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规定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规定

特殊感染手术管理规定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1、特殊病原体感染手术前,必须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科派专人全程参与手术的监督指导工作。

2、手术通知单上必须注明隔离种类和感染诊断。

3、手术在负压手术间或普通隔离手术间进行。

室内设备力求简单、实用,并挂“隔离”标记。

4、参加手术人员要有明确分工,避免混乱。

手术器具,如手术衣、帽、口罩、鞋套、注射用品及输液装置等,尽可能采用一次性物品。

术中需要室外物品时,应用专线电话通知,并由室外人员传递,室内人员不得外出。

手术完毕后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手部的清洁消毒。

5、运送患者的平车应铺一条大单,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

设专用感染卡,以提示工作人员采取隔离方法。

术后应尽快将其送回隔离病房或恢复室。

途中避免不必要的停留。

用过的大单装黄色医疗废物袋双层扎紧(或注明特殊感染标记)后运送洗衣房消毒、清洗,必要时还要进行灭菌处理。

6、谢绝参观及实习,减少传播和扩散机会。

7、手术后的处理:⑴对手术间的环境和用过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⑵凡手术患者接触过和用过的器具、台面均用高效消毒剂洗刷、擦拭,或浸泡消毒后再处理。

⑶对重复使用的物品,在手术室内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并注明标志,加封后按双袋法送至洗衣房消毒、清洗,或送消毒供应中心先灭菌再清洗、包装灭菌。

经二次灭菌后作细菌监测,无致病菌方可再使用。

⑷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集中放于黄色医疗废物袋,加封后用双袋法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经高压灭菌后交医废处理中心。

⑸手术台、推车、仪器等设备均应在手术间内,用1:20“84”消毒液擦拭消毒。

(6)手术中使用的器具、手套等用高效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干净,包裹灭菌。

⑺参与手术人员应在手术室内脱去手术衣、鞋套并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经淋浴、更衣后方可离去。

⑻一次性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等应装入防水耐刺的容器中,密封后再送到医疗废物暂存点。

医院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

医院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

医院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的管理一、特殊感染概念指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炭疽杆菌、破伤风梭菌、SARS冠状病毒、气性坏疽等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患者的体液、分泌物、血液等对术间环境及术者造成污染,若处理不当可导致交叉感染引起某种疾病的流行与爆发。

二、术前的准备1物品准备:物品力求简单,不需要的用物搬离室外,术中使用一次性手术敷料,术中物品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

2.工作人员准备:禁止参观手术,手术人员穿双层隔离衣,戴双层口罩,防护鞋、鞋套及隔离眼罩,到岗前检查皮肤是否完整,若有皮肤破损禁止参加手术。

3,术间准备:应选择靠近手术室人口的隔离手术间或负压层流术手术间进行手术,在门口挂有隔离标记牌,尽量减少环境污染。

4.患者准备:使用专用接送通道和患者接送车,患者接送车不得与其他混放。

三、手术中的护理1工作人员:设定两名巡回护士,一名器械护士。

其中一名巡回护士做必要的传递工作和执行隔离措施,,术间工作人员在手术开始后,不得随意进出。

2.物品传递:在术中锐利器械不可徒手传递,需用弯盘传递,防止锐器伤手。

3.术中标本存放:严格检查盛放标本容器,以防渗漏,术中标本需在术后单独密闭送检,并在标签中注明传染名称告知病理科注意事项。

四、术毕护理1工作人员:术后,工作人员脱离防护用品,再次进行刷手并进行手消毒,更换口罩、帽子、鞋套后离开术间。

4.手术敷料器械、环境的处理:对可重复使用器械用含氯2000mg∕1,消毒剂浸泡30min后、装密闭转运箱,并在标签上注明传染类别、名称,交与消供中心,对使用过的器械,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消毒灭菌,并对灭菌后的物品进行生物学监测。

对术中用过的一次性用物放入黄色塑料袋进行双层打包并注明传染种类,进行终末处理或焚烧处理,对术后环境表面(无影灯、手术床、吊塔、器械桌、接送床等)用2000mg∕1含氯消毒液擦拭。

5.手术间的消毒:将术间封闭并开放层流净压系统开放72h,72h后做环境及用物的生物学监测及卫生学监测,平均菌落数<5cfu∕∏)3,并未检出特异性致病菌为合格,术间可开放使用。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4)术中消毒隔离:注意自身防护,穿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戴防渗透性能的口罩,穿隔离鞋, 凡接触患者及其分泌物、血液的操作均应该戴手套(手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操作结束应立即脱 去手套,并用免洗手消液消毒;有血液体液污染物飞溅操作时,应提前佩戴防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及时用浸有含氯消毒液的布类清除地面、物体表面血迹,保持台面、地面整洁。
(4)器械的处理:要将器械关节打开,擦去血迹,有序排放于器械盘,单包布包裏并装入黄色拉 圾袋,扎紧袋口,放入转运箱,外贴感染标志并注明感染病菌,送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灭菌。
(5)手术室仪器设备、物体表面:清洁人员按相应隔离标准做好个人防护,先使用清水擦拭各种 物体表面,注意擦拭顺序,应从污染较轻的表面到污染较重的表面,再用相应浓度的消毒液擦拭和 拖地,保留30分钟后再应清洁抹布清除残留消毒剂。
出视作感染手术),并将感染标识夹入患者病历,提醒手术间护士。 4.手术间护士:按照不同感染手术标识正确处理手术环境、器械、医疗废物等,做好标准预防,防
止医院内感染。 5.手术质控护士:做好规范处理的指导监督,提供符合要求的各类工具与含氯消毒剂。 6.一般感染性物品:指被乙肝、丙肝、HIV、破伤风、狂犬病以及结核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
10.术后处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一次性物品及敷料使用后及时装入黄色垃圾袋,垃圾袋装载量不超过3/4,扎紧袋口,外贴感 染标志并注明感染病菌,然后放入污染区黄色医疗废品转运箱,盖紧箱盖(送去焚烧无害化处理)。
(2)布类放入布袋内并密闭,注明感染病菌,送洗衣房清洗。
(3)吸引器瓶内根据污液量按比例吸入含氯消液,各100Omg/L。作用30分钟后再作常规处理。
9.术前准备
(1)手术间暂不用物品尽量移至室外,尽量使用一次性手术包和手术衣,术前备齐所需物品。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消毒隔离措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消毒隔离措

特殊感染手术处理原则、消毒隔离措特殊感染手术的护理原则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也是抢救及治疗病人的重要部门。

特殊感染是指由特殊病株引起的感染~分为特异性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是指气性坏疽、破伤风、炭疽、艾滋病.梅毒等。

特殊感染如果手术操作过程中某些环节被忽视~可能引起感染扩大~使手术失败~导致严重医院感染的发生。

因此~特殊感染手术过程中预防医院感染某些细微环节尤为重要。

手术必须遵循严格的环境、物品、使用后器械和病人的消毒隔离措施。

用过的器械和物品必须遵循先灭菌或高效消毒剂浸泡~再清洗~再灭菌,布类和手术衣装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内~有效封口并在袋外做好标记~作为医疗废物处臵。

一、术前准备当接到这类特异性感染的手术通知时~手术室应立即进行术前准备,术前准备包括术间准备.物品准备.人员安排.1.手术间的选择:选择感染手术间,负压手术间,进行~与其它手术间不相通的独立房间~并挂上隔离标识、注明时间;无条件时应安排在手术间当日手术的最后一台进行,以便对手术间空气进行彻底消毒.2.手术间的准备:手术间内用物力求简单~必需物品应齐全~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不需用的物品一律搬出室外~以免被污染。

根据手术通知单上所注明的手术名称~准备好器械、物品药品、尽量用一次性物品(如手术衣,布类包.隔离衣等)3.特殊准备:医疗垃圾袋,污物袋,含氯消毒剂,健之素,感染手术警示牌,消毒液地毯..4人员安排:安排三名护士参加,两名进入手术间做为洗手护士及内巡回护士~密切配合手术。

一名在手术间外当巡回护士~做必要的传递工作和执行隔离措施。

内巡回护士不得外出~手术间禁止人员参观。

、术中配合要点二1.根据不同隔离种类严格进行术中管理,防止对手术室环境的污染,手术间门外挂”感染手术谢绝参观”标示牌.严格控制进入手术间的人数~减少人员进出手术间的次数; 2.禁止参观人员入内,关闭门窗。

3.参加手术人员应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防护眼镜、鞋套,台上人员应戴两付手套4.手术开始后~直至手术结束前~参加手术人员不得离开手术间~禁止进入其他手术间和清洁区;5.病人进入手术室时~内巡回护士随病人进入手术室,外巡回护士在手术未结束前为室内人员准备好更换的拖鞋,送病人的推车仍放入手术间~进行消毒处理;6.尖锐器械应臵于弯盘内传递~有条不紊地进行手术~以防意外发生。

手术室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管理制度1、感染手术患者安排择期手术时,管床医生应检查电子病例中检验结果是否完善。

特殊感染手术患者安排择期手术时,管床医生应打电话通知手术室,以便做好手术安排及准备。

2、手术间管理:(1)特殊感染手术患者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洁净手术部应在在正负压手术间进行。

(2)感染手术患者手术间门口挂“隔离”警示牌,拒绝参观。

(3)床单位尽量使用一次性耗材。

(4)根据感染手术风险合理安排手术的台次。

3、用物管理:(1)感染手术用物尽量准备齐全,避免频繁进出手术间;特殊感染手术术中所需物品由手术间外护士递入,做到物品只入不出。

(2)特殊感染手术尽量用一次性用物,用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3)无关用物不存放于手术间。

(4)患有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应使用带有细菌过滤器的麻醉机,并在使用后立即进行麻醉机消毒。

4、人员管理:(1)术间人员进行标准预防:进行外科手消毒、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正确佩藏一次性手术帽、防护口罩眼罩、穿一次性无菌手术衣、佩戴一次性防水鞋套;离开手术间前,相关人员需脱去污染的衣物、鞋套、手套。

(2)接触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相关手术或接触人员必须佩带防护口罩或呼吸器,如N95口罩。

(3)对于特殊性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SARS感染患者等特殊手术结束后需进行沐浴更衣后再重新进入手术间。

(4)限制术间人员数量以及走动频次,限制手术内外廊开启的频次,拒参观人员,根据感染性手术的性质(如特殊感染性手术、多重耐药菌感染手术等),手术间可酌情设置内外两名巡回护士,相对区分操作空间,内外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5)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必须戴手套。

5、患者管理:(1)对于患有空气传播以及飞沫传播疾病的患者,病情允许时应佩戴外科口罩;患有接触传播疾病的患者应更换清洁的病号服。

(2)运送患者的转运车应铺一条大单,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以一次性材质为佳;设专用感染标识,以提示工作人员采取隔离措施。

手术室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手术的应急管理制度

手术室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手术的应急管理制度

手术室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手术的应急管理制度为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医院性感染的发生,传染病病人或特殊感染病人的手术都应严格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和标准预防原则。

一、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手术:(一)霍乱、破伤风、结核、绿脓杆菌感染者的手术。

(二)艾滋病、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各类病毒性肝炎、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手术。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者的手术。

二、传染病或特异性感染手术的应急程序(一)传染病及特殊感染病人需手术时,需提前报告手术室护士长和医院感染管理科。

(二)手术室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准备专用手术间,搬出手术间内多余物品,备齐必备物品,室外挂“感染手术”警示牌。

(三)各类人员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标准预防原则。

(四)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手套、隔离衣、防护膜、护目镜、口罩、防护鞋或鞋套。

(五)室内、外各设一名巡回护士、严格控制入室人员。

(六)手术人员皮肤应无破损,参加手术人员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护目镜,门口放置充满消毒液的地垫。

(七)内巡回护士随病人进入手术室,平车留在手术间内。

(八)术中一切物品均室外护士供应、传递,室内人员不得随意外出。

(九)手术完毕,由外巡回护士将病人送至病房,平车仍放回手术间。

(十)手术人员脱去帽子、口罩、隔离衣、手套、护目镜,速干手消毒后更换拖鞋,离开手术室。

(十一)手术间空气、物品、手术器械、医疗废物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严格处理。

(十二)手术间空气净化消毒关闭,待空气、物表监测合格后开放手术间。

医院感染管理科年9月2日2013手术室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手术的应急处理流程会理县中医院手术室传染病或特殊感染手术的应急处理流程。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手术室感染手术、特殊感染手术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三、组织管理1. 成立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组织实施、监督指导、评估和改进工作。

2.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应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手术室等部门相关人员。

3.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四、制度管理1.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目标、任务、职责和流程。

2.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定期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

3.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制度,明确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个人防护、环境消毒等。

4. 制定手术室医院感染报告制度,明确手术室医院感染报告的程序和要求。

五、人员管理1. 医务人员应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了解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2. 医务人员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手卫生管理制度。

3. 医务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帽子、手套等。

4. 医务人员应遵守手术室医院感染报告制度,及时报告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

六、环境管理1. 手术室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2. 手术器械应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灭菌,确保无菌状态。

3. 手术室应设置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明确各区之间的界限和流向。

4. 手术室应配备必要的消毒灭菌设备,如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消毒灯等。

七、监测与评估1.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手术室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评估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的效果。

2. 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制定和落实改进措施。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手术室是医院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高风险的区域,因此有必要对手术室特殊感染进行管理。

特殊感染是指手术室环境中存在的病原体传播和感染的情况。

本文将从手术室特殊感染的原因、手术室特殊感染的管理措施以及特殊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手术室特殊感染主要原因包括手术室环境污染、手术器械不洁、人员操作不规范等。

手术室环境污染是导致特殊感染的主要因素之一,手术室内的空气中可能存在一些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手术器械不洁也是导致特殊感染的重要因素,如果手术器械没有经过严格的消毒清洗,就可能带来一些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此外,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操作不规范也是导致特殊感染的重要原因,例如医务人员没有做好洗手或戴手套等个人卫生习惯。

针对手术室特殊感染的管理,首先要加强手术室内的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

手术室应该定期进行彻底清洁,保持室内整洁干净。

对于手术器械,要求医务人员进行严格的消毒清洗,确保手术器械没有残留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

此外,还应对手术室内的空气进行处理,采取空气消毒措施,降低手术室内的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的浓度。

其次,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手术室内的医务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手术室特殊感染的危害和防控措施。

医务人员应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做好个人卫生,如定期洗手、戴手套等。

医务人员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随意修改和操作手术器械,以免引起交叉感染。

另外,加强特殊感染的监测和评估。

手术室应建立手术室特殊感染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手术室进行特殊感染的监测,对感染率、感染类型和感染原因等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监测结果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医务人员进行通报,以便及时采取优化和改进措施。

最后,加强手术室特殊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

手术室应建立一系列的预防控制措施,如手术室门诊控制、手术室内空气净化、手术器械消毒等。

手术室门诊控制包括控制手术室的进出口,严格控制人员进出手术室的次数和对象,减少感染的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室特殊感染手术管理制度
气性坏疽、破伤风、炭疽、阮毒等特殊病原体所致感染,属引流物一分泌物隔离,对高温、干燥、消毒剂都有强大抵抗力。

手术室患者都有较深的手术伤口存在易受到感染,故在做这类外科特异性感染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以绝对保护其它手术病员和工作人员的安全健康。

一、特殊病原体感染手术前,必须通知感染管理科,感染科派专人全程参与手术的监督指导工作。

二、手术通知单上必须注明隔离种类和感染诊断。

三、手术室内设备力求简单、实用,并挂“隔离”标记。

四、参加手术人员要有明确分工,避免混乱。

手术器具,如手术衣、帽、口罩、鞋套、注射用品及输液装置等,尽可能采用一次性物品。

术中需要室外物品时,应用专线电话通知,并由室外人员传递,室内人员不得外出。

手术完毕后工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手部的清洁消毒。

五、运送患者的平车应铺一条大单,将患者整个包裹起来。

设专用感染卡,以提示工作人员采取隔离方法。

术后应尽快将其送回隔离病房或恢复室。

途中避免不必要的停留。

用过的大单装黄色医疗废物袋双
层扎紧(或注明特殊感染标记)后运送洗衣房消毒、清洗,必要时还要进行灭菌处理。

六、谢绝参观及实习,减少传播和扩散机会。

七、手术后的处理:
1、对手术间的环境和用过的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方法: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手术间清洁整理。

手术间通风换气,彻底清扫,再用静电吸附式消毒机或紫外线照射消毒2小时并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2、凡手术患者接触过和用过的器具、台面均用高效消毒剂洗刷、擦拭,或浸泡消毒后再处理。

3、对重复使用的物品,在手术室内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并注明标志,加封后按双袋法送至洗衣房消毒、清洗,或送消毒供应中心先灭菌再清洗、包装灭菌。

经二次灭菌后作细菌监测,无致病菌方可再使用。

4、所有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集中放于黄色医疗废物袋,加封后用双袋法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经高压灭菌后交医废处理中心。

5、手术台、推车、仪器等设备均应在手术间内,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6、手术中使用的器具、手套等用高效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再清洗干净,包裹灭菌。

7、参与手术人员应在手术室内脱去手术衣、鞋套并装入黄色医疗废物袋,经淋浴、更衣后方可离去。

8、一次性锐利器具、针头、刀片等应装入防水耐刺的容器中,密封后再送到医疗废物暂存点。

9、若接受手术者为传染病患者,发生职业暴露事件后,严格按照我院职业暴露事件规定及处置流程进行局部处理和预防治疗等。

10、手术器械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后,标识清楚,通知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处理。

手术间空气消毒2h后,彻底清扫,再次消毒2h并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八、朊毒体感染患者,手术室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特殊感染手术消毒隔离措施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