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易门县方屯中学柏永胜二0一二年十一月《中国的土地资源》教学设计易门县方屯中学柏永胜一、设计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称为新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教学就是要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本节课就是以学生熟悉的被称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教材及学情分析《土地资源》是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内容。
土地是衣食之源,立国之本,在自然资源的范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我国的疆域、地形、气候等有关知识,这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同时土地资源的学习也为今后经济文化、区域地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本节课在教材结构中有承前启后、前后联系的作用,同时教材安排了土地资源特点,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的学习,则可以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这也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但同时注意力容易分散,结合学生这些特点,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课本中图表等直观材料,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2、初步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形成原因。
3、通过联系前面的气候、地形知识进行读图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并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八年级地理上册《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新人教版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熟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读图、析图,掌握我国土地资源概况;3、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观【自主学习】一、概况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3、主要特点: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资源不足。
二、区域差异明显1、空间分布不均衡(1)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和以及天然林地:我国和的山区(2)林地人工林和次生林:山区的林地林地很少(3)草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草地较,且分布零散(4)难利用的土地:、的干旱荒漠,上的高寒荒漠。
2、质量差别大(1)东部季风区:生产力,集中了全国92% 左右的和。
(2)西北内陆:充足,较为丰富,但,不足,以和为主,土地生产力较。
(3)青藏高原区: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
【合作探究】1、结合37页图230以及68页图314和3—15完成表格土地资源类型名称主要分布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干湿地区主要地形类型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2、请找出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指耕地、林地、草地)分布在哪些地形区,请把下面的数字代码填入对应横线处。
A耕地 B 林地 C草地①塔里木盆地②内蒙古高原③青藏高原④东北平原⑤大兴安岭⑥长白山地⑦长江中下游平原⑧四川盆地⑨珠江三角洲⑩华北平原⑾小兴安岭⑿横断山脉⒀准噶尔盆地⒁东南丘陵3、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课堂检测】1、我国耕地比重小的主要原因是()A、国土面积不大B、山地多,平地少,平原面积小C、人口基数大D、我国东部降水量普遍偏低2、我国耕地较集中的地区是()A、塔里木盆地中部B、青藏高原西北部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3、我国土地资源中,面积最大的是()A、耕地B、草地C、林地D、难利用土地4、我国受荒漠化影响较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有()A、新疆,内蒙古B、湖南,湖北C、广东,海南D、上海,浙江5、造成我国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工业污染B、农业污染C、不合理利用土地D、工矿企业滥占土地6、读右图:(1)土地利用类型:① ② ③ 某地区土地利用分布图(2)地形区名称:A 高原 B 平原C (山脉)【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土地资源》 导学案
《土地资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理解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及措施。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2)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难点(1)理解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2)能够分析不同地区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及问题。
三、知识梳理(一)土地资源的类型1、农业用地(1)耕地: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和旱地。
(2)草地: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3)林地:生长乔木、灌木、竹类等的土地。
2、建设用地(1)城乡建设用地:包括城镇用地、乡村居民点用地等。
(2)交通用地:铁路、公路、港口、机场等用地。
(3)工矿用地:工业生产和采矿用地。
3、难以利用的土地包括永久积雪和冰川、戈壁、沙漠、石山等。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但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土地面积的 1/3。
2、土地类型齐全,但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
(1)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
(2)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
3、地区分布不均(1)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3)草地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三)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耕地面积减少(1)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占用了大量耕地。
(2)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过度开垦、乱占耕地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
2、土地荒漠化(1)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原因,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2)土地荒漠化不仅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还影响生态环境。
3、水土流失(1)在山区,由于植被破坏、陡坡开垦等原因,水土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2)水土流失带走了大量的土壤养分,使土地肥力下降,同时还可能引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原因。
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各类型土地的比重,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现状。
3.知道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我国把“珍惜每一寸土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
二、自主学习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__ 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1)国情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构成特点:类型多样__________ 面积广,比重大,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地区分布(1)耕地:东邻季风区的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地区。
(2)林地:天然林地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地区;人工林和次生林在东南部地区。
E (3)草地: __________ 内陆地区。
(4)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 、_________ 的干旱荒漠,___________ 上的高寒荒漠等。
4.质量差别(1 )东邻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__________ 和________ 。
北方为_______ ,南方为_______ 。
(2)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__________ 不足,以________ 和___________ 为主。
(3) ______________ ;光照充足,但_____________ 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
三、共同探究(一)看3-10图思考回答中国陆地面积与美国差不多,为什么耕地总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少于美国?读图3— 11,计算出中国人均草地、林地面积相对于世界人均数的百分比,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二)阅读67页读3-12图说出我国土地利用主要有哪几种类型?说出我国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平原的土地利用类型,说出三大高原的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资源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土地资源》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土地资源是一种分外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不仅支持着人类的生存和进步,还承载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本节课我们将进修关于土地资源的知识,了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二、目标1. 了解土地资源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2. 精通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3. 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4. 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三、导入问题1. 你知道什么是土地资源吗?它为什么重要?2. 你认为土地资源应该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3. 你觉得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如何?四、进修内容1. 土地资源的观点及其重要性- 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固体物质及其上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生存和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体此刻支持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保卫、城市建设等方面。
2. 土地资源的分类和特点- 按用途划分,土地资源可以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 土地资源的特点包括不行更生、有限性、多功能性等。
3. 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着农田占用、土地沙化、城市扩张等问题。
- 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
4. 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制度。
- 推广勤俭型、绿色型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 加强土地资源保卫,保卫耕地、防止土地沙化、控制城市扩张等。
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土地资源的观点、分类、特点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
期望同砚们能够熟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乐观参与土地资源保卫和可持续利用工作,为建设秀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气。
六、教室谈论1. 你认为土地资源的保卫和利用应该如何平衡?2. 你对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有何看法?3. 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来推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卫?七、作业1. 小组谈论:就如何合理利用和保卫土地资源展开谈论,并撰写小结报告。
《中国的土地资源》_导学案
A.依法用地,规划用地
B.因地制宜,合理利用
C.占用基本农田,大力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
D.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和环境治理的投入
【拓展提升】
读下面“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及“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问题:
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比较图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
D、为提高耕地的生产水平,变低产田为高产田,可多施放有毒的农药和化肥。
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A.非季风区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
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5、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
B.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
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
九户中心初中_______年级导学案活页设计()周()课时学科:类型:
设计教师:讲课教师:主管领导:
课题: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2、知道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种类、分布及成因
3、理解为什么要珍惜每一寸土地
重点难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
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B、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居第三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因此“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C、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中居第一位,“人少地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D、“耕地比重大”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不明显。
(3)区域①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区域②的主要山脉有________。因此从地形看,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而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地区。
第三章 第二节《土地资源》导学案(答案)
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2、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导读指南】在下列问题的引导下,通读课文第65-74页1、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我们把土地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2、我国人均占有量少,而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
3、1991年5月,国务院第83次常务会议决定,每年 6 月25 日为全国土地日。
4、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 B )A、非季风区B、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C、西部高原及山地地区D、半湿润、半干旱地区5、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有利的方面是( A )A、类型多样B、人均耕地少C、分布不均D、耕地、林地少6、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大的是( A )A、草地B、耕地C、林地D、荒漠7、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 C )A、东北、西北和西南边疆地区 B 、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C 、东北、西南的深山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区D、东北地区、青藏高原以及西北地区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指的是:长江、黄河、澜沧江。
该保护区主要保护的土地类型是( C )(1)天然林地(2)耕地(3)高山草地(4)天然湿地A、1 2B、3 4C、1 3D、2 49、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 B )发展的表现A、水土流失B、荒漠化C、气候骤变D、乱占耕地合作探究10、读书上73页漫画,回答下列问题:每一组漫画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请谈谈你的看法(1)、小鸟的悲哀:因为人类乱砍伐森林,使许多野生动物丧失了理想的栖息地。
应该严禁乱砍伐,保护森林。
(2)、小草的哀求:由于过度放牧,草场退化,大片草场沙化,破坏了草地资源。
应该合理利用草地资源。
(3)、飞来的山峰:由于人口增长,住房等建设用地面积扩大,挤占耕地的现象严重。
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 第三章第二节 土地资源
§3.2土地资源(1)一、自学内容:65页“土地资源的利用”和68页“土地资源分布不均”二、自学目标:1、记住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
2、利用图会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理解并记住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三、自学重点:1、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2、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及原因四、自学过程知识点一:土地资源的利用1、读教材65页至66页文字及图3.6,完成下列内容①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土地资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等。
②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资源总量_____,而且土地利用类型________,但是,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_________,且各类土地所占的比例_________,主要是耕地、林地______,难以利用的土地________,后备土地资源___________,特别是___________矛盾尤为突出。
2、读图3.7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分析:中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国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有什么特点?为什么?3、读图3.8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分析:①说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有哪几种?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什么特点呢?②读出各类型土地所占比例?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大?哪几种土地所占比例小?4、联系我国的地形和气候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
五、建构知网: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等。
可利用土地:类型非农业用地:建筑、交通、内陆水域等。
土地资源难利用土地:沙漠、石山、冰川等。
特点人均占有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地、地少,多,不足。
六、学效测试§3.2土地资源(1)学效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组是()A.森林水稻煤B.耕地淡水铁矿石C.石油闪电工矿用地D.野生动物草地噪声2.对于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正确的是()A.节约利用,综合利用B.寻找新的代替品C.保护和促进更新D.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3.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能B.核能C.磷虾D.针叶林4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B.总量不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C.自然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D.总量丰富,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很少5.我国下列资源中居世界第六位的是()A.领土面积B.耕地面积C.森林总面积D.矿产资源储量总值6.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A.1/2B.1/3C.1/4D.1/57.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面积扩大,居世界第二位B.森林面积辽阔,地区分布比较均匀C.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D.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三位8.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自然资源开采的速度太慢D.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加9、与秦岭一淮河一线相吻合的界线有()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B.一月0℃等温线C.半湿润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10、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
《中国的土地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及分布特点。
2. 使学生掌握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土地资源的类型及特点2. 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 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土地资源的类型及特点,土地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措施。
2. 难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
2. 结合地图、图片、实例等,进行生动讲解。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土地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土地资源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土地资源的类型及特点,让学生了解各类土地资源的功能和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实例,让学生学会分析土地资源问题。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5. 总结: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强调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1. 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2. 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3. 土地资源保护的实践案例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土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
2. 难点:土地资源保护的实践案例分析。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利用互动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3.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探讨土地资源保护的最佳实践。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前节课的内容,引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与问题。
2. 案例分析:介绍典型的土地资源利用问题,如过度开发、土地荒漠化等,让学生分析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3. 法律法规讲解:讲解我国土地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法律框架下的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土地资源保护的实践案例,探讨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导学案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导学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土地资源》导学案人教版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土地资源导学案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学习重点1、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2、“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学习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一)土地资源的利用1、读图P67根据土地的及土地的状况,我们把土地资源分为、_、___________和等。
其中、、为农业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读图P68图3.7和图(1)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我国国土,土地资源总量,而且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
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和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我国土地资源的不足: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而且各类土地所占比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少,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特别是尤为突出。
耕地后备资源是指较好,但它是仅次于的优质土地资源。
(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1、连线高原耕地山地林地季风区半干旱、干旱区平原草地非季风区湿润区、半湿润区丘陵未利用土地2、我国水田和旱田的分布大致以一线为界,与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比较接近。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土地资源是资源(可再生、非可再生),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__________和,便能够实现永续利用。
2、目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各类土地资源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3、为了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我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地理初中土地资源教案
中国地理初中土地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包括总量、人均占有量、类型及分布等。
2. 使学生掌握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如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
3. 培养学生对土地资源的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
2. 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3. 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及保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利用类型及分布。
2. 教学难点:我国土地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耕地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图,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进而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掌握各类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布。
3. 课堂讲解(1)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总量及人均占有量,强调我国土地资源的稀缺性。
(2)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并指出各类土地资源在总量中的比例。
(3)讲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强调其不均匀性,引导学生关注耕地、林地、草地等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如土地荒漠化、耕地减少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地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土地资源保护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建议。
6. 总结与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分布及保护。
布置作业:让学生绘制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并撰写一篇关于土地资源保护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辽阔的国土导学案》
《辽阔的国土》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中国的辽阔国土包括哪些地区和特点;
2. 理解中国辽阔的国土对国家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3. 掌握中国地理知识,提升地理进修兴趣和能力。
导学内容:
1. 中国辽阔的国土概述;
2. 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资源;
3. 辽阔的国土对国家的重要性。
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引发学生对中国地理的兴趣。
第二步:进修
1. 学生听取老师讲解中国辽阔的国土包括哪些地区,如华北平原、西南高原、东北平原等;
2. 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和资源,如西南地区的丰富水资源、华北平原的肥沃土地等;
3. 学生通过地图等手段,深入了解中国辽阔的国土对国家的重要性,如资源丰富、文化多样等。
第三步:讨论
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中国辽阔的国土对国家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第四步:总结
学生总结中国辽阔的国土的重要性,对中国的发展和文化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五步:拓展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观看视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辽阔的国土。
导学案评判: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对中国的地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升了地理进修的兴趣和能力,对国家的发展和文化传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 土地资源 导学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导学案第二节土地资源学习目标:1、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初步分析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原因。
1、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
2、教育学生树立土地是立国之本、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学习过程(一)土地资源的利用(幻灯片1-5)1、读图3.6,讨论图中土地资源环境和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我国的土地资源有哪些利用类型?2、争做“土地专家”:联系已学过的地形、气候等知识,评价我国土地资源对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3、读图3.8讨论: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怎样?(二)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幻灯片6-9)1、读图3.9,我国土地资源是怎么分布的?完成课本P77活动1填表。
2、读图3.10和3.11,完成活动2。
(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10-20)1、读图3.13和3.15,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产生的后果怎样?2、土地破坏问题该如何解决?3、土地资源是否需要保护?应怎样保护?4、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是什么?三、检测题1、我国土地利用面积最大的是:A、耕地B、林地C、草地D、建设用地()2、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大B、山地少,平地多C、后备耕地充足D、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3、下列主要以耕地为主的是:A、内蒙古高原B、青藏高原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4、下列地区中,严重缺水的是:()A、三江平原B、四川盆地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1、读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回答:(1)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填写出来:A ;B ;C ;D 。
(2)从干湿地区来说,耕地主要分布在和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地区。
(3)从地形来看,耕地主要分在,林地主要分布在。
(4)位于东部季风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和,位于西部非季风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5)我国土地资源的现实状况是:、比重小,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土地资源(一)》导学案
季风区多林地和耕地,非季风区多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
检学
一、将下列地区与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连线
1.大兴安岭A.草原、草地
2.华北平原B.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3.青藏高原C.难利用土地
4.塔里木盆地D.以旱地为主的耕地
5.珠江三角洲E.林地
二、单项选择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耕寺总面积居世界前列
二、结合我国自然环境方面的知识进行思考。
三、读P68,图3.7和3.8
能力提升
阅读地理图册上相关内容。
拓展延伸
阅读课本P69-70页图文资料。
基础知识:
一、我国土地类型齐全,有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沼泽,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众多类型。
二、草地和林地的分布跟降水有关系吗?
能力提升:
我国耕地仅占总面积的12.68%,而难以利用的土地则占15.72%。
B.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单一
C.在土地资源中,耕地所占的比重很大
D.各种土地资源的比例构成比较合理
2、针对人地矛盾突出的现状,下列做法可取的是()
A.严格实行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
B.在林区大力开荒,扩大耕地面积
C.开垦草原,增加耕地面积
D.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3、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
A.人口稠密地区的东南沿海
读图,绘图,图文结合
学习过程:
学习流程
学法指导
知识链接
自学
基础知识:(阅读课本一定要认真!)
读P67图3.6
一、根据土地的用途及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可分为哪些?其中,哪些为农业用地,哪些为非农业用地?
二、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是否均衡?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怎样的区域?草地又是怎样的情况?
《土地资源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中图版北京》
《土地资源》导学案一、导入你知道土地资源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吗?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涵盖了农田、森林、草原、水域等各种自然资源。
本次课程将指挥大家深入探讨土地资源的特点、分类、利用和珍爱等方面的知识。
二、观点诠释1. 什么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地球表面的土地,包括陆地和水域,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
2. 土地资源的特点有哪些?(1)不可更生性: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不能更生。
(2)多功能性:土地资源既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也可以用于建设、旅游等活动。
(3)地域性:土地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分类介绍1. 按用途分类(1)农田:用于农业生产。
(2)林地:用于木材、果实等生产。
(3)草原:适合放牧。
(4)水域:用于渔业、航运等活动。
2. 按地形分类(1)平原:适合农业生产。
(2)丘陵:适合林地、草原。
(3)山地:适合旅游、观光。
3. 按地理位置分类(1)城市土地:用于建设、商业活动。
(2)农村土地:用于农业生产。
四、利用与珍爱1. 土地资源的利用(1)合理规划:科学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2)勤俭利用:开发土地资源时要注重勤俭,减少浪费。
(3)珍爱环境:珍爱土地资源的同时,也要珍爱生态环境。
2. 土地资源的珍爱(1)加强管理:建立土地资源管理机构,加强监管。
(2)宣传教育:提高大众对土地资源珍爱的认识。
(3)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珍爱土地资源不受侵略。
五、案例分析以中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为例,介绍中国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措施和效果,让学生了解土地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六、小结通过本次课程进修,我们了解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分类、利用和珍爱等方面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够珍惜土地资源,共同珍爱我们共同的故里。
七、课后作业1. 思考:你认为土地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体此刻哪些方面?2. 调查:调查你所在地区的土地资源利用情况,了解当地的土地资源珍爱政策。
3. 分享:和同砚分享你对土地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湘教版八上地理3.2 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教师版)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三章 第二节 中国的土地资源(学案)内容速览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 自主学习 自主预习、基础知识梳理►任务一: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任务二:中国土地资源类型的区域差异►任务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任务四:中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合作探究 探究重难知识探究一: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探究二: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原因知识网图 思维导图构建强化特训营 同步训练 巩固提升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中国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1. 运用图表数据,说明中国土地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 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国耕地、草地、林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比重大小及分布。
3. 运用地图,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4. 了解中国土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理解中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培养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1. 运用图表数据,说明中国土地资源“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
2. 运用地图,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区域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任务一:中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总量大,种类丰富,但人均不足。
我国土地基本国情“人多地少”。
02自主学习01学习目标➢草地面积较广、比重大;耕地比重小,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难以利用土地比重较大。
►任务二:中国土地资源类型的区域差异土地的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地区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林地东北、西北边远山区的天然林地,东南部山区的人工林和次生林草地北部、西部内陆地区难以利用的土地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任务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土地资源类型存在问题解决措施耕地乱占耕地,面积减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切实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变低产田为高产田,高产田高产稳产;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林地毁林开荒、滥伐森林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草地超载放牧,弃牧毁草开荒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任务四:中国土地的基本国策中国土地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土地资源导学案NO:10
【学习目标】
1、熟记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主要种类及分布状况、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与读图、析图,掌握我国土地资源概况;
3、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现状,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份土地”的可持续发展观
【自学导航】
一、概况
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土地资源
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
3、主要特点:,面积较广,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
地比重,资源不足。
二、区域差异明显
1、空间分布不均衡
(1
(2)林地
(3)草地:
的的东部,的东部和南部
(4)难利用的土地:、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
2、质量差别大
(1)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
林地。
(2)西北内陆:充足,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和为主。
(3)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
【合作探究】
1、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并举例?
2、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课堂检测】
1、下列地形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的是()
A、大兴安岭
B、四川盆地
C、内蒙古高原
D、准噶尔盆地
2、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一般是不均匀的
B、风景不属于自然资源
C、自然资源的数量是巨大的,也是无限的
D、现在不属于自然资源的以后也不可能成为自然资源
3、在我国土地利用中,不是主要问题的是()
A、铁路用地
B、滥伐森林
C、乱占耕地
D、草场退化
4、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齐全B.人均耕地少
C.土地资源分布不均D.林地所占比重最大
5、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地、林地比重适中,难利用的土地少
B、耕地在我国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广,荒地和后备土地资源较多
C、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多
D、类型多样,分布不均、地区差异明显
6、我国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
A、人口稠密区
B、经济发达区
C、东北、西南边远山区
D、交通便利区
7、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回答问题。
(1)我国人均耕地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要加强耕地保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强耕地保护有哪些措施?(至少写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