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基本知识部分(DOC 14)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
安全评价报告的载体一般采用文本形式,为适应信息处理、交流和资料存档的需要,报告可采用多媒体电子载体。
电子版本中能容纳大量评价现场的照片、录音、录像及文件扫描,可增强安全验收评价工作的可追溯性。
按照《安全预评价导则》、《安全验收评价导则》、《安全现状评价导则》的要求,在本节中简单介绍一下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要求、内容及格式。
一、安全预评价报告1.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即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
2.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
(1)概述①安全预评价依据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
②建设单位简介。
③建设项目概况建设项目选址、总图及平面布置、生产规模、工艺流程、主要设备、主要原材料、中间体、产品、经济技术指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
(2)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3)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①安全预评价方法简介;②评价单元确定。
(4)定性、定量评价①定性、定量评价:②评价结果分析。
(5)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①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②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安全预评价结论。
3.安全预评价报告书格式(1)封面;.(2)安全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3)著录项;(4)目录;(5)编制说明;(6)前言;(7)正文;(8)附件;(9)附录。
二、安全验收评价报告1.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两方面的义务:一是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查出安全隐患,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服务,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
安全评价基本知识
安全评价基本知识
一、安全评价基本概念
安全评价,也称安全审核,是指安全审计或分析其中一复杂系统的安
全性,从而找出系统存在的漏洞,确定可能采取的保护措施,改善系统性能,提高系统安全可靠性的一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它是基于安全技术,
针对系统的安全特性,按照安全评估流程,以规范化的方法,运用安全技术、安全标准、安全原则与安全管理的综合,通过审核和分析系统的安全
级别、解决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系统的安全把控能力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评价可以提出合理的安全建议,为识别、消除安全风险,提高系
统的安全水平提供有力帮助。
二、安全评价基本流程
安全评价的主要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准备阶段:准备安全评价所需的相关文件,组织安全评价小组,
明确安全评价的目的、范围、任务和计划,具体安排安全评价的实施办法等;
2、确定阶段:确定安全评价的方法、依据、标准、技术等安全指标;
3、实施阶段:结合安全评价标准,制定安全检查计划,并对系统进
行安全分析,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及漏洞,以及如何解决;
4、会审报告阶段:安全评价小组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模版(四篇)
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模版安全评价是指对某一系统、设施或活动进行系统性评估,以确定其安全性、风险程度和潜在威胁,并为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和建议。
安全评价包括对安全目标的确定、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等步骤。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需要考虑系统本身的特点、环境条件以及相关风险因素等因素。
一、安全评价的基本概念1. 安全评价的定义:安全评价是对某一系统、设施或活动进行系统性评估,以确定其安全性、风险程度和潜在威胁,并为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和建议。
2. 安全目标:安全目标是指在特定环境下,所评价的系统、设施或活动达到的安全水平和要求,通常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等。
3. 风险:风险是指在特定条件下,某一系统、设施或活动可能发生事故或灾害,并产生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等不良后果的可能性。
4. 风险识别和分析:风险识别和分析是通过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确定系统、设施或活动所面临的潜在威胁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害,以及其对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可能影响。
5.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各种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以及应对措施的优先级和可行性。
6. 风险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潜在风险采取的预防、减轻或消除措施,旨在降低事故或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后果,保障人员、财产和环境的安全。
7. 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措施是在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实施安全监督等手段,对系统、设施或活动的安全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措施。
二、安全评价的步骤与方法1. 确定安全目标:根据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特点,明确评价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等。
2. 风险识别和分析: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和数据,确定系统、设施或活动所面临的潜在风险和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灾害。
3. 风险评估:通过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严重程度和可能性,以及应对措施的优先级和可行性。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1. 什么是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对特定系统、设备或过程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的结果的总结和归档。
它的目的是帮助相关方了解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并提供相关建议和措施来减轻或消除这些风险和威胁。
2. 安全评价报告的重要性安全评价报告对于保障组织的安全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它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价值:2.1 风险识别与预防安全评价报告可以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并提供相关的预防措施。
这有助于组织及时采取行动,减少潜在的安全漏洞。
2.2 决策支持安全评价报告为组织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评估结果,组织可以制定安全策略和计划,以确保核心资产的安全和保护。
2.3 法规合规在许多行业中,存在着对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法规和标准。
安全评价报告可以帮助组织评估自身是否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确保合规。
2.4 交流和沟通安全评价报告可以作为组织内外沟通的重要工具。
它提供了对安全风险和威胁的共享认识,促进了相关方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以共同维护组织的安全。
3. 安全评价报告的基本内容安全评价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内容:3.1 项目背景介绍在报告的开始部分,需要明确评价的项目背景和目的。
包括项目的名称、描述、评估的系统、设备或过程的范围以及评估的目标和目的。
3.2 评估范围和方法评估范围和方法的描述是安全评价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指明了评估的具体对象和方法,包括评估的时间段、参与的人员和工具使用等。
3.3 风险分析和评估结果安全评价报告应该详细描述风险分析和评估的结果。
这包括对已识别风险的描述、风险等级的评估和分类以及可能的影响和后果。
3.4 建议和改进建议评估报告还应该提供相关的建议和改进建议,以减轻或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威胁。
这些建议和改进建议应基于对风险和威胁的分析和评估结果,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
3.5 附录和参考文献在报告的最后,可以包含附录和参考文献,以提供对评估过程和方法的详细说明,或者引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一、安全评价报告的目的二、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1.安全背景信息:此部分介绍特定领域、系统或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系统架构、功能、用户信息等。
2.风险评估:通过对特定领域、系统或项目的各项功能和流程进行全面评估,找出潜在的风险并进行排查,明确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漏洞分析:对特定领域、系统或项目存在的漏洞进行详细分析,找出漏洞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修复建议。
4.安全措施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供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以提高特定领域、系统或项目的安全性。
5.风险评估等级:根据评估结果,给出各项风险评估等级,以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风险的重要性和紧急性。
6.报告结论:总结整个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果,指出安全评价的关键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三、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步骤1.确定评估目标和范围:明确评估的目标,确定评估的范围,包括评估的系统、项目、功能等。
2.收集背景信息:收集特定领域、系统或项目的技术、应用和管理相关的信息,包括系统架构、功能、用户信息等。
3.风险评估和漏洞分析:通过对系统功能和流程进行评估和分析,找出潜在的风险和漏洞,并进行排查和分析。
4.制定改进措施和建议: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建议,包括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等,以提高系统或项目的安全性。
5.组织报告内容:将评估结果、改进措施和建议等内容组织成一份完整的报告,确保结构清晰、逻辑连贯。
6.评估报告的审查和修改:对编写完成的评估报告进行审查和修改,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7.报告的提交和使用:将评估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组织,并确保报告得到有效使用,以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
总结起来,安全评价报告是对特定领域、系统或项目的安全现状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和分析的报告。
其编写过程包括确定评估目标和范围、收集背景信息、风险评估和漏洞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和建议、组织报告内容、审查和修改、报告的提交和使用等步骤。
安全评价基础知识(必背)
安全评价基础知识第一章:安全评价理论1、安全评价按照实施阶段的不同分为三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
2页2、安全预评价是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业园区规划阶段、生产经营活动组织实施前。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2页3、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后、正式生产运行前、工业园区建设完成后。
3页4、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和工业园区内的事故风险、安全管理等情况。
3页5、安全评价的原理:相关性原理、类推性原理、惯性原理、量变到质变原理。
4页6、系统的基本特征: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适应性。
4页7、常用的类推方法:平衡推算法、代替推算法、因素推算法、抽样推算法、比例推算法、概率推算法。
7页8、安全评价的原则:安全评价是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技术保障。
在工作中要自始至终遵循合法性、科学性、公正性、针对性的原则。
9页9、安全预评价:在实现项目的本质安全性上有—预测、预防性;安全验收评价:在项目的可行性上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在整个项目上具有全面的现实性。
10、安全评价的程序:11页(孟老师重点)——准备阶段(既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存在的部位、方式、发生作用——划分评价单元(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有明显——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12、安全评价的依据:法律法规、标准、风险判别指标。
13页13、安全评价的只要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安全评价通则》1314、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所谓的安全就是:事故风险达到了合理可行并尽可能底的程度。
无论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还是采取防范措施使可能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都要投入资金、技术、劳务。
(整理)安全评价师基础知识1
国家职业标准《安全评价师》(2008年2月28日颁布)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现阶段本职业的水平和从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安全生产、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本职业的活动范围、工作内容、能力要求和知识水平都作了明确规定。
二、本《标准》的制定遵循了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既保证了《标准》体例的规范化,又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同时也使其具有根据科技发展进行调整的灵活性和实用性,符合培训、鉴定和就业工作的需要。
三、本《标准》依据有关规定将本职业分为三个等级,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的内容。
二、职业定义采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手段,对建设项目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存在的风险进行安全评价的人员。
三、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三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二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一级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四、职业环境条件:室内、外, 常温,有时会在危险、有害环境中工作。
五、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语言沟通、获取信息、综合分析与处理、组织协调、洞察风险和思维判断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身体健康。
六、基本文化程度:大学专科毕业。
晋级培训期限:三级安全评价师不少于150标准学时;二级安全评价师不少于120标准学时;一级安全评价师不少于90标准学时。
(二)培训教师培训三级安全评价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二级及以上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二级安全评价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一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培训一级安全评价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一级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和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培训教师由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指导委员会进行认定。
(二)申报条件1.三级安全评价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A.取得安全工程类专业大学专科学历证书,从事安全生产相关工作5年以上。
安全评价师第一套模拟题:基础知识部分(后备答案)
安全评价人员培训模拟试题(基础知识部分:共计100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给出了几个答案,依次为A、B、C ┅,其中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后边的括号里。
共18题,每题1分,计18分。
)1、以操作人员所站立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m以内的各种传动装置必须设置防护装置A.1。
B.2。
C.3。
D.4。
2、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D.当事故严重性相同时,危险与事故可能性无关。
3、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年?A.1B.2C.3D.44、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的部门应为()?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B.煤矿安全监察机构C.建设主管部门D.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5、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A.省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地市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D.镇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6、以下各种评价方法中属于定性评价方法的有()A.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B. 故障树分析C.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 危险指数评价法7、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A.本单位负责人B.当地消防部门C.当地公安部门D.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8、以下哪种评价方法主要用于设备和机器故障的分析,也可用于连续生产工艺。
()A、预先危险分析B、安全检查C、安全检查表D、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9、如图1所示事故树,其最小割集有()个。
A.1B.2C.3D.410、如图1所示事故树,其最小径集有()个。
图1A.1B.2C.3D.411、如图1所示事故树,其结构重要度最大的基本原因事件为()。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
安全评价报告基本知识什么是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指对某一系统、设备、产品或服务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描述,以进一步确定其可靠性和适用性,同时为改进和提升安全性提供决策支持的综合性报告。
安全评价报告的重要性安全评价报告可以帮助人们理解所使用的系统、设备、产品或服务的安全性能,从而预测和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提高安全性。
此外,安全评价报告还可以为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包括是否应该采购、部署或使用某一系统、设备、产品或服务。
安全评价报告的基本要素安全评价报告一般包括以下要素:评价对象评价对象是指所评估的系统、设备、产品或服务。
评价对象要素的提取和表达应尽可能准确、清晰。
对于大型系统或设备,可以将其划分为多个部分进行评估。
安全目标安全目标是指根据评估对象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在保障安全基础上确定的一组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要求明确、可操作,既能表达安全需求,也能规范安全实践。
安全属性安全属性是指为实现安全目标而具备的安全性能或特性,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信性等。
安全属性的定义需要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
安全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是指通过对评价对象进行一定的实验、测试、分析和评估,获取和确定安全属性值或得出安全性能评价结论的方法。
需要根据评估对象的特点和评估目标进行选择和设计。
安全评价结果安全评价结果是指在安全评价过程中所获取的评估对象的安全性能值、安全性能指标的计算、分析及安全评价结论等信息。
安全评价建议安全评价建议是针对所评估对象的安全性能,在改进和提升方面需要采取的措施及建议,以提高评估对象的安全性。
安全评价报告的评价等级安全评价报告的评价等级是按照相应的评估标准,将安全评价结果划分为不同等级,从而描述评估对象的安全性能。
通常将安全评价报告的评价等级划分为优异、良好、一般或不合格等等。
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要求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写要求如下:准确性安全评价报告应准确反映评估对象的安全性能,并说明评价的可靠性、有效性和严谨性。
安全评价基本概念(二篇)
安全评价基本概念1)安全和危险安全和危险是一对互为存在前提的术语,在安全评价中,主要是指人和物的安全和危险。
危险,常指危害或危害因素。
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
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导致灾害性事故的原因有人的误判断、误操作、违章作业,设备缺陷、安全装置失效、防护器具故障,作业方法不当及作业环境不良等。
所有这些又涉及设计、施工、操作、维修、贮存、运输以及经营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观察、分析,并采取综合方法消除危险,才能达到安全的目的。
2)事故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
对于没有造成职业病、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事件可称之为未遂事件或未遂过失。
因此,事件包括事故事件,也包括未遂事件。
事故是由危险因素导致的,危险因素导致的人员死亡、伤害、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都属于事故。
3)风险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衡量风险大小的指标是风险率(R),它等于事故发生的概率(P)与事故损失严重程度(S)的乘积:R=PS由于概率值难于取得,常用频率代替概率式中,单位时间可以是系统的运行周期,也可以是年或几年;事故损失可以表示为死亡人数、事故次数、损失工作日数或经济损失等;风险率是二者之商,可以定量表示为百万工时死亡事故率、百万工时总事故率等,对于财产损失可以表示为干人经济损失率等。
4)系统和系统安全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对生产系统而言,系统构成包括人员、物资、设备、资金、任务指标和信息六个要素。
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
安全评价大纲整理 (doc )
二、安全评价基本知识1、安全生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安全生产方针,又称劳动保护安全方针。
是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所提出的一个总的要求和指导原则,它为安全生产指明了方向。
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正确的安全生产方针。
1983年国务院在[1983]85号《批转劳动人事部、国家经委、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指出:“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指导下搞好安全生产,是经济管理、生产管理部门和企业领导的本职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这个安全生产方针,强化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并强调在生产中要做好预防工作,尽可能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个方针,其含义是:1)、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是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特别是现代化生产,更不允许有所忽视,必须强化安全生产,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生产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工作,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安全生产也是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制度性质所决定的。
2)、安全与生产的辩证统一在生产建设中,必须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关系。
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必须善于安排安全和生产。
越是生产任务忙,越要重视安全,把安全工作搞好。
否则,就会招致工伤事故,既妨碍生产,又影响安全。
这是生产实践证明了的一条重要经验教训。
怎样理解安全和生产的辩证统一关系呢?在生产过程中,安全和生产既有矛盾性,又有统一性,所谓矛盾性,首先是生产过程中不安全因素与生产的矛盾。
要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时,就要增加支出,或影响生产进度。
所谓统一性,对不安全因素采取措施后,改善了劳动条件,职工就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劳动热情,劳动生产率就会提高。
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评价标准安全评价是指对某一对象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安全性能进行评定和鉴定的活动。
安全评价标准是指对安全评价的具体要求和规定,是进行安全评价工作时必须遵循的标准和规范。
安全评价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
科学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客观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公正、公平地对待被评价对象,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
只有具备科学性和客观性,安全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安全评价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次,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
全面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覆盖被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全面考虑安全性能的各种因素,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系统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系统性,能够对被评价对象进行系统化的评价和分析,确保评价结果的系统性和一致性。
只有具备全面性和系统性,安全评价标准才能全面、系统地评价被评价对象的安全性能。
再次,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可操作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操作性,能够指导评价人员进行具体的评价工作,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用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为实际的安全评价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确保评价结果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只有具备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安全评价标准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为安全评价提供有力的支持。
最后,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
时效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能够及时更新和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技术环境,确保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动态性是指安全评价标准应当具有一定的动态性,能够随着被评价对象的变化而变化,确保评价结果的动态性和适应性。
只有具备时效性和动态性,安全评价标准才能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综上所述,安全评价标准是安全评价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时效性和动态性等特点。
安全评价知识
思考题⑴试述安全评价的定义。
答:安全评价是利用系统工程方法对拟建或已有工程、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并根据可能导致的事故风险的大小,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以达到工程、系统安全的过程。
⑵试述安全、事故、风险的含义。
答:安全是指免遭不可接受危险的伤害;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它损失的意外事件;风险是指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⑶什么是风险判别指标和风险可接受标准?答:风险判别指标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性是否可接受的尺度;可接受风险是指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可接受风险程度。
⑷安全评价通常分哪几类,各类之间有什么异同?答:分为4类;①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②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行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③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某一个生产经营单位或局部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通过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④专项安全评价:是根据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要求进行的,是对专项安全问题进行的专题安全分析评价,如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非煤矿山专项评价等。
⑸安全评价依据的法规主要有哪几个?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安监管装字[2002]45号)《关于加强安全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5)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全评价通则》⑹举例说明标准按法律效力分为哪二类?答:一是强制性标准,例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爆炸和火灾危险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2001)等二是推荐性标准,例如《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装卸作业规程》(JT/T3145-91)等。
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范本(3篇)
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范本一、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1. 风险评估法:该方法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来确定安全风险的大小和可能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风险评估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系统的边界和功能。
(2) 识别系统中的可能存在的威胁和漏洞。
(3) 评估威胁和漏洞的严重程度和潜在风险。
(4)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对策和措施。
2. 层级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层次结构,确定各个层次之间的权重关系,根据专家意见或数据分析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层级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确定评价目标和准则。
(2) 构建层次结构,确定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3) 对各个层次进行定量的评估。
(4) 综合评价结果,确定系统的安全性等级。
3. 统计分析法:该方法通过对系统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统计分析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系统的相关数据,包括安全事件、事故统计等。
(2)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确定系统的安全性指标。
(3) 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安全性等级。
二、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1. 风险评估法的特点:(1) 可以全面深入地评估系统的安全风险,包括威胁和漏洞的严重程度。
(2) 需要对系统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调查,工作量较大。
(3) 可以根据评估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对策和措施。
2. 层级分析法的特点:(1) 可以理清评价目标和准则之间的权重关系,从而确定系统的安全性等级。
(2) 需要专家意见或数据支持,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3) 可以根据评价结果进行优化和改进。
3. 统计分析法的特点:(1) 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评估,较为直观和客观。
(2) 需要有充足的数据支持,否则评估结果可能不准确。
(3) 可以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时序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问题。
范本: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范本(二)安全评价是对系统、设备或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进行 qualnumarize 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2024年安全评价的相关知识(三篇)
2024年安全评价的相关知识一、安全评价的一般概念一般所说的评价是指“按照明确目标测定对象的属性,并把它变成主观效用的行为,即明确值的过程”。
在对系统进行评价时,要从明确评价目标开始,通过目标来规定评价对象,并对其功能、特性和效果等属性进行科学的测定,最后由测定者根据给定的评价标准和主观判断,把测定结果变成明确值,作为决策的参考。
安全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风险评价,它以实际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工程技术方法,对系统中固有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从而为制定防灾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评价定义有三层意义。
(1)对系统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这是安全评价的核心。
系统分析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前提,全面地对评价对象的功能及潜在危险进行分析、测定,是评价工作必不可少的手段。
(2)掌握企业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之后,就要用指标来衡量企业安全工作,即从数量上说明分析对象安全性的程度。
为了达到准确评价的目的,要有说明情况的可靠数据、资料和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可以是指数、概率值或等级。
(3)安全评价的目的是寻求企业发生的事故率最低,损失最小,安全投资效益最优。
也就是说,安全评价是以提高生产安全管理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即确保安全生产,尽可能少受损失。
欲达到此目的,必须采取预防和控制危险的措施,优选措施方案,提高安全水平,确保系统安全。
安全评价的目的在于以下几方面。
(1)系统地从计划、设计、制造、运行和维修等全过程中考虑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问题,发现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或潜在的危险因素,搞清引起系统灾害的工程技术现状,论证由设计、工艺、材料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技术措施的合理性。
具体地说,设计之前进行评价可以避免选用不安全的工艺流程和危险的原材料,当必须采用时,可提出减轻和消除危险的有效方法。
设计之后进行评价可以查出设计中的缺陷和不足,及早采取改进和修正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评价基本知识部分(DOC 14)安全评价基本知识(部分)一.安全评价概述1.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急性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提出安全对策建议,从而为工程、系统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安全是指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3.安全的实质就是防止事故,消除导致死亡、伤害、急性职业危害及各种财产损失发生的条件。
4.危险是指易于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5.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6.风险是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7.风险危险、危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危险、危害事故所造成损失的严重程度的综合度量。
8.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而具有独立功能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9.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系统安全工程和管理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安全程度。
10.安全系统工程是以预测和防止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11.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12.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2)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3)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4)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13.安全评价的意义在于可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和伤害。
1)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14.安全评价的作用1)安全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2)有助于政府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实行宏观控制3)有助于安全投资的合理选择4)有助于提高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5)有助于生产经营单位提高经济效益15.安全评价的内容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使系统在生产运行期内的安全风险控制在安全、合理的程度内。
20. 安全评价的原理相关原性理、类推原理、惯性原理和量变到质变原理。
21. 风险判别指标(或判别准则)是判别风险大小的依据,是用来衡量系统风险大小以及危险、危害性是否可接受的尺度。
22.安全评价的原则科学性、公正性、合法性和针对性原则。
23.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24.定性评价根据经验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环境、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安全状况进行定性的判断。
定性评价时不对危险性进行定量化处理,只作定性比较。
定性评价使用系统工程方法将系统进行分解,依靠评价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有关法规、标准、规范、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价。
25. 定量评价用设备、设施或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和事故严重度进行评价的方法。
定量评价是在危险性量化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评价,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数学模型进行评价。
26.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27.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28.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教材P43页29.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应遵循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30. 评价单元划分应遵循的原则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31.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充分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3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涉及安全评价的规定有:第十二条依法设立的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执业准则,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本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十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安全设施投资应当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第二十五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贮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第三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应急措施;第六十二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第六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第七十九条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工作的机构,出具虚假证明,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在五千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单处或者并处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害的与生产经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涉及劳动安全卫生的有:第五十二条到第五十七条34. 安全评价程序主要包括:准备阶段;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形成安全评价结论及建议;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35.安全评价规范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安全评价通则,二是各类安全评价导则及行业评价导则,三是各类安全评价实施细则36.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个层次是由国务院颁布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三个层次为国务院下属各部委颁布的政府规章,如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布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监察规定》,交通部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颁布的《港口安全评价管理办法》;第四个层次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区(市)、县等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或政府颁布的地方性安全生产法规,如《××市安全生产监察规定》、《××省安全生产条例》等。
37.《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涉及安全评价内容有:第七条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十二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必须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
38.安全评价方法对系统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的方法。
39. 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1)充分考虑被评价系统的特点。
(2)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的最终结果。
(3)评价资料的占有情况。
(4)安全评价的人员。
40.安全对策措施的基本要求在考虑、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发生;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
41.安全对策措施的内容主要包括(1)厂址及厂区平面布置的对策措施;(2)防火、防爆对策措施;(3)电气安全对策措施;(4)机械伤害对策措施;(5)其他安全对策措施(包括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安全色、安全标志、特种设备等方面);(6)有害因素控制对策措施(包括尘、毒、窒息、噪声和振动等有害因素的控制对策措施);(7)矿山安全对策措施;(8)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42.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92),分为6大类,37个小类。
6大类为:•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15类;•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5类;•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5类;•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6类;•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5类;•其他危险、有害因素—4类。
43.按事故和职业危害类型分类按《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根据导致事故的原因、致伤物和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44. 《职业病范围和职业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有害因素分为七类,分别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其他有害因素。
45.按《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 分为8类,《危化条例》46.事故应急救援的目的(1)采取措施使事故控制在局部,消除蔓延条件,防止突发性重大或连锁事故发生;(2)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和处理事故,尽力减轻对人和财产的影响。
47. 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1)从事故预防角度制订事故应急预案;(2)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订应急预案。
4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特点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49.取得评价结论的一般的工作步骤⑴收集与评价相关的技术与管理资料;⑵按评价方法从现场获得与各评价单元相关的基础数据;⑶经数据处理对照相应评价方法的评价标准得到各单元评价结果;⑷综合单元评价结果整合成单元评价小结;⑸各单元评价小结整合成评价结论。
50.评价结论的编制原则评价结论应遵循客观公正、观点明确的原则,做到概括性、条理性强且文字表达精练。
51.评价结论的主要内容⑴结果分析①辨识结果分析:列出辨识出的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的能量和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的人、机、环境因素),确定重大危险源和危险目标。
②评价结果分析:各评价单元评价结果概述、归类、事故后果分析、风险(危险度)排序等。
③控制结果分析:前馈控制(预防性、前瞻性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管理)结果和后馈控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结果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