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合集下载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感染力。教学效果较理想。
见 听课人
选项,在右边的输入框中分别输入“0”和“59” 。
3.单击“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弹出“单元格
格式”对话框,设置字形为加粗,颜色为红色,底格式”对话框。 二、更改或删除条件格式
教师讲解
思考:如何利用条件格式设置出综合评定的等级?
要求:利用条件格式,设置“2010 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
除条件格式步骤
2.在第二个判断条件 Value_if_false 中再次插入“IF”函数;
3. 在 第 一 个 判 断 条 件 Logical_test 中 填 入 “ J4>60 ”,
Value_if_true 为“合格,”第二个判断条件 Value_if_false 为“不合
格”。
(三)课程归纳总结: 本课程学习了条件格式设置功能。灵活地运用条件格式,可
中的“综合评定”
如果“平均分”>90,则“综合评定”为优秀;
如果 60<“平均分”<90, 则“综合评定”为合格;
如果“平均分”<90,则“综合评定”为不合格。
步骤:
1.插入“IF”函数,在第一个判断条件 Logical_test 中填入
分析更改或删
“J4>90”,则 Value_if_true 为“优秀”;
总结
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一些比较实际的任务,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动手操作 P219 的表格。
课堂练习
备课认真,准备充分,对上课要求、方法及进度安排有详细的说

明。内容娴熟、充实,运用自如。教学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启发思 课 维,善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方法得当,运用合理;组织有序;能合 意 理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课件质量高,效果较好。上课有激情,具有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讲(五篇材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讲(五篇材料)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讲(五篇材料)第一篇: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讲第一章电脑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课,也是一门学习计算机的启蒙课程,是学习其它计算机课程的基础。

21世纪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的核心是计算机枝术。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仅能帮助我们解决专业中遇到的问题,而且还能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提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计算机在拓展思维方面的作用,将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方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一讲计算机文化的概念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Φ教学内容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2.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的状况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4.计算机发展 5.计算机的分类 6.计算机的特点7.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8.第五代电子计算机 9.新一代电子计算机10.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Φ目的要求了解“计算机文化”一词的来源,理解计算机文化的内容。

了解电子计算机诞生之前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识记各代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

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第五代电子计算机、新一代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Φ教学重点计算机文化的内容。

各代计算机的特点、现代计算机的分类和特点。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电子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Φ教学难点计算机与文化相联系。

1陕西省机电工程学校李亚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讲Φ讲授内容一、计算机文化的概念1.计算机文化一词的由来计算机文化一词起源于1981年召开的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会议(World Conference on Computer in Education ,3rd ,1981,简称WCCE’81)。

当时,微型机的发展正处在起步阶段,一批与会学者高瞻远瞩,预见计算机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呼吁人民要高度重视计算机知识的教育,在这次会议上,人们首次使用了“计算机文化”(Computer Literacy)一词。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1. 课程简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课程。

本课程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的应用程序。

2. 课程内容2.1 计算机基础知识本课程首先讲解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中各种信息的表示和存储方式,以及计算机的运行原理,建立起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理解。

2.2 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课程的下一部分介绍了操作系统和常见的应用软件。

学生通过学习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软件等。

2.3 网络与互联网应用网络和互联网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使用者必备的基本知识。

本课程通过介绍互联网的原理、网络的基本技术和常见的网络应用,帮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

2.4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在现代社会中,数据管理和信息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课程介绍了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学生通过学习数据库的设计与应用,了解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学习方法与技巧3.1 动手实践本课程强调动手实践,学生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老师会提供一些实践任务和案例,供学生参考和练习。

3.2 多角度学习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学习,学生需要同时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网络与互联网应用以及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学生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查阅网络资料等。

3.3 拓展学习本课程只是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入门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拓展学习来深入了解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其他知识和技术。

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参加技术会议等,提升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10+Office )》教案 第2 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二)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10+Office )》教案 第2 课 计算机基础知识(二)

中选择区域设置选项,如“中国",然后单击"是"按钮。

(H)在出现的界面中选择键盘布局:微软五笔或微软拼音,然后单击"是"按钮。

在出现的询问是否要添加第二种键盘布局界面中进行键盘布局或单击“跳过"按钮,不再添加键盘布局。

(12底出现的界面中选择系统设置方式如选择“针对个人使用进行设置"选项,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13)在出现的"通过MieroSoft登录"界面中输入微软账户信息,如果没有微软账户,可以选择“创建账户”选项,再在打开的界面中进行注册;这里选择“脱机账户”选项,暂时不登录微软账户。

(14)在出现的界面中单击"否"按钮(如果单击"是"按钮将返回到微软账户登录界面)。

(15)进入"谁将会使用这台电脑"界面,在编辑框中输入用户名,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16)进入"创建容易记住的密码"界面,在编辑框中输入用户密码(如果不想设置用户登录密码,则不输入任何信息),然后单击"下一步"按钮。

37)进入"是否让COrtana作为你的个人助理?"界面,这里单击"否"按钮,暂不启用Cortana作为个人助理。

(18)在进入的界面中设置用户隐私选项。

如果要取消某一选项,则向左拖动对应的滑块即可,最后单击"接受"按钮。

(19)开始配置用户参数。

稍等几分钟后,即可进入WindOWSIo系统桌面,如下图所示。

实操演练(20min) 【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录【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上述步骤利用虚拟机进行实际操作通过实操演练加深学生的记忆,让学生。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一、协议关键信息1、听课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2、听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听课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听课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课程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教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学生参与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教学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听课记录详情11 课程开场111 教师是否准时开始课程,开场的方式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12 对课程内容的简要介绍是否清晰明了,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目标。

12 教学内容121 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符合课程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水平。

122 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准确、详细,有无错误或模糊不清的地方。

123 教学内容的组织是否有条理,逻辑是否清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过渡是否自然。

124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和新颖性,能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3 教学方法131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如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实践法等。

132 讲授过程中是否运用了恰当的例子和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133 演示环节是否清晰、准确,操作步骤是否明确,学生能否跟上教师的节奏。

134 讨论环节的组织是否有序,学生的参与度如何,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讨论和交流。

135 实践环节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指导进行实践操作。

14 课堂互动141 教师是否注重与学生的互动,提问是否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三章第三节,主要内容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巧。

具体包括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以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快捷键的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及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

2. 学会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窗口操作等。

3.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常用快捷键,提高操作效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操作系统的作用、分类及Windows操作系统的深入理解。

重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快捷键的使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PPT课件。

学具: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场景,引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

b. 详细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和基本操作。

3. 实例演示:a. 演示如何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窗口操作等。

b. 演示常用快捷键的使用,如复制、粘贴、撤销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操作计算机,练习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快捷键的使用。

5. 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分类。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快捷键。

七、作业设计2. 答案:见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相关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操作系统的理解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类型的操作系统,如Linux、Mac OS等,并进行比较分析,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与具体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中的实例演示与随堂练习5. 作业设计的相关性与深度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一、教学内容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讲解要简明扼要,通过生动的例子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无删减范文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无删减范文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介绍本文是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听课记录。

在本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和互联网等知识。

以下是我在课堂上的一些思考和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们在课程中首先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而软件则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

我们还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和文件管理等。

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接口。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Windows和Linux这两个常见的操作系统。

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使用广泛。

Linux操作系统是一种开源的操作系统,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安全性。

我们学习了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如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和网络管理等。

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操作系统进行常见的操作,如文件管理、应用程序安装和网络设置等。

办公软件办公软件是用于办公和日常工作的软件工具,包括文字处理软件、表格处理软件和演示文稿软件等。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Microsoft Office套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软件。

我们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文档、编辑文本和设置样式等。

我们还学习了表格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表格、添加数据和进行公式计算等。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幻灯片、添加内容和设置动画等。

办公软件是现代办公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掌握这些软件的使用技巧对我们的工作非常重要。

互联网互联网是连接全球计算机网络的网络系统。

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络协议和Web浏览器等。

我们了解了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军事网络到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

我们学习了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如TCP/IP协议和HTTP协议等。

实践教学听课记录(3篇)

实践教学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听课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听课地点:某高校实验室三、授课教师:张老师四、听课班级:20级机械工程1班五、教学内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六、听课记录:一、教学过程1. 开场白张老师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意义以及实验内容,强调了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醒同学们要遵守实验室纪律。

2. 实验原理讲解张老师详细讲解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原理,包括实验所涉及的力学、热力学、材料力学等基本知识。

他结合实际案例,使同学们对实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实验步骤演示张老师亲自操作,向同学们演示了实验的各个步骤,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记录、实验现象的观察等。

在演示过程中,他强调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提醒同学们要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

4. 学生分组实验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

张老师指导各小组进行实验,解答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了实验任务。

5. 数据处理与分析张老师要求同学们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分析。

他引导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并总结实验结论。

6. 总结与反思张老师对本次实验进行了总结,对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他鼓励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效果1. 知识掌握通过本次实践教学,同学们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的原理和步骤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

2. 动手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积极参与,相互配合,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本次实验要求同学们分组进行,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了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4. 安全意识在实验过程中,张老师强调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使同学们树立了安全意识。

三、教学建议1. 加强实验前的理论讲解,使同学们对实验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

2. 适当增加实验难度,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笔记

(一)Word1、新建样式:格式-样式和格式-新样式第一段为一栏,第二段为两栏:在第二段之前插入分节符(插入-分隔符-分节符),类型为连续。

然后设置分栏(格式-分栏)2、插入脚注和尾注: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3、文档保护:(1)工具|选项|安全性:输入打开文件修改文件的密码(2)工具|保护文档|选择“仅允许在文档中进行此类编辑”|选择“填写窗体”|启动强制保护(3)工具|保护文档|选择“限制对选定的样式进行设置格式”|选择“设置”(去掉标题1)|启动强制保护4、名片制作向导:文件-新建文档-本机上的模板-其它文档5、边框和底纹:选择表格,鼠标右键,选择表格属性,打开属性对话框,单击“边框和底纹”按钮6、标题行重复:选择标题行,打开“表格”菜单->标题行重复7、表格排序:选择表格,打开“表格”菜单->排序,打开排序对话框,主要关键字为语文,次要关键字为数学,第三关键字为英语。

都为降序8、个性化课表:选择几个单元格,鼠标右键打开快捷菜单,选择合并单元格选择一列,鼠标右键,插入一列选择几个单元格文本,打开格式菜单->边框和底纹,设置边框和底纹选择表格,打开表格菜单->自动套用表格格式->选择简明型19、公式应用: 将光标定位到单元格中,打开表格菜单->公式10、绘制斜线表头:选择表格,打开表格菜单->绘制斜线表头11、文本转换为表格: 选择文本,打开表格菜单->转换->从文本转化为表格12、插入剪贴画:选择插入菜单->图片->剪贴画,在搜索文本框中输入“问号”13、繁体字:(1)工具-语言-中文简繁转换(2)单击工具栏繁体按钮14、中文版式:格式-中文版式15、断字和拼写检查: 格式-段落-中文版式:允许西文在单词中间分行鼠标右键单词,打开菜单进行拼写检查或者工具-语言-同义字库16、字体嵌入文档中:工具-选项-保存:嵌入truetype字体17、插入数学公式:插入菜单->对象->microsoft公式,打开公式编辑器18、水印效果:格式->背景->水印->文字水印19、插入文本框:(一)选择菜单“插入”→“文本框”命令,在级联菜单中选择“横排”或“竖排”,此时鼠标形状变成“+”形,按住鼠标左键在文档窗口中拖动绘制即可(2)单击“绘图”(视图-工具栏-绘图)工具栏上的【文本框】按钮,在文档中拖动鼠标,也可插入一个空的横排文本框;插入竖排的文本框只要单击【竖排文本框】按钮20、设置文本框格式:文本框里的文本可以对待象普通文本那样设置格式21、设置文本框边框和底纹:鼠标右键文本框对象,打开快捷菜单,选择“设置文本框格式”,设置边框为红色线条,底纹为纹理22、设置艺术字环绕效果:鼠标选择“艺术字”对象,打开快捷菜单,选择“设置艺术字格式”,选择“版式”标签,设置环绕方式为衬于文字下方。

《计算机应用基础》_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_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二章中文Windows XP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第四章中文Excel 2010第五章PowerPoint 2010●利用快捷工具栏启动:单击Office 2010快捷工具栏上【MicrosoftWord2010】图标。

●利用快捷方式启动:在桌面上建立Word 2010的快捷方式,双击快捷方式图标。

(2)常用退出方法(3分钟)(1)单击【标题栏】上Word图标,在弹出菜单中,单击【关闭】命令。

(2)单击菜单【文件】|【退出】命令。

(3)单击标题栏右边的【关闭】按钮。

(4)按Alt+F4组合键。

☺提示:在退出Word2010之前,用户应对正在编辑的文档进行存盘,否则在退出时系统将显示对话框,以提示用户是否将编辑的文档存盘,若误操作请单击[取消]。

3)Word 2010窗口组成及操作(教师演示介绍)(5分钟)Word窗口由【标题栏】、【工具栏】、【标尺】、【编辑区】、【菜单栏】、【任务窗格】、【视图按钮】、【状态栏】等部分组成。

学生听课状态:各部分的功能,我们在使用中讲解.4)视图方式(10分钟)(教师演示)(1)【普通】视图功能:是Word下默认的文档视图,用来输入、编辑和设置格式。

以最快速度进行输入和编辑文本,但不能正确显示图片、分栏、竖排等效果。

(2)【web版式】视图功能:在该视图中,Word能优化Web页面,外观与在Web或Internet上发布时的外观一致。

此外,视图显示文档在浏览器中的外观,可以看到背景、自选图形和其他在Web文档及屏幕上查看文档时常用的效果。

学生听课状态:(3)【页面】视图功能:在该视图状态下,可以查看到文档的分栏、页眉和页脚以及脚注和尾注等在页面上的实际位置,也可以查看图片的精确位置。

应用页面视图可处理图片和报版样式栏,并且可对文本、格式以及版面进行修改。

能够在屏幕上显示出打印的效果,即“所见即所得”,能实现页眉、页脚、页码等。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学习重要笔记

最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学习重要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笔记重要点概括)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从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根据表示计算机信息逻辑元件的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4代。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于美国宾州大学诞生,取名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

2、电子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两位主要人物(并称为“计算机之父”)。

A、奥地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主要贡献:提出了现代电脑的体系结构。

B、英国科学家阿兰·图灵主要贡献:创立通用计算机的理论,即“图灵机理论”。

3、电子计算机发展中经历的的四阶段4、计算机的发展趋势5、计算机的分类6、计算机的应用7、计算机的特点A.运算速度快。

B.运算精度高。

C、存储能力大(记忆容量大)D、逻辑判断能力。

E、自动控制能力。

8、数制及各进制的转换第二章一、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通常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计算机硬件系统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它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在一起。

1.运算器: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Arithmetic Logic Unit,简称ALU),是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部件。

2.控制器: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它按照主频的节拍产生各种控制信号,指挥整机工作,即决定在什么时间、根据什么条件执行什么动作,使整个计算机能够有条不紊自动执行程序。

3.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读取数据和存储数据,读取数据称为存储器的“读”,存储数据称为存储器的“写”。

存储器4.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简称I/O(Input/Output)设备。

用户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

四、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硬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由其硬件组成部分的性能指标构成的。

综合衡量一台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字长:字长是指计算机信息处理中,一次存取、传送和加工的数据长度,标志着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速度和精度,所以说字长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1.1 计算机的定义1.2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3 计算机的分类二、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1 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1.1 中央处理器(CPU)2.1.2 主存储器2.1.3 输入设备2.1.4 输出设备2.1.5 辅助存储器2.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2.2.1 系统软件2.2.2 应用软件三、计算机网络基础3.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3.1.1 局域网(LAN) 3.1.2 广域网(WAN)3.2 网络的拓扑结构3.2.1 总线型拓扑3.2.2 星型拓扑3.2.3 环型拓扑3.2.4 树型拓扑3.2.5 网状拓扑3.3 网络协议3.3.1 TCP/IP协议3.3.2 HTTP协议3.3.3 FTP协议四、操作系统基础4.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4.2 常见的操作系统4.2.1 Windows操作系统4.2.2 macOS操作系统4.2.3 Linux操作系统4.3 操作系统的功能与特性4.3.1 进程管理4.3.2 内存管理4.3.3 文件管理4.3.4 设备管理五、办公软件应用5.1 文字处理软件5.1.1 Microsoft Word5.1.2 WPS文字5.2 电子表格软件5.2.1 Microsoft Excel5.2.2 WPS表格5.3 演示文稿软件5.3.1 Microsoft PowerPoint5.3.2 WPS演示六、数据库基础6.1 数据库的概念与应用场景6.2 关系型数据库与非关系型数据库6.2.1 关系型数据库(SQL数据库)6.2.2 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6.3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6.3.1 数据库设计原理6.3.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附件:附1:计算机硬件示意图附2:TCP/IP协议图解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指一个作者在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和技术作品上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

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记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无论是处理日常事务、获取信息,还是进行专业的设计和分析,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对于提高我们的效率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我整理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笔记。

一、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设备。

CPU 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指令和处理数据。

内存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和数据,而硬盘则用于长期存储大量的文件和数据。

软件系统则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 等),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提供基本的服务。

应用软件则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而开发的,如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视频编辑软件(Premiere)等。

二、操作系统的使用(一)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 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操作系统之一。

掌握其基本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1、桌面和窗口管理熟悉桌面图标的排列和操作,如创建、删除、移动图标。

学会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关闭,以及窗口的切换和排列。

2、文件和文件夹管理了解文件和文件夹的概念,掌握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等操作。

学会设置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如只读、隐藏等。

3、系统设置能够通过控制面板进行系统的各项设置,如显示设置、声音设置、网络设置等。

(二)Mac OS 操作系统Mac OS 具有简洁美观的界面和独特的操作方式。

1、菜单栏和 Dock 栏熟悉菜单栏中各项功能的位置和操作。

Dock 栏用于快速启动应用程序。

2、访达(Finder)相当于 Windows 中的资源管理器,用于管理文件和文件夹。

3、系统偏好设置在这里可以对系统的外观、安全性、网络等进行个性化设置。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听课记录-计算机应用基础】
一、课程介绍
1.1 课程概述
1.2 目标与要求
1.3 教材与参考书目
二、计算机基本概念与原理
2.1 计算机的定义与分类
2.2 计算机硬件组成
2.3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概述
2.4 计算机工作原理
三、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3.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
3.2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
3.3 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
3.4 操作系统的命令与操作
四、网络基础知识
4.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4.2 网络拓扑结构与传输介质
4.3 网络通信协议与标准
4.4 网络安全与防护
五、数据库基础知识
5.1 数据库的概念与分类
5.2 数据库的组成与结构
5.3 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常见软件介绍
5.4 数据库的查询与更新操作
六、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
6.1 算法的定义与特性
6.2 算法的表示与设计方法
6.3 程序设计的流程与原则
6.4 常见计算机语言与编程环境介绍
附件:
1、课程教材附件A:计算机基本概念与原理详解
2、课程教材附件B:操作系统常用命令手册
3、课程教材附件C:网络安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课程教材附件D:数据库查询与更新操作示例
法律名词及注释:
1、版权:指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的法律权益。

2、专利:指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等技术成果的独占权利。

3、商标:指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识。

4、知识产权:指人们在科学、文化、技术等领域创造的财产权利。

高中计算机听课记录20篇

高中计算机听课记录20篇

高中计算机听课记录20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计算机在高中阶段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学生所学习。

下面是20篇关于高中计算机课程的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等基础概念和原理。

课堂收获:了解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的作用,理解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2.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主要内容:计算机网络的结构、协议、传输介质等知识。

课堂收获:了解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了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以及网络协议的作用。

3. 课程名称:数据结构与算法主要内容: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如栈、队列、链表、排序算法等。

课堂收获:了解了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进行解决。

4. 课程名称:Java语言程序设计主要内容: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异常处理等。

课堂收获:熟悉了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和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能够使用Java语言进行简单的编程。

5.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主要内容: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SQL语句的使用以及数据库管理等知识。

课堂收获:了解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操作,能够使用SQL 语句进行数据查询和管理。

6. 课程名称:Web前端开发技术主要内容:HTML、CSS、JavaScript等Web前端开发技术的基础知识。

课堂收获:掌握了Web前端开发技术的基础知识,能够使用HTML、CSS和JavaScript构建简单的网页。

7.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学主要内容:计算机图形学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算法,如线性变换、三维渲染等。

课堂收获:了解了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算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绘制和渲染。

8.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主要内容:操作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进程管理、内存管理等知识。

课堂收获:了解了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能够进行进程管理和内存管理等操作。

一年级小学信息技术上册听课记录表

一年级小学信息技术上册听课记录表

一年级小学信息技术上册听课记录表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
学期:上学期
学年:2021-2022学年
授课老师:XXX
---
课程介绍
本学期的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让他们了解并熟悉现代科技的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学
生将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工具和软件,并理解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

---
课程内容
第一课:计算机的基本使用
- 研究电脑的启动、关机和重启操作
- 了解电脑硬件的基本组成
- 研究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
第二课: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 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
- 研究如何创建、复制、粘贴和删除文件- 掌握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方法
第三课:文字处理软件
- 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作用和功能
- 研究如何创建、编辑和保存文档
- 掌握文字的格式设置和排版方法
第四课:图片处理软件
- 研究图片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 掌握选取、复制、粘贴和调整图片的方法
- 了解图片编辑和修饰的功能
...
---
总结
通过上述课程的研究,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他们学会了使用计算机进行基本操作,掌握了各种常用软件的基本
使用方法,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
努力,不断提高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能力。

---。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一、课程简介1.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2.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3.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常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性能指标、计算机的启动与关闭。

2. 操作系统:Windows 7/10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系统设置、常用输入法、系统安全与维护。

3.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 2010的基本操作、文档编辑与排版、表格制作、插入对象与图片、文档打印。

4. 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录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应用、数据排序与筛选、图表制作。

5. 演示文稿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幻灯片设计、动画与过渡效果设置、放映与输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践操作法:上机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正规出版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3. 上机实验教材:提供上机实验指导书,便于学生练习。

4. 网络资源:利用校园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上机实验成绩:学生上机操作的熟练程度、实验报告的质量。

3. 期末考试成绩:期末笔试或上机考试,检验学生综合素质。

4. 课程总结:学生对课程的反馈意见,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课程共计64课时,其中理论课32课时,上机实践课32课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旧课
分”“平均分”两列的数据。
(二)、讲授新课:
条件格式
自 Excel 97 之后,Excel 具备了条件格式功能。所谓条件格式 是指当指定条件为真时,Excel 自动应用于单元格的格式,例如,
讲授新课
单元格底纹或字体颜色。如果想为某些符合条件的单元格应用某
种特殊格式,使用条件格式功能可以比较容易实现。
操作步骤:
步骤一 设置 0 到 59 分的成绩格式,使其文字颜色为红色, 分析条件格式
加粗,底纹颜色为黄色
的添加操作步骤
1.选择要设置条件格式的单元格区域“C4:H18”,选择“格式”
-》“条件格式”,弹出“条件格式”对话框,如图 1 所示。
2.在“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条件 1”区域内,选择“介于”
编号:
课程名称 课题 授课班级
听课记录(20 ~20 学年第 学期)
保管年限: 五年 流水号:
《计算机应用基础》
§Excel 2003 的条 件格式的应用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授课日期
2×45 分钟 20 年 月 日
(一)、复习旧课;
公式、函数、自动填充 利用函数功能算出“2010 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中的“总
选项,在右边的输入框中分别输入“0”和“59” 。
3.单击“条件格式”对话框中的“格式”按钮,弹出“单元格
格式”对话框,设置字形为加粗,颜色为红色,底纹为黄色。
4.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条件格式”对话框。 二、更改或删除条件格式
教师讲解
思考:如何利用条件格式设置出综合评定的等级?
要求:利用条件格式,设置“2010 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
除条件格式步骤
2.在第二个判断条件 Value_if_false 中再次插入“IF”函数;
3. 在 第 一 个 判 断 条 件 Logical_test 中 填 入 “ J4>60 ”,
Value_if_true 为“合格,”第二个判断条件 Value_if_false 为“不合
格”。
(三)课程归纳总结: 本课程学习了条件格式设置功能。灵活地运用条件格式,可
总结
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一些比较实际的任务,从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四)课堂练习: 让学生动手操作 P219 的表格。
课堂练习
备课认真,准备充分,对上课要求、方法及进度安排有详细的说

明。内容娴熟、充实,运用自如。教学内容明确,重点突出。启发思 课 维,善于引导学生由浅入深、方法得当,运用合理;组织有序;能合 意 理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课件质量高,效果较好。上课有激情,具有
感染力。教学效果较理想。
见 听课人
中的“综合评定”
如果“平均分”>90,则“综合评定”为优秀;
如果 60<“平均分”<90, 则“综合评定”为合格;
如果“平均分”<90,则“综合评定”为不合格。
步骤:
1.插入“IF”函数,在第一个判断条件 Logical_test 中填入
分析更改或删
“J4>90”,则 Value_if_true 为“优秀”;
今天我们就以“2010 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为例来讲解如 何使用条件格式。
教学内容明确
一、条件格式的添加
在“2010 级计算机班成绩统计表”,要求:
1.设置 0 到 59 分的成绩格式,使其文字颜色为红色,加粗,
底纹颜色为黄色;
2.设置 90 到 100 分的成绩格式,使其文字颜色为蓝色,加粗,
底纹颜色为粉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