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二)【圣才出品】
2013年山东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山东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e7cdc7ba58da0116c1749f1.png)
1/1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圣才电子书
2013年山东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微观社会行政
2.补救性社会福利模式
3.回归分析
4.同期群研究
5.社会运动理论
6.社会互动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
2.简述抽样的一般过程。
3.简述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4.实地研究的过程和其特点。
三、论述题
1.论述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及其在社会政策体系中的角色与地位。
2.一个社区,有单亲贫困家庭19户,其中单亲父亲家庭10户,单亲母亲家庭9户,存在单亲男孩10个,单亲女孩9个。
假如你是一个社工,请你为这些群体对象设计一份社区服务计划。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16af1f8aa45177232e60a262.png)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和答案详解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全套内容简介•北京师范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全国名校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精选及详解(部分视频讲解)•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名校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
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2022年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专用教材•2022年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题库•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网授精讲班展开视频列表说明:《专用教材》根据大纲对重点内容进行了整理,《考研题库》参考名校考研真题并精选重要习题编写而成,网授精讲班对大纲的重要考点进行了讲解。
•试看部分内容第一篇社会工作硕士考试大纲解读第一章社会工作硕士考试介绍一、考试性质全国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考试的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
这两科是全国社会工作硕士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和实务操作课程。
二、考试目标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公正”的专业价值观,掌握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熟悉我国社会政策,具备较强的社会服务策划、执行、督导、评估和研究能力,胜任针对不同人群及领域的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
考试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运用理论及相关的专业技巧和方法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能力。
三、考试方式与分值《社会工作原理》和《社会工作实务》两科总分均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由各培养单位自行命题,全国统一考试。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第二章社会工作硕士考试指导范围全国MSW考试专业课考试包括《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实务》两科。
考试指导范围如下:壹考试科目:社会工作原理社会工作原理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及社会学基础知识两个方面的知识。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圣才出品】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手册》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05f304c31b765ce05081481.png)
第三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一、接案1.接案的含义接案是指社会工作者和有可能成为案主的人开始沟通,并初步达成协议一起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接案作为正式助人过程的开始,对于社会工作者而言,是和案主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重要阶段,也是成功地进行预估和介入的必要前提。
社会工作者和案主在此过程中能否通过有效的沟通,达成一起努力解决问题的初步共识,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2.接案前的准备一般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前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事务性准备和心理准备。
(1)事务性准备社会工作者在接案前的事务性准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对案主相关信息的收集;②对于初次面谈时间、地点、环境方面的安排;③草拟面谈提纲。
(2)心理准备①心理准备的含义心理准备是指能否根据已有的信息,运用同理心来感受案主的处境和想法。
②心理准备的意义这是一种尝试性的假想,想像案主在会谈时可能会有的想法和感觉,但经过这样的设身处地地为案主而思考,工作者虽未能亲历案主的生活,也能加深对案主的理解,以便在真实的会谈中,更容易进入案主的世界。
③心理准备的内容心理准备除了同理心,还包括工作者对自身的思考和反省。
当面对某个案主时是否会有特别的感觉;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案主是否有类似之处;自己希望和案主产生怎样的互动;自己的性格、情绪、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可能对案主产生怎样的影响。
3.初次面谈(1)初次面谈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初次面谈意味着实质性接触的开始,对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次会面其实也像一场无形的“较量”,双方都通过第一印象来揣摩和掂量着对方。
面谈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和一种技术。
(2)面谈的基本程序①自我介绍作为初次与案主见面,要热情地招呼案主,并主动介绍自己。
如果是案主家人同来的,也可以让他们坐定后——进行自我介绍。
其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对案主的称呼最好能征询案主本人的意见,一般用较为正式的称呼,这样更能让案主有被尊重的感觉;b.让案主感觉舒服,在进入正题前,工作者可以稍稍寒暄,以缓解案主紧张惶恐之情,给人以温和可亲近的感觉;c.需要留意案主的语言表达方式,运用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语言进行交谈,但应避免模仿他们的口音或说话习惯,这样他们可能会觉得受到严重的冒犯;d.社会工作者要十分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无论是举手投足还是脸部表情都应向案主传递着尊重、接纳、关怀和专业的素质。
2012年武汉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武汉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99642a4a6c30c2258019e2a.png)
2012年武汉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简要概述题1.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答: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老年人及其家人,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社会处境的特殊性,老年社会工作者会遇到许多特殊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特点:(1)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行为。
社会工作者可能会不自觉地接受了社会中许多对老年人的刻板看法,并纳入到了自己的价值观系统中。
他们可能会认为做老年人的工作没有太大价值,有挫折感,因而在工作中对老年人表现出厌恶、歧视、不耐烦,认为做老年人工作低人一等,是退而求其次。
老年歧视还会影响制订为老年人服务的规划,并造成应有服务的缺失。
(2)反移情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做老年社会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可能会出现反移情,不仅会表现为对老年人特别不好,缺乏耐心和关怀,还会表现为对老年人过度保护,想要“拯救”老年人。
当无法缓解老年人面对的不可避免的丧失时,同情就变成了怜悯,助人工作便会失去成效。
当挽救老年人的努力失败后,社会工作者很容易把挫折感转成对老年人的愤怒和敌意。
(3)社会工作者要善于自我意识与自我督导。
同老年人打交道会时刻提醒社会工作者生命的进程,让社会工作者看到由生到死的不可逆转。
当事人经历的死亡和丧失,必然会让社会工作者联想到自己将来也要经历这一切,因而感到痛苦。
有时甚至害怕个案辅导还没有做完,老年人就会与世长辞。
这样的情形会给社会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会感到自责或力不从心。
所以在做老年人辅导工作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审视自己对老年人、对垂死和死亡的感受。
有时这些感受来自过去的生活经验和遭遇,社会工作者首先要把自己的问题梳理好。
(4)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多学科合作。
老年人问题常常涉及许多方面的工作。
做老年人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合作,从事老年社会工作需要培养团队工作能力。
懂得协调、配合不同的学科共同开展老年人服务工作,才能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2.阿瑟·邓汉姆社区工作的原则。
(NEW)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22a73a19767f5acfa0c7cd0d.png)
目 录2016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2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1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0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6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家庭生命周期2.接纳3.制度的路径依赖4.个案会谈5.职业福利6.相对贫困7.二元劳动力市场8.社会建构理论9.身份制度10.社会性断乳二、简答题1.小组工作的职业伦理。
2.试述组织的性别环境,分析其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
3.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与相冲突的地方。
4.简述城市化的内容,分析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遇到的问题。
5.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制的特点与功能。
三、论述题1.什么是现代化的传统社会发展战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试述现代化传统发展战略的得失。
2.个案工作中的专业技术理性与道德、政治实践的冲突。
2013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3年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试题一、名词解释1.支持性技巧2.互惠式小组3.目标树4.参与式发展5.政策偏离二、简答题1.社区资源养老项目中整合资源要做哪些工作?2.社会政策的实施模式及优缺点?3.我国在推进民生保障一体化过程中重点领域策略?三、论述题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社会工作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如何?四、选择题比较容易,认真上好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这门课就基本没问题或者略看一下袁方的《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五、判断题(也不太难,同上)有几个关键性概念:覆盖性误差,单位五问卷误差,样本缺失六、计算题这个没怎么做出来,有十分。
据说基本可以放弃。
2012年北京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社会工作实务一、名词解释(共5题)1.个案访视2.小组规范3.社会发展4.公共服务均等化5.社会政策评估二、简答题(共3题)1.试述“人在环境中”。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437社会工作实务 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437社会工作实务 考研真题(名词解释)【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dd62efe08a1284ac850433e.png)
一、名词解释1.现实性心理反应(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现实性心理反应是指案主求助时出现的一种情绪和态度反应。
这种反应表现为对工作者的态度预期与现实差距之间的比较,以及求助时忐忑的心情。
一般来说,服务对象的现实性反应来源于下列原因:(1)恐惧面对失败的人生,缺少承认问题的勇气;(2)逃避自己,不愿面对现实,恐惧改变;(3)过去曾有过成功或者不成功的求助经验,因而对助人者的能力有怀疑;(4)不知如何表达自己,怀疑助人者是否能理解和接纳自己;(5)在他人转介下或强迫下前来机构,自己并不情愿求助。
2.矫正社会工作(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矫正社会工作又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
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3.实地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实地研究是指一种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以参与观察和无结构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来理解和解释现象的社会研究方式。
实地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方式,也是一种理论建构型的研究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将实地研究区分为参与观察、个案研究等。
4.再测信度(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研)答:再测信度是指对同一群对象采用同一种测量,在不同的、时间点先后测量两次,根据两次测量的结果计算出相关系数,这种相关系数就叫做再测信度。
这是一种最常用、最普遍的信度检查方法。
使用这种方法时,两次测量所采用的方法、所使用的工具是完全一样的。
再测信度的缺点是容易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即在前后两次测量之间的某些事件、活动的影响,会导致后一次测量的结果客观上发生改变,使两次结果的相关系数不能很好地反映两次测量的实际情况。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fc67c7b06c175f0e7dd1378e.png)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一、名词解释1.小组生命周期答:小组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包括原始期、形成期、中前期、重整期、中后期、成熟期、结束期等。
小组为达到小组目标而形成,那么也必然因为小组目标的实现而结束。
2.社会工作督导答:社会工作督导是专业训练的一种方法,是由机构内资深的社会工作者,对机构内新进入的工作人员、一线初级工作人员、实习学生及志愿者,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持续的监督、指导,传授专业服务的知识和技术,以增进其专业服务技巧,进而促进他们成长并确保其服务质量的活动,可以在一个小组中实现,也可以在一对一的基础上实现。
3.接纳答:接纳意味着接受、相信和尊重。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
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
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4.社会工作评估答:社会工作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查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社会工作评估具有持续性、互动性、逐步深入、知识指引性等特点。
5.社区矫正答:社区矫正是指与在监狱执行的“监狱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
它是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
6.社区康复答:社会康复是指从社会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为残疾人创造一种适合其生存、创造、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的活动,其目的是使残疾人享受与健全人同等的权利,达到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目的。
7.家庭雕塑答:家庭作为社会环境的一种,对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成长、塑造有重要的影响。
(NEW)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NEW)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a44174d8cc22bcd127ff0c07.png)
目 录第一部分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2016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山东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第一部分 深圳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2016年深圳大学心理与社会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同感2.开放小组3.社会行政4.参数值5.效度6.简单随机抽样二、简答题1.个案管理的原则。
2.小组工作实务的常见类型。
3.问卷调查的优点。
4.偶遇抽样、判断抽样、定额抽样、雪球抽样四种非概率抽样方式的做法和优缺点。
三、论述题1.个别发送、邮寄发送、集中填写、当面访问的做法和优缺点。
四、设计题1.李奶奶今年87岁,老伴去世多年,自己因为有高额的退休金所以不愁生活的问题,育有两个女儿,含辛茹苦的将两个女儿拉扯大,但是两个女儿只在乎老人高额的退休金而对老人的精神陪伴不管不问,无奈之下李奶奶只好住进福利机构的养老院,现在生活上有人照顾但是精神上无人陪伴,李奶奶对此很不高兴,但是并不责怪两个女儿。
运用通用过程模式设计一个个案介入措施。
2.近几年来城市打工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由于深圳市户籍限制的原因,子女的教育也成为了问题,大多数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不足,亲子关系出现问题,现在以“放飞爱我与孩子共同成长——企业留守儿童亲子互动小组”来写一篇计划建议书(小组活动次数为5次)。
第二部分 兄弟院校考研真题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山东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e5f13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d.png)
目 录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不完整)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不完整)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不完整)及详解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不完整)一、名词解释1.2.发展故事的问话3.临床督导4.服务介入5.结构式访谈6.区群谬误7.入户抽样8.中心极限定理二、简答1.行为主义理论的四中学习形态。
2.小组工作中的沟通。
3.简述内容分析以及举例说明。
4.一幅图,让描述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
三、论述1.论述社会个案工作在我国社会工作实践领域的具体应用和意义。
2.分析十八届五中提出的理念、目标等,对社会工作发展前景的影响。
3.问卷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一、名词解释1.预估2.家庭治疗3.解构式问话4.社会支持网络5.赋权6.效度7.立意抽样8.详析模式二、简答1.简述叙事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2.简述社会小组中心模式。
3.简述社会服务机构评估的类型与方法。
4.简述实地研究中实验方法的应用特点。
5.一个民意调查,简述分析方法。
三、论述1.依据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在实习过程中如何开展社区社会工作。
2.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2013年武汉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3年武汉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2e92c38a453610661fd9f450.png)
2013年武汉大学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直接介入
2.儿童社区工作
3.人生回顾疗法
4.医务社会工作
5.社会康复
6.社会弱势群体
二、简述题
1.通用过程模式如何分析人与资源的互动?
2.简述签订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技巧。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原则是什么?
4.简述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应用及其评价。
三、案例分析题
案例:张女士今年52岁,10前与现在的丈夫组建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比较特殊,双方都是再婚家庭。
13年前,张女士因为前夫有外遇而离婚,单身了三年之后,与现任的丈夫认识。
当时,丈夫带着一个12岁的女儿小丽。
因为张女士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就把小丽当亲生女儿来看,但10年时间过去了,小丽从来没有叫过她一声妈妈,小丽小时候还经常给张女士找麻烦。
即便如此,张女士现在还给小丽张罗了一个男朋友,但小丽似乎并不领情,这个矛盾一直僵持到前一段时间,在男朋友的问题上,张女士让小丽考虑考虑,可小丽却与张女士吵起来,并说这不是张女士的家,让她不要瞎当家,并且张女士的丈夫也不替张女士说话。
为此,张女士非常伤心,她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了,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她。
问题:从社会工作专业的角度,简要分析张女士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介入策略。
四、方案设计题
假如你是一家老人福利院的社会工作者,针对福利院老人的需求,拟定一份机构服务方案。
北京城市学院2023年《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
![北京城市学院2023年《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fe452d4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50.png)
北京城市学院2023年《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真题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小题30分)1.简述家庭社会工作的特征。
2.简述接案的资料准备工作内容。
3.社会研究中影响研究者对样本规模确定的因素有哪些?二、案例分析题(每小题30分,共3小题90分)1.年仅11岁的王辉在两年前亲眼目睹一场车祸夺去了爸爸妈妈的生命,至今仍常常做噩梦、在睡梦中惊醒、大叫。
目前他与75岁的爷爷相依为命,因为缺乏经济来源,爷爷平时靠捡拾废品补贴生活费,懂事的王辉也经常帮忙整理,因此身上常常带有异味,引起一些同学不满和嘲笑。
爷爷越来越行动不便,对王辉的照顾也越来越力不从心。
王辉本想要好好学习,早点能够独立照顾爷爷,但因学习找不到方法,考试成绩越来越差,导致王辉对学习失去信心,产生厌学甚至逃学。
爷爷知道后特别生气,经常用打骂的方式想让他继续好好读书。
社工机构得知这一情况,决定让小张负责对王辉运用个案管理的工作方法开展服务。
请回答以下问题:(1)分析并说明王辉有哪些需要?(2)本案例中个案管理的工作重点是什么?(3)针对王辉的需要,说明小张开展个案管理服务帮扶的内容。
2.某社区矫正机构拟将A社区刑满释放人员的综合管理纳入服务范围。
经调查,该社区刑满释放人员中无业者居多,但社区提供的各种就业资源利用率却比较低。
对此,社会工作者对有劳动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自己的定位、对就业的看法等。
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发言。
“我们这种人是社会的‘渣滓’,在里面蹲了那么多年,现在出来还能有啥用,什么都不会,出门坐哪路公交车都搞不定,更别说工作了。
”“到哪里人家都戴有色眼镜看我,犯了一次错误,难道要一辈子受惩罚?”“现在找工作都得上网,我连电脑都不会用,去哪儿找工作都不知道,哪家单位会要我啊。
”“社区里适合我们的岗位不多,上次去办理就业登记,人家看了我的档案就说,‘好多人还安排不过来呢,你就慢慢等吧。
’”“社区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跟也跟不上,再说现在工作都要政审,我们肯定通不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硕士《437社会工作实务》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接纳
答:接纳是指接受、相信和尊重。
但是在社会工作实践中,接纳并不意味着我们总是要同意其他人的价值或我们要放弃自己的价值去支持另外某一个人的价值。
当案主的行为违反一般道德,或当案主的价值观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相左时,接纳方面的问题便会产生。
拒绝接待,或在接待中用明确的道德判断或价值判断来标定案主,都是违反接纳原则的。
2.矫正社会工作
答:矫正社会工作又称矫治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在矫正体系中的运用。
它是指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技术,为罪犯(或具有犯罪危险性的人员)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处遇、社会处遇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
3.置信区间
答:置信区间是指由样本统计量所构造的总体参数的估计区间,即在某一置信水平下,样本统计值与总体参数值的误差范围。
在统计学中,一个概率样本的置信区间是对这个样本的某个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
置信区间展现的是这个参数的真实值有一定概率落在测量结果的周围的程度。
置信区间给出的是被测量参数的测量值的可信程度,即前面所要求的“一定概率”。
这个概率被称为置信水平。
4.实验研究
答:实验研究是指一种经过精心的设计,并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研究者通过操纵某些因素,来研究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研究者通过引入一个变量(即自变量),以观察和分析它对另一个变量(即因变量)所产生的效果。
实验研究的方式起源于自然科学,同时这种方式也更多的是在自然科学中应用。
在社会研究中,实验的方法由于受到社会伦理、政治、道德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应用起来相对困难。
但是,实验研究的逻辑和思想却是社会研究中最重要的方法论基础之一。
它是我们探讨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最为有力的工具。
实验一般由三组基本要素构成: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和因变量;前测和后测。
5.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社会工作行政可以分为宏观社会工作行政和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微观社会工作行政是指在政府部门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事的行政活动。
从微观的角度看,社会工作行政的意义包括:①有助于社会工作机构做出正确的行政决策,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员工培训模式、服务方案是正确与取消等方面做出明智的选择,从而提高机构的组织效率;②有助于机构改善服务的品质;③有助于机构获得政府及资助团体的进一步的财政支持;④有助于机构员工个人绩效提高。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与技巧。
答:(1)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工作过程
①任务中心的问题解决过程有五个阶段:
a.问题探索。
运用行为治疗的方法探讨案主关心的问题、确定问题、清楚地定义问题并排出问题的优先次序。
b.协议。
确定问题属于哪一种后与案主协商出一个改变的目标。
c.工作者与案主共同制定出具体的目标。
d.迈向目标,完成任务。
e.结束。
这时要回顾已取得的成就。
②工作阶段中的步骤与方法
a.开始接触、探索和协议阶段
如果案主是被转介的,则首先要找出转介者的目标,然后与案主和转介者协商制定目标。
列出案主关心的问题,解释“任务中心”模式,要定义问题,与案主决定“目标问题”。
可以选择三个优先考虑的问题,由案主排次序,共同确定问题的种类,与案主协商制定合同。
b.阐述目标及要完成的任务
如果“目标问题”是经过慎重选出的,就缩短任务选择阶段。
要让案主自己思考任务及可能的效果,工作者则要提供问题解决的手段并支持案主履行任务。
c.结束阶段
在工作快要结束时,工作者应该与案主讨论结束工作接触的可能效果。
这时要与案主一起回顾重要的进步并给予鼓励,并帮案主确定进一步工作的领域。
在决定终结这项工作时,要评估每个人的“投入与产出”,并小心地说“再见”。
(2)任务中心模式个案工作的技巧
此模式对工作者的技巧要求包括:
①倾听的能力;
②抓住案主问题核心的能力;
③与案主达成协议的能力;
④沟通与回应的能力;
⑤工作者不仅要提供服务,还要作为增权的伙伴;
⑥工作者要能清楚界定时间限制,在提醒案主将要结束“合同”时不会伤害案主。
2.简述小组工作的类型。
答:对于小组工作的类型,可以从六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1)以小组成员的关系来划分:初级小组与次级小组。
初级小组很小,成员可以用面对面的方式与任何一个人交流,成员之间因此有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可以相互表示积极的或消极的感情;
次级小组的成员有共同的利益或兴趣,但相互间的影响较小而且关系不很亲密。
(2)以小组的形成方式来划分:组成小组与自然小组。
组成小组是通过外部的影响或干预聚合起来的小组,通常有机构发起或主办人发起两种方式;
自然小组是以自然的方式而不是外部的推动力构成,往往是基于一些自然发生的事件、成员间的自然吸引等,通常没有组成的发起人。
(3)以小组工作结构来划分:正式小组与非正式小组。
正式小组具有正式的小组结构,确定的目标和态度;
非正式小组不具有正式的结构。
通常,它对小组成员的行为指导没有明确规定的目标。
小组中的人喜欢非任务关系的互动,或者依靠小组达到个人和社会的目标。
(4)以成员的参与程度来划分:志愿小组与强制小组。
志愿小组是因成员自身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的;
强制小组不是因成员自身的动机和主动性而形成。
(5)以成员进出的自由程度来划分:封闭小组与开放小组。
封闭小组从小组聚合的开始到结束,成员自由进出,小组较少变动,增加新成员时也往往要经过现有成员的评审;
开放小组是在小组过程的任何时间成员都可以自由出入,小组可经常有变动。
(6)以小组工作的目标来划分:
①朋辈小组,其目标是促进成员中的朋友关系或社会互动;
②教育小组,目的是增进小组成员的知识与技巧;
③成长小组,旨在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从而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运用自己的内在资源及外在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并促进个人正常健康地发展;
④治疗小组,旨在帮助小组成员改变任何反社会的行为,克服个人问题,治愈他们遭遇的创伤;
⑤会化小组,主要是帮助成员学习社会技巧和能为社会接受的行为模式;
⑥兴趣小组,目的是发展和培养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的特别兴趣。
3.简述社区工作中关系建立的技巧有哪些?
答:社区工作中关系建立的技巧有:
(1)与群众初步接触的技巧
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居民,首先是设法建立信任关系和引起谈话兴趣,所以要分层次地展开:
①介绍自己:工作者要准备一两段开场白,根据不同的情况和对象,采取不同的自我介绍方式。
②展开话题:在获得对方接纳或不拒绝的情况下,工作者要抓住时机,继续交谈使内容逐步转向正题。
注意避开一些敏感的话题,从普通、容易回答的问题提问,话题要从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一般再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也可运用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来展开话题。
③维持谈话:为了减少访问对象的疑虑并使其精神放松,应尽早根据谈话的目标,继续谈话。
此时谈话的方式也从封闭式转为开放式的,尽可能地摸索居民的真实感受。
工作者要用心聆听,积极、主动地了解和理解、提问、测试对象,体谅、周到地关心访问对象本人及其家庭情况,令其感受到温暖。
④初次接触不要太长,除非他有特殊的个人问题需要及时和深入了解,临别留下进一步联系的方式,鼓励他们主动联络工作者。
(2)与服务对象谈话的技巧
①选择访问的时间。
目的不同,对象不同,选择的时间也应有所区别。
②准备话题,引导访问的开始。
如提前了解访问对象的需要。
可直接谈论对方的兴趣或展现工作者的吸引力,促使其继续对工作者发生兴趣。
③在谈话过程中要积极倾听,运用同理等技巧增强谈话的有效性。
(3)社区关系联络,建立形象的技巧
①工作者可以通过拜访社区的重要人物与社区机构人员,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进行宣传。
②通过举办社区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吸引社区居民,建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4)处理与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政治团体的关系的技巧
①了解这些组织的目的、任务、结构,组织文化的表现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