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接纳

答:接纳是指接受、相信和尊重。但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接纳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2.矫正社会工作

答:矫正社会工作又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3.置信区间

答: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即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的误差范围。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置信区间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这个概率被称为置信水平。

4.实验研究

答:实验研究是指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实验研究的方式起源于自然科学,同时这种方式也更多的是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在社会研究中,实验的方法由于受到社会伦理、政治、道德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应用起来相对困难。但是,实验研究的逻辑和思想却是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之一。它是我们探讨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最为有力的工具。实验一般由三组基本要素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

5.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社会工作行政可以分为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和微观社会工作行政。微观社会工作行政是指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事的行政活动。从微观的角度看,社会工作行政的意义包括:①有助于社会工作机构做出正确的行政决策,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员工培训模式、服务方案是正确与取消等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高机构的组织效率;②有助于机构改善服务的品质;③有助于机构获得政府及资助团体的进一步的财政支持;④有助于机构员工个人绩效提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与技巧。

答:(1)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

①任务中心的问题解决过程有五个阶段:

a.问题探索。运用行为治疗的方法探讨案主关心的问题、确定问题、清楚地定义问题并排出问题的优先次序。

b.协议。确定问题属于哪一种后与案主协商出一个改变的目标。

c.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出具体的目标。

d.迈向目标,完成任务。

e.结束。这时要回顾已取得的成就。

②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

a.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

如果案主是被转介的,则首先要找出转介者的目标,然后与案主和转介者协商制定目标。列出案主关心的问题,解释“任务中心”模式,要定义问题,与案主决定“目标问题”。可以选择三个优先考虑的问题,由案主排次序,共同确定问题的种类,与案主协商制定合同。

b.阐述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

如果“目标问题”是经过慎重选出的,就缩短任务选择阶段。要让案主自己思考任务及可能的效果,工作者则要提供问题解决的手段并支持案主履行任务。

c.结束阶段

在工作快要结束时,工作者应该与案主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这时要与案主一起回顾重要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并帮案主确定进一步工作的领域。在决定终结这项工作时,要评估每个人的“投入与产出”,并小心地说“再见”。

(2)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技巧

此模式对工作者的技巧要求包括:

①倾听的能力;

②抓住案主问题核心的能力;

③与案主达成协议的能力;

④沟通与回应的能力;

⑤工作者不仅要提供服务,还要作为增权的伙伴;

⑥工作者要能清楚界定时间限制,在提醒案主将要结束“合同”时不会伤害案主。

2.简述小组工作的类型。

答:对于小组工作的类型,可以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1)以小组成员的关系来划分:初级小组与次级小组。

初级小组很小,成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人交流,成员之间因此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表示积极的或消极的感情;

次级小组的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或兴趣,但相互间的影响较小而且关系不很亲密。

(2)以小组的形成方式来划分:组成小组与自然小组。

组成小组是通过外部的影响或干预聚合起来的小组,通常有机构发起或主办人发起两种方式;

自然小组是以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外部的推动力构成,往往是基于一些自然发生的事件、成员间的自然吸引等,通常没有组成的发起人。

(3)以小组工作结构来划分:正式小组与非正式小组。

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目标和态度;

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通常,它对小组成员的行为指导没有明确规定的目标。小组中的人喜欢非任务关系的互动,或者依靠小组达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

(4)以成员的参与程度来划分:志愿小组与强制小组。

志愿小组是因成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

强制小组不是因成员自身的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

(5)以成员进出的自由程度来划分:封闭小组与开放小组。

封闭小组从小组聚合的开始到结束,成员自由进出,小组较少变动,增加新成员时也往往要经过现有成员的评审;

开放小组是在小组过程的任何时间成员都可以自由出入,小组可经常有变动。

(6)以小组工作的目标来划分:

①朋辈小组,其目标是促进成员中的朋友关系或社会互动;

②教育小组,目的是增进小组成员的知识与技巧;

③成长小组,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④治疗小组,旨在帮助小组成员改变任何反社会的行为,克服个人问题,治愈他们遭遇的创伤;

⑤会化小组,主要是帮助成员学习社会技巧和能为社会接受的行为模式;

⑥兴趣小组,目的是发展和培养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特别兴趣。

3.简述社区工作中关系建立的技巧有哪些?

答:社区工作中关系建立的技巧有:

(1)与群众初步接触的技巧

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居民,首先是设法建立信任关系和引起谈话兴趣,所以要分层次地展开:

①介绍自己:工作者要准备一两段开场白,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采取不同的自我介绍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