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 个人所得税法2
第13章个人所得税法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个人所得税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营销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所发生的费用,该营销人员( )。
A.不缴纳个人所得税B.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C.按劳务报酬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D.按偶然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2.以下项目所得,应按“工资、薪金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个人提供担保取得的收入B.兼职收入C.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将出租车所有权转移给驾驶员的,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运营取得的收入D.出租汽车经营单位对出租车驾驶员采取单车承包或承租方式运营,出租车驾驶员从事客货营运取得的收入3.王某持有某上市公司的股票10000股,该上市公司2010年度的利润方案为每10股送3股,并于2010年6月份实施,该股票的面值为每股2元。
上市公司应扣缴王某的个人所得税()元。
A.300B.600C.1500D.30004.下列各项中对稿酬所得“次”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同一作品再版所得,视为另一次稿酬所得征税B.同一作品先在报刊连载后出版(或相反),视为两次稿酬所得征税C.同一作品在报刊上连载取得的收入,以连载完所有收入合并为一次征税D.预付或分次支付稿酬,应分次计算征税5.某工程师(中国公民)2010年5月被派遣到某外资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当月外资企业支付其工资7000元(需上交派遣单位40%,有合同证明),原派遣单位支付其工资880元,已知派遣单位和雇佣单位均扣缴了个人所得税,则当月该工程师应补缴个人所得税是()元。
A.337B.205C.69D.636.个人在股票认购权行使前,将其股票认购权转让所取得的所得,应按照()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
A.财产转让所得B.工资、薪金所得C.股息、红利所得D.劳务报酬所得7.下列各项中,应按“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项目征税的是()。
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凡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以及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从世界范围看,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着不同的类型,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制采用的是混合所得税制。
发展历程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中国在中华民国时期,曾开征薪给报酬所得税、证券存款利息所得税。
1950年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
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
1980年9月10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直至1980年以后,为了适应我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政策,我国才相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
上述三个税收法规发布实施以后,对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按内外个人分设两套税制、税政不统一、税负不够合理。
)为了统一税政、公平税负、规范税制,1993年10月31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1994年1月28日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小学六年级数学小升初珍藏版复习资料第13讲 经济问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精讲精练专题汇编讲义第13讲 经济问题知识点一:打折问题1.基本概念:打折: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叫做折扣,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成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通称“几成”。
几成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也就是35%2.打折的常见类型举例:(1)买一大瓶送一小瓶(2)超过50元的部分打八折(3)买四送一(4)满200元送40元(5)学生半价(6)折上折(7)团购代金券59元一张,可抵100元消费3.解决打折问题注意事项:要根据打折的不同方式灵活计算,选择最佳的消费方式知识点二:利润利率税率问题1.基本概念: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2.利润利率税率问题主要相关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期数;利率=利息÷本金÷存期×100%存期=利息÷本金÷利率 应纳税额=总收入×税率 收入额=应纳税额÷税率=+售价成本利润, 100%100%-=⨯=⨯售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成本; 1=⨯+售价成本(利润率), 1=+售价成本利润率 其它常用等量关系:售价=成本×(1+利润率);成本=卖价÷(1+利润率); 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来源:Z_xx_]注意:如要缴利息税(国债和教育储藏的利息不纳税),则:税后利息=本金×利率×存期×(1-利息税率)知识精讲3.利润利率税率问题的一般题型(1)直接与利润相关的问题:无非是找成本与销售价格的差价.(2)与利润无直接联系,但是涉及价格变动的问题:涉及价格变动,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利润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转化成(1)的情况.4.解题主要方法:(1)抓不变量(一般情况下成本是不变量);(2)列方程解应用题.(3)用假设法和比例法解应用题知识点三:阶梯收费问题1.阶梯收费问题的特点是分段计费,所以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也相应地被分为几段,并且各段中的数量关系各不相同,所以列出的算式或方程也不相同。
个人所得税政策讲解

(一)是否存在少报收入的情况
4、单位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 对用车人给予各种形式的补偿是否按规定扣税
文件依据:国税函[2006]245号文 (1)因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而以现金、报销等形式向 职工个人支付的收入,均应视为个人取得公务用车补贴 收入,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2)对用车人给予各种形式的补偿:直接以现金形 式发放,在限额内据实报销用车支出,单位反租职工个 人的车辆支付车辆租赁费(“私车公用”),单位向用 车人支付车辆使用过程中的有关费用等。
(一)是否存在少报收入的情况
5、单位为员工购买的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 险以及其它商业保险是否按规定代扣税
文件依据: 财税[2005]94号文、国税函〔2005〕318号文、粤地 税发〔1999〕56号文
(1)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 办理投保手续时应作为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 项目,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对离退体职工取得的该笔所得,应单独作为一个 月的工资、薪金收入,按税法规定计征 个人所得税。 (3)因各种原因退保,个人未取得实际收入的,已缴 纳的个人所得税应予以退回。
(一)是否存在少报收入的情况
6、发放实物是否计入个人应税收入
文件依据:实施条例、财税[2007]13号、财税[2008]83号 (1) 购入:按购买价格确认收入
(2)自制:按成本
(一)是否存在少报收入的情况
7、安排旅游是否计入个人应税收入
文件依据: 财税[2004]11号 单位以培训班、研讨会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旅游费 用支出应并入个人当期工资收入计算扣缴税款。
(一)是否存在少报收入的情况
8、退休人员返聘是否按规定扣缴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国务院令第4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5年修订)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1994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42号发布根据2005年12月19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修订)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的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是指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第三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所说的在境内居住满一年,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365日。
临时离境的,不扣减日数。
前款所说的临时离境,是指在一个纳税年度中一次不超过30日或者多次累计不超过90日的离境。
第四条税法第一条第一款、第二款所说的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所说的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是指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第五条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三)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四)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五)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第六条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是居住一年以上五年以下的个人,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只就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居住超过五年的个人,从第六年起,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培训课件

第 三 部 分 个人自行申报指南
三、添加银行卡
1、点开APP,选择右下角“个人中心” 2、在“个人中心”页面中点击“银行卡” 3、录入银行卡信息,然后点击“下一步”。推荐用 “一类银行卡",因为非一类银行卡每天有收支限额。 4.输入发送到手机上的随机验证码,然后点击“完成”。银行卡添加成功
第 三 部 分 个人自行申报指南
1
商业健康 2
险
3
4
通讯费补 5
贴
6
7
不超过36000元 超过36000至144000元的部分 超过144000至300000元的部分 超过300000至420000元的部分 超过420000至660000元的部分 超过660000至960000元的部分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预扣率 (%)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数
0 2520 16920 31920 52920 85920 181920
第 二 部 分 个人应知应会点
7.是否需要汇算申报
无需申报
年度汇算需补税但年度综合所得收入s12万元的,未预扣预交的情形除外 年度汇算需要补税金S400元的,未预扣预缴的情形除外 年度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 符合年度汇算退税条件但不申请退税的
二者满足其一:1、境内有
住所;2、境内无住所但居 有限纳税义务 境内所得
住,一年内累计满183天
第 二 部 分 个人应知应会点
3.税率
综合所得税率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1
不超过36000元
2
超过36000至144000元的部分
3
超过144000至300000元的部分
4
个人所得税背景资料[整理]
![个人所得税背景资料[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5a9c1a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1.png)
一、个人所得税基本情况及一般性规定(一)个人所得税的起源和发展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税,起源于1799年的英国,最初的目的是解决战争经费的来源,当时政府规定,按照个人的收入状况,每人要向政府缴收入税,富有的人缴纳的税款高一些,贫穷的人缴纳的税款少一些。
后来人们发现向个人征收所得税,不但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作用,还可以调节社会各阶层收入水平,缩小国民间个人收入的差距,某种意义上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稳定器”。
由于个人所得税具有税基广、弹性大及调节个人收入等特点,继英国之后逐步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推广和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税制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税种,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个人所得税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比重都在45%左右,边际税率一般在40%左右,但发达国家低档税率一般都比中国高,如一些欧洲发达国家的最低一档税率大概都在20%以上,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简介。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最早于1950年提出,原名称叫“薪酬所得税”,但由于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国家长期实行低工资制,该税未曾出台就被搁置。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随着党中央决定将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我国的税收制度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1980年,针对来华工作的外籍个人取得所得开征个人所得税的《个人所得税法》。
由于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交往的不断增多,对外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逐步扩大,外籍个人来华工作、提供劳务并取得收入的情况不断增多,我国对外籍个人在中国取得工资薪金、劳务报酬、来华转让技术专利以及租赁财产等取得的六项所得征税。
其中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为800元,按月计征;其它五项所得都实行20%的税率,按次计征。
对外籍个人征收个人所得税对我国充分行使税收管辖权,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处理国家间的税收权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个人所得税讲义》课件

适用税率
根据应税所得额确定适用 的税率档次。
扣除费用
减除税款前的特定费用和 支出。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和缴纳
1
填写申报表
根据个人情况填写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2
缴纳税款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缴纳个人所得税。
3
报送相关材料
提交申报表和相关材料到税务机关。
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退税
减免
根据个人情况,可以享受个 人所得税的一定减免政策。
3 税务登记
个人在达到规定的应税收入额时需要进行个人所得税的税务登记。
个体工商户从 业人员。
财产权人
包括股东、知识产权权 益人等。
其他所得者
包括利息、红利、稿酬、 特许权使用费等其他类 型的所得者。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计税依据
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 应税所得。
《个人所得税讲义》PPT 课件
本课程将介绍有关个人所得税的重要知识,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个人所得税的 基本概念、征收对象、计算方法、申报和缴纳、减免和退税等内容。
个人所得税的基本概念
1 纳税义务
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依法缴纳的以其所得额为税款的一种税种。
2 所得范围
个人所得税的范围包括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
退税
符合退税的个人可以向税务 机关申请退还已缴纳的个人 所得税。
免税
符合免税条件的个人可以免 除个人所得税的缴纳。
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和挑战
1 税收合规
2 税收优惠政策
个人需要确保自己的 个人所得税缴纳合规。
了解和应用相关的税 收优惠政策,以最大 限度地减少个人所得 税负担。
3 税收规划
进行个人所得税规划, 合理安排自己的财务 状况和税务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四、计税依据与应纳税额
【多选1】下列符合专项附加扣除规定的有()。
A.纳税人赡养一位及以上年满60周岁父母的支出,按照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B.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赡养老人的支出,由其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的扣除额度,每人分摊的额度不得超过每月1000元(每年12000元)
C.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赡养老人的支出实行指定分摊优先于约定分摊
D.纳税人在主要工作的直辖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按照每月1200元(每年14400元)扣除
【答案】BC
【解析】选项A: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按照每月2000元(每年24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选项D: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每年18000元)。
【单选2】中国公民张某2019年1月10日取得2018年12月份工资4000元、2018年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60000元,张某就年终奖选择单独计算纳税,则张某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11445
B.5690
C.5790
D.10000
【答案】C
【解析】60000÷12=5000(元);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10元;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60000×10%-210=5790(元)。
【单选3】2019年1月,中国居民李某获得工资5000元(不含三险一金);当月任职的公司以480万元的价格向其出售了一套住房,该房屋的市场价为800万元,此住房系公司2018年以600万元的价格购置。
则李某2019年1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元。
A.14724.02
B.14456.61
C.524840
D.194811.14
【答案】C
【解析】单位按低于购置价格出售住房给职工,职工因此而少支出的部分,属于个人所得税的应税所得,应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缴纳个人所得税,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差价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低价购房的差额部分(6000000-4800000)÷12=100000(元);
适用税率:45%,速算扣除数:15160;
应纳税额=(6000000-4800000)×45%-15160=524840(元)。
【单选4】我国公民王先生在甲公司工作了15年,2019年1月与甲公司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100000元。
甲公司所在地上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8000元。
王先生取得的补偿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元。
A.2080
B.4750
C.7800
【答案】A
【解析】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王先生取得的补偿收入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0000-18000×3)×10%-2520=2080(元)。
【单选5】2019年1月李某符合法定提前退休条件,办理了提前退休手续,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2年,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150000元。
李某就一次性补贴收入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元。
A.13080
B.9960
C.1250
D.900.
A.2132
B.7300
C.2385
D.3577
【答案】B
【解析】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承包经营或者承租经营期限不足1年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为1个纳税年度。
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0+6000×8-40000-5000×8)×10%-1500=7300(元)。
【单选11】某作家为居民个人,2019年3月取得一次未扣除个人所得税的稿酬收入20000元,其应被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是()。
A.3200元
B.2800元
C.2400元
D.2240元
【答案】D
【解析】应被预扣预缴税额=20000×(1-20%)×70%×20%=2240(元)。
【单选12】2019年1月,歌星刘某一次取得表演收入40000元,其应被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是()。
A.9600元
B.8600元
C.7600元
【答案】C
【解析】应被预扣预缴税额=40000×(1-20%)×30%-2000=7600(元)。
【单选13】假定某居民个人为独生子女,2019年交完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后共取得税前工资收入20万元,劳务报酬1万元,稿酬1万元。
该纳税人有两个小孩且均由其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纳税人的父母健在且均已年满60周岁。
其当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是()。
A.9600元
B.8600元
C.8040元
D.6600元
【答案】C
【解析】
(1)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00000+10000×(1-20%)+10000×(1-20%)×70%-60000-12000×
2-24000=213600-108000=105600(元)
(2)应纳税额=105600×10%-2520=8040(元)。
【单选14】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家(假设为非居民个人),2019年2月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10400元人民币,此外还从别处取得劳务报酬5000元人民币。
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合计是()。
A.960元
B.860元
C.804元
D.520元
D【答案】.
【解析】
(1)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10400-5000)×10%-210=330(元)
(2)当月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5000×(1-20%)×10%-210=190(元)
应纳税额合计数=330+190=520(元)。
【单选15】李某按市场价格出租住房,2019年3月取得租金收入3000元,当月发生的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合计为200元,修缮费用1300元,均取得合法票据。
李某当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元。
A.400
B.120
C.150
D.300
【答案】B
【解析】李某当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3000-200-800-800)×10%=1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