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家管理的影响(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管理思想的几点感悟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管理思想的几点感悟邵大理聆听了一个学期的人文精神和管理的课程,学习和了解了很多有关人文类学科的知识。
这其中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管理思想的论题特别引起了我的兴趣,同时也引起了我的长久思考。
以下是我结合所学习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及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问题的思考所写下的几点感悟。
主要涉及到儒家学说中的“儒”、“仁”、“信”、“中”、“和”、“道”这几个基本思想。
1关于“儒”的思想《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是:“儒,柔也,术士之称。
从人,需声。
”中国人历来重视死的观念与丧葬礼仪,这种广泛的社会需求促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儒”。
在中国古代社会,最晚到殷代有了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这些人就是早期的儒,或者称为术士。
他们精通当地的丧葬礼仪习惯,时间一长,便形成了一种相对独立的职业。
但是,由于这种职业地位低微,收入也少,既没有固定的财产和收入,做事时还要仰人鼻息,所以形成比较柔弱的性格,这就是儒的本意,即柔,还有他们职业的原初性质,即术士。
到了春秋时期,孔子首办私学,除了传授弟子五经、六艺之外,同时也传授弟子们丧葬礼仪。
后世多有记载,孔子一生非常推崇周礼,也熟悉当时的丧葬礼仪习惯,曾经亲自带领众弟子们为死者操办丧葬礼仪。
后人甚至推测孔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以此为生,苦苦支撑着他对恢复周礼,教化众生的理想。
久而久之,后世就把孔子及其众多弟子、再传弟子所传播的学说称为“儒家”学说,孔子则成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
“儒”字在《论语》中最早出现在《论语·雍也》篇中,孔子告诫自己的弟子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可以看出,“儒”这个名称的起源早于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并且“儒”的名称本身并没有褒贬之分。
而自孔子给“儒”分成了“君子儒”和“小人儒”之后,后世将更多的“君子”的内涵赋予了“儒”,而使“儒”具有了更多的褒义色彩。
我想说一下我对“儒”的理解。
“儒”字拆开后是“人”和“需”,儒家学说的中心是人,本质是关于人的学说,讲述的是如何满足人的需求的学说,按现代的说法就是“以人为本”。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对当今社会的指导作用(最新整理)
试论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要观点以及对现代管理的指导作用作者:王键深人武学院一中队七班学号:201015401116【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悠悠五千年,伴随着历史的长河永葆活力与发展,这是由其自身所具备的价值规律与时代特点所决定的。
其中的一些管理思想哲理深邃,永世传承。
本文拟重点介绍儒、道、法三大家的管理思想,萃其精华,以及对现代社会生活有所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借鉴【引言】:中国是历史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早在17世纪就已近出现了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形的权利机构。
中国曾经历过无数的战争和多次的外国入侵,经历了数百次改朝换代,虽然也曾有过短暂的分裂,但历代统治者都能对如此辽阔的疆土和众多的人口进行着有效地管理和控制。
战争带给人们以灾难但同时也引发人们去思考如何在动荡的社会中区管理好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的人民。
而这些智慧的结晶对今天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对处在激烈竞争中的企业,都有着极其现实的参考价值。
在激烈的竞争时代,企业如何运用自己有限的资源,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怎样才能聚集人才,团结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企业在不同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去对付众多的竞争者,怎样才能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顺利时可能潜伏着何种危机,挫折时可能孕育着何种希望?这些不朽的名著将会告诉我们一个组织怎样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从成功走向胜利。
【正文】:中国的传统管理思想主要是以儒家道家,佛家文化为主线,以法家、墨家、农家、名家、纵横家、阴阳学派文化为复线的管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总起来说分两大类。
其中一类属于宏观管理的治国学。
所谓的治国学就是探讨治国方略。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治国平天下是一个终极目标,因此其中也就不乏关于探讨治国方略的思想。
这些治国思想虽然在传统社会中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却指导中国历代统治者完成了诸多辉煌的治国实践。
思想文化专制传统对现今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反思
思想文化专制传统对现今公民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反思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年之久,专制皇权对社会进行着全方位的统治与领导,而对思想文化的严格操纵在这几千年中更是不曾间断过。
对文化进行全面专制的影响一只残留至今,仍对我国公民产生着持久的影响。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公民面对政治事务多半是被动参与的,并且会自觉的表现出冷漠与逃避的心理,致使长久以来我国一直没能形成参与型的政治文化,这极大地不利于我国政治民主的建设,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有序。
一中国的皇帝制度自秦始皇开启以来,一直奉行着“家天下”的原则。
秦始皇就曾表示过希望对国家的统治可以“一世、二世乃至千万世”,此后历朝历代君主的想法也莫过如此。
统治者希望自己的统治可以稳固并延续下去,就会不遗余力的力排众议,打击非己势力;被统治者迫于强权,为了保全自身,也不敢有忤逆犯上之心;广大民众更是小心翼翼,安分守己。
一些达官、文人还会为统治者出谋划策,帮助统治者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
如此循环,结果便是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文化专制不断加深,思想控制不断加强中国的政治思想在先秦时期出现过繁荣。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乱,天下的不统一,给百家争鸣的出现提供了空间,其中以儒、道、法三家影响最为深远。
儒家强调以伦理为中心,孔子提出了“克己复礼”、“仁”等观点;孟子还提出关心人民疾苦,取消暴政。
但这些还是为了迎合统治者的胃口,并且儒家与各家之间存在着相互批评、排挤的现象。
传说孔子摄鲁相时,杀掉了鲁大夫少正卯,罪名是“心逆而险,性僻而坚,言伪而辨,顺非而泽”。
从这一大堆罪状看,少正卯顶多也只是个思想犯。
孟子本人没有掌握过政治权利,但对自己的学术对手,所谓杨朱、墨翟之徒,排挤不遗余力。
孟子如果一朝权在手,对他的论敌们也将是“戎狄是征,荆舒是惩”,毫不客气地加强镇压的。
1[1]道家以自然法为中心,强调“无为而治”,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含义深重,除了强调统治者的清净以外,更强调了人民大众的无所作为。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我们有义务好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于那些并未了解的文化,应丢弃戒备之心,尝试接纳和吸收其中的精华,将中国文化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篇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不仅有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先人制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然而,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大量的外来文明文明进入了中国,中西文化在我国进行碰撞,鱼和熊掌何以兼得是摆在所有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传统文化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关于保护文化遗产议论文篇2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每个官兵都在读中国的《孙子兵法》。或许,有人疑惑,一个科技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何需要《孙子兵法》呢?其实不然,这正体现了《孙子兵法》的价值。美国人接受了《孙子兵法》的价值,并懂得引进和运用,而作为中国人自己是否更应该去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接受古人的熏陶,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呢?
的重视,而我们传统的元宵节呢?据报道某超市举行的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居然没有一人报名参加。其实在有些中学生的概念里,元宵节就是吃汤圆,别无其他文化内涵。据海南省海口网调查:海口超八成学生不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就连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在年轻人中也有逐渐淡化的趋势。
保护传统文化,并非排斥外来文化。对于那些优秀的、先进的外来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学习、要借鉴,要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因为学习其他民族制造的文明成果有利于个人的进步,有利于国家的进展,有利于民族的振兴。 我不是说不能接受外来节日,也并非责怨西方节日,关键是要保护好自己的优良传统,保护好五千年的中华文明。2005年令国人不爽的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正是我国没有保护好传统文化的后果。众所周知,端午节原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纪念屈原,一千多年前传到了韩国,结果却被强势的韩国人换了个名称江陵端午祭,拿去申遗。恐怕得知这消息的每个中国人都会愤愤不平,但是我们转念一想:为什么我们不能保护好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领导科学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领导科学的影响【摘要】中国的社会生活深受五千年来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都深深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特有思维方式。
领导科学在中国产生以来,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又以儒家、道家、法家的影响最为深远。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儒家、道家、法家思想的论述分析其对现在领导科学产生了哪些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领导科学儒家道家法家古老而悠久的中华文明带给了中国丰富的领导思想与领导艺术。
历史上就曾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段伟大的历史不仅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对于我们今天的领导科学,依旧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慢慢的有三种思想脱颖而出,分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社会现实下造就了辉煌的业绩,给我们留下珍贵的宝藏。
现在领导科学应该从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呢?让我们分别陈述分析。
一、儒家的领导思想以及在现代领导科学中的运用儒家思想作为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社会影响最大的思想,到底给了我们哪些经验和启示呢?那就要从其核心思想讲起。
儒家讲究以德服人,认为应顺应人的本性,立足于从积极方面满足员工的需求,进而获取民心的支持。
他们主张尊重员工的人格尊严,把人当人看,然后,进行道德教育,使之自觉地弃恶从善,归属领导。
如果为领导者自己身正,其所管辖下的各级管理人员以及民众就没有不正的。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勿从。
”领导者自己“身正”,其人格影响力达及于其下级和员工中去,他们就能够自觉地遵守企业的规范,不需要命令他们去做什么才去做什么;可以说,儒家已经将非强制性影响力的理论发展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
因此,管理者必须是“为人师表者”。
领导者、管理者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对民众、被管理者起表率的作用。
孔子从人本出发,提出了管理者、治人者道德人格的企盼和规定。
在现代领导科学中,以身作则等儒家思想有着重要的位置。
我们不仅要吸取古人在领导上的艺术及成就,还要结合当代现实和我们的社会特点,进一步将儒家思想中有利于企业成功的因素挖掘出来为我所用,促进现在领导科学的发展。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前言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和演变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如今的社会变迁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文化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在现代管理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和价值。
本文将从历史、思想、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传统文化在历史上的影响中国历史上有着华丽辉煌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的形成和传承,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传统文化体系已经形成,是国家、民族、社会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对于中国管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管理有着紧密的联系,如《诗经》中就有关于政治的内容,而《礼记》则完整地详细描述了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行政、司法管理。
《孟子》中也介绍了古代管理者为了维护人民利益和权益,必须遵循“以民为本”的思想,推崇以德治国,并以身作则,有教无类。
这些思想、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对于管理的影响和作用。
传统文化对思想方面的影响传统文化在我国的思想影响力十分巨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重视人的德性和修养,主张以人为本,提倡仁爱和诚信。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管理有着很大的影响,如《孟子》中提到的“礼治天下”的思想。
这一思想观念认为,管理者必须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领导和统治群众,使其形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同时,古代管理者也遵循“治理在于渐,不在于斩”的道理,注重从教育和道德层面来提升人民素质和行为表现,而不是单靠法律、法规来加以束缚。
这些思想理念在现代管理中依然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如何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营造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对价值观的影响传统文化在价值观方面也对中国管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尊重传统、注重历史文化和人文环境,倡导“礼仪之邦”,推崇和弘扬良好的人文情操。
这些价值观念的影响可言,例如中国的文化自信、对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尊重和保护,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和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在中国的影响近几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开始越发的关注精神生活,越发关注中国传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说大义,谈古今。
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必然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本文简要分析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
实际上儒道是不分家的行,汉武帝时期采纳了董仲舒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但实际上只是为了实统治者的需要。
千百年来的历史也证明,一个社会要想稳定,只能有一个政治纲领与一种指导思想,头则人们无所适从,终将导致社会的混乱,而在学术范畴内的百家争鸣靠政治是无法干预的。
如果说儒家文化偏重于改造人类社会与人类外在行为的话,那么道家文化则更倾向与研究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研究人体自身与人的精神世界。
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潜隐退守,这是他们达到相通和互补的真正前提。
所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儒家文化崇阳尚刚,道家文化崇阴尚柔,二者刚好构成一个“太极”——中国的上古文化。
达观洒脱、轻灵飘逸、极具智慧的道家学说,堂堂正正、厚重滂沱经世治国的儒家学说共同构建了中华上古的文化大厦。
儒道虽为一家,但其主张却不同,对当今社会的影响也有着各自的深浅。
下面就先从儒家开始:第一,“学而优则仕”儒家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两千年之久,它的理念即便是仅为知识分子学习,也早已渗入民间,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社会。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2000字传统文化是指历史、地域、民族和社会文化的积淀。
自古以来,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更是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如今,在管理实践中,传统文化仍然对我国管理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以期能对未来的管理实践做出指导。
一、强调人本主义传统文化注重人的本质和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自由、尊严、权利和利益。
中国传统思想强调道德价值,侧重于道德准则和伦理标准的体系建设,更加注重人本主义。
在管理实践中,尊重人本主义就是尊重员工、客户和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和权利,构建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不能只是单纯的理论,而是要落实在组织和管理的实际运作中。
二、重视团队合作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团队合作,注重个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更加愿意接受群体性的管理方式。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个人在团体中才能得到尊重,而一个团队的成功离不开个体的贡献和整体的协作。
所以,在现代管理的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团队协作,发挥每个员工的专业潜力和组织协作精神,这样才能够让企业制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三、注重谦虚谨慎传统文化注重谦虚谨慎,事事从谨慎入手。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话,“事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这句话告诫我们每件事情都要谨慎行事,把握好度。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也需要遵循这种精神,对于企业内部的决策、业务拓展等方面的行为都需要谨慎小心,才能够保证企业的长久发展。
另外,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谦虚谨慎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善于倾听和沟通,体谅和理解他人的想法。
四、追求和谐稳定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和谐稳定的管理方式。
中国人认为哪些是合适与不合适的,哪些是需要捍卫的与不需要捍卫的,他们的思想模式始终以这种和谐稳定的管理方式为中心。
在管理实践中,我们也应该遵循这种思想,追求和谐稳定,维护企业中静除乱的环境。
试论中西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对现代管理的借鉴
试论中西传统文化的精髓及对现代管理的借鉴中西方传统文化,在各自的发展进程中,都有过令人称奇与惊讶的历史。
作为世界文化中的两朵奇葩,二者可以说是平分秋色。
在当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抑或是社会生活中,我们总是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折射到现代生活中的影子。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中西方联系越来越紧密,交流也越来越深入,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影响人们外在各种行为方式的精神内核——文化也相应的不断发生交流与碰撞。
从中西方传统文化的比较中分析其差异和精髓,并进一步探寻适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管理之道也就被赋予了积极的现实的意义。
一、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与精髓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入释、道观念的一种成熟的伦理文化。
天人和谐、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西方传统文化则是根植于古希腊世俗文化、犹太契约文化、古罗马政治文化的土壤之中,历经基督教文化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而形成的一种发达的世俗文化。
中西方传统文化由于其产生的文化渊源和地理环境以及其发展的历史过程的不同而产生了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整体性与个体性比较而言,中国传统文化更加重视整体,在认识过程中,注重从总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西方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个体,在认识事物时侧重对各个部分的深入研究。
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诸方面:首先,在认识世界的方法上,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所要认识的世界或者说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观点贯穿于传统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活动中;西方则不然,他们认为人独立于其所要认识的自然之外,“人为万物之灵”,能够认知自然并在此基础上改造并驾驭自然。
其次,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西方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
中国传统更倾向个人依赖于社会,每个人都属于一个或多个集体或人际关系网,在集体或关系网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地位,而各种不同的地位需要不同的群体予以认同,这种认同用孔子的思想可以表述为“正名”,孔子曾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因此,一个人要在群体中有一个被认同的地位,就需要“正名”。
工商行政管理毕业论文选题范围
工商行政管理(本科)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为了增强论文的现实性和说服力,也培养同学们在调查实践中进行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习惯和能力,建议同学们要把毕业论文写作和前端的社会实践统一考虑,保持连贯性。
第一部分题目指南以下选题仅做指南使用,学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工作需要自拟题目,而且下列选题中的绝大多数选题方向都比较大,不容易写好,可缩小范围自命题目,选题时务必要与论文指导教师多交流,慎重选择.一、综合性选题1.行政环境对行政管理的影响2.论述行政领导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3.论述行政组织与社会组织的关系4.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5.经济危机背景下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二、政治学1.党的执政能力研究2.社会转型与政治稳定研究3.村民自治制度与村务公开制度4.村民自治制度中农民参与治理的方式三、公共关系1.试析组织成员形象对组织形象的影响2.试析非企业单位(政府、事业单位、民间团体等)公关工作的特点3。
单位、组织)形象建设研究4.论公共关系对城市品牌的塑造5.公共危机中政府公共关系能力提升的研究四、人力资源管理1.谈**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培训2.* *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农民工、技术人员、知识型员工)培训问题研究3.**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招聘问题研究4.**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绩效问题研究5.**单位(事业、国有、民营)员工薪酬问题研究6.**企业员工流失(流动)问题分析7.**行业(高新技术、服务、制造)员工(知识型、核心员工)激励问题研究8.**激励理论(双因素理论、需求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等)在实践中的应用9.现代社会对领导机构管理者素质的要求10。
**企业**类员工职业生涯设计五、行政管理、管理学1.依法保护我国环境问题的几点探讨2.城市化建设中的信访问题及其对策措施3.浅论行政监督中的舆论监督4.流动人口治安管理工作之我见5.提高行政效率的有效途径(某一侧面和具体化)6.**事件(拆迁、社会保障、公共安全、活动组织)中政府管理的效率和使命分析六、社区管理1.关于**社区治理中现存问题的思考2.关于当前社区志愿者工作存在的问题思考3.试论社区的公共事业管理4.试论业主委员会、居委会、物业公司的关系5.对北京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几点趋势研究6。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
试论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作者:甄历园来源:《魅力中国》2018年第32期摘要: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营养成分,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態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她有博大的胸怀,包容万物,她有崇高的精神,展现着中华的雄浑,他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
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了历史的考验。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可以让国人找到历时归属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他的力量在当今不容小觑,他的影响在社会中是不可估量的。
关键词:兼容并包;历史悠久;民族自信心;民族精神;民族特色5000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传承到今,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他的影响力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巨大的。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一)有悠久的历史,世代相传中国是四个人类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经历了历史的沉淀与选择,大体上文化没有间断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的演变是持续的,不断向前进行,中国历史上的各个发展阶段就是国家分裂和统一一直伴随始终。
从炎黄开始,西周统一,东周分裂;战国分裂,秦汉统一;魏晋南北朝分裂,隋唐统一;五代十国分裂,宋朝统一,一直到现在,已经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虽然冲突不断但最终都走向和睦,世代相传至今。
(二)源远流长的文化生生不息,博大精深古人描绘的美好生活,龙凤成祥,仙鹤长鸣,神鹿奔跃,日月轮回,世代不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东方文化美德几千年长盛不衰,文化是民族的生命,文化与民族共生共存,只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才有完整意义上的民族伟大复兴。
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灵魂,也是民族的价值观,更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的发明。
浅析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影响
浅析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影响1[摘要]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国家行政和公共事务管理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其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在各种新的管理理念相互激荡的今天,认清传统文化对当代行政管理的影响,充分发挥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正面作用,同时最大程度的避开其负面影响,是摆在政府和行政管理学着面前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关键词]行政文化行政管理影响作者简介:肖素芳,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硕士研究生;梅星,女,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硕士研究生。
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
行政文化是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新环境中,人们在从事公共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具有的行政心理、行政思想、行政信念和行政道德的总和。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说过:“一个社会要想从以往的文化中完全解放出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离开文化传统的基础而求变、求新,其结果必然招致失败。
”由此可见传统行政文化的重大意义。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内涵有学者把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主体内容归结为传统行政思想文化和传统行政制度文化两方面。
前者主要包括:德政礼治思想、无为而治思想、以法治国思想、为政用人思想、行政决策思想;后者主要涵盖:机构设置制度、官吏管理制度、财政管理制度、行政监察制度等方面。
云南行政学院的高云先生则把传统行政文化描述为:德治文化、统御文化、全能文化、专断文化、保守文化、泛政治化文化和“暗箱行政”文化七大特征。
二、传统行政文化对公共管理的影响我们对传统行政文化的研究,从负面论述的居多,而积极的因素深入不够。
因此,对于传统行政文化的研究,除了对负面特征的认识,也有合理优良因素尚待开掘,需要我们去审视与辨析。
(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传统行政文化对于促进政府机构改革目标的实1注:文章来自2008年10月的《消费导刊》现、推动行政关系的协调、促进行政道德的建设等方面都有帮助。
学者李鹏飞对传统行政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进行开掘和创新,认为传统行政文化中固有的行政哲学、道德哲学和法哲学价值理念,经过扬弃可作为公共行政新文化系统建构的价值来源。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中国的文化丰富多彩,传统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带来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中国传统文化论文篇1:《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单单是技术方面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
因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是我国企业管理者势在必行的一件事情。
特别是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儒家”思想的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我国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核心思想是“仁”,将“仁”的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求企业管理者制定企业管理方案时要充分体现“仁”的思想,首先,企业管理在制定企业管理规章制度时要将企业的长远利益和员工的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既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个人利益还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例如企业在制定员工福利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员工的心声,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其次,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员工进行管理时,要积极与员工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获得反馈,对员工实施“仁”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尊重员工,让员工不单单只是为了谋生而工作,更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去工作。
最后企业管理者在企业聘用人才时,要做到“知人善用,任人唯贤”,在考量员工工作能力的时候,还要注重员工的思想品格。
总而言之,要将儒家“仁”的思想切实的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中。
儒家思想除了孔子的“仁”的思想之外,“以和为贵”也是儒家的重要管理思想,儒家注重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孔子更是把“和为贵”作为人处世和管理的原则。
而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将“和”的思想应用到其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为企业管理者要明白员工不只是“经济人”,更是具有自我价值实现需求的企业开拓者。
因此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之中,必须发挥其主体作用。
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演讲稿)
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演讲稿)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演讲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思想2、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3、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4、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5、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6、怎样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1.顺应潮流。
时代在不断的前进,我们既要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要顺应历史潮流。
不能一味的坚守传统文化思想,固守其中而不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
这样容易被历史所淘汰。
2.继承发展。
传统文化有很多需要我们传承,并且不断发展的。
要在实践基础上,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3.取其精华。
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1、对待传统,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
我国非遗保护的实践,正是抱着尊重中国社会整体发展规律的态度展开的。
以历史的眼光、发展的眼光来看,非遗既是积累与沉淀,也具有开创与自我更新的能力。
2、文化因积累而形成传统,传统因积累而产生巨大能量。
一个民族的传统对本民族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生存财富和精神资源。
对传统的认同和承继是非常有益并且必要的,对自身历史和传统的了解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自身定力及自信自尊的精神源泉。
3、历史经验已经表明,传统内部应该有反思和批判的声音,但一味否定,一概推翻,只会导致全民性的心灵空虚和价值混乱。
我们承认,传统中也有糟粕和偏狭,需要我们理性对待,去伪存真,但在这一过程中,不能以片面遮蔽整体,不能以当代否定过去。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及政治制度的影响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 .137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的影响现代管理本着以人为中心,在其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人类传统文化的反思。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必须有立足本民族的思维及行动模式的特点、面向全球性文化空间的中国管理理论作指导。
为更好、更快、更高效率的完成工作,解决现有矛盾是重中之重,就必须看清自身的优势以便进行充分的融合,互补(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论实施的阻碍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精华也有很多地方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认清并解决了这类问题,必然对我们的发展大有好处:1、中国传统的人伦关系对现代管理理论实施的阻碍中国传统的人伦关系具有严格的等级性和附庸性,许多传统的德治往往具有等级社会的烙印,中国的传统文化从道德体系上说已经过时,但就其思想资源来说,它又有许多可供选择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因此,建立适合现代社会的新的道德体系,显得颇有必要。
2、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对现代管理理论实施的阻碍在传统价值观的影响下,组织的领导者更为排拆的是以个体本位的现代管理思维,而更喜欢的是传统以维护领导权威的集体主义的管理思维。
除了外部推动和生存压力外,他们不希望走出权威的庇护。
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对组织和社会的发展将产生很大的阻碍,有害而无利。
3、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对现代管理理论实施的阻碍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中既有精华,亦有糟粕;它既是我们实行现代管理的重要基础,又有相当一部分观念、方式与现代管理相冲突,其中以“大一统思想”、“小农平均思想”、“封闭思想”对现代管理的影响最深。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理论实施的补充与推动现代管理日益重视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以人为中心,实施“人本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组织目标的管理。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思想起着补充和推动作用:第一、科学地理解和认识人。
辩论辩题的文化传统影响
辩论辩题的文化传统影响正方辩手:文化传统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首先,文化传统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财富,它包含了民族的智慧和历史经验,对于塑造一个国家的社会风貌和国民的思想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孝道、礼仪和谦逊,这些价值观对于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文化传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它为人们提供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文化传统对于个体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人们通过传统文化来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增强了自己的文化自信心。
反方辩手:文化传统的影响也有其局限性。
首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传统文化价值观可能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甚至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
例如,一些封建思想可能会限制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其次,文化传统可能会导致对其他文化的排斥和歧视,造成社会的分裂和矛盾。
最后,过分强调文化传统也容易导致保守主义和守旧思想的滋生,阻碍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正方辩手:虽然文化传统有其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正如著名学者孔子所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基,它为社会提供了稳定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我们也应该在传统文化中发现其蕴含的智慧和精华,加以传承和发扬。
只有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结合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反方辩手:尽管传统文化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传统是习俗的尸体。
”一味地追求传统文化可能会导致社会的僵化和停滞,阻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需要在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之间取得平衡,既要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摒弃其中的陈旧和不合时宜的部分,以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
综上所述,文化传统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
我们既要珍惜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又要审慎对待其中的不足之处,以实现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今天给各位分享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文库,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1、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2、浅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什么?3、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是什么?4、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有哪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为中心,政治为本位,即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文化的伦理特征,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制度。
与世界其他国家不同,中国是在血缘纽带解体不充分的情况下步人阶级社会的。
由家庭形成家族,由家族形成宗族,由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
因此,整个社会血缘亲情意识是相当浓厚的。
宗法制度土壤里孕育出来的中国文化因而带上了浓厚的伦理文化色彩,比如孔孟儒学,其整个体系都是围绕着人伦道德而展开的。
中国伦理政治型文化,对中国的影响是巨大的,积极方面表现在重人伦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能培养人们的道德觉悟。
加强道德修养,使中国素来以礼仪之邦闻名于世;而消极面主要体现在:一是重人伦,轻自然,这使得中国长期以来不大注重对客观自然规律的探索与研究,自然科学始终处于落后发展状态;二是重礼治,轻法制,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是根本不可能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三是重群体,轻个体,个人在家庭、宗族和国家中的地位是极其卑微的,一言一行均得符合家族和国家意志,处处都得体现群体的绝对“义务”,否则便是犯上作乱,大逆不道。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虽然有封建性的糟粕,但也有大量的精华,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优秀遗产,使之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认为用于我们今天经济建设的传统文化精华是:1、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2、先义后利的精神。
3、言必行,行必果的精神。
4、实事求是的精神。
浅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
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
试论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科技进步,管理学也在不断发展,从传统的管理学到现代的管理学,不同的管理学理论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与组织。
而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也成为了现代管理学中的一种重要资源,如何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学,成为了管理学界一个重要的主题。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1.1 传统文化的定义传统文化是指在一个民族或群体形成过程中,固定下来的思想、信仰、道德、法律、习俗等方面的有关内容,是民族留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基础。
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是一个民族和文化的历史、经验、智慧、信仰、道德、观念、技术、艺术等内容。
1.2 现代管理的定义现代管理是一门关于企业、组织及其管理者、员工和非管理者之间关系的基础课程,它是关于组织如何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的研究和实践。
它主要包括企业战略、组织结构、经营模式、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以及领导力等方面。
1.3 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主要是指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承中的精髓融入到现代管理实践中,使得现代管理更具有文化内涵和人文特色。
具体来说,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的融合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文关怀:传统文化注重人文关怀,管理者应该借鉴并运用传统文化的正面特点,发展企业组织内部的人文关怀与管理。
例如,管理者可以采用对人的关怀、理解、尊重、调动、培养、治理等方法,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进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创新创造:传统文化中具有包容性、尊重性和创新性等特点,传统文化的“伦理学”和“价值观”对创新创造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管理者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的精华,激发员工在管理实践中的创新力量,推动企业的发展。
3)管理传承:传统文化中具有较强的“祖先崇拜”和家族文化的管理传承,传承通过家族文化的脉络和宗法制度的观念,实现了对企业家族在企业管理中的管理权的传承,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者来说,传统文化在家族式企业中的价值就是如何在企业内部建立适合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的有效控制。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的影响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传统文化。
这种传统文化不仅在社会生活、价值观念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对国家管理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试论传统文化对中国管理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思想。
儒家强调的是君主的仁德和治理方式,推崇以德治国、以德行人的理念。
这种思想体系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以激发民众的忠诚和奉献精神。
同时,儒家强调了领导者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关系,提倡领导者应以身作则,为民众树立良好的榜样。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还融入了道家和佛教的观念。
道家思想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管理者应以自然的方式引导和调节事物的发展。
佛教强调了慈悲和智慧,主张管理者应具备慈悲心和智慧去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
传统文化对现代管理的影响领导力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仁德和德行对现代管理领导力提供了有益启示。
传统文化强调领导者应当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才能,这一观念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也得到了认可。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德行领导”,认为素质过硬的领导者能够更好地激励和引导员工,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
传统文化中强调的领导者与民众和谐相处的理念,在现代管理中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领导者要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倾听员工的声音,共同推动组织的发展。
价值观念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秉持的价值观念对现代管理的影响也不可忽视。
传统文化强调忠诚、奉献、亲情和友情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在现代管理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价值观的融入可以帮助塑造组织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同时,传统文化中注重的和谐关系和平等观念,也对组织内部的团队合作和员工关系产生积极影响。
管理方式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无为而治”和慈悲智慧的观念也对现代管理方式产生了影响。
现代管理已经逐渐意识到,过度干预和控制可能会破坏组织的自发性和创造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传统文化对我国家管理的影响(一)【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有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蕴藏着许多哲学思想和道理,对我国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体现和运用,分析和探讨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机契合的问题,认为我国现代化管理应该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促进我国管理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管理;家族式管理;权变管理;激励制度;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包涵着丰富的管理思想,这些思想始终贯穿着中国从古到今的管理实践,涉及到行政、经济、军事、文化、家庭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层次,这些管理思想及实践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伦理型文化传统。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有着深刻的联系,我们要把古代优秀的文化与我国管理实际结合起来,促进管理的发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管理理论的正统地位由美国转移到了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
在日本管理界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就是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
可以说,日本和许多东亚、东南亚国家的文化都与中国文化有很深的渊源。
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及其富有东方个性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引起了人们的一番思考。
所以,在今天我国的改革开放中,构建一个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适合目前生产力状况的管理思想和方法,是一个迫切的也是必然要完成的历史性课题。
我们应该从日本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成功经验中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国管理不应该单纯照抄照搬西方的科学管理理论,而应该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深挖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
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有机地契合起来,这才是我国管理工作的根本出路。
现代社会中的人并非机器,而是有意识、有感情和有社会关系的“人”。
每个人都有其特殊的社会关系及以此为依托的复杂的人文背景,科学管理制度在其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它的影响。
我国有着长期的历史积淀,人的心理观念、道德准则和价值取向多元多变,人们的社会利益关系有多种多样的不同,这些因素构成了我国人文背景的特异性,这种特异性常常与科学管理制度要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文化在我国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很大影响,研究传统文化对我国管理方面的影响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儒学为代表的伦理型管理思想可概括为“修己”和“安人”,即以自我管理为起点,以社会管理为过程,最终实现“平天下”之目标。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立业—治国—平天下,是其管理思想的逻辑演绎,将家、业、国、天下的管理只看作是人口和范围的不同,而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没有本质的差异,对家族的管理方法同样适用于企业和国家,这样就形成了以家族管理为出发点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以伦理文化为基础的家族管理思想与西方制度化科学管理理论不同,西方管理强调理性准则,不论亲疏远近,一律用统一的组织制度和纪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
而伦理型管理是以由已及人来看待社会,把治家的伦理道德准则及管理方法运用于企业及国家管理中,要求企业成员要象父子、兄弟一样相处,结果导致了在管理中讲人情、讲关系,平均主义大锅饭。
这种管理方法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比较融洽,但内部交易成本太高,企业对员工饮食起居、生老病死考虑的较多,领导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人的思想工作,结果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还是不高,企业经济效益较差,企业目标变成了社会福利目标。
无论是内地近年成长起来的私人企业,还是港、奥、台及东南亚久负盛名的华人企业无一不是家族式企业,他们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成功的文化底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同时华人在海外的创业环境使他们必须以自我奋斗,依靠家庭成员协作,依靠同族、同乡帮助才获得成功的,所以家族成员、同乡之间自然产生了一种信赖、亲情,管理中也就形成了宽容、仁爱、平均为准则的伦理型管理模式。
家族式管理模式有其优点,表现在:一是企业的员工多实行终身雇佣制,员工稳定且很少流动,因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少,员工培训成本低,且能确保员工的整体素质高。
日本企业的“型组织”及管理模式的成功主要归功于此。
二是职工对企业的依赖性强,企业有较强的凝聚力。
终身雇佣和年功工资制使员工不愿离开企业,一旦跳槽到新的创业,工资福利就重新从零开始。
因而将员工的利益和命运与企业联在了一起,培育了员工爱厂如家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
因此在建厂初期和企业处于困境时,能提高企业的耐久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是内部人际关系和谐。
家族式管理讲求以情动人,以行感人,以德服人,领导同职位权力较少,用个人权威较多,因而劳资矛盾冲突少,企业的人事纠纷少,不易产生西方企业那种劳资对抗激烈,罢工、示威、成批解雇工人等恶性事件。
同时企业领导层大多是老板的亲戚,班子团结,特别是老板具有绝对权威时,因而决策集中,管理效率高,成本低。
四是对新技术、新工艺有较强的吸收消化能力,能有效地防止企业机密和技术专利的泄露,其内部技术创新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企业内部的“五小”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五是家族式企业中管理者(老板)和员工(雇佣者)在感情上存在着“主恩图报”的思想。
在儒学伦理中特别讲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价值理念,家庭人伦观念中的“养育之恩、三生难报”等在东方式的管理理念中就具体化为主恩图报的思想。
靠亲缘关系进入企业的员工会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视老板为衣食父母的报恩心理,非亲缘员工也会有知遇之情、赏识之亲、重用之恩,他们会以加倍的努力去报答,如若某人忽视或违背了这种伦理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则会引起公众的指责,有时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种无形的伦理道德观对社会公众的约束,使家族企业主从中受益匪浅,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家族企业管理平庸、技术低下,但仍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原因所在。
正因为东方伦理型管理模式具有以上优点,使西方许多学者对人际关系近乎赤裸裸的商品关系的西方管理提出了异议。
在西方颇负盛名的中国问题学者埃德温.赖肖尔指出,中国文明的基本特点是“宽容与友好”,他说在科学技术领域西方文明占据明显优势,在对人生终极目标及最高意义的洞察上中国文明则深刻的多。
他特别推崇老子的“道”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他指出中国文明的思想和精髓在于自我抑制和经济调和,而西方个人功利主义和社会产业主义的“病根”和出路正在于此。
另一位“国际智者”阿诺德.约R26;汤因比则在《历史研究》中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文化时代,他在一次“展望21世纪”的演讲中阐述了这一观点,他指出中国文化将是21世纪人类走向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凝聚力和粘合剂,特别是人类掌握了可以毁灭自身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营垒中,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宽容与和谐。
他指出如果中国文明不能取代西方文明成为人类的主宰,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将是可悲的。
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埃兹拉.沃格尔认为,由个人主义造成的“美国病”应该用“东方药”来治,西方国家及民族应该学习东方国家的团体主义精神。
进企业的能人不能及时公平地提拔重用,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不能形成庸者下、能者上的用人机制。
若老板及其管理者凭优越感而滥用权力,亲疏分明,就会造成大多数员工有怨言,因而这类企业当成长到一定规模后其弱点非常明显,导致企业不攻自破。
家族式管理过分重视人情,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使企业内部人际关系融洽,为企业带来和谐的利益,但企业不是家庭而是一个社会经济组织,其成员的个人目标和利益与企业目标和利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冲突,特别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老板及亲属或亲信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整,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标准,用统一的制度和纪律来约束全体成员的行为,才能形成客观公正的管理机制和良好的组织秩序。
同时家族企业在领导选择上往往以血缘亲疏为标准,采取子承父业和亲戚总比外人可靠的家族继承制,忽视个人的才干和品行,从而导致企业持续发展受阻,领导更替造成企业破产的事例屡见不鲜。
当让位于他儿王安本人被称为慈善的独裁者,他敬业、勤奋,不贪财,为员工谋福利,因而很受员工的爱戴,但他忽视制度建设和管理,被美国商业周刊称为“管理泛泛平庸者”。
家族企业领导者的作用非常突出。
他们的道德、行为端正,作风严谨,奉公敬业的表率作用,业务素质上也要求有一技之长,他们许多是复合型人才,不仅是某个技术领域的专家,而且也是精明的商人,还是公关能手。
由于他们的才能而限制了许多下属作用的发挥,压制人才的成长,形成个人绝对权威。
因此这类企业经常会出现“成也萧何,败地萧何”的现象,即能人经济现象,当个人决策正确时,不仅决策迅速,贯彻有力,还会提高个人的权威;但当其决策失误时,也得不到他人的及时提醒,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
同时,当此人不在或退位,组织会出现人才断档,权力真空现象(继任者很难在短期内形成个人绝对权威),造成企业一时期内混乱或无组织状态。
家族式管理任人唯亲现象严重。
他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按亲疏远近而非因才适用,因此在组织内产生“自己人”和“外人”的差别,造成“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家族主义氛围。
外人为生存也就趋炎附势,拉帮结派,形成“你群”和“我群”的派系。
有时为保护“外人”的利益他们会团结起来与老板或“自已人”抗争,造成企业内讧。
因此家族式管理要么凝聚力很强,人际关系融洽,要么内部四分五裂,派系纷争。
家族式企业的管理目标往往是以社会责任和员工福利为第一位的,而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二位。
由于这类企业在创业时有亲朋帮助,兄弟打天下才获成功,从伦理道德上讲不能忘了患难弟兄,因而为他们谋福利义不容辞。
同时为兼顾公平对全体员工也会一视同仁,企业包揽了员工的住房、医疗、保险、子女就业乃至全家的生老病死,很容易将企业办成福利组织。
“人为邦本”:关于对象管理现代西方管理理论认为:人是管理对象中最能动、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
事实上,这些现代管理思想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就能找到源头活水。
《尚书.盘庚》记载:“重我民”、“施实得于民”;孔子主张富民、教民(见《论语.子路》),重视“民、食、丧、祭”,“民”位列第一;孟子坚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基本观点,强调政在得民,失民必定亡国灭身。
因而,在我国现代管理当中,应该充分重视人的管理,关心下属,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促进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