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 第11讲 美国 巴西

合集下载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必修1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学案

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专题复习必修1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11讲学案

第11讲大规模的海水运动[最新考纲]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纲解读]1.掌握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三大洋洋流分布的具体特点。

2.理解并掌握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学会洋流图的判读,运用洋流知识解决相关地理问题。

[思维导图]考点一世界洋流的分布读“世界洋流模式分布图(北半球冬季)”,回忆下列知识。

(1)洋流的性质①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暖流,是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

②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寒流,是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

(2)影响因素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同时还受地转偏向力和陆地状况的影响。

(3)读图完成下表。

海域主要洋流名称共有洋流太平洋D日本暖流、E北太平洋暖流、F加利福尼亚寒流、G东澳大利亚暖流、H秘鲁寒流、I千岛寒流A北赤道暖流、B南赤道暖流、C西风漂流大西洋J墨西哥湾暖流、K北大西洋暖流、L拉布拉多寒流、M加那利寒流、N巴西暖流、P本格拉寒流印度洋Q厄加勒斯暖流、R西澳大利亚寒流(4)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①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②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温馨提示(1)北半球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

(2)南半球无中高纬度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3)离岸风盛行的海区多为上升补偿流,为寒流,往往形成渔场。

方法技巧判定洋流性质(1)由水温高处流向水温低处的洋流为暖流(下图中的洋流M);反之则为寒流(下图中的洋流N)。

(2)通过判定洋流所处的半球,在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洋流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南半球情况相反。

(3)通过纬线度数的变化规律,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洋流一般为暖流,反之则为寒流。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题。

1.以下全部属于寒流的一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读“印度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①洋流是受离岸风影响形成的上升流,完成下题。

2.①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和性质是()A.东北季风寒流B.东北季风暖流C.西南季风寒流D.西南季风暖流答案C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4·安徽文综,25 2014·四川文综,14(1) 2014·福建文综,10结合世界海陆分布局域图,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洋流分布规律。

推荐学习高考学习复习资料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2.11 美国 巴西(对点演练+强技提能)

推荐学习高考学习复习资料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2.11 美国 巴西(对点演练+强技提能)

美国巴西对点演练·强技提能考点一北美洲(2015·杭州模拟)读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带(区)分布示意图(图甲)及某区农业活动流程图(图乙),回答1、2题。

1.因受冰川的影响,冰碛土(间冰期气温升高形成的土壤)的分布最为普遍的农业带(区)是(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B.小麦区C.乳畜带D.棉花带2.图乙所示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 )A.畜牧和灌溉农业区B.乳畜带C.棉花带D.混合农业区【解析】1选C,2选B。

第1题,五大湖附近是受冰川作用影响明显的地区,这里是乳畜带的分布地。

第2题,从农业活动流程图可以看出,作物主要流向畜牧,说明种植作物是为畜牧业提供饲料的;从流程图能看出影响该地畜牧业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饲料供应,因而应为乳畜带。

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物的分布,这三种图例△●○对应的农作物依次是( )A.小麦、玉米、棉花B.玉米、蔬菜、水稻C.大豆、甜菜、蔬菜D.甜菜、小麦、棉花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为地中海气候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解析】3选D,4选B。

第3题,甜菜生长于气候温凉的地区,分布于美国的北部,棉花对光热的要求较高,分布于美国的南部,小麦主要分布于美国的中北部地区。

第4题,乙地区位于美国30°N~40°N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5.(2013·江苏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图甲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乙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11讲 美国 巴西2-11-2

高考地理区域地理复习课件:第11讲 美国 巴西2-11-2

答案:(1)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拓展国际市场。 对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 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 (2)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 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方便。
东南部沿海
(5)生态环境问题:_________破坏严重。 热带雨林
1.南美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是什么? 南美洲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湿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南美洲,恰是陆地宽广部分,大部分位于热带。 (2)纬度位置和洋流——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 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答案】(1)选A,(2)选B。
【题组过关】 (2013·重庆文综)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两国相比( )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 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 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
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
【真题探源】
(2013·海南地理)巴西东南部S州甘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其甘蔗主要用来生产燃料 乙醇。该州集中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燃料乙醇厂。随着国内外对燃料乙醇需求的增加, 该州和巴西中南部地区更多的土地被开发为甘蔗田。据此完成(1)、(2)题。
(1)燃料乙醇厂相对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地
材料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见下图)是拉丁美 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 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 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 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 往中国。

《巴西》地理PPT课件

《巴西》地理PPT课件

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
要点一
文化遗产
巴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古老的印第安文明、殖民时 期的建筑和艺术品、以及反映巴西多元文化的各种艺术形式。 例如,巴西的印第安人留下了独特的陶器、雕塑和绘画作品; 殖民时期的建筑如里约热内卢的皇宫和萨尔瓦多的老城区都 体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而巴西的音乐、舞蹈和美食则融合 了欧洲、非洲和土著印第安人的元素。
产业布局
巴西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等大城市。农 业则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地区,其中大豆、玉米、甘蔗等为主要农作物。
农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农业发展现状
巴西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主要种植大豆、玉米、甘蔗、咖啡、可可等作物。近年来,巴 西农业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值不断提高。
工业特点
巴西工业具有资源型和外向型特点。巴西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铝 土矿等,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巴西工业也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
04 文化地理特征
语言、宗教和民族习俗
语言
巴西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这是由于巴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此外,由于巴西的多元文 化和移民背景,英语、西班牙语、法语和意大利语等也在不同程度上被使用。
宗教
巴西是一个宗教多元化的国家,其中天主教是最主要的宗教,占总人口的约65%。其他重要 的宗教团体包括福音派、灵恩派、伊斯兰教、犹太教和佛教等。
民族习俗
巴西的文化深受欧洲、非洲和土著印第安人的影响。例如,巴西的狂欢节、桑巴舞和足球文 化都体现了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在社交礼仪方面,巴西人热情好客,重视个人空间和隐私, 同时尊重长辈和权威。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_第11讲_美国_巴西

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_第11讲_美国_巴西

3.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①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附近的煤 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②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 费城等;③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邻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 带,农业基础好。 (2)人文条件: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
主义发展最早;②市场广阔;③五大湖水运便利;④发达的科
第11讲
美国
巴西
1.北美和拉丁美洲东西的地形特点及差异。 2.北美和拉丁美洲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 3.美国工农业生产特点、主要农业带和工业区的分布。
4.巴西人口、城市和经济分布的特点。
1.了解北美的自然地理概况,掌握美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 理特征。 2.依据美国的地理环境特征会分析美国农业发展布局的特点及 原因。
技。
4.南美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是什么? 南美洲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湿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南美洲,恰是陆地宽 广部分,大部分位于热带。 (2)纬度位置和洋流——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 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
明显。
(3)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南、 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易进入陆地。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多雨,东北信风 和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形成了湿热的气候特征。
(1)分布特点: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比重高;
东部沿海 。其中城市①为___________ 里约热内卢 、②为圣保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巴西利亚 。 罗、③为首都_________ (2)城市化问题:城市过于集中,且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

第11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第11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高考通用)
D.秘鲁渔场的捕鱼量明显增加
解析:在厄尔尼诺年,东南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均出现干旱,而从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西岸 则多雨且飓风活动增多,AC错误,B正确;在正常年份,南美洲的西海岸有秘鲁寒流流经,上升流 带来丰富的饵料,因而渔场产量很大,厄尔尼诺年,该海域海水温度升高改变了浮游生物和鱼类的 生存环境,使渔场产量降低,捕鱼量减小,D错误。故选B。
潜热是指海水蒸发吸收的热量或水汽凝结释放的热量,潜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 单位面积海面通过蒸发向大气传输的热量。下图中虚线示意热带西太平洋63年的潜热 平均分布。研究发现,海气温差增大时海表潜热释放增加,近十几年来南海海域平均 潜热通量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影响②地潜热数值的主要因素有( C )
针对练习
海水温度距平值表示某一时段内海水平均温度与多年平均温度的偏离值,下图是 某时间热带太平洋的表层海水温度距平(单位:℃)示意图,其中负值代表比多年平 均温度低, 正值反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判断,此时的热带太平洋海区( A )
A.赤道中东部附近海水升温显著 B.位于东半球的海域升温最明显 C.南回归线附近海水降温幅度小 D.日界线附近的海水降温幅度大
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D )
A.海表风速减小 B.海表温度升高
C.太阳辐射增强 D.人类活动干扰
解析:潜热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海面通过蒸发向大气传输的热量。近十几年由于人类的不 合理活动,大量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的破坏等,导致气温上升,海面蒸发加强,潜热通量上升,D 正确;海表风速减小,蒸发减小,A错误;海表温度升高主要原因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B错误; 太阳辐射增强一般变化不大,C错误。故选D
解析:读图可知,赤道中东部附近海水升温4℃,升温显著,A对。120°W-80°W附近海域即西半球 海域升温最明显,B错。南回归线附近东侧主要是负值,海水降温幅度明显,C错。经度180°即国际 日期变更线附近海水降幅不大,D错。故选A。

新教材高中地理精品课件 美国 巴西

新教材高中地理精品课件 美国 巴西

(全国文综Ⅱ)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
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1~3题。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
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
河段
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河流结冰状况取决于气温,影响河水温度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
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温带海洋 性气候
地中海 气候
美国区域特征——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热带湿润气候
➢ 气候类型多 样,温带大陆性 气候分布最广。 ➢ 气候受地形 影响显著。
美国区域特征——地形
中 央 大
平 原
阿 巴 拉

亚 山

➢ 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区
• 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 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 • 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
4.(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 来源。美国大盐湖(见下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 湖卤虫产业规模小,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 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 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8分) 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 水产养殖技术提高。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 (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1)位于赤道两侧,终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赤道
(2)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均从大西洋上吹来, 带来丰富的水汽。 (3)亚马孙平原呈口袋状向大西洋敞开(北、西、 南三面地势高),有利于湿润空气深入内陆, 带来充沛降水。 (4)湿润空气向西运动中遇到安第斯山脉的抬 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5)东部沿海有暖流流经,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中考地理第一编基础篇世界地理下第11课时美国巴西课件

中考地理第一编基础篇世界地理下第11课时美国巴西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7.农业:农业仍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 咖啡 、甘蔗和柑橘 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8.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破坏的原因:兴建大型干线公路;开采矿产资源 和木材;开辟 大型农牧场;开荒种地。 (2)引发的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 ;生物多样性锐减; 影响全球的气候等。 (3)解决方法: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新开发方式。 9.人口和城市 分布: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 地区。 主要城市: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 (首都)。




二、美国的农业
1.农业特点:机械化、专业化。 2.农业带




农业区(带) A 乳畜带 B 小麦区 C 玉米带 D 棉花带 E 畜牧和 灌溉农业区 H 亚热带 作物带
发展条件 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肉 奶需求量大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期,密西西比河灌溉水源便利 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 因土壤肥力下降,棉花的种植逐渐减少,现已经成为以畜牧业 为主的多种作物区 多高原、山地,降水少,适合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展
第11课时
美国、巴西
考 点
课标要求
名师预测 考查频度 命题角度 美国是中考常考的重点国家之 一,主要考查美国的领土构成及 地理位置特点,农业带的分布及 地形、气候的特点,工业区的分 ★★★★★ 布及高新技术对工业的促进作 用。主要农业带分布、沿海的 主要港口和城市是近几年中命 题的热点,多以材料分析题和读 图题的形式出现 对巴西的考查主要是地形组 成、农矿业生产特点、城市和 人口分布、开发利用热带雨林 ★★★★ 问题等内容。巴西的城市和人 口分布,热带雨林的保护都是常 考的知识点。选择题和综合题 均有出现,经常与印度、澳大利 亚等国家对比考查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节拉丁美洲、巴西

202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节拉丁美洲、巴西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湿润性 气候
温带海洋性 温带大陆性
气候
气候
四、气候 ②
①巴西高原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
沿岸巴西暖流增温增湿; 受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②墨西哥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①沿岸墨西哥湾暖流增温增湿; 受来自海洋的信风; 地形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六、巴西的农业
东南沿海地区
(1)巴西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
(1)咖啡、香蕉、甘蔗、可可、 剑麻、玉米、棉花和大豆。(热带 作物为主)
(2)巴西是世界上最大农产品生产国 出口国。热带经济作物区位优势:
①地形平坦,人均耕地面积大;②光热水资源充 足;③河流众多,灌溉便利;④农业科技和机械 化水平较高
七、巴西的城市
三、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 热带草原气候:巴西高原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四、巴西的人口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1.内陆平原人口分布为何稀少原因?
内陆地区气候湿热,雨林茂密,交通不便, 开发困难,故比较落后。
2.巴西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 的原因?
①气候较适宜;②东南部地势平坦; ③沿海海上交通便利 ; ④矿产丰富,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⑤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
墨西哥高原 安第斯山脉
圭亚那高原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拉普拉塔平原
巴塔哥尼亚高原
三、地形
安第斯山脉
从板块运动角度分析安第斯山脉是怎 样形成?
安第斯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 消亡边界,南极洲板块俯冲到美洲板块之下, 美洲板块隆起抬升而成。
三、地形

58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第11讲美国 巴西(50张)PPT课件

58届  一轮复习 人教版第11讲美国 巴西(50张)PPT课件

使气温年较差较大
2.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①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附近的煤炭、 五大湖西部的铁矿;②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费 城等;③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邻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 带,农业基础好。
(2)人文条件: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主 义发展最早;②市场广阔;③五大湖水运便利;④发达的科 技。
[例1] (2019·浙江卷)云 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 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 变化密切相关。为研 究北美洲气候变化, 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 的方法,得到距今2.1 万年(图甲)、距今5千 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 (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
A.甲到丙时期北美气温持续上升 B.乙到丙时期北美气温略有下降 C.甲到丙时期太阳辐射持续增强 D.乙到丙时期北美沿岸暖流加强
(3)地形与河湖:
①地形:
西部高山区 主要由海岸山、A__落__基__山___等山脉组成 中部平原区 以B_中__央__大__平__原______为主
②河流:东部D_山_地__区___主_要__是_低__矮为的世C_界_阿_第_巴__四拉__契长__亚_河__,山脉纵贯中部平原,航运 便利。 密西西比河
外力侵蚀

山脉(美)
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不明 显,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冬季极地冷空气直达墨西哥
中部宽广的 北部多湖泊、南部 南 北 纵 密 西 西 比 湾,形成大风雪和寒潮天气;
中央大平原 为密西西比平原、 贯 、 平 河 冲 积 而 夏季来自墨西哥湾暖流上空的

西部为大草原


气流北上,中东部普遍暖热,
③湖泊:冰川作用形成。苏E_必_利__尔_______湖、休伦湖、伊利湖、G 安大略湖密为歇根美湖加共有,F____________完全属于美国。

第11讲 美国 巴西 第2课时

第11讲 美国 巴西 第2课时

高中部高二地理备课组集体备课教案第11讲美国巴西(2)
3、交通便捷,城市密集,经济发达。

思考3:20世界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分析其原因。

1、东北部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

2、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发现新资源,新兴工业发展起来。

【合作探究2】
2017年9月洛杉矶所在的南加州地区发生多起森林火灾,火势快速蔓延,造成数十万居民紧急撤离。

旧金山湾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大都会区,位于旧金山湾四周,包括多个大小城市,集中了全美一半以上的精英人才。

作为全球知名的人才、科技、创业资本要素集聚中心,旧金山湾区形成了以硅谷为产业发展中心的湾区模式,成为国际诸多临海港口城市效仿的榜样。

下图为美国南加州及旧金山湾区地形和洛杉矶气候统计图。

(1)从大气环流角度简析南加州地区9月森林火灾多发且迅速蔓延的原因。

(2)分析夏季旧金山多雾的原因。

(3)说明旧金山湾区发展成为世界著名高科技产业湾区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
(1)南加州地区夏季受副高控制,气温高,降水少,森林非常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9月起逐渐受西风控制,多大风天气,火灾迅速蔓延。

(2)旧金山半岛三面环水,水汽充足;受太平洋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水汽凝结,易形成雾;受寒流影响,容易出现逆温现象,大气较稳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风力较小,雾不容易扩散。

(3)地势平坦;气候温和;环境优美。

[详解]
(1)南加州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气温高,蒸发旺盛,森林非常干燥,易引起森林火灾。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1课内力作用与地貌人教版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1课内力作用与地貌人教版
第1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11课 内力作用与地貌
第1讲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1.野外观察或运用 1.1[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
视频、图像,识 察或运用视频、图像等资料,识别3~4
别3~4种地貌, 种常见地貌
说明其景观的主 1.2[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描述所识别
(2)组成。 甲 火山口 :呈封闭或半封闭状,常形成湖泊。 乙火山锥 :上部坡度较大,下部坡度较缓。
4.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 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三、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报告二 重点高中备考调研
1 地壳运动 (2018 天津卷)古河床沉积物是某地地质历史时期河流位置 的标志。在乙地不同高度上分布着两个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河床 沉积物。这反映了自古河床形成以来,该地区地壳经历过( A )
地理方法 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板块构造学说提出,板块 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 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多集中 分布在此处。
重要提示 考试中常出现的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有新西兰、日本、智 利、印度尼西亚等。
Ⅲ.熟悉六大板块的名称和位置,了解不同的板块边界类型 及其对应形成的地貌
4.(2016 浙江 4 月选考)读欧洲西部部分区域略图,回答问 题。
3.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 )
A.断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与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是地壳运
动产生的,与内力作用有关,C、D 项错误;结合图片可知该
山为块状山地,岩层并未产生弯曲变形,所以 A 项正确,B 项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答三点,合理即可)
(3)我国图中的甲地因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属于温带大陆 性气候;而美国图中的甲地因位于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属于地中海气候。
【读图技巧】区域比较图的判读
1.确定比较区域的位置
区域比较图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对两个区域图进行比较, 如上题图中我国的区域图与美国的区域图比较;二是对一幅区 域图中的两个地区进行比较。但无论哪一种图,都需要确定要 比较的区域的位置,主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 置、经济地理位置等。
乳畜带
五大湖及东北部 地区
玉米带
乳畜带以南,中 央大平原中北部 中部、北部
小麦区
农业带 棉花带


发展条件
①热量充足;②无霜期200天 Nhomakorabea35°N以南 以上;③春季降水多,秋季干 燥,适合棉花生长 畜牧和灌 西部落基山脉附 溉农业区 近高原盆地 ①干旱少雨;②面积广阔,占 全国1/3以上;③多天然牧场
6.巴西的自然环境与其经济发展特征有何联系?
【典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与中国轮廓叠加图。
材料二
华盛顿(38°51′N,77°02′W)、天津
(39°06′N,117°10′E)气候资料统计图。
(1)根据材料二,对比分析华盛顿与天津在气温和降水上的 主要差异。 (2)天津所在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而华盛
5.亚马孙平原为什么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1)亚马孙平原面积广大,地势低平,又位于南美洲北部的 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空气对流旺盛;(2)亚马 孙平原的北、西、南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 沿海又有暖流经过,从东北、东南海上来的湿热的信风气流汇 集内陆,并受西部山地抬升作用,终年降水丰沛。
6.热带雨林危机 雨林的作用 破坏的原因 商业性伐木,发展 采矿业、开辟大型 造成的危害
调节全球气候、稳
定大气成分、涵养 水源、保护土壤、 维护生物多样性、 提供木材等
森林遭受破坏、水
土严重流失、珍贵 的野生动物遭劫, 全球生态环境受到 严重威胁
农牧场,过度的热
带迁移农业
1.北美三大地形区对气候有何影响? (1)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①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位于北美大陆的西部,阻挡了湿润的太 平洋西风气流深入内地,使大陆西部的气候类型,如地中海气
顿所在的美国东北部乳畜业发达,试从社会经济方面分别分析
此两类农业区形成的有利条件。 (3)比较两国图中甲地区气候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是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中国与美国均
为北半球中纬地区的主要国家,天津与华盛顿的地理位置相似, 都位于两国的东部地区,但天津的季风气候显著,两地的降水、 气温具有明显的差异,分析时对照材料二分析即可。分析我国 的华北平原与美国东北部的农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市 场、交通、劳动力、技术水平、发展历史等方面进行。图中的 甲地位于两国的西部,但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我国的西部为
玉米带 乳畜带 图中A为_______,B为小麦区,C为_______,D为畜牧和灌溉农 棉花带 业区,E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F为_______,G为混合农业区,
亚热带作物带 H为_____________,I为小麦和林牧业区。
7.三大工业区与主要工业城市 工业区 东北部 地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主要城市 纽约 ①_____ ②华盛顿 芝加哥 ③_______
2.主要邻国 加拿大 墨西哥 北邻_______,南邻_______。 3.三大地形区
西部高山区 中部平原区 东部山地区
落基山 主要由海岸山、A_______等山脉组成 中央大平原 以B___________为主 阿巴拉契亚 主要是低矮的C___________山脉
4.河湖分布 密西西比河 (1)河流:D___________为世界第四长河,纵贯中部平原,航 运便利。 苏必利尔湖 (2)湖泊:冰川作用形成。E___________、休伦湖、伊利湖、 安大略湖 密歇根 G_________为美加共有,F_______湖完全属于美国。
为太平洋西岸国家,而美国为太平洋东岸国家。
(2)自然地理特征的比较。
①结合气候统计图表资料,比较区域的气候差异、植被差异
(或自然带差异)。 ②结合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状况,比较区域的地形地势的差异。 ③结合图中河流的分布特点及地理位置,比较区域的水文差异。 (3)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
(3)东部古老的高原山地。 低缓的山地,对大西洋湿润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降水由沿海
向内陆逐渐减少。由于本区海陆面积对比不如亚洲东部强,因
而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产生的季风势力不强,加上阿巴拉契亚 山脉的阻挡,夏季风只能影响北美的东南部地区,形成了亚热 带湿润气候,而且分布范围不广。
2.美国的主要农业带分布及发展条件是什么?


亚马孙平原 ___________和巴西高原东南部沿海
巴西高原
巴西高原南部亚热带地区
4.人口、城市与城市化问题
3.巴西东南部沿海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是什么? 答案: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属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有巴 西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4.亚马孙河的航运条件优越,但内河航运并不发达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 答案:流域内的人口稀少,经济发展落后,运输需求小。
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仅分布在西部沿海的狭长地带。②部分
海拔较高的山地形成高山气候,落基山和海岸山脉之间的高原、
盆地降水稀少,成为半干旱地区。
(2)中部宽广的中央大平原。
中部大平原贯通南北,是冬、夏冷暖气流的通道。①冬季,极
地冷气流从北冰洋长驱直达墨西哥湾,形成寒潮等天气,对交 通和南方农作物造成灾害,墨西哥湾的暖气流偶尔进入内陆, 带来短期反常的温暖天气。②夏季,墨西哥湾暖湿气流北上, 使本区中部和东部普遍暖热。
2.美国的铁路运输线走向有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
答案:由于美国本土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沿海航运发达。本 土中部密西西比河纵贯南北,航运价值大,故美国的铁路运输 以东西向为主。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大西洋 (1)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甲_______西岸。 (2)经纬度位置。 南回归线 ①热带国家:绝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与_________之间,是世界 上占有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10°S穿过本区中部。 ②西半球国家:位于40°W至70°W之间,50°W穿过本区中部。
3.分析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1)自然条件:①矿产资源丰富,如阿巴拉契亚山附近的煤 炭、五大湖西部的铁矿;②大西洋沿岸有许多良港,如纽约、 费城等;③平原广阔,土壤肥沃,邻近玉米带、小麦区、乳畜 带,农业基础好。 (2)人文条件:①东北部是欧洲移民最早迁入的地方,资本
主义发展最早;②市场广阔;③五大湖水运便利;④发达的科
咖啡、甘蔗 (1)突出的热带农业。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___________、柑 橘。 (2)现代工业发展较快。 ①特点:钢铁、汽车、飞机制造、造船等已跃居世界重要生产 国家的行列,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分布:多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③形成条件:临近铁矿,资源丰富;海上交通便利;靠近伊泰
普水电站。
煤炭和铁矿丰富、 钢铁、机械、汽 航运便利 车、化工等工业
南部 地区
西部 地区
石油资源丰富、 环境质量好
科技发达、环境 质量好
石油、航空航天、 休斯敦 ④_______ 电子等工业 旧金山 航空、电子、信 ⑤_______ 洛杉矶 息技术等工业 ⑥_______
1.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美国西部海岸山脉的成因。 答案:由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形成。
技。
4.南美洲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是什么? 南美洲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湿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南美洲,恰是陆地宽 广部分,大部分位于热带。 (2)纬度位置和洋流——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 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
明显。
(3)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南、 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易进入陆地。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多雨,东北信风 和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形成了湿热的气候特征。
(1)分布特点: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城市化比重高;
东部沿海 里约热内卢 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其中城市①为___________、②为圣保
巴西利亚 罗、③为首都_________。 (2)城市化问题:城市过于集中,且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
规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5.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2.地形与河流 (1)两大地形区。 地形区 特点 亚马孙平原 A___________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巴西高原 B_________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2)河流:亚马孙河是世界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
流。长度居世界第二。
3.气候
主要类型 热带雨林 ①_________气候 热带草原 ②_________气候 亚热带湿润 ③___________气候
农业带 分 布 发展条件 ①气候较冷,无霜期短,生长 期短;②土地较贫瘠,不宜于 种植粮食,但适宜发展乳畜业; ③工业集中,人口密集,乳畜 产品市场广阔 ①地势低平,土层肥沃;②气 候温和,雨量适中;③无霜期 约半年;④大豆、玉米轮作 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②雨 热同期;③北部是春小麦、中 部是冬小麦
温带大陆性气候,比较干旱;而美国的西部同样位置位于沿海,
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1)气温:天津最冷月均温较华盛顿低,最热月均温 较华盛顿高,天津的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天津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降水的季节差异大),而华
盛顿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天津的年降水量较少,而华盛顿年 降水量较多。 (2)华北平原:人口稠密,粮食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种 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主食多以小麦为原料。 美国东北部:人口、城市众多,乳畜产品市场广阔;技术发达; 机械化水平高;生产专业化;管理水平高;交通便利。(至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