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刘琨和祖逖是什么关系 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
祖逖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
祖逖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导读:【祖逖简介】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
北州旧姓,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
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他死后,所辖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离世那样悲伤。
321年,祖逖因朝廷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
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典故】祖逖曾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
”“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了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评价及借鉴】只有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经过努力奋斗,不能成就事业。
适用主题:努力勤奋自律【关于祖逖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1.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2.祖逖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3.闻鸡起舞历史典故4.关于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5.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6.关于项羽历史典故7.关于“笔”的历史典故8.关于酒的历史典故上文是关于祖逖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关于祖逖的典故
关于祖逖的典故祖逖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祖逖字士稚,是晋代时期的大,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关于祖逖的典故,希望对你有帮助。
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当初,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向,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与刘琨同寝,夜半时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非不好的叫声。
”于是起床舞剑。
渡江以后,左丞相司马睿让他担任军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骁勇强健的壮士,对司马睿说:“晋朝的变乱,不是因为君主无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乱,而是皇亲宗室之间争夺权力,自相残杀,这样就使戎狄之人钻了空子,祸害遍及中原。
现在晋朝的遗民遭到摧残伤害后,大家都想着自强奋发,大王您确实能够派遣将领率兵出师,使像我一样的人统领军队来光复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会有闻风响应的人!”司马睿一直没有北伐的志向,他听了祖逖的话以后,就任命祖逖为奋威、豫州刺史,仅仅拨给他千人的口粮,三千匹布,不供给兵器,让祖逖自己想办法募集。
祖逖带领自己私家的军队共一百多户人家渡过长江,在江中敲打着船桨发誓说:“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复成功,就像大江一样有去无回!”于是到淮阴驻扎,建造熔炉冶炼浇铸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前进了。
祖逖智退桃豹的典故东晋大兴二年(319)五月,进攻蓬关(在今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南)。
石勒派军救援,与晋军战于浚仪(今开封市区)。
祖逖战败,退守淮南(今安徽省六安市寿县一带)。
赵军在豫州进行了一番洗劫之后回师襄国(今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只留下桃豹戍守蓬陂坞。
十月,祖逖派部将攻打桃豹,没有成功。
当年十一月,石勒杀刘曜,自立为赵王(史称后赵,并将此前刘曜建立的赵国称为前赵)。
大兴三年六月,桃豹据守浚仪,屯兵西台,从南门出入。
祖逖则派部将韩潜据东台,由东门出入,两军相持40日。
祖逖决定设计智取。
当时,双方粮草供应都很紧张,祖逖命令军士把沙土装在粮袋里伪装成大米,派1000多军士像运送军粮一样,忙忙碌碌运上东台。
又故意让几个人挑着真正的大米走在后面,佯装疲惫在路上休息,等待赵军来抢。
晋代祖逖和刘琨的故事
晋代祖逖和刘琨的故事
晋代祖逖和刘琨是两位历史上的名将,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
祖逖,字平叔,是晋武帝时期著名的将领之一,战功卓著,曾多次征讨北方胡族,并打败了草原上的匈奴势力。
他虽然在战场上十分勇猛,但平日里却非常谦恭有礼,与人交往十分和蔼。
刘琨是东晋时期的一位大将,字元海,他是前燕军阀慕容冲的亲信,曾任北方豪族柔然的军师,后来投效东晋,担任凉州刺史,维护当地的稳定和安宁。
祖逖和刘琨的故事始于祖逖受到北方柔然族的攻击。
这时,刘琨率军千里赶来,与祖逖一同抵御外敌。
他们在战场上互相支援,将曾经凶悍的柔然大军击溃。
祖逖和刘琨两人的战绩,为整个中原带来了安宁,得到了朝廷的高度评价。
随后,刘琨被任命为凉州刺史,与祖逖的战友杜弘、陈宝四人一同协助他管理当地。
祖逖则回到洛阳,担任都督河东、河内之职,为晋朝的边防稳固作出了重大贡献。
尽管祖逖和刘琨并未同时作战,但他们却一同为晋朝的安宁和稳定付出了良多心血。
他们不仅战功赫赫,而且为人正直,深受人们的敬佩。
他们的故事,刻画了中原和北方地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闻鸡起舞的故事
闻鸡起舞的故事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渐渐受到人们的称赞。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担任司州主簿。
二人志趣相投,白天同赴州府办公,晚上合盖一条被子睡觉,而且还有着共同的: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从此,“闻鸡起舞”就成了他们每天必修的功课。
每天鸡叫后,两人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公元320xx年6月,匈奴攻陷洛阳,晋怀帝被俘。
祖逖要求北伐,收复中原。
司马睿内心不愿作战,只任命他为豫州刺吏,要他自己招募军队,祖逖率领自己的部属横渡长江,当船到中流时,他举起桨来叩击着船舷,起誓说:“我如果不能收复中原,就决不再渡江回到南方去!”有勇有谋的祖逖不久就夺回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国土。
但他的行动引起了晋朝统治集团的疑忌,对他施加压力。
闻鸡起舞的历史故事介绍
闻鸡起舞的历史故事介绍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叫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
”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祖逖tì【266-----321年】,刘琨kūn【271-----318年】祖逖266~321,字士雅。
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有传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汉族。
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
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
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
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
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
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定州邢邑人。
中国西晋时期名将。
闻鸡起舞的典故
闻鸡起舞的典故闻鸡起舞的典故原文祖逖,东晋人也,有大志,常欲光复中原。
后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庭中。
后渡江,募士铸兵,欲扫清中原。
译文祖逖是东晋人,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常常希望能够收复中原失地。
后来他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的主簿,两人交情很好,常常共被而眠。
夜半时听到鸡鸣,祖逖踢醒刘琨,说:“这不是令人厌恶的声音。
”于是起床练剑。
渡江以后,他招募勇士,铸造兵器,打算将胡人逐出中原。
【闻鸡起舞的典故出处】《晋书·祖逖传》。
【闻鸡起舞的典故释义】闻:听到;舞:舞剑。
听到鸡叫声,就起来舞剑。
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
【闻鸡起舞的历史典故】祖逖和刘琨是晋代著名的两个将领。
24岁那年,祖逖担任司州主簿,主管文书簿籍。
刘琨是汉朝宗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也是一个很有志向的青年。
他们志同道合,都希望为国家出力,干一番事业。
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各少数民族首领乘机起兵作乱,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祖逖和刘琨对此很是焦虑。
他们白天一起在衙门里供职,晚上回家一起谈论国家大事,谈如何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一谈就是大半夜,累了才合盖一床被子睡下。
有一天,他们谈得很晚,刚入睡,刘琨就鼾声如雷。
刚睡了一会儿,祖逖猛然听到鸡的叫声,于是叫醒刘琨说:“你听,你听,这不是荒鸡的叫声吗?恐怕天下要大乱了,我们还能安稳地睡觉吗?”刘琨揉揉眼,想想说:“对!应该居安思危!”于是两人穿衣起床来到院中,拔剑对舞起来,直到曙光初露才去歇息。
后来,祖逖和刘琨为收复北方竭尽全力,作出贡献。
而他们早年闻鸡起舞的故事更是成为美谈,家喻户晓。
【成长心语】富兰克林说:“勤奋是好运之母。
”正是勤奋与坚持不懈,使平凡的祖逖和刘琨成为威名远扬的将军。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都希望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
事实上,成功的大门也永远为勤奋者敞开着,幸运女神也总是垂青于坚持不懈的人。
不要抱怨机会与自己擦肩而过,在机会来临之前,先问自己:我足够勤奋吗?有时候,牺牲一点安逸的享受,换之以奋发向上,人生便会多一分积极与动力,成功的曙光便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闻鸡起舞的故事
闻鸡起舞的故事
凌晨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形容有志者及时奋发的精神。
【成语故事】西晋时的祖逖,从小勤练武术,钻研兵法,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
刘琨也是个有报负的年轻人,两人很快便成为好朋友。
这天晚上,半夜过后,祖逖忽然被一阵鸡鸣声吵醒,他连忙把刘琨唤醒说:“这鸡鸣声把人吵醒,虽然很讨厌,但我们可以趁此机会早些起床练习武艺。
”
“好啊!”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两人来到院子里,专心地练起刀剑来。
从此,两人每到夜半,一听到鸡鸣,便起床练剑。
当时,祖逖看到国家被匈奴军队攻陷了很多城池,非常着急,立刻上书皇帝,请求率兵北伐,收复失地。
皇帝很高兴,封祖逖为“奋威将军”,带领军队北上。
由于祖逖和刘琨作战英勇,不久便收复了很多北方的城池。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祖逖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晋书·祖逖传》记述: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他年轻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闻鸡起舞的典故:祖逖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
一次,祖逖半夜听到鸡叫,认为这是上天在激励他上进,便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
”然后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
后人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简介祖逖(266~321),字士雅。
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有传言他是在燕山上出生),汉族。
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而致力北伐的大将。
父亲祖武,任过上谷(今河北怀来县)太守。
父亲去世时,祖逖还小,他的生活由几个兄长照料。
祖逖的性格活泼、开朗。
他好动不爱静,十四五岁了,没读进多少书。
几个哥哥为此都很忧虑。
但他为人豁落,讲义气,好打不平,深得邻里好评。
他常常以他兄长的名义,把家里的谷米、布匹捐给受灾的贫苦农民,可实际上他的哥哥们并没有这个意思。
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313年,以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的身份进行北伐。
当他北渡长江,船至中流之时,眼望面前滚滚东去的江水,感慨万千。
想到山河破碎和百姓涂炭的情景,想到困难的处境和壮志难伸的愤懑,豪气干云,热血涌动,于是敲着船楫朗声发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中流击楫)意思是若不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决不重回江东!祖逖所部纪律严明,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
后因朝廷内乱,北伐失败。
文天祥《正气歌》有一句: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即是指祖逖。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成语“闻鸡起舞”出自于东晋时期,主人公是祖逖和刘琨。
祖逖和刘琨都是怀有雄心壮志的人,他们对于国家的现状感到不满,渴望能够有所作为,收复失地。
当他们担任司州主簿时,他们形影不离,共同探讨国家大事,立志要报效国家。
由于当时西晋皇族内部争权夺利,少数民族首领也趁机作乱,使得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祖逖和刘琨对此深感忧虑,他们日夜兼程地努力工作,为了拯救国家。
他们白天在衙门里工作,晚上回家后则一起谈论天下大事,讨论如何建立功业、报效祖国。
一天晚上,他们谈了很久,刚刚入睡时,刘琨的鼾声如雷。
但祖逖听到鸡叫声后,他叫醒刘琨说:“你听!这鸡叫声!天下大乱恐怕在所难免了,我们还能睡吗?”刘琨被祖逖叫醒后,两人立刻起床,来到院子里开始舞剑。
从此以后,他们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不论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后来,祖逖被封为豫州刺史,北渡长江讨伐匈奴贵族,收复了许多失地。
他们的故事被广泛传颂,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佳话,“闻鸡起舞”也成为了广为流传的成语,比喻有志向的人及时奋发图强。
祖逖刘琨主要事例简写
祖逖刘琨主要事例简写
刘琨与祖逖,二人都是东晋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其中刘琨还是政治家、文学家与音乐家。
他们俩为准备抵抗五胡入侵华夏,共同创造了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后来两人奔赴不同的杀敌战场,成长为勇敢反击五胡乱华的坚强战士,最后共同唱响了悲壮的战歌。
为备战共同闻鸡起舞
刘琨与祖逖,生活在匈奴贵族横行北方、西晋王朝面临崩溃的时候,即"五胡乱华"之际。
年轻时,两人就是要好的朋友,当时他们一起在司州(今洛阳东北)做主簿,负责掌管文书、办理事务。
晚上,两人同床共枕,还常常谈论国家大事到深更半夜,共同为祖国的前程担忧。
一天夜里,他们睡得正香的时候,一阵鸡叫的声音,把祖逖吵醒了。
祖逖往窗外一看,天边挂着残月,东方还没有发白。
祖逖不想睡了,他用脚踢踢刘琨。
刘琨醒来揉揉眼睛,问是怎么回事?祖逖说:"你听听,这可不是坏声音呀。
它在催我们起床了。
"
于是,两人高高兴兴地起来,拿下壁上挂的剑,走出屋子,在微弱的晨光下舞起剑来。
就这样他们一起天天苦练武艺,研究兵法,终于成为有名的将军。
这就是"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
闻鸡起舞的故事和道理
闻鸡起舞的故事和道理
闻鸡起舞的故事讲述的是东晋时期将领祖逖为了报效国家,他和好友刘琨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拔剑练武,刻苦锻炼的故事。
祖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他深知只有通过刻苦训练和努力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和刘琨相约每天早晨一起起床练习武功,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
他们为了能够准时起床,甚至在半夜就设置好鸡鸣闹钟,以便及早开始练习。
祖逖和刘琨的勤奋和刻苦最终得到了回报,他们成为了出色的将领,并为国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祖逖在战争中表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战斗技能,得到了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任何成功都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只有刻苦学习和训练,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同时也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协作和团结,才能形成更大的力量和动力,共同推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祖逖和刘琨的故事
祖逖和刘琨的故事祖逖,字季明,北魏末年军事将领,历经战乱,以忠勇著称。
刘琨,字景素,东晋末年名将,以谋略卓越而闻名于世。
他们两人在乱世中相遇,展开了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
祖逖出生在北魏末年,家境贫寒,然而他自幼聪颖勇敢,立志报效国家。
他年少时就立下军功,被封为骠骑将军,成为北魏朝廷的重要将领。
刘琨则出身世家,家族世代都是军人,他从小就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深得父亲的器重。
刘琨机智过人,善于用兵,很快成为东晋朝廷的重要将领。
两人在乱世中相遇,最初是因为一次战役而结识。
当时北魏与东晋交战,祖逖和刘琨率领各自的部队在战场上相遇。
由于双方实力相当,战况陷入僵持。
在这场战役中,祖逖和刘琨展现出了各自的军事才能,他们都是不可小视的对手。
然而,正是在这次战役中,两人开始了解彼此,互相敬重起来。
随着战争的进行,祖逖和刘琨的部队多次遭遇,彼此之间的交锋也变得频繁起来。
然而,在这过程中,两人却逐渐建立起了一种特殊的关系,他们不再是简单的敌手,而是开始尊重对方的能力和勇气。
在一次交锋中,祖逖受伤,刘琨得知后亲自前来探望,这让祖逖对刘琨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逐渐平息,北魏和东晋之间达成了一些协议,祖逖和刘琨的部队也不再交战。
然而,两人之间的交情却愈发深厚起来。
他们开始经常互相往来,交流军事经验,讨论国家大计,甚至私下里也成了知心的朋友。
最终,北魏和东晋之间达成了和平协议,战争彻底结束。
祖逖和刘琨也因此成为了乱世中少有的友谊。
他们在和平时期继续保持着联系,互相支持,共同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祖逖和刘琨的故事,是乱世中的一抹亮色。
他们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不仅成为了军事上的佼佼者,更成为了友谊的典范。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忠诚、勇敢和友情的真谛,留下了永恒的传奇。
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成为历史长河中闪耀的一笔。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的故事
闻鸡起舞的故事发生在晋朝时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祖逖和刘琨。
他们两人都是晋朝的著名将领,但他们的出身和家庭背景却大不相同。
祖逖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而刘琨则出身于一个贵族家庭。
尽管他们的出身不同,但他们却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追求。
一天半夜,祖逖被远处传来的鸡叫声惊醒。
他推醒身边的刘琨,说:“你听到鸡叫声了吗?”刘琨侧耳细听了一会,说:“是啊,是鸡在啼叫。
不过,半夜的鸡叫声是恶声啊!”祖逖一边起身,一面反对说:“这不是恶声,而是催促我们快起床锻炼的叫声。
”刘琨跟着穿衣起床。
他们来到院子里,拔出剑来对舞,直到曙光初露。
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会在鸡鸣时起床锻炼。
他们的武艺和军事才能得到了迅速提高,成为了当时晋朝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这个故事的含义是,当听到鸡叫声时,应该起床锻炼,迎接新的开始。
它代表着勤奋、努力和追求进步的精神。
祖逖和刘琨的故事也强调了这种精神的重要性,他们两人通过勤奋和努力,最终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个成语现在常常用来形容那些有进取心、追求进步的人,或者形容那些在重要时刻提前准备、勤奋努力的人。
除了这个故事本身之外,闻鸡起舞这个成语也常常被用来激励人们要勤奋努力、不畏困难、勇往直前。
无论是在学
习、工作还是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像祖逖和刘琨一样勤奋努力、不畏困难、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总之,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故事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传统故事,它不仅代表着勤奋、努力和追求进步的精神,也激励着人们要不断进取、勇往直前。
历史趣谈东晋名将刘琨与祖逖有何关系 他们共谋什么大业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东晋名将刘琨与祖逖有何关系他们共谋什么大业导语: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
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
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
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
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
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祖逖的成长之路与历朝历代那些有鸿鹄之志的大人物几乎是一样的。
他接受良好的教育,成绩一向都很优秀的祖逖,在太康十年,被郡府举为孝廉,但是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当时祖逖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
他和祖逖最大的不同点在于:身上的名士气太重。
骨子里的贵族派头,与生活困苦的将士百姓格格不入;闲暇时的吟风弄月,在生死存亡的孤城里更使上下离心。
他是一个铁骨铮铮的才子,却不是一个统领四方的将帅。
转眼到了光熙元年,刘琨带领一千余人辗转离开首都洛阳,次年到达晋阳,当时的晋阳经历战乱,已成一座空城。
刘琨在左右强敌环俟的环境下安抚流民,发展生产,加强防御。
不到一年晋阳就恢复了生气,成了晋在中原的少数几个存留抵抗势力之一。
由此可知,刘琨的确是个不错的将才,但是他却没有统领的能力。
何以见得?在晋阳,刘琨最信任的一个人叫徐润。
因为这个人,刘琨丧失了大批支持率。
徐润,是个实足的小人,他仗着刘琨这个靠山专横跋扈。
刘琨手下有个将领叫令狐盛,为人正直。
看到徐润这样胡作非为,劝刘琨杀了他,结果反被徐润诬告,遭到杀害。
生活常识分享。
闻鸡起舞的典故
闻鸡起舞的典故
闻鸡起舞,出自《晋书·祖逖传》,是东晋时期祖逖和刘琨的故事。
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两人意气相投,抱有共同的报国决心。
他们夜间同睡一床,经常谈到深夜。
有一天,祖逖与刘琨“共被同寝。
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日:‘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后来,祖逖和刘琨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您查阅相关文献。
闻鸡起舞的典故
闻鸡起舞的典故典故是语言的精华,文章常常因为典故的恰当使用而增色。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典故,这些典故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里为大家带来闻鸡起舞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典故介绍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只有不断努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不经过努力的奋斗,就不能成就一番事业。
成语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
’因起舞。
”《资治通鉴》:“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历史故事来源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
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
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
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
”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
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和刘坤的成语故事
祖逖和刘坤的成语故事
祖逖和刘坤是唐朝时期的两位著名文学家。
他们二人都非常喜欢读书、写文章,常常在一起交流学问。
有一次,他们约好在一家茶馆见面,刘坤提前到了茶馆,看见里面有一位老婆婆在洗茶壶。
刘坤便问老婆婆:“大娘,给我泡杯茶吧。
”老婆婆听了,眼前有些发晕,他不是想要喝茶,而是要考问我用茶壶泡茶的技巧,我年轻时学习得不好,怕考不过。
想到这里,老婆婆便苦恼了起来。
祖逖到了茶馆,看见老婆婆的困惑,便问老婆婆:“老娘家,为什么要眼睛发晕呢?是不是我们说错什么话了?”老婆婆便把刘坤的话告诉了他们。
祖逖笑道:“刘兄不是要考你,他只是想喝一杯茶而已。
”老婆婆听了眉头舒展,放下心来。
这一幕,恰巧被路过的一位官员看见了。
这个官员觉得祖逖的话说得很好,便写了一个“心领神会”的匾额送给了祖逖。
“心领神会”的成语从此就流传开来了,用来形容人与人之间默契的理解和沟通。
中国历史故事-刘琨和祖逖是什么关系 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刘琨和祖逖是什么关系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说到祖逖,总会想到一句俗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祖逖的身上有太多闪光点了,他是军事家,有一夫之勇;他是北伐领袖,却不作态;他有鸿鹄之志,脚踏实地,为收复中原之事不敢懈怠。
国事家事天下事,祖逖事事关心,他差一点就可以平复战乱的中原,只可惜,中途杀出了程咬金,一切都化为泡影。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
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
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
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祖逖的成长之路与历朝历代那些有鸿鹄之志的大人物几乎是一样的。
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从小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绩一向都很优秀的祖逖,在太康十年,被郡府举为孝廉,但是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后来,祖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成为了他的生死之交。
此人就是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
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
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
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
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
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
《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
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刘琨的出现无疑使他濒临绝望的征途,有了一线希望。
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
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同吃同住,常纵论世事,有时夜深还不能入睡,拥被起坐,相互勉励道:“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祖逖礼贤下士,善于体恤民情,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低下之人,也能施布恩信,予以礼遇。
晋代祖逖和刘琨的故事
晋代祖逖和刘琨的故事晋代祖逖和刘琨,一个是众所周知的才子,一个则是忠诚的将领。
尽管他们生于同一时代,但他们的身份和经历截然不同。
祖逖,字元非,山西太原人,是晋代一位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刘琨,字元海,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后赵开国皇帝,和祖逖同样是山西人。
关于祖逖和刘琨之间的故事,历史学家们众说纷纭。
然而,在祖逖的《自述》一书中,他详细地叙述了他们之间的历史背景和关系。
祖逖比刘琨年长十几岁,两人其实并没有太多接触。
然而,在刘琨被太守侯霸(后来的北海王)推举为冀州刺史后,这个年轻的将领开始对文化和学问充满兴趣,并希望能够结交有才华的人。
于是,在某次招待文人的宴会上,有人向刘琨介绍了祖逖。
刘琨对祖逖的才华和学问印象深刻,两人成了好朋友。
祖逖和刘琨都是守护家园的忠诚之士,他们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和使命。
祖逖的文章充满了“兴国、立政、治民、安邦”的思想,刘琨也是这样一个有大局观念的人。
在公元318年,刘琨遭受前赵攻击,退守晋阳。
祖逖当时正在山东出使。
当他得知刘琨的处境后,马不停蹄地赶回河北,对刘琨展开了积极的宣传。
祖逖作为一位诗人,写下了许多鼓舞士气的诗歌,一次次地打动着刘琨的心。
他还亲自前往晋阳,力劝刘琨勇往直前,坚持抵抗前赵的侵略。
祖逖和刘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深厚,刘琨也对祖逖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晋阳危急时刻,刘琨为祖逖写下一封诗信,表示对他的高度评价和感激:“未见文辞与,威声总入室。
官爵风悬日,劝志气比蚌。
”《晋书·祖逖传》中对祖逖的评价是:“祖逖且慕名风以扶持之,数与俘馘之游,互有攸归。
…初从赵堡郎,有言行世,韵文艳异,稍稍显於方外,中朝重之。
”这个故事展示了祖逖和刘琨之间的深厚情谊,也展示了祖逖和他那Batch文人之间的紧密联系。
祖逖的一生,不仅是文学创作和政治斗争的历程,更是他自己本身作为一个人的自我完善和修养的历程。
闻鸡起舞的主人公是谁
闻鸡起舞的主⼈公是谁闻鸡起舞的主⼈公是晋朝的祖逖、刘琨。
刘琨,是晋朝有名的⽂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等。
东晋将领祖逖很有抱负,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在半夜⼀听到鸡鸣,就拔剑练武,刻苦锻炼。
1闻鸡起舞刘琨介绍刘琨,是晋朝有名的⽂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等等。
他擅长⽂学⽅⾯的知识,对⾳节律动都很有造诣,写过很多优美的诗歌,⼤多是边塞⽣活类型的诗歌。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家应该很熟悉了,记得⼩学的时候不懂事,⽼师问我们这个成语啥意思,我第⼀反应是闻到了鸡的味道就起⾝跳舞。
现在想想是真蠢啊。
要说到这个成语的典故,就得说到刘琨和祖狄⼀起在司州办公的时候,那时候两个⼈的感情特别好,可以说整天在⼀张床上睡觉,盖同⼀床被⼦,之所以两个⼈能这么相亲相爱,和三观也是有很⼤关系的。
他们两个⼈都有着想要成就⼀番⼤事业,为祖国做出很⼤贡献的理想。
有⼀次在半夜的时候,先是祖狄听到了鸡叫的声⾳,之后连忙把刘琨叫醒对他说,这个声⾳不简单啊。
也就是说,他觉得这是⽼天爷在⿎励他们要积极上进,于是,两个⼈⼀起到门外开始舞剑练武了。
说到这⽂化⽅⾯的造诣,刘琨对乐感还是挺有天赋的,创下了捂⼿钢琴乐曲,不仅如此,在这些乐曲当中加进了⼀些北⽅民族的⾳乐元素,主要是描写北⽅地区当时经历战争混乱的场⾯的景象,抒发了他深深的爱国之情。
传说有⼀次,刘琨前去赵匈奴为了围攻晋阳,刘琨登上了城内清唱了⼏声,半夜的时候⼜开始演奏胡笳,匈奴地区的⼈们听到了这些曲调之后,⼼声凄凉,不禁想起了⾃⼰的家乡,勾起了那⼀丝丝的思乡之情,这样⼀来哪⾥还有⼼情打仗,看到这些将⼠们都投⼊进去了,于是匈奴⼈也就带他们回去了。
⾳乐⽆国界,哈哈,这句话⽤在这⾥也挺合适的,不得不说这⾳乐的魅⼒这么⼤,可以停⽌⼀场战争的引发。
2闻鸡起舞祖逖介绍祖逖(266~321),字⼠雅。
河北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有传⾔他是在燕⼭上出⽣),汉族。
中国东晋初有志于恢复中原⽽致⼒北伐的⼤将。
⽗亲祖武,任过上⾕(今河北怀来县)太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故事-刘琨和祖逖是什么关系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
说到祖逖,总会想到一句俗话: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祖逖的身上有太多闪光点了,他是军事家,有一夫之勇;他是北伐领袖,却不作态;他有鸿鹄之志,脚踏实地,为收复中原之事不敢懈怠。
国事家事天下事,祖逖事事关心,他差一点就可以平复战乱的中原,只可惜,中途杀出了程咬金,一切都化为泡影。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东晋军事家。
祖家为北地大族,世代都有两千石的高官。
祖逖少年时生性豁荡,不拘小节,轻财重义,慷慨有志节,常周济贫困,深受乡党宗族敬重。
他成年后发奋读书,博览书籍,涉猎古今,时人都称其有赞世之才。
祖逖的成长之路与历朝历代那些有鸿鹄之志的大人物几乎是一样的。
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并且从小就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成绩一向都很优秀的祖逖,在太康十年,被郡府举为孝廉,但是却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
后来,祖逖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成为了他的生死之交。
此人就是刘琨。
刘琨(271年—318年6月22日),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县)人,晋朝政治家、文学家、音乐家和军事家。
年轻时曾为金谷二十四友之一,后累迁至并州刺史。
永嘉之乱后,刘琨据守晋阳近十年,抵御前赵。
315年,刘琨任司空,都督并、冀、幽三州诸军事。
不久并州失陷,投奔幽州刺史段匹磾,并与之结为兄弟,后驻军征北小城。
318年,刘琨及其子侄四人被段匹磾杀害。
刘琨善文学,通音律,其诗多描写边塞生活。
《隋书·经籍志》有《刘琨集》9卷,又有《别集》12卷。
明人张溥辑为《刘中山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刘琨的出现无疑使他濒临绝望的征途,有了一线希望。
祖逖与刘琨一同出任司州主簿。
两人的关系十分融洽,同吃同住,常纵论世事,有时夜深还不能入睡,拥被起坐,相互勉励道:“如果天下大乱,豪杰并起,你我二人应在中原干出一番事业!”祖逖礼贤下士,善于体恤民情,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低下之人,也能施布恩信,予以礼遇。
将士稍有微功,便会加以赏赐。
他生活俭朴,不畜资产,劝督农桑,带头发展生产,又收葬枯骨,深得民心。
刘琨在给亲戚写信时,大力
称颂祖逖威德,晋元帝也下诏擢升他为镇西将军。
元康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祖逖得到诸王的重视,先后效力于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豫章王司马炽,历任大司马府掾属、骠骑将军府祭酒、主簿、太子中舍人、豫章王府从事中郎。
祖逖的团队就像是职业军队,专门为各个诸侯王打仗,在行军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军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永兴元年(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拥晋惠帝讨伐成都王司马颖。
祖逖也随军出征,不料在荡阴战败,逃回洛阳。
惠帝被挟持到长安后,范阳王司马虓、高密王司马略、平昌公司马模竞相征召祖逖,但他都不肯应命。
后来,司马越任命祖逖为典兵参军、济阴太守。
但祖逖适遇母丧,遂守孝不出。
中流击楫闻鸡起舞
祖逖的德才兼备,受到司马睿的重视,他是一个优秀的将领,但司马睿却不是个英明的皇帝,偏安一隅的司马睿始终以消极的情绪和态度对待北伐的态度,但祖逖至始至终都没有放弃自己的愿望,平定中原。
祖逖率领跟随自己南下的宗族部曲百余家,毅然从京口渡江北上,并在大江之中,用力拍击船楫,立誓要扫清中原。
他在渡江后,暂驻淮阴,起炉冶铁,铸造兵器,又招募到士兵二千多人。
祖逖带着两千多人挺进北方,孤立无援。
面对实力是自己数十倍的敌人,祖逖毫不畏惧,以一当百,斗智斗勇,经过八九年的反复较量,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失地。
最终,祖逖攻占谯城后,终于在豫州站住脚跟,打通了北伐的通道。
此时,“赵汉”的大将石勒与祖逖短兵相接,石勒也是个有野心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出现无疑为收复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况且石勒的势力丝毫不差。
自从太兴元年,司马睿建康称帝后,祖逖就一直与石勒较量,面对祖逖的北伐,石勒是奋力突围,也对祖逖进行围剿,不仅无功而返,还看着盟友被祖逖一个个发展成了“同志”,地盘日渐缩小,石勒欲哭无泪。
祖逖因此在战场上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屡破赵军。
石勒见祖逖势力强盛,不敢南侵,命人在成皋县为其母修墓,又致信请求互市。
祖逖虽未回信,却任凭双方互市,为此收利十倍,兵马日益强壮。
石勒是北方首屈一指的豪杰,实力占有绝对的优势。
祖逖也知道,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功是不太可能了,因此也不允许手下人随意进攻石勒军。
双方暂时得到和平。
到了321年,对祖逖的打击接踵而至,不是敌方,而是内部,他看到了王敦
野心勃勃,预感到江南必不能平静。
自己恢复中原将成一梦,壮志难酬,忧愤中患病,并为国事忧惧而死。
酉阳野史:闻鸡起舞渡江初,有志澄清复旧都。
这里的闻鸡起舞就是关于祖逖的典故。
当时祖逖与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时,感情深厚,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
一次,祖逖半夜听到鸡叫,认为这是上天在激励他上进,便叫醒刘琨道:“此非恶声也。
”然后与刘琨到屋外舞剑练武。
后人便用“闻鸡起舞”比喻有志的人即时奋起。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原几经动荡之后,终于恢复了她往日的平静,只是祖逖再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