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微课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今天在生物课上,老师带我们观察了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是一种常
见的爬行动物,它们的脚有着独特的特点,让它们能够轻松在树木和
墙壁上攀爬。

下面是我们在课堂上的实录:
我们首先观察了爬山虎脚上的指状附肢。

这些指状附肢类似于蜥蜴
的爪子,有着坚韧的爪板,可以紧紧抓住树木的表面。

我们用放大镜
仔细观察了这些附肢,发现它们表面有很多微小的茸毛,这些茸毛可
以增加摩擦力,让爬山虎的脚更容易抓稳。

接着,老师拿出了一块透明的玻璃板,并在上面滴上了一滴水。


们看到,水滴滚动在玻璃板上,无法停留在上面。

老师解释道,爬山
虎的脚底有着特殊的吸盘结构,这些吸盘可以形成与表面的微小间隙,利用压力差产生负压,让爬山虎的脚能够更好地附着在树木和墙壁上。

然后,老师将一只小爬山虎放在树干上,我们看到它轻盈地爬行,
似乎毫不费力。

爬山虎的脚可以自由活动,前后左右可以360度旋转,这让它们在攀爬时能够更加灵活,能够迅速适应各种复杂的环境。

最后,老师让我们用手轻轻触摸一下爬山虎的脚,我们感受到了那
种粘附力和细腻的触感。

爬山虎的脚真是一种奇妙的结构,让我们对
大自然的设计感到无限惊叹。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
欣赏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希望以后能够有更多这样有趣的课程,让我
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保护我们身边的生物世界。

《爬山虎的脚》微课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微课课堂实录

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爬山虎的脚》,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内容,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呢?学生:要先知道每段的意思,然后把每段意思连起来。

教师:对,知道了每段的意思,然后把每段意思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那么我们就一段一段的来读这篇课文,理解一下它的主要内容。

学生:读第一段。

教师:这段讲了什么意思?学生:讲爬山虎长在哪里?教师:那么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内容?学生: 读第二段教师:这段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教师: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看幻灯)学生1:嫩红色,然后嫩绿,绿得新鲜。

学生2:叶子均匀,学生3:没有重叠教师:爬山虎的叶子先是嫩红,然后嫩绿,叶子均匀无重叠,一顺朝下。

教师:我们知道了爬山虎叶子特点?看看下一段又讲了爬山虎的什么?学生:读第三段教师:谁来说说?学生:讲爬山虎的脚。

教师:讲了爬山虎的脚的哪些方面?学生1:爬山虎讲的生长位置和颜色学生2:还讲了爬山虎脚的样子?教师:那么爬山虎的脚位置在哪?形状怎样?什么颜色?播放幻灯片学生:观看幻灯后说位置:长在茎上,颜色是嫩红的,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教师学生:这一段讲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颜色和形状。

教师:谁来读下一段?学生:读课文。

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教师:哦,这段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那是怎样爬的?谁来告诉老师?学生: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教师:那么看看最后一段又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读课文后回答: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和没触着墙时的样子。

教师:触着墻时啥样?没触着墻时啥样?学生:触着墻时长得很茂盛,没触着墙时就枯萎了。

教师:下面看看老师播放的幻灯片,跟你们说的一样吗?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段的主要爱内容,那么谁来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形状、位置和颜色,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网上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和没触着墙时的样子。

细致观察,准确表达——《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及反思

细致观察,准确表达——《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及反思

细致观察,准确表达——《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及反思一、检查预习,巩固提问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爬山虎的脚》。

之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读下面的词语和句子。

(出示)爬山虎操场占领嫩叶一顺儿均匀重叠空隙根茎叶柄枯萎瞧不起牢固我唱着优美的歌曲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

(生读)师:从上面的这句话中,大家发现了什么吗?生:里面有多音字“曲”字。

师:是的,这句话是老师写的。

今后遇到多音字,大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帮助自己记忆。

上个单元,我们学习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现在请大家把自己提出的问题展示出来。

生: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师:这是根据课文的题目提出的问题,很好。

这个问题大家能找到答案吗?(生:能)嗯,就在课文的第3自然段,我们等会儿再来学习。

生:爬山虎的脚到底是如何走路的?师:(笑)是走路吗?(生:不是。

是往上爬)课文的第4自然段就写得很清楚。

这也是根据课文题目提问的,很好。

师:还有什么问题吗?生:既然是写爬山虎的脚,那为什么还要写它的叶子呢?并且还放在前面,是不是跑题了?师:这个问题还有人想过吗?(生摇头)这个问题不是根据课文的题目来提问的,而是从写作方法提问的,说明你深入思考了。

请大家注意这种提问方法,等下我们也要研究这个问题。

二、对比实物,感悟“准确”师: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请一位同学读相关句子。

(生读第3自然段)师:请大家看课文中的插图,爬山虎的脚是这样子的吗?(有的说“是”,有的现出疑惑的神情)师:(指着刚才说“是”的同学),你说说看,为什么说是呢?生:插图正好放在第3自然段旁边,当然是啦。

师:这个理由很充分呀。

到底是不是呢?(指着一个疑惑的学生)请你说一说吧。

生:我觉得不是。

课文中说“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还说“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但是,插图上的脚并不是细丝,而是有吸盘的,另外,颜色也不对,它是绿色的,不是嫩红的。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一)、谜语导入: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谜底打一植物,请仔细听:“青藤弯弯细又长,绿叶密密两相傍。

藤上长出卷胡须,轻轻松松爬高墙!”谁知道是什么?生:爬山虎!师:对!是爬山虎。

师:你见过爬山虎吗?查找资料了吗?谁来介绍一下。

生回答。

师小结:爬山虎是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它是怎样爬上高墙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一篇文章《爬山虎的脚》。

齐读课题。

看到题目,你产生了什么疑问?生:动物有脚,怎么植物也有脚?生: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生:它是怎么爬的?……师:同学们很动脑筋,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小问号来读课文吧!(二)、初读课文1.师:课前大家预习过课文了,你知道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吗?生:有5个自然段。

师:请你推荐5名同学读课文。

其他同学仔细听,看是否把生字的读音读准确了。

2.轮流读生评价。

师:大家听得很仔细,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生:3、4、5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

3、师:请大家把这三个自然段再细细地读一读,想想你能解决刚才提出的哪个问题?(小组交流)生1:我知道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生2:我知道爬山虎的脚开始是嫩红色的。

生3: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师:你怎么知道?生3:要是不费一点劲,休想拔掉它的一根茎。

生4:爬山虎的脚还会发生变化,巴住墙的,脚的颜色变成灰色;没有巴住墙的,逐渐枯萎,后来连痕迹也不见了。

师:是吗,你读得可真仔细。

生5:我还知道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说说看。

生照书念: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

师:像我们人一样一脚一脚交替着爬吗?生纷纷摇头:长出一只脚巴住墙,再往上长,又长出一只脚又巴住墙。

师赞扬:同学们很会读书,自己就能解决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

那么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我们先来看第3自然段。

(三)、感悟课文1、第3自然段师:自由读,看你能读懂什么?生:我知道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1分20秒)师:你能分享你的收获吗?生:爬山虎的叶子一开始是嫩红色的,后来变成了嫩绿色,有一个变化。

师:非常好,听得出来你第一课时学得很好。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因为有脚,它才能爬,它又是细丝连接着的,原来是嫩红色的。

师:非常好!他的课前功夫真到位。

生:我知道了那些细小的脚就像蛟龙的爪子。

师:嗯,这是叶圣陶爷爷在文中告诉我们的。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师:我为你们点赞,可见你们第一课时学得都非常棒。

今天跟随叶圣陶爷爷的脚步走进《爬山虎的脚》。

一起读课题生:爬山虎的脚。

师:打开语文书。

二、默读3~5自然段师:请大家默读3~5自然段,请大家拿出笔画一画哪些地方能体现叶圣陶爷爷观察的仔细,还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开始吧。

(巡视)(2分半钟)师:已经画好的同学可以跟你旁边的同桌交流交流,看大家画的是不是想到了一块儿。

生交流。

师:刚才我看大家都在书上留下了你们认真学习的痕迹,为你们点赞,而且我听到大家在窃窃私语,交流自己的学习感受。

现在全班同学来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收获三、精读课文(一)学习第3自然段师:谁来交流一下叶圣陶爷爷哪些地方观察地特别细致呢?生:通过“这些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可以看出叶圣陶爷爷观察很仔细,体现他观察得很不容易。

师:嗯,他说的是“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还有吗?生:我从“反面伸出六七根细丝”,因为它这里讲了六七根细丝,爬山虎的细丝其实很密,而他在那细心地数它有多少根。

师:真是一个细致的人啊。

还有没有?生: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我从这句话里面读出了叶圣陶爷爷观察的仔细。

师:这种颜色的细微变化也看出来了,它不是红,而是嫩红。

还有没有?生:我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因为如果他不仔细观察,他压根发现不了这些。

师:孩子们,其实叶圣陶爷爷从爬山虎的脚长在哪、它的数量、它的形态、它的颜色都做了什么?生:都做了仔细的观察。

师:那我们能用简笔画画一画爬山虎的脚吗?生:可以。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教学过程一、多种方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看看谁最聪明?(1)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

生1:黄瓜生2:丝瓜师:都可以,大家说是不是?生:是师:第二个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

生:葡萄师:我发现,同学们都非常聪明!2、师:我们种丝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爬山虎,也是一株软软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爬到墙上、屋顶上,岩石上,这是为什么呢?哪些同学看见过真的爬山虎?你们平时看见的是爬山虎的什么?生:叶子师:那你们仔细观察过爬山虎的脚吗?生:没有师:叶圣陶爷爷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爬山虎的脚》。

3、对课题质疑。

师:读课题,想一想,你如果是作者,你会从哪些方面去写。

生:叶子、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怎么爬、脚的变化师:叶圣陶爷爷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呢?让我们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叙述脉络1、师: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注意这样两个问题:(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2、检查交流:(1)师:请认为自己是学习最认真的一个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生:嫩绿舒服均匀重叠空隙漾起拂过叶柄蜗牛紧贴蛟龙枯萎逐渐牢固(2)师:你读懂了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生1: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生长得很茂盛。

生2:第二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很美丽。

生3:第三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的生长位置、样子、形状。

生4:第四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生5:第五自然段写了爬山虎脚的变化。

师:同学们找的非常准确,说得非常好。

三、自主研读,交流收获1、师: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师: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一)谜语导入:老师给大家出了一个谜语,谜底是一种植物,请大家猜猜看。

谜底是___。

老师问同学们是否见过爬山虎,有没有查找过相关资料。

接着,老师介绍了一篇名为《爬山虎的脚》的文章,让同学们一起研究。

二)初读课文:老师让同学们轮流读课文,并找出写爬山虎脚的自然段。

同学们发现第3、4、5自然段都写了爬山虎的脚。

接着,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对爬山虎脚的认识和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感悟课文:老师引导同学们自由阅读第3自然段,并询问同学们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同学们发现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具体位置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初生时是嫩红色的。

老师板书总结了同学们的回答。

在写文章时,平时一定要留心观察。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观察可以是对人、事、物的观察,也可以是对社会、时代的观察。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问题,找到亮点,提高文章的质量。

因此,观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前提。

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还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

思考是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和判断。

只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写出有思想、有内涵的文章。

因此,思考是写好文章的必要条件。

写好文章还需要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语言功底包括词汇量、语法结构、表达能力等方面。

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才能用准确、简练、生动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因此,提高语言功底是写好文章的重要保障。

此外,写好文章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包括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

只有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才能写出有深度、有内涵的文章。

因此,提高文化素养也是写好文章的重要途径。

总之,写好文章需要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支撑。

只有在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堂实录《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哎呀,昨天老师说今天要上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呢,好期待呀!”我一进教室就和同桌兴奋地说道。

上课铃响了,老师微笑着走进教室:“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啦!昨天我们初步了解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更深入地去探索它的奥秘哦。

”老师打开课件,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清晰的爬山虎图片。

“谁来说说看,通过昨天的学习,你对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印象呀?”老师提问道。

我连忙举手:“老师,我知道,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像蜗牛的触角。

”“说得不错!”老师点点头,“那谁还能补充呢?”同桌也不甘示弱地站起来:“老师,我觉得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很牢固。

”“非常好!”老师夸奖道,“那大家想不想知道爬山虎的脚是怎么巴住墙的呢?”“想!”同学们齐声回答。

老师开始详细地讲解起来:“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会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我听得入了迷,仿佛自己变成了那小小的爬山虎,努力地用脚巴住墙向上爬呀爬。

“那同学们想想,这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呀?”老师突然发问。

我想了想,大声说:“就像我们的手紧紧抓住东西一样!”“哈哈,对呀,你真聪明!”老师笑着说。

接着,老师又让我们分组讨论一些问题,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哎呀,我觉得爬山虎好厉害呀,能爬那么高!”“是呀,它的脚真神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我也积极地发表着自己的看法。

讨论结束后,老师总结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爬山虎的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爬山虎虽然是一种植物,但它那种坚持不懈、努力向上的精神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呀?”“是!”我们响亮地回答。

这节课真的太有趣了!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还从爬山虎身上学到了要努力向上的道理。

这不就像我们学习一样吗,只要我们像爬山虎一样努力,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我会记住这节课,记住爬山虎带给我的启示。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一、教学目标1.了解爬山虎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2.启发学生养成细致观察和连续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二、教学对象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二)、学习3、4、5自然段观看微课程了解爬山虎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

(三)、总结师:叶圣陶爷爷就是从3(细致观察).4.5(连续观察)三个自然段写出了爬山虎脚的特点。

可文章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这是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留到下节课来解答。

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

(四)、作业认真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作业通过哪几个方面来写爬山虎的叶子?四、微课程内容设计与实施思路本微视频是《爬山虎的脚》微课程的一节内容,分为4个部分:质疑导入、抓关键词学细致观察、抓时间词学连续观察、运用方法学会观察。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瑰丽无比的小兴安岭,感受到了那密密麻麻的星空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想……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组优美的图片,看——(出示一组图片)这是什么?(生:爬山虎)师:对了,这就是爬山虎。

“虎”是一个生字,跟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师范写,生书空)师:同学们,你知道吗,爬山虎还有脚呢?(板书:脚)师:如果让你写一篇观察日记,题目就是《爬山虎的脚》你会写什么呢?生:写它的脚的样子。

师:行啊,好主意。

生:写它的颜色和样子。

生:碰到墙以后,会是什么样子。

师:著名的作家叶圣陶爷爷也对爬山虎脚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读)《爬山虎的脚》,他又会写了什么呢?自己读一读课文,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难读得的句子,多读几遍。

师:同学们,刚才读得可真认真。

那文章中都写了些什么呀?师:哇,真厉害,读了一遍课文就收集到了这么多的信息。

(二)、学习3、4、5自然段师:同学们,咱们的题目是《爬山虎的脚》文章的哪几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呢?生:345师:你们同意吗?3-5重点写了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对爬山虎的喜欢最早源于叶圣陶先生笔下的栩栩如生的爬山虎,然后就特别留意它了,它给单调的建筑增添了生命的气息,我对它也情有独衷。

《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上册的第六课,带着孩子们学习这课正是夏末秋初,所幸爬山虎还没衰败,可以让我们细细咀嚼从物到情,从情到物的过程。

一、“叶”入情师: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叶圣陶先生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一下课大家又跑到操场去观察爬山虎,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生:爬山虎的叶子是一顺朝下的。

生:我轻轻拨开叶子,看见了爬山虎的脚。

生:爬山虎爬满了墙,一墙都是的。

生:我发现有些叶子在开始变黄了,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绿。

生:那是因为秋天到了,叶子变黄了。

师,大家的观察很细致。

很感谢叶圣陶先生记下了爬山虎最茂盛的时候,让我们再一次欣赏,把你觉得描写叶子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生:我最喜欢这句: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生:我喜欢这句: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生: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

师:读得真好,谢谢你们!二、“脚”中情师: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中是怎样写的?(学生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出写脚的句子反复朗读)生:我找到写脚的句子,我来读一读。

生:我也找到了,我也想读一读。

屏幕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像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请你们再读读句子,边读边想:从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读生:我知道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生:我觉得他们说得不准确,应该是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反面,这才是脚的位置。

生:我还知道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就像蜗牛的触角,细细的丝,就是爬山虎的脚的形状。

10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_1

10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_1

10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四上10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 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方式2. 感受并学习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方法教学重难点1. 探究作者的观察方法2. 分析作者的表达技巧教学过程一、从观察入手1. 自由读课文师:同学们,请大家先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

(学生安静阅读约2分钟)2. 引导思考观察效果师:读完了吗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叶圣陶爷爷观察爬山虎的效果怎么样生:很好!生:观察得真仔细!师:是啊,叶圣陶爷爷观察得真好。

那么,他观察得好在哪里呢3. 探讨观察的具体表现师:谁能说说,叶圣陶爷爷观察到了什么生:他看到了爬山虎的叶子。

生:还看到爬山虎有脚!师:对,叶圣陶爷爷确实看到了叶子和脚。

(板书:"看到:叶子、脚")还有吗(学生思考)师:让我们再仔细看看课文。

叶圣陶爷爷是不是还观察到了其他的东西生:哦,他还看到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师:很好!你发现了这个生动的比喻。

(补充板书)4. 引导深入思考师:小朋友们,仔细想想,叶圣陶爷爷通过连续细致的观察,除了看到这些,他是不是还看懂了一些东西(学生思考)生:他看懂了爬山虎是怎么爬的。

师:对!爬山虎怎么爬,这是植物的行动,太有意思了。

还有吗生:他还看懂了爬山虎怎么变的。

师:没错!爬山虎怎么变,这是植物的生长过程。

(板书:"看懂:怎么爬(行动)、怎么变(生长)")5. 总结观察方法师:看来,叶圣陶爷爷不仅看到了爬山虎的外表,还通过仔细观察,理解了爬山虎的生长过程。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做到的生:他可能每天都去看爬山虎。

生:他观察得很仔细。

师:对,叶圣陶爷爷进行了连续的、细致的观察。

这就是他观察效果好的原因。

6. 引出表达的重要性师:同学们,我们发现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好,但是如果他只会观察,不会写出来,我们今天能读到这篇文章吗生:不能!师:没错!所以,会观察还不够,还要会写,会表达。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把他的观察写出来的。

(完整)《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完整)《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完整)《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爬山虎的脚》设计理念及课堂实录《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精读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到底该教什么、学什么?最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言语表现.只有在阅读中深入地品悟语言、辨析语言,让孩子们沉潜于鲜活的言语中去品味和揣摩,让他们体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才能使他们在说和写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在言语表现中滋养言语生命,获得言语能力的磨炼和提高.潘新和教授和王尚文教授都认为,对学生学习语言来说,尤其要重视在具体的文体语境中,对活的语言的领会,对其作动态分析,形成“言语感”.那《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它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呢?《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叶老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一篇观察范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叶老先写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再写“引人注意”的爬山虎的叶子,最后写爬山虎的脚。

而写爬山虎脚的部分,又按“脚的样子”、“怎么爬”以及“脚的变化”每段一个主题,分三段进行了细致精准的描写.在每个主题中又渗透观察方法,比如“今年我注意了”中的“注意”、“如果你仔细看”中的“仔细”,还有最后一段的“不几天、“后来、“逐渐”这些词语,都在传递作者的观察方法,告诉孩子们观察要专注、要仔细、要长时间,这样方能了解事物的秘妙。

因而,本课的教学,我通过互文对照、动作模仿、词语辨析等形式让孩子们体悟叶老用词的精准和妥贴。

课堂上采用朗读、对比、替换等方法,把学生置身于语言的海洋中,通过涵咏、体悟、辨析文章中的词语、句子,让孩子们去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积累精彩的语段,并通过角色换位,让孩子们用第一人称写一写爬山虎脚的一个主题,在换人称的改写中实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学会表达,实现在语言学习中滋养言语生命,努力体现以“言语表现”为本位课堂的教学理念.《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师:同学们,先看老师写三个字。

(板书“叶圣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人的——生:名字。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9篇

小学语文课堂实录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9篇爬山虎的脚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1设计意图:《大纲》对四年级学生的写作要求是“学习写内容真实具体、条理比较清楚的简单记叙文。

”而条理比较清楚对学生来说,就要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

《爬山虎的脚》一文,作者对爬山虎脚的观察细致入微,描述栩栩如生,最能体现围绕一个意思选好内容,按一定的顺序具体地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结合组文读写训练重点和学生实际,我把这方面拟定为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学校附近有爬山虎,课前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

观察前我布置了观察提纲:(1)爬山虎给你一个什么印象?(2)对着那爬满一堵墙的爬山虎,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弄明白的是什么?借用数学尝试法的做法,要求学生以日记形式写观察日记;在课内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后共同评议学生的一两篇日记(选用写作水平中等学生的习作)。

这样处理有利于通过实践和对比,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爬山虎脚的生长位置、形状、颜色等静态的东西,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容易掌握。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爬山虎是怎么样在墙上爬的,我制作了多媒体软件,较形象地显示了爬的过程。

为体现精要教学法的原则,力求围绕重点设计了多项训练内容,使学生在课内由老师指导下进行训练,训练中遇到的问题也能及时反馈。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1、(1)实地观察爬山虎。

(2)写观察爬山虎的日记。

2、投影片。

3、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新词;3、给课文分段;4、了解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2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2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2)师:是呀,只有很专注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秘妙。

(板书“注意”)叶圣陶爷爷是通过自己注意地观察,毫不走样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特点。

那么在四、五自然段,叶爷爷又重点观察了什么呢?又是怎样毫不走样地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五自然段。

(生自读)师:第四自然段,叶爷爷重点观察了什么?生:叶爷爷重点观察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

(师板书“怎么爬”)师:到底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墙的呢?拿起笔,圈一圈爬墙的动词。

(学生默读圈词)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圈了哪些词?生:触、巴、拉、贴(师板书)生又说了一个“爬”。

师:整个爬的过程就是由这四个动词构成的,对吧?生点点头。

师:那好,这个爬就不再写在后面了。

这四个既然是动词,我们就可以用动作来表现。

请同学们自己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来演一演。

(师指自己的身体)你的身体就是爬山虎的茎,你的这只手就是它其中的一只脚,明白了吗?(生边读边演)师:谁愿意上台来演一演?大家来给她配音。

(一女生演,其他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写爬山虎一脚一脚爬墙的句子。

)该女生“触”墙动作过猛,师示意学生停止。

师:我刚才看她是这么“触”的,你们觉得她这样“触”对吗?生:不对,应该轻轻地摸。

师:如果像她这样应该用哪个词?生:撞、碰。

师:为什么?生:“触”应该是轻轻的。

师:对,“触”是轻轻的,很小心,很敏锐的,明白了吗?(再次演、读)该生在演“拉一把”的时候,把整个身子靠上去,教师及时表扬。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演,这次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得要好,演得也要好,其他同学仔细看。

(两生上台读、演,朗读和表演都比较到位。

)师:读得好,演得也好,如果把“拉一把”的时候脚尖踮一踮,再身子往前靠就更好了。

师:我们一起来,一边读一边演。

(教师和全班学生一起边读边演。

)师:真好,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老师把爬山虎爬墙的动作做成了动漫,你们想看一看吗?生:想。

(师边播放爬山虎爬墙的flash动画,一边解说。

10爬山虎的脚 课堂实录(2024年)

10爬山虎的脚   课堂实录(2024年)

四上10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认识“均、柄”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曲”,会写“虎、操”等13个字,会写“爬山虎、操场”等16个词语。

2.能找出课文中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感受作者细致的观察。

3.能说出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体会作者连续的观察。

4.学写观察记录。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板块一:图文结合,认识爬山虎师:同学们,来读一读这个词语。

生:爬山虎师:虎是老虎的虎,爬山虎是一种动物吗?生:爬山虎是植物。

师:爬山虎跟其他的植物一样,它也有根有茎有叶。

看!这就是爬山虎。

看到它的根了吗?生:它的根长在墙上了。

师:根一般都长在哪里?生:地下师:对,这就是它的根,深深的藏在了泥土里。

好,我们走近一点,看看这爬山虎。

这是爬山虎的?生:茎师:这是爬山虎的?这连接着茎和叶的地方叫什么呢?生:叶柄。

师:来读一读这个词语,叶柄就是连接着叶子和茎的部位,它的一端连着上面是?生:叶子师:另一端是?生:茎师:爬山虎是植物,爬山虎会开花吗?生123:会,会,会师:这三位同学都猜会,有没有人觉得不会?哦,那么多人都举手了,我们来看看它到底会不会开花?看这就是爬山虎的花,它的花还是花苞的时候有点像我们的一种调味料叫花椒,当它绽放开的时候,它有几瓣花?生:5瓣师:还有一点绿中带了一点点淡淡的黄色。

那爬山虎会结果吗?认为会的举手。

好,你们猜对了。

看,这就是爬山虎的果实。

哦。

见过的同学寥寥无几,周老师没有见过,绝大部分同学也都没有见过。

在这世界上很多植物它都会开花都会结果,我们没有看到过说明我们还没有关注到它,说明我们观察的还不够仔细还不够到位。

爬山虎有茎有叶有叶柄有根,那它有脚吗?我们人有脚,动物也有。

我们靠脚来走路,植物一般都是没有脚的,但是有一类攀藤类植物它们有像脚一样的,可以向上爬的部位叫什么名字呢?来念一念。

爬山虎的脚名师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名师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名师课堂实录一、导入。

生:(纷纷举手)见过。

师:那谁能来给大家描述一下你见到的爬山虎是什么样子的呢?生1:我看到的爬山虎是绿色的,爬在墙上,一大片一大片的。

生2:它的叶子很小,但是很多,密密麻麻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

那你们想不想知道爬山虎是怎么爬在墙上的呢?它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跟着叶圣陶爷爷的文章来一探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懂的字词可以借助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好,读完了吧。

那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生字词,教师纠正读音)师:这些字词大家都掌握得不错。

那谁能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生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

师:对,那作者是怎么描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呢?我们接下来就细细地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分析描写。

(一)爬山虎的叶子。

师: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然后思考一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叶子的呢?(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句子)生4:“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非常好,找得很准确。

那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叶子呢?生5:作者先写了叶子的颜色,刚长出来是嫩红的,长大后是嫩绿的。

师:颜色描写得很细致。

还有呢?生6:还写了叶子的排列,叶尖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没有重叠。

师:对,这是叶子的排列状态。

那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呢?生7:这样可以让叶子都能接受到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师:非常聪明。

那最后作者还写了什么呢?生8:写了风吹过叶子的样子,像漾起波纹一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一、分步板书课题,唤起阅读期待。

师:请看老师写字(转身在黑板上写“虎”字)。

先写一个“虎字头”,再写一个“几”,这个生字大家肯定会读。

生(齐读):虎。

师: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哪一笔?生:“横钩”的“钩”别忘了。

师:对,这一钩就是老虎——生:尖利的牙齿。

师:我们一起来写一写。

(学生书空)师:给“虎”组组词看。

生1:猛虎。

生2:狐假虎威。

生3:狼吞虎咽。

……师:你们的词汇真丰富。

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一个词,爬山虎(在“虎”前面板书“爬山”),齐读。

(学生齐读)师:见过爬山虎吗?生:没有。

师:听说过吗?生:也没有。

师:那就听老师介绍一下,爬山虎不是动物,而是一种藤类植物,它能牢牢地巴在墙上,往上爬。

(学生一脸惊讶)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和爬山虎有关。

——爬山虎的脚(板书:的脚)师:有人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看了课题就知道文章会写些什么?生1:写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

生2:写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

师:课文到底是不是写了这些内容呢?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落。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读好一次,伸出一个手指头表示一下,然后别停下,继续读。

读好两次,就伸出两个手指头。

比比在同样的时间内,谁的读书效率高。

(学生放声朗读课文,教师站在一旁和学生一起读起来)师:停,我看到了,最快的同学已经读了三遍,大多数同学也已经读完两遍。

建议大家要向读得快的同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

师:接下来我们来读读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请第三组同学开火车读。

(课件显示: jīng bǐng zhú chù hén jūnyún 嫩茎叶柄逐渐触角痕迹均匀)(生开火车读)师:要注意把后鼻音、翘舌音读准。

齐读两次。

(生齐读)师:本课多音字较多,下面是带有多音字的短句,第一组开火车读读看。

(课件显示:占了一大片地方、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儿空隙、触着墙、蛟龙的爪子)师:这些多音字中,哪个字的读音最特别?生:爪(zhǎ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爬山虎的脚》,在学习一篇课文时,我们首先要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内容,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课文的主要内
容呢?
学生:要先知道每段的意思,然后把每段意思连起来。

教师:对,知道了每段的意思,然后把每段意思连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那么我们就一段一段的来读这篇课文,理解一下它的主要内
容。

学生:读第一段。

教师:这段讲了什么意思?
学生:讲爬山虎长在哪里?
教师:那么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 读第二段
教师:这段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教师: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看幻灯)
学生1:嫩红色,然后嫩绿,绿得新鲜。

学生2:叶子均匀,
学生3:没有重叠
教师:爬山虎的叶子先是嫩红,然后嫩绿,叶子均匀无重叠,一顺朝下。

教师:我们知道了爬山虎叶子特点?看看下一段又讲了爬山虎的什么?
学生:读第三段
教师:谁来说说?
学生:讲爬山虎的脚。

教师:讲了爬山虎的脚的哪些方面?
学生1:爬山虎讲的生长位置和颜色
学生2:还讲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师:那么爬山虎的脚位置在哪?形状怎样?什么颜色?播放幻灯片学生:观看幻灯后说位置:长在茎上,颜色是嫩红的,形状像蜗牛的触角。

教师学生:这一段讲了爬山虎的脚的位置、颜色和形状。

教师:谁来读下一段?
学生:读课文。

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师:哦,这段讲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那是怎样爬的?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
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教师:那么看看最后一段又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读课文后回答:讲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和没触着墙时的样子。

教师:触着墻时啥样?没触着墻时啥样?
学生:触着墻时长得很茂盛,没触着墙时就枯萎了。

教师:下面看看老师播放的幻灯片,跟你们说的一样吗?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每段的主要爱内容,那么谁来归纳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生:课文主要讲了爬山虎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形状、位置和颜色,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网上爬的,最后讲了爬山虎的脚触
着墙时和没触着墙时的样子。

教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怎样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下面我们再读课文,看看还有谁还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