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鉴2019:2018年各全国学会.省级同名学会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统计(一)

合集下载

2019年公需课《如何走出科研评价与科研诚信困局》满分答案

2019年公需课《如何走出科研评价与科研诚信困局》满分答案

如何走出科研评价与科研诚信困局——解读《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考试答案第一套一、单选题:1.本讲提到,科学研究已经走到了数据共享和共同研究的()时代。

(3.0 分)A.群体智慧B.信息科研C.数据科研D.透明科研我的答案:A √答对2.本讲提到,科学研究的目的是()。

(3.0 分)A.科研诚信B.科学发现C.科研评价D.科技创新我的答案:B √答对3.着力深化科研评价制度改革,要将()作为各类评价制度的重要指标,反对急功近利。

(3.0 分)A.科研诚信状况B.严谨治学C.科技创新D.学术成果数量我的答案:A √答对4.以下不属于《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目标的是()。

(3.0 分)A.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B.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C.弘扬科学精神D.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我的答案:D √答对5.逐步推动科研诚信信息系统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地方科研诚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为实现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惩戒提供支撑。

(3.0 分)A.一步到位B.分时期C.分阶段分权限D.横向我的答案:C √答对6.由于长期的扩张,目前科学研究逐渐进入到一个()。

(3.0 分)A.蓬勃发展时期B.增长减缓的稳定时期C.转型探索时期D.衰落时期我的答案:B √答对7.()是国家的命运所系,是发展的形势所迫,是世界大势所趋。

(3.0 分)A.改革B.创新C.诚信D.开放我的答案:B √答对8.()要建立学术期刊的预警制度,支持相关机构发布国内外学术期刊的预警名单。

(3.0 分)A.科技部B.学术委员会C.发改委D.教育部我的答案:A √答对9.秘密科学阶段,科学研究是一种()。

(3.0 分)A.自由探索B.创新探索C.开放研究D.知识生产我的答案:A √答对10.本讲提到,()是科学共同体取得社会信任的一个关键基础。

(3.0 分)A.创新发展B.有条理的怀疑C.科研诚信D.道德底线我的答案:C √答对二、多选题:1.下列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的有()。

2019年自主招生:高校认可的50个竞赛奖项汇总

2019年自主招生:高校认可的50个竞赛奖项汇总

2019 年自主招生:高校认同的50 个比赛奖项汇总比赛名称主办方理科类比赛全国中学生物理奥林匹克比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物理学会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比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数学会全国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比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化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动物学会、中国全国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比赛植物学会全国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丘成桐中学生物理奖丘成桐教授、东润公益基金会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奖丘成桐教授、东润公益基金会上海五项学科(数理化生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青少年科技活动学)中学科创类比赛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明日小小科学家”奖赏活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央电化教育馆等单位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级科技类比赛(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国际类比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科学服务社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土耳其时代教育协会主办国际可连续发展项目奥林匹克宇宙基金会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共同主比赛办其余全国大中学生大海知识比赛国家大海局、共青团中央、海军政治部全国大中学生大海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国家大海局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大海大学创新杯将来飞翔器设计大赛中国航空学会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中国航空运动赛协会世界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世界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苏州大学“东吴杯”全国中学生辩论邀请赛苏州大学北京大学中学生国际争辩赛邀请赛北京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建设促使会、北京市高中生京津冀地域中学生争辩赛争辩俱乐部、西城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教育部科学技术司、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赛( BD-CASTIC )中心等部门英才计划中国科协、教育部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遨游计划北京市教委西南财经大学、重庆讲堂内外杂志有限责财经修养大赛任企业环保之星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等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中国地理学会地质知识比赛中国地理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等网络安全攻防比赛( CTF )——全国性数学建模大赛——英语类比赛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比赛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中国高校招生研全国创新英语大赛究会21世纪杯英语演讲比赛中国日报社主办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比赛外研社希望之星英语风范大赛中央电视台社教节目中心上海高中英语比赛上海是教委教研室、上国外国语大学等语文作文类比赛全国新观点作文大赛萌芽杂志社北京大学中文系、重庆讲堂内外杂志有限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责任企业“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团中央学校部、语文报社等单位中国今世文学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文学系等中国少年小孩新闻第一版总社、中国今世文“叶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学研究会叶圣陶研究会、《中学语文教课》杂志等中华“圣陶杯”中学生作文大赛结合举办上海市中学生作文比赛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办楚才杯大赛长江日报报业企业主管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第一版传媒中版全国中学生国学大赛文化由中华书局指导,《中华活页文选》杂志中华之星国学大赛社主办。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关于启动2022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关于启动2022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的通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创新部关于启动2022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22.05.17•【文号】•【施行日期】2022.05.17•【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关于启动2022年度分领域发布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工作的通知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秘书处(办公室):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推动建设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技期刊体系,助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拟于2022年度继续开展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发布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目标和思路(一)总体目标在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下,发挥全国学会同行评议功能和相关研究机构作用,分领域发布科技期刊分级目录,逐步形成标准科学、分类合理、规则公平、共识广泛的科技期刊评价体系。

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推动同等级中外期刊在科技评价中等效使用,吸引更多高水平论文在国内优秀科技期刊发表,推动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断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二)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全国学会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广泛动员本领域学者专家参与同行评议,对国内外相关学术期刊进行择优遴选,以刊物内容质量、出版规范、学术声誉为评价标准,形成学科内具有高度共识的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推动国内优秀期刊与国外期刊同质等效。

鼓励联合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学术组织等形成共同认定、共同发布、共同使用的机制。

二、分级认定范围原则及方式(一)认定范围面向全球科技期刊,分领域遴选认定适用于我国优秀科技成果发表的高质量科技期刊。

(二)认定原则按照“价值导向、同行评议、等效使用”的原则,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推动中国高质量科技期刊与国外高水平期刊的等效使用。

(三)认定方式中国科协统一部署,相关全国学会分领域牵头实施。

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目录

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目录

全国一级学会、协会目录(2009年)A—理科(41)A-1 中国数学会 A-2 中国物理学会 A-3 中国力学学会A-4 中国光学学会 A-5 中国声学学会 A-6 中国化学会A-7 中国天文学会 A-8 中国气象学会 A-9 中国空间科学学会A-10 中国地质学会 A-11 中国地理学会 A-12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A-13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A-14 中国古生物学会 A-15 中国海洋湖沼学会A-16 中国海洋学会 A-17 中国地震学会 A-18 中国动物学会A-19 中国植物学会 A-20 中国昆虫学会 A-21 中国微生物学会A-22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A-23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 A-24 中国植物生理学会A-25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A-26 中国遗传学会 A-27 中国心理学会A-28 中国生态学学会 A-29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A-30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A-31 中国感光学会 A-32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A-33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A-34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A-35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A-36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A-37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A-38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A-39 中国运筹学会A-40中国菌物学会 A-41 中国晶体学会B—工科(66)B-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B-2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B-3中国农业机械学会B-4中国农业工程学会B-5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B-6中国电工技术学会B-7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B-8中国水利学会 B-9中国内燃机学会B-10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 B-11中国空气动力学会 B-12中国制冷学会B-13中国真空学会 B-14中国自动化学会 B-15中国仪器仪表学会B-16中国计量测试学会B-17中国标准化协会 B-18中国工程图学学会B-19中国电子学会 B-20中国计算机学会 B-21中国通信学会B-22中国中文信息学会 B-23中国测绘学会 B-24中国造船工程学会B-25中国航海学会 B-26中国铁道学会 B-27中国公路学会B-28中国航空学会 B-29中国宇航学会 B-30 中国兵工学会B-31中国金属学会 B-32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B-33中国稀土学会B-34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 B-35中国化工学会 B-36中国核学会B-37中国石油学会 B-38中国煤炭学会 B-39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B-40中国能源研究会 B-41中国硅酸盐学会 B-42中国建筑学会B-43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B-44中国生物工程学会 B-45中国纺织工程学会B-46中国造纸学会 B-47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 B-48中国印刷技术协会B-49中国材料研究学会B-50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B-51 中国粮油学会B-52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B-53 中国烟草学会 B-54 中国系统仿真学会B-55 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 B-56 中国振动工程学会 B-57 中国颗粒学会B-58 中国照明学会 B-59 中国动力工程学会 B-60 中国惯性技术学会B-61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B-62 中国电源学会 B-63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B-64 中国消防协会 B-6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B-66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农科(14个)C-1 中国农学会 C-2 中国林学会 C-3 中国土壤学会C-4 中国水产学会C-5 中国园艺学会C-6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C-7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 C-8 中国植物保护学 C-9 中国作物学会C-10 中国热带作物学会 C-11 中国蚕学会 C-12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C-13 中国茶叶学会 C-14 中国草学会D—医科(22个)D-1 中华医学会 D-2 中华中医药学会 D-3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D-4 中国药学会 D-5 中华护理学会 D-6 中国生理学会D-7 中国解剖学会D-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D-9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D-10 中国营养学会 D-11 中国药理学会 D-12 中国针灸学会D-13 中国防痨协会 D-14 中国麻风防治协会 D-15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D-16 中国抗癌协会 D-17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D-18 中国毒理学会D-19 中国康复医学会 D-20 中国免疫学会 D-21 华预防医学会D-22 中国法医学会E—交叉学科(26个)E-1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E-2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 E-3 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E-4 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 E-5 中国未来研究会 E-6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E-7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E-8 中国图书馆学会 E-9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E-10 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 E-11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E-12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 E-13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E-14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E-15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 E-16 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E-17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 E-18 中国科教电影电视协会E-19 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 E-20 中国流行色协会E-21 中国档案学会 E-22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E-23 中国土地学会E-24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E-25 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 E-26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W—委托管理(21个)W-1 中国体视学学会 W-2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 W-3 中国工程机械学会W-4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W-5 中国微循环学会 W-6 中国创造学会W-7 中国密码学会 W-8 中国经济科技开发国际交流协会W-9 中国睡眠研究会 W-10 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W-11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 W-12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W-13 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 W-14 中国科技金融促进会W-15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 W-16 中国反邪教协会 W-17 中国总会计师协会W-18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 W-19 国际热区人工群落与生物多样性协会W-20 国际数字地球协会W-21 国际动物学会。

科协组织规章制度

科协组织规章制度

科协组织规章制度2019-09-24第⼀条根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为规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业务主管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以下简称全国学会)组织⼯作,促进全国学会组织发展,制定本通则。

第⼆条全国学会是按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程技术及相关科学的学科组建,或以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和普及为宗旨的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

全国学会要团结和动员⼴⼤会员和科学技术⼯作者,促进科学技术的繁荣和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促进科技⼈才的成长和提⾼,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反映会员和科学技术⼯作者的意见,维护会员和科学技术⼯作者的合法权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科学技术⼯作者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努⼒奋⽃。

第三条全国学会贯彻国家科学技术⼯作⾃主创新、重点跨越、⽀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针,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才、尊重创造的风尚,倡导“献⾝、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坚持独⽴⾃主、民主办会的原则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针。

第四条全国学会的主要任务是:(⼀)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思想,促进学科发展,推动⾃主创新。

(⼆)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法。

捍卫科学尊严,推⼴先进技术,开展青少年科学技术教育活动,提⾼全民科学素质。

(三)开展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促进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发展同国(境)外的科学技术团体和科学技术⼯作者的友好交往。

(四)编辑、出版、发⾏科技书籍报刊及相关的⾳像制品,传播科学技术信息。

(五)反映会员和科学技术⼯作者的建议、意见和诉求,维护会员和科学技术⼯作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六)促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促进⾏业或产业科技进步。

组织会员和科学技术⼯作者为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全⾯提升企业的⾃主创新能⼒作贡献。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2023年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科学普及简称科普,又称大众科学或者普及科学,是指利用各种传媒以浅显的、让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向普通大众介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的应用、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活动。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2023年科普知识竞赛题库,欢迎参考!科普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1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及其他行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本地区有关的科普工作。

”这一条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的第( B )条。

A、8B、11C、23D、302、《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颁布日期为( C )。

A、2000年6月29日B、2001年6月29日C、2002年6月29日D、2003年6月29日3、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是( B )的基本途径。

A、减轻人民负担B、提高人口素质C、减轻自然灾害D、顺其自然4、技术创新理论要求企业把以下哪个部门看作是企业最重要的部门(C)。

A、生产部门B、销售部门C、研究开发部门D、管理部门5、技术创新的主体是(A)。

A、企业B、政府C、公民个人D、市场6、含有人体生长和保持健康营养的最接近完善的食物是(B )。

A、燕麦片B、豆制品C、牛奶D、果冻7、细胞作为一切生物体机体构造和发育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中并不是所有生物细胞都包括的是(A)。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8、汉字中宋体的创始人是谁?(C)A、苏轼B、宋徽宗C、秦桧D、欧阳修9、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是楼房,应如何避震( A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靠柱子的旁边,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B、去楼道C、去阳台D、站在原地10、DNA分子由两条很长的以螺旋形式相结合的“链”所构成,每根单链的基本组成单位是(C)。

A、脱氧核糖B、磷酸C、核苷酸D、碱基11、我国现已发现的人均矿产资源居世界多少位?( B )A、第23位B、第53位C、第78位D、第110位12、计算机的主要功能是:( C )。

创新驱动背景下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河源市的抽样调查

创新驱动背景下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河源市的抽样调查

2021年2月第2期总第387期学会SocietyFeb.2021No.2Total387th 创新驱动背景下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对策研究——基于广东省河源市的抽样调查涂华锦'邓燎原2(1.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河源517000; 2.河源市科学技术协会,广东河源517000)[摘要]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

该文基于广东省河源市的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剖析现实困境,提出把公民科学素质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措施”,增加“线上+线下”科普资源供给,缩小城乡群体“发展差”,构建“政府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大格局,提升薄弱群体科学素质水平,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保障和支撑,以期为其他欠发达地区提供借鉴。

[关键词]创新驱动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对策河源市[中图分类号JG315[文献标识码]A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经济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广大民众是基础和支撑⑴。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科学普及是支撑科技创新的社会根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我国科普能力大幅提高,科普供给水平明显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公民同时在“崇尚科学精神”“了解必要的科学知[文章编号]1001-9596(2021)02-0050-07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测试达标,可被认定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质⑵。

2016年4月,科技部、中央宣传部发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以下简称《基准》)和题库,提出了中国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科学技术知识和能力的标准,为开展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提供了“标尺”和“依据”⑶。

加强公民科学素质监测评估,对于各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7A040403011);河源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编号:HYSL20P38)。

一带一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一带一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附件2项目编号:2019年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平台建设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类型:负责人: E-mail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依托单位:联络员: E-mail :联系电话: 移动电话: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申报日期: 年月日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制二〇一九年二月填写说明一、填写前需仔细阅读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2019年中国科协“一带一路”国际科技组织平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二、申报书为项目实施的重要文件,应逐条填写、实事求是、表述明确,字迹清楚。

表内各栏不够填写时,请自行加页。

三、封面各项除“项目编号”外,均需由项目申报单位填写;封面中“申报类型”指平台项目的具体类型,分别为:培育发起区域科技组织/联盟、与境外科技组织联合共建研究/培训中心、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双边科技人文交流项目;“负责人”应当填写项目单位直接组织实施该项目的责任人。

四、“国外合作组织”为本项目所联系合作的国外对口科技组织。

五、“项目总体目标及预期绩效”是指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主要是从在积极利用和发展已有国际科技联盟组织和亚太科技联盟组织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和开展的交流计划,包括:联合举办国际会议,联合设立国际项目,联合设立研究和培训中心,联合开展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互认工作,联合制定科技标准,联合开展促进技术转移方面的工作等几个方面的目标。

六、年度计划应根据项目实施实际计划详实填写,如年度计划开展工作内容和预期的效果等。

七、申报单位需具备多年与国际组织或重点国家合作经验,并掌握国际科技资源。

请在填写组织实施条件时提供相关辅助材料。

八、经费支出预算科目应根据本年度计划实施需要的实际支出按科目分类详细填写。

九、申报书正本一式2份,副本4份,经依托单位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报送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

附件材料纸质文档须单独装订成册,版面大小与申请书相同,报送二份即可。

第八项上级科协意见,仅适用于省、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所属事业单位申报情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7
0
0
17
0
1
1
0
0
-
-
-
4
0
0
2
0
0
-
-
-
-
-
-
-
-
-
61
0
23
564
73
134
1476
66
405
4
3
0
41
4
8
-
-
-
9
0
6
-
-
-
10
0
0
2
0
1
26
0
3
19
0
8
67
0
31
19
0
6
6
0
0
16
2
0
18
0
10
流动科技馆巡
34 323 4 59 0 0 0 5 0 1 1 2 1 1 0 4 0 10 0 10 0 0 3 0 0 0 3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开展科技咨询
455 4364 132 541 0 3 0 33 1 9 1 7 0 9 0 19 0 46 5 119 0 12 10 0 9 0 10 0 1 1 5 0 3 13 1 0 25 1 10
中国2018年各全国学会.省级同名学会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统计(一) 播放科技广播.影视节目(分钟)
0
-
1
14
10282
100
100
0
0
6000
-
-
3
12
4895
410
-
0
30
36996
0
215
1
38
248645
80
483
1
0
91550
15000
1500
-
-
-
-
-
0
45
4495984
0
13710
0
6
2950
0
-
0
0
30
0
-
0
25
14618
0
-
-
-
-
-
-
4
34
161939
1553
120
0
0
329069
1
-
-
-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
10
0
0
-
-
-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
1
0
0
15
1
2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
5
0
2

0
3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
-
-
11
0
1
中国实验动物学会
-
-
-
3
0
1
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
-
-
-
-
-
-
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
1
0
0
11
0
2
中国运筹学会
-
-
-
5
5
0
中国菌物学会
2
0
1
-
-
-
中国晶体学会 中国神经科学学会 中国认知科学学会 中国微循环学会 国际数字地球协会 国际动物学会 全国工科学会小计 省级工科学会小计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举办科普宣讲活动 次数(次)
院士科普报告
2037
139
9830
236
834
35
1568
76
8
5
24
9
10
1
148
19
3
1
15
1
10
5
17
1
3
0
23
0
1
1
42
3
2
1
127
1
19
2
229
13
23
7
-
-
36
0
45
0
34
0
43
4
63
0
39
3
3
1
56
4
2
0
21
1
5
0
10
0
180
0
8
1
8
0
104
2
6
0
61
0
举办专题展览
381 1339 194 358 0 0 0 16 1 3 3 4 2 11 1 13 0 40 5 24 4 8 13 0 13 0 10 2 3 1 0 1 6 47 7 0 21 0 23
中国植物学会
2
0
2
31
0
11
中国昆虫学会
7
0
0
25
0
5
中国微生物学会
3
0
0
32
4
3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
0
0
500
-
-
0
1
17455
0
0
-
-
-
-
-
0
0
940
0
-
0
0
2700
0
-
-
-
-
-
-
-
-
-
-
-
-
-
-
-
-
1
6
1625
1000
30
0
15
1800
0
21
0
0
150
0
-
-
-
-
-
-
0
4
360800
-
-
0
2
570
-
-
-
-
-
-
-
-
-
-
-
-
-
-
-
-
-
0
10
534855
0
2
27
132
17977803
547662
2492
8
11008
0
28
1
3
7336
800
0
摘编自《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统计年鉴2019·下》
学会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统计(一)
科技广播.影视节目(分钟) 举办实用技术培训(次)
推广新技术.新 参加活动科技人员总数(人次)
电台.电视台播
实用技术培训
15611 223469 8770 5844 0 45 15 142 20 361 6100 3423 20 810 266 137 0 225 2
宣讲活动受众人数(人次) 流动科技馆巡
802242864
577262
52267
196185463
2165779
1088033
7750034
18400
29287
105497200
69321
9549
2550
0
-
33590
0
-
17170
-
-
67460
1480
340
3500
-
445
19177
150
-
10080
-
-
14456
280
220
33200
0
-
26260
0
-
2300
-
-
67205
0
-
770
0
-
1670
0
137
281326
-
4642
2970
400
0
940
-
-
280022
0
2048
33891
0
-
534855
0
2
0
0
6000
-
-
3
9
51739
1770
30
0
7
1308
0
-
4
11
34432
4478
30
0
0
7150
-
135
0
4
18739
0
-
-
-
-
-
-
2
58
237195
480
0
0
6
830
-
-
1
0
2150
2000
-
0
0
1698
0
-
-
-
-
-
-
0
0
823
-
-
-
-
-
-
-
0
0
70
-
-
5
2
5896
3898
180
0
0
30300
-
1650
0
1
2150
0
0
-
-
-
-
-
0
3
1221
0
360
-
-
-
-
-
0
2
435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