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1)人教版必修一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课文《游褒禅山记》及译文
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课文《游褒禅山记》及译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小学资料、初中资料、高中资料、大学资料、文言文、中考资料、高考资料、近义词、反义词、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imary school materials, ju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senior high school materials, university materials, classical Chinese, senior high school examination materials,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aterials, synonyms, antonym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人教版高一语文下册课文《游褒禅山记》及译文褒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禅山,旧称华(花)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山县城东北7.5公里),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高一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字词释义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字词释义【浮图】梵(fàn)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慧空禅院】寺院名。
【庐冢】也作“庐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
这里指慧褒的*2、长度单位,实际长度历代不一,周代以八尺为一步,秦代以六尺为一步,各朝代尺的长短也不一。
本文的“步”可作1理解。
【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
仆,跌倒。
【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
文,指碑文。
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文字。
深远幽暗的样子。
【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穷尽,到尽头,到底。
【拥火】拿着火把。
拥,持、拿。
【怠】懈怠。
【盖】【既其出】已经出洞。
其,助词,无实在意义。
【咎】责怪。
【其】这里指自己。
【极】尽。
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
景象。
【随以】继之以。
随,跟着、接着。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
【相】帮助。
【有悔】【何可胜道】哪能说得完。
胜,尽。
【此所以】这(就是)……缘故。
【慎取之】谨慎地采取。
之,指流传的书籍等材料。
【四人者】(同游的)四个人。
王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公元一○五四年。
至和,宋仁宗的年号。
【王某】王安石。
古代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游褒禅⼭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篇游记。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中语⽂《游褒禅⼭记》课⽂原⽂ 褒禅⼭亦谓之华(huā)⼭(褒禅⼭,旧称华(花)⼭,位于安徽巢湖市含⼭县城东北7.5公⾥),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hǒng)也。
距其院东五⾥,所谓华(huā)⼭洞者,以其乃华(huā)⼭之阳名之也。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漫灭,独其为⽂犹可识⽈“花⼭”。
今⾔“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由⼭以上五六⾥,有⽳(xué)窈(yǎo)然,⼊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拥⽕以⼊,⼊之愈深,其进愈难,⽽其见愈奇。
有怠⽽欲出者,⽈:“不出,⽕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好游者尚不能⼗⼀,然视其左右,来⽽记之者已少。
盖其⼜深,则其⾄⼜加少矣。
⽅是时,余之⼒尚⾜以⼊,⽕尚⾜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余亦悔其随之,⽽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之观于天地、⼭川、草⽊、⾍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者少。
⽽世之奇伟、瑰怪、⾮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之所罕⾄焉,故⾮有志者不能⾄也。
有志矣,不随以⽌也,然⼒不⾜者,亦不能⾄也。
有志与⼒,⽽⼜不随以怠,⾄于幽暗昏惑⽽⽆物以相(xiàng)之,亦不能⾄也。
然⼒⾜以⾄焉,于⼈为可讥,⽽在⼰为有悔;尽吾志也⽽不能⾄者,可以⽆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四⼈者:庐陵萧君圭君⽟,长乐王回深⽗(fǔ),余弟安国平⽗(fǔ)、安上纯⽗(fǔ)。
高中语文游褒禅山记人教版必修一
游褒禅山记一、教学目标:1.学习“盖” “焉” “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3.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背诵课文。
4.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三、文题知识:记是一种文体,五、了解课文背景:六、随堂练习: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句是()A.其下平旷,有泉侧.出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C.火尚足以明.也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2.下列几组加点实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A.有碑仆道.,其文漫灭何可胜道.也哉B.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C.独其.为文犹可识其.文漫灭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3.下面句中的“其”都作代词用的一组是( )①然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②其下平旷,有泉侧出③其熟能讥之乎④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⑤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⑦云霏霏其承宇⑧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A.①②⑤⑧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⑦ D.④⑥⑦⑧4.下列句中“以”的意义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夫夷以近③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⑤然力足以至焉⑥可以无悔矣⑦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⑧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A.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B.④⑦\①②③⑤\⑥⑧C.①⑦\③⑤⑥⑧\②④ D.④⑦\①②③⑤\⑥⑧迁移训练戕竹记欧阳修洛最多竹,樊圃棋错。
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①下。
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
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也。
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
守都山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
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游褒禅山记(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在古代有一种特殊的学习方式叫游学(Study Abroad),它是世界各国、各民族文明中最为传统的一种学习教育方式。
马可波罗周游中国,孔子率领众弟子周游列国,中外学者访问交流,其实质就是游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与行走都是增进学识,培养品质,开阔眼界的好方法。
还记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之意不在酒”出自哪里吗?《岳阳楼记》也好,《醉翁亭记》也好,无非都是游山玩水的结果。
今天,我们没有机会“游山玩水”,更无从游出境界,玩出水平,但我们可以体验古人怎么游出境界,玩出水平。
请打开课文《游褒禅山记》。
二、多媒体出示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三、读课文第一遍齐读,读准字音。
读完后,纠正认读错误,多媒体出示重点字词读音。
第二遍齐读,读出韵味。
读完后,指出断句的不足(解决节奏问题)、语气的不足(解决文言文虚词在文章韵味中的重要作用,体会文言文与现代文在读法上的不同)第三遍默读,理解文意。
1、下发点读用《游褒禅山记》。
在读准字音、揣摩韵味的基础上,尝试用点读法脱离书本初步翻译课文,找出不懂的字词句。
2、互相探讨,尝试解决一部分不懂的字、词、句。
3、打开课文,对照注释,再解决一部分不懂的字、词、句。
4、课代表收集全班尚存的疑难点,归类后上交老师。
第二课时1、抽查上节课所学内容。
(1)抽读(2)抽字词句掌握情况2、共同探讨尚存的疑难问题。
讲清文意推断方法或理解过程3、归纳重要虚词、实词、文言句式(1)重要虚词归纳其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它的)址以故其(那)后名之曰“褒禅”距其(那)院东五里,所谓华(huā)山洞者,以其(它)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其(代石碑)文漫灭,独其(代碑文)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其(它,代华山洞)下平旷问其(它的)深,则其(那些)好游者不能穷也入之愈深,其(助词,无义)进愈难,而其(助词,无义)见愈奇然视其(它的)左右盖其(它,代洞)又深,则其(代游客)至又加少矣既其(助词,无义)出,则或咎其(那些)欲出者,而余亦悔其(自己)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他们,代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其(表反诘语气)孰能讥之乎后世之谬其(它的)传而莫能名者多媒体出示“其”的相关知识于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在)其址于(对)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至于(表处所,可以不译)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àng)之于(对)人为可讥余于(对)仆碑以以(因为,介词)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以(因为,连词)其乃华(huā)山之阳名之也由山以()上五六里以(因为,连词)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近,则游者众;险以(同上)远,则至者少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表承接关系)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用来,表凭借的手段)相(xiàng)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表凭借,用来)至焉余于仆碑,又以(因,由,介词)悲夫古书之不存此所以学者不可以(古今同义)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而而(表承接或并列)卒葬之而(因而)记游者甚众其进愈难,而(然而)其见愈奇有怠而(因而)欲出者来而(表承接)记之者已少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表并列)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以其求思之深而(而且,表递进关系)无不在也而(然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因而)人之所罕至焉至于幽暗昏惑而(却)无物以相(xiàng)之尽吾志也而(却)不能至者(2)重要实词做研讨与练习二(3)多媒体归纳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重要句式第三课时一、问题探讨:1、一般游记怎么写?本文怎么写?游记是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
高中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相关文言常识;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3.理解课文主旨,借鉴古人智慧。
【学习重点】目标1、2【教学时数】2课时课前学案【预习检测】一、王安石:(1021--1086) ,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晚号半山。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二、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题目中有“记”不见得就是游记。
)三、相关背景:《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
四、相关资料(1)褒禅山与慧空禅院褒禅山旧名华山,今称褒山,位于含山城北十五里的褒山境内,海拔二百零四米,相对高度一百八十米左右,山顶东面稍高,其余处则平而长。
现在除罗汉洞外皆湮没无闻,大小塔也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掉了。
当地农民在清理塔基时,发现一盒藏于中空的大石中,内有不少“开元通宝”铜钱,可见这座塔确是唐代的建筑。
大石塔的西南坡下为褒山寺旧址,即王安石所谓“慧空禅院”。
褒山寺在一九五二年前仍香火不绝。
前殿匾额题有“褒山禅寺”四个镏金大字。
当时的褒山禅寺亦是文人墨客所喜爱的游憩处。
今天这些碑刻已荡然无存。
(2)华阳山与前洞从褒山寺向东行三里即达华阳山,旧名兰陵山,海拔二百三十米,相对高度一百九十米左右,山坡平缓,两侧几乎等高,山顶平而长。
华阳山下有一洞,当地人叫华阳洞,亦称碑洞,即文中的前洞。
由于“其下平旷”,因而引起一些争论:有人认为“其下”是指山下,有人则认为“其下”是指洞下,其实洞口与山脚齐,洞前就是稻田,洞下平旷就是山下平旷。
(3)马山与后洞华阳山上有三个洞,下面为前洞,前洞的右上方为天洞,左上方为后洞。
高二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高二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导语】高二时孤身奋斗的阶段,是一个与寂寞为伍的阶段,是一个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阶段。
但它同时是一个厚实庄重的阶段。
由此可见,高二是高中三年的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一年。
为了帮你把握这个重要阶段,xx高二频道整理了《高二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3.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
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5.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头。
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9.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10.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
11.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
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的缘故。
)四、状语后置句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五、多义词1.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3.其⑴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⑶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个)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代词,它)⑸其文漫灭。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游褒禅山记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游褒禅山记高中语文
必修:游褒禅山记,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其之下山峦起伏,存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存
有穴窈然,进之甚寒反问其浅,则其好游者无法愁也,——曰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故曰,
进之愈浅,其进愈容易,而其见到愈俯海怠而欲出来者,曰:“不出来,火且尽”遂与之
俱出来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无法十一,然视其左右,去而记之者已少砌其又浅,则其至
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不足以进,火尚不足以清也既其出来,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
亦悔其随之而严禁极乎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
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
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
得也
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课程:游等褒禅山录就至这里,同学们一定必须深
入细致写作,期望对大家的自学和生活有所协助。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doc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第一中学王利中【教学要点】1、读准下列字词,掌握它们的写法:褒禅庐冢窈然仆碑怠胜相观2、重点掌握以下实词和虚词:⑴一词多义:观得其然⑵文言实词:者夫盖3、掌握几种倒装句的类型。
4、学习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的写法并为倒装句分类。
5、学习本文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学习本文以事明理的写法及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教学设想】1、三教时。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4、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回顾请生回忆初中学习过的一些文言文,说说有哪些“记”文,这些“记”文有什么特点?初中学习过的游记文章有:《核舟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记叙,也可以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二、引入新课《游褒禅山记》1、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一篇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你都了解哪些?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晚号半山。
抚州临川人。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临时川集携带遗》等。
342019-07-19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第一中学王利中【教学要点】1、读准下列字词,掌握它们的写法:褒禅庐冢窈然仆碑怠胜相观2、重点掌握以下实词和虚词:⑴一词多义:观得其然⑵文言实词:者夫盖3、掌握几种倒装句的类型。
4、学习体会本文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恰当结合的写法并为倒装句分类。
5、学习本文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学习本文以事明理的写法及作者的观点和主张。
【教学设想】1、三教时。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的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4、多种表达方式的恰当运用是本文学习的重点。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游褒禅山记-教学参考
游褒禅山记-教学参考1.新课导入突破初中我们已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如《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的共同特点,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而本文的写法与以上三篇文章的写法有所不同,启发学生去寻找《游褒禅山记》与以上三篇不同的写法,从而理解课文。
2.课文研讨老师有针对性地给出部分题目,让学生去讨论、探讨。
题目可参考“合作讨论”部分。
3.课文拓展突破可以《小石潭记》为例.计学生学会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游褒禅山记》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游记文章有所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
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
记叙是基础,后面的议论是升华、是目的。
因此我们学习此文时应注意记叙部分与议论部分的关系。
具体思路:第一段写游山,但作者所写的,像一段考证文字,考证褒禅山和华山洞的由来,根据仆碑考证“华山”应读作“花山”,纠正音谬的错误。
第二段写游洞,但也只作简单的概括:前洞平旷,游者众;后洞深,“好游者不能穷”,作者还记叙自己在“力足”“火明”的情况下“随以止”而不得“极夫游之乐”的后悔心情。
第三段,借古人游览山川而有所得来表明自己的游览之得,即“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这就照应了前面关于前洞和后洞的叙述。
如何达到“险远”“非常之观”的境地呢?作者强调了三点:必须有“志”,必须有“力”,必须有“物”。
三者之间,缺一不可,这既照应了前面“随以止”“力足”“火明”,又表明了作者“求思之深”。
第四段,作者对仆碑而发议论,暗暗照应第一段,强调学者要深思而慎取。
2.分析课文结构。
本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引导学生分清记叙的部分与议论的部分从而分析文章的层次。
第一段先概括介绍褒禅山,然后写仆碑。
从碑上的残文看出此山原名“花山”。
第二段具体写游洞。
略写前洞、后洞的概况。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一、通假字1.長樂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二、詞類活用1.始舍於其址。
舍:名詞活用為動詞,築舍定居。
2.名之曰褒禪。
名:名詞活用為動詞,命名,稱呼。
3.有泉側出。
側:名詞作狀語,在一側。
4.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
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5.好遊者亦不能窮也。
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窮盡,走到頭。
6.而其見愈奇。
見:動詞作名詞,見到的景象。
7.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
至:動詞用作名詞,到達的人。
8.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9.不得極夫遊之樂也。
極:形容詞作動詞,盡情享受。
10.而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
險遠:形容詞用作名詞,險遠的地方。
11.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
謬: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弄錯,使……錯。
傳: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名:名詞作動詞,說明白。
三、文言固定句式1.其孰能譏之乎?(難道……嗎?)2.何可勝道也哉!(哪里……呢!)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這就是……的緣故。
)四、狀語後置句1.古人之觀於天地、山川、蟲魚、鳥獸,往往有得。
五、多義詞1.道①有碑僕道(路,道路)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理)③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張)④何可勝道也哉(說,講)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蓋①日初出大如車蓋(車蓋)④蓋其又深,則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3.其⑴始舍於其址。
(代詞,它的,代華山)⑵以故其後名之曰褒禪。
(代詞,那)⑶距其院東五裏。
(代詞,那個)⑷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代詞,它)⑸其文漫滅。
(代詞,它的,代僕碑)⑹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
(代詞,它上面)⑺其下平曠,有泉側出。
(代詞,它的,代華山)⑻問其深。
(代詞,代上文“有*窈然”的“*”,譯作“那個洞”。
新人教版游褒禅山记 (人教版高一必修)
新人教版游褒禅山记 (人教版高一必修)新人教版游褒禅山记 (人教版高一必修)8游褒禅山记【背景材料】一、今日褒禅山安徽含山县城北,山峦起伏,风景秀美。
城北褒山乡距城十五里处,十年浩劫前,仍有寺庙,建筑宏伟,本地人称为“大庙”。
院内古树参天,墙外翠竹茂密,相传这座寺庙是唐朝和尚慧褒隐居之所,王安石称之为“慧空禅院”。
距此院约二百米处半山腰上有大小二宝塔,俯视寺院,遥遥相对。
可惜宝塔在十年浩劫期间被人用炸药轰毁。
寺院被拆除。
从“慧空禅院”遗址东行二、三里,就到达前洞。
洞口大而平,洞深约三间房子大小。
洞口左侧有一泉,泉水从石缝中涌出,常年不绝。
干旱季节,即使周围山沟、水井都已干涸,此处仍清流潺潺。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句中,“其”是指洞,洞下有一块平坦的土地,山泉从洞的一侧涌出,记游者把姓名或诗文题在洞口石壁上。
由前洞出来,上山,翻过一座小山,“有穴窈然”,这是后洞。
前后洞并不相通。
进去,黑洞洞的。
确实,“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有些地方很窄,仅容一人通过;有些地方很高大,人进去,如置身大雄宝殿,穹窿盖顶,四壁怪石林立,石钟乳倒悬。
洞穴蜿蜒曲折,到现在还没有人探得它究竟延伸到何处。
正如王安石所描绘的那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由于褒禅山地处偏僻,且既无名胜,又非要冲,现代人身临其境者极少。
那么王安石何以来此一游,还写了那篇脍炙人口的游记呢?原来,离褒禅山三、四里处有个伍子胥所过的昭关,离褒禅山八、九十里路又是霸王自刎的乌江,王安石曾去乌江游霸王庙并留下一诗。
王安石在写《游褒禅山记》时任“舒州通判”。
王安石赴任或任满返江宁(南京)必经和县。
含山、乌江、和县,当时同属和州。
因此,王安石既到乌江,再到昭关、褒禅山,是情理中事。
十年浩劫,毁掉了无数文物,褒禅山亦未能幸免。
“慧空禅院”、“褒之庐冢”以及大、小二塔都仅存废墟,只王安石所描绘的前、后洞仍存,且与当年颇相似。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游褒禅山记》课件(共53张PPT)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 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第一部分: 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一、介绍褒禅山概况 二、记游华山洞经过 前洞记叙简略 后洞记叙详细
翻译第三段:
重点字词
• 于是: 古今异义。古:对于这种情况。
• 非常: 古今异义。古:不同寻常。今:程
度副词,很,十分。
每段主要内容:
•1 •2 •3 •4 •5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记游洞经过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理清思路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 游者的籍贯、姓名。
翻译第一段:
重点字词
文学常识
[记]: “记”是一种文体,有
奏记、游记、杂记。
游记:记录游览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文 章。主要特点是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 山水之美,抒发作者的感情。一般以记为主, 以感为辅。
王安石其人之政治篇
“唐宋八大家” 之一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政治家、 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他 “少好读书”。1042年登进士第。 1061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 1069年任宰相,推行新法,后因遭 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1074年 罢相,次年再为相。1076年再次辞 去相位,退居江宁(南京)潜心学 术研究和诗文创作。封舒国公,又 改封荆国公,故世称“王荆公”。 1086年司马光执政,废尽新法,王 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 “王文公”。
褒禅寺
坐落在褒禅山西 南面半山腰上的 褒禅寺
华阳洞入口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_1
《游褒禅山记》必修一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县勒流中学蓝世辉【教学目标】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全文。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1、背诵全文。
2、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精读课。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
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
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借助游褒禅山,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1、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2、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晚号半山。
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我执政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
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
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3、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共10页,当前第1页12345678910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盖” “焉” “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3.学习结合语境揣摩语言。
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4.学习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作者“深思慎取”“尽吾志”的思想,明白其借鉴意义。
四、重点、难点:
1.掌握词类活用。
2.因事说理的游记——思想的深刻,艺术手法的独特。
五、解决办法:
学生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只进行点拨、解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重视诵读,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人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重点教读第三段,理解作者“尽吾志”的观点。
六、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
补充注释:
①址:基址,指山脚。
②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
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
褒禅,慧褒禅师。
③庐冢:庐,一说指慧褒生前住处(屋舍)。
④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另一种解释是:唯独碑上刻的“花山”二字还可以认识。
⑤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音谬也:汉字最初只有“华(hu ā)”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
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华”的古音而写的今字,所以如果是“华山”(按,这里不是五岳中的“华(huà)山”)的“华”,仍应读huā,而不应读“华(huá奢侈、虚浮)实”的huá。
⑥莫能名者:另一种解释是,不能叫出真名的(指华山本名花山)。
名,说出名称。
二、导入课文:
刘勰《文心雕龙》:“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
任舒州通判时写了一篇游记《游褒禅山记》。
我们从中来感受作者游褒禅山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三、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世称荆公,卒谥文。
北宋临川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口号。
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
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四、文题知识: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代表之作。
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文章借游记阐明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树立坚定的志向,具有坚强的毅力,不避险远,勇往直前。
《游褒禅山记》一文,实际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
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
五、了解课文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在宋仁宗至和元年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的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六、打开课件听配乐朗诵,然后教师示范朗读。
七、学生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感情。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八、快速阅读课文,初步整理本课的文言知识。
九、进一步阅读课文,争取能够背诵部分段落。
十、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整理课文的文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