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育考察汇报.doc
赴江苏省洋思中学学习考察报告.
赴江苏省洋思中学学习考察报告——九台市苇子沟镇中心校尹海英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了解到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显著,在新课程实施、学校管理与创新、教学改革等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了更好地学习他们的办学经验,也为了加快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尽快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创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经教育局研究决定,选派我们一行11位教学校长赴江苏泰兴市洋思中学学习考察。
现考察学习活动已圆满结束,我在这里对考察学习的整个过程做一个完整的汇报。
由于正赶上洋思中学放暑假,因此考察学习活动主要由参观校园、聆听介绍、问答式交流三个部分组成。
7月4日上午,首先参观了校园,其次聆听了洋思中学的曹校长对学校进行介绍,再次与曹校长和教务主任刘金玉进行了问答式交流。
虽然考察时间短暂,但对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我的收获很大,对我今后主抓教育教学管理很有帮助,也得到很多启示。
启示一:创造浓厚人文气息,营造一个良好育人环境。
走进洋思校园,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路的两侧无处不在的学校标语。
例如:与管理有关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学校无小事,教师无小节”;与学生观教学观有关的:“没有差生,只有差异”、“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像“呵护荷叶上的水珠”那样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的未来,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从起始年级抓起,从学生进校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与勉励学生有关的:“抬起头走路”、“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迎着晨风想一想,今天该怎样努力?踏着夕阳问一问,今天有多少长进”、“知识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等等。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德育讲的不是走过场,而是切实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走进校园一抬眼便看到中学必背古诗和必会单词都醒目地写在甬路上方的横梁上,真是校园处处体现文化育人。
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
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深化课程改革,4月11日—16日,初中教研室组织两区教研室副主任、全市初中教学示范学校校长及部分市直、区直学校校长等12人,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南通市教研室、南通市崇川区虹桥二中、海门市东洲中学、溧水县东庐中学等单位了参观考察。
整个考察活动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
为确保实际效果考察活动取得扎实效果,初中教研室要求每位同志都要带着问题四年级去,带着思考回,真正把考察学校的经验熟练掌握手、学进脑,以更好的指导家庭教育我市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
在考察过程中,大家不辞辛苦,不怕疲劳,带着激情和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认真听取所考察学校的校长介绍,深入课堂听课研讨,并与交流师生采取了深入细致的座谈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现将考察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所考察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次考察的学校,是江苏省甚至在全国初中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小学,它们在学校管理、新课程改革、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等诸多方面都创出了自己的特色,洋思中学的“四清”教学模式、虹桥四中的协同教育、东洲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学教合一教学模式,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深刻印象印象。
(一)洋思中学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特色:敬业的教师创造了教育的神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即教师揭示教学目标后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师生的手脚让他自学。
第二步是“后教”,即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有鉴于进行点拔。
第三步是“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此可谓“洋思经验”之精华所在。
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通过训练控制去切实加强,通过运用去壮大和提高,作业放在课堂上为完成,中学生促使学生家长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上学生自学、听课都特别认真,学习目的性强紧张程度高。
洋思中学教学工作考察报告
洋思中学教学工作考察报告宋继斌前不久,我们静宁县第四批教师校长一行56人;在李局长的带领下,参观考察了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
我们随堂听课,个别教师访谈,倾听报告,参观校园,宿舍,跟老师,学生对口交谈,与学生同食堂吃饭,等等。
我们虚心学习,真诚请教,溶身于洋思中学,潜心于洋思中学的教育教学之中,着实为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所震撼,也切实被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折服。
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这是洋思中学上至领导,下至教职员工共同喊出的一个响亮的口号。
曾经,我们也追求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可似乎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要想梦想成真,那谈何容易呢?而洋思人却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出色。
他以三流的办学条件,三流的师资基础,三流的生源质量和课业负担,取得了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
连续多年创合格率百分之百,升学率百分之百,巩固率百分之百。
没有违法乱纪的学生和老师。
这一切的一切,是洋思中学的领导和老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必然结晶。
走进洋思,就像走进了一座文化的殿堂。
操场,楼道,宿舍,食堂,窗明地净,一尘不染。
名人名言,警训铭言,到处都是,潜移默化,处处渗透。
尤其是耐人寻味的校园标语,独具匠心,平实中寓深意,浅白中藏玄机。
没有一幅不是语言精品,教育的航标。
这是个文化的大熔炉,文明滋生的乐园。
正是有这样的环境,才感染塑造了今日洋思的新秀。
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才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成为可能。
洋思有这样一群领导,他们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
他们同舟共济,本着“让每一位家长都满意”的胸襟和办学理念,创造了洋思的辉煌。
洋思有这样一群老师,他们业务精湛,素质强硬,有着极高的课堂驾驭能力。
更难能可怪的是他们的合作精神,他们“集体备课”,他们“师傅带徒弟”,他们一人上课,多人帮忙……他们是个整体,又是一个个整体中的个体。
也正是有他们,才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洋思中学的“小精灵”。
也正是有他们,才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成为必然。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参观考察学习报告》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参观考察学习报告》溪潭中学缪立民随着xx年《洋思之路》在《中国教育报》和《江苏教育报》的发表,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中学一下子沸腾了,洋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教育理念,闻各遐迩。
这次我们教育局组织中学校长到洋思参观考察学习,走进新迁城区的洋思中学,听校领导的报告,随堂听课,体味校园文化氛围,收获不少,感受颇深,今天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
一、洋思的过去与今天1、原始情况:三个“三流”洋思中学创办于xx年,是当时六村合办的一所联办初中,校园总面积7亩,总投资2.4万元,修建二排平房,招收5个班20多名学生,共有14位教师,其中2名是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所招学生都是洋思村周围的几个村的村小学生,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操场,学校设备一无所有,一句话,当时的洋思中学是一所地地道道的三个“三流”的落后,薄弱,偏僻的乡村初中,设备三流,师资三流,生源三流。
“春天的野草,夏日的流萤,深秋的竹,严冬的风”正是当年洋思中学的四季风景的写照。
2、今天的洋思:“六多”学校洋思人在蔡林森校长的领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新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洋思中学全体师生20多年来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追求,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村联办如今发展成为60多个班级,34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师,校园占地207亩的“中国名校”,由原来的三个“三流”学校转变为“六多”学校,一多:外地学生多,每年在洋思就读的学生约3400人,其中外地学生占85%,他们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
二多:即洋思中学考察参加学习的人多,每天约有500来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或同行,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到洋思中学参加考察学习人数多达70万人次。
三多:洋思中学干部、教师外出讲学,上课的次数多,现在全国除海南、台湾省外其他地方都去过,至今已有500多处。
洋思中学学习考察报告汇编.doc11111
洋思中学考察学习材料汇编海林市教育体育局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日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学习考察报告海林市教育体育局为汲取先进教育理念,学习优秀教育管理经验,进一步推进“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市教育体育局组织部分校长、主任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参加“全国学习洋思典型学校特色课、洋思中学示范课现场观摩暨全国学习洋思典型学校特色经验交流会”,并对洋思中学进行了实地考察。
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的基本情况12月8日至18日,海林一行13人前往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参加了交流会。
此次交流会由江苏省教育科学院、江苏省教育学院联合主办,江苏省泰兴市教育局、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承办,共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1250名校长、教师参加。
在学习中,考察组深入课堂听课91节次,涉及数学、语文、生物、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地理、历史等9个学科;分别听取了洋思中学秦元培校长、洋思中学刘金玉副校长、天津教科院基教所王敏勤所长、河北省唐山市东方双语学校、江西省萍乡市第九中学、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第一中学、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中学、江苏省连云港市崇实初级中学、山东省枣庄市薛城舜耕中学的9场经验报告;与洋思中学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与发言的校长当场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实地考察了洋思中学的常规管理。
二、洋思中学的主要经验(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是“洋思模式”的最主要内容。
它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即教师揭示教学目标后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学,不怕学生学不会,不怕学生出问题。
第二步是“后教”,即教师针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拔。
第三步是“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这是洋思经验的精华。
(二)树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教育观洋思中学的学生素质各不相同,但他们始终坚持执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个理念,坚持从新生入校第一天抓起、坚持不懈抓起始年级、坚持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坚持用抓学习的方法抓纪律;坚持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约和考核学生。
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
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深化课程改革4月11日—16日初中教研室组织两区教研室副主任、全市初中教学示范学校校长及部分市直、区直学校校长等12人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南通市教研室、南通市崇川区虹桥二中、海门市东洲中学、溧水县东庐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
整个考察活动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
为确保考察活动取得扎实效果初中教研室要求每位同志都要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真正把考察学校的经验学到手、学进脑以更好的指导我市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
在考察过程中大家不辞辛苦不怕疲劳带着激情和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认真听取所考察学校的校长介绍深入课堂听课研讨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座谈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现将考察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所考察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次考察的学校是江苏省甚至在全国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学校它们在学校管理、新课程改革、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创出了自己的特色洋思中学的“四清”教学模式、虹桥二中的协同教育、东洲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学教合一教学模式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洋思中学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特色:敬业的教师创造了教育的神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即教师揭示教学目标后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自学。
第二步是“后教”即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拔。
第三步是“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此可谓“洋思经验”之精华所在。
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促使学生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上学生自学、听课都特别认真学习目的性强紧张程度高。
2、“每节课都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学习”的课堂教学效率。
洋思中学衡量课堂教学效率高的标志是“每节课都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学习”。
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考察报告
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考察报告希望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培训班考察组2009年10月20日至10月25日,单县“中学教导处主任培训班”学员,在县教研室杨主任的带领下,如期来到江苏洋思中学进行考察学习。
通过观察校园,听报告、讲座,进入课堂听课,参加研讨会,采访老师、学生等方式,对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考察学习。
在短短的几天的考察学习期间,参加考察学习的教导主任们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共同参与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发展研究中心、泰兴市洋思中学共同举办的?学习——洋思中学转型成功经验交流暨初三教育教学管理研讨观摩活动?”。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实地蹲点学习考察,由表及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学到了一些真经。
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消除了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使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有了方向,有了目标。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洋思中学取得成功的经验经验一:有一个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
这八个大字,是洋思中学对社会和家长的承诺,也是洋思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誓言,更是洋思中学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功法宝。
试想: 1980年的时候,该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单办初中,创办时,是由六个村子联办,只有5个教学班,1名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
通过全体洋思人的不断的艰苦努力,规模不断扩大,于2001年整体搬迁到泰兴市中心,发展到目前拥有64个教学班, 300多名教师、3000多名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外地的择校生), 占地120亩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1991年以来,洋思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一直保持为100%,体育达标率超过97%,而学生的近视率却控制在10%左右。
这个曾被称作“三流的硬件”、“三流的师资”、“三流的学生”的农村联办初中,经过20多年的努力拼搏,如今已是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示范初中、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是全国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
赴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考察报告(精)
铜梁巴川中学赴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报告2011年3月20——25日,在县教科所胡拥军、张峰带领下,我校一行22人前往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考察,通过听课、交流、观摩、听报告等形式,学习了三所全国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现报告如下:一、江苏泰兴洋思中学。
该校以前是一所由6个村合办的3类农村初中,由于坚持“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教学理念,推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的学习要达到“四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而享誉全国。
1、教学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常听老师说,“好学生不用教”。
是啊,好学生谁教不会?真正用教、难教的是后进生;教会后进生才是教师最主要的任务,才是教师业务能力强、水平高的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在洋思人看来,好学生是宝,差生也是宝;差生好像一块璞玉,和好学生一样存在着成器的可能。
招收差生就好比给人看病一样,小毛病由卫生室处理,大一点的毛病送医院,疑难杂症就要看专家门诊。
家长之所以把通常认为教不好的学生送到洋思,就是因为相信洋思是“专家门诊”。
洋思中学不择生而教。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洋思创建的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练)(兵教兵)(练)(生)……………(生)………………(生)这里的“先学”,不单是指让学生泛泛地、单纯地看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提出自学相关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可以是看例题、讲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
“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
洋思现在的“后教”环节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巡视,准确掌握学生的自学情况,在学生自学结束之后,发动学生通过讨论、质疑、交流等方式自行解决自学过程中暴露的问题。
【精品文档】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考察报告-优秀word范文 (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考察报告赴江苏洋思中学考察学习的考察报告希望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培训班考察组201X年10月20日至10月25日,单县“中学教导处主任培训班”学员,在县教研室杨主任的带领下,如期来到江苏洋思中学进行考察学习。
通过观察校园,听报告、讲座,进入课堂听课,参加研讨会,采访老师、学生等方式,对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等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考察学习。
在短短的几天的考察学习期间,参加考察学习的教导主任们都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大家共同参与了由“中国教育学会发展研究中心、泰兴市洋思中学共同举办的?学习——洋思中学转型成功经验交流暨初三教育教学管理研讨观摩活动?”。
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实地蹲点学习考察,由表及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学到了一些真经。
开了眼界,长了见识,消除了思想上的困惑和疑虑,使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有了方向,有了目标。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洋思中学取得成功的经验经验一:有一个敢为人先的教育理念。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
这八个大字,是洋思中学对社会和家长的承诺,也是洋思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誓言,更是洋思中学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成功法宝。
试想: 1980年的时候,该校是一所偏僻的农村单办初中,创办时,是由六个村子联办,只有5个教学班,1名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
通过全体洋思人的不断的艰苦努力,规模不断扩大,于201X年整体搬迁到泰兴市中心,发展到目前拥有64个教学班, 300多名教师、3000多名学生(其中绝大部分是外地的择校生), 占地120亩的现代化初级中学。
1991年以来,洋思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合格率一直保持为100%,体育达标率超过97%,而学生的近视率却控制在10%左右。
【最新】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育考察报告-范文word版 (1页)
【最新】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育考察报告-范文word版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育考察报告
也许您还喜欢:
∙赴温州等地考察的报告
∙美国远程教育和教育技术的考察报告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考察报告
∙日本财险市场自由化考察报告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考察报告
∙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
∙关于XX市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情况的考察报告
∙美国社区学院教育考察报告
∙建设部赴美国、加拿大建筑市场监管考察报告
∙清华景区旅游考察报告
∙服装企业考察报告
∙(×乡镇)赴山东寿光学习考察报告。
南京市东庐中学考察报告
南京市东庐中学考察报告东溪镇中:王德才2007年11月18—23日我有幸随县教委组织的教育考察团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等学校考察学习。
东庐中学实施的教学合一的“讲学稿”对我有很大启发,它让曾经一度面临被撤销的薄弱学校经过短短的几年时间发展成为全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典型学校之一。
一、学校介绍东庐中学位于南京市溧水县永阳镇,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初中学校,距离县城约7公里路程。
一走进校门,映入眼帘的是高大的教学楼、错落有致的办公用房和功能用房和有待完善的花园。
在学校接待楼的侧面墙壁上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方略、培养目标等内容非常醒目明了。
走进教室,会发现每个班级教室前门外边的墙上均有一块小黑板,上边醒目地写着班级目标、今日格言、今日口号等内容。
教室后门外边墙壁里有两排学生专用的一人的一个小壁柜,教室里边窗明几净,张贴有标语、格言和警句等内容,有藏书小柜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区域(教室后墙)。
总的说来,整个校园简洁而又明了,朴实而有创意,充分营造了良好的学生学习的氛围和环境,校园内学生举止文明,学生活动整齐而有序,显示出了学校严谨的管理和学校良好的师生风貌。
二、主要体会1、学校的管理制度健全,条款不多但操作性极强,凸现出学校的人文情怀。
做到了学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保证了学校处处有人干事,学校事事有人在干。
2、学校有鲜明的办学理念,有良好的育人环境,有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体现了“至博至淳”的理念。
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发展,老师爱岗敬业、勤于专研,领导工作务实、率先垂范。
3、学校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优势和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做到了有效整合教学资源,达到了教学资源共享和老师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将教师的日常备课上升到教学研讨和老师培训的高度。
尤其是讲学稿层层审核签字,保证了“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的备课模式发挥出了显著的作用。
4、由于讲学稿将学生的学、练和老师的教、考有机结合,让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更为主动高效,让老师的教学和考试有了题材来源。
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参观考察学习报告[修改版]
第一篇: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参观考察学习报告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参观考察学习报告溪潭中学缪立民随着1994年《洋思之路》在《中国教育报》和《江苏教育报》的发表,江苏省泰兴市天星镇洋思中学一下子沸腾了,洋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教育理念,闻各遐迩。
这次我们教育局组织中学校长到洋思参观考察学习,走进新迁城区的洋思中学,听校领导的报告,随堂听课,体味校园文化氛围,收获不少,感受颇深,今天借此机会向各位领导、老师们汇报。
一、洋思的过去与今天1、原始情况:三个“三流”洋思中学创办于1980年,是当时六村合办的一所联办初中,校园总面积7亩,总投资2.4万元,修建二排平房,招收5个班20多名学生,共有14位教师,其中2名是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所招学生都是洋思村周围的几个村的村小学生,学校没有围墙,没有操场,学校设备一无所有,一句话,当时的洋思中学是一所地地道道的三个“三流”的落后,薄弱,偏僻的乡村初中,设备三流,师资三流,生源三流。
“春天的野草,夏日的流萤,深秋的竹,严冬的风”正是当年洋思中学的四季风景的写照。
2、今天的洋思:“六多”学校洋思人在蔡林森校长的领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新理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洋思中学全体师生20多年来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追求,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村联办如今发展成为60多个班级,3400多名学生,300多名教师,校园占地207亩的“中国名校”,由原来的三个“三流”学校转变为“六多”学校,一多:外地学生多,每年在洋思就读的学生约3400人,其中外地学生占85%,他们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
二多:即洋思中学考察参加学习的人多,每天约有500来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或同行,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到洋思中学参加考察学习人数多达70万人次。
三多:洋思中学干部、教师外出讲学,上课的次数多,现在全国除海南、台湾省外其他地方都去过,至今已有500多处。
进名校取真经,感受名校成功之路赴江苏洋思、东庐中学学习考察(精)
进名校取真经,感受名校成功之路赴江苏洋思、东庐中学学习考察报告宜安镇中学教导主任杨国生我们有幸参加的这次由中国教育报刊举办的“走进名校,师从名师”全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系列培训“高效课堂,影子培训”(第十八期活动,收获颇丰,它使我了解了洋思中学的发展、成功、壮大。
正可谓“中国的教育看江苏,江苏的教育看洋思”,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模式为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创立了一个丰碑。
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感受,以雍诸位。
感受一:“经营”式的办学体制洋思中学创办于1980年,原址在泰兴市天星乡洋思村,因此起名杨思中学。
2005, 整体迁移到泰兴市。
2000年学校实行国有民营的办学体制,面向全国招生。
现有教学班65个,教职工400多名,学生三千多名,每生每年向学校交纳15000元。
班容量约60人。
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化示范初中”等称号。
感受二:“有序”的师、生行为正应为“有序”一切才变得“精彩”。
洋思中学的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风貌、学习、生活及工作给我们全新的的感觉,这种“有序”是我们在其它学校所看不到的。
下面请大家观看两个视频(初二语文教研组长兼班主任陈辉的一天、(一名初一学生王佳杰的一天。
透过一名教师、学生一天紧张而有序的学习、生活、工作的缩影,我们看到了洋思师、生充实生活和独特的精神风貌。
感受三:“平凡”的教学理念与“扎实”的教学模式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让每一位家长满意”。
洋思坚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起始学科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着眼学生的未来,狠抓全面发展。
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课堂上教师讲课时间仅仅几分钟,课堂教学的所有流程都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有目的、有任务地开展,有效地实施了素质教育,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无论我听到的物理课、数学课、语文课、还是化学课,没有一节课是让学生课前预习的,都是在上课后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预习,老师可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预习方法、要求。
赴江苏洋思中学学习的考察报告
赴江苏洋思中学学习的考察报告在杨思中学学习考察期间,我们首先听取了江苏省泰州市洋思教育研究所倪高扬关于《学洋思,学什么?学洋思,怎么学?》的洋思教育研究报告,然后又听取了江苏省课改专家王力耕《从洋思模式谈新课改下的教改与创新—教必须有效(课堂教学四变三结合)》的专题报告,最后亲自到洋思中学进行现场观摩。
通过学习考察,我们不得不为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洋思中学领导和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洋思中学高效务实的课堂教学以及洋思中学严格科学的精细管理所折服。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洋思中学的确堪称我国一颗璀璨的东方教育明珠。
洋思中学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借鉴。
一、洋思中学的过去和现在洋思中学曾是一所初级中学,创办于1980年(校址在农村),当时只有5个教学班,13名教职工(其中一名公办教师,4名民办教师,8名代课教师),用2.4万元,盖了26间简易平房,设备几乎全无,课桌椅全是借的。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洋思中学已从默默无闻到闻名遐迩:2000年起实行国有民营,面向全国招生;2002年被评审为“中国名校”;2017年8月投资1.7亿元迁址进泰兴城。
现有教学班65个,教职工382名,学生3800余名。
目前,洋思中学已产生了惊人的办学效应,出现了“四多”现象:1、外来择校的学生多。
洋思中学许多学生来自外地,遍及27个省市。
这些学生的家长都是慕名而来的。
2、宣传报道的媒体多。
有《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教育研究》等国家权威报刊相继报道洋思中学的办学经验,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洋思现象作了深入细致的考察研究后撰写了相关文章进行报道,轰动了教育界。
3、参观学习的人数多。
据洋思中学的领导介绍,来洋思中学参观学习者每天有几百人。
有时一个教室内听课人超过百人,教室内容纳不下,听课者只能站在教室外走廊旁听。
4、学校创收的经费多。
由于外地学生多,学校收取的赞助费多,仅收取外来参观学习的门票费每天约1万元,一年要数百万。
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
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考察报告赴江苏省部分初中名校参观为进一步加强教育管理,深化课程改革,4月11日—16日,初中教研室组织两区教研室副主任、全市初中教学示范学校校长及部分市直、区直学校校长等12人,赴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南通市教研室、南通市崇川区虹桥二中、海门市东洲中学、溧水县东庐中学等单位进行了参观考察。
整个考察活动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
为确保考察活动取得扎实效果,初中教研室要求每位同志都要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回,真正把考察学校的经验学到手、学进脑,以更好的指导我市的初中教育教学工作。
在考察过程中,大家不辞辛苦,不怕疲劳,带着激情和对教育工作的责任感,认真听取所考察学校的校长介绍,深入课堂听课研讨,并与师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座谈交流,收到了良好效果。
现将考察活动情况总结如下:一、所考察学校的基本情况这次考察的学校,是江苏省甚至在全国都是知名度很高的学校,它们在学校管理、新课程改革、队伍建设、课堂教学等方面都创出了自己的特色,洋思中学的“四清”教学模式、虹桥二中的协同教育、东洲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学教合一教学模式,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洋思中学洋思中学课堂教学特色:敬业的教师创造了教育的神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先学”,即教师揭示教学目标后让学生自己去看书、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自学。
第二步是“后教”,即教师针对学生自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点拔。
第三步是“当堂训练”,即当堂完成作业。
此可谓“洋思经验”之精华所在。
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通过训练去强化,通过运用去巩固和提高,作业放在课堂上完成,促使学生学习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
课堂上学生自学、听课都特别认真,学习目的性强紧张程度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育考察报告江苏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教育考察报告2005年5月9日至12日,我们考察了慕名已久的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
这次考察学习的时间虽很短,但给我们的启发和体会却很深、很深。
下面我校四位考察成员就这次学习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作如下总结。
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典型,在成功的背后无一不透射出洋思人对教育规律自觉体认的睿智和东庐人对课堂教学探究态度的严谨;成功的背后无一不洋溢着两所学校校长不屈不挠,永不满足的韧劲和他们对那片热土的钟爱以及执着地探录乡村教育真谛的激情;成功的背后无一不反映出两所学校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务实高效的教学模式;成功的前后无一不……通过对两所学校的深入考察,我们认为一所成功的学校必须做到:一、以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作支撑。
洋思中学“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办学理念,写在洋思校园中最醒目的位置,也烙在洋思人的内心深处,他们十几年如一日,努力实践“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为学思想,最终造就了洋思这座辉煌的教育大厦。
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教学合一”,创新了备课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益。
东庐人的改革创新精神使学校在逆境中掘起,焕发出蓬勃向上的生机和活力。
二、以务实高效的教学模式为载体。
在科学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
洋思中学原创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他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学情确定教学内容、教学策略。
他们注重抓好起始年级,从新生进校的第一天抓起,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
教师讲课的起点是基础差的学生,提问的重点也是基础差的学生,课后辅导、夜间巡视、谈心交流最多也是这些学生,他们优化课前准备,开展三级备课,优化课内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学”、“教”、“练”的时间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他们优化课内导学策略,培养学生有效自觉的能力,优化课内的解惑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地质疑和释疑,优化课内的训练策略,促进学生有效巩固和应用,优化课后的增效策略,确保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
东庐中学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教学模式,深化创新集体备课模式,即“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教案、师生共用”。
认真设计“讲学稿”,体现参与主体、师生参与充分、切合学校实际、尊重师生独特性和差异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学稿”为载体,明晰学生学习思路,层层巩固学习效果,做到“教、学、练”三结合,提高了课堂效益。
三、以完备严谨的管理模式作保障洋思中学以改革开路,用责任制治校,对知识的掌握实行“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并充分发挥管理的育人功能,使学校管理步入民主、科学、严密的轨道。
学校在公有民营的体制下,把“包”字清进学校,在学校运作过程中层层落实,实现了人人是管理者,人人又是被管理者。
洋思中学始终不愉的抓住全面、全员和全程管理这个纲,把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全部纳入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做到真抓实管,严抓细管,敢抓善管。
东庐中学在逆境中求思变,统一教职工认识,规范实施“讲学稿”。
四、以一支精诚团结,师德高尚的教师团队为保证。
一所名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有一支好的教师队伍。
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常说“吃苦就是享福”,蔡林森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治校,他几十年如一日,他所率领的洋思团队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负责任、有智慧、甘于奉献的队伍。
他们身上体现出的超常的意志力量、智慧力量和道德力量,是洋思中学成功的不竭动力。
东庐中学教师敬业奉献,校长在教学改革中从学校实际出发,讲实效、出实招,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该校成功的有力保证。
五、以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信度。
一所成功的学校必须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才是教育的生命力体现,才是教育的根本。
洋思中学在以“三流硬件、三流师资、三流学生”的基础上,一举成为当今的中国名校,成为家喻户晓的被社会、家长赞誉的学校,很重要的是学校具有很高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两所名校的考察学习,在当前我县教育内涵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中,结合我们学校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应该学习洋思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学习洋思讲求实效、持之以恒的德育教学经验;学习洋思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洋思从严治校、科学管理的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一、继续坚持构建师生互动共生式家园,打造温馨型校园、学习型校园的奋斗目标。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这一奋斗目标是符合我校校情的,我们要进一步统一认识,使每一位师生都内化为行动的指南。
二、加强教学管理。
洋思中学严格的教学管理和细致入微的学习管理给我们很多启示。
1、加强教学管理,首先要指导教师提高备课质量。
我校有良好的集体备课的传统,我们应在备课形式、备课方法上不断探索、深化,以求更实效、高效的备课质量。
2、加强教学管理,要重视管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指导,特别要重视学习预习的指导,这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3、加强教学管理,要从起始年级抓起,从最后一名师生抓起。
重视青蓝工程的进一步落实,采取师徒捆绑奖惩等管理措施,让所有新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带动指导下,备好、上好每一堂课。
4、加强教学管理,要从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抓起。
重视对全校各学科课堂教学的随机评估。
三、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我们在学校发展中要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及时总结、不断提升。
以教科研为支撑,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
我们认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对于农村初中,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只有投身改革,真抓实干,才能缩小与发达地区教育的差距,我们只有客观分析,迎难而上,才能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取得学校的发展。
发表99江文选学习心得最新版江泽民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是《江泽民文选》的重要内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更好地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应紧密联系“三农”工作实际深入学习《江泽民文选》,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三农”工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三农”工作。
在《江泽民文选》(以下简称《文选》)中,有许多深刻论述“三农”问题的重要篇章。
这些重要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入学习《文选》,全面把握和认真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全面把握江泽民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江泽民同志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科学总结了我国“三农”工作的宝贵经验,系统反映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及时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做好“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三农”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坚持和发展我们党历来重视农民问题、重视农业发展的思想,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整体来谋划,提出了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战略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不能靠任何别的国家来解决”。
农业的基础作用是多方面的,“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就不可能有我国的自立;没有农业的积累和支持,就不可能有我国工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
”他一再强调,农村工作是大头,“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就有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主动权”;“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我们党把农民问题解决得好……革命、建设、改革就顺利进行、蓬勃发展。
”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
”在上世纪90年代初,针对一些地方出现的放松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倾向,他及时指出:“全党上下一定要记取忽视农业必然带来严重后果的历史教训,千万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
”稳定、完善农村基本政策和基本经营制度。
在一个时期,曾有一些人认为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有些地方的农民也担心党的农村政策会变。
对此,江泽民同志指出:“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
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他还对家庭承包经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述:“从实践看,家庭承包经营再加上社会化服务,能够容纳不同水平的农业生产力,既适应传统农业,也适应现代农业,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存在生产力水平提高以后就要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问题。
”这就为长期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提供了理论支持,给农民吃了长效“定心丸”。
与此同时,江泽民同志提出要逐步推动经营体制创新,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应该大力支持。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江泽民同志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农村生产力,强调“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把加快发展生产力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一切政策都要有利于增强农村经济活力。
”发展农村生产力的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
为此,一是要推进科教兴农。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切实抓好农业科研攻关、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和农民科技培训,使农业增长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二是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江泽民同志针对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不足、农业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明确提出“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
”三是要发展乡镇企业。
江泽民同志认为,“发展乡镇企业是一个重大战略,是一项长期的根本方针。
各级领导同志对此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努力推动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和经营方式转变。
四是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江泽民同志指出:“结构调整不仅对于增加农民特别是主产区农民的收入意义重大,而且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挑战的关键措施,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保护农民权益,增加农民收入。
江泽民同志始终心系农民,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根本是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各项权益。
江泽民同志指出:“增加农民收入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还直接关系到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国内需求、带动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从长远看还可能影响农产品的供给。
”他非常重视农村扶贫开发,强调搞好农村扶贫开发,不仅直接关乎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的改善,而且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关乎党的宗旨的实现,关乎我国人权事业的进展。
他特别关注减轻农民负担,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规定,任何单位都不得以任何名义增加农民负担。
”坚持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我们党在推动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