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
![初三化学第八章 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e45703f770bf78a64295420.png)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纯金属: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有色金属:重金属:如铜、锌、铅等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5)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6)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7)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22894b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6.png)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科学学科之一,学习化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而在初中化学中,金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因为我们生活中很多物质都是由金属组成的。
在本文中,我将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性质金属是一类性质相似并具有一些特定性质的元素。
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延展性和韧性,而且大多数金属具有较高的密度。
此外,金属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丢失电子而形成阳离子。
金属还可以被归为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两种类型,活泼金属容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在氧气中燃烧并放出热量,不活泼金属反应相对慢且不会自发燃烧。
2. 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也就是说,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总量始终保持不变。
在金属化学中也是如此,无论是单质反应还是化合物生成,质量守恒定律都是一个必须遵守的规则。
3. 单质反应单质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种形式,也是金属化学的基础。
当单一的金属与其他化合物或者可溶于水的盐酸等酸性物质反应时,将会产生新的物质。
这种反应通常会释放出氢气,并形成一个新的金属离子和相应的氯化物离子或其他离子。
例如:铁和盐酸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二价铁离子。
Fe + 2HCl → FeCl2 + H24. 合成反应在合成反应中,两种或者更多的化学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物质。
在金属化学中最常见的合成反应是合成各种金属氧化物。
常见的一些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铝,它们通常用于制作不锈钢、建筑材料和电路板等物品。
例如:合成氧化铜的反应2 Cu + O₂ → 2 CuO5. 双替反应在双替反应中,两个离子交换了它们的位置,形成了两个新的离子,它们通常是金属离子和两种化合物的离子。
在这种反应中,通常有两种化合物,一种是反应底物,另一种是反应的副产物。
这种反应在金属离子化学中很常见,可以用于提取金属,并且常用于制造玻璃和其他材料。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27db257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0.png)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归纳总结金属是化学中的一大类,它们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物理性质。
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了金属的基本性质、金属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内容;同时也学习了几种常见的金属及其制备、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金属基本性质1、导电性金属中电子处于相对自由的状态,并具有电子互换的能力,因此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例如,将导线用金属连接起来时可以传输电信号。
2、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因为金属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它们可以在其中流动,金属的温度变化对电子的运动并没有太大的抵抗,因此金属可以很好地把温度传递到另一个物体。
3、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原子排列比较紧密,多为离子键或金属键,可以很容易地被外力变形而不破裂。
二、金属元素的化学符号和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内容1、排列顺序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的排列是按照电子云分布循环排列的,每个周期都由一种新的元素开始。
2、部位元素周期表上的金属元素包括两种,即主族金属和过渡金属。
主族金属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左侧和下方,过渡金属位于两种元素之间的区域。
3、电子结构金属元素的电子结构中,价电子个数较少,易于失去或共享电子,形成阳离子或晶体的金属键。
因此,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表现为活泼性、易氧化、还原性强等。
三、几种常见的金属及其制备、性质和用途1、铁制备:工业上主要是用高炉炼铁、电炉炼钢等方式制备。
性质:铁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等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上,铁与氧气反应制成氧化铁和氧化亚铁等化合物;铁也可以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用途: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制造钢铁、汽车、船舶、桥梁等。
在生活中,铁也是常用的烹饪锅、工具等材料。
2、铜制备:可通过电解法、水解法、沉淀法等方法制备。
性质:铜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和可塑性。
化学性质上,铜不容易被酸侵蚀,但在强氧化性环境中容易被氧化。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4b0b2d1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0.png)
初中化学《金属》的知识点
1. 金属的特性金属的特性
- 金属是一种物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 金属通常是硬的、有光泽的、可延展的和可塑性的。
- 金属具有高熔点和高密度。
2. 金属元素的常见特点金属元素的常见特点
- 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会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
-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电离化合物,具有离子晶体结构。
3. 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金属的常见性质和用途
- 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塑性,可用于制造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物体。
- 金属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进行热处理,改变其硬度和强度。
- 金属是电的良好导体,广泛应用于电器、电子设备和电线电缆制造。
-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用于制作散热器和热交换器等热工设备。
- 金属常用于制作建筑材料、工具、车辆和航空器等。
4. 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常见金属元素及其特点
- 铁(Fe):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较高的熔点,可用于制造钢铁和各种机械设备。
- 铜(Cu):优良的导电材料,广泛用于电线电缆、电子产品和管道制造。
- 铝(Al):轻量、耐腐蚀的金属,常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和建筑材料。
- 锌(Zn):抗腐蚀性强,常用于镀层、合金和电池制造。
- 金(Au):贵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被用于珠宝和电子器件。
以上是初中化学《金属》的基本知识点。
详细了解每个金属的特点和应用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梳理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50e94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5.png)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梳理金属与非金属:化学中的两大类物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而金属与非金属是化学中的两大类物质。
金属和非金属在性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如导电性、热传导性、硬度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关于金属和非金属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一、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典型性质的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 导电性:金属是导电体,能够输送电流。
这是因为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它们能够在金属中自由移动。
2. 热传导性:金属具有很好的热传导性,可以迅速传递热能。
这是因为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传递热能。
3. 可塑性和延展性:金属可以被锻打成各种形状,这是因为金属的金属键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和延展性。
4. 金属光泽:金属表面通常具有金属光泽,即金属表面反射光线的能力。
常见的金属包括铁、铜、铝、锌等。
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如建筑材料、电线、家具等。
二、非金属非金属是另一类物质,具有以下特点:1. 导电性:大部分非金属是非导体,不能传导电流。
这是因为非金属中不存在自由电子。
2. 热传导性:非金属的热传导性较差,传热速度较慢。
3. 脆性:非金属通常是脆性的,无法被锻打成各种形状。
4. 非金属无光泽:非金属表面通常无光泽。
常见的非金属包括氧气、氮气、碳、硫等。
非金属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如空气、水、食盐等。
三、金属与非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氧化反应在化学中非常重要。
金属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而非金属也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可以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金属氢氧化物(碱):金属氧化物 + 水→ 金属氢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进一步与水反应生成非金属酸:非金属氧化物 + 水→ 酸这些反应是化学中的重要基础反应,也是理解金属与非金属性质的关键。
四、金属与非金属的离子化和共价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之间也可以形成化合物,有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两种类型。
1. 金属和非金属的离子化合物:金属通常失去自己的电子从而形成阳离子,而非金属通常接受电子从而形成阴离子。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d93d3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64.png)
初中化学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知识点总结
一、金属的性质
1. 密度:金属的密度较大,通常比非金属大。
2.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能够传导电流。
3. 导热性:金属能够快速传导热量。
4. 延展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够制成薄片或丝线。
5. 韧性:金属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在受力下发生形变而不断裂。
6. 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
7. 反应性:金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化学反应性,可以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二、金属的用途
1. 金属材料: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中,例如建筑、汽车、机械等领域。
2. 电器与电子设备:金属用作导线与电子元件的材料,能够帮助电流传导与电子信号传输。
3. 装饰材料:一些金属具有良好的光泽,可以用于装饰建筑或制作珠宝首饰。
4. 食品包装:某些金属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防潮性能,适合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5. 药品与化妆品:金属可以作为医药和化妆品中的某些成分,具有特定的疗效或美容功效。
这些是初中化学中金属的性质与用途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整理教学讲义《金属及金属的化学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745ad22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3.png)
★★ ★
【知识梳理】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金属的共性 ①大多数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汞为液体;少数金属有颜色,如金为金黄色、铜为紫红色。 ②有延展性,可拉成细丝,压成薄片。 ③能导电,可以用作电线、电缆。 ④能导热,可用于制造铁锅、铜火锅等 (2)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
授课类型 T-金属 金属化学性质
C-专题训练
星级 教学目标 授课日期及时段
★★
1. 金属 2. 金属化学性质 3. 完成练习题
★★★
学科教师:
T-能力提升 ★★★
T— 课堂同步
金属材料
【考纲说明】
金属
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常 见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知道生铁和钢是重要的合金
化学反应方程式 Fe + CuSO4=Cu + FeSO4
2Al+3FeSO4=Al2(SO4)3 + 3Fe Cu+2AgNO3=Cu(NO3)2+2Ag
5
4、金属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5、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例如 Mg 与 HCl 反应就比 Zn 剧烈,而 Zn 又比 Fe 剧烈(越活泼越易反应)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氢前金属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 ④位于前面的金属和位于后面的多个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相差越远越先反应(相差越远越先种金属混合而成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ac951a7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f.png)
完整版)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金属和金属材料复教案考点梳理]考点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是金属材料的一种,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金属材料的发展史历史上,金属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商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
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铝开始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铜、锌、铅等轻金属:钠、镁、铝等黑色金属:铁、锰、铬及其合金。
Fe、Mn、Cr(铬)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具有一些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此外,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检测一:金属材料1、金属的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包括色泽、状态、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韧性和熔点等。
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为液态),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和韧性,能够弯曲,熔点较高。
不同的金属还有各自的特性,如铜为固体,金呈黄色,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
2、金属的用途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首饰、电线、电缆、炊具、金属薄片、金属丝、曲别针等。
钨被用于电灯泡里的钨丝,铁被用于制造最大的铁锤等。
3、金属的分类金属可以分为重金属、轻金属、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四类。
4、金属的发展史金属材料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到春秋时期的冶铁,再到战国时期的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5f3793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3.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是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广泛的用途。
本文将对常见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归纳,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1. 铜(Cu)铜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
因此,铜常被用于制作导线、电缆、插头等电子器件,也常用于制作管道、容器等工业产品。
此外,铜合金还被用于制作钢琴线、乐器等。
2. 铁(Fe)铁是一种有磁性的金属,广泛应用于制造铁器、机械设备、电动机等。
铁还是钢的主要成分,钢具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汽车、船舶等领域。
3. 锌(Zn)锌是一种抗腐蚀性能极好的金属,常用于镀锌处理以防止铁制品生锈。
锌合金常被用于制作各类合金制品,如合金门把手、铸造零件等。
4. 铝(Al)铝具有低密度、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是一种常用的轻金属。
铝被广泛应用于飞机、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制造,也用于制作各种容器、包装材料等。
5. 镁(Mg)镁是一种轻质金属,具有很高的强度和优良的耐腐蚀性。
由于镁能迅速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因此常用于制造火箭燃料和防腐蚀剂,也可用于制作航空器、摩托车等。
6. 银(Ag)银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和导热体,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电池、镜片等制造中。
另外,银也被用于珠宝、餐具等装饰和制品制作。
7. 金(Au)金是一种珍贵的贵金属,因其稳定性和美观性而广泛用于珠宝、餐具、艺术品等制造。
金也是一种重要的金融商品和投资手段。
8. 钛(Ti)钛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常用于制造航空航天器、医疗器械、化工设备等高要求的工业产品。
钛合金也广泛应用于汽车、自行车等制造中。
9. 铂(Pt)铂是一种贵金属,因其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磨性而被广泛使用。
铂被用于制作触媒、电化学电池、高温装备等,并在珠宝制作中有很高的价值。
10. 铅(Pb)铅是一种重金属,具有较强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在过去,铅被广泛应用于管道、电池等制造中,但由于其毒性和环境污染问题,现在被更环保的替代材料所取代。
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笔记
![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85c99b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8d.png)
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笔记
以下是九年级下册化学书课题1金属材料的笔记: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2.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3. 金属的物理性质:大部分金属是银白色,有些金属有特殊的颜色,如铜是红色,金是黄色。
金属通常是固体,有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4.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熔点低于各成分金属。
常见的合金有铁合金(如生铁和钢)、铜合金(如黄铜和青铜)等。
5. 金属的化学性质:大多数金属能够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活泼的金属(如钾、钠、镁、铝等)能够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之前的金属能够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
6. 铁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
铁在常温下与干燥的空气和水接触会发生缓慢氧化生成铁锈。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是疏松多孔的结构,不能阻止内部的铁继续被腐蚀。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化学式为Fe2O3。
7.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具有轻便、延展性好、耐腐蚀等优点。
铝制品在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腐蚀。
8. 铜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纯铜呈紫红色,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以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以上就是课题1关于金属材料的重点笔记内容,希望对您能够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23d5d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6.png)
初中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整理金属与非金属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处于化学基础学习阶段的初中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金属与非金属的相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内容。
一、金属的性质和特点1. 密度:金属一般密度较大,常用的金属如铁、铜、铝等都具有较大的密度。
2. 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传导电流,是电器线材的重要材料。
3. 导热性:金属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可以快速传导热量,是热传导设备的重要材料。
4. 延展性和可塑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拉伸和锤击形成各种形状。
5. 光泽:金属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在光照下能反射出光亮。
二、金属的常见应用1. 金属合金:金属可以与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合金化,形成合金,如铜合金、铝合金等。
合金常用于制造工具、机械零件等。
2. 电器材料: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用于制造电线、电器零部件等。
3. 建筑材料:金属材料在建筑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铁、钢等常用于楼梯、桥梁、支撑结构等。
4. 化学反应催化剂:某些金属如铂、钯等可以作为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加速反应速度。
5. 珠宝首饰:金属材料如黄金、白银等常被用于制造珠宝首饰。
三、非金属的性质和特点1. 密度:非金属一般密度较小,如氧气、氮气等都具有较小的密度。
2. 导电性和导热性:非金属一般不具备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不容易传导电流和热量。
3. 延展性和可塑性:非金属大多具有脆性,不具备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不容易拉伸和变形。
4. 电负性:非金属元素一般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容易在化学反应中接受电子。
四、非金属的常见应用1. 化学反应:非金属元素常参与各种化学反应,如氧气与金属的氧化反应、氮气与金属的硝化反应等。
2. 聚合物材料:非金属聚合物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塑料、纤维等。
3. 陶瓷制品:非金属陶瓷制品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能,常用于制作瓷器、陶器等。
4. 食品工业:非金属盐类如食盐、小苏打等在食品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初中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5f9592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a5.png)
初中化学金属元素知识点整理金属元素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元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它们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和用途,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初中化学中金属元素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1. 金属元素的性质金属元素具有以下几个基本性质:(1)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传导热量和电流。
(2)导热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快速传递热量。
(3)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制成薄片和线材。
(4)金属光泽: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表面光亮。
(5)金属的固态结构: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是金属键的排列,由离子和自由电子组成。
2. 金属元素的分类根据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质,金属元素可以分为主族金属和过渡金属两大类。
(1)主族金属:位于周期表的左侧和底部,包括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主族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电离能、较大的原子半径和较小的电负性。
(2)过渡金属:位于周期表中的d区域,包括过渡金属和内过渡金属。
过渡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熔点、较高的密度和良好的延展性。
3. 金属元素的活动性金属元素的活动性是指金属与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时的倾向性。
根据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可以将金属元素分为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两类。
(1)活泼金属:活泼金属易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如铁与氧气形成氧化铁。
(2)不活泼金属:不活泼金属不容易与非金属形成化合物,如金、银等。
4. 金属元素的常见用途金属元素在人类社会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常见的用途:(1)铁:铁是最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广泛用于制造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等。
(2)铜:铜是一种良好的导电金属,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子设备。
(3)铝:铝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良好的耐腐蚀性,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和包装材料等。
(4)锌:锌常用于制造电池、合金和防腐涂层等。
(5)金和银:金和银作为贵金属,在珠宝制造、投资和货币等方面有重要用途。
5. 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和化合价金属元素往往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荷的离子,这个过程称为离子化。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的赋存形式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的赋存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c58b59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f.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的赋存形式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的赋存形式化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科学,而初中化学则是我们认识和学习化学的起点。
在初中化学中,金属活动性与金属的赋存形式是我们经常接触和学习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金属活动性和金属的赋存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一、金属活动性金属活动性是指金属元素与酸、水或其他金属离子反应时的活泼程度。
金属元素的活动性从高到低可以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类金属、第二类金属和第三类金属。
1. 第一类金属:铷(Rb)、钾(K)、钠(Na)、锂(Li)、钙(Ca)、镁(Mg)和铝(Al)等金属元素属于第一类金属。
第一类金属的活动性非常高,可以与酸和水直接发生剧烈反应,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
它们也可以取代低活动性金属的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如铝可以取代铁的化合物中的铁离子。
2. 第二类金属:锌(Zn)、铁(Fe)、铅(Pb)、氢(H)和铜(Cu)等金属元素属于第二类金属。
这类金属的活动性次于第一类金属,但仍然活泼。
它们可以与酸和水反应,但反应速度较慢。
例如,锌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3. 第三类金属:银(Ag)、铂(Pt)、金(Au)等金属元素属于第三类金属。
这类金属的活动性非常低,常温下几乎不与酸和水反应。
它们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可以用作电器元件中的导体。
二、金属的赋存形式金属在自然界中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自由金属、金属合金、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类和金属离子。
1. 自由金属:指处于纯净金属形态的金属。
自由金属通常以固体的形式存在,如铁、铜、锌等。
2. 金属合金:金属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组成的固溶体。
常见的金属合金有铜合金、铝合金和钢等。
金属合金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3. 金属氧化物:金属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称为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铁的氧化物是铁锈。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知识点归纳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0ff8601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f.png)
初中化学元素性质知识点归纳元素性质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行为。
化学元素性质的研究对于了解元素的性质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常见元素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
1. 金属元素性质金属元素是指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导热性的元素。
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铁、铜、锌等。
金属元素的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导电性: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够传导电流。
这是由于金属中存在自由电子,它们能够自由移动,形成电流。
(2)导热性: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够迅速传导热量。
这是由于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能够快速传递能量。
(3)延展性和韧性:金属元素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可以被拉成细丝或锤打成薄片。
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中存在规则的排列,使其在受力时能够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断裂。
(4)金属反应性: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与非金属发生反应。
例如,铁能够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产生铁的氧化物。
2. 非金属元素性质非金属元素是指不具有金属光泽和导电性的元素。
常见的非金属元素有氢、氧、氮等。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导电性:非金属元素通常不具有导电性,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不允许自由电子的存在。
(2)易离子化:非金属元素通常易失去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离子,表现出强烈的还原性。
(3)气体状态:非金属元素的大部分存在于气体状态,例如氧气、氮气等。
(4)酸性:非金属元素常常形成酸性氧化物,能够与金属元素发生反应,形成盐。
3. 过渡金属元素性质过渡金属元素是指位于元素周期表中B族的元素。
常见的过渡金属元素有铁、铜、锌等。
过渡金属元素的性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变价性:过渡金属元素常常具有多个不同的氧化态,可以形成不同价态的化合物。
(2)催化性:过渡金属元素拥有良好的催化性能,可以促进化学反应速率。
(3)合金形成能力:过渡金属元素可以与其他金属元素形成合金,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b6261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6d.png)
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总结初中化学中,金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本文将就初中化学金属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金属的性质金属是指在常温下呈现金属光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并且易于加工变形的物质。
金属一般是固态的,但汞是液态的。
二、金属的分类金属可以分为两类: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
活泼金属指的是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的金属,比如钠、钾、钙等;而不活泼金属则是指化学性质较为稳定的金属,比如铁、铜、铝等。
三、金属的常见化合物金属可以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氯化物、硫化物等。
其中氧化物是金属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例如氧化铁(Fe2O3)、氧化铜(CuO)、氧化锌(ZnO)等;氯化物是金属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例如氯化钠(NaCl)、氯化铜(CuCl2)、氯化铝(AlCl3)等;硫化物是金属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例如硫化铁(FeS)、硫化铜(Cu2S)等。
四、金属的反应1.活泼金属与水的反应:活泼金属放在水中会发生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金属氢氧化物。
例如,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NaOH)。
2.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活泼金属与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和相应的盐。
例如,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和氯化钠。
3.不活泼金属与酸的反应:不活泼金属与酸反应时,只有在加热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氢气。
例如,铜与浓盐酸反应时,只有在加热的情况下才会产生氢气和氯化铜。
五、金属的性质和应用1.导电性: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因此广泛用于各种电器设备制作中,例如铜线、铜管等。
2.热传导性:金属的热传导性也很好,因此可以用于热交换器、散热器等器材的制作。
3.延展性:金属易于加工变形,并能够制成各种形状的零件,因此在制造行业中应用广泛,例如汽车零件、锅炉管道等。
4.强度:金属的强度很高,因此可以用于建筑材料、纺织机械等领域。
5.其他应用:金属还可以用于制造镜子、金属工艺品等。
综上所述,金属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的性质和反应机理,给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的活动性与电活度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的活动性与电活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8cf3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6.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归纳金属的活动性与电活度金属的活动性与电活度是化学中关于金属元素特性的重要知识点。
通过准确理解金属的活动性与电活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以及它们在反应中的作用。
本文将对初中化学中关于金属的活动性与电活度进行归纳总结。
一、金属的活动性金属的活动性是指金属元素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和速度。
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其与其他物质反应的能力和速度越大。
金属的活动性主要与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有关。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金属元素的活动性特点:1. 钾(K)和银(Ag):钾和银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它们与水反应剧烈,能迅速产生氢气,并释放大量热能。
2. 钠(Na):钠也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能产生氢气并放出大量热能,但相比钾和银,钠的活泼性略低。
3. 铝(Al):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但它与水反应较为缓慢。
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时,可以产生一层氧化铝保护膜,防止进一步反应。
4. 铁(Fe):铁也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的活动性适中。
与水反应时,需要加热才能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由此可见,金属的活动性与其元素的位置在电化学活动性序列中有关。
电化学活动性序列是根据一系列标准电极电势确定的,它指出了不同金属在反应中的相对活动性。
二、金属的电活度电活度是指金属在电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电子的能力。
电活度越高,金属在电化学反应中释放或吸收电子的能力越强。
电活度与电极电势有关,与活动性相关。
下面是一些常见金属的电活度特点:1. 锂(Li):锂是一种高电活度的金属,具有强烈的还原性。
在锂电池中,锂可自由地释放电子,从而实现电能转化。
2. 镁(Mg):镁是一种电活度较高的金属。
在电化学反应中,它可以释放电子,同时发生氧化反应。
3. 铝(Al)和锌(Zn):铝和锌都是常见的金属,它们的电活度适中。
在电池中,它们可以通过释放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4. 铁(Fe)与铜(Cu):铁和铜是常见的金属元素,它们的电活度相对较低。
在电化学反应中,铁和铜需要通过吸收外部电子才能发生还原反应。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
![初中化学专题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93c5621eb91a37f1115ce5.png)
中考化学专题三 金属和金属材料[考点梳理] 考点一、金属材料(一)、纯金属材料:纯金属(90多种)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轻金属:如钠、镁、铝等(二)、合金(几千种):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 合金可能是金属与金属组成,也可能是金属与非金属组成。
金属材料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是合金。
合金的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纯金属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钛合金的优点:①熔点高、密度小;②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③抗腐蚀性能好钛镍合金具有“记忆”能力,可记住某个特定温度下的形状,只要复回这个温度,就会恢复到这个温度下的形状,又被称为“记忆金属”。
此外,钛还可制取超导材料,美国生产的超导材料中的90%是用钛铌合金制造的。
3.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4.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5.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使用最早的合金;生铁和钢是人类利用最广泛的合金.6.合金都属于混合物。
考点2金属的物理性质(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4)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https://img.taocdn.com/s3/m/c64c12fe59eef8c75ebfb314.png)
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学改写了季节,改写了雨水,改写了大地和太阳的行期,改写了生命的密码。
使获得生活变得更简单快捷。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化学知识点之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化学知识点: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1. 金属元素的结构特点:最外层大多少于4个电子;一般较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2. 金属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1)游离态: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举例】Au Ag Pt Cu(2)化合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举例】Al Na【说明】少数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游离态的形式存在;而大多数的金属在自然界中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非金属单质1.概述(1)位置及其原子结构位置: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上角。
把6种稀有气体除外,一般所指的非金属元素就只有16种。
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较多,原子半径较小,化学反应中容易结合电子,显示负化合价。
(2)单质的晶体类型分子晶体:H2、X2、O2、O3、S8、N2、P4、稀有气体。
原子晶体:金刚石、Si、B。
(3)单质的同素异形体氧族、卤族及氮没有同素异形体。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晶体,晶格不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其原子个数不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O2、O3。
由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其晶格不同,原子个数也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单质。
如白磷和红磷。
◎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的知识扩展金属单质:如:Fe、Cu、Al、Mg、Ag、Hg等非金属单质:如:P、C、S、N2、Ar等◎ 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的特性化学中考考点: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的性质一、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大多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金属单质金属单质(18张)【特例】Cu为红色,Au为黄色(2)常温大多固体【特例】Hg(水银)是液体(3)有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O2、Cl2、S、I2等)的反应(2)金属与H2O的反应(3)与酸的反应:金属单质+酸→盐+氢气(置换反应)(4)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5)与盐的反应:金属单质+盐(溶液)→另一种金属+另一种盐非金属单质的性质:一、非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1、常温常压下非金属单质的状态属于分子晶体的,在同类单质中分子量较小(范氏力较小)为气态(F2、Cl2、O2、N2、H2),较大的为液态(Br2),固态(S、P、I2)。
化学金属细节知识点总结
![化学金属细节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a5d4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16.png)
化学金属细节知识点总结金属元素的特性1. 金属元素的晶体结构:金属元素通常具有紧密的结晶结构,其原子之间通过金属键相互连接。
金属键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是由金属原子之间的电子云共享形成的。
金属键的存在使得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为电子在金属中可以自由流动。
2. 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
这是由于金属元素的结晶结构和金属键的存在使得金属元素可以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易断裂。
此外,金属元素的延展性还使得金属可以被拉成细丝或者轧制成薄片。
3. 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够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此外,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电负性较低的,因此通常表现出氧化性。
金属元素的化学反应1. 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在空气中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碱性或者弱碱性的,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2. 金属的酸反应:金属与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3. 金属的碱反应:金属与碱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相应的盐。
4. 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可以发生还原反应,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例如,金属可以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新的金属和金属离子。
金属元素的应用1. 电工材料: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电路板等电器材料中。
2. 结构材料:金属元素通常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汽车、航空航天器等领域。
3. 金属合金:金属元素可以与其他元素合金化,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金属合金。
金属合金具有较好的性能,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4. 化学催化剂: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中。
总之,金属元素是化学中重要的一类元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广泛的应用价值。
对金属元素的深入了解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化学原理,同时也能够为金属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和金属材料复习教案
[考点梳理]
考点1 金属材料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90多种)和合金(几千种)两类。
金属属于金属材料,但金属材料不一定是纯金属,也可能是合金。
2.金属制品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
考点2 金属材料的发展史
根据历史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商朝,人们开始使用青铜器;春秋时期开始冶铁;战国时期开始炼钢;铜和铁一直是人类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
在100多年前,又开始了铝的使用,因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许多优良性能,铝的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第二位。
金属分类:重金属:如铜、锌、铅等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Fe、Mn、Cr(铬)
有色金属:通常是指除黑色金属以外的其他金属。
考点3 金属的物理性质
1.共性:大多数金属都具有金属光泽,密度和硬度较大,熔沸点较高,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导热性,在室温下除汞为液体,其余金属均为固体。
(1)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2)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3)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一些金属的特性:铁、铝等大多数金属都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汞却是液体;各种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差异较大;银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锇的密度最大,锂的密度最小,钨的熔点最高,汞的熔点最低,铬的硬度最大。
(1)铝: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2)钙: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3)铁: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铝>铜)(4)银: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铜>金>铝)(5)铬:硬度最高的金属(6)钨:熔点最高的金属(7)汞:熔点最低的金属
(8)锇:密度最大的金属(9)锂:密度最小的金属
检测一:金属材料(包括和 )
1、金属的物理性质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是否美观、是否便利、等多种因素。
考点4 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用途之间的关系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而物质的用途又反映出物质的性质。
2.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紧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考点5 合金
1.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和非金属,形成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一般说来,合金的熔点比各成分低,硬度比各成分大,抗腐蚀性能更好
注意:(1)合金是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的混合物。
(2)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使合金更容易适于不同的用途。
(3)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为合金。
(4)金属在熔合了其它金属和非金属后,不仅组成上发生了变化,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从而引起性质的变化。
2.合金的形成条件:其中任一金属的熔点不能高于另一金属的沸点(当两种金属形成合金时)。
3.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性质比较。
下面是黄铜和铜片,焊锡和锡,铝合金和铝线的有关性质比较:
4.几种常见合金
(1)铁合金:主要包括生铁和钢,它们的区别是含碳量不同,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
钢比生铁具有更多的优良性能,易于加工,用途更为广泛。
不锈钢:含铬、镍的钢
(2)铝合金:铝中加入镁、铜、锌等金属形成合金。
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舰艇和载重汽车等,可增加它们的载重量以及提高运行速度,并具有抗海水腐蚀、避磁性等特点。
(3)铜合金:黄铜:铜、锌的合金;
青铜:铜、锡的合金;
白铜:铜、镍的合金。
(4)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
优点:(1)熔点高、密度小(2)可塑性好、易于加工、机械性能好(3)抗腐蚀性能好
性质:优异的耐腐蚀性,对海水、空气和若干腐蚀介质都稳定,可塑性好,强度大,有密度小,又称亲生物金属。
用途:喷气式发动机、飞机机身、人造卫星外壳、火箭壳体、医学补形、造纸、人造骨、海水淡化设备、海轮、舰艇的外壳等。
考点6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酸→盐+ H2↑
3、金属+ 盐→另一金属+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考点7 金属与酸的反应
考点8 金属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考点9 置换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考点10 金属活动性顺序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验证得到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应用: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越强。
1.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2.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K 、Ca 、Na 除外)。
考点11 矿石
1. 金属资源的存在方式: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大多数金属化合物性质较活泼,所以它们以
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只有少数金属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如金、银等以单质形式存在。
2. 矿石:工业上把能提炼金属的矿物叫矿石。
3. 常见矿石名称与其主要成分:
考点1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1)仪器:铁架台(2个)、硬质玻璃管、单孔橡皮赛(2个)、酒精灯、试管、酒精喷灯、双孔橡皮赛、导气管。
(2)药品:氧化铁粉末、澄清石灰水、一氧化碳气体 (3)装置图:
(4)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方法: );②装入药品并固定;
③向玻璃管内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原因:);④给氧化铁加热;⑤停止加热;
⑥停止通入一氧化碳(原因:)。
(5)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6)化学方程式:3CO+Fe2O3==高温==2Fe+3CO2 2CO+O2==点燃===2CO2 Ca(OH)2+CO2=====CaCO3↓+H2O
(7)注意事项:要先通入CO再加热,实验完毕,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至试管冷却。
(8)尾气处理:因CO有毒,不能随意排放在空气中,处理的原则是将CO燃烧掉转化为无毒的CO2或收集备用。
考点14 工业炼铁
(1)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还原剂(CO)将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2)原料:铁矿石:选择矿石条件
常见的铁矿石有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焦炭:作用:1.提供高温 C+O2==高温==CO2 2.提供CO CO2+C==高温==2CO
石灰石:作用除去SiO2 CaCO3==高温===CaO+CO2↑ CaO+SiO2==高温===CaSiO3
空气:作用
(3)主要设备:高炉
(4)冶炼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C+O2==点燃==CO2 CO2+C==高温==2CO3CO+Fe2O3==高温==2Fe+3CO2
CaCO3==高温===CaO+CO2↑ CaO+SiO2==高温===CaSiO3
注意: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炼钢设备:转炉、电炉、平炉。
原理:在高温条件下,用氧气或铁的氧化物把生铁中所含的过量的碳和其它杂质转变为气体和炉渣而除去。
C+O2==点燃==CO2
考点16 金属的锈蚀和保护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
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2)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1.铁的锈蚀条件:有水和氧气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烤蓝等
③制成合金:不锈钢
(3)铁锈很疏松多孔,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蒸气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铁锈很疏松多孔易吸水,反而会加快铁的生锈,因而铁生锈应及时除去。
(4)而铝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考点17 保护金属资源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用品
意义: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