歌曲《小溪流的歌》音频、教材、小黑板或电子白板、铅笔、橡皮、教具等。

2.学生准备:课前听歌《小溪流的歌》。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播放歌曲《小溪流的歌》,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美妙的旋律。

2.教师提问:你们对小溪有什么了解?小溪是什么样的地方?学生回答问题并与教师共同探讨。

歌曲欣赏(5分钟)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小溪流的歌》,让学生用心聆听。

2.教师提问:你们听到了哪些音乐元素?学生回答问题并与教师共同讨论。

歌词理解(10分钟)1.教师分发教材,让学生找到歌曲《小溪流的歌》的歌词部分。

2.教师逐句解读歌曲歌词,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思。

3.学生跟读歌词,感受歌词中描绘的自然景物的美妙。

观察与比较(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教室周围的自然景物,如树木、花朵、草地等。

2.学生用笔和纸记录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物特点和区别。

3.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想象与表达(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歌曲《小溪流的歌》中描绘的小溪边。

2.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用口语形式或绘画形式表达自己脑海中的小溪景象和感受。

3.学生之间进行展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想象和表达。

反思总结(5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过程。

2.学生表达对今天课程的感受和收获。

3.教师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自然景物的感知和表达的重要性。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小溪流的歌》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溪流对生活的热爱和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尊重他人的态度。

引导学生珍惜自然环境,保护水资源。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概述介绍《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描写小溪流成长的故事。

简述小溪流经历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它如何克服困难,继续前行。

2.2 生字词学习列出《小溪流的歌》中的生字词。

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组词、造句等方式学习和掌握生字词。

2.3 课文分析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每个段落的主题和意义。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等。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小溪流的景象,引起学生对课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对小溪流的了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选取重点段落进行范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3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学生字词,组词、造句。

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3.4 课文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和角色。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

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默写、组词、造句等方式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评估学生对生字词的运用能力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3 课文理解和表达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检测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阅读推荐推荐与《小溪流的歌》类似的故事或相关主题的书籍。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科普自然知识的教案二:《小溪流的歌》

科普自然知识的教案二:《小溪流的歌》

科普自然知识的教案二:《小溪流的歌》。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而环境保护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和了解自然。

《小溪流的歌》作为一首经典的儿歌,畅唱着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这首歌,探索小溪流的故事,认识、了解和关注生态环境,从而培养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一、活动准备1.将《小溪流的歌》歌谱准备好,并播放歌曲。

2.准备PPT或图片,展示小溪流的照片或视频。

3.准备一些石头、泥土、树枝等自然物品,并制作一个小水池,适当模拟小溪流的环境。

二、活动过程1.介绍活动主题我们要向孩子们介绍这一节课的主题:“小溪流的歌”。

请大家跟我一起听一听这首歌,传达歌曲中表达的关爱自然与爱护环境的情感。

2.感性认识小溪流正式开始活动后,我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布置不同的任务。

比如,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我们可以通过唱歌、动手等方式,来感性地认识小溪流。

让孩子们先唱一遍《小溪流的歌》,我们可以拿出准备好的图片或PPT,一边播放一边解释小溪流的相关知识,比如小溪流的概念、形态、来源、流程、生物等。

也可以利用实物和小水池,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小溪流生命的力量和美妙。

3.提高认知小溪流的知识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我们可以采用更系统、更科学的方式,来增加孩子们对小溪流的认识和知识。

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对小溪流做一份调查或问卷调查,并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展示图片、PPT等方式,介绍小溪流的源头、流域、地形、地貌、生物等。

同时,也可以利用实物或模型,来让孩子们动手实践,理解一些小溪流背后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知识。

4.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我们还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来引导孩子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们可以提供一些环保的实际案例,让孩子们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参与环保实践和活动,比如种树、清洁河道、垃圾分类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环保行为所带来的快乐和成果。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1教学要求:1、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区别“漂、游、跑”的意思。

3、通过朗读,了解小溪流活泼欢快,勇往直前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田野,或置身于山林,观看那蜿蜒曲折的小流清溪,一定会被那清澈透底、碧波荡漾的秀色所陶醉,而那溪水叮咚的响声,更能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3、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预习课文:1、出示“预习小菜单”。

(1)轻声读课文,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并学会它,理解新词。

(2)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2、学生自学。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__交流生字、新词。

(2)重点理解“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1、学习1-3节。

(1)__读课文1-3节,说说你觉得小溪流的歌是怎样的?找到相关的句子读出感情,并能说出理由。

(2)交流。

快活: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不断地向他所遇到的朋友打招呼。

活泼: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石块拦住他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__(3)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因为歌声能使人忘记疲劳和忧愁,更何况是活泼欢快的歌呢?(4)出示练习: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否改成括号里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中所用的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漂、游)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跑、游)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跑、漂)(5)齐读1-3节。

2、学习4-9节。

(1)小溪流的歌是欢快活泼的,你认为小溪流的歌还是怎样的?学习课文4-9节。

出示学习策略引导单:读:与同学合作读课文4-9节。

找:从文中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句子。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篇1教材说明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用拟人的方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文章按照隔行分段的方法,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很明晰。

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小组合作,通过品读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情感目标: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2.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

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

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字典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懂的字词。

2.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教案二:《小溪流的歌》

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教案二:《小溪流的歌》

艺术欣赏与创作的教案二:《小溪流的歌》。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一、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美术教育 -- 艺术欣赏与创作2.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3.课时数:1课时4.教学内容:《小溪流的歌》二、课程目标1.学习《小溪流的歌》这幅画的背景知识,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及其艺术特色;2.掌握艺术鉴赏的基本技能,包括观察、感受、理解、评价;3.通过模仿练习和创意表现,提高学生的美术创作技能和审美素养。

三、教学内容1.导入环节:瓦粘图案的介绍和制作2.学习重点:《小溪流的歌》的背景知识和艺术鉴赏3.教学方式:解说、鉴赏、模仿、创作4.教学步骤:制作瓦粘图案 -- 呈现《小溪流的歌》 -- 解说作品背景 -- 观察鉴赏作品 -- 模仿练习技法 -- 创意表现作品四、教学准备1.学生:铅笔、橡皮、彩色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2.教师:瓦粘图案、《小溪流的歌》幻灯片、作品介绍、模板、茅笋片、镜子、色彩饼等五、教学评价1.学生作品2.个人表现及参与度3.答题情况第二部分: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瓦粘图案的介绍和制作1.教师向学生介绍瓦粘图案的概念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民间工艺品的特点和美感。

2.教师带领学生制作瓦粘图案,打开学生的想象力和手工能力。

二、呈现《小溪流的歌》1.教师呈现《小溪流的歌》幻灯片,让学生先感受和观察这幅作品的整体形式和色彩。

2.让学生描述作品的标题、画面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建立学生的美术语言。

三、解说作品背景1.教师为学生介绍作品的背景,包括作者、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意境。

2.解说的同时,让学生看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化和艺术的理解和品位。

四、观察鉴赏作品1.让学生仔细观察《小溪流的歌》作品,感受作品的色彩、造型、构图、绘画技法和画家的意图等方面。

2.鼓励学生观察作品的细节,发现其中的美和艺术技巧,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

五、模仿练习技法1.教师为学生介绍水墨画的技法特点,如笔法、水墨渲染等。

2.让学生用铅笔和彩色纸,按照模板练习画竹叶、荷叶等笔画。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小溪流的歌》的基本内容,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1.2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描述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的散文。

通过小溪流的eyes,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奇迹。

在成长过程中,小溪流遇到了种种困难,但它勇敢地克服了,最终变成了大江。

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描绘,向读者传递了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2.2.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成长的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哲理。

2. 学习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朗读能力。

2.2.2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故事等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提问、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1. 播放小溪流的声音,让学生想象小溪流的场景。

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小池》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2 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明原因。

4.3 课堂讲解1. 讲解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及所蕴含的哲理。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小溪流的歌》教案篇一设计思想本文是一篇童话,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活泼,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所以本设计采用自由读、指导读、展示读、小组内PK读、组与组点将读等多种诵读方法,再现文中形象,感悟小溪流精神。

采用分组讨论、全班交流方式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形象,在学习中了解童话的特点,并完成“听、说、读、写”的系列训练。

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口头评价和评价表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个体发展,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让他们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堂。

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童话的知识;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⒈过程与方法:分角色朗读,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⒈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不怕困难,积极奋进的思想。

教学重点与难点⒈感悟小溪流的精神。

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的“读一读,写一写”,请把你不认识的生字词注上音,把不理解的词语解释一遍,写在记录本上,力求掌握。

2、查工具书,了解什么是童话,童话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

3、查阅资料,了解严文井和他的童话。

4、提出你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课堂学习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背景音乐丹吉布森《梦中的小溪》,教师有感情的诵读“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哼哼唱唱,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山谷里总是不断响着他歌唱的回声。

太阳出来了,太阳向着他微笑。

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

在他清亮的眼睛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像他自己一样新鲜,快乐。

他不断向他所遇到的东西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你好!”。

(背景音乐结束)教师激情导入:任何优美的旋律都有结束的时候,而小溪流有一个歌,却是永远唱不完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著名童话作家严文井先生的《小溪流的歌》,去倾听小溪流美丽的歌声和内心的颤动吧!(多媒体展示课题、题记、作者。

)二、揭示目标,认知导航。

多媒体出示活动任务,学生齐读一遍。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小溪流的歌》,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及其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并运用文中描绘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懂得感恩和奉献的情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描述小溪流成长的故事,通过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

2.2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珍惜。

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媒体,引导学生进入小溪流的世界,感受小溪流的美好。

3.2 情感教学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感悟生命的可贵。

3.3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展示小溪流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小溪流的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4.3 分析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它是如何克服的。

4.4 小组分享:让学生分组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5 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和珍惜,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情感。

第五章: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小溪流成长过程的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情感投入程度,以及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积极性和合作能力。

6.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在作业中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阅读:推荐与小溪流成长相关的文章或书籍,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小溪流的歌》的教案

《小溪流的歌》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小溪流的歌》优秀教案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溪流的歌》,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体会小溪流乐观、自信、勇敢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品质。

2. 学会生字词,提高朗读水平。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培养学生关爱大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教材:《小溪流的歌》辅助材料:PPT、生字词卡片、图片等教学时间: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a. 展示PPT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小溪流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b.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2. 学习课文a.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b.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理解生字词。

c.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的品质。

3. 讨论交流a. 教师提问:“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b.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自己的看法。

c. 教师总结,强调小溪流乐观、自信、勇敢的品质。

4.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溪流的品质。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a.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b. 学生回答问题,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深入学习课文a. 教师提问:“小溪流的歌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b. 学生回答问题,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c.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关爱大自然,保护小溪流。

b.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c. 教师总结,强调关爱大自然的重要性。

4. 课堂小结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关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意识。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小溪流的作文,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讨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正确理解课文的主题。

3.巩固对童话一般特点的认识,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认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理解课文的主题。

难点:1.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多角度、有创意地探究课文的主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设计思路
《小溪流的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语文(语文版)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这是一篇表达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主题的童话作品。

按要求朗读课文和正确理解课文主题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为了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设计的思路如下:关于朗读教学,首先让学生分组表演,分角色朗读课文;其次利用“图示导读法”让学生探究、感知形象,培养想象力,组织学生讨论和评价朗读情况,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最后教师对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说的话作示范朗读,然后学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读他们所说的话,再现文中形象。

同时,本设计力图通过分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启迪学生思维,让他们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的主题和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预习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学生查资料,了解作者情况。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三. 检查预习情况(投影出示)
1.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沉淀.()阻.碍()恐吓.()
低沉.()怨.悔()富足.()积蓄.()
2.解释下列词语
(1)五颜六色:
(2)兴致勃勃:
(3)无穷无尽:
3.把一些好词语写入你们的词语记录本。

4.作家简介
严文井:作家,家。

原名,人。

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较大。

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因此,被誉为是,作品集有。

四.研习课文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形象
1.全班分成四组,分别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四个部分。

2.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在台上表演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一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劝阻者,一名学生在台下朗读叙述性文字。

5.师重点点评朗读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所说的话的语气要求。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仅供参考)
(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二)再现形象
1. 师对小溪流、小河、大江和大海所说的话作示范朗读。

2.学生再次扮演文中的各角色并朗读他们所说的话
(三)探究课文主题
本文的主题,可从多个角度理解。

1. 组织学生讨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2. 分组讨论,全班交流上述问题。

3. 学生口述讨论出的结论。

4.若学生讨论不完整,教师可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进一步讨论。

附:讨论的角度(仅供参考)
(1)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
(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


(2)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
长阶段?每个阶段力量是否有变化?
(暗示“成长”或“发展”的主题。


(3)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吗?这是一个怎样的关系?
(本文揭示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即个人只有汇入到集体,才能积聚起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


5.师小结讨论的情况,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主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绘声绘色地朗读了课文,积极主动地探究了课文的主题。

大家的表现很好,老师会把你们的表现记入你们的成长记录袋。

六、布置作业(投影显示)
1. 指出朗读下面语段所要选择的语气语调()
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他微笑。

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

A.语气亲切,语调平缓
B.语气亲切,语调急促
C.语气强硬,语调低沉
D. 语气强硬,语调高昂
2. 你怎样理解课文主题,请选择()
A.小溪流唱的是一首坚持前进方向永不停步的歌,赞美不知疲倦,奋斗不息的精神。

B.小溪流唱的是一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并在前进中不断成长的歌,赞美的是发展的主题。

3. 课本P124 [思考与练习]一。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
说说童话的一般特点。

1. 一名学生回答。

2. 其余学生讨论、补充,然后师点评。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读了课文,探究了课文的主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合作探究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

1.投影出示要讨论的问题
(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3)课本P124[思考与练习]三
(4)“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

”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
(5)首段“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

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又出现在尾段有什么作用?
2.学生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口述讨论结果。

3.上述每个问题讨论完之后,师及时点评。

附:点评意见(仅供参考)
(1)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没有性格,没有理想,没有语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它这一切,使它成了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坚定、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2)“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

“乌鸦”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

“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甘愿掉队的人。

他们都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

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

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4)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着各部分内容,又反映事物的发展,暗示成长的主题。

(5)既拉紧了文章的结构,又表现了小溪流成长中的快乐之情。

4. 归纳本文写作特点:
(1)把自然界的事物社会化。

(2)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3)相似语句间隔反复出现,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的句子又出现,在写作时值得借鉴。

四.练习
课本P124[思考与练习]四。

1. 学生试写。

2. 投影展示2—3名学生的作品,让他们自己说说写得最成功之处,并请其他同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3. 师作简要点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巩固了对童话一般特点的认识,讨论了本文的写作特点。

其中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请同学们把它收入你们的词语“积累”本上,以供以后写作时借鉴。

四、布置作业(投影出示)
1. 填空
本文的体裁是_____。

童话以儿童所理解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把自然界____,把社会生活____。

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得很好,说说它好在哪里?
“一转眼小溪流
..地往前奔流”
...就把他们丢.在后面了,他又不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