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读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追问“我,雅典人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人和雅典人之间的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开始撰写这部战争史了。
我相信这将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比此前的任何一场战争更值得叙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开头好是霸气,也确实吸引了我,对于西方历史上发生的这样一场战事,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谜题、疑问,追问,在这里,我只想追问答案。
关于战争,我有一些想法。
什么是战争?战争的意义是什么?他的原因和结果又是怎样的?往往人们谈论战争,自以为能够掌控战争,然而当战争爆发之后,似乎一切又变的那样的无法预测,让人难以把握,以致我们似乎无法去把握它。
正如一些人所言,战争对于我们这些为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都只不过是一些数字对比的游戏而已,然而真正经历过战争的人才会明白战争有多么残酷,“残酷”二字有时说出来真的太过容易了,我认可修昔底德的看法,战争的根源在于人性。
正如王和教授所言世界历史的发展说到底不过是人性的发展史,修昔底德坚信人性的欲望的冲突的无限性,所以同样的历史必然会在未来不断的重演,历史也确实如此,尽管原因条件不同,然而战争始终分布迷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彼时开战之前的希腊人与雅典人的那种对热情的热忱难免让人想起《漂》中南方人关于南北战争的高谈阔论,更不禁让人想到了今天的世界之中人们对于战争的各种议论。
蓦然脑海里有一副画面出现,一位经历战事的老者摇头喟然今日年轻人的好斗,人们已然忘记了战争的痛苦,然而那些经历者时至今日也不愿提起那段过往。
人们忘记了残酷,这才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在我的信念里,或许战争起初,各方的利益集团会为了自我的利益而去开展斗争,然而战争的结果永远不会有赢家,无论是对于古代而言,还是对于现代而言,战争只会是两败俱伤,不过是哪一方面伤的更严重而已,最终受苦的仍然是那些战争的直接参与者,那些如同我们一样的平民,可以去幻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当我们处在枪口下,处在生命的危机之中,我们又会如何去举措?我无法预言,但对于战争,我永远希望他可以不在我们的世界里发生,尽管这种希望现在看来是多么渺茫。
伯罗奔尼撒战争观后感

伯罗奔尼撒战争观后感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影响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爆发,不仅仅是两个城邦之间的争斗,也是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之间的较量。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观看有关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纪录片让我深受启发。
首先,在这场战争中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城邦发展和治理方式的差异。
雅典和斯巴达作为希腊两个最重要的城邦,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着不同的特点。
雅典以民主为基础,注重人民的参与和平等;斯巴达则实行严格的军事统治,以军事力量为基石。
这种差异导致了两种城邦对待同盟的方式不同。
雅典试图通过推广民主制度和提供文化、经济上的利益来吸引同盟;而斯巴达则通过强制性条约和军事援助来维持同盟关系。
这种差异最终导致了两个城邦间的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其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也反映出战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战争中,雅典完全依赖其强大的海军力量,在海上与斯巴达对抗。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战争导致资源匮乏,雅典的军费压力持续增大,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崩溃。
雅典人民不得不面对短缺的食物和物资,生活条件急剧恶化。
战争还给一般人民带来了不安全感,他们生活在常常被战争蹂躏的环境中,经历了许多痛苦和困境。
另外,伯罗奔尼撒战争还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
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手段,包括切断粮食供应、烧毁作物和城邦的摧毁。
战争不仅带来了大量的人员伤亡,还严重破坏了经济和文化。
战争的目的不再是简单的征服,而是要彻底摧毁对手,使其无法再恢复。
这种毁灭性的战争给双方和整个希腊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当时的希腊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伯罗奔尼撒战争也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教训。
这场战争不仅仅是古希腊两个城邦之间的一场争斗,也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之间的一场较量。
战争对两个城邦的影响深远,特别是对雅典这个在古希腊世界中具有领导地位的城邦。
从雅典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看到民主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在面对外部挑战时需要更加谨慎和坚定的思考。
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之一──意识形态有人说,一个国家在能够对外输出价值观之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大国。
现代人往往赞叹雅典的民主政治与璀璨的文化,惋惜雅典为寡头政治下的斯巴达击败而未能将其光芒普及到全希腊。
然而,真实的雅典帝国乃是建立于赤裸裸的暴力之上,关于这一点,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坦率的雅典人倒是从不隐瞒。
在弥罗斯辩论中,我们看不到雅典人向弥罗斯人输出民主的场景,有的只是雅典人毫不掩饰的功利主义,恃强凌弱的恐吓,和对正义与公理的漠视与嘲弄。
既然雅典对于它的帝国只有压榨,自然只能期望收获属国的暴动而非忠诚;对此,雅典人倒是从一开始就有心理准备,他们无时无刻不在警惕着自己的帝国后院起火。
雅典虽然自诩希腊的学校,反倒是经济文化上一无建树的斯巴达人高举“解放”的大旗,受到全希腊的热烈欢迎。
靠暴力维持(伯里克利语,167页)而非靠意识形态维持的雅典帝国不能长久。
雅典人对弥罗斯人说,他们担心属国的人民会轻举妄动,从而令双方都陷入到危险之中(468页),可谓是不幸而言中。
再强大的武力也不能吓阻被压迫者的反抗;反抗者也许会输掉生命,但也有可能会赢得自由,这样的“轻举妄动”对于他们是有价值的。
而雅典人永远是输家,即便费尽力气将反抗镇压下去,也不过是夺回自己早已占有的东西而已。
在很多时间里,尤其是在战争后期,雅典人与其说是在与斯巴达人作战,莫若说更多地是在与暴动的属国作战。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雅典帝国崩溃的转折点恰恰是雅典人自己的轻举妄动──西西里远征。
单从雅典自身而言,这一损失并非是不可恢复的:人力上,仅计重装步兵,两次远征军共2700人(511页、575页),作为对比,在战争初期的瘟疫中病殁的重装步兵接近4400人(273页)。
经济上,雅典的财政积蓄虽近枯竭,但通过开征关税仍可支撑下去。
事实上,即使在西西里远征军覆灭之后,在极端不利的情形下,雅典仍然差不多独力地支撑了八年。
然而,“雅典人在西西里惨败之后,冬季里整个希腊马上起来反抗雅典了”(638页),尤其是各个属国。
西方史学名著读后感

西方史学名著读后感【篇一:读西方史学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读西方史学名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摘要: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开了政治军事史的先河,在西方史学著作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全书记载了古代希腊历史上第二次巨大的战争,即伯罗奔尼撒战争,希腊奴隶社会开始由繁荣走向衰弱。
关键词:战争修昔底德政治军事史在古希腊历史上,发生了两次巨大的战争:第一次是发生在公元前500~公元前449年的希波战争;第二次就是公元前431~公元前404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第二次战争,是希腊历史上的转折点,关于这次战争的史迹,有修昔底德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流传于世。
西方的史学名著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可谓多如牛毛,再现了曾经的生活,记述了时代的特征与思想,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在众多同类型或是不同类型的史学名著中毫不逊色,熠熠生辉。
一、关于作者修昔底德,关于他的生平,我们知道的其实并不多,除了从他本人撰述的著作中寻到只言片语以外,同时代的其他作家几乎没有人提到他。
第一个为他写传记的人已经试公元五世纪的人了,叫做马赛林纳斯,但他所根据的材料也只是修昔底德本人的著作以及前人对著作所做的注释,甚至部分结论都是出自猜测,出现自相矛盾。
首先,关于修昔底德的出身年份就有许多争议,但是很据他于公元前424年担任将军职务这一可靠的年份以及他著作终止时的年龄,我认为约公元前460~约公元前395年这一时间断线是合理可信的。
在古希腊,要能担任上将军这一职务的除了才能突出以外,年龄也要达到三十岁,若依据公元前460年出身来看,到公元前424年担任将军一职,那就是36岁,而他死时大概也就六十岁左右,所以死亡年份也就在公元前395年左右。
而关于他的童年生活,我们也知之甚少。
青少年时代,他应该也与雅典的许多贵族子弟一样,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据说,他童年时,曾在奥林匹克听过希罗多德朗诵他的历史著作,并感动得泪流满面。
但是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不能够确定,很有可能是后人根据他对希罗多德著作的熟悉深度做出的一种美好幻想,想象两个各具特色的历史学家之间产生的一种美好的碰撞。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精编版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本有感前言作为一名历史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修习世界史方向的研究生,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是必看的。
非常幸运的是给予我授课的徐老师就是这两本书的译者和资深的古希腊罗马历史研究学者。
今年初,幸运的得到徐老师的亲笔签名版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新译本,大大的提高了我对古希腊罗马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我自知自己的学识及其浅薄,对本书也只能有自己的一些肤浅的认识,但我还是很开心能够阅读此书,并且记录下自己的一些笔记和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引出阿诺德·汤因比的《文明经受着考验》(1988,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第一章:我的历史观里面的一段话:“1914年的战争,正赶上了我向攻读罗马,希腊古典语文的贝利尔学院(牛津大学)的大学生讲述修昔底德。
当时我的理解上忽然有了一种领悟,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经历早已为修昔底德在他那个世界中经历过了。
我带着一种新的理解重读了他——他的著作的意义,以及在他的文字后面隐藏的情感。
对于这些,在我陷入那曾经激发他去写那些著作的类似危机中之前,我一直都没有感受到,现在看来,修昔底德早已出现在这块土地上了,他那一代人先于我及我们达到了这个历史经验的阶段。
”修昔底德生活的时代,距今已有2400多年了,但是从人类的思想、哲学上来看,我们是处于同时代的,那一段历史对我们今天也是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的,我们研究古希腊罗马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
一、关于开篇的地图和序言在这里专门说开篇的地图和序言,是因为这两个部分对我们初学者阅读此书的帮助非常之大。
记得刚开始翻阅徐老师此书的新译本时,开篇即被五张地图上纷繁的地名搞得脑袋一团浆糊,除了大概的雅典、斯巴达、科林斯、西西里、米利都这些地名比较熟悉外,其余的大多都是似曾相识。
但开始阅读此书的正文之后,穿插着内容返回来看地图,又继续阅读文章时,思路慢慢的明晰了,体会到了开篇五张地图的重要性,让读者对本书的内容更加的具体化和更具空间感了。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册)》[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读后感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册)》[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ad9f3f47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4.png)
首先,作品的主题深入人心。修昔底德在书中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如自私、勇敢、愚蠢、聪明、善良和邪恶等。这些主题让我对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作品还涉及了命运、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引发了我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再次,修昔底德在书中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他通过描绘战争中各种人物的形象,如勇敢的战士、狡猾的政治家、慈悲的智者等,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矛盾。这种对人性的深刻描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变迁和发展,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行为动机。
此外,修昔底德在书中还关注了社会变迁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期间,社会动荡、政治变革和战争破坏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既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也塑造了他们的性格和价值观。从这一角度来看,修昔底德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社会变迁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的生动案例。
然而,在这部作品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我不喜欢的部分。例如,在描绘战争和政治斗争时,修昔底德有时过于强调人性的黑暗面,这让我感到有些悲观。另外,作品中的一些政治策略和战术描述较为复杂,需要花费较多精力去理解。
第四篇范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上下册)》[古希腊]修昔底德著读后感——分析与评论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著作,其独特的写作风格、鲜明的人物塑造和深刻的社会主题令人印象深刻。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不仅被其历史叙述所吸引,更对其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伯罗奔尼撒战争读书心得10篇

伯罗奔尼撒战争读书心得10篇伯罗奔尼撒战争读书心得篇1一句话概括:这本书里,有四分之一的篇幅是演讲、四分之一的篇幅是希腊标志性的漫长绕口的人名地名,剩下的部分,却是一部光耀千秋的战争史。
展开来说,活跃在两千四百多年前的修昔底德是个天赋拔群的史学家,他公正而客观、关注交战双方的经济实力、梳理出家族与部落的纷争,甚至用科学的视角解释海啸、鄙夷月食的迷信。
跟随修昔底德的笔触,战争伊始即爆发的瘟疫、互取胜负的拉锯战、雅典公民的自信与荣光、拉稀戴蒙人的迟疑与坚韧,逐渐令人身临其境。
到了战争后期,看到雅典人在西西里缓慢而绝望地被叙拉古人一口一口吞噬、米洛斯人的灭顶、雅典政制的动荡、比雷艾夫斯长城的倒塌,再加上善辩辉煌的伯里克利、磊落的伯拉西达、持重却不幸的尼基阿斯、逐利且诡谲的阿尔基比阿德斯、忠于坍塌中帝国的塞拉麦捏斯,二十七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伴随着重装步兵的刀剑相击声,久久回荡在我的脑海。
翔实、冷静又豪迈,这完全是现代史的规范,却已在两千四百年前完成。
这是孔子之后,孟子之前的时间,《春秋》我未曾读过,有机会势必拿来对比。
读书的一个遗憾和失误,是从图书馆借下半卷的时候顺手还了上半卷,可数张希腊地图都是附在上卷里的。
读史不看地图、不看洋流气候沿革、不加以反复琢磨,终究是不能称之为已经了然于胸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读书心得篇2国庆节读完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最后几章。
这是西方史学公认的的第一部著述严谨的信史,讲述了在希腊对波斯战争胜利之后,希腊城邦之间发生的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即雅典帝国(阿提卡联盟)对抗斯巴达城邦(拉栖代梦联盟)及其他希腊城邦的近三十年的战争历史。
1,公元前500年到公元前400年的约一百余年是雅典的黄金时期。
经历波斯战争,雅典城邦从希腊的一个二流城邦崛起为希腊土地上与斯巴达并肩称雄的雅典帝国。
在伯利克里时期雅典达到了国家荣耀的顶峰,也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高峰。
而于公元前431年到公元前404年爆发的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则以雅典的最终失利并沦为斯巴达的附属国而告终。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创作的一部历史著作,主要讲述了公元前 431 年至公元前 404 年间,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战争。
全书按编年体记事,共分为八卷,详细地记录了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展示了古希腊世界的政治、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以下是一份关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读书笔记:
1. 历史背景:本书描述了古希腊世界的一场重要战争,这场战争不仅对当时的希腊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整个西方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写作风格:修昔底德采用了客观、严谨的写作风格,注重史实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了主观的评价和猜测。
3. 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作者通过对战争原因、过程和结果的详细描述,深入分析了战争中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展现了其深刻的历史洞察力。
4. 人物描写:书中对许多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展示了他们的性格、才能和决策对战争的影响。
5. 国际关系:本书揭示了国家间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及权力、利益和荣誉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6. 对现实的启示:这部著作对今天的国际关系、政治决策和军事战略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7. 文化价值:《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古希腊史学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也是一部文学杰作,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古希腊历史和文明的窗口,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人类历史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后感摘要:修昔底德是古希腊继希罗多德之后的又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
他的传世之作是《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也改变了希腊的国家,是希腊历史的转折点,希腊奴隶社会从此开始由繁荣走向衰落。
关键词: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雅典帝国陆上称雄斯巴达海上称霸内部矛盾民主政体西西里远征两次瘟疫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把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作为一个整体来叙述。
他不仅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描述了战争的进程,而且以理性主义的精神对待历史。
伯罗奔尼撒战争是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与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从公元前431年一直持续到公元前404年,这次战争,无论对雅典或斯巴达任何一方说来,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而且几乎所有希腊的城邦都参加了这场战争,其战场几乎涉及了整个当时希腊语世界,其中双方几度停战,但最后斯巴达获胜。
这场战争结束了雅典的经典时代,结束了希腊的民主时代,也改变了希腊的国家,是希腊历史的转折点,希腊奴隶社会从此开始由繁荣走向衰落。
在这次战争中,希腊奴隶社会所固有的一切矛盾——奴隶与奴隶主之间,自由民主各阶层(民主党与贵族党)间,两个同盟集团间,盟主国与同盟国间的一切矛盾都暴露出来了。
而本书的作者修昔底德,不光著作了本书,而且还亲自参加了这次战争。
看完这本书,不经让人产生疑问。
在这次战争中,一个在海上称霸,实力雄厚、准备充分,拥有足以进行长期战争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的雅典帝国却意外的被陆上称雄的斯巴达打败了。
这是为什么呢?纵观整场战役,导致雅典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部的矛盾使雅典同盟四分五裂,切断了雅典的经济命脉;民主政体的弊端,为斯巴达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西西里远征的失败,使雅典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海上优势;两次瘟疫的发生,又是导致雅典失败的一重要因素。
伯罗奔尼撒战争读后感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可以说,自从希波战争后的短短的18年,伯罗奔尼撒战争把繁荣的希腊奴隶社会输个一干二净。
而这本书的作者修昔底德不仅修筑了这部史事,还亲自参加了这次战争。
看完这本书,我把这部著作分为几个部分。
一、希腊的挑衅希腊作为奴隶社会,一直靠着奴隶主的压制才保持着看似稳定的局面。
奴隶与奴隶主之间,自由民主各阶层(民主党与贵族党)间,两个同盟集团间,盟主国与同盟国间的矛盾一直紧张的关系存在着。
希腊的雅典在当时可以说是一霸之城,无论从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上来说,都是无人可以匹敌的。
自然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很多政治家的野心存在着。
所以领导家们会考虑势力的扩大,导致了雅典帝国扩张给斯巴达带来的不满。
二、斯巴达的宣战斯巴达不过是陆上称霸,在任何情况考虑都不是雅典帝国的对手,处处处于被动,可以说是团结一致带来的好结果,于是有了第二次同盟代表大会。
科林斯人在被雅典干涉后自然心存着对雅典帝国的憎恨,所以就很理所当然的加入了战争的队列。
三、战争战争历时了20年,可以说这次非正义的战争使得东欧这一块区域放弃了养民衍生,雅典可以说是失去了民心,也受到了天意的诅咒,两次瘟疫也是极大的扭转了局势。
战争一年接着一年,局势也是改变的很慢,有两边的僵持,有叛徒,有一波的战况。
四、雅典战败后的反击雅典战败后,是对奴隶社会的推翻,也有俄国波斯的入侵使得新政的出现,还有对雅典整个城邦的维护。
对于雅典的失败,会在第一次看完书后产生大量的疑惑,仔细看不难发现提到的军事数据全部都是雅典那边占据着大量的优势(下边会提到),但是根据中国史上那些战争原因不难发现,其实雅典在战争中失败是必然的结果。
原因种种,例如关键战役——西西里战争失败使得雅典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海上优势。
其中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阿尔基比阿德斯因为涉嫌而被遣送回国审讯而逃跑投奔斯巴达,颇有当年许攸投奔曹操之味,似乎也是奠定了这次战争希腊的失败。
可以看到当时雅典派出的军事力量是战船136艘、轻装步兵1300人、重装步兵5100人、桨手2.6万人。
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解读战争

传播与版权――c h u a n b o y u b a n q u a n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解读战争□柳宇者如何理解战争和看待战争的一个良好的途径,也是对现今军事思想和战争伦理的新理解和补充。
关键词:战争;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作者:柳宇,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战争一直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
从伦理道德、国家利益、民族认同、经济发展、阶级斗争多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理解战争根源,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和观点。
自然主义战争学者认为,战争源于自然空间和人类作为生物的本能,并强调战争是天然的和循环往复近乎永恒的现象。
宗教战争论则把战争理解为上帝的天罚,并始终把人类的人间罪和原罪作为战争的起因。
种族主义者则鼓吹战争是优等民族对劣等民族“自然而然”的征服,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会强调自然主义战争学说中关于优胜劣汰的部分。
近现代地缘空间政治学者则认为战争是人们对自身生存空间和所需资源的要求和需求而引起的,他们强调战争本身在满足人类需求这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
马尔萨斯主义者则认为,人口过剩和饥饿是战争的真正原因。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战争既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的,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私有制产生以后,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出现压迫和被压迫时才出现的。
历史上有各种类型的战争,包括侵略战争和自卫战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传统战争和现代战争、局部战争和世界战争等多种类型。
马克思主义者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认识战争,提出了无产阶级战争观,认为战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不同阶级、民族、国家和政治集团之间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是现代战争的根源;战争依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和阻碍区分为正义和非正义两大类,拥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联合起来,彻底消灭阶级剥削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才能实现世界的永久和平;等等。
综上所述,无论什么样的对战争的理解都是源于学者对于战争事件本身的个人见解,并且始终围绕着学者自身的出身、经历、经验、学习程度及对世界的认知程度而展开。
战争中的权力与道义——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与《春秋左传》

生存 , 弱 抵强 , 惨 重 的 代价 打 败 了波斯 的入 侵 , 以 以
却 也 因希 波 战 争 而 强 大 , 欲 统 治 整 个 希 腊 , 终 却 意 最
遭 到 了覆 亡 。 至 此 , 家 生 存 的 手 段 和 目标 何 以 体 国 现 、 以 实 现 , 成 为 千 古 唱 而 不 衰 的 话 题 , 对 战 何 就 而 争 中 所 体 现 出 的 权 力 与 道 义 的 作 用 的 探 讨 也 就 成 为
标 , 用 战 争 的 手 段 , 得 对 他 国 的 安 全 优 势 , 现 借 求 实 自己 国 家 的 生 存 与 安 全 。但 问 题 在 于 安 全 的 标 准 、
量 度 是 无 法 测 量 的 , 往 是 国 家 为 了 自保 走 向 战 争 往 之 路 , 战 车 一 旦 启 动 , 家 生 存 的 目标 会 随 着 战 事 而 国 的 扩 大 而 改 变 、 胀 , 向 战 争 的 不 归 路 。战 争 带 来 膨 走
一
切 , 争 同 样 会 毁 灭 一 切 。 希 波 战 争 中 , 典 为 了 战 雅
的 传 世 之 作 影 响 有 多 大 , 因 它 是 以 古 代 西 方 人 的 但 思 维 和视角来 看 待古 代 邦 国间 战争 与 冲突 的 实质 ,
所 以 它 的 观 点 必 然 是 为 后 世 西 方 理 论 所 继 承 。西 方 国际关 系理论 虽 然有 着 很 强 的话 语 权 和 影 响力 , 但 它 以 西 方 式 思 维 解 释 不 了 西 方 以 外 的 世 界 其 他 地 区 和 国 家 间 关 系 的 性 质 , 其 不 能 令 人 信 服 地 解 释 中 尤 国 的 崛 起 及 其 之 后 的 影 响 。 谈 及 此 , 要 找 出 中 国 还 传 统 思 维 中 的 权 力 政 治 观 。 同 古 希 腊 一 样 , 代 中 古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报告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对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记载,这场战争发生在古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之间。
该书由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 于公元前5 世纪撰写,被认为是了解这段古希腊历史最重要的原始资料之一。
伯罗奔尼撒战争从公元前431 年持续到公元前404 年,主要是为了争夺希腊世界的控制权。
当时的两大强国是雅典和斯巴达,各有自己的盟友。
战争从一系列小规模冲突开始,最终升级为持续二十多年的全面冲突。
双方进行陆海交战,伤亡惨重。
由于他们强大的海军和他们的将军伯里克利的领导,雅典人最初取得了成功。
然而,斯巴达最终占据了上风,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他们的盟友波斯人的帮助。
战争以雅典战败和对这座城市施加苛刻条件而告终。
然而,这场战争对希腊世界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导致雅典势力的衰落和斯巴达崛起成为希腊的主导城邦。
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因为它对这场战争进行了详尽而公正的描述。
修昔底德是大部分冲突的目击者,并依靠与其他参与者的访谈来重建事件。
此外,他还提到了一些其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包括其他希腊城邦的历史和政治、当时希腊世界的经济和文化等。
例如,他描述了希腊城邦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如何被卷入这场战争中。
他还讲述了希腊人对其他文明,特别是波斯帝国(现在的伊朗)的看法。
此外,修昔底德还对战争本身做了详细的描述,包括战争的起因、双方的军事战略、战争的进展以及各自的胜负。
他还分析了战争对当时希腊社会的影响,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影响。
此外,修昔底德还写下了许多演讲,其中包括一些著名的演讲,如希腊将军赫拉克勒斯的著名演讲"The Funeral Oration of Pericles"。
这些演讲提供了一些关于当时希腊人的思想和价值观的独特见解。
总的来说,《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对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冲突之一进行了引人入胜的详尽描述。
对于任何对希腊历史或战争和政治研究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读物。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以我个人观点,修昔底德是古希腊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也是希腊历史上一部不朽的著作。
而且,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对希腊历史有重要影响的一次战争,它是希腊民主政治由盛至衰的转折点。
积于以上这些原因,使我有兴趣、有动力去读完这部伟大的史书。
我想从三方面去谈读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之后的感想。
第一,从作者修昔底德本人谈起(一)他对历史事实有着严肃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
关于战争事件的叙述,正如他自己所说不要偶然听到一个故事就写下来,甚至也不单凭我自己的一般印象作为根据;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亲自看见的,就是我从那些亲自看见这些事情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过了的。
1可见,他在撰写历史的过程中,是多么严谨而客观,我认为这正是一个学史之人必备的道德和素质。
正如我国历史学家钱穆所说必能将国家民族已往文化演进之真相,明白示人,为一般有志认识国家已往政治、社会、社会、文化、思想重重演变者所必备之知识。
2(二)修昔底德是第一个意识到经济因素对历史发展影响的历史学家。
今天的人们大概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但在公元前5世纪,在修昔底德那个年代,他就能认识到经济发展对于城邦国家建立的意义,以及经济补给对于一场战争胜负成败的影响。
可见他有多么伟大而卓越的思想: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因素的作用。
他在引用伯里克利在会议的发言中写到对他们的同盟者要紧紧地抓住,因为同盟者做缴纳的金钱就是雅典的力量,战争的胜利全靠聪明的裁断和经济的资源。
3(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大部分是在修昔底德被流放期间写成的。
修昔底德在战争爆发后被雅典公民选为“十将军”委员会的成员,但作为将军的他却历经坎坷。
安菲波利城的失陷,使得他也被牵连。
从此,修昔底德被放逐国外达二十年之久。
流落他乡。
饱受着屈辱和痛苦,这些对于一个有抱负、有远见的历史学家来讲,的确不算什么。
他曾经写到这样一句话这闲暇的时间给我特殊的便利,是我能够深入地研究一切。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一、引言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它发生在公元前431年至公元前404年之间,是由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之间展开的一场为期27年的战争。
这场战争在当时对古希腊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世世界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我的这篇文章中,我将以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主题进行探讨,对这段历史事件进行深度和广度的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深度评估1. 起因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有着复杂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原因。
在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斯巴达的崛起对雅典构成了威胁,导致两大城邦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
在此背景下,1142年,由于对科林斯的干涉而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
2. 战争进程伯罗奔尼撒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先后支持雅典和斯巴达的连续战争、诺木比亚战争以及战争的最终结局。
在战争的过程中,双方都进行了多次的军事行动、外交活动和政治斗争。
尤其是在培拉底沙战役和西博士战役中,斯巴达取得了重大胜利,最终导致了雅典的失败和斯巴达的胜利。
3. 影响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结果是巨大的。
它不仅导致了雅典的崩溃和斯巴达的霸权地位,还对整个古希腊以及以后的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战争的胜利使得斯巴达成为了古希腊的霸主,但也同时削弱了整个古希腊的实力,为马其顿王国和亚历山大大帝的崛起埋下了伏笔。
4. 个人观点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我认为它不仅是一次重大的战争事件,更是一段承载着深刻历史意义的时期。
战争背后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以及战争的具体进程,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思考。
战争的影响也超越了当时古希腊的疆域,对后世世界历史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和思考,我们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下的国际政治和历史发展。
三、总结与回顾在本文中,我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探讨。
从起因、战争进程、影响以及个人观点进行了深入阐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伟大的战争——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有感信息学院2015级4班学号74手机:读书报告:本书作者修昔底德用完全纪实的手笔绘制了气势恢宏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如作者所提,特的著述原则不同于诗人与普通的散文编年史学家,他不轻信传言,就连亲自经历战争的朋友的陈词都要反复考证,因而本书的史学价值毋庸置疑。
首先作者在第一卷中简述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前的希腊,从个人的角度,相比斯巴达的自守,我为雅典人民的英勇所折服,在希波战争中的雅典人以弱胜强,战斗英勇,虽然家园遭受灭顶之灾,但从战争中收获的军事经验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斯巴达对雅典宣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此,雅典的势力在一天天壮大,逐渐压迫斯巴达的同盟国并对其造成极大的威胁,无论是否发生伊庇丹努与波提狄亚争端,这场大战都在所难免。
战争之初伯罗奔尼撒军队并不占优势,他们在海军方面与雅典的巨大劣势使得他们节节败退,再加上领导者的迟疑以及伯里克利的正确方针,斯巴达的军队并没有占得便宜反而多次缔合。
然而,战争的转折点发生在西西里战争中,出战前就有神像被毁事件,再加上领导将领的急功近利,雅典远征军全军覆没,从此一蹶不振,元气大伤。
此后,波斯摄入战争使雅典雪上加霜,最终战争以雅典的失败告终。
关于雅典的失败,其原因是多元的。
首先,在战争之前的希腊由斯巴达和雅典两大同盟对峙,但事实上这两大同盟的内部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情况。
斯巴达对于他的盟国只有军事需求,必要时需要提供有力的军事援助,并无经济剥削。
然而雅典对于其同盟国则相对苛刻,甚至极尽压榨,要求其同盟国缴纳大额贡金,雅典同盟的人民多处于多重剥削之中,生活十分贫苦。
而斯巴达军队正打着解放他们的旗号入侵,由此可得民心。
其次,雅典与斯巴达的政治体制的差别也使战争朝着有利于斯巴达的方向发展。
雅典才用民主政治,有500人议事会,就连普通的公民也可以参与到政治决策之中,公民基本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这是马克思所向往的政治。
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让我感触颇深的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这本书详细地讲述了古希腊时期雅典和斯巴达之间那场旷日持久、影响深远的战争。
书中描绘的战争场景仿佛让我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当时的雅典,是民主与智慧的象征,而斯巴达则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严格的纪律闻名。
这场战争,可不是简单的兵戎相见,它背后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因素。
就拿雅典的民主制度来说吧,在战争初期,这种民主制度让雅典能够迅速做出决策,调动资源。
市民们可以在集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参与到城邦的重大事务中。
但随着战争的进行,这种民主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有时候,民众的情绪容易被煽动,做出一些不理智的决定。
这让我想到了咱们现在的生活,有时候大家在网络上七嘴八舌地讨论一件事,很容易被带偏节奏,做出错误的判断。
再说斯巴达,他们的军事训练那叫一个严格。
从小,男孩子就被送进训练营,接受残酷的体能和战斗训练。
他们的生活几乎就是围绕着战斗展开,一切为了战争做准备。
这让他们在战场上有着超强的战斗力,但也导致了他们在文化和艺术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
书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在一次关键的战役中,雅典的军队原本有着精妙的战略部署。
他们计划利用地形的优势,对斯巴达军队进行包围和突袭。
雅典的将军在战前详细地向士兵们讲解了作战计划,大家都信心满满。
然而,在战斗开始后,情况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雅典士兵们按照计划前进,但突然间,一阵狂风刮来,卷起漫天的沙尘,让雅典士兵们瞬间迷失了方向。
原本紧密的阵型开始变得混乱,而斯巴达的军队则趁机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斯巴达的士兵们像一群勇猛的野兽,不顾一切地冲向雅典军队。
他们的盾牌相互撞击,发出沉闷的声响。
雅典士兵们在混乱中努力抵抗,但局势越来越不利。
有的士兵被长矛刺伤,倒在血泊中;有的被敌人的盾牌撞倒,再也没能站起来。
这场战斗的结果是雅典军队遭受了惨重的损失。
伯罗奔尼撒战 争史读书笔记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读书笔记》最近读了一本让我仿佛穿越回古代希腊的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亲身经历了那场旷日持久、波澜壮阔的战争。
书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希腊的各个城邦就像是一群性格各异的小伙伴,有的强大勇敢,有的狡猾机智,还有的则在战争的漩涡中苦苦挣扎。
这场战争可不简单,它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每个城邦都在上面尽情地展现着自己的实力和策略。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雅典和斯巴达这两个城邦之间的激烈对抗。
雅典,那可是个充满智慧和艺术气息的地方,市民们喜欢在广场上高谈阔论,探讨哲学和政治。
他们的海军强大得让人惊叹,船只在海面上乘风破浪,好不威风。
而斯巴达呢,则像是一群坚毅的战士组成的集体,他们注重军事训练,纪律严明,打起仗来那叫一个勇猛无畏。
记得书中有一个情节,描述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雅典的舰队浩浩荡荡地驶向战场,阳光洒在金色的船舷上,闪闪发光。
士兵们个个神情紧张但又充满斗志,他们紧握着武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生死之战。
风在耳边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身,发出巨大的声响。
当双方的舰队靠近时,喊杀声瞬间响彻云霄。
箭如雨下,人们在甲板上奔跑、呼喊、战斗,鲜血染红了海水。
那场面,真是惊心动魄,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就站在那艘战舰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还有一次,雅典城内因为战争而物资匮乏。
市场上的食物价格飞涨,人们为了一块面包而争得头破血流。
我仿佛能看到那些饥饿的孩子,无助的眼神望着空荡荡的货架,母亲们则在一旁默默流泪。
而那些富有的商人,却在这个时候囤积居奇,大发战争财。
这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战争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厮杀,更是对平民生活的无情摧残。
书中对于将领们的描写也十分精彩。
有一位雅典的将领,他在战前的演讲中慷慨激昂,鼓舞着士兵们的士气。
他的声音洪亮而坚定,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他说:“我们为了自由,为了荣誉,为了我们的家园而战!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我们也绝不退缩!”士兵们听了他的话,群情激昂,纷纷高呼着口号,准备为了胜利而拼死一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作者:修昔底德译:徐岩松
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
摘要:古希腊在希波战争以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和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形成为两个敌对阵营。
雅典和斯巴达为了争夺在希腊的霸权,从公元前431年至前404年时断时续地进行了二十七年之久的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
这次战争是古希腊历史的转折点,希腊奴隶制城邦开始由繁荣走向衰落。
古希腊历史家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述了这次战争的绝大部分史实。
关于这次战争的起因,修昔底德认为,主要是由于雅典势力的扩张而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
雅典在希波战争期间建立了以其为首的提洛同盟,通过对同盟其他城邦,进行经济勒索、政治控制、军事移民,达到了富国强兵。
在希波战争后,雅典巩固和发展了它在黑海方面的势力,随后力图向意大利、西西里扩张,以便控制富饶的粮食产地,这一扩张影响了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在西西里的利益。
这是经济上的原因。
但其中也有其政治因素,政治统治形式不同: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斯巴达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双方都想将自己的政治形式推广到希腊的其他城邦,雅典支持各邦的民主派,斯巴达支持各邦的寡头派,互相敌对,各不相让,矛盾日趋尖锐。
双方的军事力量按其地理环境而各有优势。
雅典领导的同盟主要由爱琴海中的岛屿和滨海城市组成,因此它们的强处在于海战。
雅典作为最大的海上霸权,主要依靠它的海军和同盟。
雅典的海军最主要的是它的三列桨战舰和爱琴海的地理。
三列桨战舰是轻型战舰,实际上不能在深海中远航。
假如天气变坏,它们必须立刻寻找避风港。
最好的避风港是沙滩,但是爱琴海边上沙滩很少,大多数海岸是岩石和海礁,适当的避风港往往是港口城市,因此对于希腊的海军来说,同盟的港口是非常重要的。
对雅典来说,提洛同盟对它的贸易和作战同样重要。
斯巴达的联盟主要由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中心地区的城市组成,它们是陆地国家,长处在于它们的长矛兵。
雅典还有一个间接的强处:通过它的贸易的收入它比斯巴达的经济力量强一些。
雅典此时正处于其文化的顶峰,其政治结构是一个民主社会斯巴达的政治形式是一个混合宪法。
外交上斯巴达传统比较喜欢寡头政治。
两个联盟的同盟者在政治形式上也有这个区别。
两派之间的意识形式上的区别对双方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斯巴达战胜后立刻在雅典引入了寡头政治。
值得注意的是对当时的人来说民主的雅典代表着压迫、征求自由的城市国家,而反对民主、军国主义的、压迫本国内的大多数人(黑劳士)的斯巴达则是自由的希腊的保卫者。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21年,称阿希达穆斯战争,斯巴达及其盟邦5次入侵阿提卡农村,并占据了阿提卡最大的乡镇德谟;第二阶段,公元前421年~公元前413年,战争双方签订为期50年的和约,因雅典主和派将军尼西亚斯的名字而称为“尼西亚斯和约”。
和约规定:交战双方退出各自占领地,交换战俘,保持和平50年。
和平条约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公元前415年初,雅典人出兵西西里,以打击斯巴达,结果远征军全军覆没,使雅典丧失了最精良的陆军和几乎全部的舰队;第三阶段,公元前413年~公元前404年,第二次阿希达穆斯战争。
斯巴达以出卖小亚希腊各邦的政治独立为条件与波斯结盟,从而得到波斯的金钱援助,并在羊河一战中歼灭雅典舰队。
公元前404年4月,在由赖山德尔指挥下的斯巴达军队海陆两面围困下,雅典宣告投降。
和约规定,雅典解散提洛同盟,参加伯罗奔尼撒同盟,拆毁雅典城通往比里尤斯港的长墙,仅保留12艘军舰,放弃海外领属。
纵观整场战役,导致雅典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内部的矛盾使雅典同盟四分五裂,切
断了雅典的经济命脉;民主政体的弊端,为斯巴达的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西西里远征的失败,使雅典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海上优势;两次瘟疫的发生,又是导致雅典失败的一重要因素。
一、内部的矛盾
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争夺霸权的这场较量中,斯巴达能够获胜,只不过因为其内部矛盾比之雅典相对小些、简单些罢了。
斯巴达对盟国除了要求服从政治军事上领导以外以外没有人任何经济上的剥削。
此外斯巴达人还用解放他们的口号,轻而易举地就争得了许多支持者。
而雅典人对自己的同盟者却压榨过甚,追求高额的利润。
为了筹备战争资金,把盟国的贡金增加了近两倍。
他们的兵役也超过了他们应有的份额。
使雅典对同盟国丧失了人心。
导致了同盟国的暴动,切断了它的经济命脉。
而雅典为了迫使盟国就范,又对叛离的盟国采取了高压政策。
结果,不但没有镇压下去,反而引起了更多的盟国暴动,迫使了雅典两面作战,这就大大削弱了雅典的力量,使雅典再也无力与伯罗奔尼撒同盟抗衡。
二、雅典政体的弊端
综观雅典政体,民主是其重要特点。
全体公民都有权参与最高权利机关-公民大会的辩论,或提交议案,阐明观点。
行政机关500人员的成员出于民选,每个无债公民都有机会进入最高司法机关-陪审法庭,虽然程序比较粗糙,但整个体制中公民权力既平等又现实。
而当时斯巴达的政体是寡头政治,和雅典的民主制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斯巴达规定所有男人必须从军。
所有的男孩子从一出生就就接受系统的检查和训练。
身体赢弱的婴儿在一出生就会被丢弃。
在斯巴达人的概念中,金子等贵金属是毫无用处的,铁是他们交易用的主要货币。
另外,一个成年男性,他的身体是否强壮,他在战斗中表现得是否勇敢与他的社会地位是直接挂钩的。
斯巴达简直是一座纯粹的兵营。
三、西西里战争失败
公元前415年,雅典将军阿尔基比阿德斯提出远征西西里的计划,经公民大会通过。
同年5月,雅典远征军以阿尔基比阿德斯、尼基阿斯和拉马科斯三人为统帅准备出征。
行前,雅典城内发生赫尔墨斯神雕像被毁事件。
这仿佛就已经预示了这次远征注定要失败。
远征军刚到达西西里岛,公民大会即传令涉嫌的阿尔基比阿德斯回国受审。
归国途中,他投奔斯巴达。
雅典远征军改由拉马科斯和尼基阿斯共同指挥。
战争初期,远征军屡获胜利。
拉马科斯阵亡后,由尼基阿斯一人指挥。
不久,斯巴达派来援军,形势急转直下。
雅典虽增兵援助,但由于尼基阿斯指挥不力,于前413年9月全军覆没。
雅典损失战船约200艘,被俘7000人,尼基阿斯被杀。
雅典人在西西里的失败,是完全的惨败,海军、陆军都毁灭了,全军覆灭。
他们丧失了近5万人,其中重装步兵1万余人,损失战舰200艘,付出了大笔战费。
此战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转折点,雅典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海上优势。
四。
瘟疫的发生
在这次战争中,雅典一共爆发了两次严重的瘟疫,人们纷纷死去。
因为所有的希腊农民都得离开农村,搬到雅典城内,所以雅典城变得十分拥挤。
最糟糕的是,当人们知道自己得了这种病,即陷于绝望,而人的精神一垮,就丧失了抵抗的力量。
修昔底德在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评论战争“是希腊人的历史中最大的一次骚动┄┄在战争中希腊人经受了比以往更巨大的灾难,过去从未有过那么多的城市被攻陷、破坏,┄┄产生了那么多的流亡者,那么多人被杀害,而且伴随着内讧”,“战争影响到大部分非希腊人的世界,可以说,影响到几乎整个人类”。
如果说在战争之前希腊世界处于高度发展时期,那么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开始,整个希腊世界则进入了一个城邦危机时代,它的无论对战胜方或是战败方都是致命。
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结束了雅典的霸权,而且使整个希腊奴隶制城邦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