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doc

合集下载

2024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doc

2024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doc

2024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doc 比上面那个要有更多的内容
一、引言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服务,为了检测和预测桥涵结构物施工后的沉降情况,特制定本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公路桥涵工程
2、工程地点:XXX省XXX县
3、工程概况:工程分为A、B、C三段,A段为正线及桩基础,B段为超桩段及拱构,C段为桥涵段。

三、沉降观测项目
1、桩段沉降观测:对A段中桩基础沉降情况进行观测,从而了解桩段沉降状况.
2、超桩段沉降观测:对B段中超桩段沉降情况进行观测,从而了解拱顶沉降情况。

3、桥涵段沉降观测:对C段中桥涵段沉降进行观测,了解桥涵段沉降情况。

四、观测方式
1、桩段沉降观测:使用全站仪、放样仪或者水准仪来测量桩基础沉降量。

2、超桩段沉降观测:在拱构的中心点设置定点位置,采用激光测距仪或者梁式测距仪来进行观测。

3、桥涵段沉降观测:采用测角仪、梁式测距仪或者水准仪来测量桥涵段沉降量。

五、观测时间
A段:施工开始前1个月,施工中每月1次,直至施工结束;。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上海国际机场东侧穿越滑行道地基处理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的沉降观测主要是测量东侧穿越滑行道三个予留道口的地基处理堆载体底面以下原土基表面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为控制加载速率和计算土层固结度提供依据,二、沉降观测点及工作基点的埋设及要求地表沉降观测在整个堆载区域范围内进行,其埋设点平面布设按均布原则进行。

沉降板由底板和金属测杠垂直焊接而成。

底板采用800mm*800mm的钢板,厚度不小于6mm;测杠则采用Φ80mm*5mm度锌铁管。

测杠高出堆载体顶面的长度不小于0.5m。

沉降板在堆载施工前埋设。

要求测杠垂直、稳定。

制作、埋设沉降板应确保施工及长期观测期间的使用要求。

工作基点埋设在远离堆载区且地质条件较好的,易长期保存和使用且不易被破坏的地点。

三、观测要求1、观测时间从堆载开始2019年12月16日起进行地表沉降观测,到卸载结束共半年时间,到2020年5月16日结束。

在堆载结束后,每15天观测一次。

2、观测精度按照三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6mm,往返较差和闭合差不超过12 Lmm ,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以公里为单位。

3、观测方法每次观测前对水准仪的i角进行检查,保证不超过15"。

观测时从工作基点,按照三等水准要求,采用莱卡DS2型水准仪进行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往返各一次观测。

在观测中基、辅分划读数差不超过2mm,基、辅分划所测高差的差不超过1.5mm,闭和差不超过规范要求。

观测时间尽量在气象条件较好时观测,保持每次观测时路线基本一致。

为了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每月定期采用二等水准测量从基岩点检查工作基点是否沉降,及时修正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高程。

四、内业处理平差处理每次观测回来的数据。

将第一次平差的沉降观测点高程作为基准值,以后每次观测的高程与前次的高程及首次高程比较,得到此次的沉降量和累计沉降量。

根据每次沉降量,绘制出每个沉降观测点沉降变化曲线。

机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2020年2月14日。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包括沉降观测目的、指标与方法、数量及观测点等内容。

一、沉降观测目的
1、为了准确判定本工程桥涵沉降情况,对本工程桥涵的变形和沉降
情况进行观测;
2、了解地基土体的沉降特性,评价桥涵施工和运行的安全性及性能
稳定性;
3、在桥涵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变形超出规定值时及时采取必要的补救
措施,确保桥涵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二、沉降观测指标及方法
1、沉降量观测指标:利用放置于桥墩公路桥涵基础上的支撑桩观测
桥涵基础的沉降量;
2、沉降量观测方法:利用可自动记录支撑桩的水平位移量来测量沉
降量;
3、变形量观测指标:横向、纵向及有穿越桥涵的线路的角度变形量;
4、变形量观测方法:采用倾斜仪观测变形量。

三、沉降观测数量及观测点
1、沉降量观测点:应在本工程桥涵周围设置5-6个支撑桩,支撑桩
的位置在本工程桥涵跨中向两侧分别设置2-3个支撑桩;
2、变形量观测点:应在本工程桥涵跨中、跨端各设置2-3处观测点,确定桥涵的横向、纵向及布置穿越桥涵的线路的变形情况;
3、沉降量及变形量观测周期:观测周期一般为3天观测一次,共观
测6次;。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待打印)
在工程监测中,沉降观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工程
地基的沉降情况,从而为工程安全提供重要参考。

本文将介绍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观测点设置、数据处理等内容。

1. 观测方法
沉降观测一般采用水准仪法和全站仪法两种方法进行。

水准仪法适用于平面小
面积的场地,全站仪法适用于大面积地域,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观测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 仪器设备
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水准仪、全站仪、测量杆等仪器设备。

对于高要求的沉
降观测,应选择精确度高、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观测点设置
在选择观测点时,应根据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点的位置和数量。

观测
点的设置应覆盖整个工程地基区域,保证对工程地基沉降情况的全面监测。

4. 数据处理
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对观测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分析。

通过数
据处理,可以得到工程地基的沉降速率、趋势等关键信息,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结语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是工程监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合理的观测方法和
数据处理,能够有效监测工程地基的沉降情况。

在实际施工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沉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工程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引言路基、桥涵工程是公路交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对于其沉降情况进行观测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路基、桥涵工程沉降观测的方案。

二、观测目标与内容观测目标:了解路基、桥涵工程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判断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合理性,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观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工程的垂直沉降、水平沉降、沉降速率等参数的观测。

三、观测点的设置1.路基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2)观测点应遍布于整个工程区域,涵盖主要的土层类型和工程结构。

(3)观测点的位置应远离施工区域和其他可能影响沉降的因素,如下水道、挖掘区等。

2.桥涵观测点的设置原则:(1)根据桥梁结构的特点和设计要求,确定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

(2)观测点应位于桥梁主体结构和盖板处,以及桥墩周围的土体。

(3)观测点的设置应考虑桥梁不同部分的沉降特点和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四、观测设备和方法1.观测设备:可采用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NSS测量系统等设备。

2.观测方法:(1)采用水准测量法对路基进行垂直沉降观测。

观测标高点要选择能观测到各种工程设备的标高点,并应根据工程实际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观测方式和仪器。

(2)采用全站仪、GNSS测量系统等设备进行水平沉降观测。

观测点的选取要符合工程的要求,观测时要保证观测仪器稳定,避免环境噪声和其他干扰。

(3)对沉降速率的观测可采用连续观测法或定期观测法。

连续观测法适用于对重要工程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定期观测法适用于对普通工程进行定期观测。

五、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观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是沉降观测的重要环节,对于获取准确的沉降信息具有关键作用。

1.数据处理:(1)对观测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和归档,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和计算模型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沉降量、沉降速率等参数。

2.数据分析:(1)根据观测数据的结果,分析路基、桥涵工程沉降的趋势和特点。

桥涵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桥涵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桥涵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桥涵工程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设施,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沉降变形。

为了及时掌握桥涵工程的变形情况,准确评估其安全性能,需要进行沉降观测作业。

本指导书旨在规范桥涵工程沉降观测作业步骤及注意事项,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作业前准备1.器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观测仪器和设备,如水准仪、水平仪、经纬仪、三脚架等,保证仪器设备的完好性和准确度。

2.观测点确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观测的重要位置和区域,合理分布观测点,确保能全面反映工程的变形情况。

3.基准点设置:选择稳定的地质环境,设置基准点,确保稳定可靠,并使用足够数量的基准点。

三、作业步骤1.建立基线:根据工作任务和观测区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基线长度进行测量,使用经纬仪测量出基线的方位角,并记录下来。

2.基准点观测:选取几个基准点进行观测,使用水准仪采用高程差法进行基准点的高程测量。

观测时要采取多次观测,计算平均值,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观测点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一定数量的观测点。

观测点应包括主要的支承点和工程受力点。

4.观测点观测:使用水准仪和水平仪,对观测点的沉降进行观测。

观测时应尽量选择平稳的天气环境,避免风大、震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

5.数据处理:将观测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计算出各观测点的沉降量和变形情况。

采用科学的数学方法和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准确的结果。

四、注意事项1.仪器设备要保持干净、整洁,并保证其准确度。

使用前进行校准,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复。

2.观测时应选择平稳的天气环境,避免风大、震动等干扰因素的影响,确保观测结果的准确性。

3.观测点的选择要合理,要覆盖工程的主要部位和关键位置,能够全面反映工程的沉降情况。

4.观测点的设置要符合基准点和地质条件的要求,设置在稳定的地质环境中,保证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5.观测数据的处理要科学、严谨,使用合适的数学方法和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获得准确的结果。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背景在道路建设中,由于各种原因(如土壤松软、地基不良等),新建或改建道路可能会引起路面沉降问题。

沉降可能会导致路面高低不平,交通拥堵、事故增多等问题,严重时会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影响。

因此,及时发现道路沉降问题并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复至关重要。

为此,需要进行精密沉降观测。

目的本文档旨在介绍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包括观测方法、仪器设备以及数据分析流程等,以便工程人员进行沉降观测。

通过本方案,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道路沉降问题,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予以解决。

观测方法点位选取进行道路沉降观测时,需要对道路进行点位选取。

点位应根据道路属性、交通流量等因素进行选择,覆盖道路主干道、侧路等关键部位。

选取的点位应具有代表性,使用具体方法进行确定。

选择的点位应记录在观测方案中。

仪器设备进行沉降观测需要使用精密仪器设备,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1.高精度水准仪:用于测定点位的高程变化。

2.位移计:用于测量监测点位的位移变化。

3.GPS测量仪:用于测定选定的点位在地球坐标系下的精确位置。

观测数据采集道路沉降数据的采集需要按照设定的观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3个月、半年、1年等)进行。

采集监测数据时,需要注意:在同一时间记录所有点位的数据;尽量避免观测时涉及到的车辆和行人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例如,需要在晚上或交通流量较小的时间段进行观测。

数据分析处理原始数据处理将采集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对于过大或异常的数据进行筛选、裁剪等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沉降计算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沉降计算。

道路沉降计算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如梯形法、积分法等。

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沉降计算及验证。

数据可视化最终的处理结果需要进行数据可视化,以便于数据的分析、判断及评估。

可使用 Excel、MATLAB、Python 等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可视化。

结论通过本文介绍的道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能够准确、及时地发现道路沉降问题,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修复。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一、引言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工程施工及运行过程中地基沉降变形的监测,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针对沉降观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二、施工前准备1. 测点设置在进行沉降观测前,需要合理设置观测测点,测点的选取应考虑到工程的重要部位、地基状况以及可能出现沉降的区域。

测点设置应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2. 仪器校准在开始观测前,需要对使用的仪器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观测方法1. 采用全站仪观测沉降观测常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全站仪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水平、垂直测量,同时具有数据记录和实时监测功能。

2. 定期观测沉降观测应定期进行,通常可以选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以监测沉降变形的趋势和速率。

四、数据处理1. 数据录入观测得到的数据应及时录入计算机中,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2. 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采用数学模型等方法,评估地基沉降变形的情况,为工程安全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五、结果展示1. 数据报告根据观测数据和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数据报告,将沉降观测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工程人员。

2. 常规汇总定期对观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形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报告,以便于工程管理和决策。

六、总结与建议通过科学合理的沉降观测施工方案,可以及时监测地基沉降变形情况,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细化施工方案,并不断优化观测方法,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沉降观测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标和要求1.观测目标:监测公路桥涵工程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2.观测要求: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沉降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

二、观测方法1.常规观测法:采用常规的沉降观测仪器,如水准仪、测量站和测量横梁等。

2.自动观测法:利用自动化观测仪器,实时监测桥涵工程的沉降变形情况。

三、观测点布设1.观测点选择:根据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规模,合理选择观测点,覆盖整个工程范围。

2.观测点布设原则:满足观测范围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受到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影响。

四、观测频次和时间安排1.观测频次:在工程施工期间,每周进行一次沉降观测,施工完成后每月进行一次观测。

2.观测时间安排:采用固定时间进行观测,例如每周的同一天、同一时间段进行观测。

五、观测数据处理和分析1.数据处理:对观测所得数据进行整理、校正和汇总,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数据分析: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比对,判断工程的沉降情况是否超出规定范围,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六、观测报告编制和反馈1.观测报告编制:每次观测后,及时编制观测报告,内容包括观测数据、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总结等。

2.观测报告反馈:及时将观测报告反馈给相关部门和责任人,以便他们根据观测结果及时调整施工和使用计划。

七、应急预案制定1.应急预案内容:根据观测结果,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可能出现的问题、应对措施和责任人等。

2.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各部门和责任人的应急处置能力。

八、操作规范和安全要求1.操作规范:遵守相关的操作规范,确保观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安全要求:在进行观测时,注意安全防护措施,确保观测人员和观测设备的安全。

以上是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的基本内容,通过建立完善的观测方案,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中可能出现的沉降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运行。

道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道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道路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一、观测方案
本工程采用四等水准测量。

根据有关规程该项目的具体观测方案如下:
(一)、在道路网检测区域外(主要为路网中的桥梁),选(埋)设沉降观测参考基准点、工作基岩点4个。

主要观测路段每200米(每车道)设观测标志1个,其它观测路段每500米(每车道)设观测标志1个。

基准点及观测标志应牢固、稳定、美观且易于长期保留。

(二)、道路观测周期:
(1)甲方协助施测单位设立沉降观测专用标志,标志由测量单位提供,埋设观测标志后及时进行第一次观测,以取得基期数据,并进行第一次沉降观测(1次)。

(2)道路检测期间每1个月观测1次。

(3)参考基准点检测:在观测初期观测1次,以后每半年复核一次(计3次)。

以上观测时间约一年,道路观测标志观测12次,参考基准点观测3次,共计观测15次;
观测期间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并及时通知甲方。

二、提交资料
每次提交观测资料一式二份,在观测后,及时传真提交甲方,下次观测时提交资料原件。

包括:
⑴本期沉降量、总沉降量成果表;
⑵各测点(基准点、沉降点)点位平面图;
⑶技术总结报告。

附件:
2。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背景公路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公路使用量的增加,公路工程的沉降问题也日益凸显。

沉降会导致路面变形、路基变形、交通安全风险、边坡稳定性降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因此,对于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观测和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的本观测方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公路工程的沉降进行监测,及时掌握沉降变化情况,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获取公路工程沉降的数据,评估其影响程度;2. 及时发现沉降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3. 为公路工程的维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观测内容本次公路工程沉降观测的内容包括:1. 路面沉降观测:主要通过GPS观测路面的沉降情况,包括不同位置、不同时间的沉降变化;2. 路基变形观测:通过地面测量仪等设备对路基的变形进行监测;3. 边坡变形观测:使用倾斜仪等设备对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测;4. 环境监测:监测周边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气温等。

四、观测方法1. GPS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GPS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沉降值;2. 地面测量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地面测量,选择合适的观测线路和观测点,利用测距仪等设备进行测量;3. 倾斜仪观测方法:选择合适时段进行倾斜仪的观测,每个观测点至少进行三次观测,取平均值作为该点的倾斜值;4. 环境监测方法:监测站点周边设置环境监测设备,定期观测环境因素,并记录相关数据。

五、观测频率1. 路面沉降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2. 路基变形观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3. 边坡变形观测:每季度进行一次观测,共四次;4. 环境监测:每月进行一次观测,共十二次。

六、数据分析1. 对于GPS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算得到每个观测点的沉降速率;2. 对于地面测量仪和倾斜仪观测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分析得到路基和边坡的变形情况;3. 对于环境监测得到的数据,需要分析环境因素对公路工程沉降的影响,如降雨对路基的影响等。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一、观测目标和要求:1.目标:准确监测公路桥涵工程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预测潜在的问题。

2.要求:观测数据准确可靠、连续记录,并能提供及时预警和评估报告。

二、观测装置和仪器的选择:1.地下水位监测井:用于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选择直径适当的井筒,根据项目要求确定井深和井的布置方案。

2.沉降测记点:选择合适的测点布置方案,确保覆盖所有关键区域和工程构件的沉降情况。

测点可以选用传统的高程标志、测深钉、水准点等,也可以选择现代化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

3.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自动化、实时、高精度的观测装置和数据采集系统,配备相关软件,可实现数据存储、传输和处理功能。

三、观测指标和频次:1.观测指标:主要观测公路桥涵工程的绝对沉降、相对沉降和地下水位变化。

绝对沉降指标可参考工程设计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相对沉降量可与相邻地面建筑物进行对比,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与附近的监测井进行对比。

2.观测频次:根据项目特点和要求,确定观测的时间点和频次,比如每天、每周或每月观测一次,特殊情况下,如施工期间或其他高风险周期,可适当增加观测频次和时间。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沉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存储,并生成观测报告。

数据处理应包括数据质量检验、异常值处理和数据分析等。

2.数据分析:参考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技术规范,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并与工程设计参数进行对比,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曲线拟合和趋势分析,预测公路桥涵工程后期的沉降趋势和风险。

五、监测报告和应对措施:1.监测报告:按照项目要求,定期生成监测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观测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估意见等。

监测报告应及时提交给相关工程部门和设计、施工单位,并保留一定的备份。

2.应对措施:根据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如果发现公路桥涵工程存在沉降异常或风险,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增加支吊架、加固基础、进行补偿等,以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

桥涵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桥涵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

桥涵沉降观测作业指导书一、观测目的桥涵沉降观测是为了监测桥涵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保障桥涵的安全运行。

本次观测的目的是为了掌握桥涵沉降的变化情况,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为后续的维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观测内容和方法1.观测内容(1)桥涵上部结构的变形情况,包括横向位移、纵向位移等;(2)桥涵下部结构的变形情况,包括沉降、倾斜等。

观测时还需要记录下雨情况、施工情况、桥涵使用情况等相关信息。

2.观测方法(1)上部结构观测:a.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设置测点,分别测量桥墩、梁体等部位的横向和纵向位移;b.定期观测,至少每季度观测一次,雨季和施工期间应加大观测频率。

(2)下部结构观测:a.使用沉降仪进行测量,设置测点,分别测量不同部位的沉降情况;b.定期观测,至少每月观测一次,雨季和施工期间应加大观测频率。

三、观测数据处理1.数据采集:观测结束后,将测得的数据整理并保存,包括观测日期、观测位置、观测数值等。

2.数据处理:(1)将观测数据进行质检,删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2)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得出桥涵沉降情况的趋势变化;(3)将数据进行图表展示,以便更直观地了解沉降情况,并编制相应的沉降报告。

四、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装置的安装应牢固可靠,避免其在观测过程中发生位移或松动;2.观测时应注意环境因素的干扰,如风力、温度等,尽量保持稳定;3.观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应定期进行,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4.观测期间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五、观测结果的应用1.通过沉降观测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为桥涵的维护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2.及时发现和解决桥涵沉降带来的问题,保障桥涵的安全使用;3.研究和掌握桥涵结构在不同条件下的沉降情况,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经验和参考。

六、观测工作的安全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岗位证书和工作经验,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2.观测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周边交通管制措施;3.观测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必须按照相关的操作规程和说明进行;4.观测时不得将观测设备放置在不稳定的地面,避免发生意外。

沉降观测方案范本

沉降观测方案范本

沉降观测方案范本1. 引言1.1 背景沉降观测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用于监测工程地基或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沉降情况。

通过对沉降的观测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地基和结构的沉降问题,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1.2 目的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标准的沉降观测方案范本,以供参考和使用。

该方案范本包含了沉降观测的准备工作、测点选取、测量方法、数据处理和分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 沉降观测方案2.1 准备工作在进行沉降观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观测区域、调查地质情况、选取测点等。

具体的准备工作如下:•确定观测区域:根据工程需求和地质条件,确定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的区域范围。

•调查地质情况:对观测区域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了解地层性质和地下水位等信息。

•选取测点: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观测的目的,选取一定数量的测点,并确定其位置和布设方式。

2.2 测点布设测点的合理布设对于沉降观测的精度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布设测点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平衡性:测点应尽可能地均匀分布在观测区域内,以保证观测结果的代表性。

•稳定性:测点应选取在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内,避免地下水位变化、土壤活动等因素对测点产生干扰。

•多样性:测点应选取不同地形、土质和工程类型的代表性区域,以提高观测结果的可靠性。

2.3 测量方法沉降观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包括水准测量、全站仪测量和GPS测量等。

具体的测量方法如下:•水准测量:通过测定水平线高差的方法,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小范围的沉降观测。

•全站仪测量:利用全站仪的高程测量功能,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中等范围的沉降观测。

•GPS测量:利用GPS接收机的高程测量功能,测量地面沉降的变化情况。

该方法适用于较大范围的沉降观测。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沉降观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结果并进行评估。

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步骤如下:•数据清理:清理采集到的原始数据,剔除异常值和误差。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第1篇
沉降观测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地基沉降问题日益凸显。为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延长使用寿命,对建筑物及基础设施进行沉降观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沉降观测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依据。
二、观测目的
1.掌握建筑物及基础设施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化情况,确保工程安全;
-电子全站仪:精度不低于±2mm;
- GPS接收机:用于遥感技术观测。
六、观测点布设
1.建筑物观测点布设:按照建筑物结构特点,均匀布设观测点,点间距不超过20米;
2.道路、桥梁观测点布设:沿道路、桥梁纵向布设,点间距不超过50米;
3.地下管线观测点布设:在关键节点和转弯处设置观测点。
七、观测周期与频率
4.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质量控制。
十一、安全与环保措施
1.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确保观测人员安全;
2.采取措施保护观测设备,防止设备损坏;
3.减少观测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观测。
本沉降观测方案旨在为工程项目提供全面、科学的观测指导,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观测方提供科学依据;
4.指导工程验收及维护管理。
三、观测原则
1.科学性:采用成熟的观测技术和方法,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系统性:建立完整的观测体系,全面覆盖观测范围;
3.动态性:根据工程进度和沉降情况,适时调整观测计划;
4.预防性:及时发现潜在沉降风险,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四、观测范围与内容
1.观测范围:包括建筑物、道路、桥梁、地下管线等关键部位;
2.观测内容:主要包括垂直沉降、水平位移、倾斜、裂缝等指标。

桥梁沉降观测指导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指导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指导方案(一)一般规定1.无碴轨道铺设前,应对桥涵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桥涵基础沉降变形等符合设计要求。

2.通过各施工阶段对墩台沉降的观测,验证和校核设计理论、设计计算方法,并根据沉降资料的分析预测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量,进而确定桥梁工后沉降是否满足铺设无碴轨道要求。

3.根据沉降资料分析,对沉降量可能超标的墩台研究对策,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同时积累实体桥梁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为完善桩基础沉降分析方法作技术储备。

4.桥涵主体工程完工后,沉降观测期一般应不少于6个月;岩石地基等良好地质区段的桥梁,沉降观测期应不少于2个月。

观测数据不足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期。

5.观测期内,基础沉降实测值超过设计值20%及以上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根据实测结果调整计算参数,对设计预测沉降进行修正或采取沉降控制措施。

(二)沉降观测的内容桥墩、桥台、涵洞各个施工阶段的垂直沉降。

.(三)沉降观测点的布置1.桥梁(1)桥梁工程的每个墩、台均要进行沉降观测,观测标志应尽量靠近地面(水面)。

(2)桥墩:观测点原则上应设在墩身上,数量每墩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每个墩的墩身四角,观测点距地面(水面)高度应在1m左右,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方便观测、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3)桥台:观测点原则上应设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数量每台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2.涵洞每个涵洞均要进行沉降观测,数量每涵不少于6处,观测点原则上应设在涵洞两侧边墙上,在涵洞进出口及涵洞中心分别设置。

3.沉降变形观测点设计图和埋设要求,设计单位结合具体设计方案并参照《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在实施性沉降观测设计方案中明确。

(四)观测精度桥涵基础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l mm,读数取位至0.1。

mm(五)沉降观测频度每阶段的沉降观测,在开始时一般可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次观测沉降量的变化情况,可适当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1mm,具体要求见下表1 :2和表.表1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注:测试墩台沉降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的重点为钻孔桩沉降的控制及明挖基础沉降控制两个方面,尤其是工后可能产生的沉降的预判。

摩擦桩主要控制泥浆的比重及桩侧泥皮的厚度。

1、沉降观测目的和内容
通过桥梁墩台沉降观测,可以监测主体结构的沉降、倾斜和变位情况,不但为桥梁结构受力状况、内力计算提供数据,提高了准确性,而且能便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保证工程的安全运行。

沉降观测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布设控制网,按相关精度要求,根据施工受力加载实况,定期定点对墩台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变位情况以及徐变上拱度进行观测,在施工过程中控制沉降,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详见“沉降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沉降监测施工工艺流程图
2、沉降观测方案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详见下表:
桥梁基础沉降观测表
3、桥梁沉降控制措施
桥梁沉降控制措施见“桥梁沉降控制措施表”。

桥梁沉降控制措施表
4、调整
尽可能使沉降发生在施工期间,桥梁沉降的控制无论是总沉降还是各墩台的差异沉降量均为工后沉降,在此之前各施工阶段的沉降量均可在相应的施工时段内的结构高度进行调整。

如墩台身高度、垫石高度等进行调整。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公路桥涵工程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根据1)《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

二、合用范围合用于本标段所有桥梁工程,盖板涵、高填方路基段。

三、测量根据1、设计图纸;2、设计院交桩成果;四、观测目旳1、观测目旳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旳顺利进行,必须对桥涵和路基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足理解桥涵和高填方路基旳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状况,从而控制软土填土速率。

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多种埋设仪器旳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与否满足规定,根据沉降变化状况指导施工。

五、沉降观测网本项目旳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旳四等等水准网,精度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我们以设计院交桩并通过复测合格旳CPI 、CPII 、四等水准点以及按四等水准加密旳加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留旳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查,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旳点位作为测定变形旳参照点。

基准点应做好保护工作,六个月定期复测一次。

如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

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应符合下表旳规定:六、沉降观测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旳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查校正,并保留检查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 (1)采用相似旳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措施; (2)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3) 固定观测人员(4) 在基本相似旳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3.沉降观测点旳精度规定:4.沉降观测时要做好记录,字迹要清晰明了。

记录应注明观测时旳气象和荷载变化状况以及观测、记录、扶尺等人员旳签字。

5、根据观测数据,推算观测点标高,可以计算观测点每次沉降量以及累积沉降量旳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降观测方案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3-2005;2)《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标段所有桥梁工程,盖板涵、高填方路基段。

三、测量依据1、设计图纸;2、设计院交桩成果;四、观测目的1、观测目的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桥涵和路基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桥涵和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软土填土速率。

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

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

五、沉降观测网本项目的沉降观测网可采用全线统一的四等等水准网,精度按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控制,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

沉降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观测点。

我们以设计院交桩并经过复测合格的CPI 、CPII 、四等水准点以及按四等水准加密的加密点作为基准点。

基准点应选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

使用时应做稳定性检查与检验,并应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位作为测定变形的参考点。

基准点应做好保护工作,半年定期复测一次。

如发现丢桩或桩位有移动现象,应尽快恢复和补测。

沉降观测等级及精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六、沉降观测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每次沉降观测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相同的图形或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2) 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3) 固定观测人员(4) 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3.沉降观测点的精度要求:4.沉降观测时要做好记录,字迹要清楚明了。

记录应注明观测时的气象和荷载变化情况以及观测、记录、扶尺等人员的签字。

5、根据观测数据,推算观测点标高,可以计算观测点每次沉降量以及累积沉降量的大小。

七、桥梁和涵洞1、沉降观测点布置观测标具体埋设原则如下:(1)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承台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

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2、桥梁变形观测方法(1)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依据变形观测点的埋设要求,确定变形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变形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同一路线。

(2)测量①水准基点的引测沉降观测应从最近的水准基点引测,引测前应对引用水准基点进行检核,检核采用复测方式进行,将前后相邻的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进行对比,当检测的高差值与原高差值的差值满足±4mm时,可认为拟引测水准基点处于稳固状态。

否则应进一步复测,查明原因、消除问题后再进行引测。

②沉降观测各项限差规定及精度也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规范要求③仪器设备要求应使用测量精度不低于±1mm的自动安平水准仪、气泡式水准仪,直接读数精度为0.1mm,估读精度为0.01mm。

水准标尺应采用与之配套的线条式铟瓦合金标尺或条形编码尺。

④沉降观测水准测量方法沉降观测点的高程测量可采用从邻近水准基点直接测至沉降观测点的支路线法,也可采用从邻近水准基点测至沉降观测点,再闭合至邻近应经另一水准基点的附合水准路线法。

⑤观测测量操作要求沉降观测每测站观测程序及具体要求参照《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有关规定执行。

沉降观测测量时,置镜点、观测路线、观测人员、观测设备应相对固定,在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在同一测站观测时,不得两次调焦,以确保观测成果质量。

每个桥梁墩台承台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首次沉降观测,以后根据墩台混凝土施工荷载变化前后各1次或1次/周时间间隔进行观测。

3、观测精度桥涵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读数取位至0.1㎜。

4、沉降观测的频度每阶段的沉降观测,在开始时一般每周观测一次,以后视两次观测沉降量的变化情况,可适当调整沉降观测的频度,但两次的观测沉降量不宜大于1㎜,具体要求见表1和表2:表1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表2 涵洞沉降观测频次八、路基工程1.沉降观测实施方案全管段共有五段路基,根据《京沪高速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方案》要求,本段路基工程变形监测包含路基底层及表层的沉降观测两项。

5.1一般规定(1)观测的目的是通过沉降观测,利用沉降观测资料分析、预测工后沉降,指导进行信息化施工,必要时提出加速路基沉降的措施,确定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砟轨道结构的安全。

(2)路基上无砟轨道铺设前,应对路基沉降变形作系统的评估,确认路基的工后沉降和沉降变形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

(3)路基填筑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不少于6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

观测数据不足以评估或工后沉降评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延长观测时间或采取必要的加速或控制沉降的措施。

(4)评估时发现异常现象或对原始记录资料存在疑问,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5. 2沉降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布置沉降观测装置应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装置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根据经验,埋设的观测设施的有效性以及对其保护是否得力是决定整个观测工作成败的关键。

各部位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及观测断面的观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地形地势的起伏情况、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结合沉降预测方法和工期要求具体确定,同时还应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1)观测断面布置沉降观测断面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要求的断面布设,采用全站仪放样,保证观测断面的准确性。

(2)观测点的布置①一般路堤地段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和沉降板,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左右线中心两侧各2m 处;沉降板每断面设置1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

路基面沉降监测桩路基面沉降监测桩沉降板左线中心右线中心②按设计图纸要求,本管段路基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沉降板。

沉降观测桩每断面设置3个,布置于双线路基中心及两侧各2m处,沉降板位于路堤中心,底板埋设于原始地面处,随填土增高而逐渐接高测杆及保护套管。

③预压地段,预压期因基床表层尚未施工,路基顶面沉降观测应在预压土方底部(基床底层顶面)布置沉降元件进行,即在基床底层顶面临时布置沉降板,位移观测以及基底沉降观测布置与无预压段完全一致,预压土方卸除时临时沉降板随之拆除,基床表层施工后,于路基面上设置正式沉降观测桩。

④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于横向结构物顶部沿横向结构物的对角线方向铺设剖面沉降管。

横向结构物两侧边缘外设置一个观测断面,包括沉降观测桩、位移观测桩和沉降板。

⑤路堑地段观测断面分别于路基中心,左右中心线以外2m的路基面处各设1根沉降观测桩,观测路基面的沉降。

5. 3观测元件埋设说明(1)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施工完成后,在观测断面通过测量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不小于0.3m,桩周0.15m用C15混凝土浇筑固定,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2)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φ20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φ49 PVC管)组成。

钢筋混凝土底板尺寸为50cm×50cm,厚3cm或钢底板尺寸为30*30cm,厚0.8cm。

①沉降板埋设位置应按设计测量确定,埋设位置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②放好沉降板后,回填一定厚度的垫层,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沉降板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并在其周围填筑相应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③测量埋设就位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读数作为初始读数,随着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板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长高度以0.5m为宜,接长前后测量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接高量。

金属测杆用内接头连接,保护套管用观测方法。

5. 4观测方法、精度及要求(1)沉降板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

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

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型的测点。

在沉降板测杆接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2)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方法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程。

(3)观测测量精度①观测精度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1mm;剖面沉降观测的精度应不低于4mm/30m。

(4)沉降观测要求①为了观测到各部位的沉降,从路基填土开始,沉降观测也随即进行。

预压地段按照相关要求在基床底层顶面设置临时沉降观测桩,非预压地段,此时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也未填筑,在路基中心及两侧各2m 范围内设置临时沉降观测桩,临时沉降观测桩的材质,埋置要求及观测标准与正式的沉降观测完全相同,待预压土卸载时,临时沉降观测桩随之拆除或废弃沉降板测杆随之降低,待基床表层的级配碎石铺设完成后,按照相关要求埋设正式的沉降观测桩,开始观测路基沉降。

②沉降板随着预压土的填筑而接高,随预压土的卸载而降低,观测连续进行,剖面沉降管和位移观测桩不受预压土的影响。

③沉降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填筑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

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路基填筑质量。

④观测过程中发现异常必须及时查明原因,尽快妥善处理。

⑤路基填筑过程中应及时整理路堤边桩位移及中心沉降观测点的沉降量,当边桩水平位移大于5mm/天,垂直位移大于10mm/天,路堤中心地基处沉降观测点沉降量大于10mm/天时,应及时通知项目部,并要求停止填筑施工,待沉降稳定后再恢复填土,必要时采用卸载措施。

⑥元件保护要求Ⅰ.各工程项目部应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元器件的埋设、测量和保护工作,小组人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Ⅱ.凡沉降板附近一米范围内土方应采用人工摊平及小型机具碾压,不得采用大型机械推土及碾压,并配备专人负责指导,以确保元器件不受损坏。

Ⅲ.制定稳妥的保护措施并认真执行,确保元器件不因人为、自然等因素而破坏,元器件埋设后,制作相应的标识旗或保护架插在上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